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液的原漫画是在大学的时候看的,当时就被作者的脑洞折服了。
动画版改了很多,女主的人设变成从小长得不好看,即使努力也得不到大家的认可,还因为相貌遭到别人的排挤,所以发现可以快速变美以后,就仿佛搭上了人生的直通车。
相较于原漫,女主是有上进心的,她的整容变成了是对不公平的命运的反抗,立意上政治正确了不少,不是原来的啃老族,完全只是为了获得大家的瞩目而奋不顾身。
虽然是R级动画,但是剧情方面做了很多调整,原漫里让人不适的画面减去了不少。
看完电影后,总觉得改变后的电影对女性外貌的恶意有点深。
因为长相不受待见的女男主(原来是女生,通过整容液变成了男生);因为长相被各种冷热暴力的女主;长得漂亮就能高人一等的女明星......导演将女性的外貌形象无限拔高,最后生成了《整容液》这样的电影。
唯一原班承袭原漫的,就是女主无止尽的贪婪。
在快速通往外貌成功的捷径上,她沦陷了。
可以不用努力就得到自己甚至是所有人都渴望得到的成功,不管是对谁,都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的。
于是,借由 “长相是天生的” 道德绑架父母,无止尽地向父母索取金钱,拿到外貌福利后为所欲为,因操作不当导致自己失去所有又道德绑架整容液销售员......女主变成了完美的人性反面教材。
整部电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句话,就是女主试用整容液变漂亮后,需要钱进行全身改造时,母亲问她:好好通过运动减肥不好吗?
但这条捷径走起来太舒适了,为什么还要吃苦呢?
跳芭蕾留下的好身材早就被摈弃了,为什么还要追回呢?
这么快速的优质反馈就在眼前,为什么还要自己吃苦去达到目的呢?
女主的性格缺憾在这一刻暴露无遗,整部电影对于女主的同情也开始急转直下,她不再是弱势群体,她所经历的一切变得情有可原,这么不愿意为自己拼搏奋斗的女孩子,你能要求她别的什么呢?
纵观电影,通往成功的办法有很多,但女主选的捷径名字叫贪婪。
虽然看漫画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但是这个也跟漫画给我的感觉差太远了吧!
漫画看完会让人反思,动画看完就只剩反胃……刚吃完饭,着实给我看恶心了……剧情内容先不说,就这个画风???????
认真的吗?
还没有我看超超超小众的bl动画好看呢!!
我被恶心到了,动画给人冲击力太大了,我先去吐一下
武人传武前后,都极重视武德,因为武是一种力量,一种能救人却更容易伤人的超凡能力。
若无武德,练武只会炼出杀戮恶鬼。
爱美是人类追逐美好的本性,人们天性就容易喜欢没的事物,无论是美丽的风景,艳丽的鲜花,绮丽的晚霞,亦或是可爱的动物,秀丽的人。
爱美心并没有错,但它也是人的欲望本性。
对于欲望,若不加以克制,即会反噬己身。
人能进化成智慧生命,一则是运气,二则得益于造化天地在人身上设置的限制器。
这道限制器,就是造化留给我们的警钟。
正如皮肤被火烧会疼,所以我们知道了火的毁灭危险。
人会长胖,同样是身体的预警机制。
身体在用变胖告诉我们,我们的摄入方式出了问题。
无视预警,就会越来越远离美。
以此用爱美的欲望克制美食的欲望,帮助人类在深渊前止步。
想象一下,人类如果怎么吃都不胖,那地球再大也不够人类吃多少年。
人若不爱美,人间面貌也会与地狱并行。
到底,欲望不可怕,只怕没有克制,好的也会变坏,美的也会变丑。
当代人普遍偏胖,也是一种预警,不单单是对个人的预警,更是对整个社群的预警。
毕竟,一两个人胖可能是个人的特殊原因,有概率成分。
但一群人都如此,那定然有着必然成分。
有个假设,一古猿一古人一现代人,每一天吃的东西都是现代食物,三者分量丝毫不差,做的事和劳作一模一样,住的环境气温,氧含量等条件都一致。
那么数年后,这三者的肥胖增长量,是否会一致呢?
如果根据进化规律,可以预测古猿应该是增胖最多的,现代人是增胖最少的。
因为笔者相信,随着进化,人的抗胖因子是越来越强的。
但即便现代人的抗胖因子增强了,偏胖还是成了群像。
可见,随着科技发展,膨胀的物质繁荣,正极速吞食地球资源。
这个是个,需要精神文明的发展,以非物质的欲望克制物质的欲望。
爱美节食,就是最直观的体现。
但不够,哪怕网络联通地球村,艺术文化无国界,我们的精神文明发展还是不够。
这部影片,企图用恐吓来对抗当代人的现代美食欲望,应该是有用的,但不实用。
毕竟吓只能吓一时,反而有用扭曲猎奇的画面和情节来刺激观众的另类欲望的嫌疑。
看到这个评分,说实话有点让我意外,因为我个人觉得评分不该这么低,至少7.0吧。
首先,我打出8分,其中有9分是打给剧本。
“以形补形”式的整容简直是脑洞大开,看似荒唐,但其实这难道不是整容的本质吗?
褪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一瓶瓶液体就是现代工业文明包裹着的丑恶,而女主就是打开潘多拉宝盒的人,她通过这种荒谬的方式让自己重活了一遍,即使代价是背负罪恶甚至自己的生命。
这个剧本的故事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奇奇怪怪。
其次,整部剧看下来其实有很多的小细节,比如女主艺知变化前后身边人对她的态度;再比如前后两次经纪人提到的“金主”,可是根据结尾我们知道这位可怜的经纪人不过是工具人罢了——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金主”是谁,而被利用去找各种“符合口味”的美女。
再有,艺知的变化,跟环境有关,这也应该是编剧或是导演真的想展示的东西。
“唯美貌论”是我对于这部动漫想出的词,剧中也有不少镜头再向我们展示美貌带来的红利和现下的大众审美带来的尖锐问题。
站在艺知角度审视,美貌就是她的第二次生命,因为丑陋肥胖她受到了多于旁人的白眼与嘲讽,其实她也是被害人,“我只想得到爱”,多卑微?
这就像一直处于黑暗的人歇斯底里地呐喊一样。
大众审美下让不自信于自身的女孩不顾一切去获得“美、瘦”,然而表面的华丽下隐藏了多少丑陋?
——剧开头权志勋就有过类似的一句话开启这部剧的黑暗模式。
剧中的伏笔也很漂亮,比如刚刚我所说的权志勋在剧开头与艺知交流所说的话,看似无意,实际暗示了艺知的结局也基本奠定了全剧的暗黑基调。
还有即将进入高潮部分女主前往男主家里,听到有女人的声音,其实就是男主身上传来的,这里也为结局埋好的伏笔。
还有很多地方和细节都很好。
当然也存在几个漏洞,比如,男主抽屉里的身份证还有照片,老板娘查找到的资料,一个老板娘怎么会有能力进货这么昂贵的整容液和查找一个人的所有信息?
男主和老板娘看似没有任何联系,但是总感觉他们是一路人,这两条线虽有女主一人联系一起,但是还是缺少了点内容。
总之,我们无法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简单地指责谁对谁错,这个社会岂能是对和错能概括的?
女主杀害老板娘,本身背负一条人命,后又被男主杀害,男主成为恶魔也是因为小时候受到过的歧视,到底谁错了?
我们无法简单的用法律来评判,说到底,还是社会太苛刻,对人的外形、容貌都存在“潜规则”,最可怕的还是无法改变,大众审美什么时候可以接纳处于大众审美以外的孩子?
这个问题才知道我们深究,我们的孩子才不会为迎合大众而不顾一切想着法子“变美”。
剧透分割线……………………………………………剧透分割线………………………………………………剧透分割线………………………………………………讲真虽然看完知道除了女主爸妈其余没一个好人,但,看到最后也不敢更不想把帅哥男主和变性人联想到一起。
毕竟女主变美后,是女主主动引导他单独吃饭相处,也是女主主动兜底说出苟刻女明星潜水男主怎么看,他讲的那番话那么真诚深刻,要女主加油,他觉得圈里水太深,感觉艺人这个职业虚假之类不适合他,不可走歪路,幸福要靠走正路什么的。
当时觉得男主长得和大力女子奉顺英里的男主一模一样啊。
包括女主主动追求男主这个情节,都有种韩剧范儿,挺顺挺好,当然也深知,隐隐哪里不对会有个转折出来了。
(当时我就应该想到: 既然你自己觉得圈里水很深,都和女主谈恋爱了,怎么还让女主继续在圈里混不拉她出来呀,原来是伏笔哈哈)
一知道大家能不能get这个长相的点,完全照着画的啊哈哈以为动漫做了相应的改编,给了女主一个完美的男友,让她良心发现,深知配不上男生这样子。
毕竟女主以前胖的恐怖,性格也一般,人都不会多看她一眼,但男主懂她,夸眼睛漂亮,当时真陷进去了,以为全场就男主一个白莲花,引导黑化女主发现真善美,虽女主不配,但受着内心的谴责,后来整容液用完了变丑躲起来或继续犯罪走上了没有终点的路之类
原幻想中的漫画结局,哈哈。
再回首,唏嘘。
大排面666,舍得布置那么大一个排面,打开戒盒是颗小到夸张的碎钻时,当时我就笑了,编剧,不愧是你,果然。
只想说,这个细节好评。
女主是个胖子,在电视台工作,然后遇到了一个男的,男的说他眼睛很好看,但是没多久就不做了。
小时候喜欢跳舞,然后在家里也是个肥宅,然后一天收到一个短信,让他去一个地方接受美容液,可以把身上的肥肉去掉,开始女主不相信,但是看了广告还是心动了,然后女主去了然后给女主做了一个脸,效果非常好,然后女主回家要钱,要做全身,家里没办法把钱都给了女主,然后女主做完之后大变样,食材非常,但是女主不爱运动,然后有一天准备在美容液里泡一下,然后把肥肉去掉,结果睡着了,醒过来的时候身上已经完全没有肉了,他妈很伤心,然后和他爸把自己的肉给了女儿,但是只是勉强恢复了,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然后女主跑去做美容液的人,美容液的人看他可怜,只给他吧脸和四肢做好了恢复了人样,但是女主表示还不够,然后和做的人打了起来,然后把做的人宰了,恢复了原样。
然后女主被一个星探遇到了,让他去做代言人,女主去了。
然后女主还找到了开始认识的说他眼睛好看的男的,和他勾搭在一起,但是那个男的其实是坏人,他也用美容液,而且很变态把人缝合在他身上,然后女主就被宰了。
原来星探是男主的收下,专门找好看的女主给男主缝合
倒片员有话说:《整容液》是2013年开始连载的短篇漫画集《奇奇怪怪》中最为知名的一篇,漫画集的作者是韩国漫画家吴城岱。
2015年6月,《整容液》被国内网友翻译成中文并放上新浪微博,由于贴近生活(人人都想变美)及讽刺时弊(过度整容)等原因,发文一天内已突破100万点击,之后更是刷爆朋友圈。
放几张图你肯定就立刻想起来了
啊!
实在是太可怕了!
IP红了,自然也吸引到电影公司买下版权,制作成动画长片。
电影版的故事架构跟漫画是基本一致的:肥胖丑女孩为了变美,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使用了整容液,重塑了自己的身体和脸,从此走上人生的巅峰,然而,巅峰之后便是深渊。
因为《整容液》不仅溶解了她的脸,还溶解了她的道德观,让她成为一个不择手段的人并一次又一次堕入更深的地狱。
对于看过漫画的观众来说,只要稍加回忆,就能想起原作中关于“整容液”的种种惊悚设定,也自然形成了对于改编影片的期待。
我们这次请了人在台湾的每当同学,来聊聊他看完影片的感受。
文/每当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整容液》这部作品要告诉观众的,是人为了追求一个好看的皮囊,再有趣的灵魂、再万里挑一的特质她都能舍弃,只因为她想要享受被爱,被世人肯定的光环。
因为太过熟悉,本片就如同所有漫改电影一样,观众想看的,是编导在既有的文本基础上,还能翻出什么花样来,震惊我们这群标准严格又难搞的观众。
关于美丽与身体 有趣的是,原作某种程度上代表了2015年,社会上对于整型、崇拜单一审美的一部分价值批判。
然而到了2020年,关于整形的话题,风向是有点不一样了。
人们用更宽松的眼光看待身体管理这项工作。
在身体自主权的大旗下,每个人都有追求舒适样子的权利,行为只要懂得适度,就没什么好批判的。
语境的转变,给本片在故事改编上带来最大的困难,即是观众价值观的舆论转向了。
那么,作为一部需要讨好观众,希望引起口碑效应的商业作品,理解原作故事其中的跌宕起伏和猎奇设定,是哪个关键而深刻的命题打动观众,又不受时间变化的影响,这一认知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疑问,便是: 到底是什么建构了我们的身体?
在电影与原作里,建构身体的表面元素是肉块,所以要改变身体,只要把肉像黏土一样塑形、捏除、增加就好。
原作中,漫画家并没有直白探讨这样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
但在电影里,编导给了一个非常直观的理由: 我想被爱,因为想被爱所以想变美。
你懂我吗?
原作中人物背景空白的韩艺智,在电影里被加上退役芭蕾舞伶的人设,日常工作是明星身边一个不起眼、又得饱受羞辱的化妆师。
电影开头花了大量的笔墨,不断塑造艺智的悲惨处境,而这些羞辱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心魔,推使她尝试,甚至滥用整容液。
但是这样的铺排,却让我不禁怀疑,如此简单粗暴展示外表不够自信的人如何遭受世人白眼,得不到爱情的困境,不就是一种肤浅又刻板的想象吗?
因为埋怨自己所以可以随便对父母发脾气;因为对自己的基因不满意所以可以跟父母索讨金钱购买整容液;因为自认委屈所以可以毫无节制地表现自己的欲望与贪婪。
但我们这些长相普通,甚至内心里对自己外貌不甚自信、满意的人,我们真的是这样的吗?
难道不就是因为知道我们在外貌上没有特权,所以我们比天生美丽的人种活得更小心翼翼;因为了解没有人会从第一眼就喜欢自己,所以更懂得活用其他长处让别人喜欢自己。
我会努力变得幽默,我会变得更好相处,会对别人的要求什么都说好…… 因为我怕别人对我说不,只因为我长得没那么好看。
光是在这一人性的探索上,本片从一开始就失去了与观众建立认同感的机会,更遑论后续剧情的猎奇进展,只是把观众越推越远。
美学上貌似要制造不尽真实的艺术效果的动画手法,却被粗糙的人物塑造与剧情拖垮,反而给观众一股廉价、不用心的负面感受。
而这一切失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观众不认为这部电影懂我们。
与原作的差异 在观众的反馈里,不少认为电影改编与原作的情节出现许多落差、魔改的糟糕现象。
在漫画中,作者几乎没有说明艺智的职业、人物背景,也没有解释这个神秘的整容液到底是打哪来的。
它就像是我们随便搜搜淘宝会跑出来的不知名的怪商品。
这凸显了艺智购买整容液的决定,完全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
她知道变美的代价很昂贵,所以若有机会花更少的钱,却能达到更方便快速的成果,这对一个长期其貌不扬的人来说,是多大的诱惑。
然而电影却为了充实人物背景,与合理化猎奇商品的设定,把购买整容液这个行为放进一个类似直销诱导的套路里。
这一改动,完全弱化艺智作为主角的能动性。
后续的情节甚至割除原本人物天性懒散,寻求速效而反复购买的行为逻辑,降低原作中人为了追求美好躯体不择手段的猎奇感,与惰性难改的写实情绪交织的叙事优点。
此外,电影剧作上刻意选择电视购物、减肥药、演艺圈、名人派对等元素,凸显美丑与阶级的关系,却没有在冲突塑造中活用这些符号,反而受陷于原作艺智被神秘男友反杀这一结局。
导致整部电影的剧情走向和整体表达破碎不堪,不知所云。
面目全非的电影,电影的面目全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为何有,如何追求,拥有后的下场该是如何,这些关键的ABC并没有在电影改编的剧作里获得完整且细致的解答。
反而为了追求心理惊悚的类型效果,增添许多不必要的桥段。
这一现象反映了漫改电影的技术性两难。
短篇漫画要改编成长片剧本势必面临内容不足,人物、世界观等刻画不够深刻,需待补充的技术问题。
但是怎么加、怎么改,编剧动辄得咎,深怕走味失去原作粉丝的心,完全复刻又被批评没创意。
电影故事的任务是要完成一个表达。
改编电影是在既有基础的文本创作,理解第一文本的表达而非元素,并将其升华,甚至挖得更深,才是电影改编剧作最重要的任务。
然而《整容液》的电影剧作,只看到原作中整容液的猎奇设定,和把身体拼贴至男体上的肉体恐怖,简化了人心对外形美的价值矛盾,将社会的审美标准粗暴诉诸于演艺工业的弊病与黑幕,把故事格局搞成《逐梦演艺圈》的档次。
却完全错过原作对于身体的建构与重塑,人性颠倒矛盾的翻弄。
要说本片是一个探讨关于美貌是多么肤浅的电影,在叙事手法和美学创意上,其刻板程度倒是与故事批判的肤浅题旨不谋而合。
整部片的表达和情感,都跟着主角的身体一起破碎、溶解,以致面目全非。
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在电影《霓虹恶魔》(2016)里告诉观众:美不是一切,它凌驾一切。
为了追求美,人可以泯灭良心,可以抛弃道德。
当市场里已有前作如此精准地点破这个命题。
《整容液》应该怎么突破窠臼,还能怎么论述美丽衍生的疯狂与变态,既是我们观众先行的期待,也是创作者最关键的表达责任。
韩国惊悚动画片《整容液》,上映当天登上台湾google热搜榜,讨论度爆棚,果然票房一飞冲天,不仅勇夺全台新片票房冠军,更成为中国台湾影史首部勇夺新片票房冠军的韩国动画!
导演为求共鸣,女主角变脸前后连声音都改变了,讲究细节难怪让观众看了更毛。
《整容液》是网漫《奇奇怪怪》系列中的猎奇怪谈,剧情描述女主角涂上能改头换面的“整容液”、并成为女神后所经历的恐怖故事,毛骨悚然的剧情被赞誉媲美伊藤润二的恐怖作品。
南韩社会有著“外貌至上主义”,时常出现“花美男”、“花美女”、“高颜质”等“看脸时代”之下的流行语,整型也是宛如家常便饭,《整容液》虽然没有过多激烈的血腥场面,却透过脑洞大开的情节,将“整容”这个敏感话题作出天马行空的诠释,并将人性之恶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容液》电影剧情想要拥有崭新人生?
为您介绍这罐“神奇整容液”的使用方法…。
首先,请用镜子确认自己的脸。
不如拍张照片做个纪念,因为这将会是您跟原本长相最后告别的时刻。
接著,将水与整容液以4:1比例混合,并将脸部浸泡在整容液里20分钟。
之后,您的皮肤与肌肉将像黏土一般得以重新塑型,成为您想要拥有的模样…。
超清支援,公众号“影漫博士”已收录一位屡受歧视的棉花糖女孩,在使用整容液后,如愿成为广受欢迎的女神。
不仅追求者络绎不绝,更吸引经纪人想要签她当艺人。
她还迅速结识高富帅,不论事业跟爱情都走向人生巅峰。
不过她万万没想到,当整容液开始产生副作用后,让她不得不做出一连串骇人行为,她的人生也逐渐失控…。
youtube广告推荐来的 女主长相平平,身材稍胖,不是人们口中的“美女”。
电影开头讲述了她因为样貌和身材遭受的种种攻击,以及她内心对她人美貌的嫉妒和渴望。
但这都不是她强迫家庭条件一般的父母支付2亿元,为了美貌不择手段的理由。
父母实际一直关心着她,而整容店里的女人也只是做了她的本分。
女主遭受了社会的恶意,但她把怒火施加于关心她的人身上,甚至向已经割肉救她的父母要肉。
究竟错的是她还是这个美貌至上的社会呢?
电影的后半段主要讲述了女主和男人之间的故事,剧情发展是意想不到的。
原来男人竟是······这个结局很特别,哪怕结尾女主面对险境下也没有反转,最后一个镜头真的很惊悚。
若主题是讽刺这个美貌之上的社会,故事后半段便有些莫名其妙,男人的出现有何意义,他的结局又是如何?
样貌于我而言总是一个纠结的话题。
整容技术的普及令人们对美的要求进入了极高的层次,单是韩国各类整容数据已经是触目惊心。
一张姣好的面容,一路上无数赞叹、回望的男人,递来的星探名片。
一张姣好的面容,熠熠生辉的星路,发家致富,逐渐成为这代人的追逐。
另一方面,人们又宣传着心灵美,一边赞叹相貌平平的人多么心地善良,一边斜睨着某个盛世美颜。
这个世界有丑有美,我们无法控制先天的相貌。
但每个人都有变美的权利,整容绝非禁忌,致命的是这个社会的眼光,以外貌随意取笑他人,因他人相貌止不住的歧视。
这是人运用再高级的科技也无法改变的丑陋。
平平的普通人,闭上那双眼睛,忘记人们固有的审美,望向万千世界,美丽自在心间。
A New Me (새로운 나로)
这部电影真的脑洞大开,女主用了美容液后真心太漂亮了。
影片把社会现实反映地很蚀骨,颜值高的人总是会更受人欢迎,我们每个人都是复杂的,我们很多时候又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以及男主却影射了现实生活中的渣男形象,喜欢很多类型的女人,却又想全部占为己有。
这部影片很大程度上结合了韩国许多不良现况。
惊悚程度一般,甚至毫无电影代入感,推荐可以看看《暴走恐怖漫画》。
阿强设定诡异
故事还是有趣的,但画风太……
boring.....
Liff 2020第一弹 nostalgia哈哈!
头皮发麻
以前看过漫画、虽然印象已经不深了、有点记不清具体了、但还是觉得动漫版应该是少了一些漫画里的细节、情节上好像也改了一点、不如我印象漫画精彩、不过还是很好看、我喜欢这种恐怖类型的动漫故事、符合我的胃口
怎么,不是很现实嘛。可恨的同时又可悲。劝人善良吧?
为了填充漫画体量太小的问题,塞了一些背景补充和心理展示,完全没必要。反而一些核心的推进段落省掉了,结尾也改得很累赘。(韩漫美少女这种blingbling的造型老觉得很涩情,可能被小漫画影响太深了……
果然奇奇怪怪的画风。
感觉原著的男主背景更恐怖一点。这个情节硬生生改了反而有点可惜。娱乐圈要比小老百姓的生活光怪陆离吧,但构思上的惊悚感反而还是比原著差了点。越接近生活的恐怖,才是真恐怖。
最后高潮还是挺高能的,故事本身其实讽刺了很多,但都没说完的感觉
SIFF黄浦剧场晚场。这片子味儿太对了,当初优先抢这场就是喜欢这种题材和风格,当初在网上偶然扫到两眼漫画当时就觉得惊悚刺激。说实话,在电影院看惊悚片跟其他类型片子还是不一样的,我天朝呢连咒怨这种经典恐怖片都不让搬上大荧幕,只能看点微恐惊悚来爽一下。虽然动画做的挺糙,剧情也没啥好推敲的吧,但就beauty water这个设定就足够让人毛骨悚然了。有几处真的恶心、害怕,太尼玛吓人了。然后周六晚影院里其他人讨论剧情也不显得难以忍受了,本来就一娱乐性质的片儿嘛,有的女生捂住眼睛不敢看hh 吐槽一点黄浦的座椅间距真的太窄太挤了完全不好过人。总之这片挺合格的,氛围整到位了。不错子。
对美永无止境的贪婪让人万劫不复,女主也许就是长的太丑了,渴望被父母之外的人爱吧~所以丑人多作怪。
角色建模不行,动作卡帧,还做不了稍微复杂的表情。女主角把自己捏成了卡戴珊,看着挺奇怪的。最后变成了韩国凶案片套路,除了惊悚猎奇这种感官刺激也没啥别的内涵了。本来整容大国可以升华一下主题的,没找准。。
当时漫画是到处找资源追着看完的,漫画的最后感觉就一般。。这个改的更一般。。演艺圈和变态杀人狂是什么鬼。。倒是整体恶心的成都更佳了。。
电影本身配乐不错但动漫实在有点粗糙不知道是不是预算不够关于故事编剧其实对故事有一些修改想让女主的人设更加的丰满大概也期望让故事更有张力但可能受动漫团队的功力所拖累再加上一些逻辑链的欠缺所有人物形象还是比较平面虽然也能感觉到剧作家的野心想探讨很多社会问题但最后还是有些流于表面我个人其实更喜欢原作的结尾最后真心地希望吴城垈能有更多的作品被优秀的团队改编成电影毕竟他的才华是不可否认的
韩国整容风潮影响下的社会焦虑,方向不错,但完成度有待提高。
++//。。。
曾经第二爱的韩国恐怖条漫,第一爱是《照明商店》,同赞成热评说的做成短篇会更好看,浓缩成电影有点鸡肋。另外女主真是,无论外表内在都很丑陋,相比之下那位被杀的整容店老板还挺实在的,虽然坏但起码不给钱还给还原了。boss出乎意料的鬼畜,精神男人石锤了。
没看过漫画,就觉得还好。当然动画人物有时候动作看起来生硬了些。故事是可以的。肉有时候是多的,有时候是少的,只有人心永不饕足。这一点感谢科技没有那么进步,真有这种整容液,不知道人类会把自己折腾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