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金宝的作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很少,他不像成龙、李小龙和李连杰这样在功夫和容貌上极具个人特色,但是他的号召力是不容小觑的,这部电影他本来打算喊成龙大哥来客串的,大哥因家事缠身只能错过,最终喊阔别影坛多年的麦嘉和石天过来。
没想到麦嘉、徐克和石天演的爱唠嗑的老爷爷们成了《我的特工爷爷》中的怀旧高潮片段,正因为此片,洪金宝和他的新角色老丁成为我心中洪金宝最鲜明的角色。
话说老丁,我是怀着百感交集的情绪看完他的人生,他就是我们身边的老年人晚年悲凉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养老问题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年轻人忙碌的生活节奏与对老人的照顾、陪伴有着很大的矛盾。
老丁曾是在战场上奋不顾身的英雄,如今因年纪的缘故他的记忆衰退许多,只有活泼机灵的小春花成为老丁生命的慰藉。
我们不愿输给时光,老丁又何尝不是,虽然他从身体和年纪上已大不如前,即使已是暮年,他从没有胆小怕事,哪怕寻找春花的路上没有一丁消息,沉默的老丁气吞山河也不在话下。
春花是老丁在生命这条长河里仅有的期待。
《我的特工爷爷》中看得出洪金宝的英雄悲凉的无声呐喊透过镜头瞬间感染了我。
成龙与著名主持人杨澜在访谈中剖析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担忧着人类的衰老,羡慕李小龙英年早逝,在观众心中只留下英雄意气风发的模样而不是感慨英雄落寞、美人迟暮。
盖世无双的英雄也要念往事悠悠 。
年轻人啊,我们应及时勉励岁月不等人,时光短暂,它很浅,很浅,人的生命痕迹在岁月的星河中不过是一粒尘埃......花絮:我所知道的洪金宝=======================================================《康熙来了》里洪金宝担当嘉宾那会,著名主持人小s问他对其他功夫同仁的成就而言有什么想法,洪金宝以过来人的身份一脸严肃喊道自己从不嫉妒他人,他祝福他们的成功。
这样的内心很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要看到别人的优点,断掉嗔恨心和嫉妒心。
亲身上阵的洪老爷子一颗星,庞大的客串阵容一颗星,亲情一颗星。
这是一部我无法给到四星的电影。
但是我却非常的希望为它写一篇文字。
不为电影,只为情怀。
其实,我并不是那个时代的影迷,对于洪金宝,对于七小福,于我而言更多的只是,忆往昔,想当年。
在我开始真正看电影的时候,洪金宝已然成了那个“最灵活的胖子”,成龙大哥也早已是大哥。
影像固然可以流传久远,但是再久远也无法改变逝去的时间。
影片的开始是丁老头。
那恍然间的错觉,那些孩童时候的记忆,没有形成潮水,像雨滴,一滴一滴的,落入脑海,打开了一个可以被叫做曾经的匣子。
这应当是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一个部分了,从导演的角度而言,他抓住准了触发点,成功的将观众带入了他所需要的讲述故事的心境中去。
从观众的角度而言,这样猝不及防的回忆,让我已经准备来接受一个来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的故事。
然而,并没有。
洪金宝懂得情怀,但是显然他不那么懂得如何把握导演电影的节奏与逻辑。
情怀这种东西不是人人都能有的,洪金宝这大半辈子的人生与岁月,见证了戏,见证了剧。
那些兴盛与衰落,个中滋味,就连你我这样的后辈看官都默然唏嘘,更何况局中人?
如果这只是一部功夫片,或者一部温情片,我想洪金宝不会亲自执导,还拉来如此多的大牌友情演出客串助阵。
这部片子,我们看的是情怀,而洪金宝找的,是救赎。
人在老去的时候,恐怕都会有这样的状态:不甘心。
古有廉颇,今有洪金宝。
但这部特工爷爷,比起被问尚能饭否的廉颇而言,有的不是证明自己志在千里,而是无力的嘶吼与挣扎,甚至这嘶吼和挣扎并不是为了任何,只是一种对于人间不许见白头的郁积,需要冲破桎梏,放自己一条生路。
他是特工,也是爷爷。
他做了一辈子特工,却在最后只想好好做个爷爷。
他一生经历了无数风浪,却在最后,只记得抬头的一片天空。
这是老丁,是洪金宝自己,也是很多人,很多人将要走向的未来。
人的一生,究竟可以记住多少东西?
莫说已经垂暮的老人,就连盛年的我们,有时都会恍惚。
太多曾经以为会铭记一辈子的人和事,就那么悄无声息的在岁月的脚步中离我们远去了,以至于到某一天忽然记起时,竟连背影都不再看的到。
更甚至于,我们根本就不会再记起。
渐行渐远,没有谁的错。
只是世事如此,于是才愈显苍凉。
人的一生,又有多少执念?
那些或许在旁人眼里容易被忽略,容易被遗忘,被遗弃的细节与感受,只有自己知道。
拧在心里,那力量甚至胜过了岁月的残酷。
以至于哪怕走到最后一步,明知不可为,却反而更有着强烈的为之的欲望。
因为,怕再没有机会,再没有时间。
因为怕,再不去做,连这一点点执念,都无法留存。
我的特工爷爷,就是这样一部努力记着,留存执念的片子。
年轻的观众莫说不知道七小福,就连洪金宝,又还能再回到当初的自己吗?
老去的爷爷,看着自己年轻时意气风发的军装照,不知是否也一样陌生。
经常看到有人这样假设,如果可以对十年前/二十年前的自己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会说什么暂且不论,网友的答案总是五花八门,也总是逃不出老三样。
只是这样的一种假设与问话,其实恰恰最明白的摊开了一个道理,现在的自己,与曾经的,早已是两个人。
这世上,太多的人喜欢说曾经,喜欢忆当年。
却不知,在转身的那一秒,在迈步的那一秒。
曾经,过去,就是真的再也回不去,再也不属于自己。
和其他人一样,只能看着它,如此而已。
可是,人终究会不甘心。
于是,普通人会感慨,名人或会写一部回忆录,试图去修正过去的故事。
于是,洪金宝,就拍了特工爷爷。
洪金宝不是个成熟的导演,但有着成熟的大家心态。
这人生的道理,他懂的太多,他知道什么无力改变,什么注定成行。
所以,没有志在千里,只是证明一次,岁月已老,该当如此。
打戏依然热血,他依然是最灵活的胖子,但是毕竟还是老了。
情怀依旧还在,他们终究代表着辉煌与曾经,昂着头笑着老去,已经是最优雅的结局。
影片的最初,我被童年的记忆所打动。
可直到最后,我才知道,令人戚戚焉的不是曾经,而是注定的将来。
不曾识得七小福,不曾遇过那些年的洪金宝。
只是想说,嘿,老丁,你好吗?
之前给「步步惊心 电影版」打五星的时候就说了,只要是触动到我某一个点的电影,我都能瞎着给五星。
这次的五星,我给情怀。
就像有人是从小看冯小刚长大的,也许看「老炮儿」就莫名地特别有感触;我是看香港的武打片长大的,在预告片里看到那么多熟面孔,还是去电影院支持一下洪老爷子吧,就像那些熟面孔支持他一样。
你们欠周星驰那么多电影票,说起来,我也算欠老爷子几张呢。
剧情的硬硬硬伤的确绝症晚期回天无力。
可是人家一出场就表示了,老爷子的脑子不行,他的一生只有一身武艺,和一点习武之气。
所以,观影需放下逻辑。
忽略剧情,会发现这部电影还是有一些闪光点的确很触动。
电影里的老爷子决定去最后一战时,来到“一直色眯眯盯着他”的朴老师家,他吃力地说,他64年当兵,66年因为比武得第一调到北京。
71年娶了个舞蹈演员,因为她家是走资派,嫁给他,家里可以受少一点批斗,她一辈子都,没有爱过他。
后来他有了女儿,又丢了孙女,所以和女儿关系很不好⋯⋯“她一辈子都没有爱过我。
”这句话,无论放在哪里,都是说不出的悲凉。
一个人不是一生清清白白不做坏事,就可以被爱,就可以不受伤害。
年过花甲,也许都没有什么人真正爱过他。
更何况,孙女的意外把他击垮。
人生有太多无能为力,上天安排生离死别,人们只能承受结果。
所幸,在头发花白的时候,他遇到了她,和她。
她,会从他家窗户闯进去,跟他说今天去钓鱼吧。
她,会陪他一起玩大富翁,讨论会不会和朴老师结婚。
她,会和他一起吃雪糕。
“不是说不吃吗?
”“吃一点点没关系。
”她,才不是什么大蛾子,那对俗气的天使翅膀,是和挂满勋章的军装一样重要的存在。
她,是上天给的救赎。
她,烦人,但也是个很棒的存在呢。
她说“我是和大长今一样的朝鲜族呀。
”两只眼睛忽闪忽闪的。
她,虽然像普通老太太一样爱唠叨又小气,但却是心地善良的。
她,坦诚地表达喜欢,而且很会做咸猪手。
她,看见他坐在地上无助惶恐地说“我丢了孙女”的时候,是她带了他回家。
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她拉了他一把。
喏,爱你的人,终究会出现。
幸福来得毫不容易,还有点迟,但,终究还是等到了。
老爷子,旁人看来一生算是辉煌,愿你的生命中,真的有打动你心的人和事。
认真看完这篇影评的你也是,无论你的人生是平淡如水波澜不惊,还是大起大落披荆斩棘,都愿你不负此生,找到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事。
看片之前,其实并没有多少期待。
前面总体感觉叙事有点拖沓,许多可以用故事来推动的地方,偏要用旁白,设定中主角和其他角色的关联太弱,主角行为被动,故事难免松懈。
此外,洪金宝爷爷东北老特工感觉对应不太起来,难以入戏。
但是这部,是我今年唯一一部完整看完制作人员表以后,仍然不愿意离开的片子。
这个电影讲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人,而他们从来不会去电影的。
而观众如果不懂老人,是不会明白剧中为什么钥匙明明挂在胸前,却全忘了,然后去找铁丝捅门的。
也是不会懂为什么明明有录音笔,但是却怎么也学不会录音的。
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大约小学二年级,我和外公的关系很好。
他带着我去爬山。
我那时在小城市,走到郊区就会有野山。
爬山并没有路,要经过许多荆棘。
我是孩子,脚步慢,而且怕扎。
外公大约50多岁,带着小孩子的我,爬到山顶,一路花了大约几个小时。
采几个路边的很小的野果,告诉我他们的名字,然后来到山顶的空地,就地坐下吃。
记得当时山顶风很大。
小时候的自己不懂天高地厚,也不知道礼貌,我说:要是有一天我带着我的外孙来到这里,外公的骨头都可以用来敲鼓了吧。
没想到的是,我外公一点没觉得被冒犯,反而哈哈哈大笑笑个不停。
那是当然啦,那我的骨头当然可以敲鼓了!
回到家里,他逢人便说这段故事,感觉他在说这话的时候,是为我而骄傲的,丝毫没有觉得冒犯。
我每次回家见到他,他都非常高兴的说起这段趣事,其实有时候我都快忘了,但每次他一提起,我也就记起来了。
后来,我就慢慢的长大了,去到了现在生活的城市,学习,毕业,工作,结婚。
外公也慢慢的老了,他得了电影中,主角患的AD(埃尔兹海默症,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一开始,他记不清一些简单的事情,常常记不得要吃什么饭,要干什么,但是我少有的几次回家,感觉他好像变化很小。
他每次依然会谈起小时候爬山的时候,骨头敲鼓的趣事。
他依然记得。
不同点,只是路上走的时候,身边需要跟着人了。
后来,各种原因,我隔了几年,才又终于回家。
妈妈说外公已经需要人来整日陪护照顾了。
他现在常常晚上睡不着,觉得有人在害他,觉得危险不安全,也都不认识了许多人。
见到他是在宴席上,他被许多人簇拥着,但是感觉眼睛有些无神。
我上前去,别人问他记不记得我是谁,他想了一会儿,说,我怎么会不记得他,我外孙我当然记得啊。
但是,让我有些意外的,这次,他没有再提起骨头敲鼓的事情了。
这些记忆都是片段的,他是共产党员,年轻的时候是国家的公务员,那个时候这个国家刚刚建立,他在一个县的农业局,上任的时候,没有车,他一个人挑着扁担,走了几十里路,去赴任。
其实,这个国家是他们那一代人建立的,但是现在却把一个相对好的结果,留给我们这代人乘凉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实在是……又想到一个片段,刚结婚的那年回去,外婆见到我们,她准备了红包,但是她没有准备其他的特别的礼物,于是她当即取下自己戴着的金耳环,放在红色的盒子里,硬是送给了我们。
想起给了我们那么多的老人,只能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老人,这个物质年代,许多尊敬老人的传统都没有了,老人们在许多地方都成为了实际上不受欢迎的人。
他们常常有口臭,卫生也不是很好,腿脚不灵便,听力也需要你大声说话才能听清,总是忘记事情,有的时候脾气如同小孩子。
该睡的时候睡不着,不想睡的时候,却有可能在椅子上坐着就睡着了。
当和他们相处的时候,会觉得不舒服么?
其实需要想想,人总是会变老的啊,如果我们老的那天,别人轻视我们,我们该怎么想呢?
影片虽然是功夫商业片,却有种平淡如水的日常感。
看到后面,才突然觉得洪金宝和小孙女之间的互动为什么用旁白反而比较好,因为整个故事,主角只是静静的经历,小女孩也好,黑帮火拼也好,主角都像极了老人这个群体的状态,他们想要做一些事情,只是自己却没了年轻时候的能力。
但是如同影片所歌颂的,他们身上的那份正气和良知,还有纯真的爱,造出了一种观众都想要去相信的奇迹。
最后,她回来了,我觉得那刻我比主角都要高兴。
之后他把一切都忘了,连女儿都忘了,但唯独记得她。
打戏非常好。
没有想到的好。
洪金宝一人撂倒所有人,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
片子前段节奏确实一般,但是后面准确的拉了回来。
片中刘德华被黑帮抓住,家门前挑脚筋那段极其真实,可以说是和现在某些电影的无病呻吟和故作紧张没有生活阅历的故事剧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徐克、石天和麦嘉三个人在阳光下让开位置给洪金宝,让人有种微笑的感慨。
或许这是一种老者的自嘲吧。
其实也多少有种香港电影落寞的叹息。
影片结束,眼里充满泪水,洪金宝宝刀未老,但就算字幕走完,我也不想要离开影院。
我想到好多人,兴趣盎然的说着骨头敲鼓的事情的外公,摘下耳环送给我的外婆,还有爷爷奶奶,老外婆……他们都老了给了我那么多的,渐渐老去的长辈们。
AD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因为如果知道那么多的事情在将来都会一件一件忘记的话,人是会多么的难过。
何况这种病总是与衰老并行。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是啊,我感谢洪金宝,在这种题材下做出这样的片子。
这种片子的票房因为题材的限制,我实在难以想象会很好。
而且对于大量的观影观众,因为经历限制,也难以感同身受。
但是他做出了这个片,这是一个渐渐的老去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悲伤的,绝望的,连主角自己到最后都不记得的故事,但是主角因为爱和责任,选择了坦然的面对,有一种生命的宇宙的美感。
是啊,在黄昏的时候,那种秋叶之美。
豆瓣评分5.6。
我会怎么给分呢?
木鱼的完全主观评分导演 7.5前半段节奏有更好的处理办法,但是故事整体很紧凑,细节也很可信 7表演:看到许多香港电影人的集体文艺范演出,且各路英雄客串,小女孩的表演极传神,洪金宝的卖力动作演出 8 黄昏的秋叶之美,给老年人群体(这可不是《一切都好》里面那个父亲的老年危机,这片讲述出来的真正痛苦和坦然的态度,让人感动) 9总评7.9分值得去看曾经和老人一起生活过的话,看起来会比较能够代入献给有勇敢和爱同在的那个特工爷爷的人物形象献给所有如同秋叶般静美的老去的人们我内心深处其实给这个片要再加0.5分
一个丁老头 欠我两鸡蛋我说三天还 他说四天还不还去你个大鸭蛋三根韭菜三毛三 一块豆腐六毛六冰糖葫芦七毛七老子就是丁老头熟悉的童谣引出影片的主人公 丁老头 一位获得一身奖章的退休军人,因一次意外把疼爱的外孙女弄丢了,女儿伤心痛绝离他而去,自己也无法原谅自己,决定从北京搬回老家绥镇。
电影前 看海报以为是香港动作片奔着动作片看的,确看着看着和预期的不一样啊,原以为故事发生在香港,却是内地的一个小镇。
原以为看的是各种招数武打确更多是看到这个退休的老军人和邻居家小女孩李春花的爷孙感情,一个老人的退休生活状态。
老丁的记忆越来越差,他不记得自己昨天吃什么饭,也不记得对他好的朴老师邻居姓什么,天天处于梦游的状态,确记着他把外孙女弄丢 这也是老丁的心结。
邻居家的李春花是老丁的玩伴,一挨打就来老丁家。
似乎成了老丁生活的一部分,春发的爸爸赌博欠钱为其做事偷珠宝连累女儿也被追杀,老丁以为自己的新孙女丢了,出于本能与匪徒抵抗,这也迎来了影片的最精彩打斗动作戏,65岁的洪金宝 虽然看着很胖还是能打的,贡献了10多分钟的打戏。
影片集结各种明星大腕刷脸,刘德华偷珠宝戏份蛮精彩的 动作很溜也蛮拼的。
当徐克,麦嘉,和另一位(抱歉看港片少不认识)用东北话问老丁 “干哈去”更为影片增添笑果和情怀等等。
影片是洪金宝自己导演,剧情简单,更多的表达了 老年人的孤独吧。
抱着想重温当年美剧过江龙里山姆警长英姿的心态走进戏院,结果挺让人失望的。
整部电影跟洪金宝的角色一样浑浑噩噩,有心无力。
动作场面过多的慢镜头炫酷不足,反而让人看得眼晕,杀人都用割颈,打架都是断骨拆脉,血腥暴力渲染过度,看得着实心惊。
没有血缘关系的爷孙情尚算感人,不过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小女孩其实很不讨喜吗?
整一个撒泼的小屁孩。
洪金宝人脉广阔,请了一班大咖来打酱油,还有刘德华一人分饰二角,可是卡士强大也弥补不了各种硬伤。
当年美剧过江龙里身材发福却身手敏捷的山姆警长,情怀,和青春的小鸟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当小女孩被袭击之后,不得不离开老丁,寄住到了亲戚家。
某一天,放了学的小女孩走过天桥,忽然停了下来,镜头定格在她的背影,小女孩趴在桥上,一动不动地望着她和老丁一起走过的铁轨,夕阳将她的麻花辫染成了金黄色;而与此同时,老丁驻足在他曾和小女孩一起吃过甜筒的小摊前,镜头一转,老丁坐在公车上,手里握着一只甜筒,冰淇淋融化了,滴滴答答流到手上,老丁似无所觉,平静地望着车窗外的黄昏。
这样的一场戏,搭配着Bill Withers苍凉的歌声:她走了,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她走了,光明也不再了……音和画结合得如此完美,意境清新隽永,让我不由得落泪。
不管之后的故事如何,有了这一段,这部电影在我心目中封神了。
这不只是一部武打戏,它让我哭着从影院出来。
我没想到一部武打戏,竟然会让我在影片播放30分钟后,被影片营造的氛围感染,让我为这个孤独的老人家深感同情。
这部片子对于90年后的人有可能会觉得无聊无趣,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个老军人退休的故事。
可是对于我来说,这部片子却狠狠的敲醒我,告诉我父母已老,请陪他们到老。
一个退休的军人,患有短暂记忆老人痴呆症,因把孙女弄丢而不被女儿谅解,独孤的来到一个中俄边界的小镇,寂寞的生活着。
他新的记忆都无法记得,不记得自己昨天吃了什么,不记得隔壁爱慕他的包租婆叫什么名字,不记得每天坐在外面的三个老人家是谁,可是他却记得这邻居的小女孩。
小女孩陪他钓鱼,陪他吃雪糕,陪他做了原本应该是亲人做的事。
“特工爷爷肚腩肥肥软软的,可是心却是坚强的。
”他因为是特工,不善于表达,不知道如何打破他和自己女儿的代沟,孙女不见了,他得不到女儿的谅解,心里一直痛苦着。
他虽然坚强地活着,却一直带着内疚活着。
当他知道这次去找那个小女孩时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机会存活,他留了短信给他女儿,说了对不起。
当他受伤了,还是一步一步跟着那个黑帮大哥,只因为他当年把自己孙女弄丢了。
当那个黑帮老大死了无法告诉他小女孩的下落时,老丁大声地哭了出来,把他这一生的内疚哭了出来,把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大声地哭了出来。
喜欢一开始那个画漫画似的介绍,喜欢那个童谣,喜欢里面的配乐。
武打方面简单直接,干劲有力,佩服洪金宝这个高龄爷爷对电影的热爱,对武术的执着。
喜欢这个剧情爆满的动作片。
观后感:因为生活的紧张,每天工作,我们都把家里的父母忽略了。
也因为我们觉得父母永远在家里,忽略了他们总有一天会老去,会需要我们的陪伴,会需要我们的关心,而他们能依靠也只有你一人而已。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别让老人家孤独下去,抱抱你的父母,谢谢他们陪你长大,你会陪他们到老。
看了。
其实里面很多助演我都很喜欢,踩单车送快递的元华,调解纠纷的元秋,当警察的元彪,还有坐在木椅上晒太阳的三个老头(徐老、光头佬和那谁)。
看海报以为是动作片,看了大半部分觉得是文艺片,但在最后二十分钟又打了起来。
还是可以看的,平凡的故事不平凡的老头。
但前面铺叙地不够好,感觉前轻后重了,有点使人分裂。
叙事的方式也比较松弛,人物的交错也较为突兀。
世界哪有那么多的一见钟情,所以也没有那么多的无缘无故。
无巧不成书,你起码要让它巧得合情合理啊!
基本上是看着洪家班的武打电影长大的,这次洪金宝自导自演了本片,在其中饰演了一名已退伍的特工爷爷,看得出来洪金宝依旧宝刀未老,他的部分武打动作依旧丝毫不逊色于当年的那些经典佳作。
片中的特工爷爷曾经是一名军官,在年轻时曾立下赫赫战功,但是步入老年的他,生活却非常孤独,整天一个人过着日子,直至一位小女孩的出现才让他重新找回了当年的热气方刚,英勇无畏,同时肩负起了保护小女孩的重任。
#不正经日记# #我的特工爷爷[电影]# [星星][星星][星星][半星];1 中心思想和娱乐性都是有的 也就是说有看的理由 这是正面评价。2负面评价是整体有点空 人物和人物的摩擦 不起火花,,这不是真最命的 最要命的是 电影告诉主角小女孩可能把抓以后的电影气氛 ,,都这时候了电影还带着观众像是在散步 搞一点点气氛也行啊。3 [允悲][允悲][允悲]外国人的支线故事有点多余 真的加外国人你出口人家也不一定看 不如把心思放反派身上他很有潜力 让我想起狂飙了。日常;我爷爷也是老兵,,,想爷爷了[苦涩][苦涩][苦涩]。
作为特警的老丁一路痴呆,记不得昨天晚上吃的什么,却依然记得她老婆不爱她,她把她亲外孙女弄丢了她女儿记恨她的事情。以打戏为精彩,以快准狠为亮点,以小女孩的回忆录为主线,讲了一个还算完整的故事。
洪金宝还是用心在做电影的,可惜就像电影里的肥丁,年纪大了走路都累,可是请来了那么多七小福,为何只是让他们龙套。想起了“保卫战队之出动喇”,结尾改成肥丁因为年纪大打不动,被坏人狠揍,然后那些街坊邻居老友(七小福+新艺城三老怪)操着板凳铁锹救援,与歹徒混战一场,这样既符合肥丁人设,也能让观众燃一把。哎~~~~~~
幼稚而脱线,小学生作文的水平。
好看!喜欢洪金宝!比现在的小鲜肉好多了!!!
洪金宝真的是老了……徐克这酱油打的……
初看预告片时吓死宝宝啦,噗哈哈,原来是开玩笑,老年痴呆也不得了啊!全片看下来温情而感动,洪爷爷风格突变有点儿不适应
一个发生在假东北的超现实香港功夫片,然而我觉得所有假的部分都不重要,故事完整,环境统一,重点是洪金宝太赞。
烂,一部各方面都很糟糕的电影,即便洪金宝的电影曾带给我很多好的回忆,却要承认他已经老了这件事.这部电影明显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要拍得更之深情感动一些,却始终不得章法.整部电影如洪金宝的角色一样,始终在梦游当中.甚至,连动作戏都不如预期的精彩.
洪金宝的身手还是有的,不过看他这个年纪确实有了廉颇老矣的感觉。三颗星绝对是给洪爷打的,算是对他的敬意吧。
梦游……
现在的这类电影呢,说起来也只能靠老面孔卖卖情怀了。可是当那些当年在资本主义世界里插科打浑的新老面孔们开始穿着社会主义的衣服感慨人生的时候,也确实足够惊喜。洪金宝自白一生的时候也很有泪点。但是这武打。。。还是成龙的更好看些。。拍得好晕。。
虽然不特工,但还是爷爷的
周一跟小鲜肉一起去看哒⁄(⁄ ⁄•⁄ω⁄•⁄ ⁄)⁄私心打五星
既然角色得了老年痴呆,所以这么面目僵硬我觉得也还说得过去,这种片子你苛求逻辑和情节有啥意义呢?毕竟能看到七小福什么的再聚银幕也不容易了,况且关节技的打斗也真是不错的,情怀和打斗都不错。
未看◇电影看完时间:(2019.03.31)○给海参崴而不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加一星。看着洪金宝的动作戏,有种莫名的揪心电影里再聚齐这帮人恐怕是不可能了,跟想象的不一样,不玩情怀只写实,退休老干部的黄昏生涯,孤寂身影漂泊,欲扬先抑模式,江湖残酷与亲情氛围的对比,讲的是爷孙情,还有退休老特工上演一幕极限营救的好戏。打斗不多但都是技术性击倒,洪金宝动作设计还是牛。剧情稍简单,想说的其实是得了健忘症的老人试图在一种新的爷孙关系寻求自我救赎的故事。这片我觉得挺温馨,是不错的小品剧,主要是宣传方向不对,特工两字会让人以为是实打,武打为主调,所以让多数人失望。没有过分煽情是这片一大优点。众明星加盟反而变成弱点了。
温暖但太搧情!3.5星
就像是尝了好些制作不错的佳肴(虽然味道不一定对得上胃口),想换换菜品,结果一端上来,就对其品色略有嫌弃,然后越吃越不对味,以至于平时不挑食的我,还是出现了不想下咽的情况!说片子烂到家呢?倒还不至于,但各种瑕疵满满的存在,还是为我不喜,大批香港演员的东北话配音听着实在别扭(好笑)。
友情分任性给,曾经的动作电影时代再也无法复刻了 有点心酸
爷爷的肚子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