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La tête en friche,与玛格丽特共度的午后,下里巴人,My Afternoons with Margueritte

主演:热拉尔·德帕迪约,吉赛勒·卡扎德絮,帕特里克·伯利奇,弗朗索瓦-格扎维埃·德梅松,莫拉娜,让-弗朗索瓦·斯泰弗南,克莱尔·莫里耶,索菲·吉耶曼,梅兰妮·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佛兰德斯语年份:2010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剧照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2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3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4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5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6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3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4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5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6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7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8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9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20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剧情介绍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肥胖、粗俗而不失善良的50多岁男人基曼(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住在母亲花园旁的房车里,平时打理菜园,和朋友们泡小酒吧,时而和年轻女友安妮特(索菲·吉耶曼 Sophie Guillemin 饰)在小窝里浪漫温存,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他的内心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脆弱和苦楚,母亲在不想要他的情况下怀上了他,从来不知道父亲是谁;老师因为他的愚笨嘲弄他;哥们儿喜欢他却又常常嘲笑他。女友想要个孩子,他却因自卑一直不肯答应,导致两人关系紧张。 有一天,基曼在公园里遇到了一边养着鸽子一边在大声读小说章节的玛格丽特(吉赛勒·卡扎德絮 Gisèle Casadesus 饰),他荒芜的脑袋里开始萌芽。知识渊博的玛格丽特是一个退休的农艺学家,几乎花了她一生的时间用来周游世界和阅读文学作品。从此,基曼把午后的时间交给了玛格丽特的阅读.........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传奇大亨青谷子龙蛇演义毒品大亨木乃伊之阿拉善传奇镖王传奇犯罪现场调查第十二季开膛手杰克猛龙行动之绝密代码M香草美人皇后好杀缉毒先锋银河英雄传说外传第三次提亚马特会战今天地球百子第七季完全省钱恋爱手册战金岭黑色丑闻破茧爱情宝典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火爆天王死神傻了沙海狂鲨嘉年华第二季伤城之恋真相单身宿舍连环炮霞光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长篇影评

 1 )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阅读让生命变得温柔

一部简短的轻喜剧。

有法式的浪漫幽默,有法国人洒脱文艺的生活,有法国电影的人文关怀。

除却法国片中无厘头搞笑的纯喜剧,这类法式轻喜剧往往和生活困境与个体迷失联系在一起,但表现方式却是浪漫而散发着文艺气息,没有美英的严肃和混乱,也没有日式的认真和沉重,似是不经意地诉说,自有一番温情脉脉和心领神会时的忍俊不禁。

一位“下里巴人”中年大叔和一位“文艺”老太太的邂逅,改变了彼此的生活。

两人经常白天坐在公园的长椅上,面前有一群鸽子,老太太读书,中年大叔便侧耳倾听。

画面永远是明亮唯美的,影片中的天气永远是阳光明媚的,一开始,这就是一部轻喜剧的基调。

阅读让生命变得柔软,丰盈贫瘠的个体。

影片一开始便用一段对计时工资的斤斤计较不惜破口大骂表现了“下里巴人”中年大叔对生活的戾气。

紧接着,酒馆被人嘲笑和回家与母亲的紧张关系描绘出了他生活的粗糙和浮躁。

然后,他遇到了玛格丽特,那个“文艺”老太太,她羸弱,细瘦的双腿,轻细的声音,像鸽子一样弱小,同时又有鸽子般的优雅。

她尽管声音轻细,但说话永远不紧不慢,清晰而平稳,言语总是礼貌而诚恳,没有抱怨和哀叹。

尽管她的处境并不好,但无论何时她都显得欢喜而自足。

优雅的生命姿态在她身上显现。

花甲之年,仍旧穿着粉色碎花外套,耳垂上带着珍珠花的耳钉,对事物保有好奇,对人和动物保有关爱,这是许多中国老人不具有而许多外国老人身上常见的状态。

阅读、旅行、陶艺,或是别的爱好,当它变成习惯,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它便是今生源源不断滋养的来源。

中年大叔对生活尽管多有失望抱怨,个体的自卑和贫瘠也让他走不出生活的困境,但种花养草时,他却是温柔而专注的。

电影不时闪回中年大叔的童年,每次他的生活出现问题,影片都闪回他的童年来重现问题的根源,这种直白的方式透着潇洒和率真,也是法式浪漫的表现。

影片甚至重现小说中的故事,印第安人复仇猎杀豹子的小片段透着浓浓的法式幽默。

而小酒馆中三五好友的日常聊天,即使有不合之处,也多用幽默掩盖狰狞,中间出现的老板娘情人和小护士私奔的桥段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母亲近乎神经质的狂躁,其恐怖也被孩子气的表现所淡化。

因为阅读,中年大叔开始正视自己的生活,认真看待生活中的缺陷一开始并不让人愉快,当你许多年都选择模糊看待,忽略缺陷的存在,却在某一天,带着放大镜去端详它的时候,除了失落和挫败感,一时之间也没有其他。

但,这正是浑浑噩噩生活结束的开始。

对于中年大叔来说,几十年前,生活并没有以温柔的姿态接受他的诞生,现在却要他和生活和解。

他那情绪化的母亲即使爱他,那也是畸形的爱,如果生前无法让人感受到爱,那么死后似是而非的母爱揭露又有何意义呢?

电影在告诉我们阅读的力量。

现实世界虽有局限,然书中天地却无限宽广。

无论是在公园随处阅读的稀松平常,还是在磕磕绊绊的阅读中陷入沉思,亦或是电影、旅行,它们都像一场邂逅,每一本书,每一部电影,每一场旅行,都和生命中的过客一样,总会留下什么,总会让你的生命从此不同。

 2 ) 我们追求的情感

我特别喜欢这类的故事。

让我想起前一阵看过的真事。

一个在英国辛苦求学的中国留学生遇到困境,被一个独居在英国的老头好心收留,留学生遇见生活难题老头就积极协助他解决,于是留学生就开始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老头,甚至在毕业后得知老头晚年自己在英国过得不好,还征求老头意见,把老头接到中国当家人一样一起生活,帮他安享了晚年。

这段故事当时我看完真的很感动,后来看评论有人说当时报道出来就有很多人恶意诽谤他俩是情人关系,让我感觉有种吃屎的恶心感。

我想说,其实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也是可能有很纯洁的情谊。

这种情谊也许不是爱情,也不能算友情,感觉更像是亲情多一些。

因为他们大多都有个前提,那就是纵观他们早年的人生,大多都缺少一些应该从亲人那里获得的感情。

上面讲的那个真事,住在英国的老头早年漂泊,赶上动乱的年代,没有稳定的童年,直到中年后才定居英国,并且没有伴侣。

所以自己一个人住的时候一团糟,根本不会照顾自己。

同比这部电影,男主角的童年也是一团糟,糟糕的童年缺失的情感是他问题的由来。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把一个人的问题全都归结于童年?

更多人相信人性的表达大多是出于本性。

但是实际上,很多人下意识的做法、行为更多还是受童年的遭遇所影响。

缺爱的会一生渴求爱,缺钱的会一生渴求金钱。

而一辈子中能获得一个情感相互的对象,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如果这个对象是个年龄差别很大的人,会更容易引发人动容。

要我说,也就这个年龄差更容易让人感动了,但凡年龄差的再小点,比如差个十多岁就会让人觉得是同龄人。

反而这种差四十多岁的,更会让人不自觉的感觉亲情多一些。

除了年龄,还有两个人的人生际遇。

当我看到男主角得知老太太最爱读书,而她将瞎后,用蹩脚的语言尝试着给老太太读书时,我觉得特别感动,如果我是她,在我晚年有人愿意坐在我旁边为我读书,我觉得这是很浪漫的事情。

一辈子追求的东西很多,年轻时追求金钱,年老时开始思考人生追求陪伴,我希望我老了也能变得像玛格丽特那样,成为一个坐在花园里,捧着书本,喂着鸽子的优雅老太太。

 3 )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人生至美的情感

(芷宁写于2013年10月7日)在影片《与玛格丽特的午后(La tête en friche)》里,和大鼻子杰拉尔·德帕迪约演对手戏的老太太吉赛勒·卡扎德絮在出演这部影片时,已经几乎一百岁了,在此,不得不为她那如水过无痕般的精彩表演喝彩。

而她饰演的孤独老人玛格丽特的出现,则像是上天给予从没得到过母爱和家庭温暖的老实人热尔曼一个补偿。

片尾,因为费用问题,已经转到一家便宜而简陋的养老院的玛格丽特,被热尔曼偷偷带了出来,而热尔曼想要照顾如祖母般的玛格丽特的愿望,则让影片闪烁着美好的人性光辉。

可以说,这是一部散发温暖与温情的电影,而这种温暖不是突兀的出现,而是静谧地流淌在影片中的,仿佛润物无声的丝丝小雨,带着美好的气息,有着最单纯的愿望,不刻意做作,安静地到来,悄悄地抚慰着人心。

而影片的景物色彩也带着令人舒服的暖意,很多场景虽然设置简单却温馨暖人,特别是供人休息的公园长椅,显得朴实无华毫不起眼,却在午后的暖意下,令人观感良好,一如片中的人物和故事。

菲利普·拉金说过:“你的父母把你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这也许不是他们的本意,可结局注定如此,他们不但把自己的过错传承给你,还会为你专门加上几项。

”片中的热尔曼有着不幸的出生和成长期,即便在长大成人后,依旧生活在他那简单粗暴的母亲的阴影和控制之下,在他粗劣单调的人生中,遇到像玛格丽特这样文雅多识的老人,仿佛是最美好的善缘,无关其他复杂的内容,只关乎人类最基本的关心和爱心。

午后公园石椅边的偶遇后,玛格丽特便定时给大老粗热尔曼读书,如加缪的《鼠疫》,将文明之光一点点输给热尔曼那还没来得及开发就已经荒废了的心脑。

玛格丽特仿佛是开启热尔曼人生另一扇窗的使者,她让热尔曼有了发现自我、并接受自我的认知和勇气。

玛格丽特还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善感的心灵,她仿佛一个低调的哲人,总说出贴合心境的话语,如“衰老,尤其对他人而言,是种负担,不过,岁数大的好处在于,即使烦恼,也持续不了太多的日子了。

”再如,得知热尔曼的不幸遭遇后,玛格丽特宽慰道:“如果一个人童年时没得到足够的爱,一切都还等着被他发现。

”也体谅道:“漠不关心是最糟糕的了,尤其作为母亲。

”可以说热尔曼的人生有很多不幸,不知所踪的父亲、怨气冲天的母亲、总嘲笑挖苦他的小学老师,而且他因为阅读障碍被众人歧视继而失去了接近人类精神财富的机会。

所幸,天性善良的他在陌生人那里得到了久违的慰藉,有时候的确可以“期待陌生人的善意”(语自《欲望号街车》)。

何况他还有个善解人意的女友,虽然他的开智进行得晚,但进行得好。

杰拉尔·德帕迪约饰演的热尔曼,有着一种蠢蠢的可爱,反衬出老奶奶玛格丽特充满睿智的可爱。

首先,热尔曼在外形上就给人醒目的感觉,和娇小的玛格丽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德帕迪约还演出了这个几乎文盲的可怜人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以及良善淳朴。

在片中,德帕迪约的眼神是单纯的,在和玛格丽特接触、接受到文学的逐渐熏陶时,他眼中又闪着隐约的快乐,在自己能力不及无法使用字典时,又表现出孩子气的一面,当得知玛格丽特的眼睛将失明时,他难过惋惜,而当自己决定为玛格丽特读书时,表情又是那样笨笨的可爱。

片中,默默无闻的热尔曼总偷偷在英雄纪念碑上刻下自己名字,让观众对他这种想要获得认同感和存在感的内心渴求感到疼惜,而玛格丽特则是让热尔曼的内心充实、获得存在感的引导者。

片尾,热尔曼开着车带玛格丽特回家时的旁白令人感动——这不是一场平凡的相遇,除了爱与温情,没有其他的形容词,她以花为名,活着文字中,在缠绕的形容词中,在草长莺飞的动词中,有些人以刚挣脱,她却以柔胜出,穿透我身,直至我心……关于爱的故事里,并不只有爱情,有时候甚至没有一句“我爱你”,然而我们相亲相爱。

在爱的故事里,并不只有爱情,然而我们相亲相爱,这是一种至美的情感。

(杂志约稿)http://nicolew.blog.hexun.com/89886648_d.html

 4 ) “她以柔胜出,穿透我心”

片尾小诗C'est une rencontre pas ordinaire. 这不是一场平凡的相遇。

Entre amour et tendresse, 除了爱与温情,elle avait pas d'autre adresse.没有其它的形容词。

Elle avait un nom de fleur, elle vivait au milieu des mots.她以花为名,活在文字中。

Des adjectifs tirés par les tifs.在缠绕的形容词中,Des verbes qui poussent comme des herbes.在莺飞草长的动词中,Y en a qui passe en force.有些人以刚挣脱,Elle est passée en douceur, de mon écorce.她却以柔胜出,穿透我身à on coeur. 直至我心Dans les histoires d'amour, y a pas toujours que de lèamour.关于爱的故事里,并不只有爱情。

Parfois,有时候Y a même pas de 《je t'aime’pourtant》甚至没有一句“我爱你”Pourtant, on s‘aime.可我们仍相亲相爱。

C'est une recontre pas ordinaire.这不是一场平凡的相遇。

Je l'ai trouvée par hasard sur un banc de mon square.我偶然在广场的长凳上寻到她Elle faisait pas trop d‘écume, pas plus grosse qu‘une colombe,她并不起眼,如同一只小白鸽,avec ses petites plumes.带着她那纤巧的羽毛Elle était au milieu des mots,她活在文字中des noms communs, comme moi.与我一样在平凡的字词中周旋。

Elle m'a donné livre, puis deux, 她赠我一本书,然后是两本des pages qui m'ont éclaté devant les yeux.一页一页在我眼前闪现Meurs pas maintenant, t'as le temps, attends. 别枯萎,还有时间,等一下C'est pas l'heure, ma petite fleur.还不是时候,我的小花。

Donne-moi encore un peu de toi.再与我多分享一些。

Donne-moi encore un peu de ta vie.分享一些你的人生Attends 等一下Dans les histoires d'amour, y a pas toujours que de l‘amour.关于爱的故事里,并不只有爱情。

parfois, y a même pas de 《je t'aime’pourtant》甚至没有一句“我爱你”Pourtant on sèaime.然而我们相亲相爱。

 5 ) 片尾诗

(来自B站字幕组)这不是一场平凡的相遇除了爱与温情没有其他的形容词她以花为名 依书而生在缠绕的形容词中在莺飞草长的动词中有些人以刚挣脱她却以柔胜出 穿透我身 直至我心关于爱的故事里 并不只有爱情有时候 甚至没有一句“我爱你”可我们仍相亲相爱这不是一场平凡的相遇我偶然在广场的长凳上寻到她她并不起眼 如同一只小白鸽带着她那纤巧的羽毛她活在文字中与我一样在平凡的字词中周旋她赠我一本书 然后是两本一页页在我眼前闪现别枯萎 还有时间 再等一下还不是时候 我的小花再与我多分享一些分享一些你的人生再等一下关于爱的故事里 并不只有爱情有时候 甚至没有一句“我爱你”然而我们相亲相爱

 6 ) La tête en friche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爱上了法国电影。

不是因为电影里动听的法语,也不仅仅因为那些干净唯美的画面或是曲折动人的情节,只是因为那些或深或浅地埋藏在电影中打动人心的地方。

它们悄无声息地浸润着电影的每一寸土地,直到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那片土地早已开出一朵小花。

至今所看过的法国电影,都不约而同地具备了同样的特质。

不论它们讲述着怎样的故事, 采用着怎样的叙事方式,南辕北辙的电影也终会在某一点殊途同归,那就是,被感动。

是不矫情,不做作,不虚伪,不刻意,真真实实地被感动。

是电影被自己感动,我亦被感动的感动。

《与玛格丽特共度的午后》,也是这样一部打动人心的电影。

整部影片没有复杂的故事线索,缓慢的叙事节奏让人忘记时间的存在。

电影只是讲述着一个平凡人再普通不过的故事,但正是这样的平凡与普通,才能够轻易走进许多人的心。

勒曼在公园里数鸽子,玛格丽特在长凳上看书,他们于是在阳光灿烂的午后相遇。

头发苍白的玛格丽特为年轻人勒曼朗读,勒曼闭起眼睛想象文字里的画面。

生活如同午后的阳光,晴朗而温润,似乎每天都是相同的模样,但却不知它正悄悄发生着改变。

当勒曼和玛格丽特在各自的生活中经历了或喜或悲的变化后,电影以一个巧妙的结局,送给了观众最温暖的打动。

看电影时,就一直想做一件事,那就是把影片中那些美丽的台词记下来:“如何去想象一个没有鸽子的城市,没有树木和花园,没有挥动着的翅膀,没有沙沙作响的树叶,这样一个灰色的世界,一切皆以既定。

人们望向天空才得以知晓季节的更替。

和煦的暖风吹过,我们才知道春日以至。

或者是,货郎从郊外带来的一揽子春花,才让我们感受到这仅售于市场的春天。

”“在这样年轻的时候,敏感的阶段,被人如此爱慕是很难的,这让人有所期盼。

我们寻觅、期待、等待。

说到母爱,是在黎明时分立下的永远无法兑现的誓言。

每一次一个女人拥你入怀,紧紧地抱着你,都仅仅是聊以慰藉。

我们总是在母亲坟前恸哭,像一条遭遗弃的狗。

”“这不是典型的爱情故事,但爱和温情都在那里。

她以花为名,一生都在文字中徜徉,形容词环绕于周,动词像野草一般疯长,有些另您不快,但她却温柔地植入我这块硬邦邦的土地和我的心。

爱情故事里,从来不仅仅有爱情的存在,有时,是一种很简单的‘我爱你’,没错,我们相爱。

 7 ) 中国的玛格丽特(不是影评的影评)

玛格丽特是谁?

她是一个法国的老太太,年近古稀,满头的白发,瘦如枯柴,生命早已进入了数秒倒计时之中了。

可当她穿着优雅的丝质连衣裙,外搭粉色针织衫,款款坐在公园石凳上,当然,还不忘在坐下之前垫上一个柔软的垫子,眼神烁烁地,微笑着看着广场的鸽子们,我突然觉得变老也许没那么可怕了。

我喜欢这个法国的老太太,她弱小的身体中饱含着生命的力量,无儿无女的她尽管有些许落寞但去并不孤单,热爱生活,乐于与人分享沟通,在阅读中寻找智慧伴她度过一个人的日子。

一个拥有精神信仰的人是不会害怕什么的,无论是所谓的寂寞,亦或是死亡,因为人本就生来孤独,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开始走向死亡的路程,每个人无法停止时间,也无法避免死亡。

所以请坦然接受,并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尽量舒服舒心。

玛格丽特之于我是欣赏的,但我们身边可能有太多人啼之以毗,觉得这个孤单的老太婆多可怜呀,老无所依,看我们生活的多幸福,整天带着孙子孙女,享着天伦之乐。

诚然这确是美满,可这种小时候为父母而活,长大了为结婚而活,结婚后为子女而活,老了还在围着下下一代的日子不累么?

真的就没厌烦过,抱怨过!

我看不尽然嘛,人本就自私,这是天性,中国人干嘛围着老祖宗几千年的所谓的德把自己整得这么累,这一辈子,独独没为自己而活,哎!!

我当然不是说当一个孤单的法国老太太就是多么时髦,(好吧,我承认我看见玛格丽特的时候确是羡慕欣赏)。

换句话表达也就是能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对,就是再独立那么一点点,多问问内心自我的真实需求。

年轻时不要整天在父母亲友的唠叨下只想着要买房,要结婚,要几时得存钱生小孩;中年时不要只有,孩子今天吃什么,学习成绩怎么提高,理财产品买这个还是买那种;年老后不要只会问儿女你们决定什么时候让我抱上孙子女,工作还顺利吧,和媳妇没吵架吧,今天电视里的养身专家有说了啥,你一定要照着做呀。

请大家带着自我去享受生活吧,也许是和朋友打屁说笑,也许是和爱人花前月下,也许是独自散散步,吹吹晚风,也许只是一个人读一本好书,会心一笑。

哎,那么多美好的事,你感受到了么,你去感受了么?

我只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中国的公园中坐着一位玛格丽特时,大家不是用哀伤同情的眼神望着她,不是在背后窃窃私语她的私生活,不会觉得她的生活有什么奇特古怪。

只是与她交谈,享受午后美好一刻。

 8 ) 书

从本质上说,《杀手莱昂》、《刺猬的优雅》和《与玛格丽特的午后》都是同一类型的法国电影,前者是男人的童话,后两部则是女性的,尤其文艺女性的童话。

《刺猬的优雅》中五十岁的寡妇荷妮是个矮胖平凡的门房,为人冷漠寡言,毫无特色,但在荷妮紧闭的门背后,却有一个充满了书籍的隐秘小天地。

小女孩芭洛玛与新住户小津格郎先生窥见了荷妮的秘密,他们发现这个一贯泯于众人毫不起眼门房竟有着无比优雅的精神世界,那里有列夫托尔斯泰的俄国风光,还有小津安二郎的“红豆布丁颜色”的山脉,那里住着一个不卑不亢,细腻而渊博的女人。

荷妮在与小津先生几次交往的过程中保持着一个特色,哪怕她心知自己与小津先生再不般配,自己的身份哪怕再细小卑微,她的态度始终如一,不隐瞒、不谄媚,尽管也会背后自怜,却绝不作态。

正是这份坦荡让小芭洛玛着迷,说那是“刺猬的优雅” 。

荷妮的这种优雅,是真读书人的气质——博大的谦卑,孤高的骄傲。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中也有一位读书人——九十岁的孤寡老太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住在养老院里,每天的娱乐是中午步行去公园,坐在阳光下的长凳上读书。

读着读着,就遇见了也常去公园长凳上吃午饭的乡巴佬杰尔曼。

这个杰尔曼从小便有阅读障碍,个头胖大粗鄙,被朋友们取笑调弄也不怎么在乎,总之就是个粗线条的下里巴人。

杰尔曼与玛格丽特因数鸽子而相识,因卡缪的《瘟疫》一书而相知,谁也没想到完全不是读书料的杰尔曼竟拥有丰富细腻的想象力,他听玛格丽特读书听得入了迷,每天都准时等待那个和书籍的约会。

《刺猬的优雅》和《与玛格丽特的午后》两个都是爱情故事,都有喜有悲,而且还都不怎么现实。

不论是文艺女性荷妮还是乡巴佬杰尔曼,他们都因阅读在某种意义上进入了一个崭新世界,他们所爱的,与其说是某个具体的人,倒不如说是一种人生的可能,一种“逃离鱼缸”的升华。

荷妮是主动而小心翼翼地在她隐秘的心灵世界中寻找这些可能,直到她遇见小津先生;杰尔曼则是误打误撞,懵懵懂懂,直到他终于在罗曼•加里的自传《黎明的承诺》中找到了与母亲关系的终结点。

这两部电影都不完美,都没有对主要人物的来龙去脉作出百分百令人信服的解释与安排,严格说来都算蓄意煽情的产物,但我依然感动得全不在乎,就好象我曾动情于莱昂,不会追究为什么一名杀手会只喝牛奶,为什么街头枪战发生得司空见惯——这些完全不是看电影的重点嘛。

童话之所以为童话,正是因为它们抛弃了现实世界的某些逻辑束缚,将隐藏在人心底最真实渴望挖掘出来,赋予它们形体、气味、感受,赋予它们生命,让它们在最美好灿烂的情境中得以升华。

那么,对荷妮、杰尔曼和玛格丽特这些毫不起眼的普通人来说,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变得那么与众不同,让他们从灰暗的现实世界中脱离出来,成为观众眼前那些发出彩虹般光彩的有故事的人呢?

书籍、阅读。

当然是书。

书是有魔力的。

玛格丽特送杰尔曼一本字典,帮他识字,告诉他“你会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

你在迷宫中走失……你停下来……你会做梦……”每一个爱书的人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书籍并不只是带人行万里路那么简单,她带你进入的是另一个维度的世界,在那里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时间空间都不再是阻碍,从宇宙零秒到世界终结,从一个人的心到万千人的梦,只要你愿意,书都可以将这些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在你面前缓缓展开,有景,有境,有情。

是啊,书中有情。

那些薄薄的纸页上承载的是怎样一些千徊百转浸透了爱恨的文字啊。

有的书是热烈直白的,情感的细枝末节都诉诸笔端,讲解得明确无误;有些书则是缱绻内敛的,她们不谈情爱,但她们描述,描述四季交替中那些最难于捕捉的光影,描述最微妙、最无法定义的小活动、小变化、小涟漪。

但谁又能否认,那些沉默的字母与字块间,在写作者的心与笔之间,没有一股爱意暖流在淙淙流淌呢?

就好象小芭洛玛从没跟荷妮说过“我爱你”,但她一笔一划地画荷妮,画她的小屋、她的书架、她的书,做成卡片悄悄塞进门缝;就好象杰尔曼不会说什么漂亮话,但他给玛格丽特做手杖,他一遍遍地练习朗读,就是为了让小鹿一样优雅的玛格丽特继续与书为伴,与阅读厮守终生。

写书人有情,读书人也有情。

玛格丽特从不嘲笑杰尔曼的无知,她专拣那些抓人心绪调动好奇的片段读给杰尔曼。

杰尔曼感谢玛格丽特读书给他,而玛格丽特却说是两个人一同读完了卡缪,“一个好读者本来就是一个好听众”。

荷妮管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懒猫叫“列夫”,小津先生的两只灰猫一个是“列文”,另一只叫“吉蒂”。

这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小秘密。

谁能想到不同空间里那些毫无关联的个体们,就这样因着那些薄薄的纸页跨过时间与空间走到了一起呢。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甚至完全没有表达的机会,但随着目光轻轻拂过一个又一个的字、词、句,他或她从此就慢慢进入了他与她的心底。

这感情甚至完全无需表达,不,再华丽的形式也都是苍白。

只有阅读,阅读,阅读。

阅读是读者写给作者的情书。

这无声的情书里承载着真理。

有谁不会“在母亲的坟墓前嚎啕”,又有哪个家庭不是“各有各的不幸”。

书籍的动人不仅是她美丽,也不是她奇趣盎然,她动人是因为那情感真挚、真诚、坦白。

好作品是一颗颗被剖开了的心,所有的秘密、心事、成熟与不成熟的思考、质问、苦闷、沉积、追寻,全都摊开晾晒在读者的眼前。

作者与读者在这条路尽头所共同寻找的是混乱无序的人生里一些稳定、真实、坚如磐石的东西,这东西便是真理,是爱。

我喜欢《与玛格丽特的下午》中杰尔曼被年轻漂亮的女友安妮特莫名其妙地深爱,喜欢玛格丽特那张与非洲孩子们的黑白合影所透露出来的小讯息,也喜欢《刺猬的优雅》中又穷又老没上过什么学的荷妮竟然坐拥书城,是无以伦比的精神贵族。

因为这些人物与书本、语言,与阅读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偶然的。

没有对精神世界的强烈好奇,没有甘于孤独的执著坚韧,没有那一颗保持原初的赤子之心,他们便不能与书籍厮守过那么些平淡而又奇妙的日子,维系那样长久而又热烈的激情。

我不觉得这样的逻辑过分虚幻脱离实际,这是另一个层面上的真实,是每一个人物隐藏在世俗身份背后的精神核心。

于是,书让人发现了爱,爱让人选择了书。

这是多么不寻常的爱情故事啊。

 9 ) 波浪似的自己

从一月份进剧组开始算起,我已经不间断工作了100多天。

今天五一终于溜回了家一趟。

和家人吃了午饭后,一下午加晚上狠狠看了三部电影。

这是第一部。

“再赠予我一些生活的热爱。

”很喜欢片中这句台词。

因为这次跟组时间太长,同时工作岗位的职责和类型也消磨自身兴趣所在。

不止是失去了对剧组的热爱,甚至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

但可能我的这份热爱并不是突然丢失的,这次只是碰巧发现了这个事实。

我不能再去依赖别人赠予,我需要通过自己来发现与拾起这份热爱。

回到家后也翻了翻房间里的书架,随手打开一本,当年崭新的书页居然也变成了泛黄且因为潮湿变成像海中波浪一样的质地。

这让我有些吃惊,但也感到奇妙。

时光应该也在我的身体和思想上留下了许多波浪吧。

片中还有一处地方给我留下印象。

在学会阅读后,查斯对玛格丽特说:“我很痛苦,我还是更喜欢我懵懂的样子。

”丢下思考,每日沉浸在快节奏的时代中,享受着奶头乐所带来的情绪里,被各种不重要的信息影响干扰。

这真的不快乐。

我不仅要去探索波浪似的书页,我更要探索波浪似的自己。

 10 ) Margueritte是妈妈没有表现的内心

也许,她总对他恶言相向,但她可能只是不知道怎么面对他;也许,她还会抱怨甚至责打,但她绝不允许别人碰他一根手指;也许,她在他眼里只是一个大烟鬼,但他也绝不答应别人说她的坏话;也许,她嘴上恨了他一辈子,但他们彼此毫不知情地深爱着对方。

她是他的妈妈,他是她的儿子,血缘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即使有再多的缺陷,哪怕是苟延残喘,也抹杀不掉羁绊的牵连。

Margueritte的存在,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即温柔又活泼,虽然年老却依旧优雅。

经历过许多的人总能够更加宽容地与别人相处,遇到了Germain,即是巧合也是幸运。

“倾听本身也是一种阅读”。

书是交流的契机,也是打开Germian心结的要是。

Margueritte其实是妈妈没有表现出来的另一面。

在作为Germian的母亲之前,她是个女人。

如果她遇到的是一个能够令她幸福的男人,如果她能在一个正常家庭里扮演着妻子的角色,她一定也希望用尽所有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孩子。

母亲死了,留给他一栋一直以为是租来的房子,她在乎他,只是没法表达,于是选择了另一个极端去释放压抑的情感。

Germain最终找到了搬家后的Margueritte,把她接来与自己和女友一起生活,还有未出世的孩子。

或许这是上天为了安抚孤寂了一辈子的妈妈,或许是上天听到了母亲的对孩子祝愿的心声,在她死后,给了Geimain一个完整的家。

爱情故事里,不止有爱情。

这样的故事,爱才更深刻。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短评

“什么都要靠自己来探索,应该想想你已经拥有什么。对我而言,你的存在就是我的幸运。每天我都跟自己说,我真幸运。因为我爱你啊,我的小傻瓜。”字典里找不到爱,只有在相处的时候的真诚和温柔中发现爱。但也可以从书里和电影里汲取到一些养料。(法语字幕是真的舒服)

5分钟前
  • 陆钓雪de飘飘
  • 力荐

无聊的鸡汤文

7分钟前
  • 即心
  • 较差

沉默寡言深爱孩子却给他带来无尽伤害的哑巴母亲,粗俗肥胖中年男和他的美貌年轻女友🥲文学部分薄弱,思来想去没看出鼠疫和这部片子有什么关系😢

10分钟前
  • TRU_E
  • 较差

按理说,像我这种死感性派会爱死这类片子,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温情不等于平淡,童年插叙的手法过于老套。结局虽在意料之中,但感动得近乎落泪,二人分食三明治好温暖。

13分钟前
  • 彭又圆
  • 还行

看的我很难受。恢复写作能力后,一定要写一篇影评给它。

18分钟前
  • 眼神不好
  • 力荐

真的是非常感动。人物和情节都非常好。

22分钟前
  • 天堂灵
  • 力荐

那是多么美丽的一个午后

24分钟前
  • 乌尔詹
  • 力荐

悠悠鸟的字幕,翻译得好无趣。应该有笑点的地方是完全get 不到point啊。。。绷着脸看完

29分钟前
  • 闪亮的六便士
  • 还行

“衰老是一种负担,对其他人来说尤其如此。但有一点很好,那就是当你难过的时候,你知道你不会难过太久。”“但我很痛苦,之前懵懂的状态让我感觉更舒适。”

30分钟前
  • hencuc
  • 较差

中年死丑宅的幻想

31分钟前
  • 若鱼
  • 还行

平淡,缓慢,基本都是人物对话,耳边觉得很吵,但是看完最后几分钟觉得很美好。一个有童年阴影,被母亲嫌弃,被老师嘲弄,不懂得如何去爱的但心存善良的男人,和一个热爱阅读,活在文字里的,精神富足的优雅大方老太太。这是关于爱与友情的温情故事,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喂喂鸽子,坐在广场的长凳上听玛格丽特读书,在夜晚一边和猫猫讲话一边查字典,躺在床头先给女友读书做练习,母亲留下的遗物与母亲和解,女友怀孕开心的贴脸抱抱,一些瞬间很温馨很美好。————“拥有字典,我们就可以在字里行间遨游,在错综复杂中迷失,可以停止,可以做梦,这样的探索很美妙。”

32分钟前
  • 密苏里茶茶
  • 还行

非常好看,关于阅读关于文字也关于温情,清新美好。电影中仅有的三段音乐,一段是男主角母亲去世,证明了亲情;一段是男主的女友怀孕证明了爱情;一段就是最后男主和玛格丽特重聚,证明了人间温情。

36分钟前
  • 左宜右有Haak
  • 力荐

在文字中相愛

40分钟前
  • Sunday
  • 力荐

虽然散淡,但法国电影看过之后总是觉得内心开了一朵小花,摇曳着爱与温情

41分钟前
  • 小鲸
  • 还行

看不下去

42分钟前
  • 南音
  • 较差

枕边时间我也看加缪

45分钟前
  • 大书桌
  • 推荐

很文艺很文艺的一部电影可我没那么文艺越来越觉得的日本和法国真的很像

50分钟前
  • 南瑾
  • 较差

淡淡的

55分钟前
  • nono
  • 还行

关于一个油腻大叔与一位奶奶因为读书的神交

57分钟前
  • xiong
  • 较差

有种文化自信在的

1小时前
  • 吃点好的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