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平静温婉的故事,夹杂着一点点冒险的情节。
故事的人和一个小细节,似乎都隐约透露着很多想要说给我们听的话。
宫老已经是老爷爷的年纪,站在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让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么看待这一辈子,怎么看待人的人生的……我总以为,人老了以后是会回到生命最初的状态的,他们以这种方式,向生命致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影片刚开始一分钟,就被歌声打动了。
有点欢快,还夹杂着些许宁静和阳光的味道,这是最好的开始。
我不禁暗暗地想。
阿丽埃蒂的屋子简直美的不像话。
最喜欢那个瓶子的设计,转角处有新空间的感觉。
阳光透过瓶子更加通透,整个空间就明亮立体了起来,但这仅仅只是影片中小人一家创意的很小体现。
房间中的铺满的鲜花,扎头发的夹子,被Arrietty用作剑的大头针,柠檬皮灯罩,还有不干胶也能当作攀岩的工具……其实这也是我看这部片子最大的感触,在我们看来早已经习惯的东西,他们却在用着他们做各种有趣的手工活,得以生存下去。
我们所有人,不论小人还是人类都只是借住在这个星球上,我们用智慧和想象还有勤劳做出各种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东西。
在看到阿丽埃蒂的爸爸在橘色的灯光中认真地修补工具的时候,我不禁自问:有多久没有体会到生命最本质的乐趣了?
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手工活很多都被机器替代了,身边不再有自然的身影,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这份从劳动中感受到的美好的存在感,也不再有因为自然的美丽而折服的惊叹。
对阿丽埃蒂的妈妈来说,看海是她心中最向往的事情,有期待是比事物本身更美好的状态。
而海对很多人来说,也许就只有一张机票的距离而已。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们丢失了那份最质朴而通透的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借东西的小人。
其实,我们可以把借来的生命活得更好。
也许这意味着把书桌布置得更漂亮,也许这意味着在房间的墙壁刷上喜欢的图案,也许这意味着躺在草地上看书,也许这意味着关掉电脑,用画笔用剪刀用缝纫机用什么都好,就是用着双手,用我们的想象,做一些机器无法代劳的事情……我们借住在这里,然后用双手和想象带给自己一个更贴近本质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阿丽埃蒂的爸爸,他给我一种很酷的冒险家的感觉。
他的工作就是借东西,但是这份工作又是很有趣的冒险。
既能发挥创意和想象做各种新鲜的东西,又能够在人类的房间里各种探险。
这和我们今天很多人的工作不同,我们就是上班对着一台电脑,下班疯狂地玩,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把工作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来做?
那是我向往的状态。
小人妈妈是个很可爱的女人。
虽然她平时神经脆弱但是她却像小孩子一样纯真充满幻想和期望。
比如她一开始很怕黑皮肤的小人,但是后来有是几个人里面对他最热情的一个;比如她在女儿自责的时候对她说让我们一起来建造一个比以前还要好的家;比如她一直想要去看海……她的出现似乎在提醒着我们要乐观要充满期待,不论发生什么事。
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我所在所有宫老的电影中最喜欢的一个。
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做适当的事,礼貌温和,长的还帅哈哈。
在阿丽埃蒂和爸爸去他房间借纸巾的时候,他却只是呆在那里让她不要害怕,不惊讶不冲动地捉住她,而是尊重她的生活。
这种和谐共生的方式,也暗示着人类和自然界其他生灵最好的相处方式吧,比如那只猫也是,从敌意到友善。
最后道别的那段,两个人在拂晓的微光中对视,就那么直视,再也不躲藏的时候,却已经离别。
忍不住哭了。
正如翔说的,你是我心脏的一部分,我永远不会忘记你。
你是我心脏的一部分,因为遇见你我才重新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你是我心脏的一部分,因为你那么可爱,在我生命中留下美好的痕迹。
你是我心脏的一部分,因为你我懂得了生命。
我想这是宫老借助男孩之口想要告诉观众的:将阿丽埃蒂当作我们心脏的一部分,记得他们如何在活这借来一生,记得生命的重点。
因为人类,也只是借助在地球这块土地上的族群。
在经历了跌跌碰碰的一辈子之后,很多人都悟到,其实生命最初的状态,就是最理想的,一如小人阿丽埃蒂。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和安静的美少年阿翔虽然不能在一起,但是这份爱,拥有过就已足够。
他们分别的那一刻,她抱着他的手指,额头抵着他的指尖,然后把发夹放在他的手心,飞快地离开,恍惚间一滴泪滴落。
看到这一幕,我感觉的是释然。
她走的潇洒,坦然。
他亦不做挽留。
“你是我心脏的一部分。
”这句话足矣。
这份纯真有度的感情足以温暖少年少女剩下的征程。
有的爱,拥有过就很美好。
这份简单的爱情就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不纠缠,不痴妄,彼此给予珍惜、尊重。
你诚心守护,我真心相待。
仿佛花儿缓缓开着,一片片展开她美丽的花瓣,不疾不徐,芬芳将至。
少年和少女的记忆,仅用一颗小小的方糖,就足以承载所有的甜蜜。
少女的冒险也是吸引我的一部分。
出发前自信满满,充满好奇,穿上最好看的衣服,带上发夹,焕然一新,踏入新的征程。
一步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
年轻的时候,谁还没有一个期待一展身手的心。
对少女来说,为了生存去借物,不是一项危险的任务,而是一场迫不及待的试炼。
这场试炼虽因被人类发现而中止,但是却意外展开了一段美好又危险的回忆。
一块没能借成的方糖,也开启了这个故事最精彩的部分。
没想到结局是这样的,男女主角各自去面对艰辛未来,这么“现实”又这么励志。
不像童话梦幻,倒象“看清了这个世界依然爱它”的真勇敢。
而翔和阿蒂之间,也是阿蒂更像是个强者,虽然就世俗而言,生病的少爷总是少爷,小人却只是小偷罢了。
但恰恰是信念坚定的阿蒂,激发了翔生活的勇气。
其实面对生活,我们谁不是弱者呢,能坚定地走下去,需要巨大的勇气。
翔初遇阿蒂,一片热心,又送糖又送厨房,可正是他的行为几乎给小人儿带来灭顶之灾,这就是现实,良好的愿望未必会给对方带来好的结果。
而小人族面对危险早已习惯谨慎应对,阿蒂接受友谊的做法,是违规和莽撞的,也果然带来了灾祸。
但热情真的一无是处吗?
翔还是尽力帮助他们脱困,阿蒂也感受到了支持和友谊。
在共同对抗阿春的过程中,翔了解和相信了阿蒂的能力,不再觉得自己有资格“施恩“,而阿蒂终于相信翔是朋友,人类不全是危险的。
结尾翔不再阻拦阿蒂离开,该是对她的处境有了更多的理解。
也许我们终将各自走完自己的人生,但来自别人的接纳和支持,会让我们在路上多一点温暖。
如果要“定性”,小人们真的是“偷”不是“借”,不告而取还不归还。
但,一片月桂叶子就可以用一年的小人,又能用掉人类多少资源呢?
今天恰好看到北极熊因为冰川融化而瘦骨嶙峋甚至饿死,或者种族之间都在争夺这世界上有限的资源,但在占优的时候,能否不要穷凶极恶锱铢必较,试着给弱势方一点仁慈?
所以我能理解阿春不喜欢小人,但无法接受她在抓住小人以后贪婪得意的笑容。
但阿春总是有的,而小人也还要生存,希望每一个翔都治好自己的心病,愿意活下去,世界也许会变得好一点。
有人说,《赛车总动员2》遭遇低评价,宣告了皮克斯神话的破灭。
东方这边,随着宫崎骏年事已高,吉卜力始终伴随有一种不安,不安背后是后继无人,宫崎骏无法放手。
他动画片里的人物能施展魔法,但在现实中却不能阻止时间的流逝。
有了《地海战记》的前车之鉴,可以看出,《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影片始终伴随有一股淡淡的伤感,那是阿莉埃蒂被人类发现,失去了心爱的家。
同时,翔的心脏也不堪重负,需要一场手术的挽救。
一般说来,这会让人联想及宫崎骏的创作焦虑,但他却没有放任这种糟糕的情绪。
可以看出,如果是遭遇现实打击,《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的结尾就不会是清晨日出,打完气还略带希望,那应该是一场黄昏的告别。
宫崎骏延续了他对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关注,崇尚并且敬畏自然。
开场镜头从天上落到地下,进入森林中。
翔仰起头,看到了透光的树。
后来,翔躺在在草地上疗养,阿莉埃蒂爬上屋顶,看到了壮阔美丽的一面,这些都是亲近自然,展示自然的魅力与魔力。
在我看来,片中最有意思的一处细节是这样,镜头从阿莉埃蒂的家往后拉出,出了气窗,一个别墅全景。
从小到大,形象比较,但与此同时,由于画框的存在,影片里的人类,好像被更大的一些东西(观众)所注视和观察着。
这个话题同样可以引申为,人类是否也是借东西一族,并且被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照顾着,比如大自然,或者更高级、神秘的一类生物。
谈及为何搬家,翔和阿莉埃蒂有一段对话,他感慨说,作为物种的小人族快要灭亡了,而人类有67亿。
但一会儿,他又捂着胸口说,跟自己没关系。
这像极了宫崎骏的说教,人类数量再庞大又有何用,他们甚至不知道敬畏自然,只会索取(《风之谷》到《幽灵公主》)。
可能宫崎骏的影响真的无处不在,许多人也觉得,这部影片没什么米林宏昌的个人风格——至少还没有明显形成。
然而,《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毕竟是小格局作品,处处以小见大。
地板下的迷你小屋子,借东西路上的别有洞天,一直到外面的花草树木,多数场景都没有远离那所别墅。
在日常生活的奇观冒险以外,它继续重复着宫崎骏作品主题,要让头和手紧密联系,让人类和其他神灵鬼怪和平共处,那只能依靠心(所以,翔的心脏手术应该不是一个意外)。
电影保留了老爷子偏爱的欧洲风味,吉卜力继续用知名影星当声优。
一如既往,片中几乎没有恶人和坏人的设定,管家的春姨面目可怖,但抓到阿莉埃蒂妈妈后居然是手舞足蹈,好一个愚蠢和无礼的人类。
站在成人角度去分析,《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多出了理不清的复杂。
对孩童来说,也许能看到视角的新奇,战胜成长中的孤独感,坚持不懈努力下去,那么吉卜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南方都市报 木卫映画 http://gcontent.oeeee.com/2/a2/2a27b8144ac02f67/Blog/0af/f01a4e.html】通过生活在封闭世界小人的惊讶、恐惧以及心灵交流的描写,来拷问“何为信任”这个问题。
——福本次郎(影评人)借小人少女阿莉埃蒂的视角来讲述常人世界的故事,在这里,日常生活的一切切都变成了大冒险。
——渡真知子(影评人)影片品质较高,但流畅性稍显不足。
——前田有一(影评人)
夜晚的归去,朝阳的初始,池水的粼粼波光,芦苇的轻轻摇曳,离去离去,带着新的希望和美好的回忆离去。
初见叶丛,一撇惊心。
入晚借物,一再相见。
遗落方塘,雨中送至。
小小人一族,族规为不可被人类发现,若然,变得搬家离去。
人类男孩一家,因为许久许久以前见过小小人一面,特地制作小屋想要留给小小人。
但,终究人类与小小人无法相处。
即使人类存着心善想要与之相处,但借物一族的小小人想靠的还是自己的借物之力,遵守族规。
故事最后的再见,开始不融洽的猫领着男孩去与女孩告别。
男孩送上最初女孩没有接受的方糖;女孩流泪祝愿男孩手术成功,并留给男孩贴身的发夹。
男孩看着女孩离去的方向,说下“你成为我心中的一部”。
也许,多年以后,男孩会将这样的回忆告诉他的后代。
初遇庭院,再见溪边,彼此共存回忆,分开生活下去。
【PS:清新的画面,舒适的民谣,淡淡清澈的片片插曲,柔软了我的每一个感官。
】
阿莉埃蒂 爱娇羞(初次见到男主角脸刷的一下红了)不计较在乎自己的身材 (身子拇指长大小)贤惠 (喜欢洗晒衣服,帮妈妈做家务)有爱心(把西瓜虫当球球玩 并且玩腻后放生,爱猫猫)不物质(归还砂糖,见到高档厨具眼不红,妈妈则不然)时尚(小夹子当发卡用)有责任心(喜欢充当一家之主)大胆(喜欢爬高入下)爱生活(家里各种品质,各种情调可以看的出)爱挑战(爸妈没发现的情况下,擅自去见男主角)细心(捡到大头针)说话声音不大(声波距离较远,撤出嗓子喊,也只有十几分贝)爱自然画画草草(什么✿呀艹啊都乱入卧室)不怕昆虫(见到蚂蚱,西瓜虫蚂蚁眼睛都不眨一下下)爱大头针(喜欢被插的感觉)爱绳索(艘的一声别提多爽了)很可爱(个人觉得宫女郎的全部优点集聚于一身)阿莉埃蒂下次不要取个像跑车一样的名字好不 记不住啊!!
哈哈哈
提起吉卜力这个经典品牌,会让人联想到怎样的意象?
油画般浪漫的世界,时而自然清新时而典雅堂皇;异彩纷呈又荒诞可爱的幻想,将这个世界妆点成不可思议的梦境;来自于童年臆想的美丽故事,每位观众都能在这既熟悉又陌生的童趣中找回内心的纯真烂漫;大手笔的配乐制作,让这个世界更加沧桑、浪漫、动人。
从《风之谷》、《天空之城》、《幽灵公主》这些极具沧桑感的早期魔幻风格作品,到《听见涛声》、《岁月的点点滴滴》、《萤火虫之墓》这些现实主义作品,再到后期《千与千寻》、《豪尔的移动城堡》这些将日式的浪漫幻想发挥到极致的作品,吉卜力二十几年间带来的一次次感动一层又一层的融化、洗涤着心灵。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俗的洗练用虚伪和事故将心灵蒙上一层又一层的尘垢,让那些浪漫与美好不再轻易被忆起。
时隔多年后,《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如同映着鹅卵石光芒的清澈溪水,用清新的故事和画面、清脆而悠扬的音乐,再次将封尘已久的感动洗刷出来,久久不能散去。
虽然没有宫崎骏,没有久石让,这仍然是一部没有让人失望的吉卜力作品,是一部有着吉卜力血脉的彻头彻尾的吉卜力动画。
也看到豆瓣上有朋友说觉得这部作品“内容空洞”“没有新意”等等。
当然,每个人对吉卜力的理解不一样,期望也不尽相同。
我所理解的吉卜力,既能打造出《幽灵公主》这样沧桑魔幻的史诗,又能描绘出《萤火虫之墓》这样现实主义的肖像画,也能冲泡出《岁月点点滴滴》这样的清茶,更能绽放出《千与千寻》这样无与伦比的浪漫幻想;这些作品故事和叙事风格迥异,但始终有一个灵魂贯穿始终,那就是:通过或荒诞或真实的故事感动人心纯真的一面,从而让人们从此乐于与自然和谐发展、与其它人和平共处。
而这点,也恰恰是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是一部清澈的故事,如同薄荷香草般沁人心脾,从开篇便已散发着香气:萦绕在耳边的清脆竖琴和悠扬女声,水彩画般美丽的庭院草丛,无不让人飘飘然沉醉其中。
这部故事清澈到没有明确的情节,甚至没有开始、没有结束,仅仅就是一段故事,就像在站台上的你突然看到过站的列车上,坐着一位清纯美丽的女孩,虽不知始末,但是带给你数日的美好回忆和留恋。
也正因为故事简单,但我爱它甚至胜于《千与千寻》《豪尔的移动城堡》这些荒诞晦涩的故事,让人觉得清澈而流畅,与整部作品的风格融为一体。
然而生在这个浮夸的时代,已经很少有作品能让人远离喧嚣,体会到真正的安静和感动。
炎热的夏季欣赏这部作品,仿佛置身于小溪旁野花盛开的草地上,静静听阵阵微风袭来,看水面波纹粼粼,感受小草划过脸庞的清静。
毕其功于一役的心脏手术,结果还是失败。
他的胸腔被小心地打开,草草地缝合,他被推进安宁疗护室,医生宣布,他余日不多,只剩几天寿命。
一切积极抢救设备都撤除了,他自此得以有片刻的宁静。
他觉得自己能看,能听,只不过他看见的东西别人看不见,他听见的别人也听不见。
他终日睁着失焦的双眼,时而微笑,时而蹙眉,时而轻声呢喃。
医生说,谵妄症状在临终的病人里,很常见。
他发现,自己是躺在姨婆家的床上静养,等待着下个礼拜的手术。
医院的消毒水味已很遥远,窗外飘来田野的麦草香。
姨婆有意无意地告诉他,这个房子里有小人,姨婆的父亲见过,还为他们到英国订做了小房子。
美丽又活泼的阿莉埃蒂才十四岁,她是草叶上滑落的露珠,是深夜桌子边缘悄悄走动的脚步,是纱窗外裙摆飘飘的窈窕身影。
她用紫苏叶子遮着自己,用纸巾遮着自己,用被狂风吹乱的窗帘挡着自己。
不过,他的生命力还剩得太多,他还见不到阿莉埃蒂的样子。
他拿起阿莉埃蒂丢下的方糖,轻轻放在出风口。
“忘记的东西”,纸上这么写着。
是谁忘记的东西?
是阿莉埃蒂,还是他?
为什么借东西一族不能被人看见,被人发现就要搬迁到别处去?
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还是在保护着他们所珍视的人类?
常听说有人重病,看见病房里沸反盈天,仿佛童话世界。
我将《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看作和《基督最后的诱惑》一样,是死床前满怀感情的辉煌终演。
要不然,为什么乌鸦总是追逐着小人?
为什么见过小人的,都已是过世已久之人?
为什么随着男孩病情的恶化,阿莉埃蒂和他的友情,才会越来越深,越来越牢固,乃至成为他心脏的一部分?
终于,他躺在花香四溢的田野上,阿莉埃蒂答应和他相见。
往上看,再往上看。
阿莉埃蒂出现的那一瞬间,田野的花海都被风吹得仿佛飞去。
生命在行将熄灭前,原来是如此的清新,流动,鲜明,充满了欢愉。
若没有告别,又怎会有“你真美呵,请停一停!
”的狂喜。
如此深爱着吉布力,是因为其唯美和诗意的设定,总是不言不语地落在阴阳挪转的微妙境界。
有这个世界的神秘来作背书,令人生腻的怀旧和田园风,便进阶成为真正恢宏而有余味的古典式的抒情。
龙猫是带走两姐妹的死神之假说,曾经让热爱龙猫的人们不寒而栗。
其实,何必要害怕?
如果美丽的小人阿莉埃蒂是死床前的谵妄,怎能确定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不是如此?
我们都是盲眼的浮士德,将死灵掘墓的声音听作毕生的伟业。
好在,最终会有热情的旧友来同寂寞恐惧的我们作伴:对有些人是暖热胖大的龙猫,对另一些人则是轻盈调皮的阿莉埃蒂。
只不过,我们现在暂时忘记了。
微风拂过耳畔,光芒洒在脸上,彼此间眼神的碰撞,他给予她一块方糖,她给予他一个发情与不舍,她的泪珠飘散在空中,只因为时光中有你,所以记忆便开出来最美的花。
对于男主翔来说,阿丽埃蒂出现在他的生命中,就像一抹阳光点亮了他的世界,他渐渐因为阿丽埃蒂重拾信念,初时的牵念已经难以放下,他觉得阿丽埃蒂在他的身边便能抵过三春日暖,万般温柔只为她。
原来让一个人变强大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一个想要保护的人。
至于阿丽埃蒂,你借我一颗方糖,我还你终身不忘,祝你在世界的另一边好好生活。
若人生只能相见不能相守,人生最好不相遇。
这是一部怎么也不会感到厌烦的电影,它带给人的不只是感动而是对一个美好的具现化。
少年与阿丽埃蒂那份朦胧的感情就像一块甜甜的方糖,尝到的是满口的甜蜜。
少年看着走远的少女眉眼间是从未有过的坚定:“你已经是我心脏的一部分了。
”是啊,无论你在何方,你的身影永远在我心里,祝你一生安好我的姑娘!
向来不喜欢喊口号,对于那种煽动性的话语也会自动屏蔽。
但是看了《借东西的艾利埃蒂》的创作记录还是觉得。
吉卜力的手绘漫画一定要继续走下去!
其实,像我这种伪漫迷离开动漫已经好多年,只有吉卜力的片子还能让我老老实实坐下来看下去。
该片是吉卜力动画公司2010年的新作,日本那边已经上映3个多月了,但内地还是无缘看到传说中的《借东西的艾利埃蒂》。
与无可奈何中看的这个纪律片,片中宫崎骏爷爷满头的白发啊,看着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今年70岁的宫崎骏带领着吉卜力为动漫界贡献了《风之谷》《龙猫》《魔女宅急便》《天空之城》《幽灵公主》《千与千寻》《萤火虫之墓》《岁月的童话》《侧耳倾听》《悬崖上的金鱼姬》等震撼人心的好作品 。
可以说如果没有宫崎骏的作品想这个世界传递真善美,那么我一定会绝望的……吉卜力动漫制作公司代表了日本最高端的制作水平。
他们努力认真,唯次才受到世界观众的喜爱。
但是年事已高的宫崎峻一定要赶快解决后继者的问题。
对于新人,我们是宽容的。
米林宏昌是宫崎骏着重培养的后继人。
在面对了近藤喜文早逝,已经高畑勋得《我的邻居山田君》的票房失败。
宫老这次的选择显得有些小心翼翼。
可能是因为宫崎骏导演自己的固执与追求完美,对于过去曾数度提拔的新人导演,宫老显得有些不能平心静气。
一再介入作品製作的情况下,最后乾脆自己接掌下来拍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
相比以往,这次在《借东西的艾利埃蒂》。
宫崎导演下定决心放手决不干预,除了自己负责的脚本工作外,完全交由过去在他的助理动画师的米林宏昌全权负责。
米林导演在没有宫崎导演帮助的情况下独挑大梁。
有人质疑米林宏昌的水平,认为这是吉卜力的艰难。
但是人生就是有一个又一个的艰难组成,等到没有艰难的时候,生命也就完结了。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克服。
其实就目前来说,吉卜力缺乏的不是作画的高手,而是一个市场的号召,一个强大的导演,一个核心凝聚力。
时间会证明米林。
我们要耐心地等待,给吉卜力一个机会,也是给我们自己。
电影的最后一幕,翔与艾利埃蒂无可奈何地告别。
我反反复复看着预告便,品味着那最后一句:“你是我心里的一部分……”“不要忘记我”那么真挚,那么悲催,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我坚信即便是宫老不再为世人带来真善美,即便是真的有那么一天……吉卜力的后继者们一定还会秉承那个最纯粹的宫崎骏。
(另外《借》的首映日正好是我的生日。
感觉好神奇!
)
嗷!最近看什么都喷泪!
对于阿春来说,他们是“偷”东西的异种,所以才有敌对态度。对于少爷翔来说,她们是“借”东西的朋友,需要爱护。我无法评价他们孰是孰非,但是平等地看,对待易惊恐的她,不打扰才是真正的温柔吧。
在比自己弱小千万倍的生灵面前,人人都可以充当上帝,但只有愿意俯身到尘埃里看一看的那个,身上才有神性的光芒。和宫崎骏的作品比起来,这一部格局小了不少,剧情上有硬伤,但人物塑造得非常成功,叙事平静含蓄却有力量。最后分别的场景,还有那句“你是我心脏的一部分”,简直就是原子催泪弹啊!
51/50。发卡很不错,别看人小泪花挺大,春姨有点像容嬷嬷。无甚太多剧情,适合纯真少女们看看。我是剧情控,治愈系和卖萌系一般奈何不了我,何况是没什么任何力道的治愈系。片名翻译也没有宫崎骏的感觉,忒长。宫崎骏号召力再大,也得看看实际情况打分啊,里头有什么值得飙到8.8分吗?都不是小孩子了。
画面很唯美,ost也很动听。但故事很单薄,完全没有张力
比波妞好看多了……而且配乐相当好听……
音乐好得不得了,仅此而已吧。
温馨感人的童话,画风唯美细腻,配乐虽然不是久石让但仍然维持了高水准,清新明快。人类与异族的共存关系这一话题,同样可视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隐喻。小格局电影只要细节处理得当,并不逊色于宏大叙事。可惜的是春姨的角色较为脸谱化,性格与动机有一点站不住脚。ps:方糖,衣夹与大头针。(8.5/10)
蛮失望的,虽然画面一如既往的美。OST好听但感觉和电影不搭...女主一家为什么不能像斯皮勒一样自力更生啊混蛋!少说借物不是偷你们用了又不还!姑娘除了刚出场,一点风范都没有。翔、尼亚和斯皮勒我倒是很中意。
借走的糖,还回的心。你的世界是我最勇敢的一次冒险。
还是一样风格~ 懒懒贱贱的猫咪,善良又温柔的生病男孩,活泼的女孩和身边另一个活泼的男孩~ 清新的片子~
这不是宫崎骏的动画
能赠予你的临别礼物,不过是一块小小的方糖。
这片的阶级意识挺明显的,一个祖传大宅的几代人流传着小小人的家族传说,最新继承者是个心脏羸弱的男孩,他是小小人家庭的保护者,唯一的反派是这家又丑又坏傻逼无产女仆,以捉小小人为乐。当小小人搬出大宅,也就失去了分享有产阶级生活的历史,归于吃蟋蟀腿的下里巴人行列。另外生存意识也明显,背负着延续种族信念的小小人家庭,从他们身上获得生存动力的男孩。这个给小孩看的故事是一则社会学教化,流淌着英国和日本的岛国式固执跟坚韧。主线故事简单,画功倒也不算突出,ost精致,对反派的塑造挺讨人嫌了
我果然还是喜欢新海诚
情节极其无聊
我是不是年龄太大了,还是已经老去了,不喜欢这一部宫崎骏。明明以前的还是很喜欢啊。 在电影院看,小人说英文的时候真是觉得,日文果然还是美好很多。
豆瓣250,第116。鬼子把偷和抢都能讲的清新脱俗。
所谓经典不不一定一直跟随时代的,而是过时但却美好的。
画得很好,人物性格鲜明,结尾没说满,给1留遐想,也给2留余地。宫崎骏的画有个特点,极度赞扬美的同时,毫不避讳的把丑放大,所以看他的画很揪心,就像吃了一块夹着芥末的糖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