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部台湾的爱情电影,是一部男女主从头到尾都没有互动、一开始互动就结束的爱情奇幻电影,说到底,是一个人的单恋,最后终于变成了两个人的爱情故事。
男主角的饰演者是刘冠廷应该算是台湾新起之秀吧,虽然在内地知名度不高,但是他饰演的青春题材《阳光普照》获得金马奖最佳男配,去年饰演的《无声》关注聋哑儿童性侵议题的电影堪称台湾版的《熔炉》在内地文艺的小圈子里掀起了小波热浪,无奈剧红、人不红,但我相信他以后会成为继张震之后又一能当顶梁柱的文艺男神。
回到《消失的情人节》,情节就相较浪漫而富有趣味,女主李霈瑜饰演的角色叫杨晓琪,年近30了,还没有过过情人节,是个邮局的柜员,一个人住在台北拥挤的出租屋,下班后,去买饭堂的鱼,只要一点点肉,却舀很多的汤,回去煮新鲜的鱼汤泡面,然后听电台《马赛克》的爱情档收音节目。
杨晓琪长得不好看,很平常,很普通,但是她是个急性子,做什么事都比别人快半拍,看电影最先笑,跳舞节奏最快。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女孩子,翘首等待属于自己的爱情。
而男主角刘冠廷饰yan演的公车司机阿泰,却是个做什么事都慢半拍的男孩子,听笑话是最后一个笑的人,地震过后也是最后一个才躲起来的人,上学迟到,连恋爱也总是慢半拍,他有个爱好,就是拍照片,走到哪里,拍到哪里。
对于人人都用微信电邮的年代,他却坚持每天去杨晓琪的柜面寄一封平邮的信,被杨晓琪和同事笑称怪胎。
在杨晓琪眼中,阿泰只不过是生命中的旁观者、过客、怪胎,她有自己的困扰,年少时,父亲丢下一句话“我去买豆浆”就离家消失了,再也没有回来过;父亲走后,一把神秘的钥匙总是时不时地出现,提醒她,有未解的信息在等着她。
最神奇的是,在她30岁的时候,爱情如一辆面包车向她驶来,冲击着她,一个又帅、又多金、又有同情心的阳光男孩刘老师向她搭讪,她终于要拥有自己第一个情人节了,可是奇怪的是,情人节那天她明明很早按时出发了,可不知道为什么,就像做了一个梦,梦醒了,情人节已经过去了,问周围所有人,大家都说,情人节是昨天的事,你要找的男孩没来,消失了,那肯定是把你给甩了……
杨晓琪只好不断地寻找,直到,她在一家照相馆,看见了自己的照片,自己是那么美,穿着情人节的那身衣服,这时候,杨晓琪才想到那个每天背着照相机的怪嘎,她才想起怪嘎每天寄的信,寄给谁,寄去哪里,还有,那把神秘的308钥匙……所有的一连串线索、拼图,让杨晓琪不断追寻,她终于找到了一个关于守护、陪伴的温情的爱情故事。
大巴,是这部电影的奇幻象征,它是阿泰默默守护杨晓琪的坐骑。
同时,这个奇幻的故事有个非常有意思的设定,时间就像银行的钱,你存进去,会有利息,那些利息就是多出来的时间。
阿泰动作慢,他比别人拥有多一天的时间,而杨晓琪动作快,她反而比别人少了一天的时间。
就在情人节那天,全世界停止了,所有人都不动了,只有阿泰能走能动,他追寻着,用浪漫的大巴,与杨晓琪渡过了浪漫的一天,在回家的那个夜晚,却有一个人和他一样能动,那个人就是杨晓琪的父亲,在夜色中,时光琉璃,划过大巴,父亲讲述着隐秘的过往,把神奇世界的秘密告诉阿泰,他还摆脱阿泰,给杨晓琪买一份绿豆浆……
就在杨晓琪把所有的拼图拼好,她找到了信箱的地址,她终于知道一直以来有一位叫阿泰的男孩,一直守护着她,她记住了这个名字,她搬去信箱所在的城市,然而,一辆车却开向了阿泰……故事的结局就留给读者们自己去看吧,这是个带着温情、欢笑、奇幻的电影
关注公众号
不愧囊括了湾湾金马五项大奖,绝非浪得虚名!
脑洞大开,天马行空的剧情,思路清奇情节紧凑,女主及诸多角色大方自然而逼真的表演,以浓郁的湾湾普通话表现出来,不仅使剧情幽默风趣,更有种客家人的亲切感。
倒叙的述事手法又能让人静下来,思考一下人生,思考一下自己……喜剧之处,幽默而自然,诙谐而不尬。
悲剧之时,掩盖掉悲痛,又令人动情。
“稀松平常的邮局,公车,小出租屋等街角旮旯,正是这样真实的场景和普通小人物组合,和奇幻的设定形成奇妙反差”【转大聪影评】空间跨度由城市到海边,时间停滞又以倒叙手法描述,增添了影片意境的深邃,幽默的情节又好像要人去思考些什么…。
随着故事发展,剧情不停反转,影片最后,女主相视而泣的场景,实在令人动容。
作为爱情片,鄙人有幸,这应该是我看到过表达出最完满纯真爱恋的影片,没有之一!
因为,这部电影让人想起了纯真恋爱时的感觉。
这部电影几年后还被日本同名翻拍,除了把主动权将男女主角互换,隐去了跟踪偷拍等被诸多非议的情节,整个剧情基本尊重了原著。
但赝品再好,可以有很多,而原版则只能有一个,并且足以经典到令人望其项背的追随模仿。
至于被以“偷拍跟踪也能是真爱?
”的非议,只能说,有一片大海,你看到的是浩瀚无边,它看到是深不见底,你想到的是对自然的敬畏,它想到是对深海的恐惧。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凡事不用那么急切,让时间慢下来,接受面对自己的人生,否则你会错过很多,甚至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的……,经典传奇组合比吉斯Bee Gees 合唱团的片尾曲,更是把人带回到了那个不浮躁,优雅浪漫的节奏蓝调时代……不用那么急,乌龟与兔子也能有一天会邂逅相遇,再续前缘…不用那么急,给很多在你人生中稍纵即逝的,能有在你的身边停下来等待你的机会……好好爱自己,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人爱的。。。。。。
“消失的人”+“消失的情节”=消失的情人节 导演很会玩文字游戏,前半部分对应的是消失的人:父亲和骗子男友刘文森,又或者是杨晓淇在情人节消失的自己;后半部分消失的情节:情人节那一天所发生的事件。
前半部分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从开场的新闻播报,一系列超现实事件的发生和杨晓淇消失的一天都有关联,影片在前半部分小心地隐藏起所有会暴露事情真相的马脚,那个看起来既像骗子又真诚的区块链男,每天来送一封平信的呆滞男,以及右边甜美可爱的无脑妹和左边平庸无聊的大妈,杨晓淇身边的人既离奇又平凡,就连杨晓淇自身的经历也是如此。
影片中的杨晓淇既有普通人身上的烟火气,又有离奇古怪的自身特色,人设才算是立住了。
所以后面再离谱和超现实的情节也在杨晓淇身上变得合理起来。
“消失的情节”完全是从吴桂泰的视角出发,因为只有他知道消失的情节是什么,从不同的视角表现相同的情节,罗生门式的叙述方式,其实很容易变得俗套,但影片即使在相同的情节上依然详细地讲述吴桂泰的经历,比如去电影院那场戏,吴为了保护杨晓淇赶走了公交车上所有的乘客,跟着他们来到电影院,在电影院快一拍和慢一拍的笑点,正好赶上的公交车,公交车上的刹车和亲吻,以及刘文森再次回到公交车。
同一情节,两个人的视角完全对得上,而且各自有各自的内容,视角在杨晓淇那边时,观众感受到的是陷入爱情的甜蜜和女主角被骗的紧张,而在刘文森这一边,观众能看到刘文森的痴情和倒霉的人生经历。
如果是文艺片的话,结局是杨晓淇在邮局工作,终日凝视着大海,直到有一天她白发苍苍,从她的视角和孙女讲述着人生一段不可思议的经历……
我的评分:4.5影评:一个女屌丝,干什么都比别人快,一个男屌丝干什么都比别人慢。
小时候他们就认识,大了之后,女生忘了男生。
男生想守候女生。
直到情人节那天,世界突然静止了,这时候,女吊丝小时候就出走离家的爹与男屌丝说,因为你一天慢几秒,攒了20多年,攒出一天时间,真太他妈太扯淡了,然后这个老头还是不回家,要求寻找他妈的人生意义。
男屌丝就带着他的“女神”玩了一天给送回家,时间突然恢复了,这个男屌丝的被车撞了,最后也没死,俩屌丝终成眷属,就是个垃圾电影。
影片的标签算是爱情喜剧,而对我来说,它是寂寞的人相遇。
在人生的春天,你觉得选择的孤独是自由,是愿意忍受且完全享受的孤独,可是人生四季,不只是暖春,寒冬凛冽怎么办呢?
可以不要子女,不要婚姻,可是不能不要链接,要为自己储备关系和温暖 。
我在改变,不再消极被动,有时候也试着,主动追求与维持与所喜之人的链接。
节奏不一样的人当然是寂寞的,毫无疑问,小淇是很好很好的人,阿泰也是。
看起来呢,小淇的妈妈很爱小淇的爸爸,并且是主动追求他的,可是后来小淇的爸爸依旧作为一个寂寞的节奏不一样的人被忽视,那天他走出家门,遇到小淇时还拿着锅铲,面对小淇的问题,他回答说是要去买豆花,小淇立马接上,说也给我带一杯绿豆豆花喔。
他哪里是要去买豆花,他是要,去坠楼,去与世界说再见。
不过慢半拍的他恰巧在要坠楼时发现世界静止了,他第一次经历了自己多出来的一天,这天结束后,他放弃了坠楼,索性到处走,到处打工,再也不回家。
他第二次经历多出来的一天时,遇上了回程的阿泰,慢半拍的阿泰,外号是乌龟的阿泰啊,其他人都跑出一大段了才反应过来起跑的阿泰,石头剪刀布总是慢出的阿泰,蚊子都打不到的阿泰,调手表也比别人慢的阿泰,照相只能拍到静态的阿泰,上课迟到被老师说“如果有一天地球爆炸了,吴桂泰一定会赶不上太空船”的阿泰,他后来选择去开公车,也只是因为公交限速四十,慢慢开就好了,就算如此,也还是会因为拖而被投诉,他与世界的时间不一样。
他寂寞地生活在自己的节奏里,他关注着小淇。
小淇是快半拍的小淇,唱歌抢拍被老师罚跑六圈的小淇,跳大绳甩得太快的小淇,照相卡不到点全是闭眼照的小淇,看电影在笑点出现之前就笑了的小淇,就连睡觉都比闹钟早一步醒来的小淇。
有次小淇在公车上往前摔,阿泰紧张地想要接住她,可是慢半拍碰不到快半拍,错过是必然。
那场电影,笑点之前,小淇哈哈大笑,笑点过去,阿泰痴痴地笑,你看啊,都是那么不合时宜,可两人也并不合拍。
对于小淇来说,阿泰是每天都来寄信的怪人。
对阿泰来说,小淇是美好的女神。
可怎么能说两人不合拍呢,慢半拍的阿泰恰好能拍出小淇睁眼的照片,重逢后阿泰每天都跟着小淇,一两个月过去了,阿泰想再这样下去会变成变态,于是准备离开小淇的生活,他想起答应小淇爸爸给小淇带杯绿豆豆花,转身要买,结果被车撞到。
阿泰暂时不再出现。
而小淇通过那张睁眼的照片察觉到阿泰的存在,于是她开始寻找,她找到了阿泰寄信的邮局,申请调了过去,等待着阿泰的再次出现。
在此期间,她的生活仍是寂寞的,但小淇是乐天的,小淇还会给电台分享自己的生活,只是偶尔,她会哭。
有一天小淇等到了寄信的阿泰,前一秒还是小淇往柜台放上了暂停服务,后一秒阿泰到来,我的心揪着,不希望看到他们错过,幸好,确实没有,他们刚刚好遇见。
阿泰意外又惊喜,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绿豆豆花,他完成了承诺。
阿泰是开心的,他笑着,可是怎么能不难受呢,这么多兜兜转转,这难得的相遇,他的笑立马变成了无声的哭,小淇亦然,当看到小淇带泪的笑时,阿泰又扬起了笑,我也跟着一起快乐,这是结尾。
虽然是双视角叙事,但真的很顺很顺,单从一方视角切进去就很完整,但是看到另一方视角还是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看的是导评版,很棒,是有人聊天的感觉。
就像是跟朋友们在看电影,他们交代了一些东西,也有讲自己的感受,讲拍摄的思路,讲拍摄中的幸运,很多场景是老天的安排。
对导演来说杀青是又回到了寂寞的世界,对寂寞的观众来说也是,重新回到只有自己的世界,回味过后是悲伤,也是平静。
顶着“金马奖最大赢家”的头衔,《消失的情人节》被寄予了很高的期待,特别是在去年《阳光普照》口碑大爆,成为豆瓣年度华语片第一名,又代表台湾征战奥斯卡之后,这部今年的最佳剧情片可以说是吊足了影迷的胃口。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短短一个月之间,这部电影就经历了从默默无闻到万众期待,再到口碑暴跌的大起大落,和另一部金马大热门《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一样,并列成为影迷心中年度最失望的华语电影。
其实我个人也没有特别喜欢这部电影,本来也没有特别强烈想要评论它的欲望,但看了一圈所谓“差评”之后,却有了急切想要为这部电影“平反”的冲动,怎么说呢?
就是可以忍受差评,却无法忍受曲解。
大多数的差评都会认为作为一部“爱情喜剧”,《消失的情人节》空有奇幻的外壳,但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并没有什么新鲜和特别之处,甚至人设和动机都空洞没有说服力,更有人说这是一部“暗恋者的自我感动”,是一种注定失败的电影设定。
当然,如果你只把它看作是一部爱情喜剧,甚至是暗恋喜剧,这样的批评或许没有任何问题,但问题在于:《消失的情人节》绝对不是在讲爱情,起码不是主要在讲爱情。
表面上看,本片主要有两个卖点,一是时间停止的概念,一个是双人视角的结构,其实单单拿出这两点来看都并不新鲜,比如时间停止和人物消失的概念,在古今中外都很常见,从比尔·莫瑞的喜剧《土拨鼠之恋》,再到近几年的美剧《守望尘世》《环形物语》,甚至是去年黄渤主演的那个电影《被光偷走的人》中都有这样的设定,更不要说几百年前《西游记》里吴承恩就让孙悟空有了定住时间的魔法。
至于同一件事的双人甚至多人视角也不稀奇,比如口碑美剧《婚外情事》,甚至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和张艺谋的《英雄》中你也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手法。
但能把这两者综合在一起,然后把前半段女主角的视角作为问题,而把后半段男主角的视角作为答案的处理方式,也可以说是陈玉勋的创新。
但这些手法和概念都不是我主要想说的,我主要想说的是,正如片名《消失的情人节》一样,整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核心中,“爱情”也是被消失的。
金马奖在授予本片“最佳剧情长片”的颁奖词中这些写道:“导演陈玉勋以喜剧手法创造出写实魔幻的戏剧张力,女主角的快和男主角的慢交织出奇妙的时间落差,导致一天的情人节凭空消失,却连接起陈化多年的情事,丰沛的想象力落实在平凡小人物身上,情感与喜感兼具,精心与创意并重,非常难得。
” 可见,金马评委也没有把爱情放在本片一个最重要的位置上,爱情并不是《消失的情人节》真正要传递的东西,把暗恋看成是主要内容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男主角对女主角是暗恋吗?
女主角最后爱上男主角了吗?
很可能是,但即便不是,这个故事依然是成立的。
男主角阿泰对于女主角杨晓淇念念不忘,更多是源于童年时那次意外,对方的帮助让他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时光,于是成年后他更多是想要感谢甚至是“报恩”,他确实有极大可能在暗中观察的这段时间里爱上了对方,但其中仍然包含着一部分的还愿和保护的成分。
而真正的重点是在于女主角杨晓淇的改变。
作为一个天天期待爱情的大龄单身女青年,原本的她宁可相信那些从天而降的浪漫,却对近在身边的注视毫无知觉。
性格中的“快半拍”让她只顾着朝前看,去寻找理想中的爱情,却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身边的美好。
所以,当她查明真相后才会恍然大悟,那个每天寄一封平信的怪咖竟然是为自己而来,这么长时间她都因为麻木而忽略了这些信其实是寄往同一个地址——那个他们曾经约定的地址,她也因此终于明白了阿泰的心意。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上一代人身上,爸爸动了离开人世的念头,但身边的她和妈妈竟然毫无知觉,自己还只惦记着让他帮忙买一碗绿豆豆花;她问妈妈如果再见到爸爸最想对他说什么时,妈妈小声说出了那三个字,如果这句话早一点说当着面说,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发生,当真正发生时便悔之晚矣。
或许也因为在父母身上看到了这样的悲剧,才让杨晓淇选择了坚持到底,要把曾经丢掉的爱再找回来,因为她终于明白了,这样的人一辈子可能只会遇到一次。
所以,爱情也好,暗恋也罢,仅仅是一个躯壳,这部电影真正要讲的不是爱情,而是“消失”:我们生命中的很多东西是因为自己的忽略、怠慢和视而不见才消失的,比如感情,比如那些曾经亲近的人,不光是爱情,还有亲情和友情都是如此,甚至那些你认为像空气一般理所应当的美好都是如此。
从今以后,不要再对身边的一切认为是理所当然了,更不要对拥有的一起感到麻木不仁了,给你身边的人多一些注视的目光,也多一点温柔的关心吧,这本身也是在拯救你自己,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因为那时候消失的或许就不仅仅是一个情人节,而是一整段人生。
柜员杨晓淇和阿泰完全相反,是个凡事抢拍的超级急性子,唯独感情生活毫无进展,年近三十还是母胎单身。
情人节前夕,杨晓淇被天菜阳光男刘老搭讪,终于情窦初开的晓淇和刘老师天雷勾动地火;想不到一觉醒来,刘老师再无音讯、而且情人节居然已经过了?!
每天来寄信的阿泰也再也没出现过...毫无记忆的杨晓淇,开始了一趟寻找真相的奇幻旅程...
爱情的出现可以如期吗?
告白有恰好的时机吗?
幸福真的会顺利到来吗?
我不知道诶。
女主角杨晓淇从来没过过情人节,她甚至觉得没有人爱,却在30岁那年遇到了热情阳光的“真命天子”,并约好明天的情人节去参加默契比赛。
可是,醒来的她发现自己被晒伤了,特别的是,她意识到自己掉了一天,她的“情人”也消失了… 你不觉得吗?
尽管我们幻想能在浪漫、有气氛的场景遇到爱情,但,没准你就在楼下公园遇到了。
尽管我们满怀期待爱情的期限,但,有时候像是自我催眠,一觉醒来,粉色泡泡就被一一戳破。
这样看来,爱情啊,真是比电影还魔幻。
生活节奏,我们反复说,并且尝试形容自己的节奏。
比如我讨厌堵车,恨不得一路开到底;我总是“一心二用”,觉得这样更高效。
我应该是个快节奏的人。
于是,都市生活中,拥挤的人潮,拥堵的车辆,密集的空间,我都习惯了。
习惯匆忙,习惯忽视,习惯导致的焦虑。
而女主杨晓淇是比大多数人还要“快”的人,像是高铁之于火车。
她的行为举止、表情情绪都比别人快。
可能也因为这快一拍,她忽视了最珍贵的东西,而那些不被重视的东西就走丢了。
那么,消失的情节呢?
是那个每天来寄一封信的怪咖男阿泰与心爱的女孩度过多出来的一天。
男主角阿泰总是慢一拍,出拳慢,躲地震也慢一拍。
这个看到时间以秒流淌的人很开心自己有比他人更多的时间。
他以自己的节奏爱着杨晓淇:取好多个号只为被叫到她面前;开公交车送她下班;带她到海边拍照(这里凹姿势太可爱了)。
还有还有,想要吻她,却犹犹豫豫一晚,只敢轻轻地亲一下她的额头。
阿泰慢慢地爱着她,可是他也明白彼此都有自己的人生,爱情之外,是做自己。
无论如何,风吹拂下,他度过了一个在心中永远不会消失的情人节。
快一拍的杨晓淇和慢一拍的阿泰,他们无法以“正常”节奏相爱,可是结合一起却刚刚好,遗失的得到填补,平淡的有了起伏。
所以,爱情真的注重节奏吗?
363天后,又是情人节,阿泰给杨晓淇带了绿豆豆花… 最后,不管有没有人爱你,都好好爱自己,好好爱自己❤️
消失的情人节 (2020)7.32020 / 中国台湾 / 喜剧 爱情 奇幻 / 陈玉勋 / 刘冠廷 李霈瑜
消失的情人节,希望你爱自己,每天都是情人节。
影片一直传达一种气息,不要忘记爱自己,因为有人会爱你。
晓琪总是快半拍,急性子的她,遗失过不少生活的细节,也遇到过不少骗子。
父亲在他生命中走失,但是记得她自己都忘记的,她喜欢吃绿豆花。
男主总是慢半拍,所以从小到大都很孤独,但是他慢着慢着,攒出了生命中静止的24小时,和她喜欢的女生,过了最美的一天。
这部电影名字就很有哲学气息,乍一看是晓琪最希望的情人节消失了,醒来发现情人节过去了。
但是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我们其实,已经错过了很多,生命中最美好的瞬间。
她不知道,老家的母亲一直有关注她的脸书,给她默默点赞;暗恋她的男主一直给她寄信,还替他手撕渣男;最后的她,慢下来等到了男主,也知道她会等来爱情。
才知道热带雨也是这个导演拍的,好擅长把生活拍成带有哲学思考的电影。
看完让我静静躺在床上思考那些错过的一切,然后嘴角微微一笑,这,可能才是,美好的周六吧!
观影前没有读过影片的任何资料,只是从好友主页看到他标注了“想看”,于是便提议可以一起远程观看,但最终因为登不上Zoom而作罢,想着各自看完了再讨论也成。
也不知道这是一部2020年的片子,电影色调和邮局繁忙的寄信业务让我以为背景是上个世纪,所以看到女主脸书动态时错愕了一下,听到“区块链”时才反应过来这描述的就是我们当下的时代,只不过是在TW。
我不了解TW,只在2019年去过一次,那时还能自由行。
在台北的几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到处都是“机车”,红灯一过,它们呼啸着从我身边开过。
影片前面30分钟中规中矩,女主从小比人“快”半拍,性格大大咧咧,职业是邮局的柜员,30岁了,从未过过情人节。
但就在情人节前几天,她的生命中突然出现了一位男人,他身材健硕、说起话来眉飞色舞,是位业余的健身教练,据他本人称,他的正式工作是从事区块链相关。
女主很快被这位男生迷得魂不守舍。
看到这里,我不免担心这位有点“恋爱脑”的女主会不会遭遇“杀猪盘”?
影片会不会落于俗套?
就在我有点后悔在大晚上打开了这部电影时,影片恰到好处的转场吸引到了我。
男一号原来不是这位区块链“从业者”。
而是另一位毫不起眼,但每天都到女主所在的柜台寄一封信的“怪咖”。
他很少说话,有时会对女主微笑,但更多时候,他默默寄信,寄完就走。
和“区块链”比起来,男主的工作再普通不过,他是一名公车司机。
看到这里,我才意识到这是TW导演很擅长的题材:描写普通人的小确幸。
公交司机和邮局柜员,能擦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呢?
有影评批评,男主的行为更像是跟踪狂、变态狂,甚至是“犯罪分子”,可导演却把他塑造成了单相思的痴心大男生;有人无意挑起男女对立,但却缓缓打出“这也能打拳?
”他们说得都对。
但是影视作品不是教育宣传片,不必片段里加上“危险思想,请勿模仿”的提示。
我之所以愿意花两个小时去观影,就是因为真实世界中很多事情不可能发生啊:——我不可能不顾工作,丢下全车人就走——不可能面对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破旧不堪的小屋时不焦虑——不可能不计成本地暗恋一个人那么久,那么久,却从不敢上去表白……所以我喜欢看电影,看电视剧,去感受还有人选择不顾一切的纯粹。
那这也不代表我就要学他们,学他们跟踪甚至“绑架”喜欢的人,哪怕他们初心是好的。
作为一名成年人,我们有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
也希望大家能像成年人一样,各抒已见,礼貌交流。
看完剧12点了,打开wx发现一个多小时前好友提议既然Zoom打不开,那就一起语音观影吧。
而我因为专注观影,错过了。
两星半。这样玩结构的奇幻爱情片,走到哪步全看想象力和细腻度的把控,陈玉勋的力道理应归属到消失的情节那part。多个段落的台词写得太生硬,最后还要靠巧合来圆,技法欠佳。李霈瑜的表演状态阴晴不定,扛不住那么吃重的戏份,尤其在刘冠廷的松弛面前更显生涩。
真的不会觉得是恐怖片吗?男主这样的行为说起来是浪漫实际上换种拍法就是跟踪狂和变态啊。这样设定的爱情片虽然拍的有意思,可是怎么看都觉得心里毛毛的。女主被男主摆造型拍照的地方总觉得毛骨悚然。这样的电影获奖也是无话可讲。两星勉强打给电影的创意。
所有的爱情都是自我催眠。尽管如此,正因如此,你更要爱自己啊!一个奇幻加喜剧的浪漫(变态)爱情故事,很适合小确幸的台湾。
有人消失了单车,有人消失了豆花。有人消失了自我,有人消失了记忆。我是与你有时差的怪人,只能舔邮票留住时间。情人节这天,我用时间利息让世界静止,创造了与你恋爱的回忆,于你却没有意义。以为能靠肤色相认,你却如常对我说平信八块。人生是由回忆组成的,我的珍贵回忆于你却毫无意义,这是人生。
有说不通的地方但观感愉悦,爱情奇幻悬疑喜剧各种类型融合,从头至尾奇奇怪怪小心思不断,时间停止那段又诡异又浪漫。男女主都很棒,角色夸张但演得有说服力。之前刘冠廷总是扮丑演小流氓,我就说他只要不埋汰自己也是个帅哥,果然这次演老实情种就还蛮讨喜的,虽然后来也还是被打破相了……
女主角是大學同學 真心驕傲
好好过,有人爱
呜呜呜呜呜原来我是纯爱战神
“消失的人”和“消失的情節” 這兩個標題梗挺有趣
挺纯真浪漫的,就是男主角有点变态,剧本也有点弱,尤其是骗子男的设计,挺台湾。刘冠廷塑造角色能力很强。
2.5。
我去,男主居然是《阳光普照》里的菜头???我震惊了……
不过是一个爱情童话,一觉醒来,一切回归现实。
提到陈玉勋导演,第一印象还是《热带鱼》,那是95年的作品,看影人页面,发现95年至今,他断断续续还有在拍电影,不过除了一部《爱情来了》之外,其余的我都没看过,也提不起兴趣看。今天再进入他的电影世界,同样兴致不高,这部电影充其量就是一部创意短片的分量,拍成长片总觉得小题大做,而且片中关于“时间与记忆”的命题也说得很牵强。女主角发现自己少了一天,却没有发现过往那些重复徒劳的每一天也都是消失的日子,这说来是一种悲哀。当然,不只是她,其实现实里大部人的时间都在被窃取。我们的悲哀是共通的。题外话:女主角长得好像我高中时的地理课代表,非常像!
道德警察观众的刻板印象中,失败笨拙的纯情,已然等同于万劫不复的猥亵,但时间⏸这种设定,只需看15年前的《超市夜未眠》,就知道导演的偷天换日概念,早不是独此一家。况且陈玉勋在爱情喜剧中,放置咸猪手、杀猪盘之类的桥段,姿态已经足够亲民低调。对于两个渴望爱情而不可得的年轻人,邮局平信所代表的慢节奏、公交车所代表的脱离按部就班生活轨道,那些定格住的爱情照片,都是失败者可望而不可得的心灵风景。它当然不是什么高妙的料理大餐,就是一碗加绿豆的豆花。
将爱情脱水成从快慢偏差到时间与节奏的同步,非常高效。然而结构是奔着剧作结构来做的,以致后段承担了太多解释的功能又看不到实际的视角差异,很可惜。
拥有一个好的概念但情节却非常不入流,我就问这电影是看A片看来的灵感吗?未经同意任意摆弄女性,还擅自闯进她家一整夜要亲不亲的桥段不仅仅是耍流氓,是性骚扰、更是犯罪,这种剧情真TM恶心人。
视角不成立的讲述 就变成了一个网文yy故事了 区块链杀猪盘好评奥
上阕是“消失的情节”,下阕是“消失的人”。很多回忆和人不是消失了,而是你不在乎了。你快一拍,我慢一拍,可能就错过了。台湾的爱情电影总是能给人惊喜,因为它不模式化,有趣+新颖!
台湾独有的可可爱爱奇幻片,虽然故事是很简单,后面大致都知道了还是要在那边慢慢讲,但可爱的地方就真的太可爱了,马赛克广播、要退休的壁虎老爷子、绿豆豆花、永远只能照到闭眼照,相比较来说,女主的趴要更好看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