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匪

The Highwaymen,辣手骑警(港),缉狂公路(台),追击雌雄大盗,公路响马,Highwaymen

主演:凯文·科斯特纳,伍迪·哈里森,凯西·贝茨,金·迪肯斯,约翰·卡洛·林奇,W·厄尔·布朗,托马斯·曼,大卫·福尔,杰西·C·博伊德,简·麦克尼尔,比利·斯洛特,大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劫匪》剧照

劫匪 剧照 NO.1劫匪 剧照 NO.2劫匪 剧照 NO.3劫匪 剧照 NO.4劫匪 剧照 NO.5劫匪 剧照 NO.6劫匪 剧照 NO.13劫匪 剧照 NO.14劫匪 剧照 NO.15劫匪 剧照 NO.16劫匪 剧照 NO.17劫匪 剧照 NO.18劫匪 剧照 NO.19劫匪 剧照 NO.20

《劫匪》剧情介绍

劫匪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于1934年的美国得克萨斯州,臭名昭著穷凶极恶的抢劫犯邦妮和克莱德越狱成功,重新开启了他们的杀戮之旅。在典狱长李(约翰·卡洛·林奇 John Carroll Lynch 饰)的建议之下,州长马福格斯(凯西·贝茨 Kathy Bates 饰)找到了已经退隐江湖的德州骑警弗兰克(凯文·科斯特纳 Kevin Costner 饰)和曼尼(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委托他们讲暴徒捉拿归案。 弗兰克和曼尼已经十几年没有见过面了,让弗兰克感到震惊的时,曾经意气风发的搭档,如今沦落成为了一贫如洗的酒鬼。弗兰克逐渐打消了和曼尼合作的念头,但是,对于曼尼来说,这个案子是他想要摆脱生活这个烂摊子的最后一次机会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异种4葛丽丝费德事件野探哈莉第四季犬友笑传第三季真相大白天堂日落美人制造马成的喜悦爱的透视图月刊家院子里的女人致胜女王你好,妈妈足球老爹Yes!光之美少女5GoGo!糖果王国的快乐生日不完美逃脱白云之下青春快车日记爱能给别人吗铃声表里不一间谍游戏热搜金陵秘事一个不愿观看《泰坦尼克号》的盲人小马鞭海军罪案调查处第一季叶落沐扇ThunderboltFantasy东离剑游纪3Y医生:外科医生加地秀树第四季

《劫匪》长篇影评

 1 ) 传奇的另一面

早先看过《邦妮与克莱德》,雌雄大盗的确是传奇。

而《THE HIGHWAYMEN》则提供了故事的另一面:那就是最终将雌雄大盗正法的德州骑警(TEXAS RANGERS)。

首先表达一下我对WOODY HARRELSON多年的欣赏!

从《桃色交易》开始,我就觉得这位大哥好hot。

之后他年纪大了,除了《天生杀人狂》之外基本也没再演过什么主角,可是每次当配角,他都能让影片多一个亮点。

包括不久之前的《三块广告牌》,老警长真令人同情。

现在老哥又跟KEVIN COSTNER一起演了个老骑警,老态毕现,但是偶尔一个镜头又闪过湛蓝的眼睛,还是那么帅:)好吧说片子,这个片子台词特别好,值得细细拉一遍,可做教科书用。

言简意赅,潜台词丰富,幽默适度,意味深长而并不卖弄。

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警察们埋伏在公路旁的森林里等着伏击邦妮与克莱德的时候,HAMER对大家说一会儿他自己先出去,让别人等他信号再开枪。

很显然,MANEY很难过,他不想让老伙伴一个人担这么大风险,这几乎有点像送死了。

这时HAMER对MANEY说:我当初去找你可是又走了,就是不想让你经历现在这一切。

That being said, I'm really glad you're here now. 这真是矛盾又真挚的兄弟情。

顺便提一句,伏击这一段致敬黑泽明的《七武士》。

片子里邦妮几乎一直没有露脸,都是以高跟鞋或娇小裙装的背影出现,而克莱德则干脆连影像都没有——直到最后一刻,当他们发现已被警察包围,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脸和瞪大的眼睛,他们去拿枪却没有拿起来的手(感觉更像知道于事无补而放弃了),然后就是被子弹雨覆盖,布满弹孔的死状了。

我觉得这样做,首先符合从两位骑警视角讲故事的结构,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强烈反感将邦妮与克莱德偶像化。

这个问题并不是个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事。

就像影片也展示了人们崇拜邦妮与克莱德的原因:经济凋敝,银行盘剥劳苦大众,而雌雄大盗专抢银行,在民众眼中他们不啻于侠盗罗宾汉。

除此之外,深陷于平淡生活的人们,也天然喜欢反叛和传奇。

对于这些价值,并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

然而同时,它也告诉你:邦妮与克莱德并没有只劫富济贫(其实只是劫了富),而是还残忍地杀了很多警察——这些警察也是普通人,他们的家人也靠他们养活。

而大众对雌雄大盗的崇拜也发展到了病态的程度,除了女孩们都模仿邦妮的衣着以外,尤为骇人的一幕出现在他们死后——当载有二人尸体的车被拖回市内时,疯狂的粉丝们不顾阻拦,纷纷将手伸进车窗,能抓到什么是什么,管他是克莱德的手表,还是邦妮的头发甚至血肉……这里还黑了美联社(AP)一把,它第一时间出价1000元要采访HAMER,HAMER当时看了传话的人一眼就走了,剩下他的好哥们MANEY给来了一句:SHAME ON YOU :) 这一段让我想起木心说过的一段话,大致意思是:世人喜欢追逐那些庸俗的东西,就像走在路上,路对面有个热闹看,他就跑过去,看得流连忘返;那你就别等了,他不会回来的。

当年邦妮与克莱德伏法时的子弹数非常可观:汽车一共中了167弹,其中邦妮身中53弹,克莱德身中51弹。

这个数字曾被用来嘲讽警方的怯懦和疯狂。

如今看来,这种嘲讽似乎更像不用亲身犯险的媒体们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论调。

《THE HIGHWAYMEN》有效地JUSTIFY了警察的做法:首先是开头,借HAMER买枪的契机,告诉观众邦妮与克莱德的武器装备有多厉害,他们在杀警察的时候,就是这样下雨般扫射过去的。

后来又借MANEY之口,讲述了一段往事:当年有一伙强盗烧杀抢掠,德州骑警们去剿灭他们,每次去了都遵守法律先喊一声“举起手来!

”而强盗们一听到这句话,就像得到信号一样直接扫射警察。

几次之后,HAMER决定直接去消灭这群坏蛋,当时还有几个警察不愿这么做。

但是MANEY总是跟他的好朋友HAMER在一起的,于是他们半夜突袭了强盗窝,把他们全都打死之后,才说了那句“举起手来”。

是的,无论是警还是匪,一个人都是一条命,当警察们面对危险的罪犯,你不能要求他们总保持政治最正确——那样他们会送命的。

好的电影都有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也会展示现实的复杂与多样化。

就像这部影片反对偶像化邦妮与克莱德,但并未因此掩盖他们令人同情的那一面。

它藉由克莱德父亲之口,说出这个社会的不公:最初克莱德只是偷了一只鸡,却从此被法律严惩。

HAMER出自他警察身份的执念,认为偷这只鸡就说明克莱德身上有邪恶的种子,他反问道:那你不想想他为什么会偷鸡?

克莱德的父亲说:因为饿。

HAMER不得不承认,他无法反驳。

而更加令人动容的一个处理则是:邦妮与克莱德死后,好长一段屏幕时间整个给了他们的发小:一个一同长大,却当了警察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的价值观让他选择了与雌雄大盗不同的道路,可同时他又总是津津乐道地回忆发小们的点滴往事。

伏击发生前,MANEY曾对这位小哥说:你只要负责辨认他们就行了,不想开枪可以不用开。

小哥当时脸色苍白,却坚持说自己没事。

然后伏击开始了,他也义无反顾地倾泻光自己枪里的子弹。

可当他打开车门,面对布满弹孔的两位童年好友时,那种悲伤、震动、无措,当真难以言表。

这是邦妮与克莱德死后的第一个场景,作者选择用这个小配角的视角来呈现,远比通过两位主角的视角呈现更具有悲天悯人的意味。

最后查了一下德州骑警,他们在短暂被取消后恢复直到如今。

最近越来越发现德州真是个非常HARD CORE的州:当时本来在查二级谋杀(SECOND DEGREE MURDER)在德州怎么判,一查才知道,根据德州的法律,只要你是谋杀(MURDER),那就属于一级重罪(FIRST DEGREE FELONY),所以根本不存在二级谋杀这一说。

相比于那些取消死刑的州,还有虽然没取消死刑却已中止执行死刑的州(比如加州),德州的做法深得我心。

不是我嗜杀,而是我相信死刑是对死者起码的正义。

美国因为司法系统财政不足而发展出辩诉交易,奥巴马甚至还写过论文试图倡导系统性地减少刑期——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司法系统的开支。

可是同时,他们又为了罪犯的“人权”而养着大量死刑犯,这些犯人不用劳动,全靠纳税人的钱养着,虽然被判了死刑也要等上好多年,而很多人最终也并没有被执行死刑,最终获得了假释,出来继续享受阳光和自由。

我还是相信古老的正义。

 2 ) 作恶多端受万人追捧,舍命追凶却鲜有人知,那是个崩坏的时代吗?

小伙伴们假期过得如何?

在小长假结束的夜晚,玛妮能想象大家的心情大概跟我一样,是这样……

或者这样……

所以玛妮打算在今天给自己,也给大家来一波“上班前鸡血”,来一场刺激的公路冒险!

漫无边际的公路、残忍的谋杀、陷入绝境的恋人与一触即发的枪战——这并不是好莱坞电影中虚构的画面,而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上个世纪30年代,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有一对名震全国的鸳鸯大盗——邦妮和克莱德,他俩抢劫谋杀无恶不作,却在所到之处收获了无数鲜花与狂热的粉丝。

这对亡命恋人与警察的猫鼠大战牵动了当时所有民众的心,却在最后以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暴烈结局收场。

一代犯罪传奇戛然而止,人们却不肯遗忘他们,不断地把这段故事搬上大银幕。

今天玛妮要带大家看的这部电影,也和这对情侣大盗有关,但是从警察的角度讲述的故事。

它是网飞今年新推出的犯罪大片——《劫匪》

现在请各位准备好跟玛妮一起踏上1930年代的美国公路,看看这对亡命鸳鸯和传奇警探如何上演一出险象环生的生死追逐战。

雌雄大盗是恋人也是亡命之徒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席卷美国,民不聊生、银行破产。

在这样的境遇下,年轻的邦妮与克莱德相遇了。

二人在朋友家一见钟情,女孩在男孩身上找到了自己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

即使知道克莱德因盗窃被捕,邦妮仍旧选择等待。

克莱德出狱后,这对情侣和曾经的狱友一起组成了巴洛帮(Barrow Gang)。

攻击监狱、偷盗、抢劫无恶不作,在美国中部犯下13起命案,手段残忍,让当时的美国陷入一片惶恐,警方不得不派出大批警力来抓捕两人。

▲当时政府发布的巴洛帮的通缉海报,特意加上悬赏金的金额细节,鼓励市民举报但是这对亡命恋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悍匪。

邦妮是年轻漂亮的时尚女郎,有一头金红色的秀发和令人艳羡的白皙皮肤,连追捕的警察都承认她的美丽。

她和克莱德穿着时尚、喜爱拍照,正是这些照片让这对亡命恋人名震四方,受到大家的追捧。

最出名的一张就是邦妮叼着雪茄,拿着枪靠在汽车前,霸气十足。

▲邦妮和克莱德可谓是当时的时尚青年他们一路上寻欢作乐,每在一个地方停留,便彻夜舞蹈,饮酒歌唱。

邦妮依旧保持了写诗的习惯,这是她中学起便养成的爱好。

或许在这充满不安与变数的逃亡途中,爱情和诗歌成为了这个女孩最后的避难所。

只有在写诗的时候,邦妮才能做回那个最简单纯净的自己。

▲邦妮最有名的一首诗 Suicide Sal的手稿,字迹清秀可爱1967年上映的影史佳片《雌雄大盗》,第一次把这个传奇犯罪故事搬上大荧幕。

该片以邦妮和克莱德的角度进行叙述,让整个好莱坞为之一震。

人们第一次感受到床戏可以如此露骨、诱人。

也是第一次在枪战片中看到真实的子弹横飞、血肉模糊的场景。

《雌雄大盗》对爱情、暴力事件的描述超越了当时电影的表达,开创了“新好莱坞电影浪潮”,影响了之后诸如《毕业生》、《2001太空漫游》等一系列电影。

▲左 真实的邦妮和克莱德的照片右 《雌雄大盗》电影中重现了当年这一情景

▲性感的身体和真实的血肉模糊,打破了当时好莱坞电影的沉闷规则,开创了一个新的浪潮电影拍摄的时代,好莱坞的男主角普遍都超过35岁,但是克莱德的扮演者沃伦·比蒂(Warren Beatty)当时只有28岁。

人们在电影院里对这年轻俊美的面孔发出了尖叫,影响力堪比现今的“小鲜肉”。

邦妮的扮演者费·唐纳薇(Faye Dunaway)在此之后声名鹊起,成为现代“反叛女性”的代言人。

这一对银幕上的“雌雄大盗”最近的新闻是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大闹乌龙:将本应属于《月光男孩》的最佳影片错搬给了《爱乐之城》,不羁到老。

故事的B面老警探的漫漫追凶路好的故事从来不止一面,52年后的今天,网飞出品了一部高分佳作——《劫匪》,选择了《雌雄大盗》的背面。

从当时追捕罪犯的警探,传奇骑警弗兰克·哈默和曼尼·高尔特的视角来重新解读这个故事。

弗兰克曾经历100场枪战,杀死过53名罪犯。

当邦妮和克莱德案发时,两人其实已退休,却被众多银行联合邀请担任特别调查员,由此踏上了缉凶之路……

▲一看到两位老戏骨,玛妮就知道,这电影稳了与《雌雄大盗》一样,《劫匪》有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公路追逐和枪战环节,尤其是最后警匪相遇的大结局,长达一分钟的不间断扫射让人把心提到了嗓子眼,眼球随着破裂的车挡玻璃一同震颤。

▲感受被邦妮用枪指的恐惧吧!

与前者不同的是,《劫匪》更注重描写两位老骑警的心路历程。

在影片中,政府已经废除了骑警这一制度,两位赋闲在家的老警察郁郁寡欢。

接受这次委托,即是挽救动荡不安的局面,也是一次对自己的“拯救”——或许比起悠闲地在自家花园烧烤,真刀真枪地追捕罪犯,才是他们追求的生活意义。

▲妻子知道自己无法阻止丈夫踏上缉凶之路,所有情感都打包在了三明治里《劫匪》中的两位警探已然接近暮年,区别于平日犯罪片中干练、身手矫健的警察形象。

凯文·科斯特纳和伍迪·哈里森两位老戏骨用生动的演技再现了老警探的查案过程:布满皱纹的脸庞和略带迟缓的动作,让人真实地感受到何为英雄迟暮。

在抓捕为巴洛帮送信的红发孩子时,两人猛追不舍,但是震颤的小肚子、踉跄的脚步和急促的呼吸,都让人紧紧地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这场追捕的结局还是以失败告终,看着逃犯的背影,两个人的眼神中充满懊恼与无可奈何。

姜还是老的辣,查案说到底靠的是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久经捶打后的勇气。

时代在快速发展,动用人海战术、空中监视和窃听的年轻警察或许拥有最新的仪器和技术。

但老警探们凭借自己独特的智慧经验,依旧能准确地截击到逃亡途中的邦妮和克莱德。

在与年轻警员的暗暗较量中,只有他们解出了当邦妮的妈妈在电话中说出“红豆与卷心菜”时,就意味着这对情侣要归家的信息,让年轻人输的心服口服,英雄依旧宝刀未老。

疯狂的时代疯狂的犯罪《雌雄大盗》与《劫匪》作为故事的A、B两面,互为镜像,为我们拼贴出了一副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景象。

▲经济凋敝,人们上街寻找工作《劫匪》中的两位警探在探案过程中,数次进入路边破败的贫民营:简陋的帐篷、脏旧的衣服、人们警惕的神情,动荡与不安的色彩溢于言表。

在加油站,两位警探遇到了包庇罪犯行踪的工人,最后甚至大打出手……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清晰地感知到:这不是一个好的时代。

在《雌雄大盗》的故事中,正是因为就业萎缩、银行取消抵押政策,刚刚出狱的克莱德无事可做,才重操旧业开始了偷车的营生。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邦妮,这对“厌世”的情侣一拍即合,干脆走上了抢银行的不归路。

▲甚至骑警的房子也被银行强制抵押出去无能的政府,腐朽的银行,既然生活已经糟糕透顶,那又何须再忍?

邦妮和克莱德的出现,仿佛那个时代的罗宾汉——既然银行抢走了人民的钱,那我们就把它洗劫一空!

多少人幻想假借他们的手与枪支,来发泄自己的愤懑与不满,人们对这对亡命鸳鸯的喜爱,实质上也是一种对政府、银行的反抗。

▲邦妮和克莱德狂热粉丝将他们包围邦妮和克莱德的“正义形象”是畸形的,但它如那个年代的恶之花一般,因为软烂的社会土壤而疯狂生长,因为带血的命案而更显娇艳欲滴。

这是一个癫狂的时代,拥有最扭曲的浪漫和最血腥的狂欢。

说到这里,玛妮想起了《蝙蝠侠》中的小丑。

在他的眼中,哥谭市的存在本身就是罪恶。

当秩序无法抑制蔓延在城市中的欲望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癫狂对抗癫狂,让邪恶对抗邪恶,在这样剧烈的碰撞下消解问题,让所有的欲望得到最大的释放。

邦妮和克莱德或许就是现实世界的“小丑”,道德、法律通通在他们这里被无视,他们享受着罪恶、享受着爱情、享受着最原始的欲望,没有妥协与臣服,用自己的方式对抗。

在正义和罪恶黑白颠倒的年代,我们歌颂《劫匪》中两位勇敢智慧的警探,但同时也对邦妮和克莱德动恻隐之心。

在被压抑与轻视时,人们内心的躁动和反叛情绪永不会止息。

1934年逃亡途中,邦妮发表了一首叫做The Story of Bonnie and Clyde的诗,不久之后他们便在路易斯安那州被警方伏击。

玛妮想把它作为今天的结束语,或许这对亡命恋人早就预见了自己的结局,但是他们无法、也不想停止车轮,朝命运的方向狂奔而去……They don't thinkthey're too smartordesperate,他们从不用聪明或绝望来形容自己They know that the law always wins;他们知道法律永远会是最后的赢家They've been shot at before,有子弹曾经进入他们的身体But they do not ignore但是他们从未忘记That death is the wages of sin.死亡是罪恶猎人的赏金Some day they'll go down together;终有一日年轻的恋人会倒下They'll bury them side by side;人们会将他们一同埋葬To few it'll be grief—有些人悲痛欲绝To the law a relief—执法者弹冠相庆But it's death for Bonnie and Clyde.这便是邦妮和克莱德的死亡—— The Story of Bonnie and Clyde 节选

 3 ) 《劫匪》

这部影片算是标准的公路警匪片。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以前曾经看过一部叫做《邦妮和克莱德》的电影,所反映的是同一个事件。

只是以前那个是从这对雌雄大盗的视角拍摄的,对他们多有同情。

而这一部则是从执法人员的视角。

影片真实的还原了这个轰动一时的大案。

也在试图探讨产生它的社会根源。

1934年的美国,正处在经济大萧条时代。

失业率急剧攀升,银行关门,股市崩盘,许多人生计发生问题。

影片中我们看到,海默所经过的道路旁,遍布难民营,这些难民营并非是现在那些从非洲和美洲躲避战乱的外国人,而是当地因为各种贫困原因被赶出家门的人们。

就连海默的老搭档梅尼的家也因为没钱付房贷,被银行没收。

门口挂上了“此地待售,银行所有”的牌子。

可当他看到这些难民营的悲惨状况时,也感慨的说:“我原本觉得我的处境就已经很糟糕了。

”当国家机器不能够保障个人生存时,社会大众开始对现有的秩序怀疑和不满。

虽然邦妮和克莱德造反自然有他们个人的原因,却也反映出一种必然的现象。

直到罗斯福的新政和以后的二战爆发,这种状况才得以缓解。

影片中,有一段海默和克莱德父亲的一段对话。

他父亲说:“我知道你会杀了我的孩子,这不是你的错,他罪无可赦。

可他不是生来如此,他不是生来就有黑暗的灵魂。

他真正想成为的是音乐家,他不是个坏孩子。

最初的时候他只是偷了一只鸡。

从此法律就把他当做坏种了。

”海默说:“你有没有想过到底为什么克莱德要偷那只鸡?

”父亲:“也许是他太饿了,也许我们都饿了。

”听了他们的对话,我不禁想起了《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改变了人的一生。

一件极小的劣行,却从此被盖上了“盗贼”的烙印。

这种制度的结果,就是逼着你去当坏人当强盗当劫匪。

如果一个社会不能保证公民的起码的生存条件,如果只有惩戒,没有教化,那么良民也会成为盗贼的。

邦妮和克莱德的所有作为,并不是他们单纯的去寻求刺激,而是对现存制度的失望和对未来生活的绝望。

在《邦妮和克莱德》中有这样的描述:克莱德在一间空屋前面看见一家人驻足观望,依依不舍,询问之下才知道这原是他们的房子,后来因为付不起贷款被银行没收了。

激于义愤,克莱德对屋门前银行的封条开了一枪,而决定开始抢银行。

之后,他们还挑战法律和制度,杀了13个人,包括几个执法的警察。

这当然是很严重的罪行。

可奇怪的是,这些罪行非但没有引起具有法制传统的美国社会的声讨,反而使“他们成了比电影明星更受欢迎的冷血杀手”。

人们赞赏他们的行为,帮助他们逃匿,为他们通风报信。

像迎接英雄那样簇拥着他们。

这其中当然有美国人天生的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做为也代表了大众们心底的愿望。

如那个加油站工人所说:“如果你找的是邦妮和克莱德,我没有看到。

如果我看到了,祝他们好运。

他们只是从银行抢钱,而银行是从穷人那里抢的,例如像我这样的这种穷人。

”看到此情此景,连追捕他们的海默也无奈的说:“人们叫他们英雄,人们崇拜他们。

我们需要结束这一切,这绝不容易。

”这种民怨沸腾的状况自然引起了美国政府的忧虑。

事情最后没有闹到揭竿而起聚众造反的程度,一方面是由于邦妮和克莱德不是黄巢李自成,缺乏那种推翻现存制度感召力和胸怀,只是自己拼上性命小打小闹一番即可。

影片中所描述的邦妮和克莱德的最后结局,也是由于他们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所致。

更重要的是美国社会还没有到礼崩乐坏的程度。

人们还游离于法制和泄愤之间。

法制让他们去隐忍,泄愤让他们去支持邦妮和克莱德。

这就使得海默和梅尼的地位十分尴尬了。

没有可能去发动群众依靠小脚侦缉队开展群防群治,只有靠自己的单打独斗。

最多打算安个卧底,还让克莱德发觉,一闷棍打死了。

海默和梅尼退休后的重新出山,一开始只是由于他们那种追求刺激渴望冒险的性格,后来看到自己的同事无辜被杀,才逐渐激起了为正义和法制而战的精神。

我感觉影片中最感人最细腻的场景是海默决定出山之后和妻子格拉迪斯分别的那一幕。

两人互相都明白对方的想法,却又不能直白的说出。

海默:“波奇(家里的宠物狗)在哪里?

”格拉迪斯:“锁在没人的卧室里。

我想,你不会想把它带走吧?

别假装你不是故意瞒着我的。

”(格拉迪斯点明了海默的决定。

这时格拉迪斯翻开了报纸,上面刊登着邦妮和克莱德在和警察的枪战中发射了上千发子弹。

暗示着海默这趟差事中的危险以及格拉迪斯的忧虑)。

格拉迪斯又说:“我想你会想要我的新福特车。

”(我们看到在焦点之外的海默微微点了一下头)。

格拉迪斯接着说:“我本想告诉你太老了,不适合做这个,这不关你的事,你很久没拿枪了。

我知道这是浪费时间,所以我不会。

”海默说:“我很感激你没有告诉我这些。

对不起,格拉迪斯。

”格拉迪斯深情的望着丈夫,说:“别这样。

我和你结婚时,就知道你是什么人了。

”(格拉迪斯的意思是说,我了解你的职业,了解你的性格,我们的生活一直都是这样。

用不着说对不起。

)格拉迪斯回过头去,说:“哦,我打包了三明治,在冰箱里。

”海默:“谢谢!

”(原来你真的了解我,还准备的这么周到)接下来的镜头是海默打点好行装,向那辆新福特车走去。

格拉迪斯追上去说:“还有件事。

如果你要跑远路,把油加够。

”(格拉迪斯不舍得丈夫走,也爱她的新车,没话找话说)。

海默:“是,夫人。

”(我不得不去啊,我是怕老婆的,谨遵懿旨)。

两人拥吻。

这时,格拉迪斯说出了她的担忧:“你告诉我。

”海默:“我会回来的。

”(这是格拉迪斯最想听到的,也是海默对妻子的保证。

)海默的嘴角俏皮的向上一挑。

(这是海默为了缓解离别前的沉重,也是对妻子的道别,太精彩了!

)格拉迪斯深情的望着远去的车,“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目光中有一丝伤感,还有更多的期待。

这场景才是真正的离别,夫妻间的默契,对彼此的尊重,互相的感情依恋,表达的非常完美。

比起那些开口闭口就说“我好好舍不得你走耶”,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海默和梅尼由凯文·科斯特纳和伍迪·哈里森分别饰演。

戏份同样吃重。

这种双主角的影片看的不多。

看过科斯特纳担任主角的《与狼共舞》、《刺杀肯尼迪》、《罗宾汉》,以及他导演的烂片《未来水世界》。

感觉是他还是踏实演他的电影就好,别指望当导演了。

本人评分:7.0。

 4 ) 《劫匪》影评:警匪片拍成了公款旅游日记

风化和古怪,二人跟随著名的逃犯在美国各地游荡,电影有一股浓浓的地域风格,也不乏古怪味道。

在《劫匪》中,“邦妮和克莱德”的故事是从追捕者的角度讲述的。

上了年纪的德州游骑兵弗兰克·哈默和曼尼·高尔特被派去抓捕或杀死抢劫银行的二人组:完成这项任务花了很长时间。

他们在各州之间辗转,这些经验丰富的枪手终于相信了一句谚语:“亡命之徒总会回家。

我们知道伏击是怎么发生的。

我们看到沃伦·比蒂和费·唐纳薇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条土路上像布娃娃一样被子弹击中。

导演约翰·李·汉考克在恐怖电影方面并不落后于亚瑟·潘。

但我们眼前的景象更缓慢,更严峻。

这是科斯特纳和哈里森对追逐的野兔扮演乌龟的角色,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性格,苍白、古怪、风化,配得上两个被赋予净化新事物使命的老西部“遗迹”。

By:Nigel Andrews

 5 ) 劫匪

  原来“颜值即正义”在上世纪30年代就在美国盛行了。

雌雄大盗邦妮和克莱德,是一对外形靓丽的金童玉女,杀人如麻,手段凶残,却成了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全美偶像,所到之处,拥趸无数。

  两名退休探员横跨数州追杀他们,最后集结了6挺冲锋枪,射了千余发子弹,终于把这对亡命鸳鸯死死钉在车里。

  结尾很讽刺,一部拖车拖着那辆被射成马蜂窝的汽车缓缓地从闹市经过,车里原封不动地陈列着两具新鲜的罪犯尸体。

 6 ) 幻想的罗宾汉

一段由警方角度来追击美国著名雌雄大盗的故事。

故事本身简单,但背后的故事却更另人沉思。

二人在逃亡抢劫的过程中,人们把他俩当做偶像,争先恐后与他们合影拍照,握手拥抱。

在二人死亡的消息传出后,由数万人涌入小镇,抢夺他们身上以及车上的物品当做纪念品,在二人的葬礼上又有数万人前去悼念。

那么,他们做了什么丰功伟绩值得人们如此追捧和怀念?

答案是抢劫和杀人。

在人们的心中,他抢劫抢的是银行(实际上更多的是加油站和奶站),那个人们的吸血鬼!

他杀的是警察(其中也有平民),那些作威作福的家伙!

结合当时美国的大萧条背景(1/4人口失业),你就不难理解人们心中对政府的怨气和愤怒,以及将二个幻想成罗宾汉式的侠盗形象!

 7 ) 不知你是否已不是个暴动的青年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几十年过去了梅乐丽已经撒手人寰,米基也放下了手中的枪,但是米基并没有离开德州,而是跟一个叫海默的老骑警一起去追杀著名的亡命鸳鸯-邦妮和克莱德。

右为海默他们在追赶的路上,米基想起了曾经的种种往事

他想起自己和梅乐丽相遇的那一天

那一天,米基说:“你应该改名叫美女”他想起了曾经与梅乐丽一起飞驰在德州公路上的日子

左为米基,右为梅乐丽。

当然,最令他难忘的一定是和梅乐丽在断崖的桥头,用彼此的鲜血完成了一场永生难忘的婚礼。

米基在自己和梅乐丽的手掌上各划了一刀,两只满是鲜血的手紧紧相握,于是他们结婚了。

但如今,米基又拿起了枪,将枪口对准了这对亡命鸳鸯,“也许相拥死去对你们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米基说完,扣下了扳机。

邦妮和克莱德之死在德州这片土地上亡命鸳鸯总会出现,但米基永远失去了梅乐丽。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写在最后:之所以看完电影后会有这种奇特的想法,也是因为伍迪哈里森同时出演了两部电影,曾经的天生杀人狂现在变成了德州骑警,不免让人唏嘘不已。

 8 ) 美国“老炮儿”的下岗再就业~

一对著名的雌雄大盗,残忍的杀害警察,手段残忍,在上世纪初那个通讯技术极不发达的年代,警察却对这对匪徒无可奈何,迫于无奈,请出了以同样凶悍、办案不拘小节,不择手段,但已被取缔的前骑警的退休老人来缉拿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凌厉的手段最终击毙歹徒。

本片对主角年老的刻画非常有意思,主角举枪屡击不中的英雄迟暮,看到搭档一样年老的无奈,追逐嫌疑小孩追不上的不甘,同行的不屑甚至阻碍,因年长总是上厕所,关键时刻因为年长有顾虑不敢开枪错过机会等,让人有种年纪越大越不可抗拒的无力感。

最喜欢的就是音乐方面,平淡,冷静,就像生活一样无法抗拒变老但又不甘心,最后由平静来,向平静去,好像在说,人虽老,亦可以实现自己曾经的价值。

除此之外也反映出当时美国的社会问题:重型枪械随时可以买卖;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把匪徒当成明星甚至英雄一样竞相模仿、崇拜,甚至死后几万人为匪徒送葬;警察之间的斗争,面对悍匪相互推脱,对逮捕无能为力,无疑助长了悍匪气焰,从而反衬出老一代暴力终结者面对困难选择的果敢和坚决。

两位主演也是我特别喜欢的凯文特斯克纳和伍迪哈里森,简直把两个暮年的老炮儿演绝了,面对年长的无奈和动摇,但关键时刻又坚持曾经职业的神圣感,并坚持道德不崩塌,喜欢这部片子。

可惜的是什么都想说但是好像什么都缺点儿似的,总体还是有些拖沓。

���A�

 9 ) 原来“颜值即正义”在上世纪30年代就在美国盛行了

此片在美刚刚上映,真实事件。

原来“颜值即正义”在上世纪30年代就在美国盛行了。

雌雄大盗邦妮和克莱德,是一对外形靓丽的金童玉女,杀人如麻,手段凶残,却成了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全美偶像,所到之处,拥趸无数。

两名退休探员横跨数州追杀他们,最后集结了6挺冲锋枪,射了千余发子弹,终于把这对亡命鸳鸯死死钉在车里。

结尾很讽刺,一部拖车拖着那辆被射成马蜂窝的汽车缓缓地从闹市经过,车里原封不动地陈列着两具新鲜的罪犯尸体。

这是事先设计好的,意图安抚民心,震慑犯罪,在这等世纪大案面前,州政府再也顾不得什么人权。

燃鹅,民众却撕心裂肺地上演了“十里长街送偶像”的怪诞一幕。

后来,数万人参加了两人的葬礼。

也算是一段传奇吧。

四星奉上。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10 ) 迟暮英雄,千里追杀网红雌雄大盗

这是部很中庸的电影,全片中规中矩、工整老派、直线叙事,看片名第一印象是不是感觉会很火辣辣?

可惜,全片节奏温吞水。

什么烧脑啊、悬疑啊、惊悚啊、动作啊,基本没有,单线直白叙事,片子还长,二个多小时。

片名翻译为劫匪,还是文绉绉了点,小米觉得翻译成《响马》更接地气。

港台译名自然是故往般地简单直白粗暴: 缉狂公路(台) 、 辣手骑警(港)。

手持机关枪的女悍匪邦尼电影根据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女招待邦妮和无业游民克莱德结伙抢劫银行,驾车游劫在美国大陆,后来命丧乱枪之下这一历史真实事件改编。

作为前置,必须提到另外一部率先改编这个历史事件的电影──《Bonnie and Clyde》(雌雄大盗)。

这部1967年上映的电影,以邦尼和克莱德一路行劫亡命天涯为主视角,把个两个银行劫匪差点演绎成劫富济贫的罗宾汉二代。

只是这俩劫匪劫了不少银行,却没怎么济贫,实在论不上“侠侣”二字。

1967年电影海报既然论不上“侠”,那就论“侣”吧。

导演亚瑟·佩恩于是另辟蹊径,把性和暴力组合一块。

刻意营造了雌雄大盗离经叛道却爱得铁血柔情,恶贯满盈却青春靓丽,用大堆枪械换来酣畅淋漓的自由。

事实上,历史上真实的邦尼和克莱德在当时已经成为网红,无数被经济拖累的美国民众将其二人视为偶像。

2019年3月上映的《The Highwaymen》,则是从执法者角度来讲述同一历史事件。

两个老戏骨Kevin Costner(凯文·科斯特纳饰演Frank Hamer)、Woody Harrelson(伍迪·哈里森饰演 Maney Gault)分别饰演二个被解散了的德州骑警老头,为了骑警的荣誉和正义,两个老头独行侠般地受邀出发了。

不过小米看高尔特更多是因为在家里呆的无聊了,再说出外勤多少能赚点钱补贴家用。

弗兰克

高夫特两个老头以前骑马彪悍的很,没马了咋办,那就开车吧,弗兰克还征用了老婆的福特新车。

为了给这部平淡写实的近乎乏味的电影增加一点趣味,弗兰克的搭档高尔特说了不少俏皮话。

没见过的自动步枪,打不中的酒瓶,不听话的前列腺,漫天尘沙中驾驭不住的汽车,都在证明英雄的迟暮。

看到这些,我们都以为这一定是导演的套路,到后面一定会有迟暮英雄重回铮铮铁汉的时候。

不过导演John Lee Hancock(约翰·李·汉考克)根本就没这么干,而是平淡无奇按部就班地无惊无险给结束了电影。

电影的色调以灰冷为主,即压抑又平淡,配乐也没什么激情,悲凉风十足。

没有煽情也没有硬汉形象,只有两个跑起来呼呼大喘,行动迟缓的过气骑警凭着经验,一路追踪蹲守,最后才联合当地警察击毙了雌雄大盗。

雌雄大盗被射杀电影非常生活化,漫不经心而细致地记录孤独长者的缉凶历程,纵是体能衰退,意志依然无比坚强,与自己的日渐衰老的身体做努力而无奈的抗争,孤独地来,孤独地去,默默地赢。

时间如流水,带走了彪悍和热血,磨不掉智慧和精神。

孤独落寞

《劫匪》短评

同样的故事却换了一个视角,两位男主的精彩表演,赋予了电影更加文艺的气质。

4分钟前
  • 井口之蛙
  • 推荐

我Woody大叔2019年把1994年<天生杀人狂>的自己打成筛子

5分钟前
  • me2shy
  • 力荐

搞啥呢

9分钟前
  • 哒哒
  • 较差

大闷片。

12分钟前
  • 英雄爱吃西红柿
  • 较差

2019-02-23

15分钟前
  • 较差

又臭又长啊 何苦呢两位老戏骨

19分钟前
  • Freeman`AMG
  • 较差

很闷,破案的关键在定桩,对知情人围剿,告密设伏;片中许多林中白帐篷群,原来背景是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是悍匪、银行、执法者、不满现实的平民四方之间的角逐

24分钟前
  • XFire
  • 较差

打分光荣!

26分钟前
  • pocari
  • 较差

除了历史还原度非常高之外,整个剧情又臭又长。。。

28分钟前
  • 喝咖啡的狼
  • 较差

主要就是解释为何要直接连人带车打成蜂窝。美國還是美國的時候,手提機關槍和自動步槍自由買賣,路牌用的鋼板厚到30-06普通彈打不穿。哈墨在槍店挑的那隻BAR當年零售價超過1500美元,說明幹什麼都離不開錢。

30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荒野大镖客版真探,以迟暮和无力对抗着难以抵挡的时代洪流,同时具有走访式探案的旧时代公路片美感。最后一个镜头最具形式感,被击毙的劫匪万人送终,官员们接过了荣誉的勋章,手刃狂徒的英雄最终究事了拂衣去,见证了属于他们的时代的没落。看完本片再次证明伍迪哈里森是当今最好的男演员之一。

32分钟前
  • 风雨骑老师
  • 推荐

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真实故事,主要看两个硬汉演员。对比之下,其实有意思,1967年嬉皮士年代拍摄的《邦妮与克莱德》,站在劫匪角度全然是浪漫爱情故事,雌雄大盗是反政府、反主流、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英雄,时髦人物,像大众偶像一样挑拨人们的神经,获得粉丝无数;现在拍的这部《劫匪》,站在警方、政府的角度,是捍卫警方尊严,捍卫老牛仔精神的传统故事,就像辛辛苦苦去狩猎怎么说都要有个结果,没想到凯文·科斯特纳、伍迪·哈里森这么老了,只有骨头还这么硬朗。

3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2025 101

40分钟前
  • 我是 cult迷
  • 较差

2019年,终于出现了一部让人看了十分钟就去把烟点上把酒打开的电影了。好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它让人重新燃起对电影的信心和热情,让人记起了自己最初是为什么爱上电影的,被吹爆的小丑和它比起来就像个商业杂耍,而现在的奥斯卡根本配不上它!就是这么牛逼!

41分钟前
  • 白胖饺子
  • 力荐

邦尼和克莱德显得十分洒脱自由,追赶他们的人则疲态尽显。整部影片透着浓重的暮年感,平铺直叙,缓慢冗长,缺乏该有的电影技巧。本来应该是个好故事,但随着观影时间增加,耐心也消耗殆尽。

42分钟前
  • 豆友1143429
  • 较差

3.5 处于大盗的背面也理应有他们的赞曲。

44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还行

另一个立场上的传奇人物。还原了更多的历史细节。

49分钟前
  • 终结者
  • 推荐

又慢又闷,几无亮点。老实讲,现在我每次看到Netflix的片头就会暗叫不好,都快成条件反射了。

53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对于这样体量的真实故事,视角的单一扁平化与叙事方式节奏的常规化,有些浪费。

54分钟前
  • 泥巴
  • 还行

他者视角的邦妮与克莱德,对这对亡命鸳鸯所吸引的狂热的刻画倒是透着对当下的思索;不过拍的太情绪化也太现代化,失去了时空距离所带来的幻想美感。

5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