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的成年人
Adults in the Room,国债大风暴(港),钱斗游戏(台)
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
主演:克里斯托斯·路易斯,Alexandros Bourdoumis,乌尔里希·图库尔,达恩·舒尔曼斯,瓦莱丽亚·戈利诺,赫里斯托斯·斯泰尔伊约格卢,Dimitris Tarloou,Thanos Tokakis,奥雷利安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希腊语言:英语,希腊语,法语,德语年份:2019
简介:改编自「希腊前财政部长」雅尼斯瓦鲁法克斯同名政治回忆录。 2015年的希腊面临经济不景气,国家濒临破产危机,欧元集团会议因此频繁召开,然而,这些「闭门会议」却成为毫无益助的残酷循环,希腊当局政府迫使实行紧缩专政,不仅罔顾人权,更抹煞政府对人民的同理心;随著国家经济危机越演越烈,希腊财政部长雅尼斯瓦鲁法克斯即将揭开..详细 >
紧张非常刺激
2021.3.10 雖然帶有前財長自我感覺良好的英雄視角,但通過兩小時也算對希臘和歐盟當年的問題管中窺豹有個大致梳理了。全片過於平鋪直敘,但最後的群魔亂舞還蠻有意思的,音樂也是。想起那時候D先生談政治時的鄙視了。
为什么,我的重点是为什么Christos Loulis可以这么性感。
财相舌战群儒的自信笃定,光芒四射。
电影对于这种极度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事件的描述,只能流于表面。
导演从擅长的政治惊悚片,蜕化为政治纪录片.
看一个帅气的经济学家如何对着政治满屏OS可太有意思了
反映希腊债务危机谈判过程的,根据当时与欧盟谈判的希腊财长回忆录改编。
7分,根据亚尼斯自己的回忆录改编,所以很多内幕消息。老导演科斯塔还是厉害的,整部影片信息很大,对话也很多,但拍得很清晰,甚至有些风趣。借这部电影,就可以很好的捋顺那个时期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希腊所面临的困境了。当然,从各国利益出发,这个事确实无解,希腊也只能这么沉沦下去
很压抑的剧情,弱国无外交。想要获得尊重,一定要自身强大。这对于个人国家都一样!
拍的啥玩意,没头没尾的,希腊政府、三巨头、德国政府、法国政府各方的行为动机都没交代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也草草带过,作为传记片平庸,作为政治片不合格
好多民主的或独裁的小国基本上都是一个脉络:1、向国民做出过多的、不切实际的承诺,以此换取国民的支持。后面通过“民主的”选举推翻前任;2、自己上台后改革、经济振兴不仅做不到还比原来更差。原本给国民的承诺无法兑现;3、想另辟蹊径搏一把。对外推翻与其他国家、经济体的金融和贸易协定。想更多地获取利益。对内大打民族主义牌。鼓噪国民的民族主义情绪,转嫁矛盾。4、面临他国或国外经济体的制裁,国内经济进一步恶化。政局出现动荡。极端的就是阿根廷,发动战争来转移矛盾。5、国内经济和矛盾恶化到一定阶段,反对势力就达到一个临界点。反对势力同样会给国民做更多的、不切实际的承诺。6、反对派通过“民主”的方式上台。但依然无法向国民兑现他们的承诺。后面再被现任政府的反对派推翻。7、如此循环往复。
从读书节目知道的这个电影
4.5。法国文化中心。1.根据希腊前财务大臣传记改编,给出的视角比较单一,只有左翼在极力捍卫国家,右派彻底被脸谱化。2.最后约10分钟的舞蹈作出了主题表达,国家博弈,你退我进,我退你进。3.餐厅里的路人汇聚,也算是神来之笔,你的背后是每一个背负巨大债务的国民,要利为民所谋。4.虽然对白比较多,能把希腊国债危机这么一个极其复杂的政治经济问题用学术回避、只谈国际关系来拉进与观众距离,导演的处理非常棒。5.如果要在好莱坞找一个对标,应该是剧作上的艾伦·索金和亚当·麦凯《大空头》,
不管是电影层面还是纪录复原都乏善可陈米尔斯海默的观点:没有超主权的组织存在,目前人类社会首先需要确保自己上牌桌欧美的狼子野心只是hide better
这不像电影,好闷
到中段看进去了就觉得很好看,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而影片的处理仅剩单线,与其说谈判与博弈不如说是单方面被迫签署mou,就算换掉亚尼斯也是同样的结果。
不好笑的主题拍出了很好笑的感觉……
3.5分。希腊债务危机以及由此和欧盟的拉锯,本来是我这种政经小白一点儿都不感冒的题材,但居然能吸引我没有快进地看下去,就算成功,各种开会谈判扯皮桥段还是挺有意思的,最后那段舞剧更是绝了。有人说这个可以对标《大空头》,我觉得还是比《大》要通俗娱乐得多,那个我是真看不下去。“这个房间里需要成年人”,各国博弈有时候还真是跟小孩子打架差不多,死皮赖脸就为抢颗糖吃的那股劲儿。不过作为政治讽刺片,虽然还算风趣,但并没觉得多讽刺,深度也谈不太上;作为传记片的话又嫌有些流水账,人物塑造和叙事确实比不上《至暗时刻》那种档次的。
没太看得很明白,但感觉很高级的样子!有一点,财长努力的样子很值得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