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因为郭京飞才看这部剧的,暗黑者一、二都很好看,故事内容很精彩。
虽然有点小瑕疵,比如第一季有个情节的镜头出现了两次,但是不可否认,它有让人看下去的欲望,即使到了休息时间我的脑海中还是会浮现那些故事情节,忍不住再爬起来看两集。
可是第三部就不一样了,它第一是没有前两部那么恐怖,给人一种刺激感;第二演员大改革,穆大姐出国,尹剑薛天换人;第三有的剧情模糊,不看小说,有的情节根本看不太懂;第四我看了第一集就有弃剧的冲动。
最终还是因为强迫症,硬是把它看完了!
暗黑者这部网剧当初真的是让我对国剧尤其是国产悬疑剧改观了,就算2那里遍地的广告因为那个贫穷的剧组也都忍过去了,可是3……真的是一言难尽,如果不是罗飞,梁音,熊原,曾日华他们还在,我恐怕第二集就坚持不下去了,出于情怀,给三星。
首先是新加进来的人物陆飘飘,明明身份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可是从最初开始就能发现她行事冲动做事完全不用脑子,是个比熊原还要冲动的角色,而且在案件推理过程中很少见到她使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不是很明白编剧加入这个人物有什么意图,定位模糊也就算了,穆剑云的存在一句话就轻飘飘地掠过了的操作也是很迷,剧组是打算让罗飞每一季都换cp吗?
还都是从互怼到互生好感的那种?
那你们还记得第二季专案组成员是怎么对待那个新来的孩子的吗?
女主光环严重,而且演员本身也撑不起来这个角色,所有演员的台词功底都不错只有她口齿不清,选角非常失败。
其次,这部剧只有三十多集,但是三条线齐头并进,每一集里镜头的转换可以说是猝不及防,虽然原著基本上也是如此,但是电视剧不能轻易用这种手法表现,会让观众产生剪辑混乱的感觉,而且镜头转换的未免也太过频繁了,甚至有好几集都是不到一分钟就开始换,演员的演技参差不齐,很容易错乱。
三,可能是资本的力量,3失去了那种用心的感觉。
就算是2里无处不在的广告但也是能看到演员和剧组是用心了的,但是3没有。
除了专案组这条线,另外两条线的演员就像失去了灵魂,只有演没有戏。
连服化道都开始浮于表现了。
最后,流水的尹剑简直不想说了,换人可以理解,3部剧3个人也就算了,演技是一个不如一个,1可以给8分的好成绩,2及格给6分,3的话看他人在的份上给2分都嫌多。
还是希望国产剧能够好好做吧,不要糟蹋了好故事好剧本。
看过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追到16集,希望能留下自己的一点思考。
第一部横空出世,可能是三部之中完成度最弱的一部,但却最能吸引我。
因为一开始出现死亡名单以及 darker 的这个概念,是让人新奇的,以至于让我忽略了大姐头人设的问题,所以带着这份新奇我看了下去,在破案剧情设计上没别的突出优点,但也并不逊色,大致平常。
所以我第一部,应该看得是新奇。
第二部咬的很紧,追赶着上,这一部的剧情上有很多硬伤,BUG频出,我是在空闲时间穿插着看,第二部我看得是罗飞的人设。
第三部看过白老师的采访,团队对剧作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于是在看第三部的时候我也格外的专心。
但却发现,有些地方实在是难以下咽。
所以在第三部目前可能在漫长的16集之后,会跌出我的首选。
我所思考的一些问题,也将在下面详细说明。
人设:我是一个个人口味偏重的人,所以也偏好看《犯罪心理》,《疑犯追踪》、《不死法医》、《黑名单》、《心灵猎人》、《圈套》之类的多一些,当我看多了这些,我开始思考,我为什么偏爱这些故事。
随后我发现,我热爱的不是剧集中玄乎其玄或者匪夷所思的杀人手法。
吸引我看下去的,是剧中的每一个常驻角色,因为我喜欢这些已经被演绎的无比真实的人,所以我才会去看他们破案,才会去关注那些故事。
而当我将暗黑者和他们对比的时候,发现了让我不解的第一个问题,暗黑者的人设之虚浮,超出我的想象。
主角团的人设给人一种廉价的塑料感,毫无生活真实感,每个人承担的职能也混乱不堪。
暗黑者3中,平均两集一个故事,编剧则将重心落在了看似颇为探究人性的内核上,他们为什么犯案??
可是人的记忆,来源于回忆,即使编剧想灌输的是一个悲天悯人的世界,你要让我在两集的时间内对单集故事中的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的人物产生共情?
我做不到,因为陌生,因为我没有回忆的片段。
在我看来,要真正让人共情也十分的简单,需要一个有力的人设去链接。
而这个链接的人,就需要是剧中的常驻人设,比如罗飞,比如程序员,比如飘哥。
可惜的是,这些人设连自己都没有做到在观众心中落地,就更别说建立和观众的纽带了。
举个细节,犯罪心理中的小天才。
前期在剧本上,编剧不停的用“纽约有多少站街妓女?
”别人一脸懵逼而小天才一口答出的方式,给观众加深对小天才的回忆,小天才去酒会看到女人脸红结巴,经常被大家玩梗而不知,这些细节处的展现都是便于观众接受和理解这个人设。
而在观众理解了之后,编剧的下一步是告诉你,虽然小天才这么聪明,但他有一个烦恼,就是他可能会疯掉,因为家族遗传,他就有一个已经疯了的妈妈,此刻的观众已经开始同情小天才了,然后在具体的故事中,小天才的这个疯的前后驱动会让观众进入他的感受,在观众喜欢上这个人物的同时,你讲什么道理,我都能理解了,能共情了。
在比如白夜追凶中的周队长,除了现场之外,他和潘粤明智斗吃面,和副局长顶嘴,对小弟呵斥,给人展现的是细节上的真实感,就是这些细节处的真实,才让人记住了这个人设。
而这样的人物设置在暗黑者3中,却很少能看到。
我能看到的是,为了快节奏的剧情推进,两集一个案子的情况下,所有人都是办公室集合,案发现场集合,办公室开会,抓人,几个主角没有任何一个有私人的记忆点存在,我无法进入角色,无法爱上NPC,那只能放弃。
你完全可以在程序员身上玩程序员的梗,比如上一些程序员觉得牛逼,其他人觉得一脸懵逼的网站,却能在关键时刻让你豁然开朗的数据?
让熊元除了在办公室练拳之外,来一场感觉和他完全风格不搭的网恋?
化身小猫咪?
【瞎举例的。
】除此之外,主角团还有一个更无法理解的问题,职能分工不清。
所有人感觉都可以干一件事,但却又不是在干一件事。
以犯罪心理特长进来的飘姐,直到十六集我也没看出她有任何的犯罪心理的专业,除了调侃队友爆出来的几个专业词汇,别的呢?
在11年的一个法医破案的纪录片里,就有提及,犯罪心理画像已经成为重要的破案手段之一,那飘姐的专业呢?
犯罪心理呢?
梁音的法医专业呢?
鉴定呢?
解剖呢?
早在很多年前《犯罪现场调查》就开始描写一些列破案手段,为啥暗黑者里不能利用?
大家破案都是靠一拍脑门的推理和darker的提醒吗?
让每一个主角都不可或缺那就请给他们各自的任务和技能,不然我觉得他们连游戏里领取任务的NPC都比不过。
大部分的人设应该包含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我们在生活状态的细节中对这个人感兴趣,在工作状态的专业上了解这个人,合二为一之下,我们才能喜欢这个人。
而暗黑者里的人,只有工作状态。
剧情:第二个让我无法理解的部分,应该是剧情。
暗黑者3有监狱,黑社会,darker和罗飞,如此高话题度的排列组合,我想看到的是你死我活剧烈碰撞的剧情,然而看到16集给我的感觉居然还是,隔空放狠话,哥哥,都TM快结束了,你们到底打不打?
这个应该有人会反驳,需要铺垫,好那你铺垫,你铺垫了十六集?
不好意思,前戏太长,拒绝高潮。
拿同样是悬疑剧的19年的韩剧圈套来说,差不多的元素,为啥人家能一上来就搞对立,拳拳到肉。
暗线明线到最后才交织的剧已经不流行了,这种套路观众也已经看烦了。
现在写剧,所谓的强情节不是我破案的进度有多快,抓犯人有多快,而是正反冲突,不同立场,不同身份的势力不断的去对撞,绝境反击再绝境再反击,这才是我在看这类型的剧的时候更想看到的吧。
否则如果你只是想要讲述你的单集剧情多精彩多感人多发人深思多醍醐灌顶,那我为啥不去看纪录片?
毕竟纪录片的背后就是真实,还少去我一层共情的思考成本。
综上所述,我想要看到的是一个我喜欢的主角带着任务在和反派斗争的过程中揭示出人间真谛的故事,期待下一部的暗黑者能给大家带来这样的体验。
听说出了第三季,特意重温了前两季,个人感觉第三季太失败了,达克已经失去了前两季的神秘光环,新加的角色陆飘飘太失败了,如果只是为了填补穆阿姨的空缺,完全没必要,还有第三季的案件BUG太多,导致一些观众看了案件出场人物就能猜出凶手是谁,达克也开始变得心慈手软,当然薛天作风还是原来那个配方,只不过换了演员有些出戏,最后几集还是挺不错的。
总之,第一季是还原度好,剧情好,良心!
第二季毁于广告插播太多太硬,但是还可以,第三季给人的感觉就是敷衍了事,希望剧组不是越有钱了越毁剧,三星给罗飞和剩下的原班人马,最后申明,双队和大熊是这个剧我的最爱
当我看《暗黑者3》前面20集的时候,我是没看过原著的,甚至我第一部都没看完,第二部压根没看!
他在我眼里,就是一部全新的电视剧。
前面二十集整体而言,除了新加入的女主让我感觉非常非常不自在和突兀以外,其他方面还是很好看的。
剧情紧凑幽默的犯罪剧。
这个新女主真是一大败笔,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第一个单元故事的角色,感觉这个人物作为一个警察,一个心理学专家,处事像个没长大还在读书的小孩子,毫无原则,冲动易怒,眼神和讲话声音也没有心理专家那种干脆具有信服力,给人感觉软绵绵的,就好像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审讯犯人的时候比犯人还不稳定。
这一点之前那个女主角做的很好。
就算导演给的台词不能改变,但人物应该的表达方式也绝对不是这个样子的。
这个时候我想给《暗黑者3》四颗星,扣掉一颗星因为女主。
到了电视剧的后半段我其实最想看的是越狱,但电视剧依然把重头戏放在罗飞他们身上,我就快进一发不可收拾了。
因为总是看到弹幕说监狱戏才是原著的重点,而且我觉得监狱戏也真的好看,就慕名去看原著。
看了原著我才知道电视剧的差距,尤其是在最后四集体现的淋漓尽致。
第一 ,阿华 只看电视剧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黑莲花男性,霸道总裁,为了一个女人原则都没有了,出生入死的兄弟也不要了,经营的产业也不要了。
加上电视剧居然还搞了几段不露点的激情戏,我更加不喜欢这个角色。
看了原著我才知道,这个角色其实很有担当,也没有电视剧里面那么蠢,为了感谢罗飞帮他报仇,也做了那么多,非常立体。
而电视剧在阿华被抓后就完全遗忘了这个角色,虎头蛇尾,去掉了太多令人震撼的情节,可惜了。
第二,越狱 监狱这段戏其实非常符合原著的,基本上台词都一个样,只是最后航文治和薛天撕破脸后的那一段我实在是不理解,为啥非要把他们几个吊起来,凹造型吗?
原著是把另外两人嘴巴堵上,还把航文治的喉咙弄伤让他说不出话,这些电视剧都没有,他们三个是蠢了吗?
为啥不大叫,还等着被杀?
脑子被驴踢了!
原著中在这两个人对话时另外两个人也是有眼神和心理活动的,电视剧却完全忽视,这不符合人物的行为学吧?
第三,间谍 作为整个原著最精华的部分,也应该是电视剧最激动人心的结尾,就是阿华身边的那个三重间谍。
可惜这么好的剧情,对人性的阐述,却败给了给主角加戏上,阿华的铮铮铁骨没了,和明明之间的复杂情愫没了,只剩下一个为了女生不顾一切的杰克苏。
利用警察卧底身份在黑社会满足私欲的人性描述没了,改成了什么没仔细看,拉进度条了,只知道是为了给新女主加戏而狗尾续貂的故事。
第四 为情而死 原著里薛天从头至尾都是能够全身而退的,哪怕是在杀人手法被罗飞识破后,在和罗飞正面对决后,他都是可以离开的,这体现了他的智慧,就连他爱的女孩专门为了报仇而训练出来的小狗都喜欢他,看到他不叫唤,只是最后他甘愿沉沦而被女孩杀死。
电视剧拍的啥?
我都不想说了,只是最后薛天临死前对罗飞摇头,求他帮自己保密,原著罗飞是回应了的,电视呢?
罗飞一脸懵逼。
我只想说,都是什么和什么呀!
其实前天就看完了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写剧评因为在此之前我没有写过剧评另外每一季看完我都有写短评,但每次都因为字数太多,很多想说的话就憋回去了😂可现在又想来啰嗦下,我怕若是不写会成遗憾,毕竟我是如此的热爱这部剧。
1、先写写我是如何认识这部剧我是一个特别喜欢看这种悬疑推理刑侦类型的剧的,像《法医秦明》、《白夜追凶》、《信号》等我都看过,不是我口味比较重是我爱看的就是他们破案的过程。
三月份底的时候无意中看到我关注的微博电视剧博主发了关于暗黑3定档的微博,我就去看了一下,才知道这部剧已经放过两季了而且前两季每季都有四十多集,我有个习惯每看一部剧都会在豆瓣看下评分,然后就看到暗黑1的评分很高,这就激起我想看的心,但是那时候我要准备考试一直要到五月份,所以我忍住了整个四月份我都没看电视剧,后来五一放假我就想给自己放松一下就开始从第一季开始看,这一看我就爱上了这部剧,不过中间又停了一个多星期看到二十集我就停了因为我要准备考试,到5月15日考完了我就开始补这部剧,一直到前天三季一百多集终于看完了,就有了很多想说的。
2、关于人物前面说了一大堆有点像“废话”😂,现在我要说说关于剧中的人物。
人物的一方面也是我爱这部剧很重要的原因,专案组的人员是让我苦笑不得的,可算的上是一群“奇葩”了,每个组员都有各自的特色。
剧中加了很多搞笑的气氛,罗飞---喜欢喝酸奶的分裂忧桑且逗比的内分泌紊乱的犯罪学教授,时常精分出的人格搞笑又逗比。
梁音---迷恋死亡黑暗元素的哥特萝莉属性的法医,对活人没兴趣也总会说“活人就是冷血”一直到第三季我才觉得她的妆正常了些。
尹剑---身材柔弱但观察入微的痕迹学达人,这个人物也是一季换一个人,这个梗在剧中始终没被放过。
穆剑云---S属性嘴毒傲娇的怪阿姨属性的心理学专家,第三季中没有她还是很遗憾的。
熊原---外表恐怖但却异常喜欢萌系宠物的爆破组炸弹拆卸专家。
韩灏---总在纠结而纠结的专案组组长,总觉得他在第一季中没多大作用只会说“查给我查,干活去”,而且我一直觉得他很自负也是导致最后他结局悲惨的原因。
曾日华---负责网络方面情报收集的黑客专家。
周皓---习惯性拍马屁,但却经常拍到马腿上的二队逗比队长,是韩灏在网游战场的好基友,二队长一直是我快乐的源泉了。
丁局长---自我感觉良好具有唐僧潜质但有些可爱的老爷。
另外在第三季中又加了一个新人物陆飘飘也是学犯罪心理学的,因为穆大姐出国了,不过我不喜欢这个人物而且在第三季中也没看到她发挥多大的作用业务能力是完全不如穆大姐,和罗飞的风格完全不搭的。
还有一个人物要说那就是darker精通各种炸弹,机关,黑客等技术,擅长心理,犯罪,战略高智商布局,到最后准确无误的实施,专门去惩罚那些逃脱法律的罪犯,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随着一季一季的看下去,他们的身份也一点一点的明了。
第一季的darker是太强了无所不能以至于后来被禁了一段时间,进而导致第三季的darker被弱化了也会犯错了,就宣传了很多正能量的东西,不过能理解编剧的求生欲很强。
3、关于剧情暗黑和别的刑侦剧不一样的一点就是有一个法外制裁者darker的存在,罗飞和darker的斗智斗勇也成了看点。
还有就是这是我第一次看过破案子的剧带有喜剧感的这也是好玩的一部分吧。
也许看了第一季都会觉得darker是对的可是第二季中罗飞的一段话给了我更好的解释“这个世界不需要darker,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健全的法制不需要darker这样的法外执行者,需要的是我们用勇气去弥补这个世界的漏洞”。
darker是罗飞亲手创造出来的梦魇,罗飞一直站在正义的一方,而我认为在罗飞的第二人格中他是认同darker的从第三季他与第二人格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不过这也是我自己的看法,毕竟darker一直在罗飞的追捕名单上呢。
第一季节奏比较快也是我刚开始看的时候的感觉,有点跟不上反应不过来,到后来的两季节奏明显慢了些。
我比较喜欢第一季中的案件包括第二季后面的回归主线的案件,第三季的案件总体上讲比第二季好很多,像第一季中的《每个人都是刽子手》真的很引发人的思考,如果那五和人中能有一个做一件人事也不会导致老人的死亡,还有《流言》那个案件流言真的能害死一个人,《benzene》这个案件关于养老院的真的很辛酸人心毒的时候真的很可怕。
第二季中我比较喜欢的案件像《雨夜屠夫》最后没有凶手,因为那五个人都没有真正杀死那个人虽共同犯罪但在法律上没有真正的杀人犯,其实我很想知道法律会怎么判?
《全部成为D》简单来说就是拥有四重人格(善良的人格 小孩人格 杀手人格 darker)的犯人杀了人然后自己模仿darker给自己的杀手人格下通知单最后自杀,这算是第二季里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案子了。
我还是喜欢碎尸案的推理过程也是这部剧本该有的悬疑和推理。
第三季中我比较喜欢《寄生人间》和《莫比乌斯杯》两个案子,同样是让人很辛酸,尤其是莫比乌斯杯,对一个母亲来说真的太残忍了母杀子?
darker有什么权利这么做?
也许第三季中黑化darker是必然。
第三季很奇怪的一点就是编剧把重心放在了罪犯为什么犯罪上?
是让人思考些什么?
第三季看了很多评价很多人对于角色的换人还有一些别的原因对暗黑的评分就低了很多,但是我还是会给五星,从第一季一直追到第三季真的很喜欢,而且最近看完了还真的有点舍不得。
其实我个人觉得如果没有看过第一二两季单看第三季除了有点看不懂外对剧情案件的感觉应该是不会差的,但是我还是喜欢第一季的案件以及悬疑感,毕竟那时候darker还没有完全暴露我们还能抱着darker到底是谁的问题看下去,但是后面就太清晰明了了。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部剧尤其是罗飞,越来越喜欢他的推理从第一季到第三季也让我越来越喜欢罗飞,超喜欢看他精分出的另一人格,罗飞的高智商推理和逗比风格真的让我很喜欢,还有塑料袋钱包爱喝酸奶也让人哭笑不得。
因为暗黑者让我认识了实力派演员郭京飞,他演技真的很棒台词功底也就不用说了,其实每一季的片头片尾我都有好好看过,从一开始觉得片尾那首歌不好听到后来越听越好听一直听到第三季,没想到那是郭京飞唱的,真的把这首歌的灵魂唱出来了很不错。
我很喜欢第三季的一个安排就是给了罗飞独立分析案件独立思考的空间,在那个屋子里不仅有他与第二人格的对话还有对案件分析的过程,又一次凸显罗飞高智商的推理,不过对于孟芸成为darker是我不能接受的一点,尽管说darker是罗飞和孟芸一同创造出来的,就算说孟芸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替人顶了罪而成为了darker,但我还是不能接受,而这个结果对于罗飞来讲也是残忍的,而且也没有解释孟芸当年是怎么在爆炸中活下来的,她父亲的案子也没交代清楚,那个录音带里的内容是真是假?
文成宇最后还醒了,我甚至怀疑薛天也没死,结局还是有很多坑没有填完,我只期待能有第四季,希望编剧大大能满足我的期待。
暗黑者拍到第三季,主线应该是越狱线和黑道线了。
剧方比较神奇,为了保持前两季的破案节奏,原创案情里插播监狱和阿华,搞得本来的主线像是凑时长用的,还有人觉得监狱和黑道多余,真够误导观众的。
如果想拍单纯破案片,可以考虑买周浩晖的其他作品版权,关键是原创的剧情实在一言难尽,与原作者差距甚远,最后的说教用途倒是用上了,为了警醒世人,但是过程实在不够精彩。
看了三季暗黑者,得出一个结论,但凡按照原著拍的地方就异常精彩。
但是很矛盾的是,原著剧情拍的又有点糊弄和粗糙,尤其是结局那里,除了演员演技在,基本上精华都摒弃了。
郑佳没带狗出现的时候心就已经凉了,最后居然让郑佳的误杀变成了蓄意射杀,傻白甜郑佳都会用枪了,真是出息了,她知道保险怎么开么?
那么多枪,命中率还那么高,厉害。
薛天逆着光也看清了打他的人是郑佳,也是厉害。
罗飞完全懵逼在当场,最后双方的双手相握呢?!
自诩正义的达克倒下了,捍卫法律的警察站立着,然而连罗飞都茫然了。
罗飞关于正义的演讲掐掉了,达克出狱之后的各种行动掐掉了,就留了一个跟他姐打招呼的镜头,然后就跳到最后才出现,达克出来之后的剧情就那么不好过审吗?
剧方用了十几分钟时间就演变成了最后一批一批往救护车上抬人,这么仓促看的人来不及消化一脸懵。
仿佛导演一边挥舞着盒饭一边喊“别拍了,快来吃,一会就凉啦!
”达克没有死在法律上已经是作者在现有背景下能做的最大抗争了,好评。
所以这场博弈,其实谁都没有赢,谁都没有输。
最后,豆瓣的评分其实挺合理,暗黑3只是及格,但是真的比2好太多太多,2的评分太高了。
但是打4分,两星给原著剧情的还原,外加两星是给大部分主演的演技,尤其是魏千翔,本剧最大惊喜!
最后的最后,4还是慎重考虑一下吧,照着原著都拍成这样,失去延续情节的支撑,真不敢想象拍出来是好是坏。
在这里我要说一下一些有关于《暗黑者》非常值得深思的一些事情。
1.袁志邦把文成宇培养成darker的行为 在文红兵去世后,文成宇进了孤儿院,可是袁志邦却拐走了文成宇。
文成宇是一个独立的人。
可袁志邦却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文成宇。
文成宇已经很可怜了,他失去了父母。
如果他在孤儿院的话,即使他将来没有什么成就。
他至少有选择的自由。
他可能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换来一段不错的人生。
可是,袁志邦却拐走了他。
把他培养成了一台杀人机器。
在文成宇只有十一二岁的时候就把他送进监狱接受非人的训练。
文成宇在剧中的表现以及他在《暗黑者2》最后一集的描述可以得出他接受的训练应该和国安局对特工的训练差不多,让一个未成年人接受那样的训练,太不人道了吧?
袁志邦这样行为和ISIS强征未成年人敢死队有什么区别。
还有袁志邦十二年以来一直给文成宇灌输杀戮意识,还安排文成宇走上darker的道路。
那么这又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案中吴洋的母亲又有什么区别?
文成宇这一生其实很悲哀。
他只是袁志邦"伟大"事业上的一环。
他要为他父母的仇恨买单,要为袁志邦的仇恨买单,要为所有被害人的仇恨买单。
他之所以那么强大。
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一无所有。
他没有父母,甚至最后失去了他的老师。
还有就是选择有什么样的人生的权利。
一无所有,所以无所畏惧。
他是很强大,不过他也是城市中所有无名氏的一员。
无名氏是一个最容易被下手的目标。
也是一个作恶最不容易被找到的目标。
2.文成宇等杀人顶替的行为。
《暗黑者2》最后一集。
杜明强也就是文成宇描述当年他们是如何杀人顶替的。
虽然杀死的是那些小混混。
不过这和《寄生人间》中许悠伶为了躲避过去的生活而杀人又有什么区别?
所谓"那些小混混迟早是要祸害社会的。
"只不过是一些安慰自己良心的借口罢了。
那些小混混也是社会中的边缘人物,是无名氏吧?
罪恶。
不论以什么形式掩盖,都改变不了它是罪恶的事实。
无名氏。
可以什么都不是,也可以是任何人。
3.职高教师被文成宇逼死在袁志邦死亡纪念日那天。
文成宇不仅逼职高老师砍手,居然还把他逼死了。
他才是受害者好吗?
再说,他干什么了,你要把他逼死?
4.剧中与书中的矛盾点剧中有个案子,darker发错了通知单。
结果被袁志邦揍了。
袁志邦说,如果杀错了任何一个无辜的。
人,那么darker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可是,在小说中郑赦明和孟芸这两个无辜人的死亡又该作何解释?
比起第一部和第二部,这部网剧所不同的是开头和片尾都有了警示语,意在提醒观众们别走剧中人物的犯罪道路,从中可以看出小说十宗罪的风格。
虽然说没有了达克黑衬衫的出现,但法治教育依旧还是占了上风,在这其中广电总局占了很大功劳,没有它也就没有今天这部网剧。
不知道第四部是否会来,毕竟文成宇还没有死。
小说第三部好像只有监狱跟阿华两条线,案件加的还是很有社会意义的,虽然杀个人换个身份那个案子逻辑绕十八个弯都解释不通。
保留梁音跟曾日华好评,暗黑女法医跟天真技术宅的感情线大概是没心思拍了吧,熊原改的愈发弱智了,尹剑还是第二部的最好,新换的一言难尽。
陆飘飘不说了,她的存在就是衬托穆老师有多重要,一个人要把做作演的不让人讨厌多难得,以及让人疑虑她们学的是同一个犯罪心理学吗。
最想说的是新的薛天,演员确实长得挺帅,但是比一二部的薛天差一大截,新人根本演不出来那种睿智淡定胜券在握的感觉,监狱那条线应该是暗流涌动的,各种交锋以及最后的越狱和审判,你能从他那张正义盎然的脸上看出他内心有许多的故事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人吗,你能从他积极向上的眼神中看出他只是来监狱玩玩找人问事吗,反正我不能。
总而言之,情节还可,换的人太差评。
几个换人的演员不行,薛天没了沉稳儒雅,尹剑整个一怂傻子,新加的陆飘飘演技真烂。拍得一季不如一季,三条线同时展开但是割裂感太强,处理得不好,不过最后勉强算是圆回来了。每个案子其实都挺反映社会问题的,不过希望不要拍第四季了,加上滤镜给及格分吧。
过审核不易,凑合看看吧,制片人说过只有24集很大程度都是因为审核太严不得不剪掉太多。演员选角不错,演技也挺好,每个案子都有精心对应的片头,怎么也不至于只给一星吧?
bullshit
我哭了 我不管把我的薛天还给我
难看是真的
换的演员都怪怪的 反倒感觉每个小故事的演员都很到位 小天鸭 不帅了就被鸡腿了 最后来那么一下 又要等几年呢
节奏紧凑,画风比之前更精致了,演员演技都不错,继续追
真的是铁打的暗黑,流水的尹剑!这季罗飞的造型分分钟跳戏到《二代妖精》,作为一个追了多年的老粉、原著粉,改编的确实很良心了!不过就这样完了还真有点舍不得,原著里Darker就一个人,网剧里改成了组织,我喜欢这个改编,让Darker不那么孤独了
怎么看都不爽,已经没有当初专案组的感觉了。铁打的罗飞,流水的尹剑,还是经超最帅。
那些说剧情零碎的也不想想这么多年都没播出是什么原因不就是一直改 改到能过审为止能剪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看看第一二季都是40+反正第一集的全剧终设计有点意思案子也还不错 尤其是拐卖小孩那个最后的结局埋坑了 肯定是为了4准备可是万万没想到3的播出如此漫长估计几位主演也不会演了 哎 还是有点可惜
怎么说呢 感觉剧情好像不是很给力 但是片头很炫 都舍不得快进 每个故事都不一样 弄得我都想学剪辑了
明显不如前两部
来重庆就对了
放在当年,算热剧吧,那会儿不看国产剧
结局时候,编剧仿佛是喝多了吐出了最后的剧本.....我都不相信这是人写出来的东西
华哥和明明太出戏了
高中时的某天晚上,偶然听到小说广播剧《死亡通知单》,被名字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大学时,看一二部,感觉意犹未尽,但第三部迟迟不来,一直等到毕业。如今终于等来第三部,因为种种原因,拍摄可能不如人意,但这是承载多少人大学追剧的回忆和青春啊。他为我的青春终于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十二年一个梦,梦终会醒来”
为了看郭京飞耍宝,我也要坚持看完。
怎么办,darker很帅,但又很可怕。
这一季Darker变味了,就越狱那段最精彩,还有点Darker的味道,郑佳居然杀死了薛天,不知道知道真相会如何?想念穆阿姨,还有薛天能不能满血复活啊啊啊啊,不想看只有文成宇的D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