影片里王宝强的脸就长成个囧型,很形象。
我的笑点算是低的了,可还是不知道整个电影院的人在笑什么笑那么欢。。。
这也确实囧到我了。
我承认我笑了,但别人笑10次,我就笑5次。
题材不错,情节紧凑,事故频发,一环扣一环,还是比较精彩的,至少不无趣,但有些地方感觉还是很牵强,不过谁在意呢,本来就是一部喜剧。
87年的美国片落难见真情 Planes, Trains & Automobiles (1987)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1775/
这是一部美好的让人不寒而栗的电影,编导们一如既往的给我们营造那令人发指的温情,用一碗多年陈酿的愚众孟婆汤,灌输给羊,让他们对狼不再有敌意,甚至产生出适当的性幻想。
作为一个石家庄人,若不是屏幕上打出的“石家庄机场”、“石家庄火车站”的字样,我会觉得这是科幻题材。
当然,我并不否认《人在囧途》里的情况会发生,比如在潘多拉星,阿凡达投靠的纳美人们,他们的情商和情操或许可以实现,但在阿凡达的地球老乡阿凡提生活的中国,这样的事情,只存在于宣传材料中。
老板,外表冷酷但性格温顺如羊,在路上,被一个打工仔敲打、刺激、点化下,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挖自己错误思想的根源,最终幡然醒悟,走上了积德行善、普度众生的群众路线,生意之外获得了亲情、友情的双丰收,几近完人。
打工仔,气吞N加仑牛奶,为节约型社会舍生忘死;在路上,若不是换了N种交通工具,肯定会好事做了一火车,尤其是对素不相识的老板一帮一、一对红,最终好人有好报,于一年后转正也成为老板,脱胎换骨,功成名就。
女骗子,忍辱负重,为了伤残儿童默默奉献一生,无怨无悔,虽从事特种行业但出淤泥而不染,所幸被打工仔慧眼识珠,令其光辉事迹昭然于天下。
老板老婆,虽然戏份不多,但难掩女菩萨本色,揣着明白装糊涂,将一山不容二虎的仇恨放下,用三从四德的优良作风感化偷情的老板及偷窥的小三,其做法宛如《鹿鼎记》里的海大富海公公用的那招“化骨绵掌”,面对一切皆有可能的婚姻,一切尽在掌握。
小三,是这部片子里最为惊天地泣鬼神的角色,她将时下被人所不齿的狐狸精演绎成贤淑的刘慧芳,看到老板家里和睦美满,便转身而去,留下祝福,此情深埋于心底,相忘于江湖,当初以身相许是急老板所急,如今全身而退是想老板所想,展现出新时期都市女性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
按理说看这样的片子我因该笑、应该哭,但我只觉得堵。
如此和美协调的世界不能说不好,好,实在是好,好的不得了,但问题是不现实。
就好比我们健身,可以定位于史泰龙、施瓦辛格,甚至是王志文都没关系,可你非要选个哪吒当目标,非要练出三头六臂来,这不是扯淡么。
扯淡不怕,别有用心且良苦就可怕了,这样的片给谁看?
老板么?
他们对电影的热情在投资搏票房,而不是看片搏傻;骗子么?
创业者举大事不拘小节,无暇对这种小规模的美化工程留意;老板老婆和小三么?
不共戴天的双方,在实战中提高远比加强自身修养来的实际。
所以,看片的而且是看得很过瘾的,只有本片中最出彩的打工仔们,这也是影片的最终目的。
这里的打工仔是泛指一切为别人卖命的人,而不是最最底层的民工,这是很多主旋律电影中惯用的手法,让很多本质已很不堪的人看到比自己更不堪的,进而产生优胜感。
《人在囧途》其实是在如是宣传:打工仔们啊,老板其实是善良的、多情的、脆弱的,需要你们的理解和支持;羊们啊,其实狼和你们没啥区别,长了牙你们也就成了狼,可以与狼共舞、跟它们调情甚至发生关系,多好的世界啊,放松点、再放松点……不过,在生物界最古老的律例——丛林法则中,被捕食者对于捕食者的对策,似乎没有性幻想这个选项。
老板是慈善家,民工是幸运超人,老板老婆是完美的,老板情人是知书达理的。
其实我真觉得这是一童话故事还靠谱点。。
小昕推荐的片子,挺好的。
这样的片子要是从结构或者跟国外的片子去比也就没多大意义了。
我在意的是它的写实,印象最深的是老板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对自己内心的剖析,其实老板有我们当下很多人的影子,不相信这个社会,不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即便看了这片子我也仍旧不信,他在外表看着很光鲜,但自己知道作为每一个身份觉得他都不合格,他只是按着这个社会的玩法获得了金钱和地位而已。
但他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将自己变为其中一员,迷失了自己。
这一路的折腾与其说是回家的过程,不如说是他逐渐找回自己的过程。
对于现在同样迷失的我而言,这部片子无异于一剂良药。
这部片子属于逗乐篇,到处都在逗人笑,纯粹的逗乐而已,做为一部娱乐片值得看看,但遗憾的是,看完了以后却记不住片子说的是什么内容。
影片描述了两个不同世界的人阴差阳错走在一起发生一系列的囧事,一个被现实的面具烙得深的小老板,对人和事都存在怀疑,遇上福将王宝强“人间自有真情” 融化。
纵观作品貌似展现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其实却是粉饰太平。
满口油菜花的老师,捡钱包满旅馆找人的售票员,主动退出的小三,替人还债的老板。
谁当谁是傻瓜啊?
重温这部经典喜剧,居然看到十年中国的巨大变化,从人物,场景到故事,尽显十年的城乡发展,令人感怀。
可以说这部电影,不仅是喜剧,更是纪实,放在今天,依然能与商业片一决高下。
(10年6月放映时是5000万票房,是当时的奇迹。
)故事并不复杂,无非是回家过年路上的囧事。
只不过发生在一对身份迥异的人身上,并碰出了火花。
但是在故事背后却夹杂着无数发生在现实中国人身上的事。
比如飞机晚点,第一次坐飞机,拖欠农民工工资,生病骗钱,流浪孤儿,彩票中奖,住宿旅馆,小三的故事。。。
这些故事都是一个个鲜活的题材,每一个都可以可以单拎出来拍一部电影了。
但是现实题材是不讨好的,而通过喜剧拍出来,恰恰更有味道,笑中带泪,笑中带伤。
如何帮人?
以骗钱的为例,在中国这些年是不胜枚举,各种花样。
女骗子在里面是个好人,但是她告诉我们,所有骗局背后都另有故事,而这些故事并不都是符合真善美的。
实际上在这些骗子背后,是可恶的拐卖和殴打妇女儿童,是卑劣的人性。
小三的故事更不用说,层出不穷,钱多了,自然问题也多了。
电影中的小三是很懂情理的,她主动退出,还略带一丝悲凉。
而现实是残酷的,多的是家庭的破灭,少见有第三者插足仍然美满的家庭。
再看场景
城乡班车
城际客车
当时的武汉
现在的武汉在疫情期间重温十年前的武汉,很是有感觉了。
虽然没去过武汉,但是这熟悉的场景让我回到了小学时代,那时的县城正在发生变化,一座座楼房平地而起,摇把的游戏机还很流行,紧接着就是电脑的飞速发展,并伴随着网瘾一代的出现,也就是我们九零后了。
从武汉长江两岸的变化就可以看到这十年,中国发展的速度有多快,快到让美帝都害怕。
场景变了,人心也变了。
现代化的加速发展,人感到无所适从,整个世界不仅是繁华的,而且是荒诞的,是没有精神寄托的,每个人都是孤零零的一个分子。
城乡差距的拉大,城乡矛盾的突出。
贫富差距的加剧,伴随而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也逐渐凸现。
其实里面的演员都挺值得说一说,是十年间演员的变化,演技也好,穿着也好,都是巨大的变化。
在此就不赘述了。
在2020年2月18日凌晨,重温经典后随笔,希望新冠肺炎疫情早日过去,一个崭新的武汉重现,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继续腾飞。
要对未来充满希望,有信仰才会有力量!
今天心情实在很不好,于是从家里步行朝市中心走,走到影城的时候忽然想要看场电影,刚好今天上午场放的是喜剧片,徐峥和宝宝强主演的公路喜剧《人在囧途》,于是买了票进去看。
非休息日的上午场人一般都比较少,今天算多的,凑足了有六七个人。
和我坐一排的是年轻妈妈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我们仨就边看边一起说笑。
徐峥的喜剧色彩一向是很喜欢的,跟宝宝强碰一块儿,不用演已经有笑果了。
看起来是小成本电影,但是很好看,逗乐并且积极,于是一场电影看下来,坏心情总算走掉了一些。
结束之后就打算把这个片子推荐给其他人。
起点和终点完全相同的同样一段旅程,遭遇也很相似,两个基础完全不同的人面对一切的心境却相映成趣,徐峥的狼狈和宝宝强的坦然,可能很容易让看的人联想到自己的人生。
出影院的时候我想,或许过去二十年,我的狼狈,我的憋屈和无奈,乃至我心里的孤单,在一个牛奶(宝宝强同志这次的角色的外号)那样咧开嘴露出上下十六颗大白牙的笑容面前,其实都是可以坦然面对的。
上天不会永远捉弄笑着的人。
所以从今天开始,就算难受得想流泪,我也要努力地笑出来。
人生这条路,可能有时候我们看起来是那么囧囧有神,它时常让你感到狼狈和窝火,当你孤独时,一个人的力量又是那么渺小;悲观一些来看,活着本身就是一条囧途,你的每时每刻每分每秒,四面八方砸向你的似乎都是为了让你哭让你烦恼让你暴躁和郁闷,而你却无力反抗,应对之道惟有踏实地笑,踏实地睡眠,然后踏实地向前走,同时,试着去相信身边的其他人。
电影全程设计上确实有一些搞笑的情节,最深刻的应该是王宝强喝牛奶,2b,两人一身鸡毛的买衣服等等。
王宝强和徐峥演绎的尺度都很好。
春运也是让人印象深刻,对于一个没有亲身体会的人,希望自己尽量不要体会到……公路电影通过路上的种种麻烦制造笑点,也在传递温情,传达这个世界还是充满爱的。
但这部分刚好显示了电影的缺陷。
作为一个搞笑电影笑点有,但强行温暖功力不够。
一个找了一宿只为归还失主钱包的售票员,一个为救学生上街乞讨欺骗的教师,一个看见原配和孩子就自觉退出的小三,一个完全不介意老公出轨依然温柔的老婆……毕竟主题还是好的,还是希望看过电影的人能像老板一样有一些触动和改变。
看了《人在囧途》的预告片,就抑制不住的想看全片。
最近总想看点轻松的,扯淡扯的甜而不腻的片子。
拷了片子,三五同学,嘻嘻哈哈看完了。
期间不记得自己说了多少次“这也太假了吧”。
难道是我太阴暗,每一次出现的插曲,我都会下意识的觉得是坏人。
我每次暗暗嘀咕着:我勒个擦,这货不是好人这货不是好人……嘿……这伙还真是好人。
李小璐化身手机兜售小贩,以《建国大业》的龙套标准出现了12秒,我嘀咕道:哦也,iphone要被掉包了,iphone要被掉包了,结果——李成功(徐峥饰)竟然没被偷没被骗啥事没有,擦,那李小璐出现干吗呢你?
无敌美少男出现在火车上,淡定的拒绝了美女黄段朗诵、谄媚饼干等诸多诱惑必杀,一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样子,我嘀咕道:哦也,此中有诈,此中有诈,结果——在和他们乘坐了一段乡村风的拖拉机后就走了,擦,那帅哥你出来干吗呢你?
吃枣大娘夫妇二人板车飘移,横出乡村小路,咣当,撞了,大娘疑似内伤,无血昏厥,大叔一个口哨,四面八方杀出一个师,我嘀咕道:哦也,专业碰瓷,专业碰瓷了,结果——牛蛋(王宝强饰)一套跆拳按摩法,大娘吐枣,大叔大宴,擦,还真是淳朴啊?
钱包掉了美女售票员给送回来了,中奖的面包车直接给上牌了…… 擦!
擦!
擦!
好人真多,好人真多,好人真多,好人真他妈的多。
我一辈子没怎么遇到好人,原来都被牛蛋他们这帮家伙透支完了。
同学说,你要是用考证的心态看这个片子就没意思了。
确实,我虽然直呼太假了太假了,但是不得不说,这个电影看起来还挺欢乐了。
每次牛蛋一张嘴用冀普喊出老板的时候我都会乐的直拍大腿。
-老板,这2b咋走呢?
-老板,没有包子,只有这个。
-老板,俺梦见正在吃火锅呢,隔壁来了个装修队……每一次老板都是一次灵魂的升华,每一次升华都经历2b深刻的考验。
作为苦逼少年,我在这一次次2b的呼唤中笑的人仰马翻,哈哈哈哈……唯一很难想象的是,编剧和导演是如何说服自己,在这个诚信缺失的社会,拍出这么一部童话梦幻式公路片的。
我认为,公路片,尤其这种以搞笑为主的公路片,就该简单一条线,走下去就成。
别穿插那么多思想道德经典案例了,升华不起来容易卡在那。
周杰伦唱到:故事的最后,你还是说了拜拜。
电影里,小三充当了一名活雷锋,在故事的最后,华丽的拜拜了。
千里迢迢杀往长沙挖墙脚,却被优秀少妇感化,流下纯真的泪水,留下纯真的信,留下一个华丽丽的背影,为中国小三史树立了最坚定的贞操牌坊,书写下了厚重的一笔。
谁说小三不纯情,谁说小三难纠缠,谁说小三爱宝马,谁说小三不浪漫?
这名小三,坚定的用灵魂给男人上了一课。
爱家庭,才是王道。
这样一名无私奉献的小三,不胡搅不蛮缠不逼婚不要钱,又恰遇了一名这样的少妇,不哭闹不逼问不离婚不翻脸。
这样好的女人,去哪里找?
去哪里找?
去哪里找?
对比之下,这名脆弱多情的老板拿着情人的信躺在夫人的怀里留下了泪水(伤心的?
悔恨的?
感动的?
激动的?
惘然若失的?
精疲力尽的?
)的时候,我反倒觉的他是影片里最不成熟最欠操的人。
不得不说,这名小三是失败的,爱上一个多情且不够成熟的男人,没有抢过本该属于自己的爱情,反而携手故事主旋律告诉了观众一个道理:男友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婚姻故,二者皆可抛。
可是,这道理让小三讲出来,我怎么都觉得有那么点别扭,就跟郭敬明写了本书呼吁小朋友们不要拜金的感觉是一样一样的。
想说的说完了。
别用太苛刻的看片,这片子就挺好看的,起码也算为中国公路电影走出自己类型献出了宝贵的经验。
小成本,大欢乐,挺适合俩人待在家里吃着薯片磕着瓜子看的,没准你女人看到那个无数孤儿的妈妈那里还会留下感动的泪水,这时候你帮她擦干,没准她还给你一个吻,多好。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个影片给我们描绘了一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美好蓝图,挺好的。
和《预产期》感觉相似但是又隔得很远
比较经典的喜剧之一了吧,接地气的搞笑片
编剧的脑袋被无菌锅煮过了
拍出点独立制片的味道了...李成功最后那段很蹊跷,跟前面完全不搭,总体来说不错
有些地方略有拖沓,但是确实算一部好看的电影了
他奶奶的,我本来想打零星,居然没有这个选项……我这辈子最烦的就是王宝强这种人,一点大脑没有,每天都嘟囔着“人间自有真情在”,自己犯傻不说,还非得强迫别人跟他一起犯傻。综上所述,我只能说徐峥同学是个心地善良、异常耐心的好同学。
过了安检, 你就找到2B了
老婆也在外面包养了个小白脸吧,不然怎么对老公出轨小三现身这种事这么超然于世外。。
三颗星全是给年代回忆的,春运,绿皮火车,红色车票,农民工,长途客车,大件行李,翻盖手机。“回家就好”可真是恶心坏了
听抽血的
笑点蛮低的~还不错~国内电影啥时候能有反弹迹象
哪里好看了…
很好笑,很符合国内的情况,不敢相信是香港导演拍的
三星半。公路片一直是我最爱的类型片,但要想拍好真挺不容易的。前半段都挺好的,最后太恶俗了。张超的气质和这片明显不搭,而且干嘛还要给他配音呢,这肯定是潜规则吧?
很喜欢徐峥
春运版《落叶归根》。苦中有乐、笑中带泪,2010内地电影第一惊喜。ps:王宝强的乌鸦嘴真是句句深入人心
头一次首映当天看的电影,一点不后悔,,又轻松幽默亦富含生活温情
不embed始终是种气节,可票房这个东西真是神奇,我没觉得它好在哪里,竟然就票房奇迹了……
王宝强演得忒不好,很多地方都显得特别假,演技还有待提高。
要是没有小学老师那段假比剧情的话就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