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被宠坏的男孩子,他拥有一切,唯一缺少的是父母的陪伴,父母工作繁忙,为孩子创造了一切他们可以达到的物质条件,但是却失去的陪伴的时间。
高中毕业前舞会,大家玩接吻游戏,女孩儿和女孩儿热吻,我们帅气的男孩儿也跟男孩儿热吻。
大家虽然也开他们玩笑,但真的是玩笑,没有人多想。
但是有一天柔道课,在跟一个男孩对练中,在不断的撕扯和挤压中,男孩儿射了。
同学们开始向他投去异样的眼神,同学们开始在网上嘲笑他,开始背着他窃窃私语。
他跟父母说他病了,他不想去学校,其实是在逃避。
就在这个时候,他想起之前在网络上看到的一段自残视频,他跟自残的女孩儿取得了联系,他开始跟女孩儿及她的朋友们一起玩一个叫《自杀房间》的线上游戏,女孩儿是游戏中的女王。
视频中,女孩儿阴郁颓废,不断的说自己想自杀,自己要自杀,每一天最遗憾的事情就是还没有死掉。
她甚至已经把自己关在房中三年了。
她跟男孩子说,一定好好好教训一下背地奚落他的男孩儿。
男孩儿带着枪去了学校,课堂上,他甚至发现他最好的朋友(其实他并搞不清他对于男孩子是爱情还是友情)也在嘲笑他,他哭了。
放学,同学们在他身后簇拥、嘲笑。
他几近要掏出口袋里的手枪,但是他还是放弃了,他甚至为了避免自己有任何冲动,他快速的跑向出租,上车逃离学校。
他开始不再去学校,他把自己关在房间中,他让自己沉浸在自杀房间中。
一次自杀未遂后,父母终于真的害怕了,他们找来最好的心理医生,这是一位负责人的医生,他不能保证能治愈他,但是他说出了关键的一点,你们需要多花些时间陪伴你们的孩子。
父母是认为钱能解决一切的人,他们换了心理医生,这位女心理医生跟他们一样繁忙,她甚至都没有任何问诊就打算给孩子开药。
在游戏中,自杀女孩儿已经跟男孩儿相爱,她想让男孩儿帮他弄到一些处方药好无痛苦的死去。
男孩儿拒绝,说这样不对,不应该这样,女孩儿用消失威胁,男孩儿无奈答应,心理医生留下两瓶药。
孩子的父母当然不像一般电影里演的那么白痴,他们非常怀疑怎么能这么快速的就给孩子开药呢?
母亲问心理医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这个女医生停顿了一下,却说如果你又什么问题可以来我的诊所咨询。
真是好一个唯利是图的医生阿。
父亲暴怒了,他拔了网线,而这个时候男孩儿正在跟女孩儿确定见面给药的地点。
男孩在房间里喊叫,他喊妈妈,母亲心软了,她想把网线弄回去,夫妻俩扭作一团。
孩子担心父亲对母亲动粗,他冲出了房间,父母俩都惊愕了。
接下来是平静的交谈,孩子说因为自己被同学嘲笑所以不愿意去学校,还说自闭这段时间自己在玩一个自杀游戏,多亏了游戏里的朋友,他才没有自杀。
他恳求父亲把网线插回去好跟朋友们报个平安,但是男孩儿却用家人来形容网上的朋友。
母亲有些动摇,父亲坚决的拒绝了。
我想没有父母可以理解孩子这种不把亲人当亲人,却把外人当亲人的心理。
万般无奈,晚上,男孩儿趁着父母睡觉带着药去了之前说的夜店等待女孩儿。
但是他什么都没有等到,他来到卫生间,打算倒掉药片,但是总有那么一两颗残留在手上,他开吃吃下一颗、两颗,最后索性把剩下的全吃了。
飘飘然的他又碰到了同学,他癫狂的舞蹈了一阵,又返回夜店。
他在吧台看到了女孩儿,他们像游戏中那样一起相拥在舞池内跳舞。
画面切回到游戏中,女孩儿的朋友们说男孩儿这次在游戏中真是消失了好久,就在这时,男孩儿的角色出现了,但是开口说话的声音却是男孩儿的母亲,母亲说儿子已经自杀了,她来这里是想感谢他们在儿子最低潮时期的陪伴。
游戏中的人物开始快速消失,女孩儿最终也切出了游戏,返回到现实的房间中,这是女孩儿现实的第一次表现,她奔出房间,奔出家,扑倒在草地上嚎啕大哭。
视线切回到那晚夜店的卫生间,男孩儿的同学在拍摄视频,男孩儿在小便池用手指抠嗓子眼,他不想死。
最后他对着镜头说快报警,给我妈妈打电话,他哭喊着说妈妈我不想死。。。。。
在看片子的过程中,我没哭,只是奇怪的是看完了,每每回味的时候,眼眶却总是湿润的。
男孩儿虽然已经十八,但是从片子中的表现看,他其实是很依赖母亲的孩子,比如当他和爸爸在车内的时候,他可以吊儿郎当的用不屑的语气让他爸关掉音乐,但是当车内妈妈在的时候,只要他妈一吼他,他就乖乖的不敢吭声了。
他其实并没有长大,他虽然任性、娇生惯养、有些害羞、有些自闭,但是绝不到会自杀的程度。
片中要自杀的女孩儿,以及游戏中追随女孩也要自杀的人一个都没有死,反而是不想死也不该死的人死了。
我真心不喜欢女孩儿这样的人,我虽然不能理解,但是我明白他们内心肯定也是有痛苦的,但是看起来他们并没有想要化解这些痛苦,他们只是想要散播这种痛苦,男孩儿的死完全是因为他们,我也相信,他们其实永远都不会自杀,他们就是觉得这个世界上他们最苦,这真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家伙,我真心讨厌他们。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5955975/好,唠叨完毕。
被这部电影吸引,不得不说,是因为小受长得实在很萌,俊美的脸庞加上一点点倔强和莫名的伤感,一点点小叛逆就让人看得迷了眼睛,可是记忆更加深刻的却是他在死亡之前歇斯底里的吼叫。
他本来可以不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他畏惧他的世界,但他并没有勇气舍去,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后悔自己的作为,他脆弱,他无法寻求父母更充足的爱,所以将自己流放驱逐,只有在虚拟世界里,才有人爱他,他是这么想的。
然而,胆小的西尔维娅其实比他更加畏惧现实,三年不出,却建造一个可怕的牢笼,企图网住和她一样惧怕现实的人,好像这样,她才不孤单。
她用自己的言语摧毁别人本来就不强健的神经,站在一个彷如灵魂的高处俯瞰她的子民,告诉他们,这是一个没有爱的世界。
我们应该去死。
但是连她都没有勇气面对的死亡。
不得不说,西尔维娅是卑鄙的,她把自己都无法面对的恐惧强加在多米尼克身上,然后站在高处嘲笑他:看,你是个胆小鬼,你太懦弱。
看这个男孩将自己关锁在房间里,将父母隔离在门外。
我觉得很恐怖。
她在他和父母之间建造了一座墙,毁灭本来可以连通亲情的道路。
他的父母忙于事业无暇照顾,给他最丰足的物质生活却从不真正关心——至少多米尼克是这样认为的。
他们在发现儿子有自杀倾向的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你什么都有了,你还想要什么?
”他们不知道,他只是想要更多的关心。
学校里的朋友因为他有同性恋倾向而嘲弄取笑,所以,他的结论是,没有人爱他,了解他。
他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十天父母却一无所知,知道保姆报警才发现他在房里自残。
因为西尔维娅告诉他:所有你需要的都来自自己的心里。
所以当警察破门而入的时候,他举起受伤的手,他甚至在微笑,得意的。
我惊恐于女王告诉他应该尝试不出门的感觉时,他的影子照射在苍白的墙壁上,我看见,那不是人影,而是一只正在蜕变的野兽。
他在帮女王拿药的时候在问: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爱你的人,怎么可以轻易放弃天所赐予的一切。
然而,他最终还是放弃了正在努力挽回的父母,选择了死亡。
虽然他有过后悔的举动,但那仍旧是他的选择。
我不得不说,这个孩子很倒霉,也是真的脆弱。
在他处在脆弱的一个深度的时候,他仿佛处在一个绝境中:前面是悬崖峭壁,后面是康庄大道。
本来他可以凭借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闯过去,从此再无所惧。
可惜,他被人轻轻的退了一把,掉落了悬崖。
每个人都有阴暗面,或者消极的一面,但当这些击败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会变得多脆弱。
一个缺少关爱的家庭,无助的男孩因为在学校发生的闹剧而心里的脆弱一触即发,可怜的是,他的父母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沦落到网络中,加入了一个叫自杀房间的网络组织,天天沉迷于网络,因为里面的人会跟他沟通,陪伴他,甚至他喜欢上了自杀房间的领袖的那个女生,但是女生始终不愿见他,还把自闭,自惭的思想传染给了他,一个本来反对自杀的人,最后却选择尝试放弃生命,是多么让人无奈的状况。
这部电影被评为波兰最酷电影,看完这部电影一定心态要够阳光,因为我们看到了黑暗,就要更明白生命充满光明,什么都不是低沉,绝望的理由。
*有剧透我几乎没有写过长评,我写这个评论也不是因为我很喜欢这个电影。
相反,我不喜欢,从头到尾都让我感到压抑,最绝望的时刻是死亡并未给主角带来他期望的解脱,而他的呐喊也成了看客的笑料。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它是一部好的反映自杀者心理的影片而不是一部失败的同性影片。
关于本片我有几个想法:一是Alex无论出于什么心态,他的行为绝对不当,这个故事没有美好的可能,即便它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可能性,一个可期待的未来,但它毁掉的那一刻就是毁掉了。
无论Dominik与Alex之间是否互相喜欢,我所看到的是,对于敏感的Dominik来说,欺凌与恶言毁掉了他心中美好的爱,成为他痛苦的起因。
在他最渴望认同与友善的时候,得到的是不分轻重的戏弄与羞辱。
在学校受到嘲笑,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他回到了最初放大恶意的地方——网络,寻找理解,摆脱孤独。
二是片中的痛苦与挣扎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无病呻吟?男主的自杀看起来“非常突然“?片中塞维亚是诱导主人公自杀的罪魁祸首吗?
同学,父母,网络究竟各自负有多少责任?首先,“自杀空间”教唆自杀绝对是洗不白的,但它在片中最要紧的属性不是它教唆自杀扎堆讨论自杀的邪教气质与非法要素,而是对那些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言不发的人来说,那个虚拟世界是我们唯一能看到他们内心的方法。
删除所有作品中的自杀情节就不会有人想自杀了吗?
痛苦的不只是男主,“自杀空间”内的其他人也是如此,他们恐惧而迷恋着死亡,这种矛盾的态度不是矫情或耍酷,不是想死,只是不想活了。
如果生与孤独必定相随,是否只有死亡能摆脱孤独?五彩斑斓的网络空间里,可以起舞,可以飞翔,可以打架斗殴,可以拥抱亲吻,但是这些东西并不真实,当虚拟小人dominik在金色的树上看风景时,现实中的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流泪。
不是所有人都能跑出房间在阳光下发出呐喊,那些在自杀空间里消失的人,他们去了哪里呢?
他们还在畏惧着,或者早已消失了正如他们早已留下的虚拟墓碑?
与其说他们懦弱,他们虚伪,不如说他们还有所留恋,还渴望救赎,但他们的悲欢大约与我等看客并不相通,有人只想说他们一句玻璃心非主流。
正如最后变成网上一段视频供大家“观看”的男主和开头的自残者,他们的呐喊只不过是看客片刻的消闲,他们渴望真正被“看见”,也一直有人“观看”他们,对真正理解的执着却只能在这种无情的凝视中更加遍体鳞伤。
你可以将这种东西称为天真或者幼稚无知,但它绝不是矫揉造作。
虚拟空间不是火源,它是一堆干燥的木柴,渴望取暖的人挣扎着靠近了它,它可以带来光明也可以带来毁灭。
最后选择毁掉一切而非重燃希望的,永远都是自己。
影片最后死去的既是“Dominik”,也是“塞维亚”,是名字背后无数个将自己关在房间的人,尚未死去的,曾经可能劝阻过或引导过他人寻求死亡的人。
其次,父母的反应……可以说很真实了。
哦他相当健康。
他怎么可能想自杀呢?
我给你很多钱,你给我迅速治好他!
什么?需要时间?什么?不一定能好?好吧再见吧您嘞。
一方面焦急担忧但又束手无策。
“妈妈现在不能说话,再见”的环境之下,父母已经“非常努力”却无能为力的投入,并不是通过一句“你到底想要什么”就能精准投放的。
另外,因为孩子成年,父母一直不进房间也不断网线也不逼迫孩子上学的行为,作为一个中国孩子我实在不太想得通,或许这种尊重的背后正是陌生和疏离,他们不清楚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最后,恶意评论的同学或者说投射出的网络群体,他们可以肆意地为了发泄而对并不了解的人发起恶毒的攻击,作出高高在上的评判。
而这对于将“得到理解与认同”赋予了很高价值的人来说,的确是世界末日。
影片中没有很多表现这一部分,但首尾呼应的网络视频中明显透露出网络暴力的恐怖,它更直接的表现是男主的流泪,暴躁不安以及背景音乐中他不喜欢的电子乐。
真是矛盾,dominik深受恶意的伤害,却仍然希望在网络中寻求救赎的一线希望。
三是片中出现了很多处各不相同的亲吻的画面,它们并非仅仅是情爱意味上的,而是透露出渴望死亡者对生命热烈的执着的迷恋。
最后一处最为特别,主人公在濒死的混乱与痛苦中亲吻墙壁,终究没有得到救赎。
与Alex的吻源自玩笑却带来了自我认知的觉醒,引发后面一系列情节。
与石膏雕像的吻,在父母和上司夫妻面前执拗地做出这一举动,dominik无比渴望有人能够认可自己是个需要爱需要理解的人,需要花时间走进内心而不是用金钱堆砌出虚假的陪伴。
与塞维亚的吻,在虚拟世界里,以及深海里的吻,虚拟形态使人觉得这比真人更像灵魂,但又离灵魂很远。
其实这些吻和dominik一样是天真的但又敏感深情的,温柔的吻仿佛死生之间维系那根丝线,让dominik仍眷恋这个世界。
——石膏雕像是冰冷的易碎的,塞维亚是虚拟的遥不可及的,Alex曾经可能成为救赎的温热的念想但这一切已经彻底毁坏了。
于是这些真挚的吻,只能走到最后的告别之吻,药片在手中翻覆,身边的一切仍是鲜活的饱含欲望的,唯有将死之人绝望地亲吻冰冷的墙壁。
但踏入另一片黑暗无法解决身处的黑暗,生之后的世界里并没有爱与理解,不过是永远离开了一个孤独冰冷的世界。
但dominik能通过摆脱生命摆脱生命带来的痛苦,但他死去也是孤独地死去,空间里的伙伴一个个消失,他们留下了虚拟的墓碑,但当他们真正离开的时候,这些早已失去意义。
而对于生者,恒久的是不理解,不可思议的是心灵相通,谁知道呢,我们自以为是地散发着高见,下一个被恶意侵蚀的人,又会长眠于哪片数据海洋。
以至于为什么给四星,一是看完非常痛苦二是没有找到和我有共鸣的人三是片尾确实有教育意义至少我不打算那么干了。
天很晚了,就写到这吧,记录给自己看的私人化电影感受。
-end-
5星,这个片子很有教育意义,聚焦青少年网瘾,和富人流行病,男主家境殷实没有奋斗目标,缺乏真心朋友和关怀。
觉得活着没劲,试图找寻刺激。
如果真是一个穷孩子一天到晚的忙生存,也就没那么多想法了。
富人死于无聊,穷人死于奋斗。
行船跑马,出门三分险,这点来说上天是公平的。
女主反映的问题也很多,她并非真的想死,而是用这种方法吸引别人的注意与关爱,而且她心智成熟,甚至可以教男主穿搭提高自信,这种社会老油子其实最容易影响别人的心智,涉世未深的男主就这么滑向了深渊。
看看这片子不错的,能有很多感悟。
好吧,我承认我专门来看男主的脸的....四颗星全部给前二十分钟美好撩人的小暧昧。
对于要站在一定高度分析什么青少年沉溺网络,父母与孩子隔阂加深,人活着就是寂寞,遇到挫折就自残自杀什么的,真的也不是我想讨论的范畴...留给别人吧。
我只说说,身为一部搞基片,怎么演才算不浪费了男主美丽的颜。
线路一:男主渣攻线;情节1. 男主在被渣攻发现了身体有反应之后,十分窘迫,渣攻不顾一切的吻了男主,二人从此修好....(这个貌似过于简单粗暴了...╮(╯▽╰)╭)情节2. 男主在被渣攻发现了身体有反应之后,十分窘迫,仓皇离开,在更衣室内气急败坏,这时渣攻及时出现,从背后抱住暴躁的男主,表白深吻,出柜...(这个在没人的地方两人滚床单可以更彻底一点....)情节3. 男主在被渣攻嘲笑后,不愿再去学校,沉溺网络,后被网络女蛊惑,哥特烟熏重返学校(这个分明就是梳妆打扮,二度勾引吗)。
渣攻被男主神秘气质所吸引,情愫暗生;表面嘲笑,实则二人暗度陈仓,默默修好(此处可酌情增加H戏若干——);主要矛盾转化为如何向父母出柜,如何在学校出柜,最后两人勇敢的走在了一起。
(好吧,我承认老套了,但是这个就是我想看的啊)情节4. 男主在被渣攻嘲笑后,不愿再去学校,沉溺网络,后在网络遇到网络女,其实网络女只是渣攻在网上的角色化身,表面上阳光的渣攻,实则内心女王,变相勾引男主,在后来的见面中,被揭穿身份,渣攻最终表白,二人勇敢出柜,重修旧好,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以多刻画下渣攻其实也挺扭曲的这条线)线路二:男主和公交车上打架的小哥;男主在被渣攻发现了身体有反应之后,十分窘迫,仓皇逃走,怎奈司机不能及时来接,自己赌气坐公交车,在车上和另一群疑似不良少年的人打了起来,寡不敌众,只落得被打的份。
打完之后这群少年也觉得打的挺莫名奇妙,其中一个相貌出众的,觉得男主又好气又好笑又可爱,帮助受伤的男主回到了家,最后二人成了朋友,慢慢在接触中,喜欢上对方,然后滚床单,出柜什么的,你懂得。
线路三:男主和司机;男主在被渣攻发现了身体有反应之后,十分窘迫,仓皇逃走,怎奈司机不能及时来接,自己赌气坐公交车,还被不良少年暴打(其实是自己贱啦),他的父母十分生气,辞退了旧的司机,换了一个新的,新司机当然也是花容月貌啦,各种自尊自爱,不卑不亢;从开始的看不惯男主的所做所为,到后来慢慢接触发现男主也是一朵空虚寂寞的奇葩。
二人互相吸引,打破世俗的等级观念,滚床单,出柜什么的,大家都懂的。
线路四:男主和男医生;这个也是最让我不解的,明明男医生风华正茂,三观正常,为么只是出来打个酱油就消失了...真是不理解。
好吧,历史性的任务只好由男医生完成,救出水深火热的男主吧!
如果按照这条线演,应该真的可以变成很好看的一部基片,哎 可惜啊 ╮(╯▽╰)╭好吧 总结到这,结论就是,要搞基请深搞,不要浪费了男主大号年华、花容月貌啊....还我男主之电梯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186618/?start=100#comments
在豆瓣电影上搜索有关于自杀的影片,给人的直观印象感觉就是大面积的评价一般。
这部影片讲述的东西十分现实和真实,其内容并不仅仅是给人以教育警示,而是触及到了社会的容忍接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和爱的话题。
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无脑的关于颜值关于抱怨同性剧情或者将责任和指责全甩给女孩的人。
你们是怎么了?
这不应该是这部片试图给我们呈现的和启示的东西。
女孩因为男孩的死恸哭而醒悟,总要好过这些年轻的生命都自杀,同时女孩从来没有诱导男孩自杀,反而在劝阻。
是人就会有负面的情绪,并且有数不清的人难以抑制这样的负面情绪外泄,这世界上有人能够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不影响波及到他人吗?
仔细回想一下那些被你伤害过的人吧,你或许有意,或许更多时候是无意,或许你甚至其实是想要帮助他们,但是没有人不曾伤害过别人。
女孩多年执念要自杀并且把自己关在房间中整整三年,心理极度抑郁是没有异议的。
健康的人尚且控制不住情绪会伤害人,更何况这样的一个女孩呢?
如果你要说这是她咎由自取,那么我要说正是这样的冷漠嘲讽与不接纳才会有这么多青少年抑郁患者。
少年的心是极度敏感脆弱的,倒不如说片中的女孩自闭三年准备自杀能有这样稳定的言辞和情绪已是难得,这就说明在这几年中女孩的心理一定在不停地相互矛盾和自我劝解。
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相互理解,请不要妄想有人能够明白你所有表面的内心深处的潜意识的小心思,因为别人永远不是你,你永远只有你自己。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自杀房间中的“一家人”在相互沟通和理解上甚至做得比许多自诩健康积极阳光的人还要好。
我们应该要考虑的,难道不应该是善良平和对待身边或许发生的反常之事,而不是在这里抨击所谓的中二抑郁青年团体,将社会消沉和不美好的责任推卸给他们,却又任他们自生自灭。
我不顾你的质问 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你在门外疯狂的嘶吼你愤怒,你无奈,你难过,你痛苦你恨铁不成钢你伤心绝望为什么我会这样你依旧敲着门嘶吼着我恨不得割下自己的耳朵不想再听到任何你发出的声音不要再问我到底怎么了 我一句话也不愿意对你说即使说了又会怎么样你有你对我的期望我有我自己的理想你走吧 你快走吧不要管我在我还有理智之前 我只想一个人静一静嘘我听到你在门外拨通了电话你在向外界求助 你向他人诉说你的痛苦你说你的孩子不懂事 你说你很无助你还说你的孩子不理解你的良苦用心电话那旁的他们安慰着你他还只是一个孩子 等他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哦嘿我多想对着门外大喊一声你他妈的快把电话挂了吧别再自作聪明的推断你孩子的心思了别再说自己的孩子自己当然了解这种蠢话了可是我没有这么做因为我现在是真的不愿意跟你进行任何交流我听到了你低声的啜泣还有电脑开机的声音你在翻找些什么 你想要翻找些什么茫茫网络世界你搜寻的很无助吗可是你了解我啊我的社交我的娱乐我的品位还有我的寄托所以你是在尝试用百度搜索我的姓名吗你了解我?
真了解我困了趴在床上哭够了准备睡了咣咣咣你又开始砸门了心中有股暴怒的气息涌上来 突然想解决了自己解决了世界你又让原本平静下来的我变得暴躁起来我努力的克制住自己以免伤到你的心可是你依旧在挑战着我的耐力此刻的你恨我吗 想杀了我吗我也好烦我到底哪对不起你了你现在这样!
我什么都给你了你还不知足吗!
我都把你给惯坏了!
谁对你好你找谁去吧!
我养不了我不养了!
都他妈的滚蛋!
我要你干嘛!!
你暴怒了你总嫌我没事装忧郁你总说就不知道我成天有多少苦大仇深的事你总说我波动不堪的情绪总是会弄得周围人都不爽你总说我的负能量影响着身边的人你总说我沉默的时候你恨不得杀了我你总说一跟我吵架就忍不住要抡我几个耳光你看我这么不好你干嘛还要这样你说因为你是我妈我该如何拒绝你这强加来的好意我是多么不忍心自己的痛苦会伤害到你于是我躲起来让你眼不见心不烦你偏偏又要胡乱猜测强加给自己不愉快我又能如何我确实不愿意与你交流了以前你嫌我交男朋友影响了学习 后来我的成绩确实下滑了男朋友也没了 成绩也没上来有一天我告诉你说我好像喜欢女的了你没当回事的笑了笑说 你又在那胡思乱想啥玩意呢随你吧 信不信由你你要我还怎么跟你说话呢要我告诉你我只是看了一部电影好像看到了敏感的自己男主角最后死了所以我心里很难过 越想越难过我说 我是因为刚才看了一部电影所以现在才如此抑郁我若这么告诉你了你信么?
所以请你以后务必在我真正需要你的时候出现 而不是我呼喊着妈妈时 你却说我幼稚--因一张令我神魂颠倒的面庞而看,因一段男男激吻的片段而看直到最后英俊少年,同性之爱,诱惑身躯都无法阻止那音乐下的孤独喷涌而出的孤独。
2012年看的电影,翻旧档发现自己写了这篇读后感。
已经不记得当时企图表达什么思想,亦或者宣泄什么情绪,总之粘贴上来。
不美,一点也不美。
2012.3.4 刚刚看了电影叫自杀空间,看到最后非常痛苦。
一步步地,悲伤开始加深,到最后狠狠的一刀,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
既然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你为什么又要在黑暗中痛苦地死去呢?
伤口、刀片、嗑药、死亡,真的一点都不美。
你是很敏感,被世界残忍地伤害……我知道绝望到自杀的心情我可能永远不会懂,也不会笑那有多幼稚……可是,还是不应该啊。
你看见她了吗?
她颤抖着冲出房间,无力地瘫在草坪上向着天空嘶哑地哭叫, 灰蒙蒙的白昼下,灰色群像。
看到那里,我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只能兀自痛苦着,很痛苦,但是又哭不出来。
真的,很多时候,我也在怨恨这个世界啊,为什么不了解我,一点都不了解我,不能听懂我在说什么,要我一遍一遍地解释,要揪住我的领口要我不停地说说说,我喜欢的,梦想的,我病态般执着的事物,总是会动不动遭到父母的嘲笑,以及其他少数人的劝告。
但是,我知道我没错,每次这个时候啊,我就和你想的一样了,他们什么都不是。
小学时死脑筋又内心敏感,动不动想不开,就在家一个人望着天瞎抑郁,烦了就去一下下地撞墙,害怕痛,所以只想把自己撞笨了什么都不记得了,像个傻瓜一样生活着,那样就可以从这个烦人的世界解脱了,那时脑袋嗡嗡的感觉现在还记得,还会站在窗台上,想象跳下去会不会很痛,摔下去了,肯定肋骨会断吧……然后肋骨再扎进心脏,血哗啦啦地流出来——真的很怕痛。
而且,我是没勇气去问哪里有卖安眠药的,于是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想起来,也只能觉得是现在这理智得麻木的心态估计都是那些阶段形成的吧,再加上也看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书,名著啊,杂志闲刊啊,青春校园的啊,于是就说,你看,社会这么美好,只是你看不见,快乐些,快乐些吧,自己去创造自己的快乐就好。
我倒真的是一直快快乐乐到今天了,没有难过,一点都没有过,也不知道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是什么样子,是太快乐,还是太麻木呢?
哎,都无所谓啊,现在走理性路线了,没必要纠结那些文艺了。
只是今天,又被你在那个清晨,被阳光笼罩的笑容勾起旧事而已。
你痛苦地呼唤着妈妈,在酒吧干净的厕所里蜷缩着死去,清瘦的脸抽搐着,然后 网页关闭。
我也只能在这里,感性的那个我,她痛苦地抓着头发,我就在这里写我的日志。
自打我开始修建一层层的围墙起,我就压根儿没有打算过要放她出来的,顶多让她发发光发发热 给我能量 ——感性这种东西,管不好了,给自己麻烦,给别人更多麻烦。
综上所述,结论为我还是这么矫情。
围墙不够啊
电影里的一切是完全完全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
成长阶段的痛苦与无助,敏感与脆弱,只有正在经历的人才能真正感受。
所有一帆风顺未曾经历或破茧而出回头笑看风云的,都不应有任何的质疑、嘲笑与怜悯。
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在最关键的思想与人格形成期。
多米尼克最后后悔了,不后悔而欣然迎接死亡的也并非没有.....................................
为了我的小正太 3个星星吧 嘿嘿
@2019-06-20 00:07:32
There's always a part of me wanna destroy the world and kill myself, piece by piece.......this film reminds me that part......
非常劲酷的一部电影。在现实中找不到爱与存在感的少年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迷失了自我。谁真的愿意死,也许自杀只是少年引起这个冷漠世界的拙劣手段。
就是为了美少年而来的,太尼玛的……
关于最后喊妈妈的设定,表现的不仅仅是多米尼克的可笑……
做了次封面党
用特立独行来掩盖懦弱,自慰般的强者不如坚挺的弱者。
电影太压抑 静不下心来看 基本上就看18分钟开始 短短的搞基片段就可以了。。。
一部绝望至极的电影 男主角确实美啊 而且演的真好 动画特效带来的效果就是很酷 但是剧情没有很好的带入“自杀”这个极其沉重的主题
我的感受全在1L影评的标题里
导演,你是为了拿奖才改的结局吧。一起搅基才更好看啊!
十几年前讨论互联网一代与家庭冲突的电影,基本只占一个时效性的题材优势,关于网络的想象力与自杀症候群等明显受日本残酷青春电影的影响,可编导又要把金融危机这类东欧电影擅长的现实主义议题加到父亲身上,最后就是两边不靠,只有人设,没有推进。这种美学上的割裂直接表现在电影里两个空间的割裂,一边只在虚拟空间嘲笑父母,另一边明明想要对成年儿子行使家长权,却不断冲心理医生开火,这种从人物关系到戏剧性的割裂并不能反映两个世界的矛盾,表现虚拟与现实矛盾恰恰应该在两个空间的联系上做文章,其实还是反映出编导彼时对宅文化入侵欧洲的束手无策与陌生。另一方面,编导对青春期抑郁的想象力也着实有限,同志人设更像噱头,男主在虚拟空间的互动看不出丝毫同志痕迹。“作”的观感始终缠绕男主,这本身就与影片期望表达的主题背道而驰。
形式倒挺新颖
谁要看网恋啊...
要搞基请深搞!
这部电影的主题信息量极大,家庭关系、网瘾、自杀、同性恋等等,整部电影似乎一直在说“这个社会好多好多问题”,导致语意含糊。用酷炫的动画、美男子男主、配乐完成了缝合。一部很酷的电影,目测设定目标观众群是所有喜欢美男子的腐女观看,一切都是为了最后男主对着屏幕痛哭的画面,而且女主易被黑
因不被爱生出的绝望只有死亡可以消除。
有点意识流么。我捉摸着,以后想不开了,看看最后的镜头估计就忍过去了
1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