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的英文名是solate安慰,使快乐,我认为一方便指安乐死,一方面指影片内容是主角对自己的慰藉。
主角根本没有什么特异功能!!
应该是一个年轻时主张安乐死的医生,所以对自己的女儿艾玛和朋友乔都执行了安乐死。
而后对自己之前的理念产生了质疑,所以精神出现了问题,影片开始说他们把主角和伊丽莎白分开,我感觉就是主角被隔离治疗精神疾病了!
男主和反一其实是一个人,从结尾男主头上和反一一模一样的伤疤可以看出!
整个影片都是男主自己的臆想,直到最后走出心魔,否定了原来的自己,最后的镜头是他老婆来医院接他!!!
这部电影在我眼中的核心价值争议其实与“安乐死应不应该合法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下的观点其实要么老生常谈要么就过于抽象。
这部电影却带给我新的想法。
痛苦让共情的人新的痛苦,而由于新的痛苦促使共情的人去终结这种痛苦,无形之中忽略了一种痛苦者的感受。
当然我们会认为他们的感受就是痛苦,对么?
然而却忽略了某种可能性:他们存活的本能大于了痛苦,即我宁愿痛苦着逐渐靠近死亡,但我愿意多几刻去呼吸空气,感受“痛苦”这种活着的人才独有的感觉。
通解或许是在可询问的情况下询问,不可询问下不拒绝其追求感觉的可能性。
(文/杨时旸)作为一个悬疑罪案迷,看到连环杀手的设定和“汉尼拔”的脸,怎么会没有期待。
但《通灵神探》的质量足以让所有期待全部落空。
这部电影的原名直译本应该叫《慰藉》,最初还觉得《通灵神探》的译名过于狗血,没想到,这个城乡结合部录像厅气质的译名确实抓住了这部电影的神髓。
这是一个经典的,甚至有些老派的罪案悬疑故事骨架,或许,就是因为觉得它太具有上世纪的陈旧遗风,导演才特意混入了那些灵异和玄幻色彩的诡异桥段。
原本是想增添它的酷炫,结果适得其反。
对于这类电影来说,有时候,神神秘秘做得不够好,很容易变成神神叨叨。
对于这种已经相当成熟的类型电影来说,最好的方式有两个,大踏步地后撤,严格向最经典的模式行进,从质控本身精进,让人物性格刻画对冲观众对电影类型本身的审美疲劳,或者,彻底做颠覆,把重心完全转移到玄幻的那部分,击中更年轻的观众。
但《通灵神探》做出了最差的选择。
自以为是地弄出个安乐死医生版的连环杀手,再找个隐居的心理侧写大师当侦探,就万事大吉自然混搭成《七宗罪》+《沉默的羔羊》了。
我们拆解一下这部电影,看看为什么这么成熟的类型被拍得如此糟糕。
首先,一部罪案电影,被杀害的人连最基本的代入感都无法构成的话,就太低级了,无论是那个光头的男人还是泡在浴缸里的女人,都充满廉价的做作,它们特别像那种单元肥皂剧中敷衍了事又充满戏剧性的死亡,和《七宗罪》中一层层深入,整体上构成哲学思想的仪式感杀戮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连环杀手用性命作为媒介宣扬自己的理念,这种故事基本上都要最终指向哲学意义,不然,它就只剩下廉价的猎奇。
这部电影几乎连猎奇都没有做到。
科林•法瑞尔突然出现在安东尼-霍普金斯面前,低级仿效着《七宗罪》挑衅性的自首桥段,但问题在于,《七宗罪》的设定是将正义纳入罪恶本身,产生拷问价值,而《通灵神探》的设定基本上是在讲述一个no zuo no die的心酸结局。
第二,有心魔的侦探——在冷硬派、社会派罪案作品中,侦探都变得不再完美和缺乏自制力,他们大都沉浸于某种瘾或者被困于心魔之中。
一方面,这样的设定可以增加人物的现实感,另一方面,他们自身的际遇和案件本身也互为镜像,在解决了罪案的同时,也彻底摆脱了心魔,治愈自己。
对于一种类型写作来讲,这样的模式最符合人们在心理原型上的期待。
好了,这部电影选择了这种设定,但是却莫名其妙地矫枉过正。
正面人物一共三个人,三个人竟然都有心理问题?!
最后给人的印象是,无论怎么对比,都让人觉得,那个连环杀手的心智都比这三个侦探更加正常。
当那些苦难记忆不停地夸张闪现时,总因为过于戏剧化而引发笑场效果。
安东尼-霍普金斯摆出一副遗世独立的绝望样子,还没等姑娘说完两句话,第二天自己就颠颠地飞去人家办公室门口,扮演的高冷碎成一地贱萌。
你好好合作就得了呗,还非得强调自己不care,随时要退出。
给年近八旬的霍普金斯安排这么个中二性格,到底是怎么想的?
第三.如今的探案题材已经细致拆分出很多亚型。
以CSI为导向的科学主义,排斥并嘲讽一切硬科学之外的探案方式,在这样的设定中,科学之外都是玄学;以《犯罪心理》为代表的软科学,心理侧写机制,它基于对人性的观察与分析,但它的基础仍然是科学而不是神秘主义;以及传统本格派最经典的逻辑推理。
这部电影希望走第二种亚型路线,却摒弃了其中最重要的科学精神,彻底把侦探角色变成了一个算命先生。
随便看看自己的parterner就连人家曾经意外怀孕都能推导出来,感受一下浴缸的水就知道死者的老公是gay,用手摸摸草地,就领悟到凶手把受害者的衣物扔到了哪个垃圾箱里……奇葩如此,还一口一个“我是个科学家”。
这不但是对科学界的侮辱,也是对神棍圈的不敬。
其实,如果你彻底把它玄学化,把它变成灵媒探案也完全没有问题,这种呈现早就已经有过很多,韩国甚至还将其东方化拍摄过一部道士和警察联手用法术找真凶的电影,呈现效果都比这个要强得多。
第四,表现人物内心恐惧和预感的方式有很多,但要懂得节制。
这部电影莫名其妙动不动就穿插一段突兀的脑中幻象,呲牙裂嘴的猛兽和满脸是血的面孔,这到底有什么意义?
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营造出了惊悚和神秘主义的氛围,但实际上一切桥段都陈旧不堪。
它想向曾经经典的罪案悬疑片致敬,又想引入更加商业化的酷炫模型,最终的首鼠两端让它彻底不伦不类。
从任何角度上看,它都是一部不及格的习作。
(本文首发腾讯"影咖"APP)
-Personal Critics-UKeham-Criteria:[A:boring][B:fine][C:nice][D:Great]-Personal rates:C/IMDb:6.4/豆瓣: 6.3-Brief:通灵神探John被FBI请来协助一起连锁杀人破案,结果发现连环杀人凶手尽然也是能感知未来的通灵高手,他自认为杀人是为了帮助那些即将患病死亡的人解脱,最后虽然杀手主动求死其实是因为他也得了癌症。
故事整体感觉一般,逻辑性不好,感觉有点像尼古拉斯凯奇的《预见未来》,但是并不如小尼同志的片子。
全是大牌比较养眼,云集安东尼霍普金斯、科林法约尔、艾比考尼斯和杰佛瑞莫干。
Psychic John works with the FBi in order to hunt down a serial killer who is found to be a psychic as well only better. All these victims are actually turned out to be of dying nature. The killer thinks he acts for good of victims without suffering from cancer and etc. In the end he looks for death also because he gets cancer. Whole polt is fine without strong logicality. The whole idea is quite similar to Nicolas Cage’s Next but worse than it. Plenty of stars like Anthony Hopkins, Colin Farrell, Abbie Cornish and Jeffrey Dean Morgan.
从故事本身来说,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极好的剧本。
整个故事看的人丝丝入扣,每一步所揭示的信息都刚刚好,不给太多,不给太少,可以看出故事的每一步剧情进展,都有精确的时间控制。
观看的时候,情绪被拉了一个完美的曲线。
先是恐怖悬疑,然后是揭示与紧张,随着剧情进展,恐怖情绪渐渐减少直到结束,而紧张则随着信息的揭示逐渐增加,在最高点,主题出现,给之前的剧情以第二层意义,之后是思考和感动。
简直一切都如同教科书那般,流畅,而又独特,真的是让人拍案惊奇。
其实好的剧本就是一个完美的情绪流,加上主人公的两难选择对于主题的终极隐喻。
剧本太让人感慨了,还是整体提一下这部片子,如果害怕血腥,或者害怕恐怖气氛,还是不要去影院看了。
因为影院和看小屏幕真的是两种感受。
虽然电影非常用心的在高潮时,就把前期积累的恐怖情绪完全抽离,以致于不会让你心有余悸的离开影院。
(在这点上,比起很多日式恐怖片要良心多了,有的片子看了以后简直是恶梦连连)但毕竟很多暗示是留下了的,所以观影的时候需要足够小心。
如果胆大,或者有伴,那就去影院吧。
我是深夜看的。
导演上,可以说是比较好的承载了这个剧本,有许多地方很有心。
我一点也不认同豆瓣上许多人说的这个片子拍出了MV感。
影片前段看似刻意呆板的镜头,都是为了让第一个惊悚镜头更加突出而印象深刻。
(让我想起《猎鹿人》前面那段特长而枯燥的婚礼,是为了和后面的对比)在这点上其实看出导演是一个敢于尝试的人。
这个片子的导演是称职而且应该比平均水平还要高一些的,他将来的作品,应该可以关注。
让我不能理解的,其实是在回来路上在DB翻到的短评:核心价值观幼稚。
讨论安乐死……没劲。
无聊。
我很疑惑,然后我才明白。
不能怪观众,同时我也没有错。
因为如果是影片中出现十字架,在中国大部分观众看来,仅仅是代表宗教。
但是对我而言,是代表痛苦,希望,救赎,牺牲,神的权柄和人的重担。
如同影片中许多人眼中这是讨论安乐死的片子,但我想到的是约伯受苦的时候所经历的挣扎,还有摩西在诗篇90里面说的那句,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
我们总想要做一些美好的事情,但是在面对这样的选择中,无从选择。
我想起来那个外国夫妻的见证,虽然那么多人不停的为他们的孩子祷告,虽然祷告是那么的恒切,但是神终究没有选择救回孩子,最后那刻,他们选择让孩子在中国进行器官捐献,而这个捐献是第一例在中国捐献器官的外国人。
我当时眼泪不停的流,只是不停的流。
我在想,不管人怎样选择,都不能给这对父母安慰。
对于生死,人能做什么呢?
这是神的领域。
人有没有权力来决定呢,如果这样做了是好还是坏呢?
其实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人不喜欢阿凡达还有变形金刚3的主角死了又复活的那种结局。
因为复活在大部分观众看来是一个幼稚的戏法,但是对许多人而言,这是一个由爱和牺牲完成的神迹。
同样,星际穿越的结局,许多人觉得幼稚而讨厌。
因为爱在大部分观众看来只是一种类型的情感,而对许多人而言是这宇宙中最伟大的力量。
在灾难片《2012》里面,很多人吐槽总统留下来是伪善。
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总统留下来死,是沽名钓誉。
而对许多人而言是因为总统相信墓碑上的那句话: 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
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因为是美国片,所以许多诸如此类,都当成观众默认就了解的。
中国观众不一定能够理解。
片子是好片子。
如果要看懂主题的话,可能会需要一些宗教背景知识。
看到低分的那些评论,我只想说你们一是脑洞不够大,二是不够细心,三就是抓不住重点。
没错,就是老头,他才是杀的人最多的那位杀人犯,参考女警让人调查的案例,那么庞大的数据是一个人在这时间内能完成的?
和先前警探去找老头时无疑透露出老头那几年的作息。
完全无目击者的环境和作案空间和时机。
为什么?
因为那个年轻人一直以为自己看到了全部,最后老人杀自己女儿那幕他根本没看到,所以说,其实老头一直在操控全局,他知道年轻人在杀人在帮人,却没有阻止,因为他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年轻人却不知道。
老头在送走女儿之后就变了。
与其说警探是被那年轻人杀死的还不如说,是老人默许的。
参考之后老人救了女警。
这电影,水太深了。
这歪果仁把厚黑学研究的很透。
老人需要明哲保身,继续“帮人”,年轻人太浮躁了,守不住自己的秘密想找老人分享和继承,殊不知,还是自己太年轻。
赞。
当一个人拥有了看到过去并预见未来的超能力,他会怎么做?
我对人性的理解是,人们所有的作为,都是在获取他们本来所欠缺的东西,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我们可以简单粗暴的想一下,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可以侵入破解银行金库,可以获取核武器密码,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操纵一个人,操纵一个国家,操纵一切他感兴趣的。
YES!HE CAN BE GOD!AND YES,HE CAN BE DEVIL!如果你有这种能力你第一反应是去做什么?
然后你又乐衷于做什么?
你也许会弄一笔钱,买几辆豪车,去泡漂亮妹子,或者趣味高级一点儿去环游世界。
但你什么时候会在意别人的苦痛?
我敢说,没有接受过深刻的伦理教育的人,是不会把这项超能力用于解脱人们苦痛的。
科林说了,他并不想扮演上帝,对他老人家的工作也不太满意,他说并不乐衷于这份工作,我相信他说的是真话。
你想他为什么引出霍普金斯并要借他之手终结自己?
因为这个工作给他带来极大的痛苦,他内心里已经承受不住这种折磨,他继续不下去了。
这是一种虚构的超能力,由于作者或者编剧及导演的关怀和对世界的认识,没有把这两个人塑造成恐怖分子,实在庆幸,他们都有良好的伦理道德背景。
但是,虽然看上去科林结束的是这些将死之人的痛苦,也并不意味着这样做是正确的。
这虽与杀人取乐的残忍不同,但也谈不上是仁慈。
因为他在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决定别人的命运,这本身就是一种自大,是一种侵犯。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禀赋、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是普遍不同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声称他的行为完全符合当事人的利益。
首先,求生是每个人的本能,生存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
当一个人自己没有表示要求安乐死的时候,这种冒然取命的行为,只能是怀有上帝情结的谋杀。
另外,不错,绝症是痛苦的,但余下的这段时光中,并非只有痛苦,至于有什么,那就各人各异了,谁也没有权利根据自己的意志,否定别人生命里包含的可能性。
科林自己也感觉到,对生命权的越俎代庖会产生极大的精神痛苦,最后不得不自取灭亡。
因为整个故事都是虚构的,所以无法做评论。
倘若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我想,不允许插手他人事务,该当是这个世界的一个生存法则。
在硬盘放了一年的片子,第一次看依然有超前感!
耐人寻味的剧情,成熟的镜头切换手法,惯用的黑色轻幽默和象征意义…虽然保有“闹矛盾时总下暴雨”、““追车””和“超自然”等俗套,但主旨鲜明,结构清晰,逻辑和着重点把握很到位,以致于你不会觉得这是同类电影中的哗众取宠者,最重要的是,电影本身有思想,结局也刻意让看的人心存遗憾,以再次阐明主题……总而言之,即便付费去戏院看,也不会觉得失望!
Solace (译名又拉低档次了,叫《通灵神探》[流汗])
我们来讨论一下电影情结以外的东西。
没看过的赶紧去看这片,绝对很棒的。
这个电影实际上是在讨论一个问题:当人被病魔笼罩,失去了作为人类的自由与理智,此时出于善心帮他解脱,这算不算一种罪过?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当然属于罪过,因为你没有经过当事人同意就让他解脱了,这起码在法律层面上是一个大罪过。
很多问题归根结底来说,都会回归到法律和宗教层面。
法律层面,一个人要解脱是要通过一系列程序的,如果你是当事人,你需要申请安乐死,心理医生会基于人类学与宗教上的理论,来讨论让不让你“自杀”。
因为基督教是反对自杀的。
如果需要安乐死的是你的亲人,那就更繁琐了。
电影里面这位反派一号就是逾越了法律层面,不管他动机如何,甚至在那位警察在死于癌症晚期的折磨之前,就设法让他死在工作期间,这让他家里领(赚)到了一笔可观的抚慰金,令他的儿子得以成材,动机绝对是好的呀,甚至让警察选一下,他都会马上同意的。
但即便如此,法律之神圣,还是要将他列入谋杀罪。
该咋判还是咋判,就算同意也是不会马虎的。
这种擅自作主的行为,恐怕连神明都没有这种权利,因为它违反了人类的自由意志。
说一下神学层面的。
可能有些人不知道,美国的法律基础是基督教。
很多法律建立的理论,都是从基督教的教条衍生出来的。
也许这部作品要探讨的真正目标也是在这里。
当一个人处于病痛折磨之下,生不如死,无法理智得思考,只剩下生的本能,如果他有理智肯定会选择死去,而此人却断然无法做此抉择时,出于对人的爱,我们是否可以为他着想,替他解脱?
这样是有罪的吗?
这个问题很难有答案。
因为我们生而为人,是无法做选择的。
但是片尾给了我们答案,作为一位父亲,霍普金斯的选择是(含泪)悄悄打入一针药剂,帮助他的女儿解脱。
这是冷血吗?
不,这是出于慈爱。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人被痛苦折磨,生不如死的时候,就让他死了吧。
搬那么多理论干卵,设身处地得替人家想一想才是真的。
虽然力荐这部影片,但是估计一看影评标题就有大半人跑掉了。
没办法,这部片子中文翻译的好像是个科幻动作警匪片,其实它讲述了一个深层次社会问题——这种问题国内大部分人现今还很难理解到。
先说说貌似题外话的一个概念”安乐死“合法化。
生命是什么?
无意义地拖延生命是否值得?
是否应当?
这在西方是个正热的话题,正反激辨,从中也衍生出不少激进的文艺作品,就象几年前克隆技术出现关于克隆人的话题和影片很多一样,这部solace也是”安乐死“的一个激进衍生作品。
假如一个人癌症晚期,治也治不好了,非常痛苦生不如死,该不该安乐死?
现在越来越多的观点是如果本人愿意,那么可以安乐死。
好,深一步,如果这个人本身已经失去了意识,只知道痛苦哀号,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死,那么该不该安乐死?
如果应该,好,再进一步,如果他此时还只是癌症初期,但是这个病注定是治不好的,一定会一步步走向晚期,患者现在还没那么痛苦,但是很快他就会生不如死了,那么该不该在初期时就杀死他,以免以后痛苦?
说到这里,就是这部影片了。
一系列的杀人案,杀人手法非常干净利落,以至于受害人根本感觉不到一点痛苦就死去了。
原来是一个看得到未来的人,他看到这些人日后必将因疾病痛苦万分地死去,所以提前用无痛的方式结束了这些人的生命。
查案的人也懂得通灵术,查到后来他发现了真相是这样,更发现那个实施安乐死的人自己也快死了,所以他想把自己这套理论和做法传给这个查案的人,让他接替自己继续实施安乐死。
那么他接受了吗?
影片留下了这个问题,这本来就是一个有待思考的问题,不过影片里,这个查案的人当年因为不能忍受自己女儿受癌症的折磨,而对女儿实施过安乐死。
除去道德伦理思考不谈,这部片子拍得很是紧张有悬念,就算作为一部纯科幻动作片也非常值得一看,因此大力推荐
为了霍普金斯看的,剧情实在是弱了一些,然而我总觉得是汉尼拔的一集,导演把控剧情的能力太一般了,显得整部片子很平庸,可惜了我的霍叔。
悬疑度不错,凶手的手法和魅力让人不禁想起《七宗罪》等那些年还讲究心意的电影,法瑞尔虽然出场时间不多,但比较出彩。画面总让人觉得导演之前是拍MV的,但一些意象也算精致。怎么说呢?从头到尾都是凶手更胜一筹,而且最后赢了啊。
尼根尼根!老安东尼演的太棒了,很有沉默的羔羊那种舍我其谁的感觉,中间变的悬念十足,案发现场像七宗罪.结尾部分也安排的很好,约翰理解了罪犯的那种情感..
两个有预知能力的超能力者对决,很有趣的创意,不过影片拍得比较闷,故事没有能编辑的很具吸引力,结尾比较乏力,但整体还是很值得观看的,尤其对于喜欢超能力故事的影迷而言。。。
一个好端端的天赋异禀年轻人要去作死,去跟有相同技能的人赌命
你是否舍得人受苦 以这样的角度扮演上帝
优雅的老头杀害了自己得绝症的女儿,只是为了减少她的痛苦。隔空对决的两个超能人士其实是一类人。爱与罪相互统一,魔鬼与上帝住在硬币的两面,我对生命充满了敬畏,眼神里却只有嘲弄。
怎么能这么无聊。。。霍普金斯最近老接烂片也不是个事儿,还是专注舞台剧吧
所以奧汀休眠去當偵探了。。。欸欸欸。作為刑偵類腦殘粉,真的只要劇本不太違和或不科學我都很愛,但是真的。。。通靈啥的,太不科學了,邏輯破案就顯得好弱。BGM超級棒,有幾幕畫面很MV,如果是美劇我就高分了,電影就有點不滿足了。畢竟是演過沈默的羔羊拿過奧斯卡影帝的男人啊。。。
三星半。蛮好看的,何必一定要往深了想呢。 前半段偏乏味,后半段精彩些。不同情况下,你预判了我预判了你的预判,这样的桥段表现的多却单一,各式各样的个人感觉会更好一点。
也算把这类题材拍到极致了
年轻人改变了老头,他将安乐死的概念传给了现在的老头,但是有一个要注意的点,就是老头和年轻人,他们的过去未来和现在是混为一谈的,接受了安乐死概念的老头在过去杀死了因癌症饱受折磨的女儿。但是这个电影里面超现实的部分,跳出时间线的那种画面,我超不喜欢。
影院看的,刚想说感觉一般,对不起主演,看到评论里有说大陆上映是删减过的洁版,顿时决定下载个未删减版再看一遍^_^
题材很特别的一部电影,虽然看得有点昏昏欲睡,尚可值得观看。
其实这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剧本 编剧也尽力埋了很多线 但是不知道是导演的问题还是剧本顺序被调整过 怎么就能拍成这样了呢。。。
剧情其实很美剧……拍的好可以不错……但是还是拍的很一般……可惜了
一场拥有预知能力的超能力者对决,最后却落在安乐死合法性的撕逼上,也是无语。霍普金斯老爷子属于那种长得不帅却能卖脸的演员,每次脸部特写都显得神秘莫测,当然以他的演技来说这种片子不要太轻松。
未来如果可以被更改,那么还可以叫预见未来么?努力了五次终于把这个墨迹玩意看完了,别问我好看么,我特么都不知道这玩意是个啥意思?
感觉情节很抓人,寓意深刻,讨论得绝症的人该不该被安乐死,为啥得分这么低呢?探长Joe的话驳斥了杀人犯的观点,他知道自己来日无多,想做很多安排,不过杀手确实让他没有死于病痛而是公务,能让家人得到抚恤,到底谁对谁错?两个通灵人额头上的伤有什么寓意吗?【下载160115】
超能力大对决!!boss表示我好强,我能看到未来的一切,我看到你把我杀了,所以我死了——哎呀我真的死了,看我果然还是最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