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中闺蜜间的幽默和友情通过一个具有无数谜团的特工男友展开,剧情很精彩,不知道结局所以更吸引人,知道结局又有未解谜团,值得一看。
闺蜜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相互了解对方的优缺点,才会有非常默契的配合!
特工也是人,也有感情,但是往往会以为要完成秘密任务而把危险带给亲人朋友,所以和特工有瓜葛的人最终都会被伤害。
女主人公无意间打破了这种规则,把运气变成了最好的保护伞。
但是男友真的值得信赖吗?
他到底是真是假的爱她?
一对好闺蜜,畅游美欧洲,拯救全世界,斩获帅特工。
很多人吐槽片名文不对题,看完前二十分钟时,前男友就那么被个裸男毙了,感到片名确实莫名其妙。
但影片快要结尾时,前男友作为双面间谍又蓦然出现,此时前男友的片名就可以理解了,因为那个哈佛大帅哥特工不断出现,观众已经期待他与女主擦出爱的火花了,前男友就只能是前男友了。
所以,感觉片名还是很有一番深意的——当间谍的,前男友。
整部影片看似与前男友没什么关系,只是两个中二闺蜜,傻白似的拯救了世界,但其实前男友是整部影片贯穿的一条主线。
闺蜜,这对很二的一对闺蜜组合,虽然人生失意,但彼此了解,彼此支持,彼此信任,就算被一路追杀,也在途中欣赏美景。
维也纳、布拉格、巴黎、阿姆斯特丹、柏林,就算是逃亡,也嬉笑面对。
很戏剧化的表演方式,夸张的服装造型,幽默的语言表达。
两位女主,就算曾经很失败,但最终都成功的挑战了自我,得到了肯定。
无论人生怎样失意,只要笑着面对,不轻言放弃,总会找到人生意义,收获幸福。
上映第一天我就看了。
当然,是冲着毒sir的推荐去才去看的——即便之前毒sir信誓旦旦推荐的《西虹市首富》和《李茶的姑妈》,让我接连上了两个大当。
看完电影一周了,今天想起来,倒不太记得电影怎么样,也不太记得双女主中很女主的那一位。
反而想为稍微不那么女主的那位写写观后感。
先说我的感觉,影片真正迷人的角色,其实是摩根吧。
影片整个出发点是奥黛丽,结局也是奥黛丽。
如果一句话概括,可以说是奥黛丽从一个自卑loser,成长为一个大女主,不仅顺手拯救了世界,还收获了一个超帅男友的励志故事。
而摩根不过就是她身边的二货闺蜜。
对比一下,最终对决时,奥黛丽已经是这样。
▼棕发变成金发,俨然是传统美貌的女特工。
如果我没听错的话,有一句她特意喊Sebastian为伊森(碟中谍阿汤哥的角色)
而摩根呢?
是这样▼金发变成棕发,还穿着膨腿儿可笑的像小丑的服饰。
(抱歉,我都没找到这个造型的全身剧照)
但我却觉得她是片中最有味道的角色。
对她的第一印象。
金发碧眼,拥有一个超级律师老爸,人生赢家的感觉;戏精、中二,胸大无脑,仿佛时常帮倒忙的那种存在。
But!
我从散落在电影里的各种碎片,却拼凑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她。
比如,经济状况奥黛丽好歹是超市收银员,算是有份正经工作的。
而摩根呢?
虽然影片没有她干啥的。
但有一幕Sebastian对她说,“你已经3年没交税了”什么人能不交税呢。
要么就是收入5K以下(手动微笑),要么就是1分钱不赚。
我估计是后者。
比如,异性缘奥黛丽虽然失恋,但是交往的是阳光帅哥。
而摩根说,她把程序员斯诺登迷得死去活来?
在爸爸朋友家避难时候跟奥黛丽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出,经常什么叔叔、亲戚、老师一类的喜欢她。
不是孤僻宅男,就是变态老男人。
再比如,个性摩根“威胁”奥黛丽男友Drew的那一幕。
我记不清她具体说了什么。
不过可以参照这句来体会:“我就抓住苍蝇挤破它的肚皮把它的肠子扯出来再用它的肠子勒住他的脖子用力一拉,呵--!
整条舌头都伸出来啦!
我再手起刀落哗--!
”对,就是这种调调,再加上点儿下流的感觉。
然后Drew说了句:“你不觉得你有点儿过了?
”这个评价很有意思。
什么叫“过了”?
用力过度,或者说做得太满。
当这个社会流行说话做事7分满的时候,像奥黛丽那种畏畏缩缩只能做到4分的人是loser,但像摩根这种横冲直撞想做到10分的人,就是“过了”。
这样的人,嗯,怎么描述呢,可能很 “边 缘”。
一定程度上来说,奥黛丽这种小loser是幸福一点儿的,因为至少能被社会接受,获得社会评价。
而摩根这种比较“边缘”的人,可能获得评价的机会都没有。
电影中摩根唯一伤心的桥段,是她跟奥黛丽说世界上只有3个人接受她,爸爸妈妈和奥黛丽。
这可能才是她中二外表下的心声吧。
我反而有点儿理解她的戏精。
不是她选择,而是她无所选择。
金发碧眼听上去人生赢家般的长相,对她来说反而是一种束缚。
她用戏精与夸张,获得了毁容的效果。
不夸张的说,全片最靓的造型,可能是她通缉令上面的那张照片。
其他时候我印象中她都是这个样子的▼
这时再回过头看影片开头,摩根像一个导师教奥黛丽演戏,说得头头是道,还会觉得是两者之间更强的那个人吗?
其实,故事的开端,她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勇敢。
当奥黛丽第一次开枪,摩根脸上的表情,是惊喜多过欢喜。
Maybe她心里想的是,奥黛丽能突破自己,是不是我也可以?
片中有几次摩根鼓励奥黛丽的场景,我觉得她更像是在鼓励她自己。
当时看电影的时候就深深感觉,摩根让奥黛丽继续作下去,更像是她不顾朋友死活的“一己私欲”。
现在想起来,确实是。
难怪她会说:这个星期是她人生中最开心的时光。
(大意)这一周她终于抛开了过往,勇敢去追求那万众瞩目的高光时刻。
即便最终回合,穿得像小丑,也在人前坚定的举起双臂,尽情接受众人欢呼和掌声。
所以,就我来看,这不是塑料姐妹花拯救世界的故事,也不是奥黛丽屌丝逆袭的故事,这就是摩根小姐一个人的冒险旅行。
影片的结尾,奥黛丽抱得美男,而摩根只是电话告诉爸妈她实在太爽了。
这就是她,不用给她什么外在东西。
经历过,即是自我升华。
加油吧,摩根!
那天我记得刚刚结束师门组织的会议,会议准备工作做的不好,结束后被大家被师姐和老师狠狠骂了一顿,我再次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那段时间住在医院附近,舍友去美国旅游,外面刮着大风,我在路上走着买了张电影票,心情不好去看个电影是我日常的排遣方式。
当时去看电影还要坐6站公交车,就为了那个电影票便宜一点。
贫穷的大学生哎。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以为是个俗套爱情剧,谁知确实挺俗套,即使它有悬疑、恶搞因素,看着依然很疲劳,没什么新意,但是确实是个爽剧,看着结局很欢喜,算是如愿以偿了。
就这样吧,这个电影三颗星
在大男子主义的间谍片里由两女主当道,剧情完全不输之前看过的间谍片。
戏精摩根真的太可爱了,虽然奥黛丽跟摩根性格看似南辕北辙,但是却拥有这钢铁般的闺蜜情谊,对对方毫无保留,把彼此看做家人的存在。
作为旁观者,开始还觉得这闺蜜有点闹腾,看下去才发现她们性格很互补,果然这种友情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奥黛丽也是发自内心地喜欢摩根,摩根可以完全放飞自我在奥黛丽面前做自己,真的是神仙般的友谊。
如果有这样的闺蜜还要什么前男友!
高贵冷艳的女狙击手问:目标?
买主答:两个美国蠢女人。
杀手用枪镜瞄了整个布拉格广场,发现了至少不下于三对美国闺蜜,都属于真蠢、真蠢、真蠢那种,不得不叹口气转而用其他方式找寻。
这种美式自损幽默我没觉得好笑。
但是女导演硬是把一部乌烟瘴气的萌蠢女闺蜜亡命欧洲间谍游拍成了一部枪火大剧,顺带扯了一把闺蜜信任和自我成长的主题,不得不说,美国电影很喜欢政治正确。
当然,我也喜欢政治正确。
两位女主,一个逗比不靠谱,一个木讷没自信。
简称逗女和木女,木女是一个便利店员,沉闷呆板,两次大学都没读完,她的口头禅是:我什么都完成不了,我很没趣我很差劲。
逗女家庭中产,父母的宠儿,极度不靠谱,口无遮拦,但是很为朋友着想。
两人同样的人际关系失败,事业失败,爱情失败的败犬女王。
木女男友是间谍,留了一个U盘在她这里,被各国黑帮追杀。
木女被卷入抢夺U盘的混战,和逗女一起要将U盘送往维也纳,一路上惊险不断的过程。
当然,前男友才是反派,而且不论电影回忆了多少他们相识相恋的过程,前男友一直是否定木女的,他认为她就是什么都完成不了,极度没自信,没行动力,没用的一个人。
而在惊险过程中相识的特工小塞同学,却是用自己的角度重新解读了木女。
当木女说自己如何如何没用、什么事情都完成不了的时候,他会说,不啊,你很厉害,你能把U盘收藏得好好的,酷刑拷打你都忍下来,比一般人厉害多了!
整个逃亡和误会和反转的过程中,他们二人始终相信对方,肯定对方……当然,电影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这才是真正的爱人。
无论对方在世人眼里是多么的不成功,废柴,败犬,在他(她)眼里总觉得他是对的,有自己的优点。
我不得不想起小时候看的一个外国通话故事叫《老头子做什么都是对的》,老头子去集市卖猪,以物换物,最后不停地换,换回了一袋烂苹果,旁人都说这下你吃大亏了你老婆要骂死你了。
但是当老头子回家后老婆婆热烈的给他一个吻,说你怎么知道我要做苹果派呀!
相处真的不能用理智来平衡。
再回来说逗女,逗女就更糟糕,疯疯癫癫,但是她最后靠坚定的意志力和自信,战胜了女杀手,在自己的人生中打下了第一个哒BOSS,跨越了极为重要的一关。
其实我想说的是,第一,不要看低任何人,人是复杂的,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算不靠谱如逗比女,也有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
第二,予人信心和爱,很重要。
整部电影欧洲之旅画面非常养眼,阿姆斯特丹的小河边的船屋,多瑙河的明净,布拉格的建筑,就如同逗女的妈妈吐槽:我不喜欢东欧,太哥特了!
全程的间谍之旅就是如下图这样鸡飞狗跳,两个蠢女人笨手笨脚,连摔带爬躲过一轮轮杀机。
关于成长,内在的圆满,这个话题永远是讲不完的,我甚至有时候觉得,蠢其实是一种淳的境界,比起大多数自作聪明的人来讲,何不蠢一点?
这部电影作为一部喜剧,其实是不太搞笑的,有很多笑点很美国式,但是电影本身的完成度是很高的。
其中对于闺蜜之间的信任,对于废柴的成长,你可以在里面看到无趣沉闷的自己,可以看到哼哈二将的自己和朋友,以及那些神神叨叨的日常糗事。
多年前看过一部经典性喜剧《欧洲性旅行》,今天再看这个电影,感觉完全不是喜剧电影。
毕竟心目中的喜剧不是靠嘴炮,而是靠表演,大段屎尿屁嘴炮我们中国观众接受不来。
只能看做邪典间谍片了。
一开场的节奏和剪辑就很糟糕,剧情没有什么逻辑可言。
斯诺登的梗看的真尴尬。
既然已经是R级片了,为何不把体操女塑造成《王牌特工》里的那种女体人形杀手,玩玩cult血浆风,一定会更成功。
可惜了体操女这个很带感的演员了,她的气质很适合cult片。
后半段要优于前半段,两位女主都完成了人物弧光。
反正我也不要求逻辑与合理性了,两个男主该死不死我也不追究了。
彩蛋要比正片搞笑。
最近真是片荒了,逮住喜剧就看。
一度以为是很不错的喜剧,但是没相当情节那么暴力血腥。
前半部分实在是无聊,剧情没有介绍就一直开始演了,没有给人了解的机会。
后面嘛稍微有一点看头了。
昨天看了很多猫眼的好评截图,加上今日休息有特惠特来观看,偌大的影厅只有我一个人。
喜剧成分只有那么一点点,不是很喜欢他们这样,喜剧就是要笑,我还是喜欢国产一些。
其他的没多大印象,整体普普通通吧,后半部分的反转片尾加点分,也算是个及格的电影了吧。
但是夸得好评如潮,我实在是觉得不到位了。
片名确实烂,不过电影非常快乐!
很开心!
跟我一起看的朋友全程一直在****哈哈哈🤣粗口频率比电影里都高🤣看完真的很爽,很解压!!
可以说是十分爆笑了,双女米拉和凯特主的喜剧天赋无敌了,不愧是《泰迪熊》的主演和《周六夜现场》的嘉宾,整部片子浓浓的黑色幽默风格,近期喜剧最佳。
顺便推荐下我的公众号:小赵电影
(大量剧透)作为SNL的十足业余粉丝以及 Kate McKinnon的120分脑残粉丝,顶着这样一个恶俗的名字进了电影院,竟然还收获了几次笑声,看来我并没有失去中学以来对于小鸡电影的热爱。
是的,虽然有维也纳咖啡厅里的械斗,也有德国科技博物馆里的杂技表演+贴身肉搏,这部仍然是一部间谍名头的小鸡电影,讲的是两个姑娘之间的故事。
值得表扬的是,这一次,闺蜜不是个贬义词。
上一次看见 Mila Kunis的时候应该是泰迪熊热映期,大家的注意力全都在那只限制级的毛绒玩具熊身上;再上一次大约是和贾斯汀听不来课同学合作的friends with benefits,虽然电影名字抢注在了大帅哥库彻和影后波特曼前面,但全片的可记忆场景约莫只有两位主角的高潮脸。
这一次,胶原蛋白流失而且屈尊身着沮丧的夏威夷风工作服的米拉,再一次把风头让给了凯特。
女主开场时的设定:三十来岁、面露愁容、生日会上频繁被问及男友去向,实际上刚刚被前男友短信分手,但为了维护最后一点自尊所以死鸭子嘴硬到底。
平时穿着很丑的工作服做着收银工作。
女主闺蜜的开场设定:为女主筹备生日派对,性格外向且戏精,遇到前来搭讪的欧洲朋友总是能轻易听到蜜里调油的夸奖,第一反应是对方是钢铁直男且不懂女权,第二反应是赶紧拉他过来夸两句女主。
虽然和父母分开住,但和父母在电话中无话不谈,会分享自己在SNS上收到的裸照,也会分享女主的感情生活。
在经历了间谍前男友死在眼前、维也纳咖啡馆血与奶油齐飞、大麻青年欧洲小路赛车等等光怪陆离的经历之后——女主进化后的设定:我讨厌being average,但是我们这趟玩够了,还是回家吧。
我的CIA前男友也已经死了,我们还是不要再惹祸上身了。
女主闺蜜进化后的设定:你太棒了!
虽然火车就要开了我们还没有备用护照,但是允许我在这个厕所隔间里大大地夸奖你一番!
你没看到自己开枪的时候多准吗?
你没意识到你刚才开车甩掉多少麻烦吗?
你一直以来都是最棒的。
嘿,你看,我们现在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刚才那位威风凛凛曲线曼妙的CIA高管看到了吗?
凭我们的表现,完全可以争取成为CIA的成员!
我有一个律师爸爸,他的人脉关系可以让我们在欧洲找到临时住处;我有很多奇妙的偶遇,甚至可以联系斯诺登帮我们解锁秘密U盘;我以前还练过杂技,在镁光灯下可以和职业体操选手互殴。
我们是天生一对,注定要成为CIA的辣手搭档!
天哪,我等不及要告诉我爸妈这个好消息了。
后来半路杀出了个胸肌发达脸又可爱的CIA在职男,闺蜜一没有动心,二没有因为朋友被抢走而心生嫉妒,更没有自动疏远朋友,而是永远作为坚强的后盾以及好用的鸡汤复读机一路支持着女主打怪升级。
天哪,去哪里找这么可爱的戏精闺蜜啊。
偶然的机会,和朋友一起去看这部电影,开始没有抱太大的期待,看下来觉得很不错。
以为会是美国大片的感觉,其实是一部搞笑的电影,两个闺蜜,因为前男友的原因去了陌生的国家进行一个任务,就这样参与了一场国家级的特务战斗..看到后面才发现原来米拉就是黑天鹅里的那个美女,现在才发现她演喜剧也是这么棒。
很不错,女二真的很像我朋友,浑身戏精不行,看着她讲话我就笑道不行,还是挺好看的,值得推荐。
逗逼、狗血+丧失,哈哈,米拉很美,闺蜜很贱,难能可贵的是,间谍部分拍的又惨又硬。对那个俄罗斯女间谍印象深刻。
有趣!
两个又老又丑的女人在那里不停的叽里呱啦一点都不好笑,美国蠢女人的样子倒是表现的淋漓极致
无聊又无脑的屎尿屁喜剧。幸好没有花钱去电影院看。Kate McKinnon演演SNL还行,大银幕上演技真的没法看,又尴尬又僵硬。欧洲还是美!
自古套路得人心,即使特工片该有的镜头都看过了(追车,炸弹,酒宴,俄罗斯间谍,豪车,枪战,抢车.....俊男美女)但是还是挡不住导演的用心!斯诺登,杂技表演,R级片的幽默段子,还可以游览下欧洲风景。最重要是类型的独特,女性视角啊,两个衰衰的闺蜜一起拯救世界,还有比这更美的吗?简直是痴心妄想版的末路狂花。
一个三十岁女人的童话我给你多打点分吧。就算一事无成,人到三十也突然天降帅男友,还顺带成为特工,还有死心塌地的好闺蜜。这就是个童话啊。还让姐姐我重温了走过的那些欧洲城市。
无聊的我要睡着了。。。。
6/10,能看但不是我喜欢的
好笑!还有两个帅哥❤️
正片没有预告片精彩系列
_(:3 」∠)_沙雕片
非常好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要再看一遍原版的!!好想成为摩根一样的人物啊
有笑点了啦。看到柏林的画面真是好激动啊,那种能辨认出来几乎每一个场地的感觉,跟听写英语每个单词都会的感觉一样,好膨胀的嘞。
有史以来最好闺蜜 。。。。你们俩干脆在一起算了 男主很帅
一般好笑nei
一看就知成本极低,衬得新霹雳娇娃都能看了
你为什么打转向灯哈哈哈哈哈哈哈
嘻嘻哈哈 就把案子办了 别深究细节 还挺欢乐爽的 --背靠背无敌!:)。。
搞笑,又有肉棒看,喜欢!
平安夜在家选了一部喜剧片,还蛮好笑,三星多一点,节日氛围什么的感觉静静呆家里就很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