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异谈

天方异谈

主演:葛布,小爱,王初伊,黄垲翔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天方异谈》剧照

《天方异谈》长篇影评

 1 ) 故事3里,2个完美箱子的解释

先说一下故事3的解释。

已经有好几位解释过了,【剧透】第三个故事时间线梳理(附图解)(天方异谈)影评 (douban.com)上面这篇里有张图,作者画得特别清晰,一看就全明白了。

我就一切从简,复述一次:这个垃圾桶,你把东西扔进去,东西会自动回到几天之前(比如说 2 天之前,反正这个「穿越」的时长应该是固定的」),且每件物品都只能穿越一次,不能无限向以前追溯。

D1:保安看到垃圾桶在户外,里面有臭鱼味道。

女主将这个垃圾桶捡回家。

D2:女主发现垃圾桶里会自动出现东西,依次出现了一张调查员的名片(上面写着「我知道你杀了人」),和一篇未来的自己写的「杀人方法说明」(我猜是写在了卫生间的那个香皂盒上)。

晚上,女主按「杀人方法说明」的指导,给调查员名片上的电话去电,即故事最初镜头。

D3:调查员下午5点准时来访,并当面扔进去臭鱼、苹果。

由于臭鱼和苹果出现在了D1时间之前,这一次「穿越」并不能帮女主确定垃圾桶的「穿越时长」。

D4:事情较多,分条说:D4.1 女主在家中(如约)发现尸块,由于尸块毁损严重,老公并不知道死的是自己。

D4.2 调查员走访保安,知道了D1时出现的臭鱼味道,但没想到是时间穿越,仍然以为是空间互换(找到两个桶就能用来玩瞬移物流,比如说走私,发大财)。

D4.3 调查员下午5点准时来到女主家,当面扔一张自己写了「我知道你杀了人」的名片,女主现在知道了「输入」时间,几天前就知道了「输出」时间,所以已经可以精准计算出「穿越时长=2天前」。

当然,女主在镜头之外,完全可以自己做实验得出这个结论,但就观众视角而言,导演通过这个段落明确告诉了观众,女主是有足够信息计算出时长的——这体现的是编剧的功力。

D4.4 调查员建议女主尝试把一包尸块扔给「对方」,结果失败。

但其实成功了,女主在卫生间若有所思(有可能就是在香皂盒上写下了「杀人方法说明」),并且把什么信息传递给了过去的自己。

同样,女主完全可以在镜头之外完成这些事,反正有的是时间嘛,但导演把这个段落在镜头前完整呈现了——又一次体现了编剧的功力。

D4.5 调查员建议女主设法抛尸,同时自己去调查并不存在的「另一个桶」。

D5:女主买了一个箱子(为什么是一个,具体解释见下一部分「箱子谜题」),并用箱子抛尸。

由于抛尸地点离岸边太近,警方当天发现,并沿着箱子线索,来家中问询了女主及老公。

调查员下午5点准时到访。

D6:女主在家中杀死老公,并分尸,再将尸块分别装进垃圾袋,扔进垃圾桶,送回 2 天前的 D4。

这时警方已经在D5同时见过尸块和活着的老公了,所以不会把老公消失与有人抛尸联系起来,女主实现完美犯罪。

调查员下午5点准时到访,对话中隐约猜出真相,但来不及了,被女主控制,昏迷前听到垃圾桶又有东西传了过来。

D7:女主买了一个箱子(具体解释见下一部分「箱子谜题」),并设法用垃圾桶送回了 2 天前的 D5。

D8:女主此时才将被控制了 2 天的调查员杀死,将尸块送回 2 天前的 D6,所以调查员在D6时昏迷前,最后在屋里听到的垃圾桶的声音,是自己的尸块到了,这样诡异效果才会拉满。

为什么要等两天才杀?

是为了避开警方在D5的入户调查。

.然后说一下「箱子谜题」,仅供参考。

首先,这个箱子的正品,肯定是一个知名度较高、销量较少、库存管理较精细的品牌。

为什么?

因为女主是故意在抛尸时,把尸体留在河边,以便尽快被警察发现的。

垃圾桶的「穿越时长」只有 2 天(哪怕上面分析不严谨,再长一些,也不会超过 3、4 天),所以女主需要让「见尸」和「问讯」的两个时间点尽可能接近——即,发现尸块之后尽快抛,抛了尽快被发现,发现了尽快串联箱子线索,串联了尽快引来警察问讯,以便警察看到还活着的老公。

试想,如果这个时间拖得太久,抛尸之后过了半个月警察才找上门,等警察走了再杀老公并扔进垃圾桶,还能传送回半个月前收到尸块的那天吗?

就悖论了。

所以女主会尽量挑选容易被锁定的箱子,以便完成完美犯罪。

这是整个分析的大前提——箱子的库存管理很精细,才能在2天内引来警察。

在此前提下,我有几个猜测,但都有漏洞,可以选其中一个:1、最简单的,买了一真一假。

如果是「抛假留真」,因为真箱子有购买记录,所以警察找来了,家里留的是真的,于是摆脱了嫌疑。

但漏洞在于,如果抛尸用的是假箱子,那警察会不会有点太笨了……明明抛尸用的是假箱子,还浪费人力去调查真箱子的购买记录吗?

除非这箱子真假难辨。

假如这样,就不符合「尽快引来警察」的大前提了。

如果是「抛真留假」,那么警察按着正品购买记录找来,是很合理的。

家里还留一个假的,应付检查,也说得过去。

但漏洞在于,警察上门查验时,真的分不出家里留下的是假箱子吗?

除非这箱子真假难辨。

假如这样,就不符合「尽快引来警察」的大前提了。

所以这种「一真一假」两个箱子的解释,看似合理,其实就让这个犯罪无法变成完美犯罪,而要寄希望于「警方不那么聪明」。

.2、较合理的,一下买了两个真箱子。

抛尸用的是其中一个真箱子,警察顺着箱子查到购买记录,然后找到了女主一家。

女主拿出另一个真箱子,摆脱了嫌疑。

但漏洞在于,购买记录会说明是「箱子x2」,就穿帮了。

那么有可能是女主提前想到了办法,贿赂或者用什么手法糊弄了销售人员,使得购买记录上显示为「箱子x1」。

但其实仍然有漏洞——我们的大前提是,这个品牌的箱子可以防伪,而且库存管理精细,否则警方没法在2天内就找到女主,女主的时间就不够用了。

既然如此,这里说的「买二记一」的手法就会被警方盘库存时识破。

就算第一轮盘查没识破,当警方走一圈线索走不通时,仍然会想到「销售记录可能被篡改」这个盲区,于是开始第二轮盘查,总会查到购买记录和库存数据对不上,女主仍然不是 100% 安全。

这样一来,女主只是极大地降低了风险,仍然算不上是完美犯罪。

.3、完美犯罪,箱子来自未来。

这个垃圾桶扭曲了时空,可以把东西扔进去,让东西回到 2 天前。

而女主通过调查员扔名片(和自己几天之前捡名片)的时间点,可以非常准确地计算出这个向过去「穿越」的时长(注意最后女主也模仿调查员的口气,说「严格遵守时间」这句话)。

那么,如最上面分析,女主就可以在 D7 买一个正品箱子,并用垃圾桶送回 D5(先假设扔得进去哈,一会儿再讨论这个bug)。

这样,女主在 D5 那天,就有一旧一新两个正品箱子了。

旧的是 D5 当天买的,新的是未来 D7 买的,穿越回来的。

接着,女主可以用这两个箱子中的一个抛尸,另一个摆在家里应对警方调查。

抛哪个,扔哪个呢?

我们的大前提是,这个品牌的箱子库存管理很精细,那可能就有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假如「抛旧留新」,警方会发现留在家中的新箱子,条码与女主当天购买的(有购买记录的)旧箱子对不上,于是穿帮了。

只能是「抛新留旧」,警方会发现女主家里的箱子和购买记录完全对得上,而抛尸现场的箱子对应的条形码当时还属于库存(女主两天后才会买走),那这个时空下就存在两个完全一样条码的箱子了(因此,警方可能会被迫认为这是极度逼真的伪造,或者认为是厂家条码出错,于是陷入死胡同)。

所以,抛新留旧,是可选方案。

但仍然有漏洞——这个思路的漏洞在于,垃圾桶那么小,连尸块都要分装扔过来(而且女主显然是精心考虑过,扔进去的尸块还是出现在自己几天前的家里,所以要用垃圾袋包装得好一些别漏了,不能直接扔尸块),那行李箱那么大(可以一下放下所有尸块),有可能扔进垃圾桶里吗?

毕竟垃圾桶的穿越机制是要「盖上盖子再打开才消失」。

这个漏洞就让我联想到之前韩国的一个怪奇漫画——养盒子。

《养盒子》这个故事非常非常有意思,强烈推荐大家去搜着看一看,哈哈哈。

如果把垃圾桶的设定和「养盒子」串联起来,那这个故事就天衣无缝了。

以上,仅供参考。

.

 2 ) 初看没啥 细思恐极 后劲十足

记不记得国庆的时候我们发过一张长图,标题是:国内无编剧系列必须要说,国内其实不乏好编剧,但擅写悬疑的编剧的确不多。

尤其是脑洞大还经得住细节控深扒的悬疑剧。

就更不多了。

所以能扒到一部都如获至宝,必须马不停蹄的来安利。

热爱悬疑的小伙伴,千万别错过。

扒前先说下:因为上次推《赤月青日》的时候,后台好多小伙伴表示大半夜被吓哭了。

所以惭愧的小哥哥特地来提醒下,胆子小的小伙伴请开灯食用哦。

虽然我对大部分靠视觉和音效刺激来吓人的剧没什么兴趣(老年人心脏真的受不了)。

但是超爱那种看似不动声色,但是后劲十足的类型。

简称:细思恐极。

天方异谈

一个破旧的杂货店里,坐着四个来卖东西的人。

拿着手表的小女孩

拿着垃圾桶的家庭主妇

拿着牛顿摆的调酒师

拿着相机的男人店老板还没到,拿着相机的男人提议,不如先各自讲讲关于物件的故事。

于是从小女孩开始,故事一个个展开。

手表一辆车停在墓地,车里后座上坐着小女孩安然。

安然手里捧着因车祸去世的妈妈的骨灰。

下葬的位置准备好,爸爸打着伞来接安然下车去将骨灰盒下葬。

周围站着一群面无表情的人。

一个老妇人突然出现撞了安然一下。

爸爸说要去旁边的花店买束花,安然撑着伞在原地等待。

一旁开吊车运送墓碑的司机手不慎被落下的烟灰烫了下。

墓碑从空中掉落,刚好砸在安然的头上。

弥留之际,安然看了眼手表,时间刚好是4点45分。

爸爸的喊声让安然一下子惊醒。

她竟然坐回了车里。

怀里抱着骨灰盒,爸爸走过来开门接她下车。

然后爸爸去买花运墓碑的车开过来突然出现的老妇人

安然惊恐的往花店跑过去。

花店的老板面色阴寒凶狠,说话意味深长。

拿着剪子和爸爸扭打在一起。

老板摔在了地上,剪子却插进了安然的胸口。

依然是4点45分。

安然再一次在车上醒了过来。

老妇人,墓碑,花店。

不怀好意的花店老板这次直接扯住了安然的头发,把剪子插进了安然的心脏。

这次爸爸却没有扑过来救她。

4点45分,再一次循环。

第一个故事是个扑朔迷离的谜面,找到线索越多的人,越能提前猜出谜底。

花店里手机的屏幕为什么是碎的?

爸爸的眼镜片里为什么几次出现了雨刷?

仔细看花店像什么?

还有花店老板那两句意味深长的话,总是出现的老妇人,对自己的态度一次比一次消极的爸爸。

当所有的线索拼凑到一起,就是最终的真相。

牛顿摆一家名为有求必应的酒馆里,有一位有求必应的调酒师。

每当有人在吧台前对他倾诉生活中求而不得的苦闷调酒师就从一旁的牛顿摆上取下一枚。

调成一杯酒,赠给客人。

娱乐记者想出人头地

明星不愿为了讨好大众而下跪道歉

陪酒女想要找回和明星之间的友谊

还有被诊断为癌症患者的陈书记爱上了有妇之夫的小三被婚姻困住的总裁做着发财美梦的混混金钱、自由、爱情、尊严、健康、友谊、事业人们的愿望无非就是这些。

奇怪的是,每摘下一枚彩色球,调酒师就肉眼可见的更老一点。

“这些珠子就是我的命,我已经把半条命送给你们了。

”珠子越来越少,却丝毫不见调酒师惊惶。

假如接到酒的人质疑它的效果,调酒师就会笑答:喝这个酒,不问价。

灵验之后再结账。

第二个故事是遮住一半的牛顿摆,要等到一边的珠子动了之后,才能知道另一边发生了什么。

垃圾桶天明事务所调查员裴海,接到了一个女人的电话。

请他帮忙调查一个捡来的垃圾桶。

只要将东西扔进垃圾桶,再打开,东西就会凭空消失。

经过调查,调查员猜测,桶一共有两个。

从一个里扔进去的东西,会从另一个桶里出来。

但被桶传递过的东西,无法再次传递。

刚好这时,放在女人家里的桶里,凭空多了几袋碎尸,似乎验证了调查员的猜测。

为了利用桶来牟利,三人决定不报警。

调查过程中,调查员发现,女人聪明,漂亮,贤惠,但丈夫窝囊胆小。

不仅出轨,还经常对她恶语相向,又打又骂。

为了验证猜测,调查员将写有自己电话的名片扔进了垃圾桶,试图逼凶手出面。

并让女人夫妻俩将碎尸装进行李箱,扔进河里处理掉。

谁知女人扔的太浅,第二天警察就找上了门,追着夫妻俩盘问了一下午。

没想到女人提前做了准备,利用思维盲点,成功洗清了警察对自己的怀疑。

在等待凶手联系自己的过程中,调查员再次接到了女人的电话。

一贯都是由丈夫开门的家里,只有女人在家。

根据女人的描述,调查员认为丈夫应该是和小三私奔,并表达了自己对女人的欣赏。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顺口问了女人:你怎么知道我号码?

相机男人进来时,先跟三人开了个玩笑。

屋顶上有轻微的漏水。

他于是把有水溢出来的鱼缸,往旁边推了推。

三个人讲完自己的故事,一齐看向了拿着相机的男人。

房子的突然晃动了一下,男人笑了:我的故事一直在讲啊

眼尖的小伙伴应该已经发现了爱总和葛布了。

没错,这部网络大电影的出品公司是万合天宜。

虽然万合近两年有些没落,但我一直觉得他们是最擅长用小成本拍出好片子的一群人。

而导演和编剧是国内著名的推理作家周浩辉。

不过电影里的三个故事并不是他写的。

而是来自于三篇脑洞大开的短篇小说。

迟宝华的《4.08死亡》、香无的《有求必应》和苏伐的《同谋》。

虽然整部电影投资只有一百万,但翻过小说之后往往会发现,电影比小说更精彩。

那是因为小说篇幅不长,只是以脑洞为主,但改编成影视剧,要怎么把故事讲得悬念十足,一步步的引诱观众去猜这个脑洞?

怎么把伏笔埋得自然又不惹眼,但当观众发现谜底后,又能后知后觉的恍然大悟?

这就是周导的功劳了。

并且按照周导搭出的框架,只要愿意的话,这个系列完全可以像《世界奇妙物语》一样,一直讲下去。

而为了不剧透,文中列出的细节仅仅是全片的一小部分。

但是请相信!

我真的是用生命才忍住把每一个明喻暗喻的细节都拿出来细细掰扯给你们听的冲动的!

回到一开始,为什么说好的悬疑题材影视剧很少?

那是因为拍这样作品的人,既要比普通人更聪明,能想到各种各样的脑洞和推理过程。

还要比普通人更有耐心,更肯下笨功夫,才会愿意费尽心思的安排下所有合情合理的伏笔和线索,供观众去探索。

当我们说国产无编剧的时候,并不是在说没有这样聪明的人和故事。

而是当一部又一部IP,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越改越毁的时候。

我们发现我们缺的其实是那些肯耐下性子来好好讲故事的编剧。

PS: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第一个故事的脑洞撞了去年的美国惊悚片《忌日快乐》。

为了防止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所以特别说一下:《忌日快乐》是18年的作品,迟宝华的《4.08死亡》,最早在2012年就已经刊登在小说《悬疑世界》上了。

所以从时间上,是《4.08死亡》在前,《忌日快乐》在后。

 3 ) 第三个故事有点疑问,都没注意么?

女主问调查员:“警察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活人,绝对不会被当做死者。

”并且强调了两次,也说明了,垃圾桶的真实功效。

注定调查员在药效发作昏迷后逃脱不了被杀的命运。

毕竟只有死人才不会泄露秘密。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警察只有来询问过女主的丈夫,并没有见过调查员。

而调查员还没死,垃圾桶内已经传来尸块,这些尸块就必须要很谨慎处理了,而且可能会有很大的麻烦。

毕竟这次调查员不能让警察对其进行询问,就无法形成上述绝对安全的前提。

所以不应该这么早就把事情暴露给调查员,故设悬疑收尾太急了。

个人认为哈

 4 ) 一个镶嵌巧妙的故事会

电影里讲的三个故事,其实彼此之间是缺乏联系的(我觉得可以将第二个故事里用“尊严”换取“爱情”的女孩的故事延续到第三个故事,但即使这样,联系也还是相当微弱)。

我此处说的“镶嵌”,其实指的是三个或者四个故事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它们都具有一种非线性的、循环往复的结构内核,即起点即终点,终点即起点。

第一个故事的女主角始终是在4:36PM醒过来,又总是在4:45PM死掉,故事不断地开始、演绎、结束、又开始……然而时间始终只在4:36PM至4:45PM这段时间循环——它的时间是一个闭环(试想着把表盘上的其它时间刻度抹去,然后把这九分钟时间均布到表盘上)。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难解(况且还有《恐怖游轮》、《生死停留》之类的珠玉在前),但是它却对解读第二个故事、第三个故事作出了很好的提示(也没什么好提示的,都不复杂)。

第二故事没有在时间元素上做文章,可它仍然是个结构闭环的故事。

故事以人生得失为母题,将人生构成划分为七个元素,我试着画了以下两个图示意元素转移的闭环结构(箭头指出为“失去”,箭头指入为“得到”):

四个元素在四个人之间的闭环转移

三个元素在三个人之间的闭环转移虽然七种元素的转移只能最简化为两个闭环(非闭环结构也许也可以是很好的解读),但是故事却是可以遵循同一种模式循环往复的:以求取为开始,到应验,到买单,然后再次求取……第二个故事里的七个人彼此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他人的关系都是比较明朗的,只有参加打架的“熊猫眼”混子是比较突兀的存在,他(俩)好像和其它六个人都没什么联系,起码电影里没有直接的表述。

为了消除这个突兀的存在,我只好强行联想,过度诠释:罗红在酒吧与顾客起冲突后,又在场外约了架,那俩混子作为罗红的朋友(或者其它的什么)出场凑数撑场面。

但是,即使把混子和罗红强行联系起来,七个人之间也无法形成一个单线闭环关系(这让我很苦恼!

)。

第三个故事又是个关于时间元素的故事,我完全同意慕容兔兔(排在第二个的影评)对这个故事的时间线的解读。

所以,在这个故事里时间元素的非线性是很明显的,只是它不是一个单线闭环的结构,而是一环扣一环的复式结构。

第四个故事统摄全篇,它更是个周而复始的故事,它是死神收割一个又一个灵魂的故事。

我认为讲故事贩卖奇怪物件的那三个人其实都已经死了。

第一个故事里的小女孩很好理解,车祸重伤不治。

第二个故事里的男酒保,他应该是老死的,人之将死的时候,回忆前尘往事,才发现原来得失是守恒的,很多努力,注定是徒劳的。

在第三个故事里,被杀掉装入垃圾桶处理的,其实是女主人自己,她只是不甘心罢了。

也许贤她惠、漂亮、聪明,但如果她只是个附庸,这一切都会没有意义。

电影最后房间里的异常震动,我觉得当作二解:一、这是死神刚进屋时拿起桌上的小房子入里窥探时引起的震动;二、配乐是心跳的声音,震动及其停止意喻着三个人心跳的终止,他们正式安息了。

哎,不知道为什么我要啰里吧嗦地说这么多废话。

 5 ) 谁在夸天花板

一般般吧,不用吹成什么国产烧脑天花板,这种水平说真的国内动漫小说更早就有了,因为刷到垃圾桶才找了原片来看,属实挺失望,第一个故事是做的很仔细,但是死一次八点九,死两次八点九,正常人都能猜到她是弥留之际的幻觉,第二个更无语,几种东西给别人然后等价交换再失去某样东西,倒是符合这个片名,但是除了这一点没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在我看来就是正能量一下好过审,但是酒保为什么要这样做,时间快到了什么意思,既然珠子给出去再回来他就能变年轻,那是什么东西在剥夺他的时间,他不是随时都可以给别人吗?

第三个故事,说真的一开始我满蛮感兴趣的,这里面用时间作为诡计算我特别喜欢的元素,但是,编剧真的不是恐怖游轮影迷吗,第一个故事的在固定时间死去,在固定时间醒来,第三个故事主视角在剧情中间插入,这种手说真的我第一反应就是恐怖游轮,第四个故事没什么好讲的,很常规恐怖故事的标准反转,我不懂居然有人觉得这个反转很惊艳,按照悬疑的路线你得留下线索让观众去推测啊,推测为什么每个房子不一样,照相机明明对着人拍的应该一桌人变小吧,它怎么做到没拍到的房子也变小,还有每个房子的造型都不一样,他是先建起一栋房子仔邀请别人吗,当然这个不用深究,我单纯想吐槽一下,我是想看垃圾桶才找这部电影的,在我看来如果只保留这一个故事来展开写悬疑,写复杂一点,绝对比现在好,视角插入是有点聪明,但是为了插入主视角而设计的这个侦探也不太聪明,从头到尾充斥着一股傲慢,这可不是对待顾客的态度,就算心里轻蔑,装也得装出礼貌,客人没欠你什么,还有,既然这么聪明为什么女主拿出A货的时候毫不怀疑,要知道上门当天知道垃圾桶的效果,第二天就发现碎尸,当天晚上抛尸就用了正版箱子,所以女主什么时候去买的A货呢,这就是对时间很敏感的侦探吗?

他到底是哪里来的自信让他如此轻蔑对待委托人,要知道,女主这里拿出A货是非常可疑的,人在惊慌之下听从冷静的人领导,那就不可能去思考要买A货来顶替,而她当时也根本没时间在抛尸当天去买箱子更可疑,那箱子就只能是提前买好的,但是提前到任何时间都没出现碎尸,那她为什么会平白无故买两个来替换,还刚好是一个正版一个A货,家里经济条件也不算很好,如果需要两个就是买两个A货,这种情况如此明显是为了抛尸,侦探先生硬是毫无怀疑,既然都能联想到空间转移,那联想到时间也是最惯性的一种思维吧,就算联想不到,在家暴男离家出走的时候也不联系一下前面的事怀疑女主,这智商别当侦探了,死神小学生都不如

 6 ) 这片恐怖吗?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字

 7 ) 关于第三个故事的时间线梳理

一边梳理时间线一边也是在给自己整理思路。

首先,垃圾桶从来都只有一个。

(错乱的不是空间是时间)1 几天前,有人看到垃圾堆里的垃圾桶传出恶臭和鱼腥。

(未来调查员丢进去的垃圾)2 小美把垃圾桶捡回了家。

3 她在桶里收到了调查员的名片,以及未来自己的提示。

4 她打电话给调查员,调查员上门。

4 调查员为实验丢进垃圾。

(1和4形成闭环)5 开始出现尸块(未来小美给丈夫的分尸)6 夫妻两人扔尸,小美故意留下破绽,引警察上门询问丈夫。

7 夫妻吵架,丈夫家暴,小美杀死丈夫分尸,尸块丢进垃圾桶。

(7和5形成闭环)8 调查员上门,小美坦白经过,用药迷晕调查员,分尸。

(垃圾桶此时响起的声响,应该是未来小美丢进去的尸块)

 8 ) 【剧透】第三个故事时间线梳理(附图解)

第三个故事使用了一个巧妙的叙述性诡计,通过调查员的主观判断,引导观众确信有两个垃圾桶,其实只有一个。

这个垃圾桶连接的是时间而非空间,把未来的东西送往过去。

整件事都是女主布下的一个局。

时间线:1,保安看到垃圾桶,里面是腥臭的鱼。

2,女主收到一张莫名其妙的名片。

3,女主收到来自未来自己的提示,给调查员打电话。

4,调查员第一次拜访,扔进厨余垃圾。

5,调查员第二次拜访,发现尸块,扔进名片。

6,女主看到名片,发现玄机,扔进提示。

7,女主杀掉丈夫并分尸。

8,调查员第三次拜访,被杀。

9,最后垃圾桶一声响动,应该是女主杀掉了调查员,用同样的方式将其分尸。

图解:

 9 ) 粗浅的分析一下第三个故事,让没看懂得朋友做个参考

直接开始,葛布打电话给调查员,然后桶里发出声音来了东西,这个东西是香皂,香皂盒上面写着三天后葛布留下的字。

第二天,调查员来登门,葛布按计划让调查员调查垃圾桶。

第三天,调查完垃圾桶的来历之后,调查员登门,同时葛布收到了尸体,收尸体的时候肯定是葛布在收,这是计划的一部分,必须要把尸体全部收到。

调查员看了尸体之后,在名片写字的时候,葛布注意力都在那张名片上,看见字之后确定这就是三天前收到的名片,也就是葛布打电话的那个晚上。

之后葛布主动提出把尸体送回去,在尸体袋子里放了写着计划的香皂盒。

葛布放香皂之前在厕所里思索了一小会儿,这一小会儿的功夫就把杀老公的计划定下了,并在香皂盒上写字告诉三天前的自己垃圾桶的秘密和按时收尸体。

调查员给他们画好了抛尸路线,葛布将计就计,当晚就跟老公一起抛尸,故意把抛尸的箱子露出水面,引警察来调查。

第四天,警察过来询问葛布,此时警察应该已经查出尸体就是葛布老公,但是来家里之后发现老公好好的,就查不下去了,只能不了了之。

警察走后调查员上门,葛布用两个箱子一个正品一个假货展现自己的机智,被调查员一顿夸。

调查员走后,老公喝酒家暴葛布,被踹了一脚的葛布下定决心执行计划,摔碎的夫妻合照表示葛布跟老公彻底翻脸。

第五天,葛布杀死老公后,尸体放进垃圾桶(三天前的葛布很配合的一袋袋拿出来)。

然后换了一身衣服淡定地等调查员登门。

调查员准时赴约,葛布在茶水里下药,调查员发现自己写字的名片放在桌子上的塑料收纳盒里,这其实是被葛布有意让调查员发现的,因为被下药的调查员已经没有反抗能力。

之后葛布一脸邪魅地问调查员,调查过程中遇见的活人,绝对不会被认为是死者,对吗?

确实如此,此时调查员依然是懵逼的。

机智的葛布在智商上跟调查员不相伯仲,完美犯罪后更是自信满满,而且此时的葛布穿的衣服明显是约会情人的皮肤,并不是之前的家庭主妇装,表示她对调查员有意思,再看调查员对葛布的态度说明他是对葛布有好感的。

基于以上条件,之后是个人yy,葛布会把晕倒的调查员绑起来,全盘托出自己的完美计划,并声泪俱下的诉说嫁给老公后遭受的家暴和痛苦,以得到调查员的同情和理解,再结合之前积累的好感,以美色诱惑一下调查员,得到谅解后再以垃圾桶的功能可以掠夺财富为基础,达成合作共赢的共识,顺水推舟做一对雌雄大盗岂不美哉。

 10 ) 第一个故事的原作者来说几句--更新创作历程

原文发在知乎上,转来的时候修改了一些内容不对故事本身评价什么,以免有自卖自夸的嫌疑。

这个故事改编自我2012年写的一个短篇小说《4:08 死亡》,全文不到一万字,很短。

这篇小说现在在网上可以找到。

影片对小说进行了不少改编,去掉了一些偏玄幻和啰嗦科学道理的东西,新增和完善了好多的伏笔和细节。

比如一片死灰中那象征着生命的蝴蝶结,比如十字架和卖花老人手中的剪刀,比如女主父亲眼镜片上倒映出来的各种“雨刷”,还有我看了若干遍才理解的“那个看似突兀的花店其实是敞开着后门的救护车”……细节太多了,如果要一一列举起来真有一种说不完的感觉。

而这些细节全都是原著中没有的,可见这部影片的制作用心程度。

我不敢说阅片无数,但也是看了不少同类电影,起码在大部分的国产悬疑片中是看不到如此多的细节的。

本片的联合导演“@傅逸聪”是非常在意细节的人,这一点在他导演的“女舍惊魂”中就有非常全面的体现。

另外说一说节奏。

影片的整体节奏比原著其实是放慢的,而这种慢却极大地增强了恐怖方面的感染力。

身为原著作者在观赏影片的时候整个人都 已经被带入到了女主的角色之中,每一个声响,每一个东西的状态变化,每个人的动作,甚至随便一个表情都会让我心惊肉跳。

真的不是我心理脆弱。

作为看了很多恐怖片也写了不少惊悚悬疑小说的我自以为再也不会被吓到,可在观看影片的时候还是被吓得一跳一跳,很是过瘾。

说说影片整体吧。

毕竟不是专业影评人,并不敢对后两个故事进行过多的评价。

和第一个故事相比,第二个故事的高级感更足,第三个故事的复杂曲折及恐怖度则要更高,不愧是压轴作品。

综合来说,这部影片从各方面来讲都是不输于大部分同类国外影片的,个人认为很多地方甚至要比新出的“世界奇妙物语2018秋季版”要优秀(仅限这一季的奇妙物语,因为拍得真不行)。

鉴于必会有人质疑第一个故事很像2018年上映的好莱坞惊悚片"忌日快乐",这里先打个预防针科普一下。

忌日快乐的上映日期是2018年,彼时“天方异谈”早已杀青,而本故事的原著《4:08 死亡》已经在《悬疑世界》杂志上刊出了6年...但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本片拍得比“忌日快乐”要细腻很多,而且女主要更漂亮,来给女神“@王初伊”打个call。

说说“死亡循环梗” 鉴于必会有人质疑第一个故事很像2018年上映的好莱坞惊悚片"忌日快乐",这里先打个预防针科普一下。

忌日快乐的上映日期是2018年,彼时“天方异谈”早已杀青,而本故事的原著《4:08 死亡》已经在《悬疑世界》杂志上刊出了6年...抱歉上面的两段话让一些朋友反感了,我这样写的意思并不是在吹嘘“死亡循环”这个梗是我的原创或者是先于《忌日快乐》出来有多优越,我只是想说明我的原著是在《忌日快乐》之前,并且想要避免一些误会而已。

“死亡循环”这个梗在原著完成之前除了最经典的《恐怖游轮》外还有好多片用过,可以说是并不新鲜,这点我是承认的。

悬疑电影拍来拍去无外乎这些梗,比如“密室失忆醒来上刑追凶梗”,“精分梗”,“催眠梗”,“下药致幻梗”,“做梦梗”等等,本片用到的“死亡循环”和“濒死体验”梗也都是悬疑影片常用的套路,好多片子都用过,而且未来还会有人用。

作为原作者,我承认自己作品用的梗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是老梗了,我并没有能力真正地在常用的悬疑路子里做出突破,所以我只是个业余写手。

梗是老的,但是基于这个梗所写的故事,和基于这个故事所拍的电影能否拍得精彩,拍出花样,能否超越采用同类梗的前辈又是另一回事。

《电锯惊魂》不是第一个用“密室失忆醒来上刑梗的”,《恐怖游轮》不是第一个用“死亡循环梗的”,《生死停留》不是第一个用“濒死幻觉梗的”,《致命ID》不是第一个用“精分梗”的,但它们都成为了传世经典。

回到第一个故事,虽然它所用的梗比较老,但一个客观事实是,它拍得的确很好。

如果你通览一下更多使用”濒死幻觉梗“和”死亡循环梗“的影片(好的坏的近期的早期的都看一下),会发现本片在各个方面还是非常有一套的(比如片中营造的氛围和紧张感和完全呼应几乎无BUG的自圆其说),最起码在国内的悬疑片中是应该有自己正确的地位的,即便拿到国际舞台上和那些同类电影来比也不差。

另外说说原著小说的创作历程和“濒死幻觉梗”。

原著小说的灵感没有来自任何一部电影,而是源于和朋友的一次酒后聊天。

当时聊到了“家属是否有权替植物人决定是否继续治疗”的话题,朋友的意见是“终止治疗可以解除病人的痛苦”,我则在想,如果植物人只是身体动不了,耳朵还能听见外界的声音的话,在听到自己的家人讨论是否放弃治疗的时候,如果他是想活的话,又无法表达,该有多无助!

于是我便开始创作小说,小说的主题是“女主在得知家人要放弃对自己的治疗后,必须要在呼吸机被拔掉之前醒来的求生历程”原著小说中“安然”想要醒过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每次“醒来”之前,她都要去爬一段象征着生的“雅各天梯”。

很显然,只爬一次梯子就大功告成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所以我设计她一次一次地努力爬上去想要真正地醒来,又一次一次地失败在特定时间回到这里,然后又要重新爬……这象征着她想要生存下去的欲望,为了醒过来,她必须一次一次地努力。

上面这段话,就是对这篇小说会有“死亡循环”梗的解释。

小说在进行改编的时候,编剧丰富了许多细节,主要丰富了现实中女主最后一眼看到的景象与梦中的对应关系。

这些细节都是小说中没有的,它们的丰富直接让整个故事又拔高了一个档次,感谢编剧大大的努力!

这些梦与现实的对应关系基本上都可以在弗洛伊德所著的《梦的解析》中找到理论依据,依照这些理论,后来出现了许多采用此梗的影片,《穆赫兰道》是此类中的佼佼者。

后来的2002年,《猛鬼追魂6》则出现了“濒死幻觉梗”,之后的《雾气蒙蒙》和《生死停留》也都用到了这个梗,但它们都不是第一个用这个梗的电影。

至少在1990年出来的《异世浮生》也用到了这个梗,更久远的,早在1962年,《灵魂狂欢节》就是基于这个梗的影片。

至于再往前追朔还有哪些电影用到了这个梗我就不知道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影片虽然都用到了同一个梗,但故事情节,展开方式,中心立意等等都各有千秋,绝不能因为梗一样,就说它们雷同,甚至是“一模一样”。

如果一个梗只能由第一个想到的人拍一部电影,那么哪会有现在这么多电影在百花齐放?

更新:目前找到的更早影片是《 枭河桥记事 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An Occurrence at Owl Creek Bridge》,希区柯克NB!

1962年的《灵魂狂欢节》,暂时来看它才是鼻祖所以说,本片用的“濒死幻觉”梗也不新鲜了,但这真的不该成为抹杀一部优秀作品的理由。

我还是希望大家在看片的时候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真正客观地看待它,你会发现不少闪光点的。

我在讨论区看到一张女神的生活照,太好看了,忍不住转来发一下。

《天方异谈》短评

72/100

2分钟前
  • ⓷ 𝐏𝐀𝐏𝐄𝐑𝐒
  • 还行

第一个手表的故事很无聊,还反转那么多遍。第二个有得有失还不错,第三个逻辑有点怪啊过去的老婆杀了老公为啥未来的老公还活着?这都不是时间穿越了这是平行宇宙啊?而且啥买俩行李箱警察肯定只查贵的不会查便宜的又是什么逻辑?再说甭管贵的便宜的还不都是你买的查哪个不都得查到你?最后这故事反转还不错,就是你揭个面皮是要表现啥?

4分钟前
  • 长琴
  • 还行

周浩晖的故事确实厉害,这三个都不输同类型成名大作,万合也是国内最有原创精神的影视公司,可能因为还没发展成规模,在本片制作上还是有些资金短缺、野心不足了。

9分钟前
  • 鸣悦
  • 推荐

悬疑大片的氛围营造,这种“死亡循环梗”,三个故事就是每个人根据典当的物品,国产恐怖悬疑惊悚类。

14分钟前
  • 小傻瓜De萍萍
  • 推荐

万合天宜版的奇妙物语,有些心思也有些山寨。垃圾桶很棒,物理球和死亡循环的挺老套,相机的故事装模作样。2.5🌟

16分钟前
  • 炸五香豆腐
  • 较差

演技太糟糕!导演水平也很差!编剧的故事还是很不错的!

17分钟前
  • 好奇害死猫
  • 较差

看了一遍后又完整不完整的看了很多遍。每一遍都有些有趣的发现。编剧和导演的那些小trick越挖越有趣. 三个故事的悬疑度层次递进,喜欢第一个故事的安然,朋友说的初恋脸. 第二个故事最后把几个珠子串起来一拍大腿,Sodes奈!第三个故事就好玩了,到底是时间传送垃圾桶还是空间传送垃圾桶🚮!嘿嘿……

22分钟前
  • 轮子
  • 力荐

第1個故事總覺得在日本電影裡看見過,但是也可能是看了抖音解說產生了錯覺

25分钟前
  • 天雨粟
  • 还行

意外还是少。不过也很好看了。

27分钟前
  • 离离草上云
  • 还行

第一个故事演技捉急,慢慢引人入胜,第三个故事可以说很精彩了。整体节奏有些拖沓,让我失去了耐性。

32分钟前
  • 咸茶
  • 还行

小爱的故事略有些平淡,其余的两个故事,包括隐藏的第四个故事都非常有看点,四个故事都达到了细思极恐的定义,好看!

35分钟前
  • mingming1988
  • 推荐

这三个故事都是用了巧思的。故事里每一个片段,出现都每一个场景物件都没有浪费,首尾贯穿,环环相扣。你还在为别人着迷都时候却不知自己早已经在故事里

39分钟前
  • 日光倾城
  • 推荐

第三个故事出挑

44分钟前
  • β受体阻滞剂
  • 还行

国产悬疑低成本佳作,多一颗星给第三个故事,方向和感觉都找对了。

48分钟前
  • 梅林
  • 推荐

又是四人围坐说故事的结构。头两个故事有点俗套,第三个故事不错

52分钟前
  • 野孩子de天空
  • 还行

结构上模仿日本怪谈系作品,以及《世界奇妙物语》之类。仍然是网络大电影的质感,整体的调性忽高忽低,毫无氤氲。故事本身也不够出彩,瑕疵太多。

54分钟前
  • 王写写
  • 较差

就第三个故事还凑合,大家观影标准都变得这么低了吗,哪来的这么多好评

58分钟前
  • 闲云公子
  • 较差

虽然是网大质感,但故事还是很不错的。

1小时前
  • 饼干
  • 推荐

故事气氛都还行吧。但不至于7.5。6.5差不多了。

1小时前
  • 梦之安魂曲
  • 还行

就显得好劣质啊。

1小时前
  • 用心乐天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