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一对很平凡的小夫妻,渴望在繁华的纽约拥有自己的小窝却又囊中羞涩,只能寄居在别人公寓的一个角落,男人是SOHO作家,因为窘迫的空间每天只能去星巴克写作,女人是每日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繁忙工作之余还要忍受挑剔怪异的上司,他们在为生活苦苦奋斗着。
既便如此,每天跳上地铁之前女人会给男人一个匆忙的甜蜜的吻,我相信他们是幸福的,因为心中还有阳光和希望。
终于有一天,天上掉下了馅饼,漂亮的双层公寓廉价出售,他们为能拥有自己的天地而欣喜若狂,然而这竟是一段噩梦的开始。
租住楼上的一位变态老太太不断地给他们制造麻烦,从噪音到偷窥到诬告,花样百出,甚至害女人丢掉工作,男人书稿被毁。
他们被折磨得忍无可忍,企图与老太斗智斗勇却总是惨败,最后无路可走竟动了杀机。
然而关键时刻善良的本性让他们从大火中救了老太太,含泪蒙受损失低价出让了房子,退出了这场博弈。
看着新搬来的夫妇像当初的他们一样为捡了便宜而开心,他们解脱了,让其他人来玩吧,已经受够了。
这时地产中介却让他们去跟老太告个别,他们目瞪口呆地看到老太已死去。
这里两个善良的人无可奈何的接受了自己的霉运,希望老太能上天堂,那里老太已经一翻身坐起来复活了,原来这不过是她和地产中介精心铺好的陷阱,早已赚尽了无数小夫妻的血汗钱,临走还不忘嘲弄他们一把。
像他们一样平凡的你我活在这个被丛林法则统治的世界上,每天顶着厚重的生存压力,为衣食奔波,与各色人等打交道,不可避免地遇到自私的人,刁钻的人,狡诈的人,甚至阴险的人,有多少负面经验就有多少心理损耗。
如果你不能像那些人一样心安理得地坏,那就看开一点,祝他们上天堂,自己笑着活下去吧。
君不见影片结局是男人的书出版了大受欢迎么,说明如果你不喜欢尔虞我诈的生活方式,靠自己的努力一样可以活得好,那就把心思用在对的地方,继续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幸福的好人吧。
德鲁巴里摩尔依旧是傻傻的土妞,但是片子完全不是无脑的温情路线。
灰常阴暗,两个房客一心想杀掉楼上的老太婆,虽然老太婆非常讨厌,但是讨人厌实在不值得杀。
最后老太婆变成老妖婆,但还是没改俩夫妇的凶恶本质。
其实这片子最大的坏蛋是这俩夫妇,老妖婆不过是想骗点钱(况且还真是辛苦钱),这俩却想杀一个只是讨厌的老太婆,事实上还有利益驱动。。。
不想贱卖房子。
想一想,有时候,你也想过把某个讨厌的人杀掉,杀掉,杀掉但是只是想想,所以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你心底阴暗想法,好吧其实很爽。
在圣诞夜,为了雇杀手他们卖光了所有东西,但还是布置了一棵圣诞树——这个圣诞还是有期待的。。。
另一边,阿婆是实在灰常强力。
杀手到身后的时候,她说“I knew they'd send a brute.”一看就是老江湖。
这里又有点东西,古语谓,老而不死是为贼。
阿婆死来死去死不了,可能一部分人又有共鸣了,尤其是中国社会,子女对长辈有无限的责任(当然前半句是父母对子女也有终身的无限责任,此处按下不表),老人长寿虽好但责任期也长,而且,只是想想嘛,你知道的。
末尾,经过对阿婆的死长时间的惊诧之后,俩夫妇还是给了老妖婆祝福。
子女虽然在长辈生前诸多埋怨,但生后还是希望she is in a better place.导演也有点意思,导演danny devite曾饰演蝙蝠侠归来中的企鹅人。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en/3/36/Batman_returns_ver5.jpg几次想把本片删掉,几次都没删成,想来以后我还是会想杀什么讨厌的人,留着以后再看。
数数我看了几次,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五次………
原以为是那种无厘头似的喜剧片,买来看就是想轻松一下,不做任何思考,谁知道竟是这样的结尾,真是让人轻松不起来,虽然也有搞笑的地方,但看完以后心里还是会有闷闷的感觉。
其实这样的故事在都市里每天都在上演,人和人似乎天天都在相互算计。
建议有时间还是看一看吧,让你在无奈中发笑。
Alex: 虽然合不来,不过她活力充沛Nancy: 她会不会上天堂Alex: 她必定到了一个...安乐的地方(kiss!) 夫妇二人搬出后也并为此陷入阴沉,Alex的书《DUPLEX》看上去也卖的不错,他们生活的小火车还是活力充沛在前行;老太婆也并非不知好歹(电影结尾部分她说:"他们是好人,希望没事...希望他下一本书写的比上一本好,或者这次他会写自己懂的东西")还有还有噢,被收集摆放的入住这栋房子夫妇们的照片中只有Nancy和Alex的是彩色照片,而其他都是黑白的!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你感觉到风时,风才在吹;你把宁宙放在你的心里,宇宙才存在生活是喜剧,悲剧又或者xx剧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看完这个东东已经有段时间了,今天看到技师殿的博客上对这部电影的《视听乱记》,才觉得其实我真的应该写点什么,口水也好,流水账也好,总要记点,才能对得起这么久以来第一部看得我很爽快的现代生活剧。
首先要说的,那个老婆婆真是妖异一样的存在啊。
生命力旺盛到几乎可以赶得上星小强的地步,orz,这是什么世道啊,小强当道而不死……就算你所有的场合都是有预谋有安排的,也不会巧合到每次都被你算中吧,比诸葛村夫还神了,差点就可以去写诺玛斯通大预言了。
而且每次再多的惊险都会恰到好处地化险为夷,比如说用腐蚀剂腐蚀地板那一回,居然没有掉下来;比如说男主人(原谅我忘记这个可怜虫的名字了)写好书稿的手提电脑,居然会精准无误地被扔到街上以后被N辆卡车从上面碾过去;……。
果然老而不死的都是妖精啊。
然后就是得出一个结论:便宜无好货。
就像很多鬼故事的开场白一样,凡是便宜而且超值的住宅一定都是凶宅。
而且那个房地产商一看就长着一幅超级奸猾相:肥头大耳油嘴滑舌,符合了奸商们的一贯形象。
所以一开始看到这对年轻的小夫妻发现馅饼从天而降的时候我就知道肯定会有什么极为不妥当的地方;再看到阁楼上对年轻的新业主们一个完美的闭门羹的老邻居,我就猜得到这多半就是问题的结症所在。
我倒丝毫不担心这对小夫妻会聪明到发现这一点:如果发现了,这电影还用演么。
虽然预先知道了,但“天灾”一样的悲剧一点一点地降临到这对可怜的小夫妻身上的时候我依然觉得很痛心:可怜的孩子们啊。
而看到他们一步步被逼上绝路的时候,我也偶然动了动愚蠢的念头:希望他们能一举成功,但看看那还剩下许多的时间,白痴也知道这不过又是一次失败而已。
电影的结局无疑是一个最大的讽刺。
本来以为大家就此和好了,老太太幸福地奔天堂了,我也打算原谅这个卵巢已经停止工作多年激素一定分泌失调所以才有这些怪异举动的“可怜”老人的时候。
镜头一转,才发现她笑意盈盈地和那房地产商的儿子和警察一起享受着美好的下午茶时光。
等等等等,orz,这不是一个倡导正义战胜邪恶的年代么?!
居然跑了个这样的结局出来,也太容易误导年轻的下一代了吧。
对老人的定义和观念再次在我脑海中刷新:姜还是老的辣啊。
总结经验如下:1.性价比固然重要,但不要随意对便宜得令人惊异的东西抱以太大的轻信,否则……;2.小心你背后的垂垂老者,千万不要以为他们跟不上时代了,就算他们跟不上时代,他们背后还有数千年的历史沉积呢,要知道,《孙子》和《三十六计》就在这之中;3.求人不如求己;4.卧榻之侧,果然是岂容他人酣睡;5.当发现对手是传说中的小强或者甚至是小强王的时候,千万不要想要扳回一城,记住“三十六计、走为上”!
一部让我觉得看得哭笑不得但是有心情顺畅还令我orz若干次的电影。
开头有近二分钟的动画。
入住布鲁克林区的老屋。
与老太婆康奈利太太 之间的对抗,最终决定采取谋杀行动,一系列的失败。
贱卖房子,如脱离苦海般离开,辞别时发现康奈利太太去世了。
最终不过是房屋中介,康奈利太太,和警察之间的圈套。
那七分钟的诡异演说,气氛随脚步紧逼,以撞直木板终止。
公车上感冒病毒的提醒,灰色。
杀手好可怜的说。
一边看电影一边猜测最后是一个如何黑幽的结尾。
只猜到等这对被折磨得苦哈哈的年轻夫妇终于放弃“战斗”、廉价卖出屋子后那个老妖精一样百战百胜的老太太也终于咽气。
当然这个情节也出现了,只是没想到它并不是真正的结尾,而真正的结尾,倒颇有点儿出乎意料。
只能说世事无常啦,遭遇再倒霉的事情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峰回路转。
所以觉得这电影不错,至少,没落了我能想象得到的俗套。
双层公寓——你看到的夫妇,和你没有看到的夫妇。。。
[你看到的生活和你没有看到的生活]最喜欢黑色里透着明亮,阴暗中瞥见希望的喜剧。
双层公寓可以算一部。
同样这种感觉的可能还有汉克斯的黑色喜剧《老妇杀手》(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8842/)[GSS:有心情时再说说这个,还可能再顺便弄个“黑色里透着明亮,阴暗中瞥见希望的喜剧”豆列——只有两部算不算列 哈哈。。。
]电影里,能看到的夫妇,只有猪脚夫妇;看不到的夫妇包括:1.来了又去的众多被老妇人折磨的“家破人亡”[GSS:比较夸张的表达,但并非木有可能。。。
XP]的夫妇[GSS:影片末尾老妇人展示战利品一样的把所有来复去夫妇的照片放在台面上。。。
]2.“黑寡妇”夫妇[GSS:老妇人讲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故事]。。。
所以,猪脚夫妇的生活境遇属于直接表达,而其他倒霉蛋儿夫妇和老妇人夫妇属于间接描写。
老妇人诡计多端,对户主的折磨无所不用其极。。。
折磨之所以能得逞,主要在于当地法律中的承租人保护规则——户主不能随意赶走租户——从权利基础看,美国法律租约规则体现了,在一定条件下[GSS:略。。。
]优先保护财产占有人利益的倾向。。。
移植到电影情节中,就变成[老妇人内心独白]——你不是买房图便宜么?
[有长期承租人,自然影响成交价。。。
]那你就走着瞧,你赶不走我,我可有办法赶走你,顺便宰你个中介费+医疗费+赔偿费。。。
还不白宰你,让你花钱买个教训,顺便免费赠送“检验爱情婚姻牢固程度试纸”——如果你俩合着来,分着走的,那就出门左右拐,抓紧时间找那个“正确”的另一半去吧。。。
总之,你们赚大了。。。
[奸笑。。。
]猪脚夫妇被整得快乐消失、事业终结、希望破灭,总之生活彻底完蛋,几乎被逼上了杀人解决问题的不归路。。。
但是在生活毁于一旦的整个过程中,他们对老妇人的态度,虽然说不上毕恭毕敬[GSS:比如,女主角企图赶走老妇人,并拍照研究阁楼如何改造成婴儿房什么的,还潜入阁楼给电视遥控做手脚什么的;此外,猪脚夫妇不断分析住进来后的各种遭遇,他们已经基本认定麻烦是老妇人有意制造的,所以,他们常常对老妇人的各种要求表现的很不耐烦。。。
],但几乎不存在恶意[GSS:比如,老妇人被饴糖卡住,女主角小小邪恶了一秒,就立刻去营救她,男主角居然还嘴对嘴人工呼吸了一把。。。
],就连高潮部分,老妇人晕厥,夫妻俩仍不计前嫌,出手相救。。。
老妇人整人的目的是什么?
[GSS:仅仅是为了获得不义之财么?
经济利益至上?
还是有其他企图?
还是当整人成为习惯?
]整人过程中是怎样的心理状态?
这可以推测[过程略]。。。
老妇人虽然有“亲人”,但是他们的情感维系于承租合同这个巨大的“陷阱”带来的利益中[GSS:片尾处,“亲人”们欢聚一堂,谈论着如何分成。。。
]。
老妇人真正的亲人是谁?
是她的远去的爱、思念,和爱与思念占据着得小小阁楼,还有她的鹦鹉。。。
所以,老妇人才是真正的“户主”,这里是她的全部。
也许正因如此,才掀起了她整人的宏大计划。。。
当整人已然成为习惯,老妇人自己可能已经渐渐遗失了整人的初衷,而把整人这一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工具,变成自己变态生活的唯一乐趣。。。
“阴暗”的夫妻俩,终究斗不过职业的“黑寡妇”[GSS:与其说是斗不过,不如说是放弃争斗,另寻他途。。。
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真正的“傻子”、“弱者”,而无非是人家跟不跟你一般见识,是不是真的想跟你斗。。。
]。。。
所以,本轮争斗以小夫妻完败——转卖房产+搬走——而告终。。。
但是,光明与黑暗、光辉与阴暗作为人的必备要素,在人体内永远保持了东风西风的暧昧关系。
小夫妻的光辉照亮了自己[GSS:终于在一段阴暗生活中,找到了光明和希望的出口,不仅仅是生活,更是事业]——男主角终于写出了好故事——虽然是真的,虽然生活中这个真实故事一点儿不美好,让人很崩溃。。。
连黑寡妇也被一线光芒刺穿了心——她扫视着众多“战利品”,当看到小夫妻的照片时,她说“他们真是一对好夫妻”。。。
最终黑白达成了交易——小夫妻祝福老妇人能到一个更好的地方[GSS:哪怕那里不是天堂,也总好过她那蜗居着的阁楼。。。
];老妇人祝福小夫妻生活越来越幸福[GSS:能够营救一个“装死”的坏老太太的人,幸福是应得的奖赏]。。。
所以,happy ending成了这个电影最后一点点希望,也是最“俗套”之处[GSS:谁不愿意成就自己幸福的俗套。。。
XP]
有影评人说这是部让人觉得无法温暖的片子,我同意。
这片子让你从大笑到笑不出来,然后觉得心寒。
一对小夫妻租下了一栋别墅,别墅的二楼住了一个古怪的老太婆,老太太的种种行为严重扰乱了他们的新居生活。
当他们亲热时,老太太往往会按响他们的门铃,甚至是站在窗外偷看,老太太繁琐的性格也弄得他们疲惫不堪,他们的新居生活就这样成为了恶梦。
为了应付老太太,小夫妻想出了各种办法,但都被老太太逐一化解,小夫妻在次次的较量中都落了个狼狈的下场,妻子因此失掉了工作,丈夫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合同。
片中老太太不仅让小夫妻头痛不止,也让观众对她忍无可忍。
应该说,小夫妻和老太太的一出出斗法戏足够精彩搞笑,但故事够残酷:作为同一屋檐下朝夕相处的邻居,却为了个人的利益到了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地步,甚至雇用了杀手参与其中。
电影的前半部分充满了矛盾、愤怒和冲突,所以快要结尾的时候,小夫妻忍痛低价卖掉了房子之后老太太忽然过世,这对夫妇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感到安宁。
这是他们在经历了许多事情后重新获得的平静,这才是这部电影应该有的最完美的结局。
但是导演并不是这样想的,影片给出了一个让人大感意外的结尾:老太太、警官和房地产经纪原来是一伙的,他们就是通过老太太的整蛊,让一批又一批的房客受不了而低价退掉房子,从而不断地赚取房客们的钱。
这更让人感到悲凉的意味。
在观看影片前半部时,我天真地想小夫妻和老太太会最终化解矛盾亲密相处,当看到影片临近尾声的时候我觉得老太太死后小夫妻会得到生活的感悟和解脱然后影片温馨地画上句号,然而当真正的结局到来,我才知道我的思维仍然是绝对的中国式——拒绝残忍,渴望温和。
也许好莱坞的思维,尚且缺少从众。
7分。
非常黑色幽默的影评。
创意在轻喜剧里算是不错的。
可惜一些“屎尿屁”恶心桥段的设计还是令我有些许无法适应。
故事完整性和节奏感也都不错,至少相比同一导演的另一部《斯慕奇之死》要好得多。
本斯蒂勒演黑色屎尿屁角色驾轻就熟。
德鲁倒是演得很浮夸。
老太太选角很成功。
本片的配乐很有意思,故意让音乐的调子和影评相反。
比如雇杀手这么绝望又残忍的桥段,用了磅礴又感人的交响乐。
结局看到老太太去世,以为电影就会以一个讽刺结束,正感叹收尾太草率的时候原来真相才揭开。
其实中途也怀疑过老太太和房屋中介串通,但是却没想到一脸正气的黑人警察也会来参一脚。
果然选角也很重要,如果换成一个白人警察,估计观众就不会等到这么晚还猜不到真相了。
哈哈哈,完全搞笑啊
老太太真是让人抓狂啊!!
高中时代看的 大晚上在影碟机里播放 对于姜还是老的辣真是无言以对啊
人家人多 玩不过的
天那,巴利摩尔怎么变成这样了。。。
印象中和某某以及某某看的,那是回不去的三人岁月了吧……原来,只是一场笑话。
对于我们这种对恶房东深恶痛绝的屌丝是绝对的满分五颗星啊!!!好久没这么笑了,在床上和死老太婆拍手BATTLE的那段真的是笑尿了,还是很喜欢Ben Stiller的风格:)))
太差了吧 但是房子本身挺好看的 又一个反派依然是poc或白人歧视链底端的作品(爱尔兰到底要被黑多久)最好笑的是 老太太都没的爱尔兰口音
为什么那么低分...当年这片让我爱上Barrymore 结局很cult
德鲁。巴里摩尔真是太可爱了。。
the 114th in CDUT, 25th March 2006, @club with Jane Jia
不能算喜剧,也不能算悲剧,更不能算恐怖片。。。总而言之,so sad。。。
笑料百出!
第一次圣诞在外通宵~很特别
n多年前 终于找到 当时觉得特搞
本着不负责任评分
我就知道你们丫是一伙儿的 BS永远一脸招牌loser相
motherfucker 你是想听坏消息还是更坏的消息
真的不是喜剧片。。。
还不错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