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果断给了5星。
有那么一群人可以不畏生死艰险,从70度、80度的山崖往下翻滚。
而且,他们被摄影机很漂亮地忠实地记录下来。
不但是这些cool guy,这些摄影师也应该被致敬。
我的人生观也再一次被刷新了。
而且各位豆瓣也给出了9.1的好评,证实了我的观点。
于是我去翻看了下imdb的评分,有趣的事情发生了,imdb只给出了7.7的分数。
给分最高的人群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一共11个人给出8.7的好评;18-29岁的人群给出的分数只有7.7分,他们占了打分人数的80%以上。
我的理解是,18岁的人会觉得很cool,到20+也许他们觉得也就这样,只是项运动。
也许我们豆瓣的打分人群会有很高的重合度,我不禁想问,我们为什么会给出如此高的好评。
是我们太接触这样的人和事儿,活得太一模一样不够自由,还是有其他原因。
说实话片头那段完全颠覆了我意识里骑行的概念,倒像是某种极限运动。
油然而生的佩服,却又被这之后的重金属、炫富、大美帝国主义等冲击。
不明白为什么要到全新的地域,还以为是虚荣心在作怪。
但记录转到吐鲁番,却又感觉一切都得到了解释。
用山地车上的视角周列各国,费尽精力抗着车上山顶只为那最后五分钟的挑战,即使磨破皮、摔断骨也不放弃的执着,没错,不是所谓虚荣,是文化、人情,是年轻人的热血,不服输、爱挑战、追求新鲜的勇气。
我想,这也是处于日出之阳的我们所需要的,畏畏缩缩不是我们应有的姿态,别辜负青春正年少。
加油!
……这帮熊孩子…… 忒能玩了。。。
这是用绳命在骑车用绳命在征服山脉啊!!!!!!
骑酷版的《时间的风景》,每一帧画面都震撼人心都惊艳到语塞。
本年度最强户外运动类纪录片,另外红牛的植入广告深入人心,强大无比,膜拜之。
Where the trail ends, another begins.短评开坑,FINAL周考试结束统一补写。
WHERE THE TRAIL ENDS第60分钟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背景音乐很有感觉。
WHEN I GROW UP LYRICSFIRST AID KITWhen I grow up, I want to be a foresterRun through the moss on high heelsThat's what I'll do, throwing out boomerangWaiting for it to come back to meWhen I grow up, I want to live near the seaCrab claws and bottles of rumThat's what i'll have staring at the seashellWaiting for it to embrace meI put my soul in what I doLast night I drew a funny manwith dark eyes and a hanging tongueIt goes way bad, I never liked that sad lookFrom someone who wants to be loved by youI'm very good with plantsWhen my friends are awaythey let me keep the soil moistOn the seventh day I restfor a minute or twothen back on my feet to call for you oooh ohYou've got cucumbers on your eyesToo much time spent on nothingwaiting for a moment to ariseFacing the ceiling and arms too longI'm waiting for him to catch me oooh oh
《车轮不息》很惊艳的纪录片,也很刺激,尤其是第一视角下观看狂野的山地车骑行,心脏都跟着狂跳。
在那一次次从山顶俯冲下来,带上一片沙石尘土,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那些不可能骑行的路,不可思议的角度,不停变换的姿势,都是冲破束缚的旗帜,一路高歌猛进。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从很多地方进行的山地车骑行,新疆戈壁,尼泊尔秘境,犹他州北部,阿根廷卡法亚特。
能到达这些地方已经是很不错的旅行了,但是这些山地自行车手们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在各种高耸的山脉中穿行,无畏一切险峻的地势,挑战自己和大自然的极限。
看似毫无悬念的骑行,从头到尾贯彻长虹,但其实这中途是他们无数的汗水和伤痛。
看到他们重重的摔在山岩上,我的心都跟着揪紧了,但是他们一次次的爬起来,在同一个地方可能要练习成百上千次,最后成功的喜悦完全掩盖了之前的痛苦。
看到他们,我才真的觉得,为自己的热爱自己的梦想,哪怕是拼命,又如何呢?
心甘情愿,甘之如饴。
我知道会有很多人看不懂这群“疯子”,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玩命儿,究竟在图啥?
中国人总是讲求实际,好像一切行为的背后必须要有切实的目的才算是正当的行为。
可我偏偏就是讨厌这种实际,我迷失在人们要追寻的实际里。
也许就是因为我们都明白人生是荒芜的,所以我们用各种各样的“实际”来填补那些荒芜。
可我并不想这样,我不想用事业金钱来满足虚荣,我也不想用结婚生子来填补虚无,我想我要生命最纯粹的样子,属于我的样子。
可以为了自己的热爱拼搏一生,生命充实而饱满;也可以游荡在生命的长河中,尽情的感受荒凉和虚空。
而这一切的核心,是我有选择的自由!
什么是自由呢?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干什么干什么?
也许是吧。
但我向往的自由是我的灵魂永无禁锢!
哪怕身体囿于弹丸之地,我的灵魂亦可遨游宇宙。
我渴望的是这种极致的自由,而想要得到这份自由,不是天生神力就可以的,而是像这些山地自行车手一样,历经苦痛和磨难,在一个关卡需要成千上万次练习,最终达到,无论什么样的“路径”,都不能使我屈服,我必遨翔于一切时空。
为了你想要的,哪怕遍体鳞伤,也要勇往直前。
然后像这帮哥们一样想着法子玩儿,当然我不一定玩这么危险的……很佩服他们。
有点好奇他们车速有多快?
看了这电影发现一首好歌 - Bugs.还有两句话 -There's an old saying about traveling, that when you travel, you not only get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world, but you also get a new perspective on home.结尾:After traveling the world for the last couple years looking for what's next, we found one thing, that where the trail ends, the next one begins.
玩滑轮,手腕子折了,凌晨一点多用本杂志架着手去医院.只有一个值班医生和一个护士,护士搂住我的手臂,我的姑父死死抱着我,医生在没麻药没x光的情况下强行给我把错开的几节骨头捏了回去.第二天x光,发现捏歪了.那年我十二岁.十七岁,玩snowboard拉伤了韧带.当时天冷没什么感觉,上车一吹暖气就动不了了.刚刚出国,什么都觉得贵,没舍得去看医生,在家躺了一星期没下床.十八岁,玩longboard把两颗门牙磕断了.我一个人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那几片牙齿到底飞到了哪里.想抽根烟,才想起戒烟很久了.十九岁,有一天rugby比赛,教练让我上场,可是我牙套弄丢了,不想把假牙弄断,几番推辞.教练再也没有让我首发,我想解释,可是话到了嘴边,又被风吹散了.我的longboard玩的不算太次,当国内玩家都以slide为巅峰的时候,我的"徒弟"都能勉强做出来这个动作了.我打rugby虽然没什么身体优势,可是从没无故缺席过一次训练.我不是一个运动型男生,个子不高,有点发福,长得也不够凶悍.我今年20,没有了longboard,没有了rugby.只是每周回去健身房呆一下,或者游个泳.我是懦夫,当我去参加party因为没有门牙不敢开口和人搭讪的时候我真的后悔了.当我被防守队员撞飞起来的时候,我真的怂了.朋友开玩笑说"总算是见到什么叫做断了线的风筝了."我爱笑,可是我心里真的哭了.不是因为技不如人,是因为自己的怯懦.我害怕了,因为害怕,我放弃了滑轮,放弃了long board,放弃了rugby.如果还能回到从前,我一定对自己说"孩子,别怕."现在,我有了很多借口逃避这些危险运动.老了,没激情了.摔怕了,疼怕了.学习压力太大,没时间玩这些.等等等等人不愁找不到借口,只要想逃避.看完车轮不息,我站在镜子前,仔细端详了身上每一个创口,他们都成为了过去式.就像老松树上的裂纹,早已经没了喧嚣.曾经的故事,现在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谈.我默默的对自己说了一句,"孩子, 别怕."
从开始接触自行车,认为只是一种出行工具。
到了大学原来可以从事骑行这项有意义的运动。
然而那时候对“骑行”的理解还是很局限的,仅在于走进自然,和户外来一次亲密接触。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其实心里已经在期许这是一部关于户外的骑行挑战。
虽然有所准备,但内心还是受到激烈的撞击。
首先是里面的伴乐,就好像你一直在野外的路上行走,不知道前面有什么等着,明快的节奏,让你感觉到骑行的速度和给内心带来的幸喜。
干净的画面,让你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热血沸腾,为电影里面一次次骑行的成功欢呼。。。
骑行或许只是这部电影表达的一种方式。
正如里面的ZINK说的收获的不仅仅是这项运动,更多的是生命的自由和挑战。
骑行的过程中其实除了让人羡慕的成功外,其实更多的是对内心一次次的挑战,他们也会在同一个地方退缩,讨厌那个懦弱的自己。
然后又从同一个地方开始。
这部电影花了很多笔墨在渲染这是一项很酷的运动,里面有很多漂亮的风景和很炫的车技,让人震撼!
也偶尔着笔骑行前需要一些准备和会遇到很多失败,但是这些都被美好的画面盖过了或者说力度不够。
看完残留在内心深处最多的是炫酷的画面。
我已经在各种骑行公众号推荐这部纪录片了,一般是跟我之前看过的「山地自行车之旅(生命周期)」一起推荐跟那部一样,同样是关注速降(只不过生命周期关注的是丛林速降),因为太容易拍出酷炫的感觉了,但我会更喜欢有故事的纪录片,而不是单纯看速降……我承认他们确实很厉害……但如果我真的对速降感兴趣,翻出每年的红牛速降赛事也不错的,更别提这个片子更像是速降赛加上一点采访即使讲的是到处寻找新的速降地,为了体现where the trail ends, the next one begins这个主题,但是不太能看出来各地的区别,只不过换了个地点取景,仅此而已,也许在犹他,也能拍出酷炫的镜头可以尝试把故事扩展,然后加更多当地速降地的情况,例如一个车手先前在院子摔坏了背以至于不敢做某个空翻,还生气地摔车,可以扩展介绍背后的故事我所期待的骑行纪录片,能像「黎明墙」「徒手攀岩」「攀登梅鲁峰」那样,不仅仅关注攀登的过程和技术和酷炫的地方,还穿插讲述背后的故事,这才是意义所在玩户外的人,尤其是极限户外的人,都有很多故事可讲,在他们精彩的技术背后,并没有那么纯粹的只是"欣赏美景""超越自我",他们经历过长时间的用功练习和不少伤痛不过我不太喜欢「山地自行车之旅」和「车轮不息」的原因更有可能是因为我对速降不太感兴趣,更喜欢综合一点的全路况山地越野,所以南非每年的山地车赛我都能特别感兴趣地看完……有些场景拍得也很美,骑友们可以去看看而且「山地自行车之旅」是完全不介绍骑手,「车轮不息」则尝试介绍骑手,但很浅,更多还是关注此时此地骑手的状态,有点像赛前赛后的采访但真的,山地自行车骑行不只有速降,更不只有高山速降(坠山),骑行是很有趣的活动,你玩得起坠山,很棒,但不代表你比丛林速降或者全路况越野的人更厉害不过片子价值观还是正的,就是描绘了那些酷炫背后的努力和伤痛,就像里面一个骑手说的那样:"I have broken some records and some of my bones."
《车轮不息》,讲述的是一群玩“山体速降”山地车车手。
他们已经不想再去挑战那些早已被其他车手征服过的到处都是山地车轮胎痕迹的山体了!
他们要去挑战那些从未被挑战过的,而已难度系数很高的,没有山地车一点轮胎痕迹的山脉。
最终他们选择了,中国的新疆吐鲁番、南美的安第斯山脉、尼泊尔的青藏高原、犹他州的落基山脉。
这些山的环境都是非常地恶劣,而且不容易到达。
他们到达了之后要规划速降路线,还要经过不停地试错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速降路线。
所以说他们为了完成这一系列挑战,也是经历了不少困难、困境。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退缩过,一直勇往直前。
老实说我被车手们的这种不怕失败、勇于挑战的精神和速降下山的那一瞬间给“震撼”到了!
除了“震撼”这两个词,我找不到其它可以来形容我看这《车轮不息》的感受。
以前的我只知道山地车是可以在山路和那些很恶劣的环境下行走。
却不知道它还有“山体速降”这种让人激动澎湃、惊心动魄的极限运动。
里面“速降下山”的情景搭配那音乐,真的非常非常的燃。
至于有没有我所说的这么燃,这个就要靠大家去片子里面体会了。
其实我还想到另一个名字也许更适合这部片子,“一息之间”。
因为他们很多时候能否速降成功,只在他们的“一息之间”。
那些影响他们成败的是因素,如果没有在“一息之间”作出决定,那就只能以失败为告落。
下山的速度是非常非常快的,不容得他们慢慢思考,只靠他们本能地在“一息之间” 作出反应。
太帅~
红牛真是牛
在世界各地骑山地车,从几乎垂直的高山飞跃而下让人觉得无比惊险。一场跨越世界的骑行之旅,景色太美,让人心醉。
太燃了,不管是不是高帅富,配乐和构图就high爆了,小清新的调色我的菜,还有慢镜里飞扬起来的尘土。
烂片
“环游世界不停探索几年之后,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发现了一件事,哪里是林道尽头?就在下一个旅途的开始。”即使满身伤痛,也不放弃用自行车轮探索世界的信念。当这些未有人踏足的地方刻上自行车的痕迹,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征服。极限运动的魅力就在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尽头在哪里。帅呆了
拖了好久都没看完
吐鲁番果然荒凉美
酷
个人是自行车运动爱好者, 加上豆瓣9.1的高分对此片甚是期待. 但看后不小失望, 内容太重复, 少了一点故事情节和情感部分的描述, 而IMDb6.9的评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
不常遇到的片,还行
看过最好的自行车电影,没有之一
大半夜看得热泪盈眶的。。
配乐很棒,摄影很棒,小伙子的冒险与进取精神也很棒,可是除了这些,影片些许有些单调。
热血沸腾,这才是几个蛇精病好么,其他骑车的跟用绳命冲山脊一比,统统都弱爆了。新疆大好河山,美艳惨了。摄影剪辑音乐都是神
0剧情,就是把几段GoPro视频粘起来。没有充分展现出极限运动的闪光点。
太神奇了。自行车居然可以当冲浪板用,把山头当作海浪。自行车还可以变成人的翅膀,可以变成风筝,带人一起飞上蓝天~
自然与运动完美结合,所谓天人合一。
这类商业纪录片,商业过头了。几乎一切都是预设的,即使知道那些顶尖极限运动员很热爱这项目,但在商业化的标签下,这份感情却又显得那么不真实。比起那些不为名利,只处于对极限运动的爱,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生命的(攀岩/滑雪),这些人算个P。
山地自行车运动,也是极限运动的范围,观看运动员们在犹他州、新疆吐鲁番、南美洲和尼泊尔探索极限的边界,一边忍受极端天气一边承受时时刻刻存在的受伤危险。在这些充满勇气的完美表现的背后是无数次重来和面对怯懦的时刻。红牛赞助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