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

The Mist,雾地异煞(港),史蒂芬金之迷雾惊魂(台),暮霭,Stephen King's The Mist

主演:托马斯·简,马西娅·盖伊·哈登,劳瑞·侯登,安德鲁·布劳尔,托比·琼斯,威廉姆·赛德勒,内森·甘宝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迷雾》剧照

迷雾 剧照 NO.1迷雾 剧照 NO.2迷雾 剧照 NO.3迷雾 剧照 NO.4迷雾 剧照 NO.5迷雾 剧照 NO.6迷雾 剧照 NO.13迷雾 剧照 NO.14迷雾 剧照 NO.15迷雾 剧照 NO.16迷雾 剧照 NO.17迷雾 剧照 NO.18迷雾 剧照 NO.19迷雾 剧照 NO.20

《迷雾》剧情介绍

迷雾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座风景秀美的小镇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浓雾瞬间淹没。雾中传来阵阵惨叫,人们惊慌失措地四处逃散。戴维和他的儿子与众多镇上的人被困在小镇超市里,等待雾的消散。浓雾并没有如期望的散开,而走进浓雾的人一去不返。浓雾逐渐露出了它狰狞的面目。恐惧、惊慌、挣扎、悲伤、绝望……人们的精神濒临崩溃。如何才能活着走出迷雾?面对超市里几近癫狂的人们和超市外吞噬一切、不可知的迷雾,戴维紧紧搂着儿子,开始了艰难的求生之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社区女支书黑帮第二代印度媒婆第三季空难解密第一季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卡戴珊家族第二季生死边缘东方男孩迷失第五季炮楼科拉深孔我左眼见到鬼回家-在家里5月天诺亚方舟美谍入俄记第二季闪电奇侠刚达拉不明影像:绝对点击禁止碟仙墨家机关术明日传奇第一季狗狗假日情缘真假三莎伦荒山惊魂我知道我爱你雪豹坚强岁月帅位雪影追踪我独自升级-二次觉醒-倾听告诉我!辣妹子酱OAD

《迷雾》长篇影评

 1 ) 不信仰就得死吗

这部电影难道不是一部狂热的宗教电影吗 一个异化了的教徒才能拍得出这样残忍的故事 又或者 导演想说一个异化了个教徒能到多么残忍的地步。

不是男主刚好在救援到来之前打死了车里的人 而是如果他不打死 救援是不会来的。

疯女人说的没有错啊 蝗虫降临 以血救赎 电影导演处处维护这个疯女人 她说的一切都应验了 最后枪击她的胖店员 不是也在出门后就被蜘蛛捉走了吗?

当所有的叛徒都受了天谴 信仰上帝的人就得救了 迷雾退散 怪物也被烧死杀死。

这是一部旧约战争史式的电影,讲述的不就是一个毫无改编的末日审判的故事吗。

第一次看时,我没有发现。

然而对旧约,我始终无法接受,太残忍,不信服的人必须死,信仰者得救。

那关于爱的部分呢?

爱人如己?

为什么要杀死别人?

多么矛盾...说这电影狂热 就是它太过注重形式的内容 抱着圣经里的神迹和仪式 一一对应现实 然而圣经的内在奥义 全然不去在意 为了向上帝献祭 而杀死一个人 却忘记了上帝教我们要爱。

基督教再仁慈 沾染了人的欲念 也无法叫人向善。

拯救人的不是某种特别的信仰 而是去信仰的心意 去忍耐 去爱。

这电影我真不知怎么评 第一次是力荐 第二次是很差...

 2 ) 继续缅因州

人性,未知,恐惧,好奇,欲望,指责,怀疑,卑劣,信仰,友爱,豁达,怯懦,恐惧,怪物。。。。

这一切依然在继续,史蒂芬金跟弗兰克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关于我们自己,一个无法被确认和认知的自我,个体。

其实他们一直都在这么做。

再加上不按套路出牌。

怪物的设定都不错,要是我能都收了组团上大街溜达那该是一件多长脸的事儿。

结局很KUSO,ORZ!!

拥有一点儿耐心是多么重要啊,尤其是不要轻易的绝望。

最重要的是,别轻易去缅因州,不光是史蒂芬金的家乡,重点和注意事项请参阅美国恐怖地图指南,旅途愉快。

 3 ) 我真不想说我看了这片子。太烂了!

这就是一流的悬疑片?

惊悚片?

看了一大堆半截尸体,超大章鱼,死人,虫子,还有不长毛的粉红皮肤的怪鸟,我,只是想知道大师级的斯蒂芬·金怎么让这个故事收场。

对不起,我要剧透了,因为这片子实在太烂。

他用子弹结束了四个同伴的生命,准备自己痛苦地被怪物吃掉,可是这时候军队来了,那些还活着的人都得救了。

用火星人的话说,就是囧rz。

真是感受了一次彻头彻尾的好莱坞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噱头和恐怖画面(据说这个片子的恐怖画面在美国恐怖片中已经算好的了),坐在电影院的效果一定更震撼,那些个飞来飞去的怪物,还有那半截身子的模型,得花多少钱?

一次感官的盛宴之后,什么都没有剩下——既不美好也不邪恶,只是一次滑稽加血腥的闹剧。

真是有被导演耍了一把的感觉。

作为大众文化和消费品的电影。

白天被老板骂,晚上坐在电影院里yy老板就是那个被章鱼怪一把抓到天上的可怜人,或者yy你身边的某个喋喋不休顽固不化的旧约信徒像电影里的那个一样脑门吃了一颗子弹永远闭嘴。

心里暗爽吧。

暗爽完,又看到一个这么无厘头的结尾,紧张感顿时全无,可以开开心心地回家睡觉了。

又听到类似的言论——是的,又是一场人性测试?

我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好反思的。

不就是想说,人很胆小,又很如何如何,是的,宗教从这里产生,遗憾和悲剧也是这样产生。

可是,拜托,不要把这种所谓人性的弱点在一个丝毫不符逻辑的结尾“暴露”出来。

晚一秒钟打死同伴和儿子(没看过电影的朋友:他们要逃出去,没有油了,5个人,4发子弹,他把四个人包括他儿子安乐死了,自己打算被怪物吃掉,然后,他一打开车门,军队把他们解放了),又有什么区别?

是的,可能被救,又怎样?

知道结论的每个人都可以事后诸葛亮地说唉人性啊太经不起考验了,晚一分钟打死他们不就得救了吗?

真是好莱坞导演的高明之处啊。

让每个看完电影的人都觉得自己很聪明、很深刻、能思考。

在别人都开始思考,试图告诉我这个片子的意义的时候,我最好闭嘴,沉默下去。

我只相信我自己的判断。

这是我第一次情绪激动地给烂片写影评,看来以后不能随便什么人推荐就去看。

 4 ) 迷雾最瞬间

迷雾真的是我看过的少有的几部神片!

表层剧情够吸引人,底层隐喻够发人深思。

下面是我认为这部片里最爽、最后悔、最郁闷、最扎心、最恐怖的几个瞬间。

最爽瞬间1、老太太拿着火机和喷气淡定烧死虫子;2、和男主瞎比比的黑人从网上掉下来无数虫子从他身上爬出来;3、超市收费员拿枪一枪将那个到处鼓吹的疯婆子爆头;当然了还有女主甩她一巴掌老太太朝她扔罐头。

4、开头那个妈妈找人陪她一起去找儿子结果没人去后面她成功得救了超市的人还不知道能不能得救而且就算得救了超市的人也死那么多了最后她坐在车上实力嘲讽整个世界最后悔瞬间1、当时说恨不得拿胶带把那个疯婆子的嘴封上结果却没封让她忽悠了一大批邪教徒;2、 帅帅的兵哥哥和暗恋的女孩正要为爱鼓掌被女孩打断却没坚持一下结果女孩被虫子咬了;3、男主和其他三个人一起逃出来却发现车没油了只能自杀结果儿子和其他三个人都死了之后才发现政府出动他们可以得救了!

4、男主都劝他不要去了那个年轻售货员却非要去开门结果被章鱼怪成功地卷死了最郁闷瞬间1、明明男主和其他四个人都看到了那个怪物结果怎么说其他人都不相信;2、明明不是帅兵哥哥的锅暴民们却抓住他用刀捅他还把他扔到外面被怪兽吃掉!

3、看着那群死暴民们围上来要抓男主的儿子他们只能争辩抵抗却无能为力;4、虫子明明都爬到疯婆子身上了结果没朝她脖子咬一口直接飞走了!

最扎心瞬间1、当虫子们都飞进超市大家都在点火把烧虫子一个人去点火把结果把油桶踢倒虫子还没烧到一只自己却给活活快烧死了2、男主只不过是要伸手去拿车外面的枪本来没什么事的结果儿子和女主一直在乱叫成功把虫子引过来了3、男主让那个阿姨帮着自己带孩子结果虫子一来儿子就乱几把跑本来安安全全的结果跑到虫子前面售货员还拿着枪指着他幸亏被男主救了要不然不是被枪打死就是被虫咬死。

4、本来那么支持男主的那个蓝领结果去一趟药店回来就彻底叛变了还帮疯婆子把帅兵哥哥抓出来被别人搞死了。

最恐怖瞬间1、年轻售货员打开门后对男主一脸嘲笑结果章鱼怪的触手从后面一下把他卷住之后把他的肉一块块撕掉最后伸着手求救却被卷走2、有个人在超市玻璃前用狗粮堆砌的窗口前正要吃东西结果一只虫子突然飞了过来之后一大堆大大小小的虫子都飞了过来3、跟男主瞎比比那个黑人在药店里倒下来后背上爬出一大堆小虫子4、帅兵哥哥被人捅了几刀扔到外面结果被大虫子成功抓走在玻璃门上留下一个血手印这部片子真的好好看,而且很有思考意义,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还没到八分,我不服啊!

 5 ) 价值观有问题的电影~

这部片怎么着也不应该归在恐怖、惊栗一类啊有几处极度爆笑的地方尤其是一群大男人在药房的时候超逗然后结局就让人很郁闷,其实那个第一个离开超市的女人(简称“一女”)最后能生还是侥幸而已,概率问题,道德上也没规定,你家有个八岁的小孩别人就有必要冒险送你回家吧相反那个女人还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若陪你回家的的好心人因为送你回家而送命,那他的家人又会怎么样。

这个所以说,第一个离开超市的女人,就是一个超级无敌自私鬼,而在听到这个女人极度自私“求救”的一声“you??

”后,男主角说了一句正常人都会想或说的话,“我还有我的孩子要照顾啊”。

一女你是孩子的妈,那你怎么不想想男主角也是孩子他爸啊,你还叫他冒险,你安的是什么心啊?!

电影竟安排最后一女像个胜利者一样在车上看着正在哭的的男主角,这什么变态电影啊,完全是误导正确价值观难道男主角当初陪你回家死了这才叫英雄吗?!

再次,由此片看出老美的信仰真得很深啊不敢想象一个神神道道的女人竟然在短短两天内拥有了一大群自己的粉丝而且是疯狂那种那个小老头样的神枪手售货员打她那枪真是太正确了不过为什么要浪费两颗子弹,一颗解决掉不就行了吗,要知道那时的子弹可是稀罕物,弄到最后多窘啊四颗子弹五个人不过那小男孩哭着叫他爸别出去那一幕,我都不禁为那小男孩拍手啊还比较有真情实感(不过不知为什么还是有点爆笑效果(⊙o⊙)…)令我想起第六感那个小男孩好可爱哟恐怖就没有的了情节也很一般

 6 ) 猜不透看不开的这结局,一个男人独自承担悲痛后的绝望

迷雾。

漫无边际的恐惧,渗透心底的绝望。

结局用远的出乎人意,英雄般的男主活下来,却一辈子活在悔恨之中,勇敢的人们经历重重困难,却在最后一刻放弃生的希望,如果救援队早来五分钟,如果枪里是五颗子弹,如果出现的是怪物,结局会不会更容易接受?

可惜没有如果,像是跟所有人开了玩笑,导演极具讽刺地让最早走出超市的母亲出现在绝望的男主面前,两人对视的瞬间,我想男主的最后一道防线已经崩溃。

还有什么比历经万难逃出来,却发现自己面对的是无法战胜的怪物更让人绝望,还有什么在亲手杀死了儿子,万念俱灰一心求死,却发现希望已经降临更让人绝望。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男主要那么早结束大家的生命,都已经走了那么远,再等会又怎样?

其实结局早已埋下伏笔,从突如其来出现的怪物,眼睁睁看着无辜的士兵被愚昧的人们杀死,妻子的干尸孤零零挂在窗口,头顶上已经不能用言语形容的怪物,怎么走也走不出的迷雾,一次又一次的绝望,慢慢吞噬掉这个勇敢男人的内心,迷雾不止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扩散,也扩散到了他的内心。

人性,在未知的恐惧面前,变得何其脆弱。

律师的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神婆的所谓救赎邪教论,被恐惧吞噬后人们的无知愚昧,电影告诉我们,当灾难来临的那一刻,文明已经被打回原形,宗教取代一切信仰,当一切努力看起来苍白无力,只有上帝才能带给我们救赎。

整部电影都是彻头彻尾的讽刺,最开始走出超市的母亲活到了最后,胡言乱语的女人成了神的信使,电工一努力反抗到迷信盲从,神婆死时的耶稣受难造型,英雄男主的悲剧结局,你猜中了开头,却永远猜不中的结尾。

也许那个活下来的母亲告诉我们,只有爱才是最高信仰,当你一开始选择了退缩,最终还是逃不开恐惧的魔爪。

他答应儿子不管怎样都不会让儿子被怪物带走,他做到了,他对着迷雾大声呼喊怪物的声嘶力竭,他跪在地上的无声痛哭,这个坚强的男人最后的绝望,就这么深深地扎在我的心上。

 7 ) 电影结局让一切明朗起来

  电影最后,最有英雄派头的男主角草菅人命甚至误杀亲子不是偶然的。

因为电影的主题不是讲惊悚故事(这样的太多了)而是反思(同《老无所依》相似),是人类的自嘲:我们其实很无知,而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能吓得我们丧失人性。

表面看起来男主角比其他人都勇敢,冷静和智慧。

但其实他跟那些缺陷明显的人并无本质区别。

汽油用尽时他开始数子弹,数完不久就杀人了。

为什么那么快?

就算他们确实只剩下死路一条,为什么不等到饿得支撑不了或是猛兽来袭时再动手呢,那样哪怕还是会死,至少可以多活一会呀?

多一会就多一份希望,这不正是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跑出来追求的希望吗?

但他还是动手了,别人死于他的信仰危机。

  人与人之间,差别并没有那么大,只是我们信仰的东西不同罢了。

剧中的人物可以分为两类,信仰自己的和信仰别人的(这个别人包括除自己之外的一切力量)。

一般状态下,我们都信仰自己,尤其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强调自我的国家。

于是当灭顶之灾从天而降时,人们最初的反应还是想依靠自己的力量一探究竟,所以男主角的黑人邻居带着一群人出去送死了。

但当死亡面目狰狞地接踵而至时,人们的自信粉碎了,一部分人开始把希望寄托给别人,听凭别人为自己的生命做主。

疯婆子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机会建立了自己的邪教组织。

正如那个威猛爷爷所说的:“你只要能把人吓到一定程度,让他们干什么都行,他们会投靠任何能给出解决办法的人或东西。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个蓝领工人,一开始他自信满满,在和男主角争辩该不该出去修排气扇时还趾高气扬。

被吓得半死之后立刻对男主角唯唯诺诺,不仅因为他错了,还因为他觉得男主角可能是救星。

他本来恨不得要暴扁疯婆子,去药店被吓到极致之后却成为她最忠实的走狗。

他就这样从听命于自己的意志,到听命于男主角,最终听命于貌似可以救他的疯婆子。

(ps:我觉得虫子不咬她是因为连虫子都嫌弃她)而与他相对的,男主角始终信仰的都是自己,虽然挑战应接不暇,死亡阴云难散,但他始终积极主动地在做一些事,不管是在营救别人,商量计划,安抚弱者还是对付疯婆子,他都一直在做,而只要在做事,尤其当有一部分群众支持和信仰他,他就会产生一种模糊的安全感,认为对于命运他并不是毫无控制权,对于灾难他不是毫无还手之力。

他的这种安全感给他一种潜在的希望,也给观众一种潜在的希望,于是我们把赌注押在他身上,赌他会是最后胜出的英雄。

    可惜的是,他的这种信仰也是偏狭的。

如果说信仰他人算软弱,信仰上帝算歇斯底里,那么信仰自己也未必有多么的明智。

信仰疯婆子的人,信仰上帝的人,不论是软弱还是歇斯底里,在疯婆子被枪毙时(快哉快哉)都失去了最后的依靠,他们看着在迷雾中渐渐消失的汽车除了发呆还是发呆。

而信仰自己的男主角在粮绝弹未尽时迎来了真正的信仰危机,没有问题让他解决,没有人让他救护,没有怪兽给他打,他一直用来对抗恐惧和绝望的那点点安全感和自以为拥有的控制权消失了,他作为其他四个人的依靠,首先崩溃,但即便这样,他还是很绅士地把子弹让给人家用,从这点小事上也看出控制欲和美国人性格中不可去除的英雄主义色彩。

但不巧的是,美国这两年的电影讽刺得正是国民性格中的自我中心主义,自从911之后美国人就开始反思,反思出一大堆打击英雄主义的电影。

就是因为美国人一直以自我为中心,爱充英雄,自以为是,招惹事非才被人炸了老窝,他怎么能不怀疑自己有问题呢。

这部影片的打击的就是人类的自以为是,你以为人类知识多吧?

我给你没见过的看看。

你以为你能控制一切吧?

我让你连自己都控制不了。

你以为你高度文明吧?

我让你看看自己有多野蛮。

你以为你科技发达吧?

我让科学家造个地狱出来!

美国人引以为傲的一切都被践踏一番。

所以很自然的,男主角成为所有人中最惨的。

他的绝望和悔恨超过所有人。

唉!

这对美国人当下的心情是多么好的写照啊!

  而那个为了孩子以死犯险的母亲为什么能逃过此劫?

怪兽对中年妇女木有兴趣?

不是,是因为导演想说:信仰别人,信仰上帝,信仰自己都很愚蠢,都是面对恐惧的本能,比动物高级不了多少。

只有信仰爱,在爱中消遁了自我的人才是人类中最高级的,才配享受奇迹。

PS:这是我在豆瓣上发表的第一篇影评,第一篇就得到了这么多人的支持,非常感激。

其实过了很长时间再看觉得自己挺武断的(尽管也是由于推到极致比较容易立论)。

所以想补充下我又想到的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也不枉大家对我那点拙见的支持。

  拉康说人类是“知识偏执狂”。

也就是说我们对知识具有一种近乎歇斯底里的执着。

从茹毛饮血的猿人到钢铁森林中的高智能生物,从脆弱无力的婴孩(动物的幼年期比人类短得多)到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成人甚至是天才,为了强大到足以对自己的命运达到最大程度的控制,我们的大脑进化成这样一种性质:它不仅有获得、储存和处理知识的功能而且它有执行这种功能的要求,所以尽管过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会损伤大脑但完全无须思虑的生活更易招来老年痴呆。

从启蒙运动高举理性大旗那个时代起,不,更早些,从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得那时候起,我们就在思考,思考把我们从动物中划分出来。

人类历史和生活中的一切都在鼓励着思考与智慧,我们迫不及待地建立了许许多多宏大结构来梳理和储存巨细无遗的知识细节。

当然那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与此同时我们很少去赚弃知识垃圾。

获得知识从一种生存必备技能变成了一种心灵需要。

现代人进化到了这样一种程度,我们习惯了掌握信息、做出计划、预知结果,所以一旦某些事物不在计划中便会有些焦虑,像《迷雾》里这样把人当蚂蚁耍的情况怎么能不另人抓狂?

对人类知识偏执狂的反省和修正是后现代思潮的主要方面。

基于此,我觉得那位母亲的存活只是一种偶然,只是为了表明我们对未来的无法掌控和无法认知。

这当然,也是对人类认知癖和认知能力的嘲讽。

在这点上这部电影和《黑客帝国》《香草的天空》也有异曲同功之处,总之,things are not what they seem to be.  

 8 ) 最珍贵的留给自己

【我们总是把最珍贵的东西留给自己】 詹姆斯•A•乔伊斯电影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在被讨论:意义是什么,魅力在哪里。

答案千奇百怪,电影长盛不衰。

似乎是蔡康永半真半假地这么说:喜欢电影的人希望看到的是不幸。

人世沧桑,我觉得一般而言幸福才是个个不同,反而不幸却是相同的一句话:为何偏偏选中我。

只要与我无关,管他洪水滔天。

这里的洪水,自然可以是早上听到气温报出三十七摄氏度感觉是那么凉爽,又或者看到空气污染指数报到一百以下竟然会热泪盈眶……电影是什么?

电影是隔岸观火。

最近如果说什么最为热销,答案只能是口罩。

哪怕是在顾客寥寥的小店里,都会听到潮女欣喜地对同伴说:我的口罩终于发货了。

满城皆霾,举目皆雾,可是如果这是在二零零七年的美国某个小镇,你就会知道咳嗽,堵车真是多么不值一提。

《迷雾》这部改编自斯蒂芬金同名小说的电影长达一百二十六分钟,在哪怕是就一部电影而言都是如此冗长的时间里,在一家物资充沛的超市里各种人被禁锢,被封锁。

但他们最大的问题还是恐惧的老问题:我们究竟在恐惧什么?

电影前半部有这样一个镜头:窗外是白雾茫茫,超市里众人合力拉住一根绳索试图救回被怪物拖走的伙伴。

长绳绷紧,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用力撕扯。

绳索的另一头究竟是什么呢?

是那最终也没有出现的怪兽,还是绳索这端所有人的恐惧:他们在拖一个海,一个所有人心中恐惧汇聚成的汪洋大海。

随着电影的深入,恐惧变得密集,也变得具体:那些如高楼般矗立的怪兽,那些从尸体上蜂拥而出的怪虫,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仇恨猜忌。

但这些却还不是最为恐惧的。

当电影的主人公(或者说不知不觉代入的我们)真正陷入绝望,试图用杀戮亲人并且饮弹自尽来了结这场噩梦的时候,他的子弹打光了。

他终于有勇气走入迷雾深处,终于不再恐惧任何吞噬的时候,他看见的却是缓缓而来的救兵。

最珍贵的东西在黎明之前被自己亲手摧毁,最珍贵的东西距离和自己一起走出生天已经是咫尺天涯。

心如万丈断崖坠落,片刻却已脚踏实地。

比绝望更绝望的是什么呢,是用希望告诉你这种绝望是多么徒劳无益。

时光荏苒,由于二零一二和千禧年一样不出意外地放了世界的鸽子:连世界末日都不值得相信了,还能相信什么。

近乎劫后余生的二零一三年井喷一样地出现了大量灾难片,而随着3D技术以及IMAX 3D技术的成熟,这种相对比较老旧的类型片题材更加重焕青春。

将近年末,两部灾难“巨片”纷至沓来:2013-09-30上映的《逃出生天》;2013-11-19上映的《地心引力》。

《逃出生天》算是国内比较罕见的消防题材:一座现代化的商厦里,大火毒雾;《地心引力》则是老树开花的航天题材:浩瀚无垠的太空里,两个人在战斗,然后,只剩下一个人战斗到底。

但有一点可谓人不分男女,地不分南北:恐惧之中,我们都似乎孤立无援;恐惧之中,似乎注定只有我一个人不能逃离苦海。

《逃出生天》里可谓众相纷呈:兄弟、夫妻、父子、母女、情侣……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最为无辜的,每个人都希望能抢在别人之前逃出生天。

北京非典那年,据说几成空城;;核辐射那年,据说食盐可以用来防御,全国超市的食盐近乎售罄。

而最近的淘宝商铺,原先的库存应声上涨不说,十五天预定才能发货,卖家已经发货的也不过就是北京已经转到北京。

我们都只顾着逃离,我们只顾着弃所有人而去。

《地心引力》表面上恰恰相反,当仅存的伙伴也在关键的时刻也把生命的权利留给自己,撒手寰宇。

当自己在救生舱里脱去宇航服,如婴儿蜷曲休憩。

她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她真正孤独无助。

固然没人和她争先恐后,可是她却又能去向何方?

这时候,最珍贵的东西出现了,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牵绊。

不管是《逃出生天》里如神兵天降的广州消防大队,还是《地心引力》那些同行留下来的急救手册。

当我们觉得被遗弃甚至诅咒的时候,有个声音会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这一次,不是咫尺天涯,而是天涯共此时。

电影都会结束,我们看着别人的恐惧安然而去。

就如冬日的城市,雾霾已经散去,白云重返蓝天。

恐惧忽然而来,悄然而去。

下次我们又会记得什么,恐惧和电影都会长存,我们总是把最珍贵的东西留给自己,那样就会幸福,那样就会让那火,只在那彼岸:让他干瞪眼去吧,咫尺天涯。

 9 ) faith not supersition

结尾的反套路让本片不同于其他类似的灾难片,并使其上一个台阶。

结局我愿给2星。

前面的剧情其实在今天看来已无新意。

mist的怪兽并不具压倒性(如异形),甚至比起大部分灾难片实力较弱。

影片更多地聚焦于恐惧本身和临危时人们的反应。

作为上帝视角的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人在面对怪物(象征威胁和恐惧)时,第一反应是喊叫和求救,并且很多人的应激举动导致了更大的伤亡(荒谬且讽刺):遇到巨型飞虫反而打开很多大灯导致引来更多,为了点燃火把不小心引火烧身,在药店大喊大叫引来更多怪兽... 理智冷静的人实在难得:会使枪的服务员,用喷火器的老太太,分清是非的老爷爷... 说实话,加大威胁的力度可以增加看点(比如雾有毒,会渗透,怪兽感官更灵敏等),但人性的表现可能会减弱,正是大部分人对于威胁的不正确认识,葬送了本该鲜活的生命(正如saw里面的一些场景,操作得当可以全员生还)。

当然,现在我处于旁观者视角,所以能够保持理智,真的遇到危险谁知道会不会叫得更响亮呢...(此时想出一个故事:一个恐怖片爱好者正在看一部恐怖片,然后他发表了对于影片的吐槽,紧接着他就发现自己进入了电影世界,他需要凭借自己对恐怖片的了解进行逃生,并且影片可能由于他的吐槽更改原来的剧情,变得更加凶险,他能活下来吗...)同时,superstition从被反对到被推崇,喻示着人们理智的流失,影片也安排了一个极端服务员的转变来表现,最后他的表情也耐人寻味(是否在后悔自己的选择错失了离开的机会,在惆怅“精神支柱”的不堪一击,自己没有坚持住本心丧失了理智等)。

信仰支撑我们在逆境生存,迷信带来毁灭和疯狂。

大雾的场景表现力很好,环境的未知、未来的不确定性加深了恐惧的蔓延。

 10 ) 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

本片用100分钟营造了一个三流惊悚故事,但其加缪式的好结尾却将主题完全升华。

遗憾的是,恰恰是这最宝贵的亮点,诸君却没有勇气拥抱它,就好似没有勇气拥抱生活的真相。

人天然的假设自己的经历会有意义,觉得行动总会有结果;因而指责我们鼓吹失败主义,鼓吹无所作为。

但岂不是如鲁迅所作,毫不动弹也是一种选择?

彻底的非宿命论等同于不可知论所加持的宿命论,它从来不认为行动一定不会有结果,只是慎重地提醒你结果可能并非你所期待的那样。

像其他老套电影一样,我们期待着一个关键人物凭着正确的选择冲出重围,或者至少从他的失败中学到什么。

很多评论尝试在本片中寻找经验和教训,但这么做的前提是要区分出合理的选择和不合理的选择。

宗教自然不能算作理性行为,但请诸君扪心自问:军队进行危险的实验是理性的吗?

妖言惑众的女人是理性的吗?

隐瞒事实的人是理性的吗?

跟从自己的恐惧或公众的舆论的人是理性的吗?

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是理性的吗?

决心突围改变命运的人是理性的吗?

真的有理性这回事吗?

它与迷信和狂热有本质区别吗?

决定最后输赢的,真的是我们的选择吗?

我们对理性有种迷信,总认为世界上有些东西是可以用理性来解释的。

可惜的是,没有完整的理论可以解释片中任何一种行为的正当性,不管是经验理性、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批判理性,也包括理性信仰……有人说那个最先出去的母亲是人生赢家。

拜托!

那么多人走出去后死了你看不见?

她只是运气好而已。

四个词可以概括本片的核心思想:人性之狭隘、世事之无常、选择之虚幻、存在之荒诞。

人从来不是理性的动物,只是善于合理化的动物而已。

还有一个更刺激的理论,本片影射的是911后的美国社会,信不信由你了。

http://onfilm.chicagoreader.com/movies/capsules/32482_MISThttp://www.theguardian.com/culture/2008/jun/27/filmandmusic1.filmandmusic6

《迷雾》短评

结尾值个五星

6分钟前
  • qw0aszx
  • 力荐

《肖申克救赎》导演与斯蒂芬·金合作的失败之作

8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结局很苦很雷!

13分钟前
  • Cao
  • 还行

表面一部次元穿越题材的科幻片,实际是讨论人性黑暗的血浆巫毒B级片,群众演员表演和怪物道具实在是太拙劣。

17分钟前
  • Prague Night
  • 较差

格局很妙,局促空间里末世的降临,从看不清到看清一部分,惊恐气息持续升级,而人群的分裂与异变更是毛骨悚然。旧约的野蛮借着吻合的东风,在异变中展现出的邪教魅惑并不比怪物来得亲善,而文明社会的人性不会比想象中坚固,但当一切尽失,迟来的希望也许比末日更末日。凶残不输《行尸走肉》。

1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有时候人比怪物还可怕.

23分钟前
  • Printf("紅")
  • 还行

傻×

26分钟前
  • Jessie
  • 很差

本来可以是寂静岭的 非要探讨什么2B人性 结果喜剧了

29分钟前
  • 迪奥
  • 还行

我不喜欢,虽然说讲人性的

32分钟前
  • 剌谬
  • 较差

i hate this movie,fucking religion

34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还行

190

35分钟前
  • 慢点儿
  • 还行

过程比结局精彩

39分钟前
  • 小坏文
  • 较差

最后的结局太反转了,哭笑不得啊!

41分钟前
  • 我不是童男几
  • 还行

不同于一般电影的大团圆或是单纯悲伤的结局,导演不走寻常路,迷雾退散,军队出现,绝望中迎来了希望,却只是差那么一点点的坚持而已。

42分钟前
  • 花衬衫
  • 推荐

这是我小学三年级时常做的梦,连结局都不意外==!我恨自己重口味到用它佐餐。

45分钟前
  • YXQD
  • 较差

我猜拍到中间导演换人了,拍到结尾又换人了

50分钟前
  • 讨厌
  • 较差

结尾太好了,让人承受不了

54分钟前
  • 漫画王fix
  • 推荐

严格的说这不是惊悚或者恐怖片,说白了就是一部带有审视性题材的心里剧情片,片中生硬,男主的表演不够到位,好在故事本身出彩,原声可以推荐!

58分钟前
  • luluya
  • 还行

第一次怪物现形的软体大触角,直到最后也没出现过,这种只用一次的东西什么都算不上,纯粹是来搅局的,导演基本功不过关啊!

59分钟前
  • Nobervem
  • 还行

烂片……片子里的硬伤无数……不过结局倒是很不错~

1小时前
  • 霍尔顿狐狸振作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