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才不是因为奥兰多呢!
在chatelet看的英语原音法语字幕,于是剧中d'Artagnan一句in french让人无比想吐槽。
话说回来……3个火枪手好像都没怎么用过火枪啊= =开场三个火枪手取走达芬奇设计稿那段实在太帅气啦!
Milady de Winter各种美丽帅气啊!
相比之下三个火枪手都逊色了。
不过她好像平胸诶……至于男主角(应该是d'Artagnan没错吧= =)站在叔们身边气势等于零,在女角身边就变成负,在小国王身边完全被忽略了好么!!
不过王后和国王都好像小了一个size,未免也太可爱了吧!!!
王后出场一直到她开口说话我都一直在想最前面这位应该不是王后吧?
应该是小侍女吧,怎么可能不是小侍女呢……好吧她的确不是= =于是他们后来穿着各种美貌的衣服就在两条飞船上打来打去。
over3D效果就那样吧,摘下眼镜也没啥区别,不过开场好像在3D游戏的场景哟……
一直热爱原著的我也一直非常喜欢奥兰多,于是在看这部电影时,造成了两个我不停的在交锋。
原著那个说:这个拍的是什么东西呀。
真的是火枪手么?
整就是007吧。
为什么阿托斯会和米莱迪在一起啊……为什么波尔多斯像个杀手啊……为什么阿拉密斯成交警了还会给人贴条啊……为什么他们三个人会住在一起啊……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啊!
为什么火枪手会变成这个鬼样子啊!
都快成十万个为什么了。
爱奥兰多的那个说:奥兰多的白金汉公爵真英俊,奥兰多的气质真高雅,奥兰多的一颦一笑都好好看!
奥兰多不能欺负路易13啊!
就是一句话:奥兰多演贵族太合适了。
两个我不停的在战斗,最后终于达成共识:这部片子只看奥兰多。
电影一开场,阿托斯突然从水里冒出来,砍了一堆杂兵,然后米莱迪妖娆的出场。
看着这两人一边调情我一边困惑了,这俩人不是仇人么?
阿托斯不米莱迪前夫么?
怎么凑一块了。
带着困惑,我继续往下看。
看着阿拉密斯披着黑斗篷从墙沿上跳下来,看着波尔多斯用挣脱索铐打倒狱卒,一帮子人又拿着钥匙去找啥船的图纸。
这不是火枪手,这是007。
然后4人碰杯庆祝任务完成,喝完酒,几个火枪手中毒倒下,白金汉登场。
米莱迪把图纸交给白金汉。
并且表明自己和白金汉合作。
看着阿托斯幽怨的眼神,白金汉小人得志的样子。
这不是火枪手,这是无间道。
看到这里我幡然醒悟:可以是007,可以是无间道,但不是火枪手。
导演只不过问大仲马借了个标题再借了几位主角配角的名字而已。
怀着这样的心情看接下来的情节,我淡定了不少。
最起码礼服很华贵,最起码背景很富丽堂皇,最起码特效都做得不错。
但是看到那个巨大的飞艇从天上下来,我瞬间凌乱了。
为毛在17世纪会有这样子的东西啊!!
这么大艘船载着这么多人这么多东西,又是大炮又是火药,为毛还飞的起来啊!!
为毛不会掉下来啊!!
多么高科技啊!!
遇到气流怎么办啊!!
导演你是看了《天空的遇难船》还是OP的空岛篇啊!!
告诉我吧导演!!
咱们一起聊一聊!!
看着这艘船,我在心里默默腹诽:不会后面还有飞艇战吧?
欧!
果然不过多久,这种预感成真了啊!
剧情又变成了加勒比海盗啊!!
这不就是把船在海里开弄到天上去了么!!
最让我吐血的地方来了,由于马歇福伯爵和阿托斯都不爱护自己的飞艇,飞艇终于掉下来了!!
但为毛要掉在巴黎圣母院上啊!!
从这么高的地方掉下来,圣母院居然没塌啊!!
不但没塌尖塔还把飞艇挫个洞!!
连破损的地方都没有啊!!
果然不是豆腐渣工程!!
达达尼昂一剑刺在马歇福伯爵身上……马歇福!
挺住啊,你不能死啊!
你在《二十年后》里还有戏份啊!!
马歇福伯爵,这么个重要角色就这么翘辫子了啊!!
看那个结局,导演貌似还打算拍下部的样子,但是导演啊,马歇福伯爵都挂了,你打算怎么拍啊?
弄个牛歇福、驴歇福出来么???
整部片子虽然是叫三个火枪手,但是阿托斯他们就跟打酱油似的,出场秀一下剑术来个打斗,然后就OVER。
男主角达达尼昂比较惨,除了秀秀剑术耍耍嘴皮子就没事儿了,爱情也来得莫名其妙的。
女主角米莱迪相对来说戏份多点,再加上情节比较丰富,所以角色还算丰满。
本片演绎的最讨喜的角色应该是路易十三,非常不谙世事的样子,没事就卖个萌,喜欢安娜皇后不敢说,见了面就手足无措,看起来像个青涩的少年。
原本在看火枪手原著的时候就希望开花来演白金汉这个角色,他现在真的演了,可是变动太大,愣是成了反派。
给两星,一颗是因为开花,另一颗给路易十三。
幕后制作 老故事,新手法 大仲马的代表作《三个火枪手》已经被无数次地搬上了银幕,这个故事既刺激又有趣,所以一直以来都是电影导演的心头挚爱。
如今,米拉·乔沃维奇的老公、拍摄了《生化危机》、《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和《格斗之王》等动作戏的英国导演保罗·安德森也打起了《三个火枪手》的主意。
在他的“与时俱进”的改编之下,《三个火枪手》保留了原作的时代设定,但是在爱情戏和打斗戏方面将会做足文章。
于是原版的那个关乎于宗教改革的故事就演变成了一段帅哥美女的旷世大冒险。
对于这种商业性的改编,保罗·安德森说:“整部小说的内容非常紧凑,几乎是无懈可击的。
唯有一点啰嗦的地方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我就在想,这么一个跨越了好几个国家、历史背景这么丰富的故事为什么不能改编成一部动作片呢?
于是我就决定要把《三个火枪手》用现在的方式表达出来。
去掉了一些太过于啰嗦和恼人的情节和背景,把这部电影变成了一出冒险为主线的故事。
不管怎么说,一个拍电影的人总要对老的素材进行一定的新鲜的改动、或者是一些时下最时髦的设定,比如说动作场面,视觉特效,日本忍者的功夫,3D等等。
影片中出现了一个飞船,而且还有一些飞船互相射击的镜头。
这是电影中最大的道具了。
制作这个飞船的灵感来自于达·芬奇,他曾经设计过很多兵器,飞船就是其中之一。
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合逻辑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部冒险动作片,而且达·芬奇的那些天才的设计也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 打斗场面升级 吸引保罗·安德森改编《三个火枪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原著中有很多关于火枪手的打斗的描写,擅长于拍摄动作片的他,自然不会在这部电影里减少什么动作场面的数量。
非但如此,他还升级了很多动作场面的火爆程度。
比如说战船的互相攻击,火枪手们和米拉·乔沃维奇扮演的大反派米莱迪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场面。
不消说,这种拍摄的思维是在向着十余年前的《佐罗的面具》看齐。
保罗·安德森说:“影片中有很多动作场面,这些场面虽然以冷兵器的搏击为主,但是我还是在其中加入了很多其他的元素,比如说稀奇古怪的装置、到处乱飞的炮弹等等。
这些元素加在冷兵器的搏斗中,自然会让视觉效果上一个档次,而且还会更为刺激和惊险。
米拉·乔沃维奇在影片中的戏份最为吃紧,她的打斗戏最多。
而且,她还穿着17世纪的服装,有着大裙摆和泡泡袖。
这样的装扮演打斗戏,看上去绝对新奇和刺激。
米拉是一个很好的动作片演员,很多动作都不在话下,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她需要做的是击剑。
她对用剑搏斗并不熟悉,所以只有提前去训练。
几个月的训练之后,米拉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剑客。
那些冷兵器的搏斗,加上现在的电脑特效的辅助,看上去绝对是最新奇的体验。
而且我影片中的这些出色的演员,给了我极大的发挥想象和使用特效的空间。
” 演员阵容夺目 除了有米拉·乔沃维奇之外,《三个火枪手》中还有朱诺·坦普尔、卢克·伊万斯、罗根·勒曼和奥兰多·布鲁姆等明星加盟。
毫无疑问,除去保罗·安德森擅长的打斗场景和华丽的视觉特效与3D之外,这些演员班底就是影片最大的看点。
米拉·乔沃维奇说:“《三个火枪手》一直以来都是那种被包裹在动作元素之中的小说,现在拍摄它自然就要突出这种元素。
这部电影,的确是一部风格新颖的、特色突出的电影。
不仅仅是其中的打斗场面,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娱乐性和很多设定。
我在影片中穿戴起了以往从来没有穿过的戏服,这是小说里的时代的设定。
穿上那些戏服,我顿时就有了一种时代的感觉,自然而然就进入了电影之中。
那些服饰、发型和化妆的确有助于我入戏。
” 罗根·勒曼,这个90后年轻演员在影片中扮演了主角达达里昂,对于电影的拍摄,他说:“这部电影很酷,而且我拍得也很爽。
里面有无穷无尽的打斗场面、冒险情节。
这是我最喜欢的东西。
而且保罗·安德森也希望找一个和角色年龄差不多的演员来扮演达达里昂。
在小说中,他的年龄是18岁,正好和我一样,所以他就找到了我来扮演。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的拍摄让我很过瘾。
”
事实再一次证明,哪怕一部电影平平庸庸,只要到了好莱坞某些预告剪辑师手里,立马生龙活虎,颇有大作风范,不知道是北美观众受够了这一套,还是因为他们熟知导演的功力,所以首周票房低到不能再低了,但北美的票房总是很难去揣测,有时很烂的片子也能赚个盆满钵满,很不错的片子却名利双失。
但就拿预告本身来说,至少我朋友看了后天天想着什么时候内地上映就去捧场,当然最终内地似乎也没有引进,毕竟我觉得她看到正片后会很失望,至少看上去和预告里展示出来的完全不是同一部电影但,你不能说它烂,至少它还挺有诚意,特效也不顺便马虎了事,情节也不至于沉闷无聊,只能说它平庸而已,剧情一般,音乐有违和感(一开始还是挺不错的,后来就乱套了),演技浮夸,部分情节还有点做作,打斗也不怎么出彩,不过看帅哥火枪手们(年轻和壮汉两位除外)的冒险还是挺不错的(至少我朋友看完预告后是这么想的)布鲁姆竟然只是个打酱油的,相当失望另外导演不知道哪来的巨大信心,竟然埋下这么大的续集伏笔值得赞一个的是那个Logo,非常拉风总体评分:3.5/5.0
我看到了华丽的衣服,和一个不会表达爱的国王,还没有一个毛头小子明白,表达你对她的爱。
正如侍女说的一样,他就是个乡巴佬,可是或许是我喜欢看到乡村爱情的那种原野风范,总觉得他俩的感情应该放大一些,而不是最后他为了救她而放弃团队冒死枪来的项链。
最后成就了他的英雄。
但是总体看了演员是没有问题,够意思,没有瑕疵,不足的是剧本。
这是个历史考据贴,带图版请戳:http://nevertown.blog.com/2011/11/16/大仲马毫无疑问是个出色且勤奋的写手,但他是否算得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说起来总让人感到犹疑。
中国人喜欢拿他与金庸相提并论——虽然受到世人的尊重和热爱,却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可见通俗小说的尴尬地位跨越近两百年也未能有所改观。
据说在世时,大仲马曾因卑微的出身和下里巴人式的作品而遭到巴尔扎克的讽刺;传闻未必可靠,不过想想巴老爷子写的东西,我们自然不难理解他跟大仲马是多么不投脾气。
在当时的严肃作家里,雨果倒是大仲马的好朋友;去世132年后,大仲马终于进入先贤祠之时,也正是葬在雨果隔壁。
小说是不是一定要有思想?
是不是一定要给人启迪?
只是为了讲一个好故事,算不算是好的小说?
武侠、奇幻、科幻等类型小说,一向与主流文学是不搭界的,斯蒂芬·金如此热卖,我们也不敢说他是文学家。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除了马尔克斯之外一个比一个难读;奥罕·帕慕克就有本事把一活生生的谋杀案写得要多没劲有多没劲。
在莎士比亚被解读出诸多深沉哲理之前,他也是个爱讲黄段子的下九流剧作家。
活在当下,你要是悬念了,浪漫了,穿越了,英雄美女了,大团圆了,把故事讲明白了,似乎立刻就跌份了。
所以小仲马靠着一部半浪漫半现实主义的《茶花女》,得到的口碑完全不输他父亲三百多卷浩瀚作品里那些英雄主义的梦想。
言归正传。
大仲马与金庸的另一个相似之处,是他们在小说中对历史的态度。
他自己毫不讳言:历史,不过是用来挂小说的钉子。
所以,没有人会以《倚天屠龙记》为依据来评价朱元璋,也不该有人把《三个火枪手》当成法国历史入门。
吊诡的是,无论你怎么鄙视,通俗小说的影响力依然具有不可预测的穿透性——特别是在跨越国境之后。
于是黎赛留在许多人眼中,就被定格成了一个热衷于权术的阴谋家角色。
这后果跟外国人通过还珠格格来了解清朝历史没什么差别。
钉子上的小说我们爱读,钉子上的电影我们爱看,你要是非说电影不符合小说原作,也未免有点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
2011版《三个火枪手》连飞艇都搬了出来,活脱脱一个加勒比海盗外传,搁不住都是为了看着过瘾,你非计较国王和王后的感情、王后和白金汉的奸情、康斯坦丝的年龄和婚姻状况、米莱迪和白金汉的关系,又是图了个啥呢。
虽说对着电影考据小说我不爱干,对着钉子上的货考据这枚钉子,还是有些意思的。
—————-钉子的分割线————–黎赛留《三个火枪手》里,红衣主教黎赛留是个脸谱式的反派头目,可能还没有米莱迪给人印象深刻。
事实上,若比较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在历史中的重要性,黎赛留是当之无愧头把交椅。
甚至有人说:若没有黎赛留,就没有现代法国。
秉持君主权力至上、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黎赛留带领当时一盘散沙的法国突破哈布斯堡家族的封锁和天主教会的控制,在劲敌环伺的欧洲打造出了强有力的中央专制政体,留给光明王路易十四一个绝好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玩弄权术不可避免,外交手腕耍得不少,镇压民众毫不留情,打压异己是家常便饭,控制舆论更是不可或缺的手段——甚至有人说正是黎赛留发明了新闻审查制度。
因此,说黎赛留阴险狡诈、冷酷无情怕是不冤枉,但要如小说和电影中一般,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个人权力而牺牲国家利益,则大大有悖于史实。
“我的第一个目的是使国王崇高;我的第二个目的是使王国荣耀”,在《政治遗嘱》中,黎赛留曾如此自豪地宣称。
他是如此说的,也是如此做的。
在国内,他打压教会和贵族势力,使君权达到巅峰;在国外,他极具前瞻性地成为现代外交第一人,为削弱对手无所不用其极,终于使法国在混乱的欧洲三十年战争中成为最大的赢家,面对衰落的西班牙和陷入分裂的德国而坐享其成。
所以如果三个火枪手和达泰尼昂总是给他捣乱的事儿是真的,那到底是谁背叛法国呢。
在追求一个强大国家的道路上,身为教士的黎赛留肯定多次违反教条、教会利益乃至俗世道德;对路易十三的王后奥地利的安妮,他确实抱有敌意。
然而对法国和路易十三本人,依历史判断,他从无贰心。
路易十三事实上,路易十三虽然早年曾流放黎赛留,但在黎赛留东山再起担任首相之后,君臣二人便成为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或曰忘年好基友。
甚至在著名的愚人日事件中,当太后美第奇(这也是一个马基雅维利式的可怕女子)哭哭啼啼要求路易十三干掉黎赛留,朝廷上下包括黎赛留自己都以为他完蛋了,谁想到路易十三依然霸气地给他撑腰,转而流放了自己的母亲。
可见,路易十三虽然看起来能力平庸,却至少懂得用人不疑;而且从国家的角度看,他也颇具伯乐慧眼。
这位国王被称为“公正的路易”,且长期有同性恋传言;联想黎赛留对安妮的敌意和君臣二人的铁杆交情,真真让人不能不浮想联翩啊~~奥地利的安妮至于路易十三的王后、奥地利的安妮,由于她是哈布斯堡王室成员,法国劲敌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的女儿,所以黎赛留看她不顺眼乃至怀疑她对法国的忠诚是顺理成章的;至于因爱生恨的传言,恐怕有点离谱。
此外,安妮王后和路易十三自14岁达成政治联姻以来感情一向冷淡,基本处于冷宫状态,用不着黎赛留费这么大劲挑拨离间。
不过,这委屈她也受大了。
毕竟黎赛留和路易十三去世后,是安妮含辛茹苦为路易十四摄政,并重用黎赛留指定的接班人马萨林,终于把一个强大的法国好好地交到了路易十四的手上。
白金汉公爵英国白金汉公爵是查理一世的宠臣,著名的小白脸,公认靠脸蛋和口才上位,很难说有没有被潜规则过。
据说钻石项链的事儿有迹可寻,想想春闺寂寞的安妮,也没什么不好理解。
跟黎赛留相比,这家伙完全是个打酱油的。
火枪队《三个火枪手》的故事发生在17世纪,题目中“火枪手”一词为Musketeer, 源自“火绳枪”即Musket,一开始是拉丁文中某种投掷武器的名称。
小说中明显可以看出当时小型热兵器还不算很普及,被称为火枪手的国王护卫队成员大多还是以剑术闻名。
虽然早在14世纪,意大利兵器库清单中就出现了“小型手炮”的记载,但直到15世纪,笨重的手持火器以极其糟糕的精度和装填弹药时的繁琐出现在战场上时,依然需要与长矛兵混编,杀伤力虽大却不太具有实用性。
16世纪,以牺牲杀伤力为代价,加之燧发装置的发明与改进,火枪的体积和重量终于被控制在现代步枪的级别,真正开启了火器时代。
不过由于近身作战时灵活性太差,大部分骑兵还是会随身带刀剑。
路易十三创立的国王护卫队被称为火枪手,这些精锐骑兵人人都有好几把枪,有随从帮忙带枪和装填弹药,在当时等于是拿钱堆出来的。
他们一般是家道中落或有名无钱的贵族子弟,要么就是无权继承家族财产和领地的非长子,从小经历严格的剑术训练,加入卫队半是为荣耀半是为糊口。
战争时期国王护卫队是要上战场的,不过和平年代他们就驻扎在巴黎城内,若非国王召唤,尽可以四处闲晃,骄横惯了的他们也难免惹是生非。
黎塞留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压制贵族权力,对当时盛行的私下决斗予以严厉处罚,甚至处死了几位贵族子弟,所以小说中主教卫队和国王卫队之间的冲突是确有其事的。
至于几位火枪手和达泰尼昂,据说也有历史原型,只是在我看来无足轻重,相比之下我也没有兴趣去八他们鸟~最后,我曾经淘到过商务印书馆的《黎赛留传》,好看得很,可惜后来被人借走至今未还。
希望有朝一日能找回来。
这部电影,只能用华丽的盛宴来形容。
精致、细腻、复古、考究是其标签。
好多人说跟原著的角色塑造差太多了,蛮吹毛求疵的,要是完全忠实原著,有多少人有耐心看下去?
现在可是看场面的时代。
其实剧情很简单,四剑客去伦敦帮法国王后抢回被偷的钻石。
主角很多,但是颜值都蛮高的,尤其是女主角们,那个王后的侍女真是美到爆啊。
导演对那时候的穿着布置很考究啊,当穿着高跟丝袜翘着兰花指说话娇滴滴的国王出场时,简直对以前欧洲人的时尚和品位表示五体投地。
米拉迪换上类似丝袜的时候,不得不感慨,时尚,中国落后欧洲200年啊。
国王和白金汉公爵频频更换礼服,相当华美啊。
宫殿的布置,风景的表现,真的给人一种视觉享受,哪怕当风景片来看,都算合格,最起码导演是努力表现自己对细节的重视。
最后的决战是在飞船上进行的,那个类似机枪的东西,以及可以转圈发炮的小火炮略先进啊,小船撞大船也有点扯。
那时候的人真是彬彬有礼,礼仪多,废话也多,但是动作场面真的不太好看,感觉就是提着剑比划几下,感觉很儿戏,搞几个香港 的武术指导就好看了。
王权和教权,背叛和忠诚,在欧洲史上真的是永远的主题。
但是电影真的蛮好看的,如果有续集,一定去支持。
一定会有续集的,对吧?
和那个2023版的电影一起说。
表现方面:2011版的电影画面更亮,米莱狄、达达尼安、康斯坦斯等演员更年轻现代可爱,全员帅哥美女,赏心悦目。
2023版有些片段像冰与火之歌最后一部那样黑洞洞的,走一个比较现实的画风,其他时候是很古典、油画那样的风格,也挺好。
王后倒是两部剧里都一样好看,2023版更好看点。
剧情方面:2023版台词和剧情是正常人会这么说的,相比起来更合情合理。
就是咋还加了造反的戏份。
2011版台词和剧情经不起推敲,有点像动画片的水平。
2011版是让米莱狄去皇后那儿偷首饰放到白金汉宫密室,啥人会这么干啊。
另外米莱狄武力值是超人。
想象力方面:2011版本加大分,看了就知道,还能奇幻上。
那个国王演的像查理的巧克力工厂里的德普,叽叽喳喳有点意思。
可能是期望太高,作為週末電影略有失望。
開場的效果是碉堡了,3個大叔很有愛,神父兄還被我錯認成布魯姆,米姨簡直是不老妖精。
但是男主羅根出來場面就有點突兀,調情段子莫名其妙,後面的劇情基本就是圍著他轉。
布魯姆出場後上上下下都是傑克船長的范兒,精靈王子被帶娘了,囧...剩下的主教和衛隊長實在醬油得可以。
國王皇后沒啥子存在感,不過女仕倒是挺亮眼的。
接下來就是happy ending的老套路,最後還特意加上米姨未掛的橋段下文大條的段段,保羅兄明顯是在照顧老婆嘛。
男主小弟還是太稚嫩,跟一群氣場強烈的群星包圍下明顯hold不住場面,波西米亞的神火之盜裏還可以耍青春,在這片子裏就成了小屁孩裝老成,一張大好青年的臉實在不適合耍流氓。
也許神火之盜裏的反派小哥略帶點邪氣來飾演主角效果會更好。
PS:我擦,Ray Stevenson還真是北愛人,之前的《殺死那個愛爾蘭人》就演老鄉,現在又來演法國人打英國人,真是很英格蘭有仇啊
很是热闹有趣,动作戏有趣,场景大胆,天马行空,极具想象力,非常有娱乐精神的一部喜剧片。。。
米拉·乔沃维奇的御姐味道十足,必须在续集给她加戏啊,怎么看她越来越觉得性感了,特别喜欢那双不算细的大美腿。。。
stereotype化的电影丧失了人性,变成了美国垃圾。
剧情灰常扯淡,还好最后的空中飞船大战看的着实过瘾,撑起整部影片。女主是生化危机女米拉·乔沃维奇,难怪看的眼熟。。。卢克·伊万斯和奥兰多·布鲁姆影片中我傻傻分不清,囧。猪脚该是小年轻,三个火枪手只是陪衬吧,套了个电影名
妹子太好看了简直我理想的TYPE(¯﹃¯)(揍死)
你们在说什么
这玩意还准备来圈钱,卖帅哥。
帅哥养眼,基情四射,既复古又现代,看起来很欢乐。
违章停马,我笑了
好无聊啊,也不换乐啊,打斗场面好假,特效和3D效果也很一般。剧情也没营养,爱情戏尤其突兀,看完就看完了,没找到任何的亮点。好像人物塑造还挺丰满的。
好娘炮的法国国王!
十三穿得好看,米拉打得好看,女仆长得好看,公爵哪都好看,至于火枪手么,还是去看原著吧
(¯﹃¯)
去年的片子………………………………
为了帅哥美女,我给个高的
导演你怎么不死一死?
orlando的戏份实在是太少了好么。
四星,给完美的3D视觉效果
看完书再看电影觉得太怪异了。觉得书中最精彩的莫过于米莱蒂被囚禁之后的故事。
萌
只用女主角一个人就可以撑起整部电影,三个火枪手纯粹就是出来打酱油的吧。
华丽的洛可可建筑和蒸汽朋克的战船,五彩缤纷的衣装和白里透红的美人儿,古装版碟中谍和飞天版加勒比海盗。其实这样的混搭和极富浪漫主义情怀的影像风格是很契合原著的精神的,要是故事再有逻辑一点,人物再塑造得丰满点,台词和动作戏再打磨一点,这部影片应该很优秀。可惜,没有那么多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