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

Dark Waters,追击黑水真相(港),黑水风暴(台),黑暗水域,空转,演习,Dry Run,The Lawyer Who Became DuPont's Worst Nightmare

主演:马克·鲁法洛,安妮·海瑟薇,蒂姆·罗宾斯,比尔·坎普,维克多·加博,比尔·普尔曼,梅尔·温宁汉姆,威廉·杰克森·哈珀,路易莎·克劳瑟,凯文·克劳利,丹尼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韩语年份:2019

《黑水》剧照

黑水 剧照 NO.1黑水 剧照 NO.2黑水 剧照 NO.3黑水 剧照 NO.4黑水 剧照 NO.5黑水 剧照 NO.6黑水 剧照 NO.13黑水 剧照 NO.14黑水 剧照 NO.15黑水 剧照 NO.16黑水 剧照 NO.17黑水 剧照 NO.18黑水 剧照 NO.19黑水 剧照 NO.20

《黑水》剧情介绍

黑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基于Nathaniel Rich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文章《The Lawyer Who Became DuPont’s Worst Nightmare》,围绕罗伯特·比洛特展开,他担任辩护律师长达8年之久,他对化工巨头杜邦公司提起了环境诉讼,这场官司揭露了几十年来杜邦公司化学污染的历史。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站住!小偷杀戮开始奇迹缔造者第一季借你的手儿牵绝命档案东京公园玉昭令第一季雪花飘落女士的品格迷宫咖啡馆这时对,那时错美国囧案第二季深呼吸大佬攻略大话神捕星光大道巫师镇少女斗恶龙耶稣会士起爆嗜血将军2白皮少女最后的吸血鬼黄金蜘蛛城宋慈韶华录马背传奇东北偏北夏威夷特勤组第六季四叠半神话大系约塞米蒂半透明水谜之忽然奢华

《黑水》长篇影评

 1 ) 不粘锅致癌?《黑水》不可忽视的真相

《黑水》(2019)是一部令人无法忽视的电影。

如今全球99%的人口身体里都含有这种物质,可使胎儿畸形,还可能致使患癌风险。

它就是“特氟龙”,结构稳定不易损坏,将永久留在人类血液中,无法排除。

而罪恶始作俑者就是美国知名化工企业杜邦。

《黑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源自《纽约时报》上的一则深度报道,名为《一名成为杜邦最大噩梦的律师》。

知名律师就是律师罗伯特·比洛特,他与化工巨头杜邦公司的环境诉讼案长达8年之久,旷日持久的艰难诉讼揭露了杜邦五十多年的化学污染史。

影片开始农场主坦南特发现自己的几百头牛大批量死去,不仅出现各种病症,而且还会产生攻击性,经营农场大半辈子的坦南特认为其中必有蹊跷,一定是附近杜邦公司的化学废料填埋场污染了水源。

鉴于杜邦巨头企业的影响力,没有律师愿意接这样的案子,坦南特自行搜集证据寻求真相,无奈之下他找到了由“绿巨人”马克·鲁弗洛饰演的老乡罗伯特。

盘旋的直升机宣示着警告,坦南特彻夜不眠守护家园。

罗伯特本不愿意趟这趟浑水,毕竟他曾担任过杜邦的辩护律师,不想得罪对方,但碍于祖母的面子亲自去了农场,发现儿时美好的农场如今就是死寂的坟场。

看了死牛的解剖录像,他从一开始的将信将疑,到下定决心为农场主辩护起诉杜邦,个人的力量终究微不足道,杜邦并不care,直接放话“sue me!"。

在浩瀚的材料中,罗伯特一页页仔细查询线索,多次发现PFOA的字眼。

什么是PFOA?询问专家得知PFOA一种表面活性剂,用于制造生产特氟龙,这种化学物质具有高度稳定性,对人体有害。

原本用于军事领域坦克的外层防水涂料,后杜邦公司为谋取利益普及推广,应用于饮水、不粘锅、雨衣、护肤品等生活中。

杜邦公司明知道特氟龙对人体有害,依然没有停止生产,甚至在员工身上进行试验,致使女员工出现胎儿畸形,雇员萨拉出生的婴儿只有一只眼睛一只鼻孔。

事情败露后改换成男员工,造成身患睾丸癌等多种癌症。

看到很多人因此受到伤害,心存正义的律师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杜邦公司也在威胁他,劝他不要毁掉自己的事业,画面中高个子的狡诈巨头大佬和矮小的憨厚律师,形成鲜明的高度压迫,暗示着诉讼之艰难。

但罗伯特一直坚守从未放弃,民众也开始觉醒,专家小组抽取上万份血样进行病变研究。

长达8年之久的诉讼也使他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被杜邦公司进行人身威胁,还遭遇众人的不理解,有些人依然为杜邦说话,认为帮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

上级领导也在不断施压,家庭压力更是让他喘不过气来,日渐减少的薪水连孩子们的教育都负担不起,安妮·海瑟薇饰演的妻子满肚子委屈。

终于深感无力的罗伯特倒下了,妻子在医院走廊与上司的声嘶力竭让人动容,她说,丈夫冒着所有风险去帮助有所需要的陌生人,我跟你也许不懂那是什么,但那从来都不是失败。

第七年科学家打来了迟到的电话,通过上万份血样研究,特氟龙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包括肾癌、睾丸癌、口腔癌、胆固醇增高等等,因为罗伯特的坚持数万名受害者获得了医疗监护。

律师彻底如释重负又异常难过,所有的一切都是谎言,没有人可以保护你,只有自己保护自己。

一直以来所信任的都是被操控的,还不如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夫看的透,是多么滑稽可笑。

对于商业轨道越线的企业终究受到相应的惩罚,2015年,群体诉讼案件开庭,共有3535起案件起诉杜邦公司,共计6亿7千万美元的赔偿金。

法官看着罗伯特问,你还在?

“Still here。

”从1950年,整整半个多世纪,罗伯特一直在与杜邦抗争,虽然影片中规中矩,但这部电影更大的价值在于它的现实意义,它与你我并不是毫无关系,特氟龙已经扩散至全世界,人类健康依然存在隐患。

美国环保署在2006年发布的禁令中规定,到2015年美国将全面停止使用特氟龙材料。

影片塑造的罗伯特不是高大威猛、富有激情的“绿巨人”,相反在沉闷的氛围中时常感觉到他的无力绝望感,连屏幕前的观众都会感觉喘不过气来,就是这种艰难无言的对抗,更能强烈凸显罗伯特的可敬与伟大。

影片中也出现了真正受害者Bucky Bailey的身影,就是加油站那个问律师球赛的男子,虽然先天畸形依然乐观向上,看到这里怎能不痛心,人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忘了自己为什么要拿这个利益。

 2 ) 看完这部电影,你还会用不粘锅炒菜吗?

If the big companies inflict damage on the public for their own interests, will there be an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 entitled to regulate and punish them?

If the authority fails their duties and biases in favor of the companies instead of protecting the citizens, will there be a way to protest it?If the local government cracks down the report media and the protestors, will there be the access to a higher level?

If you read the paragraph above in English, you should have figured out why I had to put it in English and what I have tried. That gives me another reason why we should learn English well. When you can’t speak out in your mother language, you have another language option.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Taft律所高级合伙人Tom在会上遭遇其他合伙人反对做这门起诉杜邦的官司时怒吼道:“We should want to nail DuPont. All of us should. American business is better than this, gentleman. And when it’s out, we should hold them to it. That’s how you build faith in the system. We’re always arguing that companies are people. Well, these people have crossed the line. To hell with them!

”Law、News、Media、Whistleblower,就是监督这些可能会为追求利益而损害公众社会的武器。

如果武器一个个失效,那保护人民群众的就真的只剩下了Rob Bilott在得知杜邦经过7年的监测后食言的时候的充满愤怒的呐喊“They are a titan of industry. They can do everything they want. Nothing else matters.”… “The system is rigged. They want us to think it’ll protect us. But that’s a lie. We protect ourselves. We do. Nobody else. Not the company, not the science, us. ”中国不是没有这样的英雄,我记得《新京报》(好像是这家报纸)曾有一位退伍军人专业的记者揭露了一家污染环境的地方企业,揭露偏远贫穷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孩子要上学的艰难等等,他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很大压力,但这些报道的影响并不能制止还有企业在污染环境的事实。

他们还在污染,因为他们受到的惩罚太轻太轻,不足以痛改前非。

我们中国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马克·鲁弗洛 Mark Ruffalo扮演的律师,出于真正的良心,顶着巨大的职业、生活、经济压力坚持了十几年打这场官司,做出这样牺牲的英雄值得敬佩!

Mark Ruffalo就是那种忍辱负重、百折不悔、沉默寡言、爱家爱国的好男人形象。

他不能演也不会演花花公子、富家子弟、上流人士,他就是全心全意为家、为人民、为社会而宁愿牺牲自我的忠诚男人。

他本人是坚定的长期环保人士,抵制大公司开采自然资源,也是本片的制片人。

他那总是有些忧心忡忡又选择承担所有责任和后果的脸就给人特别踏实的感觉,你知道他说的都是实话,不会骗你,这就是他的气质。

安妮·海瑟薇 Anne Hathaway的表演比较一般,有着之前表演的说话和表情模式,没有任何意外的惊喜。

倒是好久不见的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一头白发的形象,让人有些感慨他已经这么老了吗?

今年他已经62岁了,自从豆瓣和IMdB排名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赎》之后,再没有看过他主演的影片。

在这部戏里,他演得还是不错。

好了,回到题目的问题——看完这部电影,你还会用不粘锅炒菜吗?

对我来说,答案就是能不用就不要用了,我还有铸铁锅。

 3 ) 平底锅和109头奶牛启示录

这是一部传记片,涉及的时间跨度之大,远可追溯至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曼哈顿计划”(研究原子弹),近则涉及到今日今时,是的,这件事的影响依旧处于现在进行时。

《黑水》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戳戳在看完后震撼到以至于不可言喻,撇开任何的电影艺术,单纯的感受其记录之事便足以久久不能释怀。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部电影以及其导演该影片由托德·海因斯所执导,上映于2019年年末,这个导演的作品中多数都是以真实事件和社会问题为主题 海洛因 同性恋 艾滋病… 通过他的影片令大家开始对这些东西真正的注意起来,影片中对毒品的讽刺,对同性恋群体受歧视现状的反应,艾对滋病患者被孤立的同情,这些所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具有着非凡意义的。

我们先从PFOA(又名C-8)的诞生说起 PFOA诞生于美国曼哈顿计划期间,这是一种分子结构非常牢固,有着极强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材料,被用作于坦克飞机等军用设备的防水涂料。

而在曼哈顿计划期间,同政府合作的杜邦公司有着共享计划期间所有技术的权力,战争结束后,很多战时发明的技术便可以通过商业化转为民用,而杜邦公司便同其他公司一样抓住了这个商机,用PFOA为原料研制出了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特氟龙”,也就是平底锅上的不沾涂层。

然而新发明的问世总是少不了安全问题,“特氟龙”本身没有问题,很稳定也很安全,而制造“特氟龙”的原料PFOA确实对人体危害巨大的致癌物质,这一点杜邦公司早在上世纪50年代推出此产品之时就已知晓,可在高额利益和昂贵处理成本的驱使下,杜邦选择了对所有人隐瞒此事,并将无数的PFOA废料不经过处理的随意排放填埋。

由少到多 日积月累 这样的一种稳定的化学废料在土地中已经积埋了成千上百万吨,终于,在填埋场附近的倒霉农场主遭殃了,最开始是奶牛的性格变得狂躁,接连死亡,再然后是受水质污染影响身体机能开始逐渐下滑,直至患癌死去。

这些污染物所影响的远不止这个小小的农场,周围的乡镇,城市的饮用水源中都充满着高于安全标准数倍的PFOA含量,(可笑的是这个标准还是杜邦自拟的,当时官方并没有出台这类的安全标准)甚至,生活在地球上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类体内都存有此物,它并不止具有稳定性,更是有着极强的致癌性… “是杜邦公司的疏忽吗?

” “并不是!

” 早在上世纪产品被研发和上市之时,杜邦公司就已做了各种实验,各种测试,其中不人道的部分也数不胜数,实验小白鼠的死去,PFOA生产线岗位上员工的相继患病,妇女们不育不孕,新生儿畸形率大幅上升,这些杜邦公司是知道的,并且早在几十年前就知道,可他们的做法只是撤下在有关PFOA的岗位上工作的那些妇女,替换成男性,对那些已经受害的员工给予关怀,却并没有告诉他们罪魁祸首就是和他们朝夕相处的PFOA。

更为令人发指的是,杜邦在被实验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每天给他们提供含有PFOA的香烟进行抽食,结果不出意外的几乎所有人都患上了重病,杜邦则假惺惺的给予关怀。

在高额利润,广阔市场这样的诱惑下,资本的干预渗透到了当时美国的每一处土地,提起杜邦,群众们都只会觉得他们是一家良心企业,给大家提供生活便利,暗藏在美好外表下的丑陋事实是什么呢?用资本干预政府,干预标准,遍及各地,甚至全世界。

就大陆而言,1988年在深圳注册成立“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这好似就是将资本之手伸向了他国土地,把PFOA带去了东方直接排放。

你以为: “它只是遥远的历史?

” “只是停留在了上个世纪?

” 如果没有那个为正义挺身而出的律师,我们可能今天身体中PFOA的含量会是现在的很多倍,再过十几年患癌人数直线上升,各种莫名病痛也将干扰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可就算是这样,PFOA的污染还是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持续到如今,而它真正被重视则是在2012年检测小组长达七年的调查结果公布,你以为在2013年还是2014年就能出台相关条例制约PFOA生产和杜邦公司吗?

现实情况是直到2017年PFOA才被列为2B类致癌物质,政府才给出官方标准和制约条例,在此之前全由杜邦公司自拟标准。

17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17年以前PFOA的生产排放都未受到官方的控制,17年以后的很多年内历史残存的PFOA都难以得到有效处理。

戳戳是九零后,自然体内极大概率的存在着的PFOA,可00后,10后,甚至今年出生的20后的孩子们…可想而知。

谈谈影片中的艺术部分,这类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真实事件与人为艺术加入,之间的纠葛是必然存在的,这直接影响到了影片质量和事件的真实还原度。

多了,事情就讲不清 少了,更像是一部伪纪录片 在农场主的109头奶牛坟墓出现在画面中,在那头红着眼怒气十足的奶牛被猎枪击毙后,影片的节奏有了第一次明显的转变,观众们也开始回想起开头那几个误入私人领地嬉水,同影片名称《黑水》相联系起来不由得颈后发凉。

一部电影的节奏很重要,它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画面明暗转变,背景音乐风格的转变,当然,这些都是不那么令人眼前一亮的小把戏,也是多数影片中常见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在合适的时间切入合适的冲突,在对人物性格,作风等等进行一定刻画后能在观者心中建立起一个有骨肉的人设。

一个人给人的印象,取决于你和他一起经历的事情,从中在你的脑中构建起一个你对他的认知,在影视作品中,我们之所以会和镜头中的人物产生联系,会因为他在镜头中的好坏走向而产生心理变化,就是因为他做的事情得到了你的认可或者不认可,比如某人当街虐待了自己的宠物,这样一个人如果突然出车祸被撞,观者心中对他的同情自然是几乎没有的,甚至多数人还会有觉得他活该的“快感”。

影片中的律师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他是一个正义好人,觉得他会为PFOA事件坚持下去,并且发自内心的对他敬佩?

正是和影片中影响到他的事件有关,潜移默化的在加深观者和片中律师的心里联系,这样的联系建立不是那么容易的,特别是在这类真实事件改编的传记片中,导演并没有选择加上过多的人为的镜头手段,而是用客观的,冷静的,甚至可以说是克制镜头去讲述这个故事,全片看下来甚至有一丝的压抑,给人一种危机四伏却又无发逃离的扼制感。

没有剧烈的冲突和动作戏份,甚至在生气的对话戏上都是那么的克制,全片下来也只有律师的一次怒气发泄;没有丰富多样的运动镜头和那些炫技的难度剪辑,导演只是架好机位,采用多固定机位,慢摇,跟镜这类慢节奏的方式,也偏偏是这种方式,让观众少了被导演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在观影过程中建立属于自己关于影片故事的认知和立场,自己感受自己思考,最后在微妙的镜头语言引导下都汇总在一个大的框架中,产生共鸣,造成影响,也引起社会重视。

片中在等待检测小组出报告结果的七年中,律师由于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案件中导致了家庭内部矛盾的爆发,而长时间得不到完结的案件也让他被频繁降薪,直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在压力和焦虑以及经济危机的多重打击下,律师的间歇性脑供血不足症状显现了,晕倒在地,被迫住院。

这样一段令人倍感煎熬的七年,在电影中没有占用太多的片长时间,可却分秒灼心,悲惨而又无奈的带入感通过短短的数分钟在观者心中悄悄的放大着,也在报告结果出来的一刻同片中律师一般的得到释放,而杜邦公司的反悔不认账,拒绝支付赔偿的举动又再次让事情恶化,短短的几分钟内“大起大落”的上演让我们前期观影中在心中建立起的正义律师人设一下升至“高潮”,宛若被剧情走向和反转揪住了一般某名难受,这便是前面大篇幅的人物刻画的作用所在,让我们在感受真实事件的情况下内心构建的饱满人物形象变得生动,变得有血有肉,也正因此在律师的人物弧光的细节上显得顺畅无比,丝毫没有任何卡顿,违和感。

这部电影的揭露事件的价值远高于其本身作为电影的艺术价值,而本篇文章中只是粗略介绍了一番。

所以在此,戳戳希望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在观影后能够去了解一下该事件的详细始末。

ps.喜欢电影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戳戳的vx公众号哦ID:胡戳电影

黑水 (2019)8.62019 / 美国 / 剧情 / 托德·海因斯 / 马克·鲁法洛 安妮·海瑟薇

 4 ) 如果有一天你同全世界为敌

作为一个在美国学了环境学和法律又在美国做法律的人,本片的一切一切都令我感同身受,深吸一口气,感谢有人替我们和全世界为敌。

关于plaintiff side's firm和corporate defender firm: 同为环境诉讼法的常客,原告方律师和公司辩护律师一直是一对冤家。

由于原告方律师一般采取风险代理制(即在拿到赔偿之后从中收取数值不等的提成),为保障合伙人收益,在美国愿意做原告方律师的精英律所很少(例如本片中的Taft Law所代理的其他案件都是小时收费的)。

本片的主角Billott就是这种精英律所的一个小合伙人,在决定接受案件代理的时候看起来在律所中还没有什么话语权。

还好有大老板支持,才能坚持将代理走下去。

其中有一个细节,在坚持到医学专家做报告好消息的时候,Billott收到律所行政打来要求和他聊Unbilled Hour问题,他压力立刻又大了起来。

可见他因为这个案件已经在连续亏损律所的钱,这可能导致其他合伙人将他赶出律所,难怪他抱病入院。

关于调解、Medical Monitoring和和解: 这个案子的最初和解结果是成立专家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由于受样本局限,流行病学调查可谓非常困难,且时间长,而本案中的流行病学调查也是以杜邦支付费用为前提的。

我想杜邦一开始寻求和解是因为不希望这个案件继续出现在公共视野中,且杜邦的律所和专家团队也确信流行病学研究不能找到有力支持证据。

而要对这么多人进行时间无限的Medical Monitoring, 对于杜邦可谓陪了夫人又折兵,所以最终他们准备应诉,也是坚信原告方在时间和金钱成本上熬不下去。

然而几个案件之后杜邦仍然同意了大约6亿美金左右的和解费。

我想这个费用仍然要比对这么多人持续进行Medical Monitoring要低,可能才是杜邦极力避免Medical Monitoring的真实原因。

钱,钱,钱:本片主人公Billott一句话让人印象很深,他说,我们都以为我们的系统可以保护我们,实际上,只有自己保护自己。

其实并不是美国的司法行政体系不能保护弱者,而是在现行体系下保护弱者需要太多钱了,杜邦有的是钱和时间,这些是西佛吉尼亚几千农民没有的,所以他们会焦虑,抱怨,退出,甚至死去,而杜邦还是那个村民眼中的"good company". 说是资本主义社会残酷本质也好,现代司法程序制度设计使然也好,而没有钱才是Billott有可能撑不下去的根本原因。

没有钱会输官司,失去律所和亲人支持,输掉自己的事业和命运。

如果是这样,你是否还会勇敢的与全世界为敌呢?

我觉得在美国生活了多年的我和大多数人可能在权衡利弊之后可能不会了。

法官说:原告?

你怎么还在这里?

Billott: 法官阁下,是的,我还在。

足以泪奔。

 5 ) 我們生活裡的黑水

Part 1 基本定義全氟化合物 (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PFCs) 是一類碳鏈上氫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的有機化合物。

由於其良好的疏水、疏油特性,常被用作表面活性劑應用於紡織、造紙、金屬電鍍、油漆塗料、食品包裝等工業和民用領域,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由於PFCs穩定性極強,目前已在包括水、土壤、大氣等環境介質及生物體中大量檢出。

一如電影《黑水》中提及的PFOA與腎癌、睪丸癌、潰瘍性結腸炎、甲狀腺疾病、高膽固醇血癥和妊娠高血壓六種重疾相關,毒理學研究表明,PFCs具有致癌性、肝毒性、神經毒性、生殖毒性等。

全氟化合物可分為離子型類 (Ionic PFCs) 和非離子型化合物 (Non-ionic PFCs). 離子型全氟化合物又可分為全氟磺酸類化合物 (perfluoroalkyl sulfonic acids, PFSAs) 和全氟羧酸類化合物 (perfluoroalkyl carboxylic acids, PFCAs) 兩類。

非離子型化合物以全氟酰胺類化合物(perfluorooctane sulfonamides, FOSAMs) 和氟調聚醇類化合物 (Fluorotelomer acids, FTAs) 兩種應用最廣。

大部分全氟化合物產品含 4-14個碳原子,其中全氟辛烷 (C8) 產品占80%以上。

全氟辛烷磺酸及其鹽類 (perfluorooctane sulphonate, PFOS) 和全氟辛酸羧酸及其鹽類 (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 是PFCs的典型代表化合物。

此外,PFOS是在PFOSF酶催水解後形成的,也是全氟辛烷類表面活性劑產品的最終降解產物。

PFOA是生產氟化乙醇 (perfluorinated alcohol) 的副產品,在防水防污及水成膜泡沫 (AFFF)的產生過程中也會形成PFOA. 食品包裝袋中的氟化調聚物 (Fluorotelomer)降解時也會出現PFOA. 電影中杜邦公司生產特氟龍所使用的工業表面活性劑也含PFOA.近年來,PFOA和PFOS,作為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 (PFAS) 或全氟化合物 (PFC) 的一組化學品的一部分,已被列入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 的斯德哥爾摩公約附錄B和歐洲化學品管理局的第9批高度關註物質(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SVHC)中。

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具備四種特性:高毒性、持久性、生物積累性、遠距離遷移性,顯然這意味著全氟化合物 (PFCs) 以其獨特的表面活性及化學穩定性,而被廣泛應用於生活、工業及科研等領域的產品中,其性質穩定可長距離遷移,具有生物富集性和生物毒性,是一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另外,電影《黑水》屢次提及的另一種人造化學物質-聚四氟乙烯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可在-180~260ºC长期使用。

Teflon是該聚合物的商標名稱。

目前,除PTFE外,杜邦公司也將商標用於FEP、PFA、ETFE、AF、NXT、FFR等樹脂上,但整個氟塑料產量的70%以上都是PTFE。

目前,聚四氟乙烯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作為3類致癌物列入致癌物清單,對人的致癌性尚無法分類,即對人致癌可疑。

Part 2 我們喝的水2016年,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 (the U. 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已將PFOS和PFOA總量的建議限值設定為70 ng/L (ppt),部分州則採用更嚴格的標準,比如,佛蒙特州在2019年將標準提到20 ng/L,加州則提出了5.1 ng/L的標準。

中國目前尚未設定官方標準,但學界對此一直有推動研究。

1)中國居民飲用水清華大學針對18種PFASs調研了來自66個中國城市的526份水樣,並將其研究成果發佈在《歐洲環境科學》上。

其中,受PFASs污染最嚴重的是四川自貢 (502.9 ng/L),江蘇連雲港 (332.6 ng/L),江蘇常熟 (122.4 ng/L),四川成都(119.4 ng/L),江蘇無錫(93.6 ng/L),浙江杭州(74.1 ng/L),其次是廣西南寧(64.1 ng/L),江蘇蘇州(61.3 ng/L),雲南昆明(60.4 ng/L)和安徽巢湖 (59.9 ng/L) 。

研究者們也提供了與全氟化合物相關的工廠附近水樣的數據: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位於四川自貢的一生產PTFE(特氟龍)的工廠的水樣測出高達3165 ng/L的PFOA數值。

該公司是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下屬全資企業,主營產品之一就是電影裡提到的特氟龍。

這是不是中國版的杜邦事件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更擔心的是中國或許沒有一個能夠戰勝杜邦的羅伯特·比洛特。

而且以中國的人口基數和長江流域人口密集程度,電影裡美國的數萬人將會是我們的數千萬中國人。

另一間被點名的江西 Liwen Industrial PFOA也被測出268的驚人數值,另外還有浙江巨化這家證券代碼 600160的上市公司,PFOA測出115.4ng/L. 相比之下,《黑水》提及的杜邦公司在廣東的工廠則被測出53.4的PFOA數值。

在居民飲用水問題上,如果用佛蒙特州2019年的標準來判斷,那麼66個中國城市中有39個城市RQ(判斷飲水健康風險)小於0.1,屬於風險小到可忽略類別,24個城市屬於中風險範圍,另外四川自貢、江蘇連雲港、江西九江是高風險地區。

中國西南部居民飲用水受到PFASs的污染最為嚴重,中國東部地區為第二嚴重區,其次是中國南部城市。

除局部環渤海帶城市外,中國北方城市受污染程度普遍較低。

在中國居民飲水所含的PFASs化合物的組成上,以PFBA,PFOA和PFOS為主。

2020年,歐洲針對FOA, PFOS, PFHxS和PFNA之集合給出的TWI標準(週允許攝入量)是4.4ng/kg body weight. 這一數值從2008年歐標的每日允許攝入量1500 ng/kg 降至如今的每週允許攝入量4.4 ng/kg,該標準並不是在說你攝入4.4就沒事,而是在說能不攝入就千萬不要攝入了。

66個城市中,有20%的城市屬於居民飲用水攝入PFASs超標的城市範圍。

在自貢、九江、連雲港、佛山、蘇州、無錫、海寧、常熟、石家莊、淄博、上海的全年齡組人口每日攝入PFOA量都超過 3 ng/kg/day (2018年美國標準)。

在連雲港、東莞、深圳、石家莊、無錫、香港、台北、佛山、廣州、濟南、巢湖、常熟的全年齡組每日攝入PFOS量在1.27 到 61.44 ng/kg/day之間,但對於9個月到1歲的嬰兒,每日攝入PFOS量是在 3.54 to 171.28 ng/kg/day 遠遠超過 2 ng/kg/day (2018年美國標準)。

特別要指出的是自貢市的每日攝入量是822.9 至 2975.1ng/kg/day. 超出美國美國毒物和疾病登記署 (ATSDR) 標準近千倍,如果這不是黑水,你告訴我,這是什麼?

清華研究團隊通過水樣城市計算得出在中國有9850萬屬於飲用水攝入PFASs超標人群。

然而,除清華大學該研究所涉及的66個城市外,還有其他研究團隊也針對其他城市做過研究,比如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曾在長江流域-江西段的水樣中共檢出了11種PFASs,其中PFOA檢出率是100%. 地表水中PFASs的濃度範圍為7.8-586.2 ng/L。

總體上,汙染水平呈中遊高於下遊、幹流高於支流、南昌市高於鄱陽湖的趨勢;長江幹流和支流以PFOA為主,而南昌市和鄱陽湖以短鏈的PFBS為主,表明不同地區的汙染物主要來源存在差異。

南昌市地表水中PFASs的濃度最高,為146.2- 586.2 ng/L,高於以往報道的其他高汙染地區。

如此看來,中國有超過一億人口屬於飲用水攝入PFASs超標人群。

2)地下水、土壤和沉積物。

根據兰州交通大学刘庆先生的論文,珠三角地區依然存在高濃度水平的PFCs。

在廣州和深圳兩處垃圾填埋場滲濾液中PFCs有高濃度檢出。

廣深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總濃度分別為735.4ng/L和338.2ng/L,以PFOA、PFOS及全氟壬酸(PFNA)為主要目標污染物。

於珠三角地區採集的6個污水處理廠, 污水中13種PFCs的總濃度介於2.7594.58ng/L,主要的PFCs污染物為全氟辛烷羧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活性污泥中PFCs總濃度介於6.5626.68ng/g之間, PFOS是主要目標物質。

廣州、中山、深圳、東莞及清遠5個珠三角城市地下水採樣點中100%檢出PFCs污染,地下水檢出總PFCs濃度介於0.05654.07ng/L,其中東莞受污染最大。

地下水中檢出目標物質以短中碳鏈的全氟羧酸及磺酸類物質為主,長碳鏈檢出率較低。

珠三角地區所有地下水採樣點中檢出PFCs濃度之間存在顯著相關(P0.05),說明這些污染物可能存在相似污染源。

因此,珠三角地區PFCs污染源是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污水處理廠及城市排污河等典型污染源。

2019年11月,發改委根據《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將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烷磺酰氟(可接受用途為限制類)列為落後產品。

3)怎么做 What to Do If There Is a PFOA/PFOS Water Advisory1944年,NSF(National Sanitation Foundation,即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成立於密歇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並開始將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要求標準化。

透明的、以共識為基礎的標準開發過程促成了NSF International開發出其第一個關於蘇打水冷飲機和便餐設備的標準,這也形成了NSF International開發其他公共衛生和安全標準的流程。

至今,NSF已經開發了超過80個公共衛生和安全方面的美國國家標準。

1990年NSF正式更名為NSF International,並持續為食品、水、環境和消費品領域提供服務。

NSF International的官網專門指出,如果你發現你的居民用水含過量全氟化合物,千萬不要煮沸水來飲用。

這和中國人的習慣息息相關,因此格外需要注意。

含有全氟辛烷磺酸/全氟辛烷磺酸的沸水实际上会浓缩污染物。

如有可能,也需要在咨詢當地水务局关于饮用水、烹饪水、洗澡水、洗碗水、宠物饮用水或过滤水的建议。

NSF International的官網提供 NSFP473认证(滤除PFOA全氟辛酸及PFOS全氟辛烷磺酸)的相關企業認證。

如有購買淨水器需求的朋友,可以上該官網驗證對方的資質。

Part 3 愛美的世界數十年間,已有超過 4800 種已知 PFAS 被用於商業用途,一場健康危機正在醞釀之中。

全球各地的法規指南和限製要求各不相同。

隨著在環境中發現新的 PFAS,並獲得更多的毒理學信息,勢必會出臺更嚴格的法規。

中國生態環境部公告2019年第10號《關於禁止生產、流通、使用和進出口丹林等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公告》中規定 在物質和產品中不得使用PFOS及其鹽類。

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31604.35-2016)中, 對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PFOS和PFOA的測定做出了具體規定, 檢出限為1.0 ng/g,定量限為2.0 ng/g。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持久性强且潜在有毒,添加到化妝品之後可以提高耐用性和耐水性。

但是,我國《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和《化妝品禁用原料目錄》目前針對全氟化合物的指導是空白的。

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提供一個名為自願化妝品注册計畫(VCRP)的報告系統,供在美國進行商業分銷的化妝品製造商、包裝商和分銷商使用。

根據該VCRP系統信息顯示,在2019-2020年的9個月期間,約有21種PFAS被反覆用作化妝品成分。

以零售管道出售給消費者的化妝品的標籤按照占主導地位的降序排列。

用作化妝品成分的一些常見PFAS包括PTFE(聚四氟乙烯)、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矽烷、全氟壬基二甲基醚、全氟十二烷和全氟己烷。

PFAS 被廣泛用於化妝品中,包括乳液、清潔劑、指甲油、剃須膏、粉底、口紅、眼線、眼影和睫毛膏。

這些PFAS用於化妝品中,以調節和平滑皮膚,使其看起來有光澤,或影響產品的一致性和質地。

同時,因為注册和產品上市是自願的,這些數據不能用於就注册化妝品中PFAS的類型和數量得出明確結論,也不能用於確定哪些化妝品可能含有PFAS卻沒有在VCRP中注册。

然而,2021年6月15日《環境科學與技術快報》上由美國和加拿大學者提供的重磅調研結果,將大眾和監管者的目光再次投向PFAS. 該研究使用粒子感應伽馬射線發射光譜法對美國和加拿大購買的231種化妝品進行了全氟篩選。

結果顯示美國和加拿大超過半數的在售化妝品含氟。

在測試的八個類別中,粉底霜、睫毛膏和唇部產品(口紅、唇膏等)的總氟含量最高≥0.384μgf/cm2。

大多數被測試產品的成分清單並沒有披露PFAS的存在,這暴露了美國和加拿大標籤法的漏洞。

無獨有偶,實際上早在2018年EWG數據庫就已經檢出了15個化妝品品牌中66個產品含PFAS的問題,其中包括倩碧等耳熟能詳的大牌。

事實上,化妝品中的PFAS檢測和定量極具挑戰性。

並非所有可能在化妝品中發現的PFA都可以輕易量測,因為可能無法獲得化合物的特定“指紋”或分析標準,畢竟某些化妝品中PFAS作為雜質或成分的濃度範圍從十億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百。

顯然,針對PFAS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來確定:1)化妝品中全氟辛烷磺酸的毒理學特徵;2)化妝品中各種PFA可通過皮膚吸收的程度;3)對人類健康的潛在風險。

除化妝品外,在珠寶首飾和鐘錶行業,PFAS用於珠寶首飾水洗後的乾燥環節。

PFPE用作鐘錶行業的潤滑劑,比如Rolex劳力士。

雖然,在上述內容上,PFAS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明確。

但無可辯駁的是,含有PFAS的化妝品的製造、使用和處置都是健康和生態系統損害的潜在機會。

我們潔面後的化妝品液體會進入我們的飲水體系,我們廢棄的化妝品會成為毒害土壤的填埋品。

PFAS由於它的穩定性,因此極難降解。

在全球,PFAS氾濫的今天,8月歐盟最近再次更新它對PFAS的政策,這一次範圍更廣也更加嚴格。

相信很多人看了《黑水》都會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和消費是否也和PFAS掛勾,下面列出一些已公開PFAS-free 政策的公司:化妝品(全線去除PFAS):H&M (自制產品PFASfree)、歐萊雅 L’Oréal、 Lumene、the Body Shop、Isadora、Kicks 衣服(全線去除PFAS):華倫天奴、Burberry、Benetton、Comptoir des Cotonniers、 Esprit、H&M、Zara、Levi’s、UNIQLO、Fast Retailing、Inditex、Lidl、NIKE、李寧、Puma、M&S、mango、Theory、G-Star、Limitedbrands、Tschibo、Tesco、Coop、C&A、Aldi、rewe、Helmut Lang、J Brand、Elvine、Kaufland、Miroglio、Primark快餐:Taco Bell 2025年之前全面去除。

麥當勞包裝紙不含,但包裝袋和包裝盒含。

家具(全線去除PFAS):IKEA鞋品:AllBirds (Mizzle products)、Adidas (99% of products PFASfree)、Keen (95% PFASfree; remaining 5% mostly workboots)、Reebok (99% of products PFASfree)查看PFAS Free可使用的NGO網站:https://www.pfasfree.org.uk/current-initiatives/pfas-free-products#cosmetics查看你的化妝品安全性一定要使用的網站:https://www.ewg.org/skindeep/資料來源 Retrieve from:https://www.rsc.org/suppdata/d0/em/d0em00291g/d0em00291g1.pdf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estlett.1c00240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48417317_Per-_and_polyfluoroalkyl_substances_PFASs_in_Chinese_drinking_water_risk_assessment_and_geographical_distribution

 6 ) 作为一封战书的政治惊悚片

原载「虹膜」几乎所有的政治惊悚片都在试图回答一个问题:我们看似美好正常的生活如果是个假象,那背后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控制着这一切?

托德·海因斯执导的《黑水》便可被归类其中,影片在烂番茄得到了评论家和观众的双高分,豆瓣也有8.3分的好成绩,它所触及到的话题,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可能都还继续存在,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躺在你的平底锅涂层,又或者是地毯表面,甚至是饮用水里,悄无声息地扼杀着我们的生命。

《黑水》改编自律师罗伯特·比洛特和世界化学巨头公司杜邦长达数年的抗争。

这绝对是一场历史性战斗,不仅仅因为它牵涉的时间长达几十年,也因为它几乎危及了全世界的人类,更因为这场战斗几乎是一个人与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公司巨头的战斗。

杜邦公司在化学领域的巨头程度,差不多就等于苹果之于全球手机厂商,麦当劳之于连锁快餐产业,全球有无数人都在为杜邦公司工作,而比洛特就是其中一员。

为杜邦公司做常规辩护的他在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了杜邦公司的受害者。

由于杜邦长期在当地排放化学污物,农场主坦南特的牛牙齿腐烂,双眼充血,性情发狂,身体器官肿大,成群死去。

坦南特自己和妻子,也都患上了癌症,大家都知道是杜邦的问题,但没有一个人敢接这个案子。

因为杜邦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它不仅决定着无数社区居民的工作、生计问题,更和当地环保部门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它之所以能逃过环保部门的督查,是因为其涉及到污染的化学物质,根本就没有相应标准被报备。

面对一个比监管者还懂得多的违法者,普通人什么也做不了。

问题出在一种叫「特氟龙」的化学物质上,它由3M公司研发,由于抗水性极强而被用作坦克的涂层,后来这项技术转到了杜邦手里,它们开始想法设法把这项技术从战场上扩大到平民百姓家中。

于是涂层不粘锅诞生了。

伴随着解放家庭主妇的宣言,这项技术走进了千家万户,也为杜邦带来了年逾十亿美元的收入。

早在几十年前,由于特氟龙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接二连三出问题,甚至罹患癌症,产下畸形儿,杜邦就已经做过长足的调查,证明了特氟龙对人体有直接危害,但巨大的商业利润让它把这一切掩盖了下来,继续推动着这台商业机器往前运行。

而《黑水》,就为我们展现了律师比洛特和杜邦公司长达数十年的抗争历程,在这之前,他自己家里甚至也在使用平底锅和有特氟龙成分的地毯。

这就回答了我们一开始说的那个问题,在一切出现,假象被打破之前,比洛特甚至自己就是杜邦共同体中的一员,踩着法律和道德的边界线为杜邦进行环境辩护。

一切看起来都很好,他还刚刚成为律所的合伙人,而直到那个陌生的农夫找上门来之后,他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被控制下的假象。

《黑水》基本以年份为节点线性构建起全片的时间脉络,在体现真实性的同时,也带来一种让人倍感无力的、事态毫无进展、阴谋始终在继续的延宕感。

从发现和拿到杜邦为害的证据,到说服律所的其他合伙人,再到真正和杜邦对簿公堂,每一个关口都走得极其艰难。

即便是已经打赢了官司,走到研究特氟龙与杜邦受害者疾病的直接关联上,都花了七年的时间。

而当科研报告出来后,杜邦又否认了之前的一切行为,比洛特甚至需要面临具体到每一个受害人与杜邦的单独案子。

这几乎是接受不到任何正反馈的持久抗战,影片在为我们展现了这种无休止的调查诉讼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比洛特的生活是如何被摧毁的。

因为十几年都一心扑在这个案件上,他缺席了孩子的成长,和妻子缺乏交流,也没有人敢找他参与其他案子,他在律所的薪水也被降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一,人也因为巨大的精神压力而出现了暂时性休克状态,之前那种典型白人中产阶级精英的状态几乎荡然无存。

由此,《黑水》也得以完成了起两个层面上的功能。

一方面,它呈现为一部真实而详尽的时事改编电影,对于特氟龙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利益相关方都有展现。

而这种展现被有机地植入到了比洛特和受害人、杜邦公司相关方、科学研究人员、律所同事、家人等的交流中,这些纷繁的素材被托德·海因斯自然地编织进了所有的「对话」中,亦成为了影片本身所想要挖掘的那种日常生活背后真相的佐证。

另一方面,作为真实事件和影片的绝对主角,《黑水》也同样为我们展现了比洛特的生活是如何被这一事件占据的。

托德·海因斯时常把他扔进具有强大压迫性的单人场景中,以影像传达那种无法言说的压力和恐惧。

当比洛特一个人坐在地上整理材料,被如山的档案包围时,他也是在被杜邦那种超越了时代和历史的强权包围。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场景是,在一次和杜邦高层的关键性对谈后,比洛特步行去地下车库准备驱车离开,那种巨大压力带来的焦虑又让他手发生了神经性抽搐,比洛特几乎是逃进了自己的车里。

在准备转动车钥匙点火时,他迟疑了很久,最终什么也没有发生。

但作为观众的我们已经明白了他的担忧。

对于他这样的体制撼动者而言,在各种不明原因的爆炸意外中丧生是常见的结局。

且不论比洛特本人是否遭遇过这样的危机,但托德·海因斯由此所建立出的惊悚感和悬疑性,不得不让人想到上世纪那些著名的政治惊悚电影诸如《凶线》《视差》。

而比洛特那种被摧毁的状态,贯穿了整部影片的无力感,以及那种站在失败者边缘的崩溃状态,显然也是诸如《唐人街》这样的黑色电影中绝望侦探的变体。

由此,《黑水》也在拥有了时事改编电影的那种现实性的同时,也成功地在其中融入了政治惊悚片所会带给我们的恐慌和荒谬感。

而它所触及的「政治」,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国家层面上的政治,呈现为一种不同掌权者之间的相护和勾结。

就像比洛特的同事在反对他的行为时暗示的那样,起诉杜邦除了意味着律所要完全打破以前的制度,还无异于在摧毁一家标志性的美国公司的形象,这同样也是维护杜邦的当地政府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之外要考虑的事。

某种程度上,这是在摧毁「美国精神」。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黑水》显得尤为大胆,并在这样一个看起来完全不像托德·海因斯会拍的题材中,展现出了一种高度凝练的共性。

无论是同性题材的《卡罗尔》和《远离天堂》,还是讲述艾滋病群体的《安然无恙》,都是在讲述某种「局外人」和「边缘人」的故事。

为了一个陌生人的请求而拿出了自己十几年甚至更长人生的比洛特就是这样的「局外人」。

即便到故事的最后,我们也不能说比洛特胜利了,杜邦为此付出的代价还不及自己一年的利润,陈述与局外人相对的巨型体制的胜利,是《黑水》的毫不粉饰。

它犹如一封战书,向每个人宣读了战斗的理由。

我们战斗的意义,并不因这战斗的胜利与否而削减半分。

 7 ) 电影的科普意义已然比现实意义更大了。

全氟辛烷羧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及其盐类(perfluorooctanoate, PFO),是氟化工领域广泛使用的含氟聚合物合成及加工助剂,也是织物含氟防水/防油/防污整理剂及其消费品中的主要杂质。

PFOA/PFO具有持久性和难降解性,能够在人体和生物体内积累,并对人体和其他生物的代谢、生殖和内分泌系统造成干扰。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于2014年6月发布的《关于人类致癌风险的专题报告》将PFOA/PFO划分为2B类(人类可疑致癌物)。

PFOA(C8)可以用来生产特氟龙,不是C8=特氟龙,但消费者无法准确辨别购买的锅具所使用的特氟龙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了PFOA。

我查询自家使用的苏泊尔IH电饭煲的材料说明时,未见到PFOA豁免的告知。

但科学而言,特氟龙耐热260度,仅作为电饭煲使用是没有安全隐患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 中国环境报在2015年7月的报道《PFOA/PFO环境风险管控需加快进程》中指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较大的PFOA/PFO生产、使用和排放国,对其环境防控必须进一步重视。

这就很有意思了。

 8 ) 他不该被忘记。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转眼就到了2020年的第二个月,再过几天就是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了。

这次入围最佳影片的共有9部电影,其中《小丑》、《好莱坞往事》等好几部电影,我都跟大家聊过了。

大家应该看得出来,这一次的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

不过随着颁奖时间越来越近,突然流行开了这么一种说法:有一部电影是这届奥斯卡的遗珠,它被埋没是本届奥斯卡最大的遗憾。

说的就是电影《黑水》。

看着这部豆瓣评分8.3,IMDb评分仅有7.6的电影,我下意识就觉得有人在吹牛。

不过我还是耐耐心心看完了这部电影,并且得出了一个结论:埋没它不是奥斯卡的损失,而是整个美国的损失。

《黑水》不止是一部电影而已,其中隐藏的真相,有必要让每个人都知晓。

那不妨从头跟大家聊聊这部《黑水》。

说起来《黑水》的确很有拿奖的潜质,首先阵容就尤其豪华。

担纲男女主的分别是“绿巨人”马克·鲁弗洛和安妮·海瑟薇,导演是执导过《卡罗尔》的托德·海因斯。

其次出品这部电影的Participant公司也是大有来头。

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和2016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都出自这家公司的手笔。

这家公司特别偏爱将真实社会事件改编成电影,每部电影都有很强的冲奥实力。

《黑水》也同样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保持了很高的水准,在提名时落选相当可惜。

《黑水》的原型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环境污染案:美国最大的化学品公司杜邦集团,在半个世纪里,直接毒害了超过3500个家庭,最终将污染扩散到了全世界。

而揭开这一可怖真相的,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律师罗伯特。

罗伯特是一个专攻环境法的律师,主要工作就是替化工企业解决环境争端,说白了就是当大公司的狗腿摆平小老百姓。

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作,罗伯特终于升任为律所的合伙人,家中有着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生活过得异常美满。

但罗伯特没想到的是,成为合伙人后接到的第一个案子,会成为他此后十几年里接到的唯一一个案子。

罗伯特外婆的邻居、一个名叫特侬的牧场主找上了罗伯特,声称自己牧场的牲畜已经出现了大面积死亡。

他怀疑是附近杜邦集团的废料填埋场导致的污染,希望罗伯特代为诉讼。

说实话罗伯特完全没有必要接手这个案子。

收入低不说,杜邦集团还是律所想要争取的大客户,实在没有必要和律所唱反调。

但特侬和外婆的邻居关系让罗伯特动了恻隐之心,他来到特侬的牧场实地探访,发现上百头牲口几乎死绝了,整座牧场如同一片坟墓。

罗伯特这才意识到,杜邦集团真的造成了可怕的污染,而他也决定接下这个案件。

作为代理律师,罗伯特要求杜邦集团提供废料填埋场的相关文件,但奇怪的是,文件里没有违规排放的迹象。

他敏锐地注意到,文件里频繁地出现了一个PFOA的词,于是他大胆猜测,PFOA是一种环保局都不知晓的有毒污染物质。

为了展开进一步的调查,罗伯特把整个杜邦集团告上法庭,按照规定,杜邦集团必须无条件地出示罗伯特需要的资料。

而杜邦集团的回击也足够强烈,他们给罗伯特寄去了足足好上百箱的资料,把真正有用的信息混杂其中,想让罗伯特知难而退。

不过杜邦集团显然低估了罗伯特的耐心和决心。

罗伯特一头扑进了文件调查当中,同时还不忘了拜访化学家,终于抽丝剥茧地揭开了可怕的真相:所谓的PFOA一开始是作为防水涂料在战场上被发明出来的,最初发明它的是3M公司,最近大家使用的3M口罩,也是它的产品。

很快杜邦集团也掌握了这项技术,还把PFOA改名为C8,将C8作为活性剂,生产出了自家的拳头产品特氟龙。

特氟龙最广泛的用途就是作为不粘锅的涂层。

由于省事耐用,不粘锅曾经远销全球。

特氟龙涂层在260度以下的温度使用,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

但制造特氟龙需要的C8却是高毒性的致癌物,而杜邦集团居然一开始就知道。

当时在生产工程中,不少工人伴随着呕吐和发烧病倒了。

丧尽天良的杜邦集团为了搞清楚工人们病倒的真相,把C8添加进香烟里让工人抽,结果几乎所有人都进了医院。

随后杜邦还做了不少实验,发现了C8的巨大危害。

但巨额利益当前,他们不顾3M公司的警告,继续大规模生产特氟龙,隐瞒C8的毒性,并且肆意排放含有C8的废料。

他们唯一采取的措施,就是将女工从生产线上撤下来,但为时已晚,有几个怀孕的女工还是生下了畸形的胎儿。

但遭殃的又岂止是无辜的婴儿,很多杜邦生产线的工人先后患上癌症与世长辞,废料填埋场所在地的居民也难逃患上癌症的命运。

不过最令人发指的,是杜邦自己的一项实验结果。

他们为了研究C8对人体的影响,想做一个被C8污染过的血液和正常人的血液的对比。

但没想到的是,杜邦遍寻世界,没有找到任何血液里不含C8的人。

杜邦向水中肆意排放C8,最终使得污染扩散到了全世界。

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了杜邦的毒害。

C8极其顽固,会在人的血液中伴人一生,终身无法降解。

微量的C8会造成什么影响,目前还不明确。

但足量的C8,会导致肾癌、睾丸癌、甲状腺疾病等多种疾病。

仔细想来,怎么能不后怕?

说回电影,罗伯特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舆论一片哗然,但杜邦只是轻描淡写地给拿出一百万的赔偿想要和解。

如果罗伯特就此收手,被杜邦毒害的千千万万人又能到哪里去伸冤呢?

好在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继续诉讼,并且把代理对象从特侬,扩展到了被毒害的3500多个受害人。

此举招来的,是杜邦的疯狂报复:杜邦不惜聘请专家做伪证,对罗伯特和证人们进行人身威胁,甚至还采取了拖延战术。

因为有三千多起案件,杜邦一年应诉几起,好几百年才能审完。

但杜邦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打响,随着舆情不断发酵,环保署不得不出面对杜邦进行罚款。

杜邦也摆低姿态做了赔偿,出资安装了净水装置,并且向当地居民赔付了7000万美元。

而这不过是特氟龙生产线三天的利益。

不过罗伯特还必须证明当地居民的疾病和C8有直接关联,这样才能为已经患病的居民争取更多的赔偿。

罗伯特游说当地的七万居民提供体检报告,用来研究C8和当地人得病的关系。

从那以后过了七年,罗伯特才终于拿到了医生们的研究成果:C8会直接导致肾癌、睾丸癌等多种疾病。

杜邦集团最终在2015年向3500余名受害者赔偿了6.7亿美元。

从罗伯特在1998接手这个案子算起,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七年。

在最后的庭审上,法官认出了罗伯特,他动容地问道,还是你啊?

而罗伯特平静地回答道,还是我。

就这样平凡的一幕,却构成了全片最震撼的瞬间。

将近20年的诉讼,并没有给罗伯特带来任何名和利,罗伯特在接手这个案子以后,没有大公司愿意雇他打官司。

原本支持罗伯特伸张正义的律所,也逐渐失去了耐心,并且将罗伯特的薪酬压缩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抚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善解人意的妻子也和罗伯特闹得不可开交。

即便如此,罗伯特维护的这些居民当中,还有人因为赔偿迟迟不到来责怪罗伯特。

在巨大的压力下,罗伯特不堪重压住进了医院,差点死在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万幸的是,正义最终得到了伸张,虽然它和过往每一场正义一样,都迟到了。

此案曝光以后,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多个国家,都全面禁用了C8相关的产品,起码上亿人避免了被继续毒害。

罗伯特完全说得上是功德无量。

说实话我们很难说明白,罗伯特为什么为不相干的陌生人冒尽一切风险。

你当然可以说是出于正义的感召,但望着坐在法庭上老态毕显的罗伯特,你或许就会意识到:和一家跨国大公司针锋相对了十七年的,不是布鲁斯·班纳,不是绿巨人,不是超级英雄。

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但我们或许也没必要打破砂锅地追问缘由,我们应该记住的,是在有人顶住压力说出真相的时候,选择支持他。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令其困厄于荆棘。

不过,这部电影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它背后折射出的,还有深刻的环保主题:人类落到如此地步,与其自大不无关系。

最后我也不多说了,就和大家分享一句话,这句话被印在《寂静的春天》的扉页上,而就是这本书,拉开了环境保护运动的序幕:我对人类感到悲观,因为它对于自己的利益太过精明。

我们对待自然的办法是打击并使之屈服。

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的多疑和专横,如果我们能调整好与这颗行星的关系,并深怀感激之心对待它,我们本可有更好的存活机会。

像《黑水》这样有意义的电影,不该丢掉姓名。

那今天就说到这里,拜了个拜。

 9 ) 《黑水》:真相到底有多重要

作者衣公子,微信公众号:公子的酒01Wilbur Tennant很小就被父亲抛弃,留给他的只有:4个弟弟妹妹、1个破农庄、7头奶牛。

经过几十年的艰辛耕耘,Tennant才过上好日子,农庄发展成了600英亩(约3600多亩),奶牛也增加到了200头。

这是那个年代典型的美国梦。

不幸,是悄然降临的。

弟弟Jim加入化工企业杜邦(Dupunt),随后,染上了一种神秘的病,糟糕的健康状况急需钱。

Jim就把自己名下的66英亩土地卖给了老东家。

杜邦将这块土地用作化工废料的掩埋,并且向Tennant一家人保证,一切都是安全的。

尽管,66英亩只占Tennant全部农庄的1/10。

但是恐怖的事情接连发生。

新生的小牛牛蹄内翻,成年的奶牛接连发疯。

原本温顺如宠物的奶牛,发疯似地冲顶主人,再痛苦死去,血从牛的鼻子和嘴巴流出来。

Wilbur Tennant解剖尸体,发现可怕的病变:肿瘤肿大得令人作呕,牛的器官有些是黑色,有些是绿色。

Wilbur Tennant严重怀疑这一切都是因为杜邦。

经过几轮申诉、举报和上访,环保局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终于来了调查组。

不过,调查的结论,差点气死Tennant。

调查报告把奶牛的死亡归咎于管理糟糕、营养缺乏、兽医投入不足和缺乏苍蝇控制。

what?!

Wilbur Tennant几乎气疯了。

”我养了一辈子牛了,还要你教我怎么养牛吗?

”巨大的肿瘤,畸形的小牛,绿色的器官,从鼻子眼睛流出来的血,怎么可能仅仅是因为饲料和苍蝇?

这调查报告完全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02Rob Bilott看上去并不是适合帮助Wilbur Tennant的律师。

他供职的Taft Stettinius & Hollister律所历史久远,成立于1885年,创始人之一是美国第27届总统William Howard Taft的亲戚。

小伙子刚晋升合伙人,风光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ilott的确是环境律师(environmental lawyer),但是客户都是大公司,更确切地说,是化工巨头,其中就包括杜邦。

律所办公室里来来往往都是西装革履,皮鞋瓦亮的成功人士,Rob Bilott是典型的资本家代言人。

当穿着牛仔裤、格子法兰绒衬衫、棒球帽的Wilbur Tennant出现在律所,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奈何尘世繁杂,人间万象,你看到什么,什么就是你的命。

Bilott在看完资料后决定接下这个案子。

因为他觉得这是对的事。

没有料到,随着Bilott调查的深入。

他发现,这并不是Tennant一家人的不幸,而是一场长达40年,面向全人类,充斥谎言和掩盖的灾难。

03杜邦是谁?

化工业巨头,世界500强。

历史悠久,和中国清政府做过生意;成绩彪炳,参加过美国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杜邦有多强大?

这么说吧,美国环保局E.P.A为杜邦开出了创历史的巨额罚单,但是所谓的创历史罚单还不到杜邦单类产品年利润的2%。

作为复合材料领域绝对的领导者,杜邦积累的工艺数据,是中国已经掌握的25倍以上。

毫无疑问,Bilott是在以卵击石。

杜邦的优势至少有以下3个方面。

第一,垄断标准。

当你问,XX化学物质有没有毒?

政府部门的标准应该够权威吧。

可是美国环保局E.P.A从1976年才开始监管化学物质,在百年历史的杜邦面前像个学生,遇到问题常常要请杜邦拿主意。

第二,国家荣耀。

化工业领先是美国国力的重要标志。

一直到今天,美国化工都是中国最难追赶的领域之一。

杜邦不但为二战胜利做出贡献,在现实中也是大量工作岗位的提供者,可谓即得庙堂点赞,又迎江湖民心。

显然,揭露杜邦,就是反对美国,迎接你的是“不爱国”、“愤青”等标签。

第三,现实利益。

作为当地最大且最好的雇主,杜邦的员工仅凭工作证就可以贷款买房。

杜邦提供的慷慨的薪资是人们还房贷、供子女上大学、过中产阶级的生活的保障。

一个与我们无关的农民正在反杜邦?!

这会影响每个小镇人的职业和收入!

nononono!

当地人开始主动排斥Wilbur Tennant。

当大象面对蚂蚁的挑战,有一万种方式弄死你。

大象拉坨屎蚂蚁都扛不住。

Bilott不是向法庭申请杜邦公开资料吗?

行啊,都拉给你。

杜邦送来了整整一屋子的纸箱。

横跨半个世纪的文件,打开纸箱先吃灰;11万页资料全是专业术语+行业黑话,从小化学不好的Bilott惨遭精准打击,身心摧残。

迎接Tennant的是整个小镇的歧视,光顾多年的餐厅不再接待他,多年的好友在街上相遇也当作不认识。

做礼拜的教堂,他换了4次。

随后,藏在家中作为证据的奶牛病变器官样本,不翼而飞。

直升飞机在他家上空盘桓。

Tennant握着猎枪,惶惶不可终日。

这是一场鸡蛋和岩石的较量,是以卵击石。

但是别忘了,岩石再坚硬也是死的。

鸡蛋再脆弱也是活的生命。

岩石最终会风化成细沙,而鸡蛋会孵化出生命越过岩石。

04经过大海捞针、抽丝剥茧,Bilott找到了罪恶的源头:PFOA。

PFOA,全氟辛酸,全称为Perfluorooctanoic Acid。

因为有8个碳原子成链,在杜邦内部又称其为C8。

PFOA最早由另一家化工巨头3M发明,最著名的用途,是杜邦生产的特氟龙(Teflon)。

因为特氟龙防水防油的特性,早期用于坦克涂料。

随后军用转民用,逐渐走进全世界居民的生活,其最典型的产品是平底锅。

1962年,特氟龙上市,杜邦名声大振。

广告中,美丽的姑娘正在烹饪,因为不粘锅,所以格外轻松欢愉。

但是广告背后,是另一个色调完全相反的故事。

特氟龙生产线的工人大量出现发烧、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员工们私下把这称作“特氟龙感冒(Teflon Flu)”。

杜邦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想,把少量特氟龙卷进香烟里给工人抽。

果然,抽烟的工人都病了。

3M很明确地告知杜邦,PFOA非常难降解,一旦进入人体,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每个器官。

杜邦相关生产线工人血液中的PFOA明显升高。

杜邦知道这些吗?

杜邦知道。

整个40年里,杜邦都知道。

杜邦以猴子做实验。

猴子器官逐渐肿大,最后死于癌症。

用老鼠做实验,老鼠生下一窝眼睛畸形的小老鼠。

杜邦也追踪了7名怀孕的女工,结果发现,其中2名女工诞下的小孩眼部畸形。

那么杜邦做什么了吗?

杜邦什么都没有做。

除了掩盖。

特氟龙生产线上所有年轻女员工被要求回家,但是没有被告知原因。

有一个负责清洗设备的女工,生下一个眼睛畸形,只有一个鼻孔的男婴。

她问杜邦,为什么把我调离这个工作,是因为特氟龙导致我孩子畸形的吗?

杜邦说,No别多想。

随后她的资料被抹去。

长大后的Bucky Bailey,在电影《黑水》(Black Waters)中出演自己燃烧的粉尘直接从烟囱排出,工业用水没有特殊的处理,工业废料只进行常规的掩埋。

于是,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头。

Jim Tennant先成为杜邦的劳工,其工作是掩埋特氟龙的废料。

随后,Jim得了怪病,需要钱。

杜邦趁机买了Jim的地,继续掩埋特氟龙的废料。

污染进入水循环,导致Tennant一家的奶牛发疯。

最后才是Wilbur Tennant不依不饶,找到Bilott。

真相大白的一刹那,悲凉入骨。

05Tennant选择和杜邦和解。

他需要钱。

需要钱,搬离那个死亡农场。

需要钱,因为他和妻子已经检查出了癌症,事实上仅仅7年之后他和妻子就陆续入土。

还是需要钱,尽管自己这一生已经完了,但是他需要钱给两个孩子一个未来。

抉择到了Bilott一个人身上。

这已经不是Tennant一家人的悲剧。

PFOA和特氟龙,已经走向全世界,从平底锅,到布料、雨伞、靴子,再到自行车润滑剂、网球拍、通信电缆、防污沙发和橱柜,以及电影院装爆米花的纸袋、餐厅里装披萨的纸盒。

杜邦公司在特氟龙一项产品上的收益有多少?

一年10亿美元的利润。

Bilott整理了资料,寄给了所有相关的部门,包括环保部和美国司法部长,告知公共安全正遭受即刻且实质的危险(imminent and substantial threat)。

他还亲自去华盛顿作证。

Bilott的揭发导致E.P.A给杜邦开了其历史上最大的罚单,1650万美元。

这个数字不到特氟龙这一项产品年利润的2%,相当于6天的利润,1.5天的收入。

与此同时,由于杜邦废料进入地下水,整个城市的居民正在一个接一个地死去。

于是,最巅峰的一战,来了。

在那个战场上,公平、正义、真相,这些你我习以为常的单词,被检视出真正的重量。

062004年,Bilott代理受到水污染影响的7万居民,以集体诉讼(class action lawsuit)的方式起诉杜邦。

这本应是一场简单的诉讼。

PFOA在饮用水中安全浓度应该是多少?

E.P.A没有规定,但是作为行业权威的杜邦,内部有规定:十亿分之1个单位(1 part per billion)。

而这些居民饮用水中PFOA的含量,超标6倍以上。

法官大人请看,杜邦连自己的规定都没有执行,赶紧败诉赔钱吧。

出征之前,律所的管理合伙人做了激情澎湃的讲演,士气爆棚。

他们不是去打官司,他们是去拯救美国的商业文明!

演员Tim Robbins(还记得《肖申克救赎》吗?

他越狱26年了)可是,杜邦花天价聘请的王牌律师团也不是吃素的。

在法庭为Bilott准备了出乎意料的一记闷棍。

杜邦请州政府的环保部门高级官员出庭作证。

官员说,之前没有指定标准,疏忽了,秉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现在临时指定了标准:十亿分之150个单位(150 part per billion)。

西弗吉尼亚E.P.A高级官员在诉讼的前夜,州政府突然把行业标准提高了150倍,以至于原本违规的杜邦,一夜之间完全合规。

看来无论在哪里,有权势,就可以只手遮天。

Bilott的举证责任瞬间指数级增长。

原来他只需要证明杜邦“不符合规定”,现在要证明“这个规定就是不合理的”,换一个方式说,要证明“去TMD规定,现有饮用水中PFOA就是会致病”。

前者是个法律问题,后者是个科学问题。

晕,这怎么证明,科学家都在为你杜邦工作啊!

在一番斗智斗勇后,原告和被告达成一个协议:杜邦为居民安装净水系统,再赔付7000万美元(特氟龙生产线3天的收入)。

以上都是小问题。

最焦点的事项在于:成立一个独立的科学家评估小组(independent science panel),由独立的科学家来评估目前PFOA的计量是否增加了居民患病的几率。

如果结论是肯定的,杜邦将提供医疗监测(medical monitoring),也就是说,从此往后,这些居民只要患了相关疾病,都可以得到赔偿和救治,由杜邦承担责任。

这项措施会让杜邦掏出2.35亿美元的真金白银。

当然,如果结论是否定的。

那么,就没有赔偿,各自回家。

附加一项条件,在结果出来之前,任何人不得单独起诉杜邦。

07电影《黑水》中,Mark Ruffalo饰演了主角Rob Bilott。

他更为人熟知的角色是漫威电影中的绿巨人(Hulk)。

这张还真像绿巨人曾经漫画中的英雄,今天现实中的英雄。

两者最大的区别,大概是,后者要承受真实的等待的煎熬。

大多数人以为战争是由拼搏组成的,其实不是,战争是由等待和煎熬组成的。

科学评估小组的结论迟迟不出来,一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Bilott对于真相的控诉,不是得罪了杜邦,是得罪了整个化工行业。

这位曾经顶级律所的明星环境律师,在起诉杜邦后,再也没有接到过企业客户。

一度,整整3年时间内,Bilott没有为公司创收一分钱。

由于和杜邦的诉讼还在不断支出费用,他自己的薪资一减再减。

为了给科学评估小组提供数据,需要采集这些区域内居民的血液。

杜邦说,每位来抽血的居民,给400美元,我买单!

很快,中年夫妇带在三个孩子,一家五口来抽血。

2000美元的补贴,能让他们过个不错的圣诞节。

他们对Bilott说,杜邦是好人,你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走着瞧吧。

舆论也倒戈,陆续出现声音质疑Bilott。

律师总是搞事情,整天盯着那些为美国做出贡献的大公司,谁不知道你们的律师费和赔偿金挂钩,有巨额赔偿,你们才能年入百万。

这是吃人血馒头!

你看啊,别有用心,这帮学法律的,他们一点都不爱国,总是盯着社会的阴暗面。

由于这场诉讼,杜邦缩减了在这个区域的投资。

作为最大最有影响力的雇主,小镇的失业率急速上升。

民意需要罪人,需要有人承受他们的怒火。

Bilott这一方的原告、证人,每每上街,常被骚扰得不堪其辱。

另外,发病的居民相继死去,肾癌、睾丸癌……当Bilott正陪着家人在餐厅就餐,突然有人走过来指着他问,你说的赔偿呢?

你答应帮我们争取的钱呢?

我哥哥已经死了,他的小孩比你的孩子都年幼。

你答应我们的事情呢?

于是,Bilott重重倒下了。

他得了短暂性脑部缺血(TIA,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每次发作类似中风,一种因压力超载产生的神经疾病。

08其实,在我看来,Bilott很不像个英雄。

首先,他不够帅。

既不威武高大,也没有眉目轩豁,说话也做不到纵横捭阖。

其次,他没奇遇。

Banner博士因为接触伽马辐射变成绿巨人,Tony从小就在智商和财富上爆表所以成为钢铁侠。

相比之下,Bilott一生很平淡,读着差不多的大学(不是常春藤),做着差不多的事(多年没有客户,赚不到钱,也不能全怪这场诉讼,自身肯定也有问题吧)。

这样的人设,是很难涨粉丝的。

再次,他常常懦弱胆小。

去杜邦给CEO录像做口供,害怕被灭口,启动车子的时候手都在发抖。

家庭生计的重担压到妻子的肩上,他既不会分担责任,也不会哄女人。

(扮演他妻子的可是女神安妮·海瑟薇啊!

)最终,他被压力压垮,摔在地上癫痫。

(哎,那些因为杜邦染上癌症的人还没倒下呢。

)这些都让我觉得Bilott不是英雄,他更是个群众。

一如你我。

于是,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那位戴着口罩,生命定格在35岁的眼科医生。

身前,他喜欢看球,喜欢明星,喜欢追剧,经常在微博转发抽奖的链接。

除去那些特别的时刻,除去那些勇气的决定,他们都是群众,平凡得一如你我。

但是,正如莫泊桑所说,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时,你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又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所以啊,最后让你能够撬动这个世界的,不是你的技能,而是你的使命。

电影《黑水》中,当Bilott在法庭上遭遇杜邦的闷头一棍,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场持久战了。

面对记者的采访,Bilott的队友说,他们制定的标准是谎言,我们一定会赢得这场诉讼的,对!

我们会的!

如果西弗吉尼亚州政府不能制止杜邦毒害这里的居民,那么,我们,我们居民,会亲自阻止他们。

这段话说得太好了,但是也有一点我想补充。

州政府确实失职,主要原因有两个。

首先,根据1976年的相关法案,只有当明确证据证明某项物质有害时,E.P.A才能开展监测。

(Under the 1976 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 the E.P.A. can test chemicals only when it has been provided evidence of harm. )其次,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由于创新总是先发生在企业,政府的专业性本来就会略微滞后。

《黑水》中,州环保局E.P.A的滞后表现在PFOA,现实生活里,监管部门的滞后可能表现在大数据、网络贷款、智能手机上的隐私信息、或者某类新出现的病毒。

天地良心,衣公子并不是要为美国州政府洗地。

而是想说,电影《黑水》背后所展现的系统,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什么系统?

就是当监管滞后时,一个允许群众关心群众、允许群众保护群众的系统。

更实在地说,虽然E.P.A的监管缺位,但是律师能够自由地开展调查,法庭能够独立地受理审判。

虽然,杜邦控制和圈养了大多数学者,但是全美国还是能找到独立且专业的学者。

虽然新出现的物质风险没有被完整地评估,但是医生一旦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得出了结论,也可以放心地说出来,医护和市民现在开始就要重视,开始防护。

美国第35届总统肯尼迪(John F. Kennedy)在就职演说中说过一句话,被反复引用。

“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

“其实美国人一直不太同意这句话。

有关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弗里德曼有过补充:既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也不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而要多想一想,个人通过国家能做什么。

09电影的结尾。

正义终究还是来了。

科学评估小组成立7年之后,得出结论,饮用水中PFOA会增加患病的几率。

PFOA至少诱发六种病变,包括肾癌、睾丸癌、甲状腺疾病、先兆子痫、高胆固醇、溃疡性结肠炎。

(there was a probable link between PFOA and kidney cancer, testicular cancer, thyroid disease, high cholesterol, pre-eclampsia and ulcerative colitis.)Bilott集体诉讼里已经有3635人患了以上的病,将来还有人陆续发病。

消息传来,显然是宣布Bilott胜利的哨响。

这下总该欢庆了吧?

可惜还是没有。

杜邦不认账,撕毁之前的承诺,抵制评估小组的结论,拒绝集体诉讼的赔偿。

他们想告诉世界,there is no use fighting,反抗没用的,这个系统就是我操控的。

由于集体诉讼中止,要向杜邦讨个公道,受害者只能以个人名义提起诉讼。

电影结尾,Bilott苦逼地开始为一个一个家庭提起个人诉讼。

等待他去完成的案子,还有3535起。

此时,距离Tennant走进他的办公室,已经过去整整20年。

电影之外,2013年,六家公司停止生产PFOA,其中也包括杜邦。

不过,由于50多年间,PFOA不受限地广泛应用,目前已经进入全世界人类的身体。

美国血库中就有PFOA。

疾控中心CDC,2007年的调查显示,99.7%的美国人体内都存在PFOA。

这个人工合成的物质距离发明仅仅50年,接下来它会通过母乳,通过脐带血在全世界人类身体里传承下去。

除了PFOA,仅美国目前还有6万种化学物质,没有被监管。

电影结束了。

男主角Mark Ruffalo参加崔娃(Trevor Noah)的脱口秀节目the Daily Show。

崔娃问他,你怎么给一个这样的结局?

而不是happy ending,超级英雄打败坏人,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那种。

Mark Ruffalo说,因为这就是生活。

生活里,其实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

那么,问题怎么解决呢?

我们。

Mark Ruffalo说道。

作者衣公子,微信公众号:公子的酒

 10 ) 权利和资本的勾结就是地狱

《黑水》一位农民,一个集团,一位律师,开启了一段维权的故事,如果说纯粹是维权也不合适,不如说是维护家园的故事。

很多事实摆在眼前,可还有很多人视而不见,那些人不是良心坏了,是因为钱比良心重要,否则他们的良心比谁都好。

提出环保的是他们,破坏环境的也是他们,不知道是资本控制了权利还是权利的终极目标是资本。

试想一下,一个区域,资本和政权狼狈为奸,又设立了一个让大家信服的司法机构,这个机构还是由政权建立的,资本来给他们发工资,试问这个司法机构是独立的吗?

那么这个区域是不是比黑水所描述的更肮脏,更黑暗。

就像罗翔老师说的一句话“没有监管的权利就是最大的恶”。

故事到最后很扎心,一位农民这么说“这个世界没有人会帮我们,包括科学家,法律,政府,能帮我们都只有我们自己”,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像罗这样的人,也需要那些能站出来敢于发声的人,他们维护的才是真正的和平和正义,一个社会的稳定不正需要这些吗?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

4⭐↑

《黑水》短评

强烈推荐。杜邦化学污染真实事件。当一个人对抗一个巨头公司,它试图用金钱击垮你。当3500人站出来,它仍然用污染物伤害你我的身体。案件仍在继续,C8已经存在于地球上99%的人体内…we won't back down, we are better than this.

4分钟前
  • 女神的秋裤
  • 推荐

惊心动容。作为真实事件改编的现实性题材,完全是水准之上的作品,颁奖季为何颗粒无收?这种动辄磨耗十几二十年的集体诉讼,良知者以一己之力扳倒黑心巨头,揭露整个行业或社会埋藏日久的惊天内幕,过程中不止要应对敌手打压,更需挑战民众偏见,忍受周遭及亲人误解,咀嚼寂寞,攻克浩繁的案牍工作,最终竟未在压力之中垮下,难免让我联想到《爆炸新闻》中塞隆那句话:我总是好奇那些历史挑中来做大事的人是什么样的。马克鲁弗洛独自面对上百箱卷宗那一幕,说实在震撼到我。话说回来,这片跟《狩猎》有什么可比性啊?倒是推荐和2015年的最佳影片《聚焦》,科波拉《造雨人》,索德伯格《永不妥协》,塞隆的《决不让步》打包观摩。

8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The system is rigged! They want us to think it’ll protect us, but that’s a lie. We protect us. We do. Nobody else."

11分钟前
  • 普照
  • 力荐

这个公司的实力真的是太强大了

12分钟前
  • 今生、唯爱
  • 还行

真实事件改编就不需要塑造人物了吗?或许那个律师现实中真的如此,为了一个陌生人或者说一腔正义奋不顾身十几年如一日,但“浩克”的演技约等于没有,存在感极低的男主让人对行为动机无法信服,相比之下上司和妻子两个角色诠释的很好

14分钟前
  • 温柔的暴击
  • 较差

技巧熟练,没啥意思,最大收获是看完知道我身体里也有特氟龙

19分钟前
  • 滚来滚去
  • 较差

绿巨人讲话好温柔

21分钟前
  • 好好学习
  • 较差

不是演员不好,不是剧本不好,是对于这种闷长叙事型的社会题材的电影实在是提不起兴趣。而美国也很喜欢拍这种蚂蚁捍大象的电影,为啥不如直接拍纪录片?

26分钟前
  • 浩君
  • 较差

勇者斗恶龙

31分钟前
  • 衫弃
  • 还行

故事说得太糟了,某些地方又过分说教。真是对不起这样一个好题材。

34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就是不能用不粘锅,所以要买章丘铁锅。

35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推荐

这类弱势起诉强者的影片,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部具有可看性!!得高分甚至得奖仅仅是因为“题材”和“政治导向”!其实若想了解杜邦特氟龙事件的,看一篇相关报道就完全比看这个影片更值得。

40分钟前
  • 万点万点
  • 较差

果然这种题材和拍摄风格的电影,我看再多部还是不喜欢。

45分钟前
  • 梦之安魂曲
  • 较差

看到不粘锅有问题那一段,我心里暗想:完了,从初中开始,我家里就用不粘锅煮菜……总的来说,我觉得电影的社会现实性比电影本身更具意义。

49分钟前
  • 莫莫
  • 较差

still here……

52分钟前
  • tonight
  • 还行

当代“人类药丸”恐怖片,海因斯拍得肃穆有力,从第一镜起就塑造起污浊与阴影,看完不由得在内心升起阴谋论:这片在颁奖季被无视是因为遭到了DuPont方面的压制?

57分钟前
  • TWY
  • 推荐

故事有些平淡 演员用力过猛

58分钟前
  • 一条大鹅
  • 较差

8分,及格的影片,加1分是因为它或许真实的展示了与大型机构斗争的时间跨度,在那种超出人类感受(非认识)的时间跨度上,人的存在感与虚无感交相混杂。最后真人出现的时候,我略微震惊绿巨人对其神态的还原。一件案子搞得你花了生命的几分之一去承受其痛苦,把你折磨成这样,真的值得吗?真的值得吗?值得吗?

1小时前
  • 骚棒持有人
  • 还行

拍得很扎实。这部电影不论是对西方还是东方,都具有警世意义。任何缺乏监管的权力到最后都会傲慢,傲慢的最终体现就是迫害它的群众。本该环保局去监管的公司,让个体去追诉16年,代价太大了。最后能保护我们自己的只有自己,这点倒是表达清楚了。

1小时前
  • 东北洪常秀
  • 推荐

喜欢,娓娓道来很有力量。片后去看了文章报道和些许进展新闻,真的是看得来火,片子也是慢慢堆砌你心中的怒火又给你死死压着不给你喘息的余地,虽说成不了爽片了,但这才叫一个掷地有声嘛。表演不错,剧本扎实还居然不催眠哈哈。

1小时前
  • 逢澶Ty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