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这部电影一定会淹没在众多青春电影中。
很矫情的情节,很蹩脚的对白,对张睿家在《盛夏光年》中建立起来的好感,一点一点的消失。
果真没有强大的配戏,他还是青涩的很。
很多人拿《夏天的尾巴》跟《蓝色大门》比,很显然他们说这话的时候都在心虚。
《蓝》,不止说的是一个青春故事,他其中刻画的很多小细节是很多导演即使是按照原来的剧本再拍一遍都没有办法模仿到的。
更何况,都是说夏天,就不要再说任何关于音乐梦想的事了。。。
大学生。
高中生。
夏天。
暑假,寒假。
台湾。
青春片。
少年,女孩。
轻快,忧伤。
树,草地。
乡村,小镇,城市的角落。
天空。
大海。
小天地,天空。
单车。
校园。
海边。
田野。
操场爱情。
同性恋。
三角恋。
青春。
长镜头。
吉他。
口琴。
你还觉得有意思么?
你还觉得感动么?
你还觉得不无聊么?
你还觉得很煽情么?
你还不觉得审美疲劳么?
还没受够这种模式化的庸俗电影么?
你还觉得这种片子很干净很indie很文艺很清新么?
你还觉得这种电影能触动你最里边儿的那片小小内心么。
你还没觉得这种片子就象是工厂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千篇一律的消费品么?
你还没觉得你的眼泪情绪以及品位过分的容易被某些心怀叵测的文艺投机商们利用了么?
炎炎夏日的序曲,却在憧憬的她的结束;各式各样的乐谱,各式各样的人们,要靠双耳去仔细触摸一下,然后稍稍移动一下手指,她就改变了,再轻轻摇动一下,她就变温柔了,换另外一只手,你用力,她强烈,她总是特别听我的话……而我,被赞扬,因为她;被批评,还是缘于她充满着公式、字母、代码和文字的生活里,她会及时出现,让我释放能量,勇敢的向前;因为你,枯燥的校服也变冲动,书桌前,按耐不住灵魂的少年,想要扑到窗前,逮住那只夏日午后慵懒的猫,然后肆虐奔跑,在门前,黄沙飞扬的操场;冷不丁跌了一跤,灰蒙蒙地低头看着,膝盖上,缓缓渗透的血和渐渐作痛的触感;大骂一声:“妈的,该死的煤渣!
”然后,不管不顾的站起来,继续撒欢;青春的疯狂,总是伴随着疼痛,也未曾恐惧过,未曾后悔过……我们信仰“人不轻狂枉少年”!
嘿,你还记得,那场飙车吗?
冲过红绿灯那瞬间的质感,我们能不能再来一次?
带着一身的阳光和色彩,庆祝渺小的胜利,世界就是我们的。
特别喜欢弹吉他的少女——短发,微笑,低沉的声音,跳跃的手,舞动的弦;荡漾的强大力量,背后,隐隐的,呼吸急促,直到……应声跌落;下面,还有一个,关心她的人……心情不好或是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一首歌,一支冰激凌,一串鸡柳或是一包盐酥鸡就能治愈,朋友说,我很容易快乐——其实很简单,快乐痛苦都是因为自己,也只有自己可以解决;很喜欢张睿家的感觉,随时可以阳光,也随时可以忧郁;然后就有人说啦,“你装什么装,明明就是喜欢人家的肌肉!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列车,小溪,纸船和背着吉他的短发女孩,空气瞬时变得清新,自然地流动;那种新鲜感,像是……10年没有穿过裙子的一天早晨,套上妈妈做的碎花裙,陌生极了的双腿触碰的清凉;我想不出来,为什么自己会喜欢篮球而不是足球,一样是舞动着的身影和激情的韵律;画面停格,进度条都显得无奈了,社会上的禁忌就是多得令人发怵,也变得胆小;你还记得不记得,站着蹬车的感觉?
你忘记没忘记,双手放开车把手那刻的呼喊?
你想不想再来一次,雨中狂欢?
特别喜欢台湾味道的画面;有点害怕看到绿色的田野和年轻的少年组合而成的画面,还好,她不是岩井俊二的格调;所有的不经意,总是比刻意来的令人感动,她的属性可以和惊喜媲美;叛逆,和他一样,有人告诉我,不准这样,不准那样,我一定会这样,也一定会那样,而且还会很骄傲的抬头,不屑的望着你,意思是,叫你管我!
我是极端的自由主义;夏天很清闲,用尾巴找乐子;我很喜欢双脚用力时,脚腕后面突出的细细长长的骨头,她跟锁骨一样的有歇斯底里的吸引力,性感,遥远;原来,绿色搭配足球比搭配CD来的有希望;“小小的我睁大眼睛赞叹世界的大很不甘心也想拥有双有力的翅膀小小的手紧紧握住暖暖的吉他即使地球依然规律的运转也不肯放……”再渺小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歌,自己的旋律,自己的舞台,自己的掌声和自己的世界;不可挽回的爱了,不可挽回的忘了,我的青春爱情已经死了……跳下去吧……了结了……孩子们都膜拜我的童话故事,因为她够久,因为她伟大,因为她成全,因为她放弃,因为她……是我;“嗨,你听那个傻笑的女孩合着时钟滴答滴答在歌唱不知不觉忘记自己是身在何方是因为想要有股力量”年轻的心,很容易动荡,捉摸不定,是不够成熟,也是缺乏思考;所以不轻易开口承诺;没有开始,也就没了伤害;那总是与河堤、单车、小朋友共存的年代;没有言语的孩子,总是隐藏着巨大的伤痛,也拥有着最悲哀的愿望;原来彩色的风车也有愤怒的时候,也会发出令人讨厌的烦躁;我是笨蛋像猫学习,在摇滚中寻觅自己,和缺失的那份快乐;反反复复的文字游戏,扫了你的兴,乱了你的眼,我很抱歉对不起
台湾的青春片拍的一个不如一个,从《蓝色大门》开始,到《盛夏光年》,再到这部《夏天的尾巴》,一部不如一部。
《蓝色大门》干净而略带忧伤,《盛夏光年》是忧伤得有些过分,《夏天的尾巴》则是故作干净的过分。
一个喜欢音乐的患有心脏病的开朗女生,一个文静的漂亮的成绩优秀的女生,一个转学来台湾的日本热爱足球运动的男生,还有一个喜欢自己老师的很呆的男生,四个人穿插出雷同的故事。
爱情是淡淡的,笑容是甜甜的,青春是懵懂的。
这些东西俗套的要命。
片中那只叫做“夏天”的小猫,对于电影的名称的解读更是牵强。
几位演员的演技都很一般,台湾青春片拍到了现在这个样子,可能那种安静和取景的淡然才是值得一看的。
绿色的稻田,旧旧的水渠,和小镇子上的学校和泥土,似乎就是这部电影能带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
与其在《蓝色大门》后寻找牙慧,不如不要随便用青春作为注脚拍摄这样的风景片。
end
宅了两个多月 假期就快结束 在这个08年夏末的时候 看了这部07年上映的《夏天的尾巴》才发现 原来我们都是有尾巴的 只是不小心慢慢的 它 就消失了 依然是干净的台湾电影 依然是我喜欢的张睿家 只是这次他不是喜欢与自己一起长大的男生而是学校里的老师 同样是似乎有点畸形的爱 却又那么认真依然有大片大片的麦田 绿油油的一行四人 骑着单车飞奔其中其实最有感觉的还是 整部电影中 吉他伴奏的原声时而轻快得像小路上飞扬的步伐 时而滴答地像屋檐落下的水滴时而急速地像见到你时的心跳声 然后是女主角抱着吉他时用右手扫着琴弦自弹自唱的小调不是陈绮贞 也不是蔡健雅只是一些些 对于成长 对于爱情的朦胧 和 不安 还算清新的声音咿呀着 夏天的 空中她是患有心脏病的 很多时候 导演总是在她急速奔跑后给予的是她恍惚的画面 并伴着沉重的呼吸声 和模糊的夏日阳光眼前似乎有自己在麦田边骑车回头的午后也好像有陈怀钧站在自己面前的场景还或者是AKIRA站在高高的地方练习平衡步的样子抑或是被救的爸爸拉着小纬小玲时幸福的笑着倒是很喜欢这样的渲染 有些羡慕导演这样的职业最后四个人抱着中毒的小孩朝医院狂奔时 竟看到有些眼红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生命最后的挽救么 还是被阿月生命的热情确实说不出来是为了什么了我们仅能做的 是抓住夏天的尾巴
似乎想起年少时,多半也都是在回忆那些夏天发生的故事。
那带着燥热,却偶尔的一阵风就能带来丝丝清凉的季节,更像是青春。
那时的我们也会集体的写作业,或帮一个朋友写作业,我们偷偷的观察那些我们并不熟悉的陌生人,暧昧不明的感情,甚至都不知道那样的感情是否是爱情。
或许也只是好感,且清澈的好似能看见水底的游鱼。
那样的好感,来的如此轻易,好似碎曾写下的一句,“我常常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理由,爱上一个演员。
”我们也常在那样的季节里,因为那么一个微不足道理由,爱上那么一个陌生人。
并曾坚定的以为只要自己放弃了一切便换取了爱情。
如,傻傻的以为自己爱上老师了的他,但那却只是因为她曾在他需要安慰时,给以了他陪伴,却不明白那或许只是一个孩子渴望拥有一个母亲而已。
而痴痴的活在音乐的她,也只因为那样一个特异行为的男生,而被吸引,于是欢喜刻意的留意他身边的一切。
以及贪恋足球的玩童,和那看似乖巧的好学生…………似乎都源于了那样彼此的特异,也爱的都是那么突然,多么似年少时的我,总是暗恋班上那行为最特异的那个,他会是学习最好的班长,也会是那篮球场上最耀眼的高个……那时的爱,就好似片中那只常常会玩做迷藏的猫咪,它摇摆的尾巴一样,自娱自乐。
如果你还记得,那只猫的名字,也叫“夏天”。
下午吃饭的时候看的<夏天的尾巴>... 如果能用一叠叠厚厚的提纲和练习来换回我屁颠屁颠的青春.. 我真是一百万个愿意... 纵使没有清澈的小河,没有干净的吉他声,没有小木桥上纯纯的kiss... 事过境迁的时候...回头看看都好唏嘘... 像莉香看到丸子在柱子上刻的名字,博子在毕业纪念册上看到的藤井树.... 我很想回头看看学长.除了残留的一点点急促的呼吸,更多的是模糊的记忆...模模糊糊的想到在公车上交汇的眼神,更多的是无数次的擦肩而过.. 直到现在,在回家的路上抬头看看上面的窗户,总是紧紧的关着...鼻子一酸,眼前尽是自己傻傻的喊着:乊哈哟! 偷偷的爬上对面的楼梯口,紧张的经过楼道,,,, 我想我是全世界最傻B的小孩...又要回到那个地方..那条路..一直经过...... 然后我会慢慢的忘掉那些感觉..只剩下支离破碎的片段...听着Norah Jones < I've got to see you again >... 感觉自己站在黄昏的云端,俯瞰着大地... 真的看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台湾的青春片总带着一种叛逆的情绪《蓝色大门》里是女生喜欢女生《盛夏光年》里是男生喜欢男生《夏天的尾巴》里是优等生喜欢漂亮女老师这样的情节确实有点恶俗但导演似乎总能把俗套变成唯美也许很多人对这样的电影很不屑也许这样的电影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又有什么关系呢至少这样的青春我很喜欢天空 阳光 麦田 单车 校园 音乐......一个喜欢摇滚但心脏不好休学在家的女生 用弹吉和唱歌诠释自己的生命一个和女孩喜欢音乐一样喜欢微积分的男生因为喜欢自己的老师而被退学一个成绩优异的女生是那个女生最好的朋友却默默喜欢着这个喜欢老师的男生一个日本转学来的男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踢他最爱的足球余下的时间就是捧着试卷罚站这样的青春 单纯而透明 忧伤也是那样的明媚我喜欢这个唱歌的女生(确实有点像李宇春) 声音很有爆发力 歌很好听 吉它弹得也不错喜欢她像朋友一样的妈妈 会随着摇滚乐舞蹈 会随意地拨弄她的吉他 会称自己的女儿小姐喜欢她像孩子一样可爱的奶奶 会跟着摇滚乐做运动 说着我听不懂的台语 总是温暖的微笑这样温暖善良的一家子 是让很多人羡慕的吧还有那只名叫夏天的猫 有点赖皮的样子 很惹人喜爱影片中那个叫张睿家的男生上一次他演的是喜欢男生的男生这一次他演了个喜欢老师的男生青春片的导演大概都会喜欢这样的男生吧安静的单纯的木纳的干净的执拗的很文艺就连金像奖的评委也被他稚嫩的演技征服「我很想跟你说如果丢掉一些傲慢 你会过得更快活 很想跟你说 你孩子般的笑脸浮现让人好快乐 你不需要那么快就做一个正确的选择 也不需要那么急着想成为一个大人 你不需要那么执著繁琐的忧伤」这是女孩为男生写的歌 也似乎是为所有的青春写的「怀念过去 一切都不再回来 恐惧明天 还能有什么期待」 这是女孩在最开始时唱的 用来结尾似乎也很合适不管我们的青春是否还有尾巴不管是否经历过这样纯粹的时光不管是否喜欢这样刻意美化的电影青春 永远是个美好的词 是最珍贵的岁月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青春题材电影有不少都有关于边缘题材的涉及,或是同性恋(《蓝色大门》《盛夏光年》等)、或是黑色成长经历(《牯岭街杀人事件》《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燕尾蝶》《十七岁的单车》《十三颗泡桐》《猜火车》等等),单纯凭借其单纯青春魅力赢得观众的电影也是有的,岩井俊二的《花与爱丽丝》《四月物语》,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尽管商业化了还是可以看得出一些青春的感觉,《假如爱有天意》拥有韩国式的典型煽情,感人不落俗套也可算韩国电影中的上乘佳作。
台湾新近青春作品《夏天的尾巴》实属后者中的佳品,延续了青春电影中与夏天的不解之缘,平平淡淡中闪烁出青春的热情与纯洁。
夏天与青春的不解之缘。
是属于这个季节所特有的烂漫与随性的。
“夏天”的“尾巴”作为一个青春的标志为电影点题定格了青春的一个时刻,一个学校里的几个翩翩少年被赋予了青春的特性——体育、音乐、恋爱这些几乎可以定义为青春纪事电影永恒题材的元素,在电影中赋予了不同的一个个小角色生动的个体。
同时属于音乐与病痛的张家月作为故事的主轴,把属性不同的几个孩子融合在一起。
陈怀均的迷幻师生恋走向了触手可及的张家月,不破郎的大补习早就了一场小狂欢,林雯莉的暗恋没有结果,依然和几个人一起收获了青春中最宝贵的点滴。
小伟的纸船故事把本来几个零星青春片段凝聚在一起,把影片重新定位到了一个新起点,张家月为了小伟晕倒下那一刻,她的青春是无悔的,她拥有了一段青春应该有应该承担的一切,平凡而不可磨灭。
这一刻的精彩是关爱,是向往,是青春所具有的一尘不染。
不是轰轰烈烈的青春,却如此真实,如此清晰。
什么样的青春故事可以感动到你,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一个叛逆的成长还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纯真善良的举动。
从电影开始就知道属性归为平凡的《夏天的尾巴》,从来没有打算用纯粹的恋爱与叛逆作为独立方向引导电影,每一种青春的方向在电影中都最后归宿于它的善良与无畏,这个过程是平滑流淌的,不做作不炫耀,用青春本身具有的色彩去还原青春所具有的特质。
《夏天的尾巴》是向上的,通俗的说,是一部用主旋律填充主题的电影。
主旋律在中国是很流行的一个关键字,这个关键字在今天更多给人的感觉是道德灌输而非真实的艺术感染。
而《夏天的尾巴》在个性化的人物中一以贯之相同的向上品质则是的的确确的艺术感染,张家月、陈怀均、林雯莉、不破朗不会因为一次对于幼小生命的挽救成为多么伟大的人,之后的他们还是平凡的孩子们,有着叛逆、困惑和疾病等缺憾的孩子们,只是,他们因为一次挽救筑成了他们的完整,而完整往往比完美更为可贵。
生命中那么多个邹展的夏日,每一个似乎都饱含着风光无限。
拖泥带水地牵扯着每一个盛夏的尾巴,看到《Summer’s tail》中那只既叫夏天又叫冰挫的猫咪,原来我们都是有尾巴的孩子,只是忘记了如何自娱自乐。
很久以前,我们还有尾巴的时候,落单长不出尾巴。
人前的我们微笑也好,谦卑也好,我们都始终认定自己是长不大的孩子。
可是心中的小阴暗不会因为我们故作姿态的不理会而腐烂,它们会长大,比年轻的心脏更大更有力更扎实。
其实我们都是失败的小人儿,徘徊在敢想不敢做之中。
年轻的我们什么都敢想,却什么都不敢做。
待到什么都可豁出的年纪,枯老的心脏会不会比死亡更让人望而却步?
彼时会不会敢做、想做,而不敢想了呢?
人类真的是很自欺欺人的生物。
常常会把时间、环境、压力……强扯来做挡箭牌。
其实至始至终胆小脆弱的只有我们自己。
管其它X事。
我们留下偏执的文字,却留不下偏执的小心情。
苍白的人生该如何启齿?
一个又一个夏天的尾巴扫过我的脚趾,只能傻盯着趾头---再过几个年头,十几个年头,几十个年头。
年华此去,别经年.今年此去,别年华.
除了那青绿的稻田的美景,没有让我心动的了。张睿家的表现一般啦
女猪脚长的真像所有超女的混合体,唱的还不咋.. 话说张睿家4还要演多少小清新青春片呐..
形散,神散。
感觉乱乱的
绿色的原野+白色的T恤+干净的男生女生=青春
张睿家你真的好像小时候我隔壁村的邻家大哥哥。整个片子都好胶片。青涩。年少。青葱岁月。
干净的台湾青春片。喜欢四个人在一起的感觉,因为我错过了。
女猪难道不能美丽点吗?感觉就是一部为女儿而拍的青春电影
没看完,实在看不下去。就那样,主角是满怀热情,热爱音乐,但患有心脏病,热爱人生的少女。
喜欢夏天,可惜那种青春离我越来越远了!!!!
其实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跟其他人竞争啦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好啦
有莉莉周和蓝色大门的影子,但是都不如啊.只是画面还算干净漂亮
主角们都好漂亮哦夏日里的青春飞扬喜欢老师没错了喜欢年轻的敢作敢为喜欢微积分哦 我不喜欢诶执着的男生总是好的 值得欣赏
个人觉得比盛夏光年好看
感觉没什么主线,台湾的青春电影里看的最摸不着头脑的一部,很失望。
假天真假青春
印象最深的只剩那个足球小子的第一组镜头里面的笑了。
矫情。
我看过的最烂的台湾青春片。可以说这部电影的出现把台湾文艺电影的水平拉低了一个档次...
不能说是太好的电影,但至少可以说是我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