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莎乐美》跳舞片段惊艳了!
这一段表演真的好厉害,舞蹈,眼神,台词,情感,无一不好。
其实整部电影,两位演员都表现的很棒,某种程度上两位都是一人饰演两个角色。
累的自卑和对表演的喜爱野心,对能够以姣好的面容登上舞台的欲望。
妮娜初时的傲慢自信,内里为累时的自卑以及甩脱了自卑来源后逐渐变强的自信感。
总之两位的表演很棒,遗憾的是没有看过漫画,有机会得去看看。
还有就是累的演员其实好漂亮的,即使特效化妆的伤疤横在脸上,也好好看嘤嘤嘤
我真的爱惨了病娇很神奇,最后一幕莎乐美给我的感觉很像《黑天鹅》的舞台,电影的主题曲也叫Black Bird,不知道是不是有这层意蕴。
结尾莎乐美的高潮表演部分,渊累和丹泽妮娜交织出现,既可以理解为渊累自我意识的展现,也可以理解为现实中丹泽妮娜正在被抢救,处于生与死的边缘。
因为“如果我们之间是爱意该多好”的剪辑过来看的,比想象中要震撼。
刚开始十几分钟有些许脸盲,以为是只换疤痕,于是重新看了一遍第一次换脸,才发现是只换脸。
亡去的妈妈一直在累的身边出现,一开始我以为是累的良知一直被侵蚀,实际上那是累的偏执,最后一幕她绕过母亲登台,是因为她已经成为了母亲一样的人,她不再需要母亲这一形象作为引领来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她已经完完全全贯彻落实了她自己的梦想,和母亲一样的梦想。
羽生田先生的追求是什么呢?
他曾经是渊透世的演出经纪人?
他对累的引导到底是出于对莎乐美戏剧的执着,还是对金钱权利的欲望?
亦或是他对渊透世的隐藏情愫?
电影没有展现出来,或者是我愚笨无法参透,不得而知。
观影过程中,有很多想法在我脑海里交织。
为了名利放弃自己人生主动权的妮娜,最后恍然大悟自己的志向原来只是一个故弄玄虚的导演。
因为长相一直遭受周围人冷眼的累,为了摆脱极度的自卑感,让自己的演技在世人面前得以展现,只能永远活在别人的脸皮之下,她会不会有一刻为丑陋皮囊的自己感到心疼?
两位演员都很美,累的长相更对我的口味(其实是更喜欢病娇),让我更加喜欢这个角色了……导致累心理扭曲的原因,不就是她没有办法顶着自己的脸展现她的演技么?
她不过是在索取她应得的待遇,有何不可?
(我真的是病娇吧救救……)当然以伤害另一个人为代价的前提非常不可取,可以这么说吧,我只是能够理解累的心理……后续想到再补充想到一个bug,如果是只换了脸的话,凭声音不就人出来了吗?
哈哈哈哈羽生田应该就是一个戏痴,为了绝妙莎乐美重现舞台而一次次地引诱累坠入深渊。
演戏的人生不断践踏底线——《深红累之渊》
今天聊聊电影《深红累之渊》。
片名累-かさね- / Kasane (2018)。
本片根据日本漫画家松浦达磨的漫画《累》改编。
影片用充满奇幻的方式讨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外貌对于一个人的生存究竟有多重要。
换句话说,一个人为了美貌可以将自己的行为底线降到什么程度。
《深红累之渊》的核心道具是一只金光闪闪的口红。
别看口红有一个浮夸的造型,功能却更加令人咋舌。
使用者只要涂抹口红后,就可以通过接吻的方式和对方交换容貌。
交换容貌的有效时间是12小时,过了12小时双方就会自动换回原貌。
或者在12小时之内,两人再次接吻就能换回容貌。
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渊累的妹子。
她右脸蛋上有一条长长的刀疤,半张脸就像小丑一样。
因为容貌的缘故,她本人时常感到自卑,极度缺乏自信,经常被人欺负,总感觉在别人眼前抬不起头。
而同时渊累又是著名美女话剧演员渊透世的女儿,渊累继承了母亲的优秀演技,渴望能够登上舞台表演,收获大家的关注和掌声。
渊透世死前将一只神秘口红交给女儿,并将口红的秘密传给了女儿。
并告诉她,只要她愿意,就可以成为任何人。
渊累起初并没有改变自己唯唯诺诺的性格,经过几次并不甚成功的使用口红经历后,更加不希望利用口红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就这样渊累顶着一脸刀疤苦兮兮的生活着。
渊累长大成人后,当初母亲的经纪人羽生田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愿意提供登上话剧舞台的机会,让渊累可以一圆话剧舞台梦。
羽生田还介绍了手下一个面容姣好、演技稀烂的女演员丹泽妮娜给渊累。
口红的秘密成了三人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
渊累利用丹泽妮娜的美貌和自己的演技,在话剧舞台上大放异彩,彻彻底底圆了舞台梦。
她接连和各大导演合作,成功登上各种报纸杂志,丹泽妮娜的名字渐渐变得家喻户晓。
而丹泽妮娜则献出自己的美貌,借助渊累的演技,在幕后接受各种虚名带来的快感。
羽生田也从中获利颇丰,带着对渊透世的思念,算是给自己和故人一个交代。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人人都会说美是由内而外的,心灵美最重要,可在实际操作中,每个人都难逃外貌协会的限制。
容貌成了每个人最为重要的点,面对长得好看的人,大家总会不自觉的产生亲近感,认为长得好看的人也好。
可实际上呢,容貌和秉性并没有关联。
尽管这些道理说起来都懂,可是没有办法,大家还是喜欢长得好看的。
《深红累之渊》用超现实的手法表现当今现实社会,人类自古以来就是这个样子,从来没有变过。
甚至对美貌的一些偏见都成了俗语,比如大家只会关注长得好看的人,不管长得丑的死活,才有了“红颜薄命”。
当拥有了口红的能力后,一个人可以为了美貌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呢?
渊透世用自己的行为给出了答案,为了美貌不惜践踏人世间的一切法律。
而在尝试过美貌带来的各种好处后,渊累食髓知味,也开始步母亲的后尘。
《深红累之渊》中有两部戏中戏,影片通过片中话剧的形式,比较直白的迎合演员们的心路历程。
第一部话剧是《海鸥》。
话剧《海鸥》的作者是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著名剧作家。
《海鸥》创作于1896年,剧中主人公大都从事文学艺术活动。
青年作家特里勃列夫痛感“现代戏剧全是俗套和偏见”,写了个形式新颖的剧本,由他的一心想当演员的恋人妮娜来主演,但这次演出因遭特里勃列夫的母亲、名演员阿尔卡基娜的挑剔而中断。
妮娜受不住荣誉的诱惑,投入了名作家特里果林的怀抱。
很快妮娜被这位名作家遗弃,不久孩子又夭折。
但生活的磨难并没有把妮娜压垮,经过艰苦奋斗她终于成为一个好演员。
两年之后,面对事业成功的妮娜,一事无成的特里勃列夫在绝望中开枪自杀。
《海鸥》是渊累刚出道的作品,剧中妮娜的遭遇和渊累的起步经历颇为相似。
第二部话剧是《莎乐美》。
《莎乐美》是英国才情横溢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于1893年创作的戏剧。
《莎乐美》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讲述了莎乐美听从母亲希罗底的指使,在为希律王跳舞后,要求以施洗者约翰的头颅为奖赏。
《莎乐美》是全片高潮,话剧中因爱生恨的过程,与渊累和丹泽妮娜相互利用又产生隔阂,最终鱼死网破的经历十分吻合。
《深红累之渊》就像是日本版的《黑天鹅》,妮娜·赛耶斯在压力和诱惑下不断黑化,渊累同样在诱惑下不断践踏做人底线。
渊累用错误的方式迎合错误的世俗,在歪风邪气的指引下,一个个邪恶事物被催生出来。
错误的价值导向只能结出畸形恶果,渊累在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同时,也成了牺牲品。
为了表现出两位女主角容貌的差别,《深红累之渊》在妆容上做文章。
她俩美与丑的区别仅仅是脸蛋上的一道刀疤。
可说是在的,两位女主角都是青春可人的美女,除了妆容的区别,还真是看不出这俩人有何美丑之分。
两位都是颇有回头率的美女,刻意扮丑的结果也是丝毫不丑。
演戏的人生不断践踏底线,美貌的代价不能承受之重。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K社 欢迎联系授权转载) 今天想给大家推荐的这部漫改电影,一开始你以为是一部百合片,因为整部剧的主线,是通过两个女主接吻进行的。
(我才不是被这个吸引来看的)但,看到最后才明白,它原来是个披着百合剧外皮的暗黑故事。
深红累之渊
电影的两个女主角,一个是面部有疤痕的“丑小鸭”累(芳根京子饰)
一个是有着天生的好皮囊的演员妮娜(土屋太凤饰)
累的妈妈是很出名的“传奇演员”渊透世,受妈妈的影响她从小就热爱舞台,但是与热爱舞台相伴的是,她丑陋的脸。
因为丑,她在学校被同班同学欺负,遭受校园霸凌。
因为丑,即使来参加自己妈妈葬礼的人,也毫不避讳的不想接近她。
“有人说,看到我的脸,连酒都变得难喝了。
”
最杀人诛心的是因为丑,她永远没有办法站上自己喜爱的舞台。
她自卑、懦弱、自闭、从不笑,甚至有点阴暗。
而妮娜和她完全不同。
她美丽、高傲、开朗,即使身为演员的她演技平平,也依然能获得大家的注目。
但妮娜患了一种“塔莉亚病”。
这样的病一旦发作,就会在几周的时间内沉睡。
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她没有办法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经济人羽田先生提出了方案:让累来代替妮娜演戏。
妮娜当然不能接受,这个丑小鸭怎么可能代替自己。
甚至直接对着累开启了更激烈的攻击模式——
但羽田找到累,不是没有理由的。
累的妈妈曾经留给了她一只口红,这只口红的作用是,可以帮累得到任何她想要的东西。
于是被激怒的累对妮娜使用了口红。
通过口红和妮娜互换了脸。
本来是报复性的行为,却撮合为一个万劫不复的“换脸契约”。
一开始,妮娜觉得,反正只是换个脸而已,累用自己的脸去演戏,得到的名声都是自己的,自己只用坐享其成就行。
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名声,她开始主动和累换脸。
第一次尝到通过累的演技,帮自己拿下了喜欢角色的甜头的时候,她甚至开始规划起来,为了帮她实现“最棒的妮娜”,要怎么改变累。
生活里也是一副自己掌控全局,累对她言听计从的姿态。
而丑女累,通过妮娜的脸,除了站上自己想要的舞台,还得到了从前丑陋外表的自己没有得到过的善意——走在路上别人投来的不带着厌恶的眼光。
被人接纳和融入的感觉。
自信。
还有爱情。
这都是累从来不奢望得到的东西。
但这份爱情,也是妮娜想要的感情,所以天平开始逐渐失衡。
妮娜发现,即使累用着自己的脸,她却变成了被动的哪一方。
累用她的脸和她喜欢的人产生了感情,她却没有办法阻止。
妮娜这个名字的确如她所愿的红了,但除了这张脸,别的都是累的。
甚至自己突然犯病时,连换脸这件事,都不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原本为了名声而进行的换脸,开始让她感到恐慌。
累呢,也逐渐体会到这张脸带给自己的一切。
一开始的换脸她是低姿态的,但是慢慢享受到这张脸带给自己的一切,她第一次对妮娜说出“请把脸还给我”。
妮娜试图找回主动权。
累第一次有了想法,成为真的妮娜。
她开始认同羽田所说的,因为这张脸,自己失去了太多,但如果拥有自己的内心和妮娜的脸,她就是最好的妮娜。
在妮娜第二次病发作,沉睡了5个月的期间,她开始经营起妮娜的人生。
甚至,不再打算把妮娜的人生归还给她。
累用妮娜的脸接了一部舞台剧,叫做《莎乐美》。
在剧里,莎乐美爱上了约翰,但在约翰的认知里她是被诅咒的存在,所以拒绝了她的爱意。
为了得到约翰,莎乐美在最自己的杀父仇人罪恶之王面前献舞,得到对方的爱慕,并请求国王将约翰的头颅作为自己的赏赐。
累和妮娜的关系,正像莎乐美和约翰。
疯狂的莎乐美,就是疯狂的累。
一开始的累其实是内心善良的。
和妮娜换脸到占有她的生活,她经历了无数挣扎。
但她被压抑得太久了。
和妮娜的换脸让她品尝了生活的甜,再回到的一无所有的生活,落差大到让人恐慌。
所以,她选择了不择手段留住这口甜。
一开始的妮娜以为能主导一切,把软弱的累当做一颗可以改变生活的棋子,一条获得认可的捷径。
可天上不会掉馅饼。
因为对名声的追求,她失去了原本拥有的自信,家人,甚至自己的生命。
虽然,这部电影的原著漫画本身就是人气很高的作品,据介绍,在日本的销量达到了180万册之高。
但其实在电影上映之前,很多人并不看好这部有点“超现实”的漫改。
因为通过一支口红互换人生的故事,在漫画里很容易实现,在现实的电影拍摄里,对演员的要求就非常高。
两个人需要扮演对方,同时扮演自己的多重性格。
尽管这部剧还是能挑出瑕疵,但作为一部漫改剧,已经极大程度的还原了原作(虽然电影里删掉了漫画里比较经典的桥段——累一个人无休止的和别人进行换脸)关于人性的善与恶,丑与美的阐释都已经做的很好。
而全剧最大的bug,大概就是芳根京子即使脸上画着一道可怖的疤,也实在很难让人相信她的丑女设定了吧。
仅仅是换了个脸,就体现出了完全不同的自信和优越感。
丑陋的才累拥有的,突出的执念。
想变成完全不同的自己的执念,是她的秘密武器。
好像演戏这种东西有的人就是演的出来,有的人就不能。
演技都是慢慢学的嘛。
妮娜就是,没有代入感,很轻浮地用表情在“作”角色,与其说演的是角色,不如说是凹既定的台词在矫揉自己。
这个导演好装逼啊。
看得出来有时候没有什么好严肃的他还是一副紧绷的脸。
以前我代入角色模仿的就是这种人吗?
qio得马得。
这种人完全支撑不起来,是虚伪的人好吗?
代入一个角色的方法不是通过他说的话假装是自己说的去揣测。
必须站在第三人角度旁观,观察这个人去揣度为什么这样说,动机是什么,这种硬干货才能真正让我们认识到他是怎样的人。
毫不动脑仅想凭感性去“模拟”一个人,偷工减料,像鹿先森乐队想用过剩的情感去超越音乐理性层面的东西一样,做出来的东西。
算是走捷径强行掩盖掉自己的短板,而且是必须的技能,偷工减料。
情感也打动不了人。
“现在的你内心深处没有隐藏着什么的神秘感”这个导演耍女朋友要求还真的是高呢。
终于懂了那个经纪人的意思“你知道最令观众动容的时刻吗?
赝品超越真品的时候。
”以假乱真,仅仅五个月的时间,足以发展新的人生了,真正的妮娜成了冒牌货。
累的母亲,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吧。
渊这个名字,也不是她真正的名字,是继承的别人的吧。
看着舞台上那个是自己,又不是自己的人的人生,意识到她的人生已经被剥夺了。
累也从开始纯洁的姑娘,变得有心机。
莎乐美。
感觉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哦。
“被对渴望之物的异常执念所支配”,虽然没有体会过,但生活中,对爱情,一些不甘心,留恋,稍微加强一点,就是所说的,对渴望之物的异常执念。
演员,这是个好严苛的职业。
“给我再入戏点。
”莎乐美为了得到心爱的男人不惜将其杀死,这样的故事也必须像自己使其发生的一样入戏。
真的是。。
工作上,被导演狂骂一顿后,其他人下班的下班,也没有人来关心。
这是现实的,职场吗。
太可怕了,职场。
她自己也知道,不是自己脸,的虚假吧。
她这么反抗,是讨厌被虚假包裹的自己吗。
自信与优越感。
我用一夏的眼睛,完全看到了不同的世界。
仅仅是,换了一张脸。
物理上的脸。
就能带来这些,不同的感受。
人真是脆弱。
原来刀伤不是天生的,是反抗嘲笑自己的同学时被割的。
她也就是生下来,不漂亮而已。
不到丑的地步。
现在人对自己要求都这么高吗?
成为莎乐美的同时,激发了她所谓对渴望之物异常的执念,爱和疯狂。
“你抱着的,是不惜杀死也要得到的爱人的头颅,多一点爱和疯狂。
”下一秒就是她体验所谓“不惜杀死也要得到的爱人的头颅”的感觉,抱着妮娜的头颅。
太可怕了!
这就是电影有趣的感觉吗?
终于get到了,好开心!
妮娜懂得,只要能做自己,能和父母在一起,拥有自己的人生,即使面相丑陋也毫不在意。
天台上两女主的对峙,真是,我见过得真的撕逼。
太激烈太热烈了。
是武勇的男生没经历过的场面。
而累,则选择彻底背离自己。
她拒绝和母亲牵手,其实她是对她这样无法直面真实自己,逃避,选而夺走她人人生的自己非常不愿妥协吧。
她仍然上台前回望了她一下,可见不到她,此时的她显得有些孤独,也有那么点理解的惺惺相惜。
可是自卑给她的压力太大了,自信和优越感对她的吸引太大了。
这一幕换的真好。
把莎乐美亲吻约翰的头颅,一下子换成累亲吻妮娜的脸。
这种异剧呼应,真的是,双重打击。
一遍遍充满爱与疯狂地叫“我吻到你的嘴唇了哦,约翰”,然后抱紧他(她),就像一遍遍爬也要爬回去,也要亲吻那个躺在卧室里,可以给她美丽容颜,一天虚假自信的女孩。
这个舞台华光下的背面,跟她的母亲如出一辙。
虽然她看不起母亲那样用卑鄙营生,靠夺取她人人生生活的人,但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步步,也走到同样的,境地。
这是个悲剧故事。
不能做自己,自己的人生被别人操控,真正的妮娜在尚有奄奄一息的时候,轻声但绝望又恳切地连续,强烈要求:殺了我!
就是个被强大的自卑,和自己不认可自己操控的女主,通过操控别人的人生,来摆脱自己对自己的操控。
也是一个被操控的,可怜的肉体呢。
可惜后半段剧情反转得也不多,和前半段交代的,我们预想的差不多。
本以为后半段会有什么另外的含义和惊喜推出呢,可惜没有呢。
片尾曲好听。
电影刚开始的阶段二人的人设是,累—自卑、懦弱,妮娜—嚣张、跋扈!
而随着二人不断的换脸,累不断的迎来人们的欢呼、也不断的收获着自信!
到电影结尾阶段,二人的性格几乎是完全置换过来,可见颜值带给女人的自信真不是一点半点!
这也是各类美颜相机大行其道的原因!
不过,原来公司的HR经理,容貌上看真的是满脸青春痘,但丝毫不改其自信的发言和行事!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容貌对人的影响,也要看其内心的强大程度!
看完了。
一开始两个女性角色在脸盲症的我眼中,只能凭伤疤区分,但是渐渐地人物性格让我清楚地区分开了两人,随后即使发生了转折,角色的不同也清晰可辨。
我觉得累那个演员本身的容貌是比妮娜好看的,尤其是满脸阴气森森表情的时候,美貌爆棚。
妮娜那个演员在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脸圆圆的有点普通,但是最后舞台剧演莎乐美的时候,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那种疯魔癫狂的感觉营造出了超出自身的美貌。
一次次事件是人物变化的助推器,只有妮娜第一次生病醒来那段性格变化有点突兀,其他感觉都很合理。
结尾戛然而止,让我舒了口气,虽然没有交代后续,但舞台上莎乐美最后身影,光明环绕着的黑暗已经昭示了一切,可以预见的不幸正在蔓延。
还挺好看。
虽然吓到我,也坚持看完了。
一开始这电影名字,这封面,我一点都没想看的,结果看了一段tao酱的舞蹈,这电影可以找来看看。
一开始的剧情真的心疼小累,很早妈妈去世,一直在姨妈家寄人篱下,钱也被姨妈卷走,还一直遭受着姨妈的嫌弃,我的天,累能活到现在真的很坚强了。
在这样的精神打击下,自卑真的是根深蒂固。
而另外一个妮娜,美貌自信,因为即使她顶着累的脸还是自信的走在大街上,购物,生活,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只是有点气愤罢了。
但是有些事情一旦开始,人性的欲望就萌芽了,从累开始说谎要跟乌和导演约会开始,她尝到了万人瞩目,尝到了爱,开始想要更多更多。
而妮娜开始慢慢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在一点点被剥夺。
魔鬼开始释放,因为妈妈开始出现,加上还有羽生田的推波助澜。
累决定成为莎乐美。
羽生田也是个奇怪的人物,她知道累妈妈的秘密,妈妈也是换脸的人,那么被换脸的是谁,还活着吗?t她妈妈是怎么死的?
他一遍遍欣赏着她妈妈演的沙雷美,是对艺术的追求?
电影最后戏剧和电影情节融合在了一起,在最后一场换脸之后,累进行了一场完美的演出,那种病态的渴望很好的表达出来,最后在话剧结束,电影也结束了。
但是在最后的出场前,她没有接受妈妈,而是甩开了,魔鬼应该没有赢,妮娜被推下楼,累用手去拉的时候,累应该还是那个累,只是想完成演出。
希望她能攒够钱之后去医院看看,脸的疤是不是能弄掉,而妮娜也可以回到自己的生活里。
魔鬼有时候就在耳边回响,为什么他会对着你说话,因为久处黑暗,不想舍弃光明吧。
电影还可以,tao酱演技越来越好啦,开心`
双女主的演技真的棒,土屋太凤在这里的造型太美了以换脸展开的剧情,“累”的自卑压抑,“妮娜”的自信狂妄,以及两人越陷越深之后“累”的疯狂执拗和“妮娜”的恐惧不甘,欲望对两个人的侵蚀演绎的十分到位。
在生活中,长相平凡或丑陋的人受到的来自世界的恶意会更多。
相比外貌出众的人,他们获得的机会更少,受到的歧视也更多。
累的童年都在欺凌中度过,养父母看不起她,小伙伴欺负她,邻居把她当怪物,像她这样在人生前十几年遭受了无尽恶意的人来说,这支口红就是她用来向恶意开战的武器。
“欲望是痛苦的根源”,当它得不到满足就会让人痛苦,可一旦得到满足又会滋生更多欲望。
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过去,有自己的野心和欲望,在现实面前有太多陷阱,抉择可以让你实现愿望,也可以让你坠入无尽的深渊。
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在“整形”大行其道的今天,拥有一张完美的脸,似乎就意味着获得了通往完美人生的门票,好看的人如众星捧月般享受着名誉,金钱,荣耀,好看的人可以被原谅,可以被理解,更加可以被认同。
去年的一部日本悬疑片《深红累之渊》就让红颜秀影大开眼界。
影片由松浦达磨畅销漫画《累》改编而来,土屋太凤和芳根京子饰演双女主,目前在豆瓣上获得了7.6的口碑评价。
妮娜是正当红的偶像演员,拥有一张近乎完美、精致的脸蛋儿,如果仅仅只是演演偶像剧,妮娜的演技足够够用,要命的是天使脸蛋儿的妮娜拥有一颗想当实力派女演员的野心。
最近,妮娜参加了自己崇拜的青年男导演的最新作品《海鸥》的试镜,面对挑剔敏感的年轻导演,妮娜的演技成了最大的绊脚石,而经纪人羽生田找来了一个蓬头垢面,脸上有一道疤痕的同龄女生,女生叫渊累,母亲是知名演员,自己却因为长相丑陋一直受人排挤。
面貌丑陋的渊累却继承了母亲的表演天赋,也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只金色的口红,只要抹上一点,亲吻对方就可以交换面孔,妮娜被渊累的这项特异功能所震撼,喜出望外的凭此获得了《海鸥》的女主角,并获得了导演的青睐。
每到晚9点的钟声敲响,渊累的口红魔法就会失效,渊累就得返回住所和妮娜交换面孔,时间一长,妮娜凭渊累的精湛演技步步高升,受到国内知名大导演的点名出演,而妮娜和渊累两人的间隙也日渐凸显,妮娜嫉妒渊累的演技,渊累则羡慕妮娜的美貌,两人互为镜像,都为自己所不得的事物苦苦所求。
渊累获得了美貌后,演技如虎添翼,节节胜利,获得外界一致好评,原本消极厌世的渊累,因为妮娜的姣好面容和自己的独特气质,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推崇,这使得渊累不愿离开妮娜的皮囊,甚至,渊累想借妮娜的皮囊和心灵相通的导演谈恋爱。
无欲无求的渊累因为妮娜的脸,想要的越来越多,一开始是吸引导演的野心,随即发展成想吸引观众,被所有人捧在手心,近乎癫狂的渊累与正在饰演的莎乐美奇妙融合,最终不惜牺牲妮娜的肉身,满足自己的渴望。
交换面孔对于渊累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小学,她就曾经和学校里最美的女孩交换面孔,得到自信和自豪感,站在舞台中央扮演公主,那是渊累第一次体会到美丽的魔力,也在那时候渊累内心就埋下了恶魔的种子。
而妮娜则在日复一日的交换游戏感到了自己不可控的人生轨迹,虽然自己越来越有名,但自己却只能藏身于这具面目丑陋的驱壳,而自己想要的一切都是渊累在享受的,妮娜只是空得到了一个称谓,妮娜越来越感到了渊累的膨胀和入魔,即便想逃离渊累也已经于事无补。
拥有好皮囊的妮娜,桀骜不驯,不可一世,原本是那个最可能成为恶魔的人,可被旁人排挤打压的渊累,却抢先一步夺走了恶魔的种子,成长为那个恶魔,渊累和妮娜交换面孔的同时,也一并把妮娜那颗虚荣贪婪的内心转移到了自己的身上。
美貌和所有美好的东西一样,给人带来了希望快乐,然而美貌也正如所有美好的东西,容易被侵蚀和腐坏,当人人以美貌为第一要素,评价一个人最核心的部分是美貌,那一切就会变得本末倒置而那些被美貌所遗弃的人自然会为了获得美貌肝脑涂地,最终被执念所吞噬。
渊累的走火入魔最开始来自于对温暖情感的向往,她渴望温馨的家庭关系,向往倾慕她的恋人,向往对她和善的陌生人,渊累第一次和妮娜交换时,曾感叹原来好看的人也会被大家所关注,这种关注则是善意的,温暖的!
和自己面孔丑陋时人们那种避让不及带些害怕和厌恶的关注完全不同。
而在表演中,妮娜的楚楚可怜和娇艳欲滴让渊累的演技如鱼得水,拥有妮娜面孔的渊累因为自身的变化而获得了自信,自信让她在表演时无所畏惧,展现出最强有力的自己。
而妮娜所恐惧的不是名气,而是自己这副赖已生存的皮囊不为自己所控,所以妮娜才会紧急叫停,即便演技烂,不被重视,至少妮娜还可以靠自己那张甜美的面孔获得母亲的宠爱和男生的垂涎,朝野心跨出一步的妮娜想要收回那只脚,却被贪念所遏住,动弹不得。
妮娜和渊累的故事像极了那个午夜十二点急忙赶回家的灰姑娘辛德拉,辛德拉因为水晶鞋和精致服装获得了王子的喜爱,一旦褪去这些外在的,辛德拉没有信心去打动王子,童话里辛德拉和王子获得了爱情,幸福的在一起了,而童话从来没有说如果王子看到的是一个蓬头垢面,穿着女佣服的辛德拉,他还会不会被打动。
《红渊累》给了这个童话故事一个残酷的注解:幸福只属于好看的人!
渊累的人生中没有丝毫的温暖,冰冷被同学嘲笑戏弄的童年生活,被姨母视为眼中钉的家庭生活,以及成年后一无所有,孤独等待死亡的漫长人生,而同年的妮娜则享受着一切渊累所憧憬的,母亲亲手做的炖牛肉,演不好也能被原谅,铺天盖地的影视剧邀请和广告代言,妮娜并不比渊累努力多少,就获得了渊累所无法企及的一切。
渊累的人生讽刺是“看脸的社会“,在高呼着颜值即正义的时代,所有人不得不被颜值所绑架,内在最终要通过外在表露,没有让人驻足的外在,又如何吸引人去了解内在了?
太忙太急的都市生活,三秒定人品,外貌就是人品!
那些不自知的恶念被歧视,厌恶,谩骂,讥笑激发出来,最终让丑陋的人有了丑陋的内心。
正如《胜利即正义》中台词所言:“丑八怪也不是一开始就讨厌自己的,丑八怪也想喜欢自己的身体的,可身边的人让我无法喜欢,我又能怎么办了。
”颜值优于一切,反射的往往是越来越多丑恶的内心!
END -往期文章回顾豆瓣8.6,终于有部日剧,敢探讨这个敏感话题了!
几只鸡换取一个女孩的时代,依旧没有过去!
奥斯卡最佳、年度最佳,战争与自由,不朽的电影话题!
被Netflix买下版权的TVB《铁探》,凭什么?
豆瓣9.0,烂番茄100%,这部“鬼剧”太搞笑!
美的人就算脸上有道大疤依然很美。
大半夜看的什么鬼
隐形的百合作品。病态京子的颜加分,也被一人两役TAO的演技折服,高分的理由最主要的是舞台剧的部分很本质。
虽然看得有点莫名其妙,甚至女演员我都有点眼盲,但舞台剧那段还真是提气呀。台上的张力与狂嚣简直了。
第一次感受到了土屋太凤的好看和演技。涂口红亲亲就能换脸这种情节设定好魔幻。本来只是想让别人顶着自己的面孔帮自己去实现梦想,最终却被别人夺走了全部的生活。
如果连这一部都还有人黑tao妹的话可真是呵呵了
看了十分钟,有点歇斯底里
其实一开始会觉得土屋太凤和芳根京子长得很像 然而在不停地换脸之后还是能轻易分辨出谁是尼娜谁是累 表明两个女主的表演可圈可点。特别是土屋 那种癫狂那种霸占欲那种不可一世的嘴脸尤其出彩 我不知道漫画是怎样的也不懂她们的舞台剧到底想表达什么 但从剧情推进上 从一开始的合作到争执到最后已成定局 可能是角色问题 感觉芳根京子一直被压着 然而就是土屋这迄今为止最棒的表演成全了这电影。皮囊和实力哪一项重要 那不过是看你怎么利用 哈导演厉害。
中二。
永远涂不完的口红。#谷阿莫
为了所爱的面容不惜犯下罪行的莎乐美,最后一幕太恐怖了,不寒而栗,get了土屋太凤的演技,舞台剧部分精彩
又是一部漫改作品 戏中话剧那段不错
虽然两个女孩子有点辛苦,感觉要演“两个人的两种状态”合计每个人都要演“四种人”.但不是很稀奇的技法。
这导演怕是对外表丑陋四个字有所误解 即使脸上那么长一条疤还是很好看!
都表现的很好 也都很美 (私心觉得太凤更好看点)
難道只有我覺得土屋的演技被京子碾壓嗎?土屋演技被比下去的有兩個點,一個是她所有演舞台劇的部分,那個演技真是大寫的尬,是浮誇而不是戲劇的誇張,還有除了最後一段和京子在天台互飆演技那段接住了之外,之前的對手戲都差的挺遠。要知道,本來主要的戲就是圍繞著土屋的臉的,按理說她應該是絕對出彩的,可是京子不管是演自己,還是演土屋化的自己都非常出色,可以看出角色的層次不同和演技的自然,兩個反差的角色信手拈來。還有,最後莎樂美上演的時候,土屋演了半天,但是京子只是抱著頭顱演了那一瞬間,就完全把土屋演的比下去了吧,太驚艷了。主要這部電影就是兩個女演員飆戲的主題吧,不管是戲內還是戲外都是的,但是真的很明顯兩者的演技水平是不對等的。這部電影我覺得更多融的是童話吧,一個是灰姑娘,一個是睡美人。最後收尾在了最輝煌的一瞬
有点意思
我哭了。。。我觉得累披着乱糟糟的头发仰着有伤痕的脸都比妮娜光滑的脸好看一百遍。。。。妮娜的脸和演技都不行啊。。。换了之后好出戏。。。
为什么我觉得她们在剧中剧里面的演技都超级尴尬。一星给女主的美貌,一星给这么奇特的设定。
孙红雷之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