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irates》里有个叫Number 2的男人,很明显他就是Pirate Captain的一个贤内助。
在Captain基本上二到生活不能自理,还得养活一大帮船员的情况下,船上大大小小的事就都由Number 2一个人忙活着,而且做得漂亮。
海盗是个高危职业,做得好危害别人,做不好自己就危了,爷们更适合这个职业,所以在Pirate Captain的船上也都是男海盗(即使有个女海盗,也得戴着假胡子冒充爷们)。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
大家都一致认为女人在家是贤内助,在外能顶半边天。
所以如果Number 2在电影中不是个男人,而是个妞儿的话,她会把翩翩长发盘起,戴上头套,续上浓密的胡须,放弃黑丝高跟,穿着制服系着粗腰带,再来一双马丁靴,跟着Pirate Captain横跨七大洲而毫发无伤。
在Captain在达尔文的贼窝毫无防备的进入梦乡时,Number 2会和Captain相拥入眠,但右手会握着一把短刀,守护她的爱人。
在Captain飞身跃上别人的船,亮刀looting时,Number 2会在自家船上,扶着桅杆托着腮,眼里流露出期盼的目光。
在Captain屡遭失败之后产生退隐江湖的想法时,Number 2会给她的挚爱Captain深情一吻,只为让她爱的人重新找回自信。
在Captain被剥夺海盗权力而后被逐出blood island时,只有Number 2会上前搀扶起水坑中的Captain,无论Captain沦落成什么样,始终不离不弃。
在Captain明白了金钱可以没有,但dodo一定要有,以至于最终Captain奋勇闯入维多利亚女王号,其实一直有一个人在后面默默地支持着Captain,那就是Number 2。
当Captain在维多利亚女王号的厨房里跟女王搏斗,被腊肠缠身,眼看就要被女王坐死的危急时刻,Number 2出现了!
穿着黑丝高跟,前凸后翘,大喊一声:“Captain!
”,将宝刀扔到Captain手中,自己则拽着一根草绳从空中划过,抓起dodo送到安全的地方,然后跳下来和维多利亚女王展开终极PK。
辗转腾挪,刀光剑影之间,Number 2趁乱砍掉角落的草绳,空中的酒桶顷刻落下,砸中女王,将女王冲出了船外。
Number 2一个转身,竟是一枚惊艳美女,跟那个平时戴上头套,续上浓密的胡须,穿着制服系着粗腰带,再来一双马丁靴的她完全不一样。
众人欢欣鼓舞,霸占维多利亚女王号,升起海盗旗,将船头的女王换成dodo,扬帆逐浪;船长抱着美人则继续漂洋过海,探寻地图上那只“怪兽”是不是真的存在去了。
在周一的晚上,同基友吃了不健康的烤肉和冰淇淋后去看动画片。
整个影院里只有六个女生,太冷清了,看动画片还是热闹些好。
因为潮男和DTT才去看的电影,完全没有听出休格兰特的声音。
潮男的声音有一种安定人心的功能,DTT的达尔文竟然是个反派= =情节比较简单,但是笑料很多,是我喜欢的类型。
2号的温油体贴,船长的渣,达尔文和那只猴子波波先生的萌,都值得去看一看。
想说,其实,这是部应该跟基友一起看的电影
看来卡通界的都安奈不住了。
是因为平常吃的太淡都想换重口味了呀。
达尔文和华莱士很像嘛。
里面最酷的是那只猴子,有木有。
里面的那首crying很不错,打算弄原声来听。
很好奇女王为神马用钢铁裙罩啊?
还有,莫非。。。
她以前是海盗,然后遭挤兑?
哈哈,yy了。
最喜欢女海盗什么的了。
看liz那小腰细的。。
想看她的番外。
亮点嘛还有船长最后说的,二当家你不会是女的吧?
哈哈,不想腐都不行啊。
然后那个金色大胡子就默了。
原来他才是真的女的啊。
哎,总之,是因为他是粘土动画才好像看的。
一直好奇粘土动画怎么做,是不是要捏好多了表情啊。
我也好像捏哦。
海水做的很棒,应该不是捏的吧。
忘了说主角了,那只胖鸟,居然不会飞哦。
原来pirate是鹦鹉的意思,也是海盗的意思。
怪不得海盗都要配鹦鹉。
什么都不说了。
要看过才知道你想知道的。
看完该片后,我在想,英国人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其勇于自嘲的精神实在值得嘉奖。
这部3D粘土定格动画,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都在告诉你——我们来自英国。
该片的故事非常简单,却有众多让人想吐槽的细节。
本片的大反派,可以说是史上最大牌的动画片反派了——维多利亚女王。
是的,日不落帝国的子民在这部动画里,把他们的女王塑造成了一位“肥胖”、“凶狠”、“玩弄感情”的“吃货”,最后还让她落荒而逃,最终掉落到某热带雨林的树上。
而女王“玩弄”的是谁的感情呢?
是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
知道达尔文为什么造访全球搜集物种吗?
其实他是为了给他的梦中情人——女王献上珍稀动物,知道“成天为没有妹子而苦恼”的达尔文最后到了哪里,就不在继续探寻科学真理了?
“女人大多不穿衣服”的非洲。
而且,该片中达尔文的形象有着几分“Sheldon”的神韵,尤其是刚开始“为爱迷失”时的邪恶状态。
试想,除了英国人,还有哪个国家能够这样的自嘲?
即使美国人也做不到,而如果是中国拍,那就该判你“颠覆GJ主权罪”了。
当然,本片的主角——海盗们也是欢乐不断。
男一号海盗船长(他的名字就叫海盗船长),为了得年度海盗大奖(奖杯与英国学院奖相同)可以说是剧情主线,但对他来讲,海盗的生存意义,不是抢掠,不是剑术,而是火腿派对。
而“潮爷”Martin·Freeman配音的二当家,对他的船长则是不离不弃,腐国在动画里都不忘卖腐。
至于海盗们在“皇家科学大会”上的变装秀,更是爆笑桥段之一。
最后要说的,自然是动画片中永远少不了的动画角色。
分别是“只问其声、未见其人”的被摘了两个肾的狒狒,还有就是dodo鸟,和达尔文的“远房亲戚”猴子。
其中,猴子的戏份是最多的,一场“成龙式”的动作戏,再加上多次打劫,最后又救了船长,在片中可以说是绝对的抢戏。
英国人喜欢在电影中嘲讽美国人,比如《真爱至上》里对于美国总统形象的塑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说到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自然能让人想到许多美国动画,所以片中,有着两处对《马达加斯加》和《冰河世纪》的“致敬”(或者说是“嘲讽”)。
图片:194957_67952369.jpg
这个分数是冲着粘土动画,而非动画本身。
财大气粗其实并非什么好事,虽然影片故事构成和人物设置还依旧保留着阿德曼公司的影子,但好莱坞的精致把阿德曼公司拿印在粘土小人身上的指纹印却抹平了。
曾经我挚爱《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但《神奇海盗团》却印了太多仓促而就的遗憾。
那些反复斟酌大概也印了太多市场痕迹,包括人物造型和空间造型,于是华美的好莱坞再度吞噬了英伦的质感,宛如麦当劳、星巴克的为所欲为。
想起月前在布拉格,抬眼满是麦当劳、KFC、星巴克,那种兴味索然的郁闷。
此月的《环球银幕》中有篇文章——英国怎么就腐国了?
是啊,英国似乎也在应和着全世界的趣味,卖腐为生得很愉快。
但凡事过犹不及,连动画都如此腐得彻底,就不免让人心生担忧。
属于周末晚上特别受欢迎的喜剧乐呵片儿。
粘土动画,不知道背后要做多少了黏土小人儿才能完成。
超出预料的精彩。
加勒比海盗船长英勇的救鸟历险,维多利亚女王和达尔文友情客串。
自从去了加勒比海之后,便对海盗的逍遥乐天,自由勇猛多了一层理解。
从头到尾,动画充满了奇思妙想的设计,3D效果显著,各种幽默和画面动作,让全场人自始至终捧腹。
恰到好处的音乐,在不正经中加入了一丝正经,印象深刻。
不必期待剧情会多么深刻,不必期待大片恢弘气势。
加勒比的童话梦,就是周末的晚上全家老小,亲朋好友凑个热闹,简简单单开开心心。
因为影片的剧情就是为了告诉你,有他们在身旁,一切的幸福与快乐就在这里。
冲着潮爷的配音去看,结果到了电影院才发现是译制版。
潮爷的小萌音是听不到了,但处处神翻译还是让我有不虚此行之慨。
“苍天啊,大地啊,哪位天使姐姐替我出了这口气啊”“我本来还想和你再聊十块钱的”“额滴神啊!
”“这都是商品社会的浮云”“我hold不住”喂喂,我说,最近电影制片厂的翻译哥们在向字幕组看齐么?
还是……这其中有字幕组的卧底?!
书归正传,除了潮爷,粘土动画也是吸引我的一点。
记忆中的《小鸡快跑》、《超级无敌羊咩咩》以及一部曾把我看哭的关于企鹅一家的动画定格了我对粘土动画的全部印象:朴拙可爱。
但《神奇海盗团》的精致超出我的预期。
印象最深的不是海上镜头,而是伦敦城的景象,十九世纪的大雾仿佛永远不会散去,当达尔文披着斗篷走下马车,小猴子在门口翻纸牌的时候,我似乎穿越到了一部萌系《四签名》。
故事简单,只能有一个反派,正面人物都会偶尔行差踏错却最终会在好基友的感召下回到正途。
自古红蓝出CP果然真理,二当家(这名字就透着人妻有木有!
)替船长掖好被子关了灯守卫在旁的情节一出,整部影片节操全无。
JB版《空屋》里有与之如出一辙的情节啊喂!
不得不说二当家的形象很适合潮爷去演绎,那种与华生如出一辙的忠诚勇敢,就连长相也颇相似,除却长了张二缺似的马脸。
我说,这真的不是在吐槽BAFTA么?
二缺你放心,就算你一直被提名从未得奖杯,潮爷也会在你身边不离不弃的……(泥垢!!!
)虽然是最简单的故事,但影片可称全程无尿点。
你知不知道达尔文是个对女王想入非非的技术宅?
你知不知道科学家发明飞艇为的是偷窥女士内衣?
你知不知道简.奥斯汀的灵感来源?
你知不知道维多利亚女王其实是……啊,这是最大秘密!
正是这些层出不穷的小槽点和笑点,让早已告别童年的我们目不转睛。
对于这样一部影片,任何对“意义”的探讨都有刻意拔高之嫌,因为它所传达的就是那么简单直接的惊险与快乐,仅此而已。
但我还是想说说片中的一个意象,对,火腿之夜。
所有船员一心盼望的盛宴,纵情恣肆的狂欢夜。
但他们有的其实仅仅是啤酒,一人一片火腿,还有一条写着错别字的横幅。
那是他们自己的世界,不受外界价值观的约束,单纯美好,令人心向往之。
这不是最强的海盗,这不是最棒的队伍,这不是最坚固的船,但什么都是浮云,所谓的意义只是,我在这条船上,而你和我在一起。
上个世纪70年代好莱坞刮起灾难片风潮,随后就出现恶搞灾难片的《空前绝后满天飞》,80年代警匪动作片流行一时,各种套路立即被《重装武器》嘲笑个遍,90年代青春惊悚片大行其道,讥讽面具杀手的大杂烩《惊声尖笑》又顺势推出……按照这个规律,新世纪《加勒比海盗》系列一续再续,受追捧度节节攀升,势必要诞生一部以此为对象的戏谑作品,但这份重担落到与好莱坞隔洋相望的英伦公司阿德曼,还是颇令人始料未及(其实《史诗大电影》曾经戏仿过《加勒比海盗》,但该片太烂,影响太小)。
阿德曼以粘土动画《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享誉世界,曾凭此获过奥斯卡殊荣,很难想象他们会放弃专属品牌,跨过大西洋去趟恶搞电影这趟浑水。
Sorry,上面这段话是笔者在未经查证、未经深思的情况下写下的,犯了两个重要错误,改正如下:第一,《神奇海盗团》并非阿德曼以嘲讽《加勒比海盗》为目的的原创影片,它根据英国作家吉德安•狄福的《海盗们!
》系列小说的前两部改编而成,该系列诞生于2004年,正是《加勒比海盗》一炮而红的次年,作者是否有恶搞企图很难揣测,但阿德曼肯定是“清白”的。
《海盗们!
》已经出版五集,最新一本今年刚新鲜上市,配合电影宣传;第二,即使光从剧情看,本片也很难归入我们通常认定的恶搞类。
开篇不久船长四处打劫屡屡碰壁那一段蒙太奇,别出心裁的开涮了海盗电影套路,但就此打住,“海盗大赛”更像是对海盗文化的讴歌而非颠覆,与维多利亚女王的对抗则是对史实的简化和夸张(这点我们后面详细谈到),科学家的加入进一步稀释了海盗元素的比重。
整体看来,与其说是调侃《加勒比海盗》,倒不如说是致敬,你看两片主角都是极具个性魅力(虽然魅力大相径庭)、亦正亦邪的无厘头船长,都因被卷入与“职业生涯”无关的是非而当了一回正面英雄。
其实说到被开涮,首当其冲的应是象征大英帝国“日不落时代”的维多利亚女王,以及那位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大科学家达尔文。
我没读过原著,不清楚这两位是否在书中就那么后现代,但阿德曼要进一步占领国际市场,拿本民族的大人物开开玩笑必不可少。
既然美国电影能把总统塑造成阴谋家、独裁者、色情狂和被外星人搞死的大白痴,那么英国人把逝世一百多年的女王描绘成阴谋食客加武术高手,想来也没什么过分的。
其实英国影视剧一向乐于将矛头指向上层,专门嘲笑大人物的政治讽刺剧更是一绝,只不过很多国人仍对英国人秉持古板、低调、闷骚的印象,因而对本片的戏说尺度大为惊讶。
换个角度看,这也从反面论证,假如一个国家的电影总把近代伟人描写的毫无缺点、光芒四射,那这个国家的电影创作一定束手束脚,不能任想象力驰骋,“与国际接轨”、“与好莱坞抗衡”等豪言壮语,当然沦为被影迷耻笑的疯话了。
《掌门狗》的拥趸可能会哀叹阿德曼的“堕落”,也许是更大的预算需要取悦更多的观众才能收回,这次他们选择了保险、俗套而缺乏创意火花的叙事方法,与大量好莱坞流水线上出产的动画片、喜剧片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全片是典型的三幕剧,第一幕介绍船长因“事业”受挫而郁郁不得志,直至偶遇达尔文后启程去伦敦;第二幕遵循小人物一路走高的套路,直到梦想近在咫尺时急转直下,将观众情绪打入最低谷;第三幕当然是痛定思痛后的奋起反击,打败坏人赢回一切。
你若看过十部以上的好莱坞动画片,本片的主线就毫无悬念可言,不像《掌门狗》那样充满了难以预料的惊喜转折。
不过,尽管情节看头知尾,阿德曼在《掌门狗》中积累起来的精湛手艺仍没有丢,古屋追逐一场独具匠心的道具互动和力学展示,机关巧妙十分过瘾,对白大抖英式冷包袱,粘土人物特有的动作萌味和表情喜感展示的淋漓尽致,那“地图冒险”的创意挥洒实在缤纷,最抢戏的小猴简直是掌门狗转世(或者说是前世),完全继承了后者不开口就能笑翻一片的幽默感,并犹有过之:比如它亮出“But”的台词本,主人示意它小声点,它立刻掏出字体缩小的“but”,这已经超出寻常无厘头范畴,进入梅尔•布鲁克斯(《糊涂侦探》)、巨蟒团(《巨蟒与圣杯》、《万世魔星》)引领的荒诞喜剧境界。
影片明确无误的设定在1837年,绝非信手拈来,而与故事本身休戚相关,不能随便置换。
不妨岔开去谈谈历史:十五世纪末欧洲人开辟新大陆,成为海盗祸端之始,例如当时英国殖民者为与西班牙人争夺地盘(《加勒比海盗4》中对此有详细描写),遏制后者海上霸权,不惜对十恶不赦的盗贼颁发私掠证,奖励他们的抢掠行为,政府授予特权的“武装民运船”,其实是不折不扣的海盗基地,很多西班牙政府的通缉重犯,在英国都为推崇为民族英雄。
但好景不长,著名的东印度公司兴起后,与他们利益相抵触的海盗就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在公司全盛的18世纪末几乎趋于灭绝。
19世纪初,不断掌控政府事务、已经超出殖民工具(《加勒比海盗2》中连总督都对公司高官无可奈何)的东印度公司遭到英国政府不断加强的监管,实力逐渐衰弱,给海盗重新活跃制造了可乘之机,到1837年又隐约构成三方角力的局面。
时年加冕的女王野心勃勃要烧出三把火来,当然少不了拿海盗开刀。
当然,小说和电影并非历史纪录片,因此简单的将矛盾归结为女王与海盗的两极对抗,是一种正邪二元对立的卡通化处理,但整个故事对历史大背景的尊重不亚于某些“史诗大片”,这在动画片中是不多见的。
抛开政治背景,1837年也为戏说情节制造说服力。
时年加冕的维多利亚女王出生于1819年,正是芳龄18的少女,因此她才能纯以女性魅力吸引痴情的达尔文,肆无忌惮当众卖萌而不惧有损皇族尊严,舞刀弄枪更是不在话下。
而达尔文生于1809年,28岁的他与如今许多大龄青年有着同样烦恼,若时光前进170多年,他活脱脱就是《生活大爆炸》里埋头实验室、苦无异性缘的科学家宅男嘛。
其实白富美女王(历史上的维多利亚可是大美人一枚)与屌丝科学家的故事比《加勒比海盗》的小铁匠和总督女儿更有戏剧潜力,加以雕琢,能拍出比《罗马假日》更浪漫,比《红磨坊》更悲情,比《公主日记》更诙谐的华彩篇章,可惜本片中船长气场太强,只能将这条支线草草交代一番。
笔者建议开个外传,专攻这两位的感情纠葛,片名可以叫《达翁情史》,讲达尔文如何与女王交往时发现进化论。
文/方聿南
神奇海盗团看完。
六一去看的,只有晚上有一场英文原版3D的。
结果还是有很多小朋友。
小朋友你们为啥来看英文的啊!!
LOL 于是在嘈杂的后面的小男孩不停说话,前面还有人电影开场才走进来还不弯腰直直的走到中间排位子的情况下。
我在后面竖起耳朵辨认声音。
关于配音。
休格兰特的声音是真没认出来。
在努力半天后,只有几个情节能听出来休格兰特的感觉。
潮爷的声线超好认!我开场就在盼着潮爷扮演的二当家说话!
可是他不说话!!!
开场大概十分钟后才开始有了较长的对话。
DTT配音的达尔文我也没听出来。
(其实就是你耳朵太弱了啊!
只听得到潮爷的声音!
)剧情而言,二当家又忠诚又护着captain神马的有华生即视感。
(喂!!你够了!)说真的,有人写船长跟二当家同人么。
(泥奏凯!!!) 当时我在电影院的时候听着潮爷的声音各种脑补sherlock,因为二当家的角色实在是跟华生的角色各种重合。
角色特点有很多一样的。
忠诚可靠就不说了,还要处理船长的烂摊子,劝导船长不要做些蠢事。
哈哈哈 最后还要搭救船长,可靠的小助手神马的,必然就是华生梗啊!
还有里面的各种梗比如简-奥斯丁 LOL 噗。。
还有你们这样吐槽女王真的大丈夫麼。。
女王的船开裂的时候真的好像泰坦尼克号啊!!
而且我还是跟着当初陪我看泰坦尼克的同学一起看这段呢,太妙了。
我在电影院就偷偷的说,快看,泰坦尼克号!
还有开坏达尔文先生太逗了。
一个没有女人的geek。
达尔文先生会在地下哭泣啦!!
海盗大奖弄的像奥斯卡一样还会放候选人画面。
第XX届的海盗大奖神马的脑补刚结束的BAFTA ,二当家陪着船长在候选席的时候脑补sherlock剧组好么!
哈哈哈。
还有那只猴子也可萌!
老是翻着纸片的,真想也有这个宠物啊!
还有船长你应该是发现了你的海盗中有女扮男装的吧!
你都掉到人家浴缸里了啊!
怎么可能没发现啦!
据说最后演员表放完会有船长跟二当家的一起的合照啦!
我要二刷再去看!
电影院刚开始放演员表就亮灯了,好多人都走了就我拉着基友继续坐着等。
里面还有一个梗没明白,就是说简奥斯丁那段的那个绷带蒙住脸的人到底是谁啊?
为什么我想到我以前看的一部小说《 隐形人》 啊。。
就是有个科学家最后研究成功把自己变隐形了结果祸害周边人,最后被实验室的人杀死的那个科幻小说。。
其实这部片子笑料包袱还是有很多的,就是觉得差一点特别大的笑料。
总觉得是很多小笑料的叠加,本来是就打四星的,不过为了潮爷还是加了一颗星!
对于带小朋友去看还是不错的!
看这部片子的诱因是给小侄子不过他7岁的六一儿童节,我让他自有选择爱看的电影,择其看之。
一看就是小盆友专场,皆是大人带着小盆友,看完问小侄子感想,他大呼好看。
而我在想,人,不总是走在寻在失去了之后才倍感珍惜的路上吗?
这部动画片,有一些逗人的小细节,自大狂妄的船长,忠诚细致的二船长,肥胖可爱的渡渡鸟,阴险狡诈的女王,无能懦弱的达尔文。
这些个人物组合在一起,对于小盆友来说就还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大人来说,我觉得在人生当中人们或许一次或许很多次成为了海盗船长。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牺牲身边最宝贵的东西,直至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想去弥补。
还好,影片的导演给了船长一次补救的机会,给了达尔文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给了猴子一次从良的机会。
圆满的大结局,应该是给孩子们和我们这些大儿童们以美好向往的。
《大话西游》里面那句经典的不能经典的台子怎么说的: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
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阴险狡诈的女王不常有,而达尔文常有。
生活中,我们或许她人都曾经都有为了得到而失去,而不择手段,甚至有些是好心办坏事。
我一直信奉一句话:上天公平的很。
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所以坚持做个善良的人是这辈子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至于达尔文能够知而后改,善莫大焉。
机灵的小猴子甚是可爱,虽然也因主人指挥干了坏事,但是终走入正途实乃可喜可贺。
希望海盗船长能珍惜身边得来不易的兄弟情义以及可爱的渡渡鸟。
我们也能够珍惜身边的一切人或事。
要知这些都得来不易。
阿德曼公司以更美式的风格将优势发扬光大,粘土动画和3D技术的优美联姻,英式幽默低调含蓄,悄悄插中笑点,亮台词板小猴抢戏无限,无厘头几乎踏入荒诞喜剧领地,一场屋内追逐机关巧妙,标准的掌门狗范儿,遗憾的是高潮乏力,落回好莱坞窠臼
我一直对粘土动画不感冒。。。
没意思
好无聊的一部片子,被预告欺骗了。
我只是来看粘土的。。。
真无聊~
女王被黑出翔,达尔文,奥斯汀,象人,泰坦尼克浑身枪眼。故事欢乐,充满英式段子,只是挺低龄的,成年人或许会觉得无趣,然而小朋友又抓不到英国人的笑点,所以本片的位置很尴尬
垃圾...
不好看
(j)
傻死了的动画片
粘土动画真是越发可爱,即便故事没啥意思。
挺欢乐的,这不就是海盗版的超级无敌掌门狗嘛,二当家就是阿高~
我艹 我从头笑到尾 太经典了
预告片就是骗人的 电影本身没那么搞笑 粘土算是一大亮点吧~~~ 个别设定挺有趣的!!! 里面的猴子比较经典 一切不能说话 举牌子的都比较帅 比如乱马里面的熊猫!~~~ 还有 对海盗来说帽子是最重要的 这就不难理解路飞了!~~
愈见愈少的粘土定格动画,来之不易。
CV要不要这么强大!从shaun the sheep开始黏土动画就是最喜欢的动画类型之一。
换了好几个配音版本都不满意,故事单调乏味,毫无笑点,搞不懂为毛许多电影和动漫都喜欢把海盗塑造成为勇于冒险的正面角色。
喜欢粘土动画,不解释。这个档期相当好看的动画片,看得出索尼还是很有诚意。不过,影片调侃达尔文和维多利亚女王的桥段,英国人看了不知道是作何感想。以上。
我说我怎么那么喜欢那个gay一样的二当家!!!小自由我爱你!!!休格兰特我也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