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不懂医学,不敢说本剧的专业性问题。
作为普通观众,觉得啊,本剧节奏快,不矫情。
这两点已经有进步了。
以前看过一些美国、日本的医疗剧。
最震撼的是《急诊室的故事》,当时在电视上看到,觉得急诊医生简直不是人干的活儿,有技术、有体力,脑子还得快,心理承受力还得强,不然就是一个生命啊。
可能当时小,就觉得抬床动作很帅啊。
后来看过日剧,比如《向黑杰克问好》里,妻夫木聪饰演的医学生在等待患者时,因为技术不行,恐惧而颤抖的手。
《白色巨塔》里,唐泽寿明饰演的医生在评上教授时,笑中带哭的失态。
当然,也有经典穿越剧《仁医》,对幕末百姓受苦,局势混乱的描绘。
可见,医疗剧不仅可以专注于医疗,还可以医疗为线,勾勒出世间百态的大门类。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慢慢来吧。
加油!
看过白色巨塔的你,为什么会说出这种话?
😅白色巨塔是什么剧?
这是什么剧?
看了两集,对标韩剧机智的医生生活都非常勉强?
或者说碰瓷机智的医生生活我都觉得勉强,何况是白色巨塔?
可能作为穷人没去过太好的所谓私立医院,但实在是太不接地气了,开医院不为了盈利为了什么啊?
这医院能盈利啊?
我看这一个个闲的除了玩尬的和谈恋爱也没正事了。
建议国产职场剧多和警察荣誉学学,清一色滤镜加满的偶像剧看yue了。
…………………………………………………………………………………………………………………………………………………………………………………………………………………………………………………………………………………………
在写这篇剧评之前,我先点开了豆瓣。
《关于唐医生的一切》这部电视剧其实已经播完一段时间了,当时看的时候完全停不下来,等看完了又觉得舍不得。
这也是我第一次边开弹幕边看完的电视剧,所以我以为大家对这部剧的评价都挺高的,结果看到豆瓣上的评论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有点奇怪,差评居然远多于好评,有说秦岚演技一般的(天啊,我看的时候觉得她演技超好,完全被带入剧情了好嘛),有说手术像过家家太儿戏了(这点我不予置评,因为不是专业医生,但我感觉他们拍得蛮好的啊),还有说重病组的平均年龄太小了,严重偏离实际(这个倒是实话,但如果换一堆中年大叔来演,也没人愿意看吧?
当然啦刘奕君除外)……刷了几组评论之后,心里有点闷闷的,可能是因为自己喜欢的却被他人不喜欢吧,不过平静下来之后我突然想到了秦岚饰演的唐佳瑜刚到安和医院时的经历。
唐佳瑜作为空降兵到安和来当心脏中心的主任,一直盯着这个位置的宋保德自然心有不甘,到处造谣她是副院长刘沣的前女友,搞得她手底下的人也都不服她,一起交退组申请书也就算了,还故意给她使绊子。
结果她压根就不在乎这些流言蜚语,最后用自己的实力征服了组员们。
而当组员好心劝她去澄清的时候,她直接来了一句:“干你啥事?
”那时候的她,真的是又飒又美啊!
其次就是她和高露饰演的医务处处长欧阳真予之间的爱恨情仇也让观众看得不亦乐乎,当两个不好打交道的女人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从一开始的互相讨厌,到真心关心对方,再到成为好闺蜜,这样的友情真的很令人羡慕啊!
讲真,要男人干啥,有闺蜜真的足够了。
再就是她和魏大勋饰演的叶奕明的感情戏,虽然之前有评论说终于不是披着职业剧的皮谈恋爱了,但感觉还是绕不过去啊,他们的感情戏还是有点多。
尤其在唐佳瑜还没有和出轨丈夫离婚的情况下,感觉她有点过界了,本来应该和叶奕明保持距离的。
后来离了婚她也没想过给他一个名分,却又希望他一直等着自己,是不是有点绿茶了?
最重要的是快结局时叶奕明的步步紧逼,感觉跟换了个灵魂似的,说好的爱一个人并不意味着要占有她呢?
怎么说呢,虽然这部剧可能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至少在看的过程中,我是真的挺喜欢的。
不过看完之后,里面的那些感人的案例好像都忘得差不多了,唉,有点可惜。
补充一点,感觉秦岚在剧中真的好美啊,在考虑要不要去看她之前演的《怪你过分美丽》和《延禧攻略》,有要劝退的吗?
冲着高露,下载了这部剧,看完后,给我的感觉,整个电视剧的制作还是很精良的,每一个演员的演技也都到位,里面介绍了很多很多心脏病的病例,每个病例都是一个人生,电视剧中展现了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活生生的,其中不乏让人感动落泪的桥段和故事,但是唯一的不足就是电视剧太冗长了,尤其是到最后面几级,为了男女主角的CP,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虽然最后在一起了,但是没有给人一种很完美的感觉。
我始终认为纪录片是反应真实,电视剧是传播美好和希望。
大家对国产医疗剧赋予太多刻板印象和枷锁。
专业人士诟病专业度,普通观众诟病娱乐性,专业人士希望电视剧尽可能还原真实,普通观众又对标国外优秀作品,真的众口难调。
我觉得一部电视剧好坏,最直接的评价是:1.它是否好看2.你能否从中获得精神需求——共鸣、知识和成长。
3.它是否升华了主题,让人与人之间多了理解,让我们与医生之间多了相互理解,让男人与女人、女人之间多了更多的相互理解。
4.不在专业上糊弄人,不在剧情上降智。
是能发人深思的作品。
如果她都做到了,那她就是一部好的作品。
专业人士不要过于苛刻,同时,普通大众也应该考虑中国本土特色能不能拍成国外爽剧。
换位思考,如果真的专业度太高太真实,普通观众不会买单;同时,太娱乐性又显得很悬浮,又很多人不会买单。
很难做到一应俱全。
我很爱这部剧,甚至因为这部剧爱上了秦岚老师。
有人说她不像大主任,恰恰相反,我觉得她就是。
为什么大主任不能是这样,为什么要脸谱化每个人物。
放在二十年前天气播报一板一眼,谁能想到现在天气播报能诙谐幽默,都是年轻人在掌控未来。
所以,有什么不可以,医生也许远比你想的幽默有趣。
专业是专业,生活是生活。
在我心里,这部剧就是最好的医疗剧。
“又是欲扬先抑的套路写法,真的看腻了看倦了,为衬托和突出女主而让其他角色沦为工具人,为推动剧情发展而让大部分角色扁平化。
编剧刻意制造的笑点也很尬,一点都不好笑。
还有,不喜欢影视剧里所有‘不合时宜’的走台步和慢镜头,做作油腻而不自知。
”这是豆瓣网友给出的酷评。
《关于唐医生的一切》(以下简称《唐医生》)刚上线时,反响平平,随着热度蹿升,类似的批评之声逐渐增加。
在豆瓣上,短评者给出的评分多是2—3星(总共5星)。
在人设、故事、细节等方面,《唐医生》中融汇了太多俗套,堪称“俗套宝典”“俗套大全”,可令人好奇的是:拍成“想称赞都无处下嘴”,依然不减“观众缘”,其成功秘诀是什么?
必须承认,《唐医生》远远谈不上完美,但它确实好看,堪称“宝藏剧”。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平淡无奇,但可下饭。
把俗套得如此全面,真是辛苦了《唐医生》之俗,罄竹难书。
像大多数职场剧一样,主角唐佳瑜(秦岚饰)也是“专业强大+不通人情世故”,在男主保驾护航下,大杀四方,最终事业、生活双丰收。
为衬托唐佳瑜,其他角色都被设计成“工具人”:老处女式古板的欧阳处长、圆滑却频出“金手指”的领导刘沣、老油条秦大中、犹豫的职场新人江白列、仗义且武力值拉满的龙向东、科技怪人王海明……不论他们多么不同,存在的目的却相同——为唐佳瑜铺路。
基于“有碰撞才有火花”原则,《唐医生》也有个“死反派”宋保德(主角姓唐,坏人姓宋,“唐胜于宋”已明示结局),一个能担起所有品种“人性恶”的奇葩——嫉妒、不择手段、阴险、势利眼、虚伪、厌女、自私……他的魅力在于,用屡战屡败的顽强,让唐佳瑜充分享受打击他的快感——不仅赢,还赢得万分解气。
作为全能者,唐佳瑜必须在情感生活上留个短板:丈夫赵晋安出轨,小三杀上门来;逃避改嫁的亲生母亲,内心充满怨恨……这为男主叶弈明(魏大勋饰)创造了存在的理由,当然,男主需三大条件:相貌英俊,让女同事们痴迷,且有一个主动追求他的、智商不高的女孩;业务过硬,足以与女主对抗;无条件付出,具备一切生活技能和职场技能,处处充当保护伞。
唐佳瑜与叶弈明建立情感的方式如此俗套:始于误会,靠“邻居+厨艺”拉近距离(此处可参考《安家》《我喜欢你》《职场是个技术活》《陪你一起好好吃饭》等数百部电视剧),在一次次“人造风波”的考验中顺利通关。
至于属下从“墙头草”转向忠粉,欧阳处长找女主当“感情顾问”,得到刻薄的王海明的信任……如此“全线告捷”的彻爽,堪称“高大全”分店。
《唐医生》的俗,体现出国产影视剧创作中,编剧极端弱势的地位——剧情仅服务于导演、总制片的偏好,而这些偏好来自对“市场成功剧”的饱览。
聪明的编剧会主动将各种“优点”综合成新剧,而不聪明的编剧在一番“修理”后,也会被动踏上这条路。
所以,《唐医生》俗得如此全面,如此理直气壮。
用直面现实,化解套路之弊好在,立志从俗的《唐医生》天性未泯,多少还有一些不从——这意外地挽救了它的口碑。
在剧中,秦大中对美容整形科的鄙夷;科室间抢病人,争做简单手术,降低死亡率;科室竞争激烈,以对方不遵守流程为借口告黑状……这些非“罐头情节”,来自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这种观察打开了新空间——生死之间的真实人性。
在《唐医生》中,真正好看的不是职场戏、情感戏,而是父母离异后,女儿得知母亲为给自己治病卖房后的负罪感;是因贫穷,抛弃亲生孩子的父亲的内疚;是因误会医生,导致儿子双腿被截肢的父亲的忏悔;是那些被疾病碾碎的人生的无奈与哀痛……更重要的是,《唐医生》揭开了一个沉重得有些残酷的话题:当医生不只是救人,还要面对各种选择,而选择便意味着“放弃没选上,但可能更好”的选项,当悲剧发生时,人们总会追问,选择者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以剧中的患者王雪纯为例,她如此信任唐佳瑜,在国外便接受她的治疗。
历尽艰难,她等到了捐献的心脏,看到了彻底治愈的曙光,可吊诡的是,她已被推入手术室,却因病情并非最严重,还能坚持1—2年,又被推了出来——那颗心脏给了更危急的其他病人。
唐佳瑜为此背上沉重的道德负担,王雪纯病情再度恶化,暂时又找不到可捐献的心脏,唐佳瑜铤而走险,选择植入技术上不成熟的人工心脏,王雪纯最终死在手术台上。
只有上帝才能决定生死,可在现代社会中,医生也部分获得了这样的权力,可医生也是人,也只拥有不完全理性,不论怎样努力,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
正如剧中的心脏手术泰斗薛正伦所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坟墓,不要太早打开它,直到拿不动手术刀的那天,再打开它不迟。
同意网友们的批评,《唐医生》中有不少失真处,但敢于直面现实,敢于正视伦理困境,写出生活的痛感,难能可贵。
《唐医生》用事实证明,写真实生活的魅力,甚至可以抵消俗套的负面影响。
唐佳瑜受赞,因职场人都想活成她那样针对《唐医生》的各种评论中,对女主角秦岚的表演较认可,不乏“她的表演救了这部剧”之声。
其实,唐佳瑜是类型人物,表演本身创造的增值空间有限,倒是与公共情绪的契合度,可能发挥了更大作用。
唐佳瑜自带两标签:职场达人、女性自立。
先说职场达人。
在程序挤压人的大背景下,人们日渐成为生产线上的一环,心外科主刀医生可能是独立自我的、最后的伊甸园。
在《唐医生》中,唐佳瑜一出手,心怀不满的下属们立刻佩服得五体投地,连死对头宋保德都暗中称奇,唐佳瑜可以任性地推掉自己不想做的手术,可以我行我素,可以公开不服从领导,领导却只能委曲求全……唐佳瑜背负着多少“打工人”的梦——靠自己的“真本事”,站着把饭吃了。
在一半以上的工作是“狗屁工作”的现代社会中,工作意义渐成传说。
重复、不自由、职场冷漠、无激情、丧失自我……多少人渴望能像唐佳瑜那样,不用考虑收入、同事看法、小道消息等,埋头钻研技艺,甚至被罚三个月奖金,都能被她视为“最佳处理结果”。
然而,唐佳瑜式职场经历可遇不可求。
社会越发展,个体空间越逼仄,除了更激烈的竞争外,相对自由的职业也正变得越来越少。
唐佳瑜可以潇洒,江白列却难。
在剧中,唐佳瑜专注人工心脏研发,她没意识到,随着AI等技术发展,未来心外科手术完全可能交给机器来完成,到那时,副院长刘沣一句话,唐佳瑜也只能立刻起立,连称“是是是,我马上去办”。
所以,唐佳瑜只是暂时有魅力。
比男人更像男人,她成了职场女性的偶像再说女性自立。
在《唐医生》中,呈现了职场女性的艰难。
绯闻、嫉妒、歧视、厌女……唐佳瑜只有表现得比男人更像男人时,她才被认可,因而被丈夫视为“冷酷”,被同学兼上级刘沣视为“没法当老婆”。
值得注意的是,唐佳瑜的团队中只有男性,女性只是朋友、外围,唐佳瑜用努力、专注、讲义气、工作主义等,主动迎合男性价值观,成为最坚定的执行者。
此外,《唐医生》还刻画出普遍存在的“厌女困境”。
厌女者往往不是性别歧视者,他们可能非常尊重女性,但在他们心中,始终保留着“应得的权利”意识,认为自己天然享有谆谆教导、保护、指导、约束女性之责,一旦女性超越他认为的“边界”,他就会变得恼怒。
在剧中,刘沣是个善良、负责任的领导,唐佳瑜当初拒绝给薛正伦做手术,并讲出理由时,刘沣予以包容,可手术失败后,怎么也联系不上唐佳瑜,他又恼怒地认定:唐佳瑜正躲在某角落里,瑟瑟发抖。
因为唐佳瑜给他“闯祸”了,让他的“挣脸梦”破灭。
在剧中,即使是薛正伦这样充满慈爱的长辈,当初也以“不收女生”为由,打碎了唐佳瑜的梦想,不论理由如何,不论他是否道歉,都已无法挽回对唐佳瑜命运的塑造,其理由仅仅是“她是女生”。
与早期的粗放型发展不同,中国经济正转向精细型发展,竞争日渐激烈,女性很可能成为失败者,包括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
这种焦虑增加了唐佳瑜的光彩,她靠能力赢得了一份自由的工作,以及对她无限包容的爱——不在乎她的男性化风格,不在乎她屡屡犯错,不在乎她的情史……仅仅是为了保护她,便爱上了她。
也许,只有这种移植自梁山好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式的爱情,才能真正抚慰现代人的心灵。
唐佳瑜火,因为观众们在心中早开辟了一块空地,在等着她到来。
所谓“一切”,还是“八卦”《唐医生》的成功是双刃剑。
一方面,给予导演、制片人更多的自信,让他们觉得“综合套路”之路是正确的,下回还得这么干。
另一方面,呈现出写实的力量,让那些愿意深入基层、观察生活的创作者更有信心。
不论从哪个方面看,《唐医生》的成功都是暂时性的,因为它对生命的认识依然肤浅,只在催泪弹层面使用案例,缺乏深入挖掘,未呈现出深层的伦理困境。
于是,《唐医生》也是思想不够,慢镜头凑。
薛正伦去世后,弟子顾英雄身着《潜伏》中特工制服,一脸阴沉,他慢动作扶棺前行的镜头,努力在模仿肃穆,可从实际效果看,更接近沐猴而冠。
唐佳瑜真正的问题在于,她不是抵抗者,反而是职场困境、职业女性困境的同谋,她在其中获益最多,所以更愿维护它,而不是批评它,结果成了观念再生产的一个环节:她的存在,反而让旧观念得到壮大和推广。
《唐医生》只催泪,不益智,除了博得观众们几句空洞的“心外科医生太不容易了”之外,再无其他。
所以,《唐医生》无法靠自身的逻辑往前推进,必须加上爱情这条线,且越到后面,这条线的分量就越重,让人迷惑,唐医生究竟是想当个好医生,还是想找个好老公?
不排除结尾有反转可能,但反转也是俗套感情戏,可插入任何一部刻画其他职业的职场戏中。
可问题是:婚姻就能拯救现实中的种种遗憾吗?
就能让其他在生活中沉浮的唐佳瑜更顺利吗?
所以,《关于唐医生的一切》并非很准确的标题,不如《唐医生如何找老公》贴切。
冲着魏大勋在补这部剧,拍的真不错,渐渐看进去了。
看到第10集女主给心外权威薛老做肿瘤切除手术失败这段,觉得好可怕。
这个老医生太精明了,自己的弟子是心外权威,他偏找女主做手术。
借口是因为怕自己的弟子太担忧他做一堆检查让他的手术做不成。
但我觉得不是,他自己的弟子亚洲心外的权威,能力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薛老只是知道这个手术风险太大,而自己身份又重,如果是自己的弟子做这台手术失败,那名声和精神一定会受重创。
他又想求生,所以目光瞄准了能力强,但和自己不相关的心外医生——女主唐佳瑜。
他精准拿捏了唐佳瑜的好胜心。
这样就算手术失败了,崩溃的也是女主,一个留洋归来无派系,也和他自己的派系不相关的医生。
好一个风险嫁接,好精致的利己主义,好可怕的人。
这剧本现实的可怕,但是我喜欢
对标美剧日剧韩剧港剧,没有一点点优势,专业部分的内容太少,细节经不起推敲,人物刻画又不吸引人,这剧的受众群体到底是哪些人?
不要和白色巨塔比,不要和良医比,不要和机智医生比,没有可比性!
不要浪费钱拍这样的片子了……拉低社会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国产医疗剧以前也有好看的,很多年前谢君豪主演的医者仁心,就很好看,不比美剧差。
现在反而越拍越差,编剧有问题,演员演不出来,可能电视剧大环境就是这样,劣币驱逐良币。
心外科女医生如果四十岁以下就太言情小说了,好在找来秦岚演,看上去就是个皮肤年龄比生理年龄靴微年轻几岁的40+女性知识分子。
不需要为了迎合市场硬凹女主三十多岁,秦岚这样就合适,演员也四十多,演出来的样子就是——四十多天生好看生活随意不需要精心保养的中年少女。
跟三十五设定的魏大勋一看就是年下恋,但是因为女生本身就知性美丽,这点儿年龄差看上去又是那么舒适、契合。
高露的40+母胎solo工作中冷面女王的人设也是被诠释得恰如其分,小女生的小动作vs工作中一板一眼眼里不揉沙子,有种反差萌和冲击力的美。
最喜欢第十集《传承》,泰斗在手术前说自己的学生已经过了辉煌时代,现在的时代属于秦岚,话里话外也承认秦岚是自己的门徒了——这是医学精神和大爱的传承;刘奕君来问罪恩师之死时被秦岚拉上手术台,在手术中完成了技艺切磋甚至可以说是使命的交接,这是技术和职业道德的传承。
泰斗的演员叫不上来名字,演过很多知名剧的老年人,他内涵十足,一张嘴就有种力量把我的眼泪从泪腺里吸了出来,从他一亮相哭到刘奕君护送他棺材出门。
属实是恩情+传承杀了。
家暴那单元,草率结尾了,看得我一脸懵逼,受家暴女那个演员很美,情绪也很收得住收,一共没说几句台词,都靠表情。
那种对疼痛的麻木,对孩子的爱和得知孩子知道自己被家暴的隐忍的哭泣,我哭了,多想看到她活着,并且为自己维权,结果——死了?!!!!
就这么放过了家暴男?
那么拍这段到底想表现什么?
就为了告诉大众一个受家暴忍着的女人无声无息死掉了???
你讲一个故事起码要让大家有所审思吧?
终于大女主不再是批着大女主的外衣净干谈恋爱的事情,然后没个屁事干就天天谈恋爱了。
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大女主,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对社会有贡献,对感情来就接受好好珍惜,不来也好好过自己的日子,但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已。
其他的部分的思考,一个人的技术水平高超是否真的能承担管理职责,唐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的管理者。
没有关心过团队成员的心理成长,对他们的职业未来没有规划,也没有规划过自己团队的传承。
对于人工心脏,她从来没有参与过技术讨论,没有关心过进度,没有过来看过实验数据,然后就听人说就使用。
在一个管理者看来,非常冒进且不专业。
德不配位。
所以第一次失败是必然的。
还有就是外科医生喜欢手术是有瘾还是有利益关系。
中医也是有手术的,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
但是中医更加从为病人好的原则出发了,很少用到手术。
我之前骑车摔伤,脚踝发生了小骨裂。
挂专家号就是让我手术。
我急眼了,说主任你们医院流浪狗都被你拉去手术了吧。
最终我自己要求打石膏调养也养好了。
人体是有一定自我修复能力的。
手术不是为了炫技或者提成,而应该从患者角度出发。
你看很多化疗的,化完都死了。
这是种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治疗方法。
最后这部剧还是有点熬大女主的人设,最后两集拍的过于矫情,我三倍速看完都还要快进。
所有人都劝他俩在一起,女主就是不答应。
大女主就不要婚姻吗?
我就奇了怪了,不要刻意制造男女对立。
大女主是说没有遇到对的人,可以独自安好。
遇到了对的人,缘分来了就好好珍惜。
而不是瞎矫情,多少有点恶心了。
横向对比甚至还可以,有进步了。
三星半
反正就是一定要談戀愛就對了,好在大部分篇幅還算寫得收斂和相對成熟。就是最後一集寫得糟心,魏大勳演這樣的角色還是欠缺說服力。
尚可
竟然自然而然的追完了,叙事舒服的剧。
没看完,已弃。可能医学方面很专业,但是人工心脏的研发也太扯淡太儿戏了,感觉就像在研发新口味麻婆豆腐一样流程简单。一个人的研发团队?哈???没有具体spec,没有ISO13485 规范下的workflow,没有safety,没有reliability,没有verification&validation,没有audit,等等等等等等等,就要去动物实验了!如果医疗器材都是这么研发出来的,那肯定是不敢用的!!!
说腻了!!!医疗职场剧不要爱情线不要爱情线!参考隔壁的《警察荣誉》,好好的搞事业。首播第一时间看完的结论:怎么这么悬浮啊(一开始就这么low的勾心斗角),看2集弃了
年前新冠期间看的 书呆子组挺萌
一集一个病例,节奏很好,紧跟时事
感觉西藏是个分水岭,前面的剧情节奏还比较紧凑,后面就拖拖拉拉。剩斗士栗子姐真的好可爱,后面和王海明斗智斗勇的样子突然想起了多年前的金燕。整体三星半吧。
悬浮
robotic
群戏好看,医院、重病组的大家、患者都是鲜活的角色。科普的篇幅不小,从来没这么密集了解过心外知识。重病组的日常、闺蜜组日常、院长神外医务组的日常都很有意思,但是唐医生的个人生活部分编剧真是写得太崩了:丈夫出轨,唐医生回避,第三者追爱,狗血;母女关系,“都是为了你好,我苦但是我不说”这样的妈妈真是受不了,为了女儿有更好的生活去再婚就可以不关爱孩子了?还不沟通,被女儿误解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么,这还能原谅;恋爱,唐叶两个人相处最舒服的时候就是没挑明的时候,后面磨磨唧唧你进我退真的简直了,还不如副线真真那对、护士长那对,一对搞笑,一对甜。后半比较拖。国内职业剧要想明白一点,恋爱是可以不给篇幅的,哪怕出现,也该是作为生活的一部。
医生好难,医疗剧还有好长的路
一晚上干了八集,就目前来说是我接受的程度(白大褂终于扣扣子了)布景啥的还有麻醉医生新颖角色的出现(以前很少有讲麻醉医生的剧)让我比较喜欢,哈哈欧阳处长也太有意思了吧,喜欢那种反差感,看预告后面应该和那个工程师有cp,总的来说八集看下来,剧情合格,节奏紧凑,演员演技不出戏,四星观望(后期有好或者不好的地方会改分,没改就是基本认可)
医不医 情不情 看脸撑起来的剧
医院的布景总是让我出戏,剧情没啥出乎意料的,但一心搞事业的女生、专业能力秒杀所有的医生,值得五星!
2022-06-25 有被治愈到
魏大勋的那些脑残粉的弹幕看的真是晦气 那双空洞的死鱼眼也叫有演技?脑残粉在给他招黑吧?要是没有魏大勋我能多给一颗星 里面的其他人都好好哦 随便哪个男的当主角我都赞同 龙龙跟敏敏这一对是最棒的 两个非常优秀又善良的人在一起了还有 现在是不是什么剧都要把两女的捆一起制造点女女的CP然后吸引观众?唐医生跟欧阳就是朋友关系啊 为什么能看出CP 现在人都怎么回事啊 非要搞点男男CP 女女CP 才能做卖点吗?
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