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声
Vox Lux,黑天后(港),逆光天后(台),光音
导演:布拉迪·科贝特
主演:娜塔莉·波特曼,裘德·洛,斯塔西·马汀,詹妮弗·艾莉,拉菲·卡西迪,克里斯托弗·阿波特,Logan Riley Bruner,玛丽亚·迪齐亚,梅格·吉普森,丹尼尔·伦敦,萨赫·尼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VOX LUX begins in 1999 when teenage sisters Celeste (Raffey Cassidy) and Eleanor (Stacy Martin) survive a seismic, violent tragedy. The sisters compose and p..详细 >
NP演技还是绝,人物出发角度好,枪击案幸存者因为唱歌而走红,中年确沦为情绪失常的巨型,但是往往最关键的是什么让她有这样的转变,却不够完整。最后的歌简直是儿童歌曲,是有意讽刺的吗?
#48th IFFR# Voice单元”影评人之选“节目开幕片,75th威尼斯主竞赛补番#1。虽说故事真得很套路(清纯少女都会变坏,娱乐工业毁人不倦,明星要面对内心黑洞……),但是布拉迪·科贝特的影像感觉很好,有很多非常规的手法用得都挺到位,旁白尤其有趣。最后闪瞎狗眼的演唱会也没那么坑啊。看IMAX的感觉还不错的。娜塔莉·波特曼的演技当然精湛无比,不过就是有些过了,就是那种”时刻提醒观众快看老娘演技多炸裂“的过……评论界自然对她的要求和雷帝嘎嘎不一样,不然怎么可能一个奥斯卡提名都吹不出来……
50/100分。情节破碎,很多东西没交代清楚,主角的真实情绪到底是什么样的?看不出来。全片看的人莫名其妙,根本没有任何吸引人的情节。
叙事一塌糊涂,娜塔丽波特曼的表演从《第一夫人》开始格式化,歌还是蛮好听的
前后太割裂了,不知道看的是人还是时代,最后歌舞仿佛看gaga串戏到这部。
前半段真是五星冲动,看得起鸡皮疙瘩;后半段画风突变通过刻意的夸张和直白来做出讽刺比较难以接受。最后硬塞了三首Sia原创现场秀看得很多人退场,但这种暴力式的洗脑灌输与那些枪击和恐袭事件又能共存,让整部片结构形成环状首尾相连,从概念上来说又是行得通的,只是可以实施得更好。梦境的寓意和相同演员饰演不同角色的设置也出彩。
现在的原创剧本只要有点反应社会隐患的就可以得到投资 电影本身不是传记不是纪录不是歌舞不是剧情 前后两段的断崖极为严重 要表达的内容既不是暗喻讽刺也不是掷地有声 这个年轻导演需要回炉重造
最核心的体验源自于不断建立而后又立即被打破的叙述模式,整体风格怪诞又乖张,以至于到最后无法理性分辨某些情节、表演力度是得当或是超脱。当然,仅看影像层面,它很优秀。
凡超级巨星乃至文化偶像,必然具有不同的面相。在舞台上他们比灯光更艳丽,振臂一呼,应声者众。在街头巷尾的议论中,他们的生活混乱,张狂不可一世。但心底也应该有一处地方,迷茫,破碎。光之声以Celeste做样本,却似乎是所有陨落巨星的剖白。差别只在故事只到Celeste封神一刻。
视听有想法但音乐真的不真诚autotune用太过了吧,前半段出彩后半段灾难,NP演技虽然在线但用力太猛。导演还是多练练剧本吧,或者多找几个编剧,真的未来可期。
波特曼故作浮夸的演技太厉害了,上次看到如此疯癫的碧池还是摩尔阿姨的“星图”。可惜剧本前后割裂太严重了,不然稳提奥斯卡。最后的“巨星”演唱会让我噗嗤笑出了声...
在电视上看效果还可以
前半段满分,旁白营造的氛围有点像神枪手之死,后半段风格突变,直白突进,成了现实的描摹。
简直看了一场灾难,浪费了一众卡司。
故事讲的有问题无可否认,前后两段断裂感也很严重,但是影像却是极具风格化的,让人有很强的打五星的冲动
演員很好,野心太大,導演卻駕馭不來。
Celeste真是个一点都让人喜欢不起来的角…关键是全片的歌为什么一首比一首难听!!!回想起来只有Prelude和Act 1还有点戳…要说喜欢什么,我喜欢Wilem Dafoe的旁白可以么…
用绝对去娱乐化的表现形式探讨娱乐,提供了一个“角度(angle)”。包括音乐悦耳性在内的所有的有意为之的不适感,最终都服务于这个角度,而“角度”本身最终就替代“故事”和“人物”成了浮出表面的电影作品本身。
各种混搭营造了一种奇特的观感,形式与文本形成了一种统一。
前半截很愉悦,后半截也很娱乐,但像是看了两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