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部电影,纯属意外,甚至当片头出现杨千樺的名字时,还以为又是一部三流搞笑烂片。
可是当晃动的镜头追随她那惨白的妆容,缓缓推进时,才发现,这是一部充满诡异影像的大制作。
电影改编自李碧华的小说《饺子》。
印象中,凡李碧华的手笔,无一例外的充满妖气。
并且一定是以女性为题材,探讨人性的悖论。
这部小说也不例外。
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女人(杨千樺饰),年轻时凭选美出身,混迹于演艺圈,大红大紫之时,挑了一个家财万贯的男人(梁家辉饰),嫁入豪门做起了阔太太。
然而,二十年后,当昔日的风华绝代逐渐退变成半老徐娘,女人赖以生存的男人居然被一个普通的鞋店店员勾引,做了金屋藏娇的勾当。
店员的年轻娇嗔是女人不再拥有的,于是,女人经人介绍,找到了住在一间如人间地狱的暗屋里,做着“饺子”生意的如鬼魅般的另一个女人——梅姨(白灵饰)。
梅姨是大陆人,年轻的时候在深圳的一家医院做妇产科大夫,偶尔自己接点私活,在地下诊所里给未成年少女做人流手术。
后来到香港,在贫民窟中开了家“月梅阁”饺子店,在上流社会中十分出名。
梅姨本身便是个谜,这谜是她的年龄。
戏中白灵应该看起来不过35,6,但实际上,梅姨的年纪应该是60岁。
另一个谜是她的饺子。
梅姨的“饺子”以让人回复青春而出名,其材质,原是意外之后流下的婴胎。
从两个月到五个月,不同的月份有着不同的功效。
将婴胎混于白菜,剁碎了包于筋道的面皮中。
煮出来,晶莹剔透,里边的红红白白都能看得真真切切。
当女人吃下,皮肤也变得如饺子般,红嫩白皙,宛若新生。
饺子馅的极品,是用五个月时的婴胎做成,一旦吃下,立刻能由老妇变成少女。
因五个月时做人流手术,是冒了母亲生命危险的。
因而此上上之品,是可遇而不可求。
然而,偏有一中学生模样的少女,在其母的陪伴下,到梅姨的暗室做了这手术。
原来,这五个月的婴胎,是其父乱伦所致的孽种,断不可留。
打下来的婴胎,浸在鲜血里,盛在漂亮的玻璃果盘中,被梅姨冻在冰箱里,做为给女人享用的极品。
女人吃了五个月婴胎馅的饺子,终于战胜了年轻的店员,重新得回男人的宠幸。
可她真的赢了吗?
始料未及的,孽胎成了药引,激发了所有之前吃过的婴胎的腥臊之气,从她的肌肤发孔里渗透出来,让周围的人终于明了,怎样的残忍,才换得了这付重新艳丽的皮囊。
而男人,一切罪恶根源的起因,也因无法抵制长生不老的诱惑,最终成为梅姨的入幕之宾。
女人,在失去了所有原本拥有的东西之后,只有让自己沦为梅姨第二来维持这残忍的艳丽。
电影集结了时下最强大的团队,陈果,陈可辛,杜可风,奚仲文和李碧华。
无论镜头灯光的运用,画面的张力,服装和化妆的到位,人物的刻画,都使得电影惊悚恐怖,却又扣人心弦。
之前没看过白灵演的电影,但这部戏里,她饰演的梅姨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她手持菜刀,背对观众,像跳热舞一般扭动腰肢,娴熟的挥动菜刀剁肉时,全身上下无不透漏着鬼魅般的诱惑。
仿佛那一刻,她便是时间的主宰,那把菜刀,便是控制时间的武器。
无论怎样的苍老,因着她的魔力,便会回复青春。
这种诱惑,又有几人能够抵制!
小时看这部片子,纯粹是为了寻找其中的恐怖元素。
随着岁月的渐渐流逝,一些东西似有似无开始在心中沉淀,我才发现,《三更之饺子》中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吸引着我。
片子的主题与食物有关,从食物这条线隐身出来的,是想要永驻青春的男女,再加上做饺子的媚姨。
因此,《三更》中的饺子,就不仅仅是食物这么简单,它承载的是一段时光,一段对过去的不舍,一段对未来的奢望。
在正式开始对“饺子”的享受前,我们不能忽略了影片中其它的“美”,即使令人不寒而栗,没错,那就是一种美。
先说媚姨与李太。
媚姨的身体就像一根弹性很好的弹簧,她的言语有着北方女人的干净与利落,片中做饺子的片段全成了她的专场表演,那双高跟鞋就是道具。
她有些苍老的声音从丽净的面孔下传出,嗑瓜子,做饺子,做爱,每一瞬的她都有一种奇特的魅力,充满着诱惑与危险,我突然想起一个词语——魑魅魍魉。
再看李太。
李太第一次的出场很艳丽。
服饰与发型与她本身构成了一种不和谐的冲突。
服装的艳丽,衬得她的脸色苍白;发型的盘曲,偷偷泄露了她的年龄。
当她第一次走进媚姨的房间时,你会发现,屋内的摆设与李太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呼应。
房屋里贴着荷叶色的墙纸,但已经不再鲜嫩,而是构成了屋内一种暧昧的气氛;屋内放着观音像、毛主席像,还有一大块玻璃制的牌匾悬挂在屋内,还有一张媚姨“年轻”时的照片。
这间屋子的奇怪之处在于,它不是过去、现在或是未来哪一个阶段的时光,而是三者的综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信仰、九十年代廉价的时尚,以及此时此刻李太的渐渐衰老与媚姨的青春容貌。
当李太、媚姨与屋子相互映衬时,就酿出一种诡异的氛围,一种不和谐的冲击力从环境中一点点渗透出来,与屋内飘飞的纱帘一起,丝丝扣扣酝酿出一层凉气。
正式说饺子前,我还想说一篇鲁迅先生的小说,名字叫《药》,这个故事中,革命烈士的血被用作治病的药方,“人血+馒头”的模式深入人心。
奇怪的是,每一次想到小说里对于这个人血馒头的描写,我都觉得很好吃。
不是因为心智不全,而是,翻开小说就会发现,通篇除了开头直接说出了这个馒头的不同之处外,通篇都没有再正面描写这是一个“人血”馒头,而是通过细节,从色、香、味几个方面写。
但是,在描写的时候,鲁迅先生却赋予了这个馒头“好吃”的特性——比如“奇异的香味”、“一缕暗红色的烟”,等等。
回到《三更》,影片开头时婴儿胚胎,没有以可怖的形象同我们见面,它们被泡在水里,晶莹剔透,就像虾仁。
后面的情节中,除了打胎那一节,再没有出现令人作呕的画面,取而代之的是一碗碗鲜美的睡觉。
弹指可破的表皮,一包鲜汁,甚至在咀嚼时会发出轻轻的“咔咔”声,就像脆骨在唇齿间一点点被挤压,然后吞咽。
导演和鲁迅先生一样,用“美味”代替赤裸裸的表达,使整部片子自始至终飘荡着一种恐怖的感觉,这种恐怖不在于鬼怪的可怕,而在于人性的坏。
导演做到了。
就像是《恶之花》,极美的外表下却充斥着荒诞,充斥着对人性的拷问。
因而,当媚姨为了弄到活胎残忍的让女孩受罪时,当媚姨虏获了李太的老公,当李太最终提起刀砍向五个月的胎儿时,我们会发现,这其中的因果,是多么荒诞,又是多么合理。
说荒诞,是罪恶被美好的表象隐藏,处处行走的,原来只是衣冠禽兽;说合理,是因为,这就是人性,或者更残忍一点,这就是人的本能。
媚姨的性欲,李太的残忍,李太老公的好色,人生的多面向从《三更》中反射出来,“人吃人”已经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就是《三更之饺子》,一场荒诞美,一场关于人性的拷问。
相当无聊的电影,也许女性看了感触会很深吧。
摄影是杜可风,朴实的风格,采用富士胶片拍摄。
本片声音的作用要更重要
饺子吃下的是宠幸是热情是占有是地位梁家辉床戏达人三场床戏三种情绪三种演技我不如他因为一直跳不上床陈果让白灵唱歌洪湖水,浪打浪此中隐喻我装作知道其实真不知道馋死白灵的身子那种丰腴健康的肉体只限本片只有想像紫河车,中药即人体胎盘亦是人肉有人引为大补津津有味恶趣味的传统药物女拳主义观此片愤怒饭桶干饭主义者换食直男猥琐中二者白灵番号多少?
看到白灵,脑海里倏地闪过小时候纸质时代,她被喜道人长短,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tabloid渲染的形象:着装暴露,妖冶艳俗,“反华艳星”,似乎是一个和传统文化理念格格不入的怪异存在。
看完《饺子》,立刻拜读原著,搜索大小媒体对白灵的采访。
白灵的表演和李碧华笔下的“媚姨”简直浑然天成,毫无斧凿痕迹。
单看文字,李碧华用诡谲的风格描绘了沉着老练的“媚姨”,也用了更多笔墨交代“媚姨”青春时代的爱情。
电影在“媚姨”的篇幅上虽有删减,但白灵张弛有度的表演,完全超越了我对文字的单薄想象,“媚姨”的形象跃然纸上:神秘性感,风情万种,参透世情。
想起她在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的获奖感言:“感谢陈果导演的一通电话,让我演这么奇怪的角色”,她居然用了【奇怪】这个词,但没有比她更能自由发挥这个角色的女演员了。
「我是白灵,我也是宇宙,是山,是水,是火,我也觉得自己是个安琪儿。
」她的思想深度,是我望尘莫及的。
她像是充满神奇力量的人间异色,能游弋自如地适应变化万千的情境和时代。
在文革期间,她是参演样板戏的文工团女兵;在陈果的镜头里,她变身青春不败的妖妇;在好莱坞,她又化作大胆前卫兼具大方得体的先锋卫士。
无论在哪里,她都是自己的宇宙里自由自在的精灵。
因为李碧华,所以特地找的本片出来看。
以为是恐怖片,其实不恐怖,以为是情色片,其实不色情,以为是烂片,其实很震撼。
杨千嬅和白灵的表演都很到位。
特别是白灵,演出了那种市井女人的味道。
媚姨这个角色应该就是这部电影最为恐怖的地方,她的话更是直指人心,把人吃人描绘的越平常越是让人毛骨悚然,甚至这个历史已延续了一千四百多年更让人觉得人性的恐怖。
用人肉歌一曲不老的青春之歌,佐料就是人性的泯灭。
至于其他什么的政治寓意,咱一个不懂政治的人也就不去管它的明喻暗喻了。
今天,在周大福看中了一个钻戒,18K白金,8分钻,强光下闪闪发亮。
未曾做过苦工的白腻手指上,纤纤光芒,甚是清雅。
发到说说上,对自己说:这是下半年给自己的犒赏。
朋友们问:准备买钻戒结婚了么?
要男朋友送的?
我呵呵一笑。
忽然想起了小说《饺子》里面艾菁菁戴的硕大的钻戒。
李碧华的小说一向凄厉。
先是《青蛇》,后是《饺子》。
前者蜿蜒,后者破碎。
妖娆妩媚的蛇妖,哪里知道世上千年的区别;韶华已逝的富家太太,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电影看过了,杨千嬅板着脸,压抑着自我,想要表现出深闺怨妇的惆怅,却始终演不出那种沧桑绝望。
白灵神神叨叨,俗艳妖魅,却大放光芒。
但我还是喜欢李碧华的原著小说。
那关于媚姨的前世今生,在片中不过是惊鸿一瞥,笑谈中几句话便烟消云散了,在书中,却留下了一丛红得像血一样的花。
媚姨说,做人,也要看造化。
既然活着,就该活得更好。
被人吃掉的婴胎,绝大多数是女婴。
可见,做女人,更要看造化。
六十多岁仍如三十岁少妇的媚姨,眉目清晰,唇边带笑,眼中却是一片冷漠。
她有爱过。
她曾是个劳动标兵,模范大夫。
明明是妇产科大夫,却偏偏干的是堕胎流产的工作。
国家政策嘛,她也是为人民服务。
一天打掉二三十个,一年就是三千,十年就是三万。
那个男人受不了她的工作,怕报应,把戒指还给了她,匆匆离去。
二十多岁时的黄月媚不懂。
生生死死,在医院本就是平常。
有自己父母不想要的,有国家政策规定不能要的,她只是个执行者,那些被抛弃的婴胎,不该将未见天日的怨气撒在她身上。
那个软弱的男人,更不该将残忍二字扣在她头上。
最终,她的心肠也冷了。
她终于明白:女人,到头来依仗的不过是自己。
四十岁的艾菁菁,从前是红星,退出后嫁入豪门,她以为自己一世都会这么好命。
直到中年,青春消逝,又无儿无女,她也明白丈夫爱的,永远是二十岁。
他不说,她不问,不代表没有发生过。
支票上面再多的零,也不过是空洞,填不满她的空虚。
她不吵,不闹,不离婚。
她想抓回她的青春,以此来抓回她的老公。
用钱买回了婴胎,一瞬间她也以为买回了她的青春,买回了她的幸福。
可是,她始终不是二十岁了。
出嫁时许下的三个愿望,一个都没有实现。
但,每个女人,都会许下这样的愿望:第一,希望我的男人永远爱我,永远对我好;第二,永远开心;第三,青春美丽。
穿得起华衣,戴得起钻戒,但她离不开那个男人。
有他,她就有一切;没有他,她就一无所有。
最终,四十岁的艾菁菁明白了一个道理:女人,到头来依仗的不过是自己。
我买过很多东西。
有用的,没用的。
一直喜欢的,喜欢过很短时间就不要的,很多,很多。
但我身上戴的,穿的,用的,没有一件是男人送的。
没有哪个男人记得,我穿什么码的衣服,我腰围有多粗,我的脚有多大,我喜欢黄金还是白金,喜欢红玫瑰还是白玫瑰,爱吃肉还是吃菜,爱看书还是爱看电影。
但他们一定都会记得,我哪一年出生,我现在几岁,我不再是二十岁的小姑娘。
而我自己,总是会在恍惚间忘了自己几岁,我永远以为自己比实际年龄小三岁。
媚姨对菁菁说:你,五年以后变老二,十年以后变老三,十五年以后变老四。
我和你不一样,我靠自己,你幸福,我自由。
譬如那颗钻戒。
我想买,就去买,不必等男人来送。
女人,到头来依仗的不过是自己。
《饺子》。
电影的阵容是强大的。
在电影开头的字幕上,我们可以看到在香港无人不知的杨千桦、梁家辉,可以看到已经走向国际的陈果、白灵,还可以看到李碧华。
既然这个故事出自李碧华笔下,那么我们就有道理相信它的好看。
冷看世情。
应该是李大姐一贯的风格。
影片中的李太曾经是一名光彩照人的电视明星,后来嫁作贾人妇,成为一个阔太太。
时光就这么流逝,李太年老色衰,李先生另寻新欢。
李太不甘心失去青春,因为对于她来说,失去青春失去美丽就失去了一切。
然后李太找到了梅姨,开始以人吃人的方法延续美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已成为堂堂正正的真理,打着爱美的旗号,人们什么都可以做出来。
为了外表美,内心扭曲一下,吃一些人肉也不足道。
也有很多观众说,片中李太这种行为是可鄙的。
可是我觉得这些人都是在假装高尚。
若真是80岁的都能脱胎换骨变成18岁的,你会拒绝吗?
后来李先生也去吃人肉饺子了,如果那些参加李家聚会的富婆们知道了事实,一定也会去吃。
何况李太的情况更不一样,她年轻时太美(虽然说杨千桦并不是太美),就更是无法接受岁月的变迁。
想想看李太除了美丽真的一无所有,所以她吃人也在情理之中。
这部电影的商业成分是很明显的。
变态和情色构成了一部具有票房价值的商业片。
可是我只想说,在李太饮泣着回忆自己年轻时拍的电视剧时,我忽然想到了一句悲哀的诗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这是老娘看的第一部三级片,那个时候貌似刚刚满18岁的样子,那么这部片子算不算我那个无良的哥哥送给我的成人礼呢?
话说今天看来这部三级片实在小儿科的很,至少和李叔叔的《色戒》比起来差了N个档次,但是在那个时候却足够让我脸红心跳手脚发凉了。
再加上需要意会的剧情,导致我此后一段时间看到粉色馅的饺子就反胃。
还有那个恶心的鸡蛋,一脚踩下去还有孵出小鸡的,记得当年我是见到过这个玩意,据说是20还不是十几天的样子的鸡蛋做的,据说可以防治高血压。
不过我实在没那个勇气和决心,虽然我弟弟和老爹很淡定的把它吃下去了。
白灵不化妆的样子我居然看了一半认出她来,杨千嬅不张着嘴哈哈大笑让我有些小郁闷,不过整部片子本身就很郁闷,婚外情,乱伦,凶杀,三场床戏,一个高中mm的堕胎场面,还有最后杨千嬅同学拿着菜刀,对着那个5个月大的胎儿砍去,简直是对我人生和心理的一次历练。。。。。
不过,这还是一部好片子。
6.6分给《饺子》这部电影,实在是低估了。
这是一部我至少看过3次以上的电影。
昨天买了李碧华的书,刚刚把她写的《饺子》的原版小说看完,可以说电影能够还原到这个水平,已是7.5-8分的水平。
再加上剧中梁家辉和白灵两人的表演实在精彩。
家辉扮演年过50,但依然风骚的地产富商,一出场就一副花白头发,却面带不羁的形象,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此人年轻时是多么风流,见过各种”世面”,以至于老了也丝毫不能掩饰。
白灵在2003-2005那段时间很红,知道她还是小学的时候看欧美的颁奖礼,她走红毯,才知道原来好莱坞有个亚洲脸孔叫白灵。
剧中饰演一个极具妩媚的妖妇,永远娇艳照人,永远猜不透真实年龄。
至于杨千嬅,总有影评挑剔她的演技,说她演的过于压抑,用劲,说她那是不过年届30,演不出躯壳依被日日包裹在名贵皮裘中,但青春俨然已逝的贵妇心中的苍凉,怨怼,不甘之感。
但是我觉得杨千嬅的演技还是过关的,最起码,是忠于原著的。
看过原著之后,我可以说,他们的表演都是准确的。
这部片在我大学期间第一次看的时候给我深深的震撼。
”女人最终还是要倚仗自己”这句话在书中和剧中都出现了数次。
结局是,杨千嬅所扮演的角色,她真的做到了”只倚仗自己”了吗?
需要观影者去找答案。
Anyway,这部电影我评了5⭐ ,非常推荐。
finally ,我爱李碧华。
拍得有够闷的,要不是梁家辉和白灵撑一下场都不想看下去。杨千桦演技太嫩了点,和白灵这样擅长演狠角色的比起来差不是一星半点。
支持陈果
不够小说好``
满纸吃人。中式恐怖。寄希望于讨好男人以换取幸福的女人会变成伥鬼。
女人。真可悲。
碧华的视角总是尖锐而独特。
杨千嬅的上佳之作,将一个中年女人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导演的拍摄角度和节奏也控制得非常好。值得一看再看。
不知道那30分钟的版本是怎么回事,看完完全不用看91分钟的版本了
每个人都在经营自己,电影版的恐怖过小说……最惨是那对母女!
讽刺大陆总不遗余力,但女人心哪有这么简单......ps.为什么杨小姐每次吃饺子的声音都像嚼萝卜....
扯淡
真不想添加... 但我好像真的看过
媚姨给你唱首歌,洪湖水啊~~浪牙么浪巴郎啊~~
实在是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看片子,所以跟着天涯截图看完了。。。四星给片子深刻的寓意
瘆的慌
所看过的电影中第二部以菜刀画面收官终镜。另一部拍在十年前也是港产片,叫做:国产凌凌漆……
最后一幕。
N早以前看的 看到里面做爱的那段 被老爸看到了 尴尬死了
杨千嬅都可以做恐怖片……
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