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有透剧)《人间失格》个人评分:5星★★★★★(没得说,挺牛B的一作,无论剧情、气氛、画面、音乐都有着比较出色的水准。
更重要的是本片改编自真人真事,比其他故事更能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心态。
)《盛开的樱花林下》个人评分:3星★★★☆☆(不太喜欢这一章,感觉有点装腔作势。
个人不反感“悲喜剧”,如《再见列宁》,也不反感“黑色幽默”,如《没有天空的都市》,但本片一会儿搞笑一会儿惊悚,却有点不伦不类。
当然本片也有我觉得很好的地方,一是几段武打画面很精彩,还有就是樱花散落的场景真的很美观。
)《心》个人评分:4星★★★★☆(原著党大为不满的一章,个人在这里只针对动画版发表感想。
估计很多人会把这个故事拿来和《罗生门》作比较,其实处于“罗生门”的双方尽管叙述的细节完全不同,但未必都是“真实”、或者“不真实”的,一方说谎不代表另一方就是实话,也有可能双方都没有说谎,他们都是在陈述自己的真实感受,然而“实话”并不等于“事实”,要不然世间就不会有“傲慢与偏见”了。
动画版的《心》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上集的K很令人讨厌,几乎要让人骂忘恩负义,下集的先生也挺可憎,有点小鸡肚肠。
然而这两集讲述的其实是同一个故事,区别只在于人物视角的不同,我们习惯了跟随着主角的视野去看待问题,于是乎就会产生对配角的偏见,可是《心》却把两个视角前后呈现出来,这即所谓的“兼听则明”吧,尽管经历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视角后,我们依然未必能“明”,但至少避免了偏听偏信,否则就只能永远简单地停留在对其中一方的同情、以及对另一方的鄙视上。
双方眼中的世界差别如此巨大,只有最后的那个镜头告诉了我们真相,K为了女人企图插朋友两刀,而先生则将暖袋藏在被窝里,伪装成小姐脚踏两条船的假象,终使整天说女人头脑简单但其实自己更简单的K选择一死了之。
看来,两人皆非善类啊……PS:个人感觉下集明显不如上集,我不是因为这一集是原创的才说它不好,实际上在表现形式方面,后者真的不如前者。
)《奔跑吧!
梅洛斯》个人评分:4星★★★★☆(众故事中相对不那么让人绝望的一个……)《蜘蛛丝》个人评分:3星★★★☆☆(很久以前听说过这个故事。
那条蜘蛛线就是主角的“良心”,他一生所有的善意,只能够做成一条细细的蜘蛛线供他爬出地狱,可是他拒绝让别人跟着他离开地狱,他的最后一丝善意也被泯灭了,所以只能下地狱。
主题是很不错,画面和音乐也很赞,但后半集的剧情有点拖沓,故给三星。
)《地狱变》个人评分:3星★★★☆☆(反乌托邦题材的经典。
主题本身我想给四星以上——我想很多天CAHO子民都深有感触,但我看完这一集后总觉得余味不足,好像还缺少些什么似的,所以还是给三星。
PS:本集堺雅人的配音不是很好,没能突出一个父亲的沧桑。
)个人排列:人间失格>跑吧!
梅乐斯>心>地狱变>蜘蛛丝>盛开的樱花林下
《地狱变》是《青之文学》的第六卷,也是最终卷。
与第五卷的《蜘蛛丝》相同,小说作家也是芥川龙之介,漫画作家也都是久保带人。
如前所述,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受十九世纪的西方文学影响极大,可以看到果戈理和契科夫的影子,只是芥川龙之介将这些西方作家的对社会现状的讽刺,很好地融进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当中,经常用日本文学特别喜好的“地狱”、“鬼魅”等事物作为故事的载体,凸显社会的黑暗与残酷。
然而,也许是因为成长环境过于优渥,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总让人感到,虽然创意充足,但其中对人性的内涵流于形式,不像果戈理或契科夫那样,写进人的内心深处。
《地狱变》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古代,一个在高压统治下的国度。
当时在位的国王极为残酷暴虐,在奢华无度的生活之余,对百姓是动辄杀伐虐待。
当时宫廷内有位画技精湛的画室,名叫良秀。
国王对他所画的个人肖像极为激赏,于是要求良秀进一步为自己未来的陵寝作画,要在陵墓的内部墙面上,画上统治境内的大好河山和欢乐百姓。
于是,良秀四处观摩采风,设法汲取可以入画的景象。
然而,良秀所到之处,所见所闻的都是百姓惨死的画面、和悲切的哭声。
面对此情此景,良秀虽知道难以入画,但却止不住那抓握画笔的手,不由自主地在画布上疾疾绘下了这炼狱般的景致。
良秀的女儿一直是他的绘画助手,对于父亲涉入真实人世的程度,女儿颇感担心,于是来到陵寝内部,想要了劝解父亲。
然而,女儿无疑间在陵寝的墙面上发现了被埋入其中的尸骨。
良秀告诉女儿,那是人柱,是人被活埋进墙中献祭,以确保墙体坚固。
而这陵寝的墙上和地上,被埋入了无数的人柱。
说完这些,良秀和女儿都下定了决心,虽然将会被处死,仍要将百姓们真实的生活被描绘在墙上。
于是,一面又一面,一幅又一幅的画被画上了,里面是被砍头的百姓、被溺死的百姓、被焚烧的百姓。
一具又一具的死尸被横陈在画面当中。
国王终于到陵寝来检视了。
国王看到这恐怖的画面,不由得勃然大怒。
良秀面对这国王的愤怒,丝毫没有恐惧,他只是疲惫地趴伏在地上,有点出神地看着自己的画作,并平淡地告诉国王,这就是国家的真实景象,没有壮丽的河山,没有快乐的百姓,有的只是死亡和痛苦。
正当国王让士兵将良秀逮捕时,良秀跳了起来,他说这画不对,我听不到其中的嘶喊声,感受不到那炼狱般的烈焰。
于是,良秀转头跪求国王,让他亲眼观看一场足以将山河融化的熊熊大火,让他体会肌肤被烧融、筋肉被扭曲、骨头被焚毁的真实感受。
愤怒的国王讶异地看着着了魔的良秀,然后露出邪恶的笑容,点头同意良秀的请求。
国王让手下在陵寝前的广场中放满一束束的稻草,并在正中央架起一个高高的支柱。
国王坐在广场的观赏台上,而良秀被带到了他的身边。
国王告诉良秀,他即刻就要看到他梦寐以求的烈焰了。
良秀在国王喊出点火的那一刻,认出了支柱上被绑着的那个人,那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良秀没来得及制止这一切,火焰就已经熊熊地燃起了。
在火焰的中间,良秀看到了自己的女儿肌肤被烧融、筋肉被扭曲、骨头给焚毁。
就在将要心神丧失的时候,良秀看到女儿幻化成浴火凤凰一般,披着层层的火焰来到他身边,轻声地说着,画吧,父亲,画吧。
于是,就着这火焰,良秀拿起了手边的画笔,疯狂地在陵寝的墙面上作画,终于画完成了,一副烈火地狱跃然而出,国王在其中,女儿在其中,所有的百姓都在其中,而良秀,更在其中。
<完>将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改编为电影或动画并不容易,首先是芥川的小说故事性并不强,加之篇幅短小,因此改编起来难免显得单薄。
其次是芥川的作品与契科夫的作品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画面感非常强。
因此在阅读芥川的小说时,能感受到强烈的冲击,仿佛地狱那恐怖的景象就在眼前。
然而,一旦改编为电影或动画后,这样的效果就很仰赖导演或动漫家的理解与功力。
《蜘蛛丝》和《地狱变》两部作品都是由久保带人来负责动漫的原案。
我个人觉得并不算非常成功。
在这两个故事当中,地狱景象的生动写实,与恐怖摄人,是全书的精髓所在,然而在两部作品中,久保带人都选择了“童话”风格来创作。
由于《蜘蛛丝》原是一部童话性质的小说,因此采用这样的风格尚在情理当中,然而《地狱变》若能趋向写实逼真,会更贴近作者的原意。
此外,即使采用童话的风格,大量运用斑斓的色彩,可爱的人物造型,但在描绘地狱时,也应适时转换风格,兴许能产生异样的对比冲突效果,然而久保带人的地狱景象仍维持着鲜艳的色彩和可爱的造型,就难免让人只感受到“奇异”而非“恐怖”了。
《人间失格》在日本有着山一样的地位,这可能和日本人绝望而又希望被救赎的心态不谋而合吧。
《人间》我看过太宰的小说、古屋的漫画、和这部《青之文学》动画,个人觉得动画离原著有着几条街的距离。
总结起来就是“太过于世俗化的描述了”,反而古屋的漫画却有着形散神似的新鲜感。
《青之文学》中所有叶藏的女人们都不可爱,同时都不可悲。
所以失去了对人类和世间最后的爱的追求。
所以,千万不要毁了一些没有看过《人间失格》原作的读者对太宰的信念。
像是很多最优秀的厨师烹制出的一道视觉、听觉、感觉大餐。
动画由六个故事组成,每一个的风格都很不同。
《人间失格》的无尽的压抑,《盛开在樱花树下》动感的诡异,《心》的豁然开朗后的扑朔迷离,《跑吧!
美乐斯》的内心与戏剧的冲突与挣扎,《蜘蛛丝》的扑克牌式的人物与颇具讽刺的情节,《地狱变》的人性与艺术的交织……每一个故事都在原作的基础上有所改编,但都抓住了精髓,在不同笔者的不同画风和不同的配乐下呈现出奇特的变奏,似乎都能抓到一点原作者的心意,然又放佛回到观者自身,让人压抑、怀疑、痛苦、相信……值得一提的还有堺雅人大叔的配音,开始因为那声音太熟悉觉得与人物有些距离,后来慢慢开始忘掉声音沉浸在声音所塑造的形象当中,真的很棒的。
最后两集还没看,看下来,倒是就《人间失格》最易懂,易懂但阴暗得让我都不愿意去想。
其他的几集看下来都多少需要想想。
我就来发挥我最引以为傲的脑补力强行解释一波。
先来说一下《跑吧,美乐斯》:这一篇的重点,我觉得全都在那句反复出现的话里:“等待的人和让人等待的人,哪一个更辛苦?
”舞台剧里,美乐斯的朋友等待,美乐斯被等待;现实中,主角等待,朋友被等待。
我姑且先认为主角和他基友之间是纯洁的友情。
先说基友为什么没来。
我觉得最合理的解释是,他不是什么没赶上火车,他就是不想去东京了。
背后的原因有可能跟老爸的身体有关,他要留下照顾家业?
然后主角自己走了。
多年来,一个在东京,一个在老家,谁也没给谁联系。
我觉得这期间主角没有联系基友,是因为他一直在等待对方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但一直没有等到。
而另一方面,基友也知道主角在等,但是却无法去面对主角。
就这样一个等,一个被等,指的就不仅仅是火车站的那个晚上。
最后,美乐斯被等到了,主角也收到信回老家见到了朋友,等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
但是这样总是说不通的,两个人到底为什么不能把事情解释清楚呢?
还有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主角被放鸽子,为什么自己上火车走了?
他为什么笃信是朋友爽约抛弃了他。
而不是由于一些意外没赶上呢?
即使是生气对方在这样的大事上迟到,也不该是火车上那种悲痛的反应吧,而且后来这件事给主角造成的阴影和痛苦,都显得非常奇怪。
所以想来想去,只有一种解释,也就是很多人看这篇的第一反应,这俩人就是有爱的……这样一来就全都说得通了。
两人去东京不仅是发展事业,而且是一种私奔。
主角知道对方的家庭状况,原本就有些不敢相信对方会和提出自己一起走,这时候对方果然爽约。
有一个细节:主角在车上,基友在站台上,那一个对视,主角可能就全都明白了,是自己被抛弃了。
而他接下来的多年一直在等着对方给他一个解释,但对方不愿意面对他,何况都结婚生子了,主角的位置就很尴尬了,所以一直也没有联系。
他知道自己在被等,却无法被等到,和等他的主角一样的煎熬。
所以结局当主角说出舞台剧的结局的时候,才会那么激动:美乐斯终于坚定地跑了回去,就像生病的朋友终于给主角写了信说要见面。
两个人都被等到了。
两个故事交融在一起。
所以说最后的结局虽然有点虐,但是治愈的。
主角最后体谅了对方,也尊重了对方留下来结婚生子的选择。
最后多说一句,原著我没看过,但单就动画来讲,说两个人是单纯的朋友,我觉得最基本的剧情都是解释不通的。
原因很简单:好朋友之间的关系不是那样子的,如果官方说这是单纯的好朋友,我就只能说这动画恶意卖腐用力过度了。
以其他几篇的质量,我相信不是这样的。
终于把《青之文学》看完了,非常有水准的动画,画面做得也很漂亮,好多场景都可以直接拿来当插画用了。
有想保存的冲动,但还是删掉了,一来我硬盘太小而且没有刻录机。
放着也没有什么意义,我基本不会看第二遍,还是留在记忆里面 更加好。
不过看到这种作品的感觉就如同锦衣夜行,我知道它是好东西,很想推荐给别人看,很想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交流,但似乎又觉得没有必要,爱因斯坦说:真理是不需要证明的,需要证明的不是真理。
一样的道理。
好东西总归是好东西,无论怎样被无视甚至诋毁它终究是好东西,不会因此而贬值的。
只要有人像我一样喜欢并且欣赏就足够了。
而且想要改编自名著的动画收视率很好那简直是开玩笑了。
懒得数有几个故事了,不过比较喜欢的是《盛开在樱花下》和《蜘蛛丝》,久保带人的人设真的很漂亮,里面的画面非常绚烂,很是适合这个故事。
配乐也很漂亮。
故事嘛还是自己看自己体会吧。
我只是在想为什么这个国家可以让一流的漫画家一流的动画公司一流的声优制作收视率并不高的深夜档,我们国家却把《西游记》这样的名著拍得和狗屎一样烂。
生产垃圾很好玩吗?
有人说中国是山寨大国,每次我去图书馆的时候总是觉得“唉,正是如此,名作的原版借不到,各种乱七八糟的解读倒是一大堆,没有比吃别人咀嚼过的剩饭更加恶心的事了。
”还有那种把别人的书抄一遍拿来做新书的人我实在是没话说,原来出书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啊。
《蜘蛛丝》的故事我小时候听说过,无法确定是不是看过原著了,但是知道过这个故事的人一定很多吧,这就是名作的魅力,他可以形成一种文化并且不知不觉掺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最近一直在很热的讨论书会不会消亡,我觉得不会。
因为就像名作一样它不能消失,如果它消失了那是全人类的损失。
而且书本始终是阅读名作的最佳形式。
各种阅读器可能会更加方便地提高得到书籍或者说信息的效率。
但是,我相信书绝对不是读得越多越好的,有些书是不能只读一遍的,有些书是扫一眼即可的,也有更多的书读了简直有害健康。
但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是可以给人很多营养的(黄书不在此列)。
而且书籍可以给我们最多的启迪,对比之下,再好的电影也只是快餐。
尼采说真正的杰作写完之后是像人一样有生命的,他会比他的作者活得更长。
我也一直觉得生命是最应该被尊重的,而书籍是为读者而存在的,再伟大的作品如果没人读他又有何意义呢?
我们应该像尊重生命一样尊重名作。
而不是向那个笑话一样:所谓名作,就是人人都在谈论却没有几个人真正读过的东西。
如果真有世界末日的话,尼采的作品没有被保存下来的话我会觉得人类真的非常愚蠢。
我相信《查拉斯图特如是说》一定比金字塔之类的更加能够代表人类的尊严智慧和骄傲。
最后解释一下标题的意思:这些历经时间考验的书籍读过之后还是觉得说的东西有很新很有生涩的感觉,所谓常读常新,这大概也是名作的魅力吧。
看的时候,由于堺叔的误导(或者说是明示),我直接脑补了太宰X檀一雄这一虽然冷却是王道的男人间浓厚友情的典范。
虽然这片很萌,但风格和早期耽美作品《风与木之诗》什么的简直如出一格,令人怀疑这到底是文学剧场还是腐女子剧场。
《快跑美乐斯》不愧是昭和最高纯文学基作。
别的不多说了,来转檀和太宰的疑似情死未遂:檀一雄:小说太宰治*那是一个严寒的夜晚。
我们在回去的路上又买了一升酒,带到公寓的房间里一起喝。
是在谁的公寓里,我已经不记得了。
印象中好像是柿野(注1)的公寓,又觉得好像是哪位丽人的公寓。
总之,我们应该是趁他们回乡,公寓里没人的时候进去的吧。
我只能确定不是在碧云庄。
太宰和我没完地聊著简易自杀的方法。
「大概喝个这麽多的话,」太宰说。
「这样最省事了。
只要往下一跳就好了,井之头的池子。
现在水面已经结了冰了。
」所以说,太宰酒醉投水的idea,在那时候就已经盘算得很清楚了。
太宰说完,我的脑子里浮起了在杉木林中发著光的结冰的井之头的水池。
一点也没有实际感。
「那里不行吧?
死不了的。
」「不,可以。
绝对可以。
」「不行」「不,可以」太宰格外地坚持。
他的脑子里一定已经偷偷地想到玉川上水了吧。
不,说不定他已经在心里开始模拟投水的情景,打定主意有一天一定要去试试看了。
然而我却真的老老实实把他口中「已经结了冰了」的季节表现挪用到池子上,还一心觉得「那种池子,怎麽可能」。
我想那时候太宰所描述的,八成已经是在他想像中越过池子的那一端所看到的今夜的景物了。
「那我们去试试看吧?
檀。
」我记得太宰的表情散发著阴气。
才刚站起来,全身就摇摇晃晃,两人已经喝得很醉了。
「别去了啦。
我宁愿直接躺在这里」「那是要用瓦斯罗?
」太宰说。
「嗯」我点头。
思考能力完全被酒精麻醉了。
我从抽屉里搬出了一大堆棉被之类的布料,在房间里丢得乱七八糟。
太宰很快地钻进被窝里,只露出油亮亮透著酒光的半张脸,「把灯关起来」「好」我把灯熄了。
「把口打开」「嗯」我用手摸到了瓦斯口的拴子,打开之後又把瓦斯管从炉子上拔下来。
其实瓦斯从炉子出来还是直接从瓦斯管出来,照理说都是一样的,当时我却为了哪一种看起来比较壮烈而考虑了半天,现在想想真的是很不可思议。
之後我也钻进被窝里,心里还想著「啊,太宰离瓦斯管比较近!
」,莫名奇妙地觉得很安心。
但是,我就这样睡著了。
究竟只过了二三十分,还是过了一小时左右,我完全没有感觉。
夜里猛然醒来,我突然发现瓦斯口是开的,耳边还传来计量器喀踏喀踏不停旋转的声音。
整个脑袋被麻痹得轻飘飘的,我想去把瓦斯的拴子关上,却力不从心,只觉得难堪至极。
太宰好像还睡得很熟。
我试著钻回被窝里,一会儿又慌慌张张地露出脸来,在塌塌米上爬来爬去。
朝北的玻璃窗被风吹得嘎嘎作响。
我好不容易站起来,关上瓦斯口,把出口的门大开,飞快冲出屋外。
「哇、哇、哇、哇」我一边叫,一边蹒蹒跚跚往外跑。
我怎麽也忘不了那时候的难堪心情,半路上就招了计程车往玉之井的公寓。
一个和我很熟的花街女子刚好在那儿,我钻到被窝和她的肌肤之间,一生中从来没有像这样感到这麽安堵过。
第二天早上太宰带著山岸来找我,大概是他的直觉告诉他我在这儿的。
太宰趁著旁边没有别人的时候附在我的耳朵边,小声向我抱怨。
「你怎麽这样。
害我觉得好像被睡了一晚的艺妓给逃了呢」
《人间失格》四集:到底是谁在共情太宰治啊,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会喜爱人间失格这样的作品呢?
根本做不到同情这个主角,更别提共情了。
说实话,如果没看原著的话,我可能还会往高分打,因为没见过这样的作品,还不知道有人能这么自怨自艾,自大自弃,看过了太宰治的人生经历之后更加不喜欢这部作品。
你说他是个抑郁症患者都还好,就是偏偏把他塑造成一个好像所有人都对不起他的似的,真是无语。
对自己的活着的建立在对他人的痛苦之上,还是对他释放善意的弱势群体上,这叫我怎么共情他啊。
世人对女人太残忍,所以女人才这么天真。
拜托,世间对女人残忍,又不是所有女人都要像太宰治笔下的女人一样这么天真。
正常妓女在被抓到的时候,难道不应该立马保全自己吗?
这不是人的生理本能吗???
这个女性是太宰治真实遇到的,还是他想象出来的呢?
想象出来这么一个女性,作家本人的女性观就很有问题,尤其是最后的qj戏码,太宰治厌女的思想简直藏都藏不住。
不多说了,这个作品严重地影响了我对太宰治的观感。
之后回看一下原文吧,要好好看看太宰治还值不值得看了,明明斜阳这么动人。
改编其实蛮好的,把原文中的精华都抽出来了,节奏把握得也很好。
音乐增色很多。
可惜啊,这么好的改编,除了对妖怪的具象化不太符合原文,其实其他的真的蛮好的。
可惜,不喜欢原著。
我真无语了,连看5集,没一集能过得去眼睛。
《盛开在樱花树下》:这是什么神奇的画风,从开头那个眼花缭乱的武戏,我就预感不妙。
果然,这是什么改编??中途竟然换上了热血配乐??莫名其妙出现的颜艺,莫名其妙的搞笑桥段,莫名其妙的黑暗……有人解读说什么女人都是山贼的内心情绪的象征,就非要用占有女人这么个方式来隐喻?还有堺雅叔的声音根本就不像山贼,好吗?
另外,当我看见山贼带着耳机,吃着泡泡糖的时候,我就已经在风中凌乱了……莫名其妙的情节,违和的配音,乱入的演艺,史一样的改编。
《心》:双视角其实很赞,尤其适合悬疑短片的呈现形式,但是这个改编是什么啊??
人物已经面目全非了好吗?
这根本不是夏目漱石,原文的清新感到哪里去了?还有这么男凝的视角,呈现k对小姐产生情愫的方式竟然这么奇怪,这么猥琐?把小姐刻画成一个没有丝毫边界感的女性,就是男人爱上的理由?还有非常美型的人物脸谱,真是出戏。
《蜘蛛丝》:芥川龙之介看了得气活过来吧……儿童文学,不是中二文学。
一个严肃文学的改编,主人公竟然是打着耳洞,红眼睛,一个随时随地歪嘴耍帅的幼稚青年,怎么可能还会好啊???
文学性不是靠撒撒血浆,搞搞尺度就上去的,文学气质全无,情节到底讲了个什么??
没看原著的话根本就获取不到任何信息好吗?
儿童文学的优秀作品,又不是没有,看过《龙猫》这么好的作品,怎么还吃得下这么幼稚中二的改编啊,说是同人都得掂量掂量,和原著毫无关系。
这么看来《人间失格》改编简直是神一样的改编。
《奔跑吧,美勒斯》:最优秀的一个,真的非常厉害。
看来日本人偏爱太宰治啊,几个改编里只有太宰治的两个部分,以肉眼可见的高规格和高成本。
这篇属于太宰治比较乐观,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太宰治那时候还有对人间的向往。
因此这部作品显得很另类。
有点想看看原文是怎么样的。
对失落的骑士精神的呼吁,太宰治仿佛是写给自己的一样。
剧情不难猜,但是中途看见男主角等朋友等了15年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被感动到。
而且这个短片的各种镜头语言,已经非常纯熟了。
戏中戏,现实与戏剧的交织,真的非常出彩。
这一篇值得五星。
《地狱变》:高饱和度的色彩太影响观看体验了。
还有国王的配音真的很出戏。
本来是很有张力的剧本,尤其是女儿被烧死的那里,结果女儿那个桥段中超现实的煽情毁了所有……只有太宰治的两个故事可看,其他的都很奇怪,都各种各样的崩坏。
只有三星
由于老师让交关于日本文学的感想,所以今天又回顾了一遍奔跑吧梅洛斯。
通常人们对于等待的人都寄予同情与关怀,正如动画里播出的一样,因为等待对方的焦急,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对于未来的未知,充满了不确定与背叛的恐惧,人们更多的感受是被人放鸽子后的痛苦经历,背叛与戏耍的痛苦。
而太宰治又给了我们一个特殊的视角,同时让我们重新能够审视自己,作为一个让人等待的人,为了回应对方的感情,在无数荒诞,突发,非可抗力事件后,无力地去实现那不可能实现的诺言,其中的痛楚与不甘,更是让人无法忍受。
面对单纯的被人爽约,我们虽然可能痛苦与懊恼,但至少是站在道德的高度上去声讨背叛诺言的人们。
而对于为了回应对方感情,拼命的奔跑,到头来却无法实现这之前的种种约定的人们,连本身的自尊都已被剥夺殆尽,这种深入骨髓的痛苦,又将怎样承受。
故事中只是真实的动作被等待。
但我们生活中,更是有无限的等待与被等待。
当我们去与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人,或是喜欢上的人,面对他们的等待,我们去怎样回应他们的感情呢。
两个人,谈笑风生,却又保持着特意的距离,面对对方的种种表现,是应该向前一步,还是继续保持距离不破坏这安全的距离呢,怎样才能对应对方的心意呢,何况对话中,你一言我一语,根本不留说话的间歇,面对他感情的渴望,自己的动作到底是应该何去何从呢,完全不清楚。
面对身边等人,有亲人,有朋友,对方的感情到底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回应,自己无论试了多少次也找不到答案。
为了对应对方的感情绞尽脑汁,这种让人等待的焦虑与不甘,真的是痛苦不堪,却又无解。
不过,人类交往的苦闷与欣喜却又蕴含其中。
虽然,等待与让人等待都是痛苦的,可谁又能说这不是幸运与幸福的呢,世界末日给人们的不是绝望与慌乱,给人们的恰是希望与契机,改变这压抑混乱的世界的希望。
当世界末日离我们远去,我们的生活又将丧失色彩。
等待与被等待,本身对对方暗含着期待与喜欢,因为有着这一美好的期望,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等待的焦躁还是让人等待的不安,都暗含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冀,所以说无论等待与让人等待是多么的苦恼,其实这永远是我们值得一辈子珍惜的一种情感或是思绪,如果我们没有了等待,我们也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未来。
爱面子的政治家父亲给主角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严厉的教导起到了反效果 培养出主人公纤细懦弱的性格 明明觉得社会是荒谬丑恶的 却一直用世俗的标准来评判束缚自己 与其一直纠结自己不善交际的短处不如发挥长处 可惜主角 也就是作者向阴暗面陷得越来越深 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主角能容忍那个傻X的所谓朋友的存在 雅人叔当声优演技相当不错 比起好多棒读得让人听得痛苦万分的好太多 小畑健的人设叶藏长得还真像夜神月 改编得还是相当棒的 我觉得没看过原作的观众也很容易理解-TBC--
封面该换了吧
也许读过原著才能真正看懂这部动画。
晦涩。。太晦涩鸟。。。我唯一看的进去的就男主那张脸
人间失格拍的还是可以的。盛开在樱花林下,画面音乐很华丽,但内容则是完全没有看懂,压根不知道要表达什么,而且堺雅人的声音和山贼的形象格格不入。然后就没追了。
魔幻文学
读《人间失格》的时候有时会看到自己与主人公的一些相似点从而引起共鸣,该动漫中制作组则一直极力异化叶藏这一角色,导致我们的主人公在动漫中成了患有多种精神病的社会二流子兼情场浪子;另外那个叶藏内化的小黑人也太一言难尽了,原作中可是以梵高和莫迪里阿尼的自画像类比的;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该动漫对原作的改动,若是为了适应动漫这一体裁而做的修改我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大部分改动都是对原作的扭曲,两集弃。《盛开的樱花林下》故事我很喜欢,但如此写实风格的制作中间却反复穿插了商业搞笑番的常用手法只让人心生尴尬。《奔跑吧!梅勒斯》倒是还不错,但城岛为啥十五年都没去找他?芥川的两篇和《心》看评论不少倒喝彩就没看了。总之,原作最为青涩处可能恰恰是其精髓所在,看原作绝对比看这部打着通俗化的名义曲解原作的动漫要精彩百倍。
期望有更多的文学改编动画。
小畑健和许斐刚做人设的几篇比较出彩。《走れ!メロス》里的友情让人泪流满面!
今年最好的动画之一
人间失格的堺雅人最有爱.果然好小畑健这口儿.而许斐刚让人眼前一亮.
看了《人间失格》和《快跑!梅乐斯》,《人间失格》一般吧,但是《快跑!梅乐斯》怎么就变成了基友的故事,而且BGM和《魍魉之匣》的一样?
添油加醋不喜欢啊。。。。风格色调什么的跟读原著的心理感受差别蛮大,太弱化了把。。三岛还差不多,不是很太宰治的样子。。。关键是这蓬头垢面的。。。真的不帅好不好
哈哈哈哈為啥第2篇畫風突變還搞起笑來了!求解女主如何做到萬年不脫妝XD哎喲最喜歡第3篇故事,甚至可以有很多種解讀耶~故事6就知道被燒的會是畫師女兒~誰讓他作啊!!相對來說最後2篇比較弱,第2篇也一般3.6
无能的改编,各种平庸
【こころ】比较好, 虽然改动了原著.
思想的深刻性和画面的艺术感都精妙绝伦
六个故事中太宰治的《跑吧!美乐斯》的戏剧感染力最强
把&lt;人间失格&gt;拍成这德行,实质上就跟把&lt;红楼梦&gt;做成肉番或GALGAME一样.你可以这样做这也没什么不好多少人都是捧着四大名著的小人书长大的,但是,就这水平还好意思装逼扮内涵演伟大?滚!
太抑郁
对在豆瓣上高分感到很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