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鸟
High Flying Bird,空中飞鸟(台),球高志远(港)
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
主演:安德烈·霍兰,莎姬·贝兹,比尔·杜克,梅尔文·格雷格,索尼娅·孙,扎克瑞·昆图,凯尔·麦克拉克伦,格伦·弗莱舍尔,凯莱布·麦克劳克林,米歇尔·洪,杰瑞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简介:史蒂文·索德伯格将执导全新影片[高飞鸟](High Flying Bird,暂译)。塔瑞尔·麦卡尼([月光男孩])打造剧本,安德烈·霍兰将加盟该片。故事讲述在NBA停止时期,体育经纪人迪安(安德烈·霍兰饰)向新秀客户埃里克介绍了一个引人入胜但颇具争议的商业机会。该片将于本月展开拍摄。详细 >
你要说这是烂片,你会觉得扯淡,说好,你还是会觉得扯淡,和索德伯格的近几年作品一样
索德伯格和其他拿iPhone拍戏的导演区别在于,他真正的给iPhone创造了试听语言,只要把剧情跟现实NBA分开看,简直不能太爽。此片最大的缺点在于编剧对NBA的商业运作模式理解依旧是肤浅想当然的,纽约尼克斯的两个两年里一轮秀真的在停摆里掀不起这种浪。
好久没回豆瓣,老过文艺范的岁数了。随意间看了这么个曾经以为很独立片的片子,突然想起豆瓣。我总是欣赏人家用手机拍电影的,这是让电影事业平民化的关键。其实是很闷的故事,靠些话痨撑着。结尾有点烂,不过号召黑人起身反抗机制的这个思路不错的。
拍摄的技术上说没什么问题,全部用iphone拍摄也是ok。但故事本身对于并不了解NBA停摆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些boring,而对于确实知道的人来说又显得很幼稚……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索导那部杀青后三小时就初剪完成的iPhone电影😂。索德伯格向来很强,不管是大制作明星成打的罗汉系列,还是这部手机拍的,仔细想想共同之处真不少,这部还真有点冒险、偷盗片的感觉;虽然说的是NBA行业内部的纠纷和矛盾,但全片竟完全没有任何比赛镜头,大量的对话确实让人有些难以跟上(还好现在网飞都自己带中字了),索德伯格用一个经理人的视角,寥寥几个角色,就拍了一部体育届的职场、劳工、种族多种主题融合的电影。虽然这个经理人仍旧是在最大程度上地在现有体制内存活,并没有真正做到去打破。索德伯格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长期跟看的导演,当然,一般人也跟不上他,谁知道他现在此时此刻是否又剪完一部新片了…
那些个对话场景是怎么构思设计出来的,运动和剪辑带来的场景构建一场比一场奇异,这样的实践效果提醒了我们常规制作中一切规则都是可以随意打破与建立的,放弃非要追求的某种表达意义在此中尤为重要。
内里还是反映黑人斗争的主旋律,外面裹着NBA的体育外衣。但总感觉将商业联盟的劳资博弈想的过于简单化了。穿插的现役球员访谈增加了难得的真实感,多出的一颗星给可爱的唐斯老弟。
全片基本由对话组成,看NBA球员经纪在72小时内如何策划组局结束停摆,这期间利用了当下社交网络的影响力以及网飞,哈哈,用假借和网飞商业谈判过桥,这波植入可以的!
2019-02-10 21:32:31
本质上还是索德伯格那类行骗电影,加个人与体制的博弈与抗争,月光男孩编剧又是篮球题材所以自然能掺杂黑权自由,只是我想说这位新秀自身天赋也没太异禀与之牵扯的劳资纠纷有点强行。关键点在于球员与老板重新洗牌,现在是球员公会占主导权,所以大家都拿更多钱,但就是这样才让这项运动本身的love太消失殆尽,just business
5分,这个调度太无聊了。
NBA停摆,球员和资方直接的博弈,也是对电影行业的隐喻,所以要用iPhone来拍,要用Netflix发行。这个角度一理解,对片子好感大增。大多观众对片子观感一般,估计和片中太多专业概念脱不了关系,对NBA不熟悉的人怕是很难跟上。
冷冽空间
【B+】如此轻盈的对话戏,简直盖过了一切瑕疵。索德伯格把正反打玩到了极致,声画抽离、机位设置与角色比重的运用是如此娴熟自如,广角镜头从始至终都在扩展视野,也在扩展影像美学的边界。影片内联盟、经纪人与球员的关系似乎也可以引申到影片外流媒体、拍摄器材与播放介质的争斗上,很显然,球员/影像美学才是奠定这一切的基础。其实题材完全可以扩展成一部十几集左右的美剧,但显然索德伯格显然志不在此。
快节奏的剪辑和微略畸变的镜头,插入真实访谈,这次还多了一些纪实味道摄影风格,最后辅以一个精彩的危机解决故事
对话戏的一百种拍法
一些奇怪的镜头设计,有点微纪录片也有点剧情脉络,还行吧还行吧
二刷
一直逼逼,不停逼逼,逼的都是脱离实际的瞎逼逼
传说中iphone拍完后三小时初剪出来的片 比想象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