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耳环》其实就是一个并不算复杂的寻亲故事。
少年陆保良为了完成妈妈临终的嘱托而寻找离家出走的姐姐,踏上了一条漫漫的艰辛的寻找之路。
其中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却充满韵味,真实感人,将人间最真切的亲情呈现。
剧中将悬疑、惊险等情节淡化处理,而更多地将家庭、亲情融会于精彩跌宕的故事中。
几乎是熬着看完的,或许是剧情太缓,一点一滴,细水长流,或许是我没有太大的耐心,受不了不急不缓的节奏。
但是等到结局了才觉得意犹未尽,确切地说是觉得缺少了什么。
就这样没了,是不是姐姐没了所以故事也就没了,悲伤是不是也会随风消逝了看这个电视的时候一直有一种无形的压抑,压得喘不过气来,感觉愤懑,感觉憋屈,但是就这么一直一直地压着我,丝毫不给人透气的机会直至结束!
整个电视剧除了他姐姐没有一个人有完整的结局,诸如陶菲菲,诸如张楠,诸如刘存亮,诸如李臣,诸如夏萱......当然也包括主角,与其说主角其实更像是故事的牵引者、叙述者。
通过主角的喜怒哀乐,通过寻找姐姐的过程来述说这个故事。
然后,姐姐一死,故事就戛然而止。
没有交代陆保良该何去何从,与在鉴河的老父之间该如何打算,与菲菲之间该如何处理,还有那两个兄弟以及帮助过自己而又特殊关系存在的夏萱和乔晓鸥,毕竟老丘被捕以后还是要在省城待的,就算保良不想待,雷雷还有两个结义兄弟,或许这又是一段陆保良传......当然这是后话了一开篇,主角就以沉稳减缓的语调向我们娓娓道来,关于鉴宁,关于陆家,关于全家,关于三雄的故事......我看到了碧波闪闪的鉴河,看到了坎坷悠长的石台阶,看到了能尽收眼底的废砖窑,看到了古旧而温暖的小院,给我的感觉就是很美,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不知道是作者设定的缘故还是怎么的,自从主角长大以后,进入社会以后就超讨厌他,小时候悲伤就算了,长大还悲伤;自己一个人悲伤也就罢了,还当着所有人的面搞的全世界只有他最悲惨似的,动不动就哭。
每次都要自己好兄弟安慰自己,好兄弟有事的时候也没见他说过几句好话呀,你就算真不善言辞也用行动表示下啊,有没有啊你!
就知道你姐你姐!
好吧,你把姐姐当成了精神寄托可以谅解,但是你也考虑下别人的感受啊,别人也不好过也有悲伤啊,凭什么只会让别人帮你。
说到这我就不得不说陶菲菲了,说实话女主里我最喜欢的就是陶,尤其是在男主的憋屈对比之下,我对陶有一种无形莫名的好感,她直爽她仗义敢说敢做,也许就只是因为她喜欢陆,所以要帮他,不需要理由的帮他,整晚整晚地帮他找马老板,没日没夜的照顾他她为陆做的太多太多,但是陆似乎从来都没有一声感谢,甚至动不动因为一些小事讨厌她,尤其是喜欢上白富美张后,对这个把自己仅有的积蓄拿出来养活他的恩人,表现出了对“糟糠之妻”的鄙夷。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很唾弃他.......就像后来陶给他钱时候说的那样,他除了那张脸什么都没有,一无是处。
其实他和菲菲一样,仅有的资本只是那长脸而已。
菲菲为了他妈的生存,不得不以色事他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农村出来的打工妹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真的没有,她不是男主,没有各种高富帅付出真心。
或许,陶的悲哀不是得不到陆保良,而是他从来都没有设身处地的为她想过,没有理解过她,甚至骂她不要脸。
清高的只有男主,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死要面子,守着那所谓的正义,那份悲伤,就主动会有白富美送上门来。
于是白富美就这么出现了,有时候我在想,男主到底是有多帅啊,白富美只见过一次面就能主动把他往家里带,我甚至找不出他们相爱的理由,白富美就因为他单纯诚实就这么迫不及待地爱上了他,而他爱上白富美是因为她的知性美还是自己内心对姐姐的渴望我不得而知。
只是觉得爱的太突兀,没铺垫就轰轰烈烈了,而白富美什么都不要只希望诚实和真心,但这份真心注定随着剧情而瓦解,结束。
童话也终究回归现实,仓促收场,这份爱来得匆忙去得也匆忙,或许又是因为男主的性格使他没有一再去挽回,只是在他后来生活的只言片语中偶尔浮现,甚至没有交代张跟了那个同事之后过得好不好,也许这些都不重要了。
关于鉴宁,或许是每个人心中美好的一方故土,而主角那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关于家的悲伤,在一次次地重复触及之后,却显得苍白而真实。
亲情这一主题贯穿了整部剧,剧中那条鉴河,是家的河流、亲情的河流,割舍不断,血浓于水,它是苦涩也是甘甜……当我看到结尾,有一种漠然的苦涩与平静,陆保良一直苦苦追寻的亲情、团聚,到最后也没能抓住,最后挣扎来的结局是他一生最爱的两个女人的骨灰合在了一起,都融入了鉴河。
也许悲剧的开始是公义与道义的拉锯,是一个父亲不近人情地将自己奉献于公义,断送了亲情,而后来悲剧的延续是保良执着地追逐亲情,他越是追逐,却越是失去。
都说亲情是避风港,是家,是一个人的根,也同样,它是羁绊,是桎梏,又或许正是保良的性格才会使他走向一条苦涩的道路,他对亲情的这一份执著,甘愿受其牵绊也离不开家庭环境对他性格和行为上的影响,严厉的父亲让他的性格温驯内敛,从而内心偏向从姐姐和母亲这两个极具母性光环的女性角色中寻求温暖,典型的中国式家庭。
但影片的时候并不让人感到冰冷,望着夕阳照耀下的河流,他有他的侄子,又一个小家,尽管前途茫茫,但保良还是抓住了最后一丝亲情,找到了那份平静。
我想亲情是一份内心的安稳,就像血管里流淌的血液,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却无时无刻温暖着身体,滋养着心脏,不至于空洞。
只是主角在追逐亲情的那份无力、无奈,似乎在诉说命运无常并非是一份过于执着的选择而是亲情本身就包含了残酷的一面,我们选择不了家庭,却要被血缘束缚在一起,似一条如血的河流,有温度,却也是血淋淋的壮烈,而在尝过这一份血缘的苦涩与残酷之后依旧奔赴其中的陆保良,我想在历经风雨后仍爱着这道河流的他,不失为一种壮烈和勇敢。
保良9岁时,姐姐宝珍16岁。
每次姐姐出了家门,在巷子里盈盈走过,整条巷子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屏息注目。
挑担者见之,放下担子捋胡子;少年见之,摘帽整仪容;耕地的人忘了扶犁,锄地的人扔掉了锄头……对,也就是说,保珍的柔美,可以与古代的罗敷相比。
保良家除了有二八芳龄的吸睛姐姐,还有保良父亲的警服、时不时停在家门口的大奔,也都让街坊四邻瞩目。
大奔是权虎开来的,宝珍穿的漂亮衣服,也是权虎给买的。
电视剧《河流如血》中,完整地呈现了陆家和权家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这里,咱说一说保珍和权虎的爱情婚姻。
1. 两家关系密切权力和保良的父亲陆为国不是亲兄弟,当初他们学刘关张“桃园结义”,一共三个人结拜。
后来大哥全家移居海外,剩下他们两家在鉴宁,一直相处得非常好,保良叫权力二伯,权力的儿子权虎叫陆为国三叔。
权力有一个义子,名叫全三枪,他从小不爱学习,经常调皮捣蛋。
一次权三枪跟同学打架,被警察抓起来,权力求三弟做了担保,权三枪出来了。
过了没两年,权三枪辍学后,在社会上打伤了人,权力给受害者塞了钱,又去求陆为国帮忙,为权三枪减轻了处罚。
权三枪15天拘留出来那天,三叔去接他,路上出了车祸,陆为国成了瘸子。
权陆两家的关系从此更加密切。
因为腿瘸了,陆为国单位为他调了一个闲差,这让他郁郁不得志,他想去干刑侦,现在腿这样了,彻底做不了刑侦了。
权力劝他下海,到自己公司还能多挣点。
权力的百万公司近几年越做越大,他还开了一家商务会馆,取名叫“百万豪庭”,酒楼里用鲍鱼做的招牌菜,权虎送到保良家给保珍吃过。
权虎比保珍大两岁,二人青梅竹马,姐姐和权虎常带保良出去玩,有时候让保良替二人送东西,所以他们的爱情瞒着大人,但保良知道。
姐姐让保良帮她请假,她偷偷逃学和权虎出去玩,权虎为她买了一部摩托罗拉手机,姐姐偷偷让保良玩手机里的游戏。
陆为国终于决心下海,他辞职来到权力的公司。
但女儿表示要嫁给权虎,他极力反对。
保珍已经和权虎在一起了,她不明白爸爸为什么不愿意让权虎当女婿,权虎爱她,她也舍不得和权虎分开。
她决心,非权虎不嫁。
这个时候,爸爸的反对,增强了保珍为爱奋不顾身的壮烈感,她的眼里心里只有权虎。
2. 为爱奋不顾身见女儿执意要嫁给权虎,陆为国很气愤,但他知道女儿刚烈的性格,他不能明着来,需要采取迂回策略。
他要治腿,让女儿陪着自己到省城看中医。
权力听说了,表示他可以花钱让三弟去北京,那有更权威的大夫。
陆为国推辞,说这个老中医是托熟人约好的。
父女俩住到了省城公安局内部的招待所,在父亲的授意下,保珍被软禁起来,好吃好喝待她,就是不准出门。
其实保珍怀孕了,她度日如年,拼命寻找机会出逃,终于在第4天早晨,她顺着三楼卫生间窗外的管子爬了下去。
她用兜里仅有的钱买了车票,回到鉴宁。
她不敢回家,偷偷打电话给权虎,约在他们常去的路口碰面;见到权虎后,跟他讲述了整个过程。
权虎立刻带着保珍去见父亲,说明要马上娶保珍。
权力的态度很明确,他要和三弟商量,尊重三弟的意见,他不愿因为这件事伤了兄弟间的和气。
权虎决定带着保珍私奔,临走时,让权三枪把保良接出来,在临时出租屋和姐姐见了面,姐弟二人抱头痛哭。
保良把姐姐要私奔的消息带给母亲,还有他们第二天就结婚的决定。
保珍的母亲只有流泪,她在丈夫面前没有话语权。
翌日一早,妈妈让保良带给保珍一只镶钻的白金耳环,另一只自己留着;她祝福保珍,盼望有朝一日,两只耳环能重逢,那便是骨肉团聚的一天。
权虎坚持结婚,和父亲也闹僵了。
在出租屋里,他们从饭店叫了几个菜,凑了一桌“婚宴”,碗筷都是一次性的。
新郎新娘只喝了交杯酒,说了祝福的话。
没有仪式,除了权三枪和保良,没有其他观礼人。
保良跟着权三枪,把新婚夫妇送到火车站,姐姐和姐夫上了绿皮火车,离开了。
保良觉得姐姐太可怜了,她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见。
3. 突生变故保良再次见到姐姐时,是一年以后,权力举办55岁寿宴那天。
二伯给父亲打电话,说姐姐回来了,邀请父亲晚上去百万豪庭大酒楼,一起喝酒同乐。
父亲推脱说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恭陪。
二伯知道父亲对儿女的婚事介怀,就让权虎带着妻儿回陆家探望父亲。
保珍抱着儿子和权虎进了屋,父亲马上躺倒呻吟,保珍满脸堆笑,叫了声:“爸。
”父亲假意咳嗽,没有应声。
这时孩子哭了起来,围前围后的妈妈帮着姐姐哄孩子。
过了好一会儿,孩子可算不哭了,父亲说:“保珍,你留下,我跟你单独说两句话。
”父亲从姐姐他们一进门,就没抬眼看权虎,也一直不搭理他,这让权虎感到尴尬。
听了父亲这话,权虎只好接过孩子,气哼哼地走到外面去。
父亲要求保珍那天晚上在家陪陪他,照顾照顾他这个病号。
姐姐坚持要回去为公公祝寿。
二人都说服不了对方,僵持了好一阵,话说得很绝,一点不留余地。
最后,姐姐哭着冲出父亲的卧室,和权虎一起回到了权家。
第二天,父亲一大早就出去了,母亲拨打姐姐的手机,可一整天手机关机。
晚上,父亲回来说,权力涉嫌非法集资和黑社会犯罪,昨天晚上他和百万公司主要成员被依法逮捕。
权虎是否被牵扯进去,还不清楚,他和保珍都被公安机关控制了。
权力这个大案,本来父亲把姐姐带到省城软禁时,就是警方计划第一次收网的时间,后来因为有些证据还不详实,就延后了收网日期。
至于姐姐跑出来,和权虎私奔,这些都是意外。
等到证据都收集齐全了,警方决定在权力大办寿宴的当天收网,父亲“硬”留姐姐在家,还不能明说原因,导致姐姐认为父亲为难她,她决绝地跟权虎走了。
现在一切都无法挽回,母亲如遭晴天霹雳,她知道这对女儿来说,意味着什么。
从此,她不再和父亲交流,一句话都不说。
4. 遇到了权三枪权力的案子随着开庭审理,他涉嫌故意伤害、敲诈勒索等十余种犯罪,百万公司上下都是二伯的亲信,如果没有父亲的单身赴险收集证据,这个案子不可能破获这么快。
二伯被判处死刑,权三枪等人被判几年至几十年不等。
没有证据证明权虎牵涉此案,权虎和保珍被释放。
百万公司垮了,百万豪庭易主,权虎一家三口不知去向。
陆家搬到了省城,房子比以前更大了,院子更气派,父亲得到了功勋,可所有这些,包含姐姐的杳无音信,还有母亲对他的怨怼。
母亲去世前,将珍藏的那只耳环交给保良,嘱咐他一定要找到保珍,接她回家,让两只耳环成为一对。
如今五六年过去了,父亲的身体一直病弱,加上腿脚不好,照顾上高中的儿子十分吃力,经人介绍,他认识了杨阿姨,她有一个女儿嘟嘟,父亲征求了保良的意见,将杨阿姨娶进门。
保良一直在寻找姐姐,有一次他根据一个线索,找到了古巷中的一个院落,他进去时看到房屋久无人住,已经破败不堪,却意外遇到了刑满出狱的权三枪。
见到保良,权三枪很高兴,他感叹当初那个小男孩,如今长成大小伙子了。
他拎着一箱鉴宁甘橘,跟着保良去看望三叔。
二人乘坐的出租车到达保良家时,天还很早,保良走向父亲的卧室,嘴里一边喊着:“爸。
”杨阿姨正在厨房烧水,嘟嘟在卫生间刷牙。
突然,权三枪朝杨阿姨和嘟嘟各开了一枪,尖叫声和枪声让保良蓦然激醒,他本能地想保护父亲。
他冲进卧室,看到床上没人。
他又跌跌撞撞跑出卧室,卫生间磨砂门上鲜血淋漓,地上到处是柑橘和血,他看到黑洞洞的枪口向上移动,马上要对准他的头。
他拼命地拐进嘟嘟的房间,唯一的出口就是那扇窗户。
他撞向关着的窗户,枪声和玻璃破碎的声音同时响起,窗框被打了一个洞,保良逃到院子里。
5. 寻找姐姐保良以最快的速度跑进派出所,报警。
警察赶到凶案现场时,权三枪跑了。
父亲回来了,他蹲在杨阿姨的尸体旁。
父亲抬头看到保良,眼中除了悲伤还有愤恨——是保良把权三枪带回家,他站起来,打了保良一耳光,把保良赶出家门。
保良没有中断找寻姐姐,他多方打听姐姐的消息。
一次他知道权虎有一条驳船在鉴河上搞运输,他就沿着鉴河找,终于找到那艘船,他跟着那条船,找到姐夫租住的小屋。
他在门外蹲守,看到姐夫带着孩子出去了,他就去敲门,终于见到了姐姐。
保珍面容憔悴,身体瘦弱,她最痛苦的是权虎不让她单独带儿子雷雷,他怕她给孩子灌输“不好”的想法,他怕她带着孩子跑回娘家。
姐姐明显营养不良,她面黄肌瘦,风湿病严重,保良尽最大能力帮她调养身体。
保珍害怕权虎随时回来,怕他看到保良会暴跳如雷。
她劝保良赶快离开,让她好好生活,她可不想再有什么变故。
保良侧面打听,姐姐好像不知道权三枪杀人的事,也不知道权虎涉嫌犯罪。
尽管姐姐什么都不说,看到她胳膊上的淤青,保良也知道那是姐夫打的。
权三枪在逃,警方仍在追踪他。
警方也在保珍住的这个房子外面布控,因为权三枪有可能会来,警察需要保良继续收集证据。
保良在地下室找到了权三枪杀杨阿姨和嘟嘟的那把枪。
他拿给警察看后,把枪送回原处。
没想到就在这个节骨眼,权三枪回来了。
房子被警察包围,权三枪拿着一把枪摸到了地下室,二人狭路相逢。
保良迅速抓起他刚送回来那把枪,向权三枪开了一枪。
受伤的权三枪冲保良开了一枪,打伤了保良的肩膀;保良开了第二枪,打死了权三枪。
权虎这次没回来,其他人落网。
警察在此守株待兔。
尾声权虎打电话回家,船老大接电话,没听到权三枪或保珍的声音,权虎有些怀疑。
警察劝保珍和警方合作,让权虎回来,保珍点头表示同意。
电话再次接通时,保珍突然拼命大喊:“权虎,快跑!
”权虎在逃跑的过程中被抓到了,法庭经过审理,权虎因串谋杀人罪、买卖和私藏枪支罪等,被判处无期徒刑;陆保珍犯包庇罪,被判5年有期徒刑。
保良开始抚养雷雷。
保珍在监狱里病情急剧恶化,走路需要人扶着,生活不能自理。
保外就医好不容易办妥了,保良又陷入没钱的窘境。
父亲托人送来了5万元钱,他把省城住的那个小院退还给公安厅,拿到了一点钱,用于给保珍治病。
他还说,如果钱不够,再给他打电话。
血缘的感情,不需要任何理由。
家长不同意的婚姻,如果过得实在不幸福,回家才安全。
忍气吞声只会让自己更不幸;当初在气头上,很可能说些绝情的话,真心挂念你的还是家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删除)
河流如血7.5海岩 / 2004 / 人民文学出版社
电视剧的名字叫《金耳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广电总局觉得片名太血腥怕观众误会是恐怖片而要求改的。
总之改的很没创意。
当时我处在一种巨大的压力下,每天脑子里都莫名其妙出现《国际歌》的调调,而且还是唐朝翻的那种摇滚腔。
但是看这部连续剧的时候,是平静的,也许剧中男主角的很多情绪切合了我的情绪,所以那时有种感同身受的切肤之痛。
因为这是一部悲剧。
主线是什么?
我看到的是一种执念毁了一个家庭,毁了所有人。
但这种执念有错吗?
爱没有错,职责也没有错。
就是这种无奈导致的悲剧让人的悲伤无处发泄,只好随着空气飘荡。
很淡,却总是挥之不去。
女儿爱上罪犯的儿子,而父亲是警察,又和罪犯是结义兄弟。
情感与职责的对立,对于一个正义感强的人来说肯定选择职责。
最后罪犯被抓了,女儿选择了丈夫,不认父亲,而母亲也因此责怪父亲,导致郁郁而终。
够惨了吗?
成年后的主人公才正式登场,片中的儿子。
这是一个新人,叫黄明,长的很帅,让我想起黄晓明,可面相上看他的年纪不可能超过后者,所以应该不会是晓明的哥哥叫做明。
这个儿子本可以顺利成长,毕竟过去的事情总会过去,但母亲的临终遗愿有寻找姐姐。
所以他为了这一执念再次摧毁了重新组建的家庭,也毁了自己可能美好的人生。
虽然他不是有意的,可现实是残酷的。
好像一切的源头都是姐姐,但她只不过在错误的时间爱上了一个人,也可以说成是爱错了人。
可她爱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父亲因为职责不可能把一切真相都告诉她,他只能用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阻挠这段感情,可压迫越厉害往往反抗也对应着变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等姐姐明白时一切已变成事实,生米煮成熟饭,尘埃落定。
她的执念是爱了,就义无反顾。
弟弟为了寻找姐姐,自己被大学开除,导致继母和继母的孩子被枪杀,父亲和他决裂。
从前途无量掉到一无所有。
够惨了吗?
他就在这样的状态下经历了自己的感情生活。
和他有感情纠葛的有三个女人。
一个很朦胧,学校学姐,话都没说过几句,可是从眼神中可以看出爱意和关切。
弟弟在整部连续剧中都没说过喜欢这个学姐,但每次两人有所交汇时都可以看出那是一种相互吸引。
可惜很快两人地位就天上天下了,学姐依然关切,只不过爱意变成了平行线。
第二个女孩是那种很爱很爱弟弟的死缠烂打型。
可以说为了弟弟能够付出一切,但爱这个东西就是不能勉强。
你掏心掏肺的,不爱就是不爱。
况且这也是个不幸的孩子,贫穷导致的生活所迫让她心里爱一个人,可是没有物质供她坚持。
她和弟弟算是缘最长的一个,但总是被物质引发的窘迫事纠结着,没有浪漫温馨,只有纠缠不清。
自始至终,弟弟也没有爱过她。
最后一个女孩让人看了都会喜欢,是个理想中的伴侣。
漂亮、家境好、事业有成、性格温柔、单纯,最重要的是有追求纯洁爱情的理想,不像是这个物质社会的女孩。
如果弟弟没被开除,顺利的当上一个警察再认识此女孩,那绝对变成琼瑶阿姨的小说了。
可惜命运多舛的弟弟在失去所有的亲人后还是没能得到一个相爱的理想对象。
你说老天公平吗?
其实这个女孩的出现拷问的是出身背景对爱情的影响。
从她俩在一起,就不停的有人出来提醒她门当户对的重要。
条件太好就容易对条件不好的心存怀疑,老怀疑自然性格中就有了多疑。
多疑后有点风吹草动就能弄出信任危机。
说来说去,沾上物质感情就不纯粹,可你人活着就离不开基本的物质。
多矛盾呀!
我本将心向明月,可惜明月要我证明的时候,我却无可奈何。
看他们的这段感情实际是很气愤的,弟弟咋就那么没出息,人家怕什么你就非要干什么,而且好像还不是为了自己的事。
但仔细想想就发现,人不在那种温饱都解决的不彻底的环境下是无法理解那时的行为的。
超越门第之分,超越物质的爱情不是没有,但那需要一种机缘巧合和双方一致的包容耐性。
女孩父亲说要证明相信一个人,只有时间,别无他法。
可时间会消磨掉很多东西,你不知道自己要为了证明所经历的时间是长是短,有那么强烈的爱支撑吗?
爱其实是脆弱的,很多微妙的心理变化就能摧毁她。
所以,这段感情没有结果。
她没等到他摆脱钱的束缚就放弃了。
当惊涛骇浪过后,总会迎来平静。
弟弟找到了姐姐,可是她和姐夫都要进监狱。
他承担了舅舅的责任,抚养姐姐的孩子。
接着短暂的平静过后,姐姐因为患重病保外就医。
又一次面临缺钱的考验,艰难的活着等到父亲送来了钱,可姐姐还是死了。
同时,还经历了小外甥被坏人的威胁。
够惨了吗?
最后一个镜头,弟弟拉着孩子的手站在山头望向儿时成长的河流。
生活还会继续,我们却只是从中得到一种体验,本身并没有意义。
(写于2009-03-28)
《金耳環》的後五集雖然不似《陽光》那麼拖遝,但亦顯啰嗦。
劇情從保珍的戀情發端,以寶珍死亡為終,雖然合乎情理,卻沖淡了好些想像力。
也許全劇應在寶良扮活體雕塑與張南合影時嘎然而止,最好就落幕在寶良落淚的那一霎。
2009年10月
《金耳环》(又名河流如血)讲述的情节,并不以离奇编造的悬疑故事吸引观众的眼球,反而是一个并不算复杂的寻亲故事,看似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实则充满韵味,真实感人,将人间最真切的亲情呈现于观众眼前。
这种父母子女之间的故事能引起更多人的联想和共鸣,而剧集在风格上也更平实,反映生活原状的东西比较多。
这部剧男主纯纯扫把星加各种脑淤血操作,因为无脑找姐姐被社会大姐下药然后被警察抓了,随后被公安学院开除,随后又把全三枪带回家,心里想着能够缓解父亲之间的关系,结果全三枪跟着来到男主家后连开三枪把男主后妈和小妹妹都打死了,他自己跑了,孤单落魄潦倒的时候淘菲菲救了他N次,而他还觉得自己能还,跟张楠也是,啥本事没有,就是借钱,后来又把姐姐一家整进监狱,姐姐保外就医也死了,他自己还活着,真是该死啊,看完后意难平啊,倘如是我的话,有一个菲菲这样的女孩,夫复何求啊?
[无语]
在我妈的推荐下,我终于强制自己看完了这本书。
书的最开始,给我一种寡淡的感觉。
可能是语言风格发生了变化,我对海岩笔下这种轻描淡写、并没有强大冲击力的语言,不很感冒。
但读着读着,我已经被故事的情节所吸引。
我开始被保良的命运所牵动,我想看最后他命运的天平到底倾斜在哪一个方向。
最后保良的姐姐保珍死了之后,我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只觉得每个人都太悲惨,都活得不尽人意。
但是说实在的,生活中又能有多少事情真的让我们满意呢?
小说又有太多现实的东西,读完整篇,仿佛自己对每个人都不太满意。
菲菲自甘堕落、保良又有点懦弱无能、姐姐执着不悟、权虎凶狠残暴……但仔细想想,生活就是在玻璃渣里找糖吃。
菲菲能给保良完整的爱,保良一步步勇敢地去追逐他想要的亲情,姐姐跟权虎之间的爱情又有让人动容的地方……其他一些灰色角色,如小乖、权三枪等,也都一直挣扎在命运的漩涡里。
命运仿佛就是明天,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永远不会知道。
我们是去做一个平凡的人,或者是做一个伟大的人,去夺取荣耀和名誉,我们有时也不能自己做决定。
仿佛我们每个人都会被命运推着走。
似乎每个人都不太能够理解保良的爸爸。
我很心疼爸爸,他为他热爱的事业几乎付出了他生活的一切。
他忠诚、不善言辞,他为他所爱的人付出但终于不得善果,从某个层面,我觉得他是伟大的。
一个人是平凡或是伟大,我至今也不太能明白。
可是我总觉得每个人都不是平凡的,也许他不能够建立功业,但是,在他生命的旅途中,他能够为别人付出,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帮助,能够用心尽力地活着,能够不愧于自己,那么我认为他也算是伟大的。
很多现实 过于残忍很多情感 过于无奈很多物质 过于贪婪其实人生有时候慢慢体会就是一个非常纠结的过程和环境的对抗 和人的对抗 更多的是和自己斗争拧巴 很多时候觉得生活得拧巴 尽管想摆脱这种状态可是太多的时候却觉得力不从心没有经历的人生枯燥乏味 历经沧桑的人渴望平静失落和隐忍 我们成长 蜕变未来 未知 简单 超脱 一个人是为自己而活 还是为别人而活?这个世界最高深的题原来是没有固定答案的
富家女喜欢穷小子,追求真挚的感情,一直强调要诚实真挚的爱她,还不停的倒贴钱,这部是,五星大饭店也是这样,这种情节一次可以,用多了就觉得不现实了,人家富家女她是有钱,又不是白痴,非要写成恋爱脑。。。
高中时候在一个黑白电视机上看的,淡淡的忧伤,感觉没有希望,感觉被抛弃,感觉在逃避现实……一如富家女和男主的爱情
我的眼泪啊
我只是冲着你那脸去的,老实说剧情真把我给雷晕了。。
第一次看到男主,然后久久不能忘
有点捞
太压抑了。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陆家的三人都是一样的偏执,也正是因为偏执才导致了最后的杯具,描写软饭男小白脸主角的,真的少见,张楠这一角色不怎么符合实际,兄弟三名为鉴宁三雄,结果最后都混成了边缘人,最后,男主角确实最对不起陶菲菲,最后,最后的最后,这片的男角选得比女角好……
很海岩
当时买盗版盘看的,超级好看
回忆向。海岩剧又一高峰,地方台播的时候叫《金耳环》,小说原名《河流如血》。保良的人生很坎坷,社会现实太残忍太迷乱,亲情不再,爱情友情太骨感,一切都不复温情模样。ps,主角黄明好帅。齐秦那首《河流如血》就像小说一样悲凉,循环着听,入心。
虽然知道有些悲剧的发生和男主无关,但对他喜欢不起来。尤其到了后期,还有点讨厌他🤔🤔🤔🤔,总觉得他红颜祸水。
小时候看的,就记得男主一路奔惨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看完真心塞…男主让人无语
曾经印象很深的一部剧,记忆中全局充斥了深深的伤感。如今重看,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保良执念太深,姐姐怨念太深,爸爸什么都没有做错但是承担了所有,菲菲太不值得了
终于,终于,被我找到了这部剧,一直在网上搜寻找妈妈的男人,原来是寻找姐姐。我对李倩饰演的那个角色以及那个找姐姐的男人,印象很深刻,但总回想不起来演员和片名,甚至连寻找姐姐都记成了妈妈。
我看的时候还叫金耳环 那时候觉得王丽坤好漂亮的咧 小镇里悲伤的故事
海岩的原著小说我看完了,电视剧我是断断续续看的,海岩的剧一贯是将美好打破,让你看一个悲伤的结局
因为剧本看的,情节在影视中有点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