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人生

Sideways,酒佬日记(港),寻找新方向(台),并肩前行

主演:保罗·吉亚玛提,托马斯·哈登·丘奇,维吉妮娅·马德森,吴珊卓,玛丽路易丝·贝克,杰西卡·赫特,米茜·多蒂,迈克·康纳·盖尼,阿莱西娅·雷纳,谢可·图克马尼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匈牙利语言:英语,亚美尼亚语年份:2004

《杯酒人生》剧照

杯酒人生 剧照 NO.1杯酒人生 剧照 NO.2杯酒人生 剧照 NO.3杯酒人生 剧照 NO.4杯酒人生 剧照 NO.5杯酒人生 剧照 NO.6杯酒人生 剧照 NO.13杯酒人生 剧照 NO.14杯酒人生 剧照 NO.15杯酒人生 剧照 NO.16杯酒人生 剧照 NO.17杯酒人生 剧照 NO.18杯酒人生 剧照 NO.19杯酒人生 剧照 NO.20

《杯酒人生》剧情介绍

杯酒人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迈尔斯(保罗•吉亚玛提 Paul Giamatti 饰)和杰克(托马斯•哈登•丘奇 Thomas Haden Church 饰)是老朋友了,看着杰克即将踏入婚姻殿堂,迈尔斯更加感叹起自己失败的生活:婚姻失败、作家梦遥不可及、干着无聊枯燥的职业、不再年轻的岁数。迈尔斯对葡萄酒的研究颇为深厚,于是两个人决定前往加州的葡萄酒生产基地狂欢一次,如果遇上一夜情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果然二人在酒香浓郁的加州遇上了女招待和她的亚裔朋友,迈尔斯和杰克的艳遇让两人都兴奋不已。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大扫兴致。他们的狂欢计划充满了障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暴力本性星期一小熊小虎寻宝记丑闻第七季武林有侠气之白叶苍苍秃涂陌路少年天子发丘陵冢太空部队第二季三生花东北偏北破裂新鲜模范警察金色年华心碎旅馆狐狸的夏天第二季鬼太郎诞生:咯咯咯之谜灾难级假期星火云雾街同城邂逅地球守护者赖汉的幸福指数天鹅城之恋小主别闹危情关系幸福有多远电竞之王激情燃烧的岁月2

《杯酒人生》长篇影评

 1 ) 该如何选择人生

简单的故事,缓慢的节奏,两个落魄的人生游荡其中,回想起来,实在是想不出有哪个情节是让人觉的振奋、激动、感动或者其他相对猛烈的感觉,都是平平淡淡,如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按着自己的节奏,静静的前进着,微有涟漪,但不起波澜,但它的确是一部我看了又看的电影。

如果你是一个经历一次失败的婚姻,且到了中年一事无成的中学教师,或者你作为一个本来就不成功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演员,你会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是继续坚持还是推倒重来?

这个也许是所有人都面对的问题,选择坚持也许会继续loser 的人生,更甚者也许会终老于如此,而要推倒重来,那就意味着放弃了理想,但也许就成了另一方面的成功者。

哪种选择是成功的或者是幸福的,可能都是也可能都不是,人不停的面临这样的选择,也不停的进行着选择,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管如何选择都在继续着平凡的人生。

所以有了那句 知足者常乐。

 2 ) Sideways

终于看了《杯酒人生》,Sideways,翻了下,是什么旁路,倾向的意思。

我却直觉是行走在边缘的感觉。

(不知从哪来的直觉)又觉得是双关,酒杯边缘更兼人生边缘。

Anyway,真是好片子。

好到恨不得找小说来看鸟。

关于酒的专业知识,感觉里面讲的不是特别多拉,而且有些煽情。

但胡子大叔关于自我剖析的双关暗喻那段就说的很好。

像较而言,片里的女猪脚就都不怎么样。

特别是女一号,似乎扮演了一个很正面的角色,也在最后很狗血的成为大叔人生中的亮点救助。

(感觉她的对白演的太过了,念起来乱文艺腔一把的。

极不喜欢。

)大错特错。

真正的人生就应该在大叔听到电话留言前3秒钟的样子。

回到家看信箱一封也无的落寞。

全世界的人都不欣赏你,那么你的独白还有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

就是没有,一个人也没有。

即使有,也许那是个远方不知名的同样落魄的边缘人。

完全是你不可能认识的。

终此一生也不知道他存在的。

可就是这样,人生也要GO ON。

这片子看的我几乎一直在哈哈大笑。

其实也不是对白幽默,但是抖的那小机灵,加上两个男人老狗的表情,真的入木三分呀。

看完,为结局光明的尾巴有点遗憾。

已经午夜三点半鸟,我却毫无困意。

站在阳台上,完全是湿湿的风。

周围都黑着灯,只有一家的小阁楼窗户里亮着黄光。

夜色很明亮。

忽然很想抽根烟。

但是没有。

倒了杯酒给自己。

想,什么时候我能写出这样的东东来,就好了。

微笑。

 3 ) 给自己一杯酒

每个人都有成为酒鬼的潜质.嗜酒是人的天性.当然,你可以掩藏或抵制.但是,其实没有必要.也许是中国人的饮食为大的思路,中文的片名是<杯酒人生>而英文的片名就更...意味深长.其实酒只是引线,作者的用意更是在于整个的旅行过程.而中国人就瞄准了-酒.第一次知道,酒有生命,酒有颠峰,酒有伤逝,酒有死亡.酒的每一天都在变幻,不同于自己,不同于昨天,不同于不同.说起来,好象酒似人,又或者说,人似酒.充斥整个路途的,是人的沮丧.结婚、离婚、写作、乐子、亲人,都会让人在微笑时面部僵硬。

原来如此。

有人说,这是部品酒的指南。

可是,任何好东西要是专用于工具性上,就有些糟蹋。

注意,对于此片,要耐心,然后放心。

因为此后,对于酒,可能会改变态度。

当人生辛涩,哭笑不得时,给自己一杯酒,让它涌到血液中,领略芳香或劲辣...

 4 ) 人生也许只是一口酒

前些天重温了《杯酒人生》,04年导演以低成本搏杀大制作,用这部写意的低成本独立电影杀进了纸醉金迷的奥斯卡。

那时候刚开始爱上葡萄酒,所以光听着电影中那些我再熟悉不过的葡萄品种就很过瘾。

也是从这部电影, Pinot Noir风靡了全球,在餐厅的点击率一路飙升。

大家都想尝尝让主人公迈尔斯如痴如醉的葡萄酒是什么滋味,感受如此娇贵的葡萄酿造的酒会是如何惊喜我们的味蕾。

从体验中回忆,把抑郁一点点的释放,然后发现忘记的是自己,记住的是过去。

迈尔斯暴虐的抓了一把抗抑郁的药扔进嘴里,忍着心中的怒意让侍者往他的酒杯里倒Shiraz葡萄酒,一杯、一杯、一杯.....侍者以品酒的份量添加,就像是被限制了回忆一般,迈尔斯爆发了,他大喊着要求侍者加满。

但可想而知,对于一个酿酒师来说,每瓶酒都是自己的孩子,他们只能被欣赏或者被加以评价,但绝对不允许被糟蹋,于是酒在争夺中如同迈尔斯的希望般被毁灭。

迈尔斯和杰克这趟以杰克婚前最后的单身时光为名的旅程,杰克从一开始就抱着狂欢的心态出发,以至于他会出现裸体跑了5公里回来旅馆,期间还经过一片鸵鸟地的事件。

每每看到这里,我还是会爆笑不已。

经历过那些悲伤,想要忘记的人却早已在你想忘记她之前忘记了你,那是一种被二次抛弃的不甘心。

人们有时候就是这样盲目的去在意这样的“恶性竞争”,而忽略了身边早已出现的更加值得珍惜的人。

迈尔斯遇见了美亚,他不敢承认其实美亚是比他前妻更值得他去牵手的人,他有些半推半就。

包庇杰克即将结婚的谎言浇灭了他们之间刚刚点燃的爱意,就像一瓶上好的葡萄酒,在不适当的时候打开,可惜了酒也可惜了我们对酒的期待。

迈尔斯在快餐店,用塑料杯子喝着他一直珍藏的葡萄酒,在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自己。

他把珍藏的过去像这瓶葡萄酒一样以最简陋的方式去遗忘,喝完之后,他整个人都轻松了。

影片最后,迈尔斯接到了美亚的留言,她读完了他的小说。

迈尔斯此刻不带任何犹豫,一个敲门的动作让我们足以会心一笑。

有时候不要去在意一瓶葡萄酒的产地、品种、年份,只要是有感觉的,何不尝上一口,让酒从舌尖开始溢满全部身心,去鉴证你当初的感觉。

也许说不上真的那么对味,但总是一种认知,认知的是酒可又何尝不是在认知自己。

珍藏的佳酿有时候真的像是心头的一根刺,每每想要去一饮而尽,可每每又为自己找着诸多借口。

找不到真正完美的理由去享用还是找不到对的人分享,到最后可能错过了赏味的最佳期限,也可能已经出现的人因为自己的犹豫早已远去。

错过最佳时期的我们,在叹息中悔不当初。

对的人就是对的酒,不要为了过去犹豫现在,不要在意酒的其他条件而否定自己的选择。

杯酒人生,饮酌于心.......

 5 ) It tastes so fucking good——《杯酒人生》

今天下午重看了一遍《杯酒人生》,近期看了不少好片,它算是最出色的一部。

它是如此的朴实无华,就像人到中年的莫尔斯,就像一瓶够年头的葡萄酒。

杰克周六要参加婚礼,在婚礼前一周他邀请他的大学同学莫尔斯一起分享他婚前最后的自由时光。

他和莫尔斯驱车开始了南加州之旅,那是一个适合葡萄生长的地方,各种闻名于世的葡萄酒诞生于此。

莫尔斯是一个有品位的中年男人,他对音乐、电影,尤其是酒的品尝颇有见地,他敏感脆弱,但坦诚真实,已过四十的他看上了又胖又矮,头顶也开始脱发,看上去失魂落魄。

事实上他过得也的确失意,怀才不遇,只能做一个中学英语教师;有写作才华,其作品却不能出版;爱情也在此时夭折,他挚爱的伊丽莎白离开了他。

他的生活从此沦陷,混乱,迷茫,他无法脱身。

早上被邻居叫醒推车,对杰克的邀请不紧不慢,坐在马桶上看报,去快餐店买廉价的汉堡和报纸,在汽车上兴趣索然的玩填字游戏,影片寥寥几笔就把莫尔斯的形象勾勒出来:一个狼藉颓唐的中产阶级,一个中年危机的老男人。

他的好友杰克性格与他大相径庭,杰克早年是一个演肥皂剧的演员,有一点名气。

他自信天真,自以为是,轻浮做作,但却也真实可爱。

杰克希望能在婚前一周好好放纵享受,而莫尔斯实则因为生活无聊 ,两个各有心事的人就这样踏上旅途。

一路上两人品尝着各地葡萄美酒(我不晓得世界上有那么多葡萄酒的种类,而品尝一杯葡萄酒需要如此复杂的工序)。

莫尔斯一心只想放松品酒或追忆自己过去的时光,而杰克却只想找女人。

杰克先搞上了售酒的克里蒂娜,几天的相处竟然让杰克产生放弃婚礼与克里蒂娜一起生活的荒唐想法,他还深沉故作严肃的向莫尔斯辩解,最好克里蒂娜了解到真相后,将杰克的鼻子打爆了……杰克还不知悔改,依然存有猎艳的侥幸之心,他勾搭上了一个胖乎乎的餐厅女招待,结果被其丈夫在房中抓了个正着,彻夜裸奔5公里逃回来,途中还路过一个鸵鸟养殖厂,这段着实好笑,也让人觉得杰克是一个可笑的活宝级人物。

莫尔斯比杰克明事理,也显得沉稳忧郁一些。

杰克一路上不停说着一些无聊透顶的玩笑,作着让人大跌眼镜的行为,莫尔斯也只能是作者无可奈何抓狂的表情。

当杰克告诉莫尔斯,他的前妻伊丽莎白又结婚了的时候,这个老男人的情绪第一次变得激烈,他拿起一瓶葡萄酒狂饮并奔向田野,悲伤过度的他眼神更加迷茫,看得出他是如此爱着伊丽莎白。

在杰克的鼓励下,莫尔斯鼓起一点力量与自信,参加了与女人们的party,杰克与克里蒂娜,莫尔斯与玛雅。

玛雅是“系留柱”酒吧的女招待,与莫尔斯早就相识,她成熟冷静知性,同样对酒颇有研究,对莫尔斯也有好感。

在杰克与克里蒂娜说笑亲热的时候,他俩就只能在一起聊对酒的见解和感觉,经过相互的交谈和了解,玛雅打开了莫尔斯的心门,莫尔斯也开始走进了玛雅的生活。

影片给我的感觉很好,无论是美丽的美国西部风光,还是贯穿全片轻松愉快的西部民谣。

两个性格迥异的老男人为我们上演了人到中年的无奈悲凉和荒谬可笑。

然而人就像酒一样,年代愈久愈醇香,人到中年也散发着难以言说的魅力,正如玛雅所说“一瓶酒其实是活的,他继续的发展变得复杂,直至到了最高峰,就如那瓶1961年的谢瓦尔白葡萄酒,然后就沉稳不可避免的衰变。

”这话其实暗指莫尔斯。

莫尔斯对酒也有一段深刻的论述,当玛雅问莫尔斯,为什么喜欢比诺时,他说“比诺算是很难种植的葡萄,它皮很薄,敏感早熟,不像红葡萄那样善于生存,哪里都可以生长。

比诺需要不断的呵护,他只能生长在世界上一些非常特别的角落,只有最耐心体贴的种植员才能养活,只有花了时间的人,才能明白它的潜力。

它的香味是最灿烂,最难以忘怀,令人激动,非常遥远和古老的感觉……”我认为这也是在形容莫尔斯,敏感脆弱,容易受伤,但是人性却散发着无穷魅力,这只有相处久了才会了解。

影片的音乐一直是轻松地美国西部民谣,但其中有几处舒缓下来,用钢琴来弹奏,如当莫尔斯在母亲的房间不经意的看到和前妻的照片时,莫尔斯陪玛雅上楼时……当这音乐响起的时候,我身上总会涌起一股暖流,眼泪也禁不住往下掉。

 6 ) 《杯酒人生》20周年:为什么迈尔斯如此讨厌梅洛酒(merlot)?

今年是《杯酒人生》20周年,美版《时尚先生》发了一篇20周年回顾文。

“《杯酒人生》是一部甜蜜的电影,也是一部令人悲伤的电影。

它讲述了中年人温柔而又试探性的爱情,也是一部未得到治疗的抑郁症的故事。

它讲述了两个男人之间的友谊,其中至少有一个人表现得像个反社会者。

它直视艺术失败的黑暗,有一次,主人公非常想喝一杯,于是他从一个该死的吐桶里一饮而尽。

”文章还采访了《杯酒人生》小说的作者。

他为红酒做了如下辩护:“我将葡萄酒与其他酒精区分开来,因为葡萄酒在一年的葡萄栽培周期中涉及一种诗意的炼金术,从葡萄园到酒窖,各种人才聚集在一起生产葡萄酒。

此外,葡萄酒来自数百个地区、数十个国家、数千个产区。

它的酿造过程与写作一样具有主观创造性:做出选择,并带着这些选择生活。

它是一种酒精饮料,这一点不容否认。

是的,醉酒总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但我对葡萄酒破例。

在我看来,如果做得好,它的美,那些如此热情地投入其中的人,比蒸馏酒和啤酒更受推崇。

这就是我对其潜在有害特性的辩护。

大多数人可以节制地饮用它是值得冒险的。

”“做出选择,并带着这些选择生活。

”这大概就是《杯酒人生》想要讲的事情。

最后,文章还提到为什么《杯酒人生》里的主人公如此讨厌梅洛(merlot)缺推崇黑比诺(pinot noir) :因为他的前妻喜欢梅洛。

全文翻译如下,如需原文请私信。

《杯酒人生》20周年圣塔芭芭拉之旅作者:戴夫·霍姆斯(Dave Holmes)电影来来去去,但有些电影——比如《毕业生》(The Graduate)、《为所应为》(Do the Right Thing)、《芭比》(Barbie)——却深深扎根于美国文化。

人们记得其中的场景,自由引用剧本台词,并模仿角色的特质。

在不断扩张的内容世界中,人们一次次回到这些电影中。

《杯酒人生》(Sideways)就是其中之一。

这部独立喜剧于2004年秋季上映,很快改变了其四位主演、导演兼编剧亚历山大·佩恩(Alexander Payne)的人生,以及圣塔芭芭拉葡萄酒产区的整个经济轨迹。

影片讲述了迈尔斯(Miles)和杰克(Jack),两个老朋友在杰克婚礼前的一次葡萄酒品鉴之旅的故事。

电影制作成本为1600万美元,却赚取了约1.1亿美元票房。

它获得了五项奥斯卡提名,包括最佳改编剧本(并获奖)以及最佳影片提名(输给了《百万美元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

《杯酒人生》是一部甜蜜的电影,也是一部令人悲伤的电影。

它讲述了中年人温柔而又试探性的爱情,也是一部未得到治疗的抑郁症的故事。

它讲述了两个男人之间的友谊,其中至少有一个人表现得像个反社会者。

它直视艺术失败的黑暗,有一次,主人公非常想喝一杯,于是他从一个该死的吐酒桶里一饮而尽。

现在,《杯酒人生》已迎来20周年纪念,并保持着一群忠实且日益增长的影迷。

(同时,即使有人付钱给你,你可能也不愿再看一遍《百万美元宝贝》。

)这部电影像……(算了,还是别用那种比喻了)经久不衰。

在过去几周里,多场活动庆祝了这次纪念日——许多活动都包括导演佩恩和主演保罗·吉亚玛提(Paul Giamatti)、弗吉尼亚·马德森(Virginia Madsen)、托马斯·哈登·丘奇(Thomas Haden Church)和吴珊卓(Sandra Oh)中的部分成员。

但只有一场活动在阿利萨尔牧场(Alisal Ranch)举办,这是一家位于圣塔伊内兹山谷的奢华度假胜地,也是电影的拍摄地之一。

这场活动还邀请了小说原作者雷克斯·皮克特(Rex Pickett),提供了葡萄酒搭配晚宴、高尔夫球赛,以及参观电影中主角迈尔斯和杰克曾经到过的品酒室的行程。

谁能拒绝?

当我第一次收到这个邀请函时,它提议在一个豪华的圣塔芭芭拉牧场度过一个充满葡萄酒的周末,来庆祝《杯酒人生》。

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时候能参加《离开拉斯维加斯》(Leaving Las Vegas)的酒吧之旅?

有没有《猜火车》(Trainspotting)格拉斯哥d品之旅?

而且d品是本地采购的吗?

庆祝一部关于酒精驱动的中年危机的电影,而且是在喝酒时庆祝,这本身就是个复杂的主意。

幸运的是,复杂的主意正是我的“最爱品种”。

我想:好吧,我参加!

而且我一定要喝点他妈的梅洛(merlot)。

如今周五开车从101公路向北行驶,比电影中迈尔斯和杰克所经历的交通状况要更加拥堵。

但我和伴侣本及时到达阿利萨尔牧场,来得及入住并稍作整理,为晚宴做好准备。

这次《杯酒人生》之旅共有约16人参加,几乎全是夫妻,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

雷克斯·皮克特60多岁,是个英俊而热情的主人。

他在长桌上谈笑风生,讲述电影制作的故事。

他提到,当地的酒庄和餐馆最初对电影并不感兴趣。

“‘Hitching Post’餐厅的老板在我们开拍前几周拿到了整部剧本,”皮克特说,“他发现电影是R级,而且角色会喝酒,于是他紧急召开了圣塔芭芭拉酒商协会的会议,说‘我们必须阻止这部电影拍摄’。

”他没能阻止,因为也无能为力——这对餐厅来说是件好事。

2024年的今天,人们仍然会去Hitching Post,因为电影中弗吉尼亚·马德森饰演的角色玛雅(Maya)曾在那儿工作。

事实上,电影上映后,所有当地的品酒室都开始人满为患。

事实上,到2006年我和伴侣本开始造访该地区时,一些酒庄甚至贴出了“未曾出现在《杯酒人生》中”的标志,传递的信息是:“这里可能会有空位。

”没人知道《杯酒人生》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福斯帕克酒庄(Fess Parker Winery)在福克森峡谷就做了一个糟糕的决定。

皮克特说:“他们本来打算用他们自己的标志,直接在影片中露出他们的名字,作为免费提供场地的交换。

”但在拍摄前不久,他们改了主意:“现在他们要求收费,并且让我们改名字。

”于是,福斯帕克酒庄成了虚构的“Frass Canyon”。

“Frass,”皮克特告诉我们,是钻洞昆虫的细粉状排泄物的名字。

这部把圣塔芭芭拉葡萄酒乡推向世界的电影,其最突出的一家酒庄名字居然是“白蚁粪便”。

“现在他们都笑谈这件事了,”皮克特安慰我们。

吃完晚餐后没多久,我们就开始点更多酒——成年人之间还不太熟悉的时候总是这样做。

第二天早上安排了一次骑马上山湖的行程,但……时间太早了,于是我们各自承认可能不会参加。

我们会参加90分钟后安排的干草车之旅。

或者可能也不会!

再来一瓶吧!

我们睡了个懒觉,因为阿利萨尔牧场的小屋非常舒适,十月微凉的空气中还飘着昨晚篝火的淡淡气味。

我们选择在阿利萨尔烧烤餐厅吃午饭,就在第九洞旁边,也是迈尔斯和杰克在电影中与其他高尔夫球手起冲突的地方。

我们坐在吧台边告诉调酒师克里斯我们为什么来这里。

“《杯酒人生》,”他说,“你知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再用吐酒桶的原因。

”电影上映后的几年正值数码相机自拍的兴起,大家喜欢拿起吐酒桶拍照,看起来像是要喝里面的酒。

结果搞得很乱。

所以酒庄开始用钉子将这些桶固定在桌上,后来干脆全部撤掉了。

现在如果你要的话还能拿到一个,但如果看起来你想“做那件事”,你就会被拒绝。

这一切在这里变得完全不同了。

“以前品酒都是免费的,”克里斯说,“因为他们相信你会买一两瓶酒来抵消成本。

”他说得没错;以前你甚至还能带走一个品牌酒杯。

现在品酒费高达30美元甚至更高,而最好的情况是你买三瓶酒可以免掉一人的费用。

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过滤闲杂人等”,另一部分原因是这些酒庄中有些已被私募股权公司收购,而私募股权公司不喜欢免费服务。

圣塔芭芭拉的葡萄酒产业如今是一项大生意,而电影中描绘的那种小资度假模式已不再属于今天的“迈尔斯”和“杰克”们。

这就是所谓的进步——意味着让一部分人更富有了。

当我们登上酒庄派对巴士时,皮克特指着电影里两位主角住过的汽车旅馆。

“那是风车旅馆,”他说,“后来被一个连锁酒店买下了,现在叫做‘杯酒人生旅馆’。

”在这样的旅馆里,以及在他位于洛杉矶的公寓中,年轻又一无所有的皮克特写出了《杯酒人生》这本小说。

“当时我身无分文,在写一本叫《杯酒人生》的小说,谁能想到有一天会有酒店因为它改名呢?

”皮克特打电话给一位做知识产权律师的朋友。

“他说,‘雷克斯,如果你没有在酒店业上注册《杯酒人生》的版权或商标,我帮不了你。

’所以我没拿到版税。

”他停顿了一下。

“那边是俱乐部酒吧,也是杰克告诉迈尔斯他想取消婚礼的地方。

现在它叫‘杯酒人生休息室’。

还是没有版税。

”我们的第一站是福克森酒庄(Foxen),电影中迈尔斯和杰克偷偷给自己多倒了一杯的地方,也是迈尔斯让杰克在品酒时“深深地把鼻子伸进去”闻酒香的地方。

(不过这是小说里的情节;和福斯帕克酒庄一样,福克森也临阵退缩了,所以这个场景最终在附近的凯莱拉酒庄(Kalyra)拍摄。

)酒庄为我们安排了一张位于门廊的桌子,提供六种葡萄酒的品鉴: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品丽珠(Cabernet Franc)以及一款西拉(Syrah)。

我正准备问皮克特,他在保罗·吉亚玛提饰演的迈尔斯这个刻薄又痴迷葡萄酒的英语老师角色中投射了多少自己的影子。

就在这时,我看到他翻看品酒单后摇了摇头。

他说:“我没办法带着任何真实感带你们体验这张酒单。

”这个问题似乎不需要再问了。

他走进去点了三瓶他最喜欢的福克森霞多丽,这才是他的风格。

皮克特和迈尔斯不同,他对梅洛(Merlot)并没有特别的反感。

在电影中,当迈尔斯和杰克准备和玛雅(Maya)以及吴珊卓饰演的斯蒂芬妮(Stephanie)共进晚餐时,迈尔斯著名地说道:“如果有人点梅洛,我就走人。

我们绝对不喝他妈的梅洛。

”就因为这句话,迈尔斯偏爱的黑皮诺(Pinot Noir)销量暴涨,而梅洛的销量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一落千丈。

那些在2000年代中期刚开始接触葡萄酒的人竟然如此信任一个虚构角色的品味。

这个角色在电影中几乎所有其他方面都是错的。

这个角色在电影中是个从自己母亲那里偷钱的人。

这说明了我们对愤怒的白中年男品味的信赖程度。

此外,电影省略了迈尔斯对梅洛厌恶的真正原因,在书中更为清晰:梅洛是他前妻的最爱。

在阿利萨尔小组中,唯一不是中年夫妇的是两位,是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年轻护士。

我问她们是什么让她们跨越大半个国家来参加《杯酒人生》的活动,她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的朋友凯茜(Cathy)特别喜欢这部电影。

”“她们一直叫我们‘三剑客’。

”“她让我们看这部电影,刚开始我们并不喜欢。

”“但她总是放这部电影,对她来说像是一部安慰片,所以我们也渐渐喜欢上了它。

”“后来我们发现这个周末的活动……”“……我们就想:为了凯茜,我们必须参加。

”“哇,”我回应道,“请问,凯茜……”“是的,”其中一位护士点点头,“她要加班。

”“我现在住在纳帕(Napa),”皮克特说,“那里的葡萄酒非常棒。

每个人都认识我。

”他就住在酿酒师协会(Vintners’ Collective)附近,这里出售和供应世界各地的小批量生产葡萄酒。

那里还会出售《杯酒人生》这本小说,摆放在礼品区——那个喝了两杯酒后容易冲动购买昂贵芥末酱的地方。

如果顾客提到他们喜欢这部电影,任何在吧台工作的服务生都会给皮克特打电话,而他会出现,讲几个故事,再签上几本书。

生活还不错。

虽然皮克特仍然热爱葡萄酒,但他现在已经不再喝酒了。

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不再吞咽了。

在那次品鉴会中途,我注意到他倒了一大杯霞多丽,抿了一口,漱一漱,然后吐了出来。

我以为是因为时间还早,他想保持清醒以应对晚上的放映会。

但随着时间推移,我意识到——不,这就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

“我已经做‘啜饮—吐掉’有一段时间了,”他告诉我。

他的解释也确实成立;这样做吐掉的酒量相当多,因为吐酒桶供应不足,这些酒大多被吐到了桌上的其他杯子里、树篱、地面,或者——我后来注意到的——旁边那位男士的运动鞋上。

“他说这也是体验的一部分,”那位穿运动鞋的男士微笑着说,完全乐在其中。

周六晚上,一场《杯酒人生》的放映会定于阿利萨尔的草坪上举行,就在天黑之后。

我已经说服主办方让我在放映前主持一个与皮克特的问答环节,所以我先去场地查看情况。

室外放了沙发、火坑、一台爆米花机,以及一个巨大的充气屏幕。

一群七岁的孩子正好住在这里,他们发现了这个场地。

“我们要看电~影~啦!!!

”其中一个孩子大喊。

我既想看又不想看《杯酒人生》在一年级学生中会有怎样的表现。

最终,他们的父母把他们带回了小屋,这个问题成了一个谜。

最终,真正来看电影的可能只有八个人,因为整天喝酒确实让人筋疲力尽,特别是当你真的喝下去那些酒的时候,尤其是当你比第一次看《杯酒人生》时老了20岁的时候。

皮克特决定不再正式举行问答环节,因为“这些人已经听过我所有的故事了”。

他回到自己的小屋。

剩下的几个人又看了一遍电影。

它依然精彩。

这是一部像温暖毛衣一样的电影。

几周后,在西木区(Westwood)举行的20周年纪念放映会上,人群蜂拥而至。

所有演员都到场了,还有导演亚历山大·佩恩,以及皮克特本人。

“这是我十年来第一次完整看完这部电影,”事后皮克特在电话中告诉我。

他没有参加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因为一些原因”,这是我能从他那里得到的全部解释——“但这次是一次救赎。

亚历山大·佩恩请我起立,并说如果没有我的小说,这部电影就不会存在。

这是事实。

而我在之后的聚会上感觉到,人们认识到这是一部非常个人化的故事,这也是他们所有人的遗产作品。

保罗·吉亚玛提的讣告上会写:‘保罗·吉亚玛提,因在电影《杯酒人生》中对梅洛咆哮而闻名,今日去世。

’”在西木区的大银幕上观看修复版,给皮克特带来了圆满的感觉。

“现在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比刚上映时更私密、更具自传色彩,”他说。

“我真正感受到了影片的情感、悲伤,以及最后一丝希望。

这是亚历山大·佩恩的电影,但它是我的故事。

不是我的小说,而是我的故事。

那是我的人生映在了银幕上。

”因此,我不得不问他,现在的生活如何,屏幕外的生活是怎样的,以及他与曾经赋予他灵感的葡萄酒的关系。

“我依然非常热爱并欣赏葡萄酒,”他说。

“这是一个无尽神秘的世界。

电影中迈尔斯对黑皮诺的热爱实际上是我对黑皮诺的热爱。

”至于迈尔斯是否有“喝黑皮诺喝到醉”的问题,皮克特不愿下定论。

“有些人提到过这个问题,但我认为不能武断地下结论。

”他也不感兴趣做出判断。

“对酒精的消费总会有一种评判态度,”他说。

“我不会根据人们的摄入量去评判他们;我会根据他们的输出去评判。

”雷克斯·皮克特在输出方面十分高产。

迈尔斯和杰克的故事在三本续集小说中继续展开——《杯酒人生:俄勒冈》(Sideways: Oregon)、《杯酒人生:智利》(Sideways: Chile)和《杯酒人生:新西兰》(Sideways: New Zealand)。

(他带来了几袋签名书,书可在rexpickettbooks.com购买。

他说:“请不要用亚马逊。

”)第五本小说,围绕一次20周年回到圣塔伊内兹的旅行,目前正在创作中。

他将第一部小说改编成了一部舞台剧,最近刚在拉脱维亚的两周巡演中售罄,他还完成了一本预计作为系列之一的回忆录:《我的生命规格》(My Life on Spec)。

雷克斯·皮克特已不再是那个在每晚20美元的风车旅馆写出《杯酒人生》、且住在一个因他而变成葡萄酒旅游圣地的贫穷酿酒区的醉汉。

皮克特的故事仍在继续。

第二天,我们通了电话后,皮克特发了一条短信来澄清他对葡萄酒的立场,因为这条短信非常优美,我会全文引用如下:“我将葡萄酒与其他酒精区分开来,因为葡萄酒在一年的葡萄栽培周期中涉及一种诗意的炼金术,从葡萄园到酒窖,各种人才聚集在一起生产葡萄酒。

此外,葡萄酒来自数百个地区、数十个国家、数千个产区。

它的酿造过程与写作一样具有主观创造性:做出选择,并带着这些选择生活。

它是一种酒精饮料,这一点不容否认。

是的,醉酒总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但我对葡萄酒破例。

在我看来,如果做得好,它的美,那些如此热情地投入其中的人,比蒸馏酒和啤酒更受推崇。

这就是我对其潜在有害特性的辩护。

大多数人可以节制地饮用它是值得冒险的。

”我相信他,并希望得到他的许可,把这段文字作为试镜的独白。

回到阿利萨尔牧场的周日早晨,我和本正在经历葡萄酒“有害特性”的后果。

第一次看《杯酒人生》的时候,我们比迈尔斯和杰克小十岁。

而现在,我们比他们大了十岁,并且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种差距。

在牧场餐厅吃完饼干和肉汁后,我们驱车前往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一个沿101公路仅15分钟车程的小镇,这里有一条安静的品酒室街道。

这儿的氛围很悠闲,像过去的圣塔芭芭拉;《杯酒人生》的热潮似乎从未蔓延到12英里以北的这个地方。

我们在主街上的Lo-Fi酒庄品酒——这次是完全不节制的。

这是个美好的周末,阿利萨尔牧场非常美丽,而雷克斯·皮克特也是个有趣的角色。

葡萄酒中蕴含着美丽、艺术和细腻,同时也会让你醉酒。

从全球各地和不同时代的气候、土壤和地形中,你可以品尝到它的风味;与此同时,你也能找到那些刻着“妈妈的小酒杯”(Mommy’s Sippy Cup)的巨型酒杯。

(这种酒杯通常不会出现在圣塔伊内兹的品酒室礼品区,倒是更常见于特梅库拉地区。

)这里也有关于中年男人在数瓶酒后面对艺术失败的小说和电影,以及这个故事带给现实地理位置的旅游热潮的经济“爆炸”。

雷克斯·皮克特并没有像他本应那样,更多地分到这场风潮中的红利。

但他的人生还在继续。

这次周末旅行并没有让我找到什么答案。

就像一款平衡良好的黑皮诺,它的一切都非常复杂。

 7 ) 杯酒人生,旅行人生

这是一部社会讽刺喜剧,亚历山大·佩恩和吉姆·泰勒这对老搭档甚至可以被称为当今美国电影的社会大师,在他们的电影中只是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这些小人物有点自私自利,有点小小的报复,有点理想,也没有太强的道德规范。

其实这些人就是我们自己,这种平凡化的处理,使得每个人似乎都可以从银幕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发现平凡的生活中居然有那么多微不足道的不幸,而这些或者痛苦,后者不幸的遭遇看来还有喜剧的色彩,这就是“笑中带泪”的意义。

《杯酒人生》的重点其实并不在于葡萄酒,而在于象征人生的“单身汉旅行周”,每个人都会寻找人生的替代品,把它作为象征性符号,并由此带给自己能够相信的关于“生活的意义”,所以有人认为人生如戏,有人认为人生如梦,有人认为人生就是巧克力,对于迈尔斯来说,人生就是品尝美酒,他之所以喜欢美酒,美酒之所以如此吸引是因为原材料的珍贵,制作工艺的复杂,这似乎象征着各自炯异而精巧的人生;对于马雅来说,品酒就是人生,金黄的酒液之中蕴涵了那些培育葡萄生长的自然环境,酿酒工人的心血,仿佛葡萄酒就象征着生命和生命的缔造者和守护者;对于杰克来说,人生则是一口喝干杯中的葡萄酒,而莫管它究竟是美酒还是劣酒,因为杰克的人生观是任何事情都只是生命中的一瞬,无论是演戏,“单身汉旅行周”,甚至是结婚,所以无须顾虑太多,在杰克看来,现实生活是如此繁累,所以干脆让直觉来指引人们的行动。

在故事最后,迈尔斯的出版梦破灭,自己的前妻也即将和别人结婚还有了身孕,迈尔斯一个人孤独地在快餐店里,一面吃汉堡,一面喝着那瓶他珍藏多年的1961年的Chateau Cheval Blanc(玛雅曾经对他说,只有在最重要的时刻,他才会打开这瓶酒),一种人生的荒诞和幽默便油然产生,对于迈尔斯,多年的努力只换来自己精神的萎靡,他需要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简单的肉体之爱,精神上、兴趣上的契合才能点燃他心中的爱之火,每当爱好升华到这种程度,它就不仅仅是一个选择,而是一种生命的追求,让生命延续的一个动力,但是正像迈尔斯的爱好是酒精一样,它能够帮你也可以害你。

生活对于每个人同样如此,我们不晓得它的尺度在哪里,所以往往会被它灌的酩酊大醉。

当然最后的安排还是能够体现亚历山大·佩恩的“最终关怀”,用心生活的人们还是得到了生活的馈赠,迈尔斯还是接到了玛雅的留言电话,一如施密特在自己资助的非洲小孩的画中得到了生命的尊严。

影片讲述的虽然是于中年人的迷惑和苦恼,但是对生活方向无法确定的又何止中年人,少年人面对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成年人面对家庭和责任的矛盾,老年人对生命和归宿的矛盾,莫不如此。

生活是漫长的,生活是平淡的,但是通过不同人的眼睛,普通生活和普通人都其实是非常有趣的。

同样,这部影片同样可以被看作公路电影,亚历山大·佩恩和吉姆·泰勒对于公路题材近乎偏爱,像大多数公路电影一样,所关涉的也是心灵旅程。

寻找的主题在影片开头就已经开始。

 8 ) 台词记录

喜欢里面maya的一段话“ How it's a living thing. I like to think about what was going on the year the grapes were growing, how the sun was shining; if it rained? I like to think about all the people who tended and picked the grapes. And if it's old wine, how many of them must be dead by now. I like how wine continues to evolve. Like if I opened a bottle of wine today, it would taste different than if I opened it on any other day. Because a bottle of wine has actually alive. And it's constantly evolving, in gaining complexity that is until its peaks, like your sixty-one. And then it begins it's steady, inevitable, decline. And it tastes so good.”“酒是有灵魂的。

我喜欢去思考葡萄生长的那一年发生了什么,阳光是怎么照向大地的,或者下雨的时候是怎样。

我喜欢去思考那些照料并摘取葡萄的人,如果这是陈年酒,有多少那样的人已离开人世。

我很欣赏酒不断生长的能力,好比说,我今天开了一瓶葡萄酒和我在其他任何一天开这瓶都是不一样的,因为这酒是有生命的。

它会不断的成长,越来越复杂,直至达到它的巅峰,就像你六一年的白马庄,然后它就开始自己稳定,无法避免的衰退,那味道真是太好了。

 9 ) 与踉跄共舞

他摇着红酒杯,以为生活尽在掌握,却不知,生活一直晃得他,踉踉跄跄。

——佚名 《杯酒人生》已经上映超过20年了,而对40出头的我来说,观影时机却是不早不晚,刚刚好。

电影2004年上映时,饰演男主之一迈尔斯的保罗·吉亚玛提37岁,他因为脱发、大肚,再加上落魄的神情、衣衫,内敛敏感的性格,在影片中极具沧桑感。

另一位男主演杰克的扮演者托马斯·哈登·丘奇因为长相英俊,身材高大,尽管比保罗大了整整6岁,但从视觉上看来,他自然更显年轻。

电影好看的前提之一是人物形象要和情节发展融为一体,这部电影从选角开始,就成功了一大半,据说乔治·克鲁尼曾自荐扮演迈尔斯,被导演婉拒,是啊,那么英俊的脸庞,要演出中年失意,多少有点诈骗的味道。

电影中的中年失意,相比真实情境下的中年失业,背负房贷和孩子及原生家庭的窘迫而言,还是较为诗意。

迈尔斯被离婚倒也是自己作的,小说不能发表至少还能做老师,杰克演员事业走下坡路却还能迎娶富家千金。

这当然不是一部只讲中年危机的电影,中年危机也不全然都是经济危机,精神层面的危机,对某一类人来说,可能更为致命。

电影前半程,小说是否出版,还是个悬念,我一度被迈尔斯的好哥们儿的乐观所感染,坚信迈尔斯的小说才华和他的品酒才华一样,横穿美国葡萄酒庄园。

所以,前半程,迈尔斯接二连三地品酒,纳帕谷的赤霞珠、霞多丽、圣丽塔山黑皮诺......葡萄酒庄园的美好风光,令不懂酒的小白观众也能共情人物的轻松惬意。

直至他得知前妻再婚,甚至还要再携新人参加好友婚礼。

他第一次踉跄失态,拿着一瓶酒奔下山坡,酒是他伤心时泪水的平替。

杰克的婚前放纵,让迈尔斯也左右为难,无意泄露真相之后还得转移嫌疑人,再深沉的友谊也得需要一些隐瞒,“因为你,我的灵魂伴侣失之交臂”。

玛雅和迈尔斯,两个慢热的人,好不容易点开了进度条,却像短视频一样三秒即止。

迈尔斯太需要一个好消息了,他忍不住打探小说进度,小说被发了好人卡,婉拒理由是出版社不知道如何将这本《昨天的明天》推向市场,他彻底沮丧,发疯之前还吃下两粒抗抑郁药物,之后才举起吐酒桶把自己浇了个湿透,好哥们天使般出现,他还不知,新的真爱怒火冲天地等着揍他。

两个人坐在海边,无条件乐观的杰克继续提供情绪价值。

迈尔斯沮丧地说,我连自杀都没有资格。

杰克不理解。

迈尔斯解释说:你看海明威、塞克斯顿、普拉斯、伍尔夫,都有成名作之后才自杀,我连作品都没有。

杰克说,你看看写《傻瓜同盟》的那个家伙,他自杀之后书才出版,你看现在多有名。

那一刻,迈尔斯的眼神一下子从灰暗变成了无语或者是我去,至少不再全是绝望。

于是,他继续抒发存在主义焦虑: “我是摩天大楼窗户上的一个指印, 是擦大便手纸上的一粒粪渣, 和成千上万吨污水一起冲向大海。

” 荒诞的比喻带来了杰克的赞美,迈尔斯只能继续鄙夷地回复,这句诗出自他人。

导演刻意在无意义中,用段子对冲人生的虚无。

一个段子,消解不掉哀伤,但能把一个人拉回地面; 一杯红酒,化解不了寂寞,却带给一个人活的滋味。

杰克婚约被新女友得知,奉上断鼻作为代价,真爱谎言瞬间成为泡沫,肉体动物竟然愈挫愈勇,荒诞继续。

盛大的婚礼如约而至,哪怕断着鼻子也不能改期,迈尔斯得知前妻戒酒怀孕,内心再次崩塌,他珍藏的61年的白马葡萄酒,结婚10周年打开的愿景彻底成虚幻。

迈尔斯第三次被暴击。

红酒再次拽他浮出水面,就着汉堡店的炸鸡汉堡,红酒被倒进可乐瓶,他一口一个豪饮,没有把鼻子深埋,深吸去想象那瓶酒的前世,也没有斜放酒杯,在灯光下仔细观察它纯净与否,更没有轻轻摇晃,让香味更持久芬芳。

只消饮下去,那万千愁绪,都随红酒穿肠过。

迈尔斯感觉生活宛如自己的葬礼,无法哭泣更无法欢笑。

直到灵魂伴侣发来读后感: “你的小说写得真好!

你用词很娴熟,谁在乎到底有没有被出版?

里面有很多很美很伤感的东西,你真的都经历过吗?

一定很痛苦......结尾让我很困惑,父亲是自杀了还是怎么回事?

都让我想疯了......我真的很喜欢你的小说,别放弃,迈尔斯,写下去!

” 生活,再次亮起新光。

不过,谁知,那门后,是否是新的踉踉跄跄?

如果是,那就与踉跄共舞,左手酒,右手故事,喝过,写过,踉跄过,活过。

后记: 2025年,木卫二书友会重新出发,主理人杨青老师把我们宠出天际。

电影课变成了先看再讲,2小时vip电影院影厅观影,2小时高品质导师分享,分享后还有1小时自由交流,难以想象,在步履匆匆的深圳还有如此奢侈的精神享受。

陈老师爱红酒多年,既专业又温暖,一人一个品酒杯,讲到电影中的品酒环节,酒也就醒好了。

不踉跄时的迈尔斯,是一个很好的品酒老师,一闻二看三品四摇晃,在陈老师的品鉴带领下,我的脑海里也泛起了想象的涟漪。

中年人的困顿,经常在于,自我人格觉醒了,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于是,总要从诗、书、花抑或酒、茶、友之中,找到自己生命的映照,哪怕被生活撞了一下腰,也可以找到一二支持,撑起腰,与踉跄共舞。

 10 ) 酒如人生

酒如人生,味在其中红酒是葡萄酒的通称。

一提到红酒就会与“浪漫”一词连系在一齐,尤其在情侣与夫妻间,红酒在朦胧的夜色下更有情调。

近日观看了《杯酒人生》,这部由亚历山大·佩恩自编自导、由保罗·吉亚玛提,托马斯·哈登·丘奇,维吉妮娅·马德森等主演的美国电影让我对红酒有了别样的情素。

品酒不是比酒曹操曾在《短歌行》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由此可见,酒与人生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古代的诗人常借酒助兴后文如泉涌,胆小的书生们也常借酒壮胆后向心意的姑娘一诉衷肠,此刻的政客商界们常以酒为媒加官晋爵生意兴隆,年轻人在聚会时更是无酒不欢,就连一个人悲哀难过之时,也都会借酒消愁。。。。

总之人生得意之时,酒逢知己千杯少年;人生处于低谷之时,酒不醉人人自醉。

人生不一样,酒味不一样。

酒如人生,味在其中。

其实,真正的行家能手不是在酒桌上能喝多少酒,也不是划拳时能赢多少人,而是喝一口酒就能品出这个酒的原料与生产年份。

《杯酒人生》就是一部很好的品酒题材电影。

“品酒不是比酒,要看要闻。

”正如片中的男主角那样:“摇晃酒杯,观察其缓缓流下的酒脚;再将杯子倾斜45度,观察酒的颜色及液面边缘,这是为了决定酒的成熟度。

将酒摇晃过后,再将鼻子深深置入杯中深吸至少2秒,重复此动作可分辨多种气味”。

《杯酒人生》短评

弱情节与弱冲突里面既没有建置起丰满的女性角色,也让人看得昏昏欲睡。

8分钟前
  • 豆友〇肆壹壹
  • 较差

還行,就是太事逼了

13分钟前
  • △▲凉度▲△
  • 还行

感觉一般的电影

14分钟前
  • leilei4179
  • 较差

有点托斯卡尼的意思。两个J友在一起令人无法不打高分的必胜法宝是要么BL,要么即将BL。鉴于两者都没有的份儿上,减一星。

18分钟前
  • 周一一
  • 还行

主要是我没做好准备它就抛给我两个老男人,我对秃顶有阴影。不过MELSE真演不错。SANDRA也不错。

21分钟前
  • 脫繮的蛇肉堡
  • 还行

失意男人寻找新的人生目标,过程精彩,但我不喜欢

22分钟前
  • 倩婧箐菁靓
  • 还行

关于loser的故事。lz四十岁的时候如果和那主角一样失败的话就回来打5星~立此存照

23分钟前
  • 如晦不已
  • 还行

有种二逼中年普信男到处喝酒,旅游节目视角。后面有点像深刻,但是不理解,不是特别喜欢的电影。2023.3.17于浙江杭州兴议记,豆瓣7.9分记。

28分钟前
  • Jar
  • 较差

没人说吴卓珊好看 但是越看越想看。

29分钟前
  • 阿蚪可以燎原
  • 还行

两个中年男人结婚前的漫长的单身派对之旅,一个陷入了危机,离婚、失去事业、前妻找到幸福,而自己却越发颓废,另一个将对结婚的恐惧化成无尽的色欲。如何摆脱这明显不对的一切,是接受?还是反抗。接受,你却无法忍受,反抗,你又已经没有能力,这种矛盾,是生活的必然,还是自己的堕落。

31分钟前
  • 通叔
  • 较差

看到最后终于拉了

32分钟前
  • 茉莉
  • 较差

1、我不能连本书都没有出版就自杀吧,我的大半生都过去了,但是没有任何可展示的东西。我就是摩天大楼窗户玻璃上的一个指印,是擦大便手指上的一粒粪渣,和成千上万下水道的污秽一起奔向大海。2、沙发上和maya促膝长谈那一段记忆尤深,他们无疑是同一类人,懂电影、文学、葡萄酒,好在最后他去敲开了maya的心门。3、前一个半小时挺无聊的,无非是俩男人一个忙着泡妞一个心灰失意地尝葡萄酒,但是到了最后半小时渐入佳境,开始探讨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平庸生活,不过这种一事无成的挫败感没有《内布拉斯加》那样让人绝望,是一个happy ending。4、喜欢maya这个角色,知性、优雅、端庄,懂生活,虽然也在极力走出上一段失败的婚姻,但是很明显,她已经开始了新的人生。5、最后那瓶61年的葡萄酒不应该浪费在快餐店的纸杯里,哈

36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借片普及了下葡萄酒文化,生活皆艺术,仿佛每个人都有迈尔斯的症结,但有了葡萄酒,就【宿醉】一场吧。太R级了

41分钟前
  • drunkenstain
  • 较差

原以为是让我喜欢的那类公路电影,其实却是部讲述中年男人的感情生活的生活片。虽然淡淡的味道可以让人像品酒一样慢慢品味,但,不是我。而我,也不会喝酒:(

45分钟前
  • 摇滚玄奘
  • 较差

《心花怒放》有这片的影子。两个人到中年的男人的自驾之旅。围绕葡萄酒的议论让人心醉,而这如影随形的丧却让很多人到中年的人看到了自己。我理解二位男士的心理,一丧到底才是人生常态,但是结尾我多么希望姑娘开了门。

46分钟前
  • 蜉蝣渡海
  • 推荐

看了挺多遍的片子,但是不知道怎么自己买的那张从来咩用过~~~

47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纯粹为了看看维吉尼亚,想不到才2004年,就这么老了

52分钟前
  • conwei
  • 较差

Sweet drinks

55分钟前
  • 生命
  • 较差

因出轨而离婚的中年酗酒男,陪着即将结婚的死党旅游、品酒,一路还鄙视死党的疯狂骗炮行为…两个巨婴的婚恋…真实!本片大概是为酒徒拍的(包括大多数电影评委)!(我是被复旦梁永安教授推荐来看的,说本片告诉“年轻的男孩子们,对待女生一定要像对待酒一样深深地体会她:一个女孩子成长,从童年到小学中学,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最后大学,这个历程就像酿酒一样,有多少苦辣酸甜在里面,她不光是一个颜值、一个表面的活泼什么的。你要非常认真的对待她、体会她,知道她的难处,她经历过什么跋涉,然后热爱什么、期待什么。这样的话,我们心里面就有一种面向对方的真诚,这时候所有的女生都会感受到,那个最能品读你的人,他会更打动你。这时你们两人的鹊桥,就这样渐渐出现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M4y157Pa , 07:50)

60分钟前
  • 君可见
  • 较差

文艺青年版的《宿醉》,或者说《宿醉》是二逼青年版的《杯酒人生》,起先有点无聊,不过慢慢就看进去了。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