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乐的。
欢乐程度基本相当于闪电狗吧,就是当场很欢乐,过后不思量的那种。
如果有足够的科幻、超人电影背景知识,欢乐度会大副提高,很多地方是针对性恶搞。
美国人挺有自嘲精神,讽刺起总统来更是花样百出。
IMAX+3D效果足够炫,冲这视觉效果也算值回票价。
配音还可以。
翻译的狠不错了。
我相信配音版不会比原版逊色多少。
总之,在近期的院线片中,这片算是值得一看的。
1.片头南极州的那个基地(FAB220)的原型是剧组导演们的会议室,指的是Feature Animation Building Room 220,剧组的各位成员在那里奋战了三年,反复琢磨故事情节2.还是上面的那个场景,基地里那个“为了清闲才找这份工作”的,拿着电话狂叫的角色的配音演员是Kent Osboren,他是《功夫熊猫》导演Mark Osboren的弟弟3.女主角刚出场的那一幕,是由三个她的好朋友叫醒的,三个女孩中间拿着口喷的那位是本片制片人Lisa Stewart客串演出4.教堂里那位没有右手拇指那位女士,虚伪男主角迪特的妈妈是本片导演之一Oonrad男配女声,倾情演绎,而那个关于拇指的段子是本片另一位导演Rob,他本人的拇指就是那个样子5.之后男女主角在白色凉厅那场戏是本片最后完成的一幕6.各位还记得在教堂里弹琴的那位老奶奶么?
导演原计划是用一个穿女装的男人,为此还争斗了一番,最后还是用了老太太,个人认为还是很有喜感的7.教堂结婚典礼那场戏有一个桥段是新郎给新娘带戒指缺怎么也带不进去,接着新娘慢慢变大,不过这段后来公映时剪掉了,放在了加长版DVD中8.导演们对本片女主角瑞茜的声音其实不大满意,但经过混音后出来的效果还是不错的9.围捕变大女主角时有一段印象很深刻,就是“针筒扎脚趾”那幕,剧组为那位可怜的探员准备好多种不同的惨叫,结果最后用的还是最原始的那版,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公映版,白兜了一大圈10.关于蓝泡泡一开始有一个创意,它总会从自己身体取一块儿然后吃点,接着少的那块又会长出来,结果最后取消11.关于蓝泡泡消化食物的特效,剧组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波波B.O.B特遣队”先写到这,手机码字好费劲,明天继续12.13.14.15.16.17.18.19.20.
老套的剧情,乏善可陈的创意。
唯一的亮点是那句“我是无害的,但你们都得死”。
这绝对是全剧核心中的核心。
我估计导演编的那么大个框,就为了装着一句。
至于是不是,只要是个中国人都能体会的到
刚刚从电影院出来,作为一个娱乐性的动画,这个片子还算行。
但我今天并不想过多评论关于这个片子本身。
以前看过不少外国的动画,一般来讲我更喜欢看原音中文字幕的版本,因为很多时候中文配音出来味道差了很多,而且资源也并不多。
但这次因为是去电影院看的正版,所以没的选择,但这也恰恰给了我一个机会去欣赏已经进化或者说正在进化的中文配音。
当然,这还算一个大片,所以在配音演员的选择上也不会太坏,自然音色和语气之类的东西没什么好说的,值得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这次电影的配音中出现了较多的中国特色的网络用语和流行语,例如不差钱,我狂顶之类的,这些东西肯定是属于配音演员的自由演绎和发挥,因为原来的台词中是不可能出现这些中国特色的东西的。
那么这其中说明了什么问题?
当然有,随便说点我的感觉,一是说明文化审查环境的宽松趋势,以前像这类非正式,非主流的配音演绎是不太可能出现在大制作的引进片中的,广电那边卡的很紧,最近WOW资料片的再次推延也是基于这个原因,题外话。
二是配音演员的尺度变大了,敢于将自己的东西加到中文配音中,这是一种带有艺术加工性质的临时发挥(姑且认为不是官方版本),在能够应电影其时之景的前提下,我想这是值得提倡的,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推崇原汁原味,有时候加点我们熟悉的东西感觉会更好。
三是草根文化深入到了文化的各个角落,之前的网络用语是绝不提倡出现在主流的文化传播渠道中的,而像电影院放映的经过严格审查的正版引进电影更是在表达形式和内容上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这次‘我狂顶’能够出现在影片中,无疑是草根文化的有一次胜利,不但被广大民众接受,也逐渐进入了主流的文化渠道中。
好了,大概就是这些,总结起来就是,这次推荐大家到电影院看正版国语配音,当然等等网上放出来的也可以,一定会让大家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我不喜欢这个结局。
很悲哀,我还是希望所有怪物都恢复正常,而不是被人类一时的温情麻痹,永远脱离大部队的生活。
虫恐龙既然会进化成蝴蝶,必然有一天会死去。
怪博士变成了蟑螂,会不会害怕杀虫剂呢?
鱼人离开水居然能生存,希望他熬过全球变暖。
总之,还是亲爱的总统最有喜感。
也许这是一部披着卡通外衣的政治黑色幽默片。
多谢观赏。
我看的是英文3D的版本。
动画制作得不错。
我喜欢Reese的配音,基本上好像是她本人似的。
虽然没有功夫熊猫那么搞笑,但是3D的效果真得很好。
一定要在电影院里看,才感受到吧。
这种主题说实话没什么新意,但是高就高在即使是很无聊的主题,也能做出很吸引人的效果来。
就看那段全身安全扫描就可见一斑。
还是很不错的动画电影,值得一看。
转自我spacehttp://evarnold7.spaces.live.com/blog/cns!3C4928A5D97A0C8E!1025.entry本人本辈子最佳观影体验诞生:4月6日,与老婆一起看的《怪兽大战外星人》,3D-IMAX版,和平影都。
棒的不是电影,而是3D-IMAX,棒到什么程度呢?
我想以后可能非3D-IMAX的剧场电影我没有办法掏钱看了——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一场视听的革命风暴正在酝酿之中,而到了今年年底卡麦伦的《天神下凡》天神下凡时,或许就会以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颠覆我们所有人的视听体验。
以前在上海科技馆看过一次3D-IMAX的《漂流大峡谷》,老实说,不过瘾,不仅短,没故事,而且实拍的自然奇景并不弹眼落睛,3D的感觉也仅仅是停留多做一层动画水珠,让人感觉水珠和画面是分开的,炫技而已。
如今看了《大战外星人》,感觉3D画面浑然天成,一旦视觉习惯了后,银幕仿佛就是一扇大窗口,银幕那一端的所有东西都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得,所有奇妙的奇异的奇特的感觉都只化作了一个字:爽。
爽得摧枯拉朽,爽得哭天抢地。
由此萌生遗憾:如果去年引进3D-IMAX版的《黑暗骑士》,那么我们就能看3D版的蝙蝠车,看跳出银幕的小丑……唉,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啊。
至于《怪兽大战外星人》本身,其实看点完全在我们自己身上。
如果你是一个影迷,而且专爱怪兽片、科幻片,那么本片无数的细节足以让你觉得值回票价。
我细细回想一下,起码有十多部经典片子被梦工厂KUSO了:外星人章鱼的样子仿造《大战火星人》和《火星人玩转地球》;鱼人怪据说是仿老片子《黑湖妖谭》,不过我看很像是韩国经典《怪物》;美军指挥部致敬《奇爱博士》;苏珊是致敬《绝地50英尺女巨人》;蟑螂博士是致敬《苍蝇》;大型虫宝宝是致敬日本的《莫斯拉》;果冻怪是致敬传说中的《陨星怪物》;总统第一次亮相是致敬老斯的《第三类接触》和《ET》,以及《星际旅行》;导弹轰击外星机器人护罩是致敬《独立日》;将军的单人飞行器是仿造《方舟2号》(80后们小时候应该都有印象);外星船中的管道致敬了卡麦伦的《深渊》;克隆部队的制造是致敬《星球大战2:克隆人的进攻》;克隆部队爬满飞船动力舱的镜头是《我,机器人》;还有从未露面的《隐形人》;《超人》的经典POSE……还有,苏珊第一次变大时的衣服,一定是致敬《绿巨人》的短裤了!
第二逗的是音乐:致敬《独立日》和《星球大战》的时候背景音乐也都向这两片致敬,来劲!
第三逗的是配音,这是我第一次发现配音比原版的都好!
翻译简直是无敌了!
评分:4
时间:2009年3月21日10:30分地点:Scotia Bank影院事件:Monsters vs. Aliens梦工场超前首映1. 要不是事先对本片甚为期待,我肯定不会带着惺忪的睡眼来赶这个周六的早场。
稍微让我感觉遗憾的是,梦工场今天竟然没有安排IMAX 3D版本,而只是一个普通3D版。
2. 从技术上来说,现在几大公司的3D制作水平基本上相差不远,甚至前段时间的Coraline都颇为惊艳。
3. 但是,皮克斯最令其他竞争对手头疼的不只是制作《怪物公司》里面那样栩栩如生的毛毛,过硬的剧本、不断推陈出新才是其最强的法宝。
4. 当然,你也不能说《怪兽大战外星人》只是《怪物公司》、《火星人入侵》、《天煞》等的拼盘,至少他们作为一家好莱坞大公司,能够“屈尊”把那些曾经在B级怪兽片中嗷嗷乱叫的主角们请来,还丝毫不畏惧地套用“拯救世界”的破旧桥段,利用最新的立体影像技术,酿造出这一旧瓶新酒。
5. 梦工场在选角,特别是男角方面总是很强,比如:去年《功夫熊猫》的杰克布莱克,这次不是主角却甚为抢眼的塞斯罗根。
6. 《怪兽大战外星人》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制作精良的动画片,但比起他们去年那部《功夫熊猫》以及绝大部分皮克斯的片目,总觉得还是差口气。
这是一部梦工厂出品,并于今年三月上映的3D动画电影。
据说在电影院带上3D眼镜观看的效果不输给《地心游记》,但可惜我错过了。
不过在电脑上看,刨除了3D的效果,我仍然觉得这是一部合格的作品。
首先这部动画向大量的科幻先驱致敬。
这里引用豆瓣上一位作者的统计结果:“外星人章鱼的样子仿造《大战火星人》和《火星人玩转地球》;鱼人怪据说是仿老片子《黑湖妖谭》,不过我看很像是韩国经典《怪物》;美军指挥部致敬《奇爱博士》;苏珊是致敬《绝地50英尺女巨人》;蟑螂博士是致敬《苍蝇》;大型虫宝宝是致敬日本的《莫斯拉》;果冻怪是致敬传说中的《陨星怪物》;总统第一次亮相是致敬老斯的《第三类接触》和《ET》,以及《星际旅行》;导弹轰击外星机器人护罩是致敬《独立日》;将军的单人飞行器是仿造《方舟2号》(80后们小时候应该都有印象);外星船中的管道致敬了卡麦伦的《深渊》;克隆部队的制造是致敬《星球大战2:克隆人的进攻》;克隆部队爬满飞船动力舱的镜头是《我,机器人》;还有从未露面的《隐形人》;《超人》的经典POSE……还有,苏珊第一次变大时的衣服,一定是致敬《绿巨人》的短裤了!
”要说其中的角色,我最喜欢的还是液体怪。
实在是太生动了,一团无限形状的水加上一个眼球,多么善良亲切的一个怪兽啊。
我觉得它应该取代呆板的海宝做世博的吉祥物。
巨型虫宝宝也很有爱,可惜最牛的它战斗戏份不是很多。
各个怪物的来历说明也不赖,也颇有点暗指的意味,例如虫宝宝是受了核废料辐射变成巨型怪的,还像哥斯拉一样蹂躏了东京。
美国总统也是被损了个够,核按钮和咖啡机一样草率,不学无术只会弹电子琴,不过弹得确实很有爱。
另外一个音乐人才是蟑螂教授的跳舞机表演,出神入化。
影片还有一幕,不知道你注意没。
外星人在大量复制后,列队整齐划一的前进时,所有的口令和问候都是Heil xxx!
(外星人boss的名字)。
显然这个灵感来自于70年前。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电影院3D效果很不错 最喜欢开始那里宇宙的那个效果 非常逼真和震撼
二流动画。
that's the girl of my dream
你和她在昆明看 一个人在电影院假装你在我身边 我和你在哈尔滨看
CV and VedC
77
还挺有笑点的,我喜欢 Bob 这个 monster
预告做得不错,但情节拖沓
B.O.B爱上果冻那段太精彩了哈哈,虫虫也很可爱,嘿嘿
虫虫很可爱。动画片一直都是励志的,轻松的。
配角没有什么性格
三颗星太少,四颗星稍多!总体不错,值得一看!
《怪兽大战外星人》从造型设计、对白到情节都存在着很多对好莱坞50年代怪兽恐怖片的恶搞和致敬,如果事先有所了解会增加很多乐趣的,否则有些笑点就完全没有效果。更多电影评论,我的博客:blog.sina.com.cn/bluesliver
那章鱼头让我想起了点什么,不过马上又忘了···
实恠吥怎庅樣~變蝴蝶的大毛毛蟲不錯~歐哈~
什么内容都没有……
大叔蟑螂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Seth Rogen的声音多么有杀伤力,让我瞬间爱上B.O.B.。几个地方太搞笑了。
配音剧情动画效果都烂
除了技术和个别形象,其他都不痛不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