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古天乐和刘若英,特别喜欢刘若英的气质,那种淡淡的、清爽的气质,让我很羡慕,虽然觉得影片中的古天乐有点显老,不太像大学生,不过看着小帅还是很喜欢。
(口水中……)。
虽然两位主角是很讨人喜欢,可是说实话,影片的故事性不是很强,让很多影迷都很失望,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那天的情绪反常,很老套的情节,却还是让我在最后的时候,哭的一塌糊涂,可能那种可望而不可及、将得而得不到得感情,容易让人共鸣吧。
整部影片的色调偏冷、演员的演技一般、情节一般、选在年底档期,票房更一般,喜欢两位主演的影迷可以考虑。
影片中的爱情细节十分真实,那种淡淡的、欲说还羞、你推一下我动一下的佯装被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感情经历,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最后不是错过,就是失去,你恨这段感情,更恨自己。
http://blog.sina.com.cn/xfxhyy
他们都说这不是一个好看的片子,连口味与我相似的女孩都汇报说这个电影实在让人难感幸福。
于是就放下来了一等很久。
傍晚经过礼堂时候忽然发现今晚竟想起来要放这个,三元钱买了张票进去。
荒落的礼堂里有支支哑哑的破椅子和稀疏的情侣。
刘若英一出场就是又倔强又委屈的情势,裙踞湿了脚也痛了,没有见到爱人,灰心丧气的回来,又无法怪谁。
看到她眼睛的时候,立即心疼起来。
那种可以很强悍又可以很脆弱的神气实在太熟悉,它时常出现于身旁的要好的姑娘的脸上,甚或我自己的脸上。
小米在这个电影里常显出笨拙的姿态。
她很努力地弹琴也很努力的去爱,睁大眼睛看琴谱戴上耳机练指法,却仿佛总是差那么一点,不会是最优秀的,屡屡被拒绝。
而这份自然而然的笨拙又仿佛是刘若英自己带到戏里来。
她在娱乐圈里是特别的,不是因为她不太漂亮,而是她的姿态,尤记得她在人间四月天里一出场,就觉得那双眼睛太通晓一切了,不太配这角色。
她总是睁大眼睛或好奇或露出怀疑神色,很像一个不太聪明又很用功的小学生。
所以她偶尔会在访谈节目中说些极文艺的感悟,又偶尔会在娱乐节目中失控地大哭全场,但擦干眼泪,却又有即使屡屡失望也不肯放弃尝试的柔软的坚持。
这种坚持不是为信仰,甚至不是为爱,她仿佛只是为了证实下一宗的失望而重新去尝试。
这种笨拙,我在大屏幕下看来,也觉得是这样熟悉的。
小南和小米的故事,因为时间而显得奇怪,也因为时间而显得特别。
她在婆婆走失的不眠的晚上紧紧揪住他的衣服,他抱她这样紧还是了解不了她的恐惧去。
她也许也没打算这样深刻的爱他的,他有什么不同,她也说不出,然而他是故事的起点和终点,当年份和地址都更迭了很多次,生命中的人也换了一潮又一潮,他就成为了“那一个人”。
再也无从比较也无从取代。
她对女友的揶揄抿了嘴唇笑起来,她给的他们不在一起的理由本就是现编出来的吧=。
他们为什么还不在一起?
不是因为他的花心,也不是以为她的没安全感,这些如果在永远失去的恐惧前,都显得太轻飘了。
重要的是她相信她不会失去他的,兜兜转转到最后,他还是她的。
爱情故事不都该这么写。
他也相信吧,还有她的爸爸,他的兄弟,几乎所有人。
谁许诺一定呢。
谁许诺又有效力呢?
她的故事只有一场,若不是预期她也就无能为力。
灯火通明的停车场,驾驶座被打上了层温柔的黄光。
她由欢快转到绝望,难以相信的阵痛。
理性地打电话过去,却最终崩溃地哭泣-请不要告诉我你爱着谁,请不要提及你的任何幸福或伴侣,那于我都是尴尬的羞辱。
我们这么多年……这么多年……-这是多么不是强有力的理由,这又是唯一她可以依据的理由。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愿意等待。
”旋律选了这样一首大江南北传唱的歌。
和这么文艺情节的片子配起来倒也妥帖。
小南是为了小米去学这样一首歌的吧,又在多少年后的聚会里一起唱起来。
身后那一帮热闹无畏的大学生都已换成了下班小聚的白领,他们也在各种际遇中完全地长成为男人和女人。
只是旋律依旧,KTV中的场景都是相似,他们并肩,旋律里是他们共同的记忆或秘密。
让人幻觉是当年那种黑白照片上面叠了彩色。
这一幕真是如坠华梦,任谁都连想像都不敢。
我极爱这一幕,即便多少年离索,有这一场被记住,已经心满意足,又可再撑许多年。
小南终于有一天会离开。
也许会娶阿恩,或者会娶一个别的什么女人,也许不如小米漂亮,也许不如小米聪明,当然更不会如小米懂他,是谁都没有关系。
那是与这个故事无关的,也许那根本就不再有故事。
但那就是之后的生活了。
小南为什么要错过小米,或者他不确定她的爱,或者他在长久的摇摆中疲惫,或者他已把她当作最美的蜃,不忍用嫁娶柴米来亵渎。
那最终爆发的唯一一次恸哭,就是大结局了吧,当她最缥缈的一线希望关闭。
(希望之为虚妄,正与绝望相同)。
好在奶茶是故事的建设者,她如我们一样知道这是结局而不大喜欢。
于是她让镜头重新开启,让小南听着小米幼年时的钢琴弹奏安详死去,让小米最终得去维也纳,让她在火锅的热气中夹着鱼丸想起他。
她之后的各种辗转孤寂,都仰仗不了他了。
也许平淡幸福也许苍白乏力,她只是再一根羽毛也承担不了了的早上突然想起若干年前他的脸。
而那每年一次的生日快乐,是什么也不能解决的,却又其实能安慰很多很多。
请你一定不可忘记。
Ps, (八卦)两个人反复重复的日子:6月7日,你的生日。
1月7日,我的生日。
在下面掐指暗想,这星座多么不搭。
我刚刚看完, 我终于能充满信心的告诉世人, 我找到了我看过最懒的片子!
有的烂片懒也就罢了, 它们自己清醒, 知道自己是烂片, 有些烂片不但不知道自己是烂片, 还敢堂而皇之的自以为有深度。
今天我碰到了最高境界, 影片是从头懒到尾, 它还居然不只以为自己有深度, 还觉得自己很艺术。
我看完了片子真是不知道怎么就动气了。
从来烂片我看完就嫌浪费了时间, 也没什么太多反应, 但是这个影片我看完真的气的伤了我的元气。
这几天要大补,不然折寿。
这是一个我的儿时好友推荐的, 我看完之后差点萌生念头要跟这位跟我感情深厚的多年同窗绝交。
为了警示后来人, 希望大家不要看此片, 因为太伤元气。
我大概介绍一下。
古天乐是小南, 刘若英是小米。
两人不知怎么的看了对方一眼就爱上了。
之后就毫无逻辑的爱的死去活来的一整个电影。
小米小时候妈妈抛夫弃子不知道走哪儿去了, 给刘若英造成极大阴影, 以至于她每十分钟就要回忆一遍妈妈下楼情形。
每次小米过生日小南就要说生日快乐, 屁大一点事儿!!
这要值得拍电影, 我和我每个好朋友都可以拍好多部, 我也年年都跟他们说生日快乐。
痴呆外婆走丢了, 小南跟她说了一段我听过最差的安慰人的话, 这下把感情奠定的叫一个坚固啊。。。
小南先出国, 小南回来后小米接着出。
两人偶尔中间见面还激情一番。
可是貌似两人都有正式的男女朋友。
这是多么不尊重人的行为啊, 非要说当“比好朋友还好的朋友”, 然后不把自己现实中男女朋友放在眼里, 诶你要相爱你就在一起, 别扯一大群不相关的人进来就不尊重别人, 害的古天乐的女友还得发脾气强奸古天乐。
最后古天乐突然离奇打电话说我要结婚了,我不跟你联系了。
刘若英就发狂了, 说古天乐羞辱她。
首先我要说, 这电话一点都不震惊, 你刘若英同学什么都不许诺,一天到晚装矜持, 人家不找别人结婚还找你啊?
第二这一看就是有问题, 你小米也是欲语还休的高手了还看不出来人家另有隐情啊。
我当时就想, 你古天乐不死的话也最好得一下绝症, 也好让我心里平衡一下。
果然结局是小南死掉了, 得什么癌症。
的得病都没什么创意。
多亏小南死了, 不然我亲自杀了他。
他死前还特别没素质和不尊重人, 谁都没告诉, 自以为很伟大的跑到一处静静的去死。
还要拖什么姐姐之类的骗小米一辈子,要姐姐每年继续发短信祝她生日快乐,不告诉她自己死了。
真是太不尊重人了。
后来我看到是刘若英自己写的。
我终于懂了。
是刘若英的价值观很有问题。
小南在厨房刷碗,嘴里还是哼着“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愿意等待,当懂得珍惜以后回来,却不知那份爱会不会还在……”,背对着小南,挂着微笑。
小米掉眼泪了,我也掉眼泪了。
只因为这场景太熟悉了,一样的五音不全,一样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一样的微笑。
在众人看来,小米和小南是天生的一对,小米和小南经过十年,还是彼此深爱,只是他们的感情太不寻常了,似情人,似朋友,似至亲,究竟是什么?
连他们自己都说不清。
小南是个花心帅哥,小米活在童年的阴影,带着丝丝自卑和忧伤,始终不肯面对这份爱情。
所以对小米说:“我们做那种比好朋友还好的朋友,因为情人是会分开的,而朋友可以永久。
”与我曾经的想法如出一辙,爱情本就没有天长地久,只有做朋友,才可以永远在他身边看着他。
小米固执的坚守自己的“永恒定律”,她只有两个愿望:去维也纳读音乐,喜欢的人永远不离开。
我不知道小米选择这样的方式对待这份感情究竟对不对,她一直在等待小南变得不花心的那一天,她心里渴望爱情和婚姻,只是害怕。
在婚纱店前驻足,小米以为她盼望的时刻到来了。
所以,当她接到小南的语音留言,说他要结婚了,小米为自己建筑的那么多年的永恒世界毁灭了。
小米笑着说:“我再也不用为你的幸福负责了。
”继而落泪,继而痛苦,继而抹掉泪水,开车回家。
小米说:“他这次晚了42小时才对我说生日快乐,下次他再这样我就不原谅他。
”小弟笑着说:“你永远都不会不原谅小南的。
”是啊,我们总是那么容易学会原谅和遗忘。
这么多年,小南身边的女人换了又换,心里却始终住着小米,每年的6月7日都会说一声:生日快乐。
小米始终孑然一身,不接受任何男人的爱意,等待小南,却又若即若离。
婆婆去世了,爸爸老去了,灰沙发变成了鲜红色,这样的折腾,为了什么呢?
这个结局,奶茶写的太忧伤了,是我不喜欢的,但却只有这样的结局,才能成全小米和小南的爱情成为永恒,是这个故事最动人之处。
小南曾经对小米说:“你会后悔的哦。
”如果小米知道这样的结局,她是一定会遗憾终生的。
我真的希望她永远都不知道小南有多么爱她,永远都在生日那天等待小南的电邮。
这样纯美而暧昧的感情,是不是就是小米要的永远?
如果可以选择,我相信小米宁愿小南还是那个花心但健康的男人,即使得不到,爱人能够活在这个世上,一年只有一次的联络,也是幸福的。
电影院里,好多人听到古天乐走调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看到刘若英在空旷的广场上一圈一圈的兜车子都捧腹不止。
奶茶抽搐着脸部的肌肉,趴在方向盘上失声痛哭,我想,只有真切爱过的人,才能体会这份切肤的疼痛。
一年的孤单,只为换来一天的祝福。
爱一个人是希望对方快乐的。
当他需要的给不了,最后能够做的,只是转头,毫不犹豫的静静离开,给他一个可以快乐的未来。
也许,这才是永远。
看《生日快乐》之前的两个月,我在豆瓣看到关于刘若英和陈升的一个节目记录。
她在节目里面失声地猛掉眼泪。
像一个小孩子一样问陈升:“如果我有一天掉下来,你可不可以来找我?
你没有放过风筝吗?
线在你手里你要找的话一定找得到啊!
”我不是被她打动,而是被她对陈升的无可奈何的爱打动了。
所以我也狠狠地哭,就好像能感同身受。
然后我看了这部她亲自执笔的电影,海报上的她一如既往地散发淡淡的百合香。
这个故事讲的是两个孩子在爱与不爱的边缘慢慢长大——再详细一点说(虽然我觉得不用再详细说了)——这两个孩子都用了很多爱,但女主角小米还是不知道要怎么“相爱”,她说爱情不能长久,朋友才是能一辈子的。
所以,她说我们就做比好朋友更好一点的朋友吧。
小南一直不懂为什么“明明相爱最后还是要分开”,很多人都不懂。
她是要拥有他,但不要证明。
没有证据证明拥有,也就没有证据证明失去。
所以不要说,爱情的神圣是不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什么都不要说,暧昧才能保存最美满的爱情。
说到底,我就是不相信,就算结局是小南对她的爱一直延续到死。
包括小南的死我也不相信,我想更真实的结局应该是小南真的爱上一个小米都不认识的女孩子,然后当着她的面给小米打电话说“我们不要再暧昧下去了,我要的是真实的生活,一个温热的女人和一个跌跌撞撞的孩子”,然后他去上海定居,渐渐忘记了在她的生日发一句祝福。
默默看着这个世界最浪漫的事情被现实击败,恩这样看来我始终都是偏爱悲剧的
因为爱,所以毫无理由,也不需要理由,看似暧昧的情感,其实一直无比清新。
小米与小南的故事,就像这部长电影,一开始的会对男女主角的设定感到质疑,但是越看,便看入心里。
电影画面很淡,就像隔着一层薄雾,如同小米对小南的感情,起初一见如梦似雾,定眼望去却又无比清新,能清晰地看见他们俩的感情,朦胧的关系掩盖不了校园里干净清纯的爱恋,极简且极爱,像是跟我们说,爱从来不复杂,真正复杂的是爱人的心。
电影配乐跟着刘若英的声音,简单纯净的描述,一句生日快乐在心里响起,缓慢、悠远的诉说,那是动人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他们相爱的时刻,纯粹而易感,无须遮掩,一切透明美好。
即使分开多年,两人的相处情境在心里荡漾,没人能了解,这唯一属于他们的亲密感觉。
对方在彼此心中的地位独一无二,没人能取代,而即使如此,依旧敌不过小米心中对感情的不安与逃避。
故事的结尾,是记忆的温度让她相信爱不会消失,于是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说说主角,这部剧故事的原型来自刘若英的同名短篇小说,起初看完小说时,喜欢书里讲诉小米与小南之间的点滴,期待有一天会有人拍成电影。
后来也根据小说原型开拍,对于作者本身是自然带入,对于古天乐印象最深的是他在街上从背后抱着小米的画面,及两人吃火锅被烫到时,只顾着帮对方擦拭。
两人的表演循序渐进,让我从小说中的小米与小南,带入到电影版的两人,轻描淡写的表演,自然又不显彰。
你们的身边,有没有一个人,你和他之间的关系,比情人远一些,又比好朋友更好一点点?是可以一辈子的情感,是永远割舍不趣的爱恋,不想失去却有害怕拥有,因为牵挂如影随形,然而,至深的感情真的能变成一生「不在一起的好朋友」吗?比好朋友更好的朋友,只是一个没有勇气爱,一个没办法继续爱...林夕的词写得很棒:仿佛你就在我身边,等待了一年 又一年,对你的思念,三百六十五天,我只等 这一天,勇敢地把从前,情人节快乐,变成,祝你生日快乐...最后一句讲明了电影的结尾:瞬间是永远、谈情变祝福,可惜,都于事无补。
如果我还是18岁.也许会被这样一个近乎荒谬的爱情故事感动到茶饭不思.可是片子里的男女主人公.已经是在这个世界摸爬滚打了那么多年的成年人.我实在难以想象.什么样的理由让他们在一起耗费着感情.青春.耐心.以及所有宝贵的东西.玩这一场看似独立特行实则愚蠢无比的感情游戏.尤其是奶茶演的小米.套用片子里曾宝仪说她的一句话.简直就是莫名其妙.当然.不能否认奶茶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对任何一个角色都是刻画得入木三分的.而她与张爱嘉的搭配更是毫无挑剔.从少女小渔.到20,30,40.再到现在的生日快乐.说白了是有点心疼.总觉得她这样类似的角色演的太多太多.无非是和幸福差之毫厘.最后却总是失之千里.这次的小米尤其让人看了觉得生气.觉得怎么会有那么敏感到甚至让人有点讨厌的女生.幸福不是那么乖巧的事物.如果自己都放弃去追求.没人有义务把TA送到你家门口.从大学到毕业.再到后来的日子.十年是怎样的概念?
那是最好的时光.可是我看见的只是两个男女互相追逐.又彼此蹉跎.要说的是.煽情与否和电影的好坏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不否认当看见小米听说小南要结婚.独自开着车绕圈.最后终于失声痛苦.当看见这些的时候.我也陪着掉了几滴眼泪.那已经和电影无关了.只是觉得那样的隐忍和倔强.好象记忆里某年某岁的我.只是到了今天.再也不见踪影.人都会成长的.不同的只是.有时候老天给你机会重新再来.有时候不.
看完这部电影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是现在回味起来还是记得在电影中,小米对小南说的那段话。
小米说要跟小南做好朋友还不要做恋人,原因就是恋人终归会分开的,而好朋友却永远都能在一起。
当时看到这一段,内心不自觉地就被触动了,接着眼泪下意识的盈满眼眶……这就是强烈的共鸣吧!
他无法理解这样的电影,居然在我这个年纪还有受众他讲又是绝症加爱情,有没有新意我讲有的,以前总是白血病这次是肠癌
假如大喜之后会突然迸发大悲的情绪是一种心理疾病,那么看来我应该看看心理医生。
高中同学聚会后,莫名的失落感顿生,想起前两天看的一部旧电影——刘若英和古天乐的《生日快乐》,就想不如借文字抒发那大悲,总究是比压抑在心中更好的。
影片的开头,1996年6月7日,我倒是不记得那一年的生日发生了什么,也许只是因为片头这个熟悉的日子,让我对片中的小米有着深深的情感投射。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有很多很多的灰色地带。
法律会有、道德会有,连情感也会有。
我绝不然是说故事中小米和小南的故事是如灰色般压抑阴沉,相反地,他们的故事是朦胧,像灰蒙蒙的大雾,你想拨清,却总是拨不清。
正如在法律的灰色地带里,你做了一些不大好的事,但是却不会违背法律。
而小米和小南的故事,该发生的都发生了,但最终二人却依然游走在灰色的雾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先走出来,牵着对方的手走出那灰蒙蒙的雾中。
故事中的小米,双子座。
人人都说双子座极端而敏感,她的悲伤永远只是深藏其中,她的欢乐,你永远看不穿是真的快乐还是故作的微笑。
小米也是如此,故事一开始,过于有默契的两人,一个提着蛋糕、一个提着麻辣锅,奔向对方的宿舍,计划之中的惊喜因为这“默契”变成了意料之外的扫兴。
对此,小米短短的三个字“嗯”“拜拜”,电话那头的小南能听到话筒那边的泪水么?
看过一个心理节目,单亲的小孩子,对于爱人会特别地依恋或是特别的着紧,当然也会特别地没自信,因为他们已经失落了爸爸或妈妈的爱了,他们不愿意再失去自己深爱的那个人的爱。
可是偏偏地,碰着的是那个敏感极端却好强的双子。
很生气,却不会发脾气也许的是害怕发脾气会令爱再次失落;很难过,却不会当着你面流眼泪,因为双子深信要是在你面前哭了,自己就彻底地输了;很在乎,却不会对你说,只因为那好强的个性里容不得她这么做。
看着身边从不缺女生的小南,小米只能以沉默表达自己的不自信;听着小南在餐桌上和女同学那样的对话,也许别的星座觉得那没什么,可是敏感的双子却还是觉得很受伤,可是受伤又如何,也只能沉默以对吧;小南要走了,小米却借口要照顾婆婆,泪是流了,当然是在小南离开之后;小南说要结婚了,宁愿像个疯子一样开着车在那兜圈圈,流着泪却还倔倔地对电话说,好啦,我终于不用再为你的幸福负责了。
时常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可是更想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什么都是却也什么都不是。
当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两人的时候,他们亲密恩爱;当所有人都以为这对相隔多年再次相遇的“比朋友更好的朋友”应该能够在一起的时候,一个却告诉另一个要结婚了,可惜新娘不是她。
在剧中,小南并没有与别人成为伴侣,而是听着小米的钢琴录音魂归天国;在现实中,是不是该是那本该是你新郎的人,现在却挽着别人的手步入教堂呢?
和朋友聊起这个话题,觉得凡是所谓的恒久爱情,终究是因为有一方先于另一方离去,二人的幸福时光嘎然而止,所以地,才有他日恒久的思念,或许思念的不是那个人,而是那段美好而快乐的时光。
也许地,故事中的小南的离开,只是为了让这份思念可以永久地永久地留存吧。
剧中常出现那首歌“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是对于剧中这段已相隔天人的爱的唏嘘注解。
而现实中,倘若真有个小米,我想她会不会在小南生日的时候,静静地唱“对你的声音你的影你的手,我发誓说我没有忘记过;而关于你选择了现在的她,我只能说我有些难过,也曾真心真意地等过”这一种想见不能见的伤痛,让我对你的思念越来越浓,我只能把你放在我的心中。
给剧中的小米,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给那些现实中的小米,你还听说爱情回来过么?
写于2009.1.22 凌晨1:07
他们这样两个人…
作为煽情的纯爱电影,演员和剧情都是不错的,不过,到最后非死即病,实在老套。
执着矫情的妹子,大概得一直活在满足于自我拧巴里了。
你看见的不一定是你想的~~
淡淡地喜欢
結局未免太老套,不過是心動的生日快樂版
失去了,真正的感受到那是自己最爱的人。
好闷~
就是喜欢……
能不要那么装嫩吗
错过
看的北京首映 托sakura的福见到奶茶跟古天乐真人
喜欢,很喜欢,非常喜欢
完全可以拍的更真一点。
你就呻吟吧
虽然喜欢刘若英和古天乐,我记得这部电影我是真的看不下去……
女主好抽筋,不过还是挺写实的。可惜结尾竟然男主韩剧了!!!
活着就是一个折腾啊。。
虐~
画面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