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误杀》第一部反转再反转的剧情,题材也让我瑟瑟发抖,所以第二部上映立马入场观影。
不得不说肖央的演技确实可以,JM则是我喜欢很久的香港艺人,跟Angelababy组合出道,希望她能拿到更好的资源。
这次惊艳我的是演坏人的李治廷,戴上眼镜后的斯文败类应该加一员,出场即是偷心贼没错了。
这次的剧情看得我尴尬癌晚期了一个想杀医生的、捅伤别人的人可以两个月后参加葬礼?!
法律法规在哪里???
大人的心脏不能换到小孩身上,剧本能不能不要秀智商???
换心手术两个月后能出席爸爸葬礼???
媒体记者除了是个演技差的花瓶,还是个调查能力超越警方的存在,啊喂,你是无间道想被炒了回警队吗???
最后一个父亲,一家之主死去,是要让老婆一个人还200w的债???
求不要再搞这种翻拍大乱炖,求放过肖央~
刚看完,如坐针毡。
找那些觉得难看的朋友,来点共鸣吐槽,粉丝和没看过的,请绕道。
谢谢!
以下为100%剧情梳理1.肖央来医院急诊室一顿操作:放火吸引走门口保安注意力,锁门,让电梯停运,鸣枪,制造混乱,劫持一众人质,人质有:孕妇夫妻俩,搞对象社会小年轻,一个死了妻子要来杀医生的男人,一个医生,一个院长,一个保安,一个保洁老大爷。
警察团团围困住医院。
2.警察一通喊话:你已经被包围,赶紧投降!
肖央:我只让媒体工作者进来现场直播。
一女主播蹭热度,做假新闻播放了前几天肖央来求她帮忙,却踩空无意扑倒她的镜头,变成被非礼的假新闻。
3.肖央钦点女主播进场。
开始叙述自己为什么劫持人质:原本家庭欢乐有爱,父慈子孝,夫妻恩爱。
一场足球比赛,发现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心脏移植手术。
需要手术费200万,夫妻俩开始艰难凑钱。
到这里,30分钟过去了。
看电影几乎不看表的我,看了第一次表,因为太无聊了!
4.继续现场直播回忆桥段。
凑钱不够的时候,心脏匹配和排队成功,必须一小时内交钱,要不心脏等不了。
肖央儿子的病情也等不了了。
肖央借了高利贷,回医院的路上,接到妻子来的电话:孩子的心脏被别人抢走了,是卫生局局长安排的,孩子没救了!
肖央劫持医院的原因,就是为了要回那颗心脏,给儿子移植。
并获得舆论关注,制造压力,调查医院院长和卫生局局长。
5.人质、女主播、外面的群众、带队警长任达华,被肖央的痛诉打动了,纷纷同情他,理解他。
但是警察局长来了,因为看了肖央(他是个编剧)写的剧本,认为不强攻,一会肖央就开始兽性大发,屠杀人质了。
于是派了一名特警,排通风管道进去,准备击毙肖央。
女主播出来,去调查心脏的去向,去往器官移植管理中心,准备查询记录。
6.女主播两个小弟,要搞新闻,派了一个机器人拍摄机也从通风管道进去,在通风管道遇到特警,因为机器人扮成一个电锯惊魂杀人狂面具(真是得到了陈思诚真传了,不搞这种一惊一乍的东西,不会拍电影是吧?
C!!!
我心脏病被吓犯了,电影发行方给治疗吗?
NT!!!
)特警被吓到了,加上通风管道螺丝松动。
走火,爆炸。
通风管道砸下来,医生护住孕妇,要杀医生的男子救了医生。
前面男子追问医生为啥不救他老婆。
医生此时回答:因为她到医院的时候就没救了!
然后,男子接受了这个答案!
(???
之前你不知道你媳妇没救了???
一直恨医生。
就非要到这里当人质,你才信么?
还是秒懂?
这什么电影剧情)院长捡到一把刀。
肖央枪毙了特警。
告诉任达华,你们再乱来,我就急眼了啊!
你们还有40分钟去给我儿子找心脏。
到这里已经过去了1小时10分左右吧!
我满脑子都是问号??
我在这里坐一个多小时,这电影都给我看了些啥???
这些内容基本在预告、简介里或多或少都有呈现了。
一句话概括主线:家庭和睦,儿子突发心脏病,没钱治疗,凑钱,心脏却被抢了。
这里除了心脏被抢这个,观众不知道以外,其他观众都已知。
我没有看过原版电影,对于我来说这是个崭新的故事,可这故事到这里都如此不吸引人,让我坐立难安。
7.住院部那边,妻子守护儿子,和病房的人一顿互怼,接着拒绝配合任达华说服丈夫。
任达华让手下去器官移植记录中心调查一下心脏的去向,女主播也赶到了。
和记录中心主任一顿嘴炮,没看到记录。
偷偷进去之后,发现肖央儿子的心脏移植记录被篡改。
主任出现,要掐死她。
任达华手下赶到,救下女主播,两个人得到一支录音笔,里面有所有非法器官交易对话录音。
8.市政府秘书出场,带了心脏和医生团队到肖央老婆和孩子那里。
告诉他老婆:心脏带来了,赶紧给孩子手术吧!
给你换个高档病房,好好的。
赶紧给肖央打个电话,让他出来吧,事情解决了!
然后又赶去劫持现场,表示他已经去调查了卫生局局长,没想到这货畏罪直接跳楼自杀了。
肖央一边接着妻子的电话,一边高兴孩子有救了,一边看电视新闻:卫生局长死了?
刚才高兴着呢,马上脸色一变:不对,我儿子没救了。
(观众肯定想:咋回事呢?
其实可简单了!
)9.肖央说投降,叫任达华过来,走到门口,和任达华说:我儿子的心脏其实是市政府秘书抢走的,你能不能追查他?
此时,砰,肖央中了一枪。
任达华和群众愤怒了,怎么投降你还搞他?
他是好人!
没想到肖央穿了防弹衣和脖子上挂了一块奖牌,没死。
在对讲机里揭露市政府秘书才是幕后真凶。
因为她妻子根本没听到院长说卫生局局长抢走他儿子的心脏,是他故意那么说的,一看到卫生局局长死了,就知道是秘书给卫生局局长搞死的,让死人背锅,所以心脏已经追回来了,给他儿子移植了,都是骗他的。
这些剧情中间,我已经看了无数次表了。
咋就还不结束啊?
有没有点有意思的演一下啊?
即使反转来了,也不惊讶。
我也没被剧情吸引,一点兴趣提不起来。
10.医院院长找到了自己的手机,被肖央发现他要搞小动作。
(剧情是真的没法推动了,只能靠这样了。
)然后,过去逼着院长解开手机,院长用捡到的刀捅了肖央,招呼大家一起对付肖央,大喊:你们不想出去了啊?!
然后被医生一灭火器给干晕了。
人质们纷纷关心肖央的伤势,帮他包扎。
肖央问医生:你就回答我是不是,医生说是。
看起来两个人早有个什么观众不知道的事,商量过。
(这个情节发生就在这附近,具体是不是这里的剧情,记不太清了)肖央查看手机,在众多的号码中发现了一个号码,点开看到此号码给院长发了一条“谢谢”的短信。
(市长亲自用电话给院长发信息表示感谢???
真是一点架子没有吼?
也一点不怕自己败露呀?
)肖央给这个号码拨过去,电话铃声竟然在自己控制的这栋楼里回响。
然后人质们开始帮肖央找电话,没有。
肖央仔细听,发现铃响来自楼上。
自己坐电梯上去一看。
一个孩子正在躺在手术台上,被做着心脏移植手术。
市长在门外,市铃声就来自于市长的手机。
原来是市长的儿子出了车祸,需要心脏移植,才抢走了他儿子的心脏。
肖央苦苦寻找的心脏,就在楼上。
两个人一顿父爱不容易对话。
11.门外的警察全程状态是一会上,一会撤退。
秘书喊:给我冲!
击毙肖央!
警察上。
任达华:给我停!
撤退撤退!
警察退。
来来回回好几次,(没啥剧情演了,警队来凑吧!
)任达华反反复复看录制视频,发现肖央前面根本没有击毙那个潜入的特警,用的是角度障眼法,因为特警还被绑着,肖央要杀他的话根本不需要再绑着他了。
此时,女主播带着录音笔回来了,当场给各大媒体朋友和群众揭露真相,播放录音笔的录音。
是秘书和移植中心主任的对话:市长需要心脏,拿来吧,不管平民儿子的死活。
群众愤怒。
(🙄秘书,你是最强卧底吗?
就你这么办事,第一时间给自己老板供出去,你是怎么考进体系队伍的?
关系户吧)12.肖央拿枪指着市长的脑袋出来了,说了一段慷慨激昂的话,大概意思是,咱们底层人民就不配活了吗?!
统治阶级都是魔鬼!
咱们得站起来!
此时给了人质之一保洁大爷一个特写及台词: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的孩子。
肖央把市长推出去,然后拿着枪做要开枪的准备。
与此同时,任达华发现枪是假的。
一直呼喊着,枪是假的,别开枪!
然后特警砰一声,给肖央脑袋正中来一枪,击毙了。
(特警没有命令可以随便开枪哦?
就算情况紧急,可以随意开枪,那肖央只是把市长推出去了,也没开枪,特警就开啊?
还有,这么长时间,明显任达华警长和警察局长都给肖央盖了好人章了,也不吩咐一下手下别搞肖央?
就任达华在那那么喊别开枪,特警还开枪,是聋啊?
还有,真相都揭露了,市长和秘书都不是好东西了,底层大众都要揭竿而起了,还开枪保护市长呢啊?
什么逻辑啊?
这只能说明,编剧让你肖央死,你必须得死,因为后面还得用你心脏救你儿子呢,要不咋煽情啊!
)13.市长和秘书被警察局长控制,压上车。
众人质冲出来要看肖央,群众愤怒,纷纷闯过警戒线围堵市长和秘书上的车,发泄不满,场面混乱。
然后谜底揭开,肖央在手术室外就和市长说了自己的枪是假的,是道具。
不得不演戏,才能救儿子。
市长问还有什么能帮你们家呢?
肖央说:陪我演戏。
然后就是肖央自己算计好的,市长假装被他劫持,他被击毙,自己的心脏拿出来,移植给儿子。
前面问医生,也是和医生事先商量好了。
能不能帮自己移植心脏,配对成功了吧?
表达这是自己最后救孩子的机会。
14.肖央的心脏成功移植给了孩子。
众人来到他的墓碑前,为他扫墓,缅怀他。
又来了一段,他生前一家三口的开心时刻煽情。
电影结束。
15.彩蛋,计划C:刚才演的全是肖央编剧及他家三口演的电影。
其实他儿子没得病,一家三口好好的。
啊!!!
2个小时,我终于打完这些字了!!!
电影都没这时间长!
为什么不喜欢一部电影。
还要总结它的剧情呢?
因为我对它期望太高了!!!
结果,就这???
剧情不仅是不精彩了,甚至可以说是老太太裹脚布又臭又长。
我不知道原版的电影怎么样,我只知道改编的一塌糊涂。
尬笑的点,我一个没笑。
比如那对年轻小情侣,男的被女的家暴,可笑吗?
还有那个要杀医生的男子,有啥存在的意义吗?
为了掉一把刀?
还是为了肖央墓碑前和医生说的那句:本来我要杀你的,但是通过这件事,我看到你是个好医生。
医生说:谢谢。
好笑吗??
咱要说,煽情的泪点有吗?
爸爸为了救儿子,下了这么大盘棋,揭露社会黑暗,抢回我儿子的心脏,不成功,我可以牺牲我自己!
按理来说,很感人对不对?
可是我泪点这么低的人,都哭不出来?
这电影表现力是有多弱!
悬疑元素呢?
中间有次特警没死的反转,早就料到了。
最后,真相揭晓的时候,我也是一点不惊讶!
我倒是在琢磨,那女主播是怎么从高傲冷血、势利眼、没有职业操守的人(两天前还对肖央的哀求连话都不让他说全,二十分钟前还一副只要有热度,有流量,做假新闻污蔑肖央非礼她),转变成:在劫持现场听了肖央悲惨故事,忽然变成正义使者,立誓彻查真相,连台长打电话命令她赶紧回台里,别再查了,事情太大,公司都承受不起了,她都不听。
的呢?
像这样的逻辑不通,还有挺多的,现在我都想不起来,我还想吐槽什么了……这电影的感情和剧情,真的代入不进去。
只剩下“太难看!
”这三个字在脑袋里一直回响了!
感觉跟误杀1差的太多了,铺垫太少,隐喻没有,为了煽情而煽情。
没有新鲜感,还是跟第一部的最终一样,幕后是高权。
不要硬为误杀弄续集好不好,强迫自己改编迫在眉梢而为了续集。
电影好看了,不在乎用续集做宣传,因为胃口也吊高了,否则口碑扑街。
任达华停车开不开门出不来挺好的桥段,那就不能倒回去往前开吗,非要从副驾驶出来,走时还从副驾驶进去吗,为了桥段而桥段,顺其自然符合实际才更好。
达马为什么要隐瞒父子可以移植的结果?
……不说了,有点儿失望。
《误杀2》演技最差女记者,没人反驳吧?
都在说文咏珊演的母亲多好多好,可是她的哭没有感染力,毕竟没当过母亲!
和赵薇演《亲爱的》里那个母亲一样让我代入不了;同样是演父亲,可以看出肖央真的很努力,但是太用技巧,建议看看《送你一朵小红花》里蹲在路边哭着吃盒饭的老汉,仿佛全世界他最可怜!
结尾的信,要是作文比赛,文笔一定可以考满分,放这电影里我觉得不及格吧,什么“萤火虫的光太弱了,只有在黑暗中才能看到”,这个暗喻一点深意都没有,还不如别说话给空镜,让网友自己去脑洞解读发挥;想反映人性和阶级感,一点也不强烈(导演肯定没过过苦日子)!
节奏很拉胯,我既没看生气也没看紧张也没看压抑更没看哭!
是好看的,但是没有第一部那么好看,(最近重看了第一部的解说)反转没那么多,隐喻没那么多,反杀也没那么爽。
不太惊喜,不过还是可以一看的。
出乎意料的地方是林日朗问达马医生回答是和不是,原来最后说的是心脏是不是可以适配移植。
在家观影,与瀚,圳
凑字数:是好看的,但是没有第一部那么好看,反转没那么多,隐喻没那么多,反杀也没那么爽。
不太惊喜,不过还是可以一看的。
出乎意料的地方是林日朗问达马医生回答是和不是,原来最后说的是心脏是不是可以适配移植。
萤火之光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会被看见,但不等于就可以被黑暗吞噬。
万达购买了华纳兄弟电影《迫在眉梢》版权,中文版的《误杀2》是根据美影《迫在眉梢》改编的,所以片子里的故事框架、剧情设计和基本剧情跟原片自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电影也做了很多本土化的不同处理,特别是最后电影的结局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为了救自己有心脏病的儿子不得不铤而走险,鼓起毕生的勇气孤身持枪去劫持医院,逼迫警方去寻找被人抢走原本给儿子进行移植的心脏,这个剧情设定从开始到最后的结局每一个点的素材都很能触动观众敏感的心,案件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入拷问社会时弊的题材。
林日朗上演了一出在无力抗拒的残酷现实下,用自己深邃如海的父爱与不堪现实进行抗击搏斗的故事。
孩子是压垮父母的最后一道防线,孩子没了父母就垮了,所以永远不要低估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也不要蔑视任何一个弱者破釜沉舟的勇气,或许有一天,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蚍蜉亦可撼树。
电影最后的惨烈结局我不知道该算是悲剧还是喜剧,说he是因为儿子最后活了过来,说be是因为父亲最终还是没能看着儿子长大。
可能有笑有泪才更像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因为没有人可以永远笑,也不会有人一直哭,生活总是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Plan A or Plan B?
林日朗是一个好父亲,还是一个扰乱社会秩序的绑匪?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林日朗和阿玲是一对平凡的夫妇,8岁的儿子小虫活泼好动,喜欢踢足球,然而健健康康的小虫在足球场上的轰然倒下,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遭受了灭顶之灾,小虫得了心脏病,急需心脏移植。
林日朗夫妇为了给小虫准备心脏移植手术的高昂费用,想尽了所有办法,他们利用空闲时间去多打几份零工,不惜变卖为数不多的家产凑钱,把所有的亲朋好友借了个遍,去申请重大疾病保险,甚至在最后关头不得不硬下头皮去借了吃人的高利贷。
然而即使他们这么努力,也敌不过现实的丑陋和不堪,在最关键的时刻,心脏被人抢走了。
既然正常的路径走不通,那就只能来点不同寻常的了。
社会上总有各种各样不得志的人,找不到工作可以再找,没有钱可以去挣,然而让原本有希望活下去的儿子等死,对父母来说就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事情了。
最终肖央饰演的父亲林日朗选择了用暴力来对抗暴力,他精心策划了医院劫持人质案件,把自己写好的剧情亲自在现实中一一上演,他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拔枪指向了只认利益和金钱而不认人的医院,他想要用自己搏命的反戈一击来赢得社会的关注,来赢得儿子小虫获得新生的机会。
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在被侵害和被侮辱时,勇敢地选择进行反抗,选择义无反顾地去战斗,这当然是对的,因为正义和良知不应该只是一种空幻。
然而,抢走心脏的人也不傻,林日朗精心策划布下的局,被出卖良心的斯文败类萨丁轻易就给破解了,老谋深算的他更是反手就给林日朗布下了死亡的天罗地网。
Plan A失败了?
林日朗该怎么办?
选择Plan B吗?Plan B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
肖央这种“路人”似的普通人长相非常适合出演社会底层的平凡小人物,平凡的容貌无论是哭和笑,都显得很真实,也经得起大银幕的细细审视,丰富的小表情可以体现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无助的眼神,颤动的嘴角,从最初登场时的不甘心到最后的下定决心,其中杂糅了太多小人物在不同情景下各种不同的复杂细微情绪,每一个镜头每个细节都是戏。
肖央跟老戏骨任达华一起飙戏,气场上竟然也完全没有输。
女记者李安琪采访是新闻理念的野心李安琪作为电台记者孤身进入了被挟持的急诊室对劫犯进行了独家采访,这一段剧情还是很吸引人的,当然首先因为女演员很漂亮身材也很好,演得也可以,夺人眼球,但同时也是因为她的采访在推动剧情的发展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她的直播采访扭转了围观观众和网上看直播的观众对林日朗劫持医院事件的理解,对劫犯林日朗劫持急诊室人质的行为从要求警察严惩不怠转变为最后理解同情的过程中起了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如果没有李安琪的采访就不会有更多的人知道林日朗劫持医院人质案件背后的真正缘由。
作为新闻记者,李安琪自然有其揭露事实真相的新闻理念在支撑,但是支撑她能够如此胆大、如此不顾自身安危地深入险境去收集资料,除了新闻理念,她也有新闻野心,有野心没什么不好。
倘若不是信念之下的勃勃野心,一个娇滴滴的女记者又怎么敢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调查案件的真相?
甚至差点被掐死?
所以当别人劝她不要这么猛地往前冲时,她才敢大胆跋扈地说,你不可以但是我可以!
就算最后丢掉了工作,她也不过淡淡地说一句,一份工作而已。
她的这种敢做敢当、不怕得罪权贵地去揭露事实真相的记者,才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在责任良心和上级压力之间拉扯纠结的达马医生电影初期,在配乐以及有人想要用尖刀刺杀达马医生的暗示之下,一度差点以为达马是个该死的黑心医生,因为他前期看起来非常冷漠,有点让人捉摸不透。
在上级的重重压力之下,原本给小虫的心脏被拿走了,身为主治医生的达马也颇为不忿,他努力跟上级抗争,只是抗争不过,他的努力在权势面前不过是一场徒劳无益的挣扎。
抗争失败之后,他只能抱着腿蜷缩在休息室,既无助又无可奈何。
当林日朗拉开帘子时,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与无助,被林日朗连环炮式地不停逼问,他试图去解释,但苍白的理由让他有点力不从心,最后被林按着打,他想反抗,想辩解,最后也无力地放弃了,只是任由林打他。
直到后来在劫持相持阶段天花板掉下来,他用身体去帮孕妇抵挡,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试图去保护病人,这个医生的形象才有了反转,身为医生的形象终于立起来,这个表面上看似冷漠无情的医生,实际上是一个内心柔软善良的人。
当林下了必死的决心要求达马医生同意时,达马先是不停地摇头最后才很难过地点头,要主治医生同意父亲这样的要求,真的是太难了,毕竟这有违伦理道德,父亲可以这么想这么做,因为他太爱儿子了,但身为救死扶伤的医生的立场就很微妙,也很艰难。
正义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不可否认,人心都有逐利和自私的一面。
在身为父亲的林日朗眼里天塌下来的重大事情,也许在电视台记者李安琪看来,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获得新闻大奖的好机会,在谋求升迁的警察局长看来,这不过是一次谋求连任的好契机,在被权欲侵蚀的市长秘书萨丁看来,也不过是一桩需要迅速解决掉的小麻烦罢了。
但同时人心也有温暖的一面,弱者彼此之间会相互扶持,原本素不相识的医师和病患以及围观和直播的群众成为了林日朗最有力的支持力量,原本看似冷漠的达马医生也会在案件的推进过程中流露出原本身为医生进行救死扶伤的善良一面。
电影里围观的民众以及被林日朗绑架的医务人员和病患,甚至是经验丰富的警官张正义,在了解越来越多的事实真相之后,都义无反顾地站在了林日朗一家这一边,在他们看来,林日朗是一个非常勇敢和伟大的父亲,因此他们必须支持和帮助这个被强权欺负的不幸之人。
和民众对立的是贪腐堕落的萨丁一派,在他们看来林日朗首先是一个罪大恶极的绑匪,然后才是一个父亲。
两派立场不同,所以诉求也不同。
被强权打压欺负之后,林日朗不按常理出牌,甚至不惜采取暴力手段,触犯了法律底线。
成熟的社会并不鼓励个人去触犯底线,来达到自己的私人目的,否则人人都会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去触犯底线,最后引起整个社会大动乱。
然而真正和谐的社会却允许个体质疑的存在,允许个体诉求的存在。
毕竟正义,也要以看得见的方式来实现。
有时候,死亡也是一种胜利林日朗死前留下给小虫的信里说,有时候,死亡也是一种胜利。
我在想,这胜利是属于谁的呢?
属于林日朗的吗?
毕竟他终于实现了宁愿死都要保护和挽救儿子的心愿。
可是对儿子小虫来说呢,背负着父亲的死亡要一天天地活下去,而且要好好地长大。
作为劫匪的儿子,每天都要面对整个社会的流言蜚语,要承受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沉重“杀父”压力,他真的可以好好成长,快快乐乐地长大吗?
没有人可以回答。
但我想,真正的现实肯定远比电影的结局要残酷的多,也许父亲就那样被警察狙杀了,也许案件背后的真正事由永远无法真相大白,心脏移植手术最终也没有成功,相比之下,电影已经给了观众一个更好的结局。
毕竟,活着就永远都有希望。
上周,想着这周要看误杀2,就又把误杀1再看了一遍。
无论看多少遍,我都要大喊:误杀1从剧情、角色、镜头、节奏,都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完成度非常高的电影!
所以,在我同时得知误杀2更换了导演的时候,我很担心。
担心误杀2是否会和第一部一样精彩,担心误杀系列能否成为一个成功的电影系列。
但在观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发出了这个月的第二次大喊:你永远可以相信肖央!
总体来说,误杀2是瑕不掩瑜。
仅从前面部分的剧情来说,如果带着悬疑滤镜来看,误杀2要略逊色于误杀1。
但是,误杀2在最后的30分钟里,奉献出了比误杀1更高光的剧情和更深刻的立意。
在最后的30分钟里,你永远无法猜对下一个反转会在哪一刻降临。
而自以为在一开始就猜到了通俗结局的我,最后哭得上气不喘下气。
或许我还是低估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意,或者说是低估了一个普通人民的人性。
肖央饰演的林日朗,无疑是全片最为精彩的角色。
戴墨导演与几位编剧老师的人物塑造太厉害了。
除此以外,误杀2和误杀1的关联也很有意思。
苦苦寻觅的,一个在地下,一个在顶层。
最后还丢了一个彩蛋。
我刀子吞到一半了,马上就拔出来了,彩蛋直接给我开了一枪。
或许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他们真的在幸福地生活着。
片头的法语歌我可太喜欢了,找了整个世界都找不到这么好的版本,而且歌者早已过世,是一首老到我没有听过的超好听的法语歌。
竟然还有这么一首我不知道,真是震碎了我的三观!
所以,一开场就注定了结局,再次验证了喜剧人都是好演员这件事。
哪怕是抄袭,哪怕豆瓣分还没及格,都阻挡不了我对珊珊的喜爱。
只能感叹幸好背景定在泰国,大家都心知肚明怎么回事,只要能上映就好了。
陈思诚这每年能有作品还算是挺高产的,目前为止也没有扑过,比韩寒要好很多,也商业很多。
国内上映的电影到我能看到,基本都是下片以后好久的事儿了,估计是奈飞上搞来的资源。
我一直想张罗一条全球院线,专门放国产电影,还可以带着点亚洲其它国家。
“人越往高处走,能掌控的事就越少,以后你就明白了。
”《误杀2》里,在那个关起门来的办公室里,张世所饰演的医院院长,对他手下的得力心脏科医生达马(宋洋演),交出了这么一句底。
这大约也说出了这部电影的一个框架,每个人都在自己所处的链条上,动弹不得。
往上,是触不到也上不去,往下,是处处碰壁的绝境,就像电影里出现了好几次的萤火虫,只有在黑暗的地方,你才能见到它的光亮。
萤火虫剧照没找到……剧里这个儿子很可爱,还有个小姑娘也很可爱。
我为什么会去看《误杀2》呢,实际上,《误杀1》我也是上映期间自己跑去电影院里看的。
这里不得不表明的,就是我对肖央的无限兴趣。
很早以前有次去外地采访,那时候肖央大约刚开始演电影,采访时总爱说那种大实话,特实诚,结束后还欣然和记者们加微信。
我没加……我近情情怯不好意思……
这么看,肖央其实还有点帅……我觉得我觉得 后来我感觉,肖央其实有张很适合大银幕的脸。
不好看也不难看,但是一脸苦大愁深的模样。
他的那种苦,是软绵绵的,无可奈何的,甚至有一种喜感。
看见他倒点小霉,大家会跟着笑,我另外一些心爱的爱豆,比如于谦,比如雷佳音,比如沈腾,比如黄渤,还有韩国那谁……都有这种面相。
但若是他倒了大霉,会无端端让人生出一种心疼的感觉,觉得不应该啊,造化弄人。
这一次,肖央就演了一位倒霉的父亲。
电影一开篇,并非温情脉脉的。
是以紧张的医院劫持戏开场。
这一点上,整个“误杀”系列,还是相当机灵的做法,以犯罪为线,亲情为内核,故事嘛,倒都是发生在东南亚架空的城市。
《误杀2》的原故事,取自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迫在眉睫》,我没看过那个版本,知道基本也是个父亲豁出去救子的故事。
底层的工人,没钱没能力,在庞大的机器面前,能豁出去的有什么?
有回我采访一个农村来的孩子,他和我说,我们农村人,什么也没有,有的就是这个健康的身体了。
种地打工,全靠身体好,所以一旦生病,我们就什么也没有了。
换到城市里,也许我们看起来生活的好一些。
但是当压垮一切的命运突变到来时,那时你才会发现,自己是有多一无所有。
肖央饰演的父亲,即是这样的一个一事无成最终一无所有的人。
这样的人,文学史上也真不少,我看片的时候,老想起《推销员之死》里的那个父亲,穷途末路,只能靠自欺欺人来维持幻梦。
《误杀2》第二个机灵的做法,就是赋予了这个一无所有的父亲一点点天赋,他,是一位不成功的编剧……再不成功的编剧,到了穷途末路时,也是能用编剧的能力,为自己,为周围的人,博得一点登上舞台的机会的。
爸爸的编剧身份,推动了剧情,甚至,他还有那么一点点幽默感。
整个故事,也成为了这位不成功的编剧最成功的作品,我只能说,当然代价也是很大的,这也是一个父亲能够拿出的全部了。
当你看他掏出了全部的底,当然还是有些动容的。
所以片尾有言,这是一部献给父亲的电影。
我觉得走出影院,起码我会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家人有事时,你能做些什么?
卖房子,借高利贷,还是拿出你的命去搏一搏?
《误杀1》有近乎素颜的谭卓,《误杀2》就用了近乎素颜仍旧很好看的文咏珊。
文咏珊有场医院变脸的戏很不错。
前面说过的张世真的是我的宝藏演员之一,请电影导演们多多考虑他。
感觉好多年没看见他出来了。
任达华是真的老也是真的辣,以前演大哥狠,演快退休的老警察也是有模有样,有股美式侦探片的味。
其他如宋洋(武侠系列的好手)、尹子维(555,和彦祖的组合时我就关注他了),以及李治廷等等,居然都被这部电影炸了出来,也是不容易啊。
看评论说是翻拍的,没看过原版,所以不做比较,仅就这部电影谈谈看法。
首先几位主演的演技是在线的。
任达华的妆造很棒,特别有故事感,这样的自然衰老真的很棒。
肖央纯演技派了,无论是喜剧正剧还是这种悬疑故事剧都能轻松拿捏。
不过他的台词口音不太好,喜欢用耳语来表达情绪,听起来很难受,面部表情、肢体语言都到位了,但台词念得不好,不够饱满。
所以爆发戏的时候总觉得缺了口气,吊在胸口咽不下去,便秘一样不够畅快。
有时候咬字还不够准确,重音也拿捏不准。
特别是看到市场儿子在手术室换心脏时,情绪爆发得相当感人,但语言表达没有跟上,很可惜。
文咏珊戏份不多,表演痕迹明显,演技还需要进一步打磨。
尹子维还是一贯的刻板人物形象,受制于人设也只能按照观众熟知的方式去表演。
不过后面服软时的那声“师傅”很有反差萌,个人很喜欢。
希望以后他能接一些不同的角色,挑战一下自己。
从故事的角度来看,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整体比较单薄,前半段太过拖拉。
整体悬念不够,煽情太多。
特别是感情戏,冗长拖拉。
父爱有很多种表现方法,实际生活中可能更加深沉而隐晦。
影片展现的几个场景很普通、很刻意,没有足够的深度。
所以无法给与观众最大的情感冲击,剧本打磨还不够。
导演把故事的背景放在泰国的唐人街,这样可以规避很多过审的风险。
后半段也充分展现了对权力、平等、民意等的思考,这会引起很多人的思考。
说白了,大多数观众都是普通人中的一员,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怎么办?
这是影片比较成功的地方,无论显示是否黑暗,有人展示黑暗并直视黑暗总是好的。
让我感到困惑的还有一点,关于女记者的人设。
前后转变太快,没有什么原因和契机。
林日朗最开始找她的时候,甚至没有听完就直接拒绝,非常冷漠。
在门诊部拍摄的时候,也并没有抱有同情,一味地抢新闻而已。
最后却为了公布真相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很割裂。
中间如果多点铺垫,演员的演技再精进一些,应该会合理很多。
关于最后的结局,大人的心脏是否可以置换给孩子,我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不予置评。
如果说真如评论所说这是医学常识,那编剧犯了这么低智的错误真的太遗憾了。
因为这一开始就是林日朗的Plan B,如果不可以置换,那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费,这个故事的根基也就不存在了。
被谁提拔就得为谁服务,到头来局长也是替罪羊。世间有自私的市长和冷漠的秘书,更有良心的警察和仗义的记者。假枪劫医院,空盒装黑心。普通人老老实实工作,为了孩子一颗心脏拼命筹钱,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只有变成坏人牺牲自己才能将上层的万恶之人绳之以法。萤火虫的价值在黑暗里才能看见,父亲的伟大在压迫下才能显现,民众的良知在强权中才能迸发。面对世道不要屈服,要努力发出自己的心跳声。
之前看网上说大烂片,我不信,还觉得他们看都没看就在瞎说。现在我就是后悔,浪费我两小时。
小孩心脏肥大,所以移植了一颗大人的心脏,黑料电脑不上锁这些不说了,一个事件中同时保证警察医生媒体中都有正直人也有些脱离悬疑走向科幻了。
纯粹为了蹭上一部的热度才取名为《误杀2》,实际和题目几乎毫无关联。娱乐性不错,几处对严肃场面调剂的喜剧场面安排得恰到好处,煽情过度,剧情也几乎照着预想方向发展。市长与秘书长之间那互动是不是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奸情呀。
剧本烂,啥也拯救不了
没去看点映是对的~这类电影或者说所有需要考虑国内市场的电影的困境,本片从剧本、制作、宣发各个领域提供了一个标准流程范本,来供人研究。
套路和反转都在意料之中,但也不应该只有6分啊。
既然是翻拍的,为什么在央视上宣传的时候还说是全新故事???有这么恶心的么? 后续:看过了之后觉得被陈思诚骗进去的,除了肖央演技以及反转还行以外,就给俩字,可耻。
打低分的人只会抠细节,说这里演技不好,那里道具不合理。 但是在现在这个很左的环境下,拐弯到泰国拍一个这样的题材的片子已经值得满分
打低分的人到底怎么想的!!!!明明那么好看那么有意义!!!!
这剧本简直无法让人相信是正常智力发育的灵长类动物写出来的,已经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全片没有任何符合现实逻辑的细节和台词,正常人根本看不懂,已经傻到可乐,无力吐槽,不过整个影片动机竟然搞个权势滔天的市长为了救儿子的动机,受害者同情理解,可以说现在那些有钱的编剧导到对底层和国家权力对抗的理解肤浅到了荒谬可悲的地步
全方位的脱了裤子放屁,由于毫无现实的基底,你完全不知道这是一个发生在什么平行世界的智障矫情故事。有些悬疑片为了反转牺牲故事合理性,而本片为了煽情啥也可以牺牲。好不容易搭了一个20年前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台子,结果里面给我演感动中国,就特么可笑,毫无悬念、毫无节奏、毫无新意、毫无灵魂。几个字概括本片—“阎王爷煲鸡汤,喝完真晦气。”
我们要警惕这种打着现实苦情类的电影,它准备喂你吃屎时还把屎包装成爱心助农项目,这是x省x市x县x村x户的淳朴老农阿伯,儿子重病缺钱治疗,收成囤积卖不出去,再这样下去要亏钱,现在借互联网平台恳请大家帮帮忙,帮帮阿伯,观众买单了看到一半不对劲,却被“残酷现实”“阶层不公”“权贵欺压”“伟大父爱”四大烂片迷魂药熏出眼泪,耳边催泪向bgm密集环绕,最后走出电影院自我安慰“帮助老农就好,尽到这份心意就好”🙂🖕
很成功的翻牌,演员整体演的都不错,有几处还有点泪目,这一套商业模式感觉被陈思诚玩的很溜了。每次看到达玛医生,都会不由自主的代入许光汉,如果让小许来演,应该也是满出彩的,遗憾啊。
老老实实直接照搬《迫在眉睫》就得了,非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吧?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的孩子。”
为这个项目做了很多策划,很难下手给它打差评,它有缺点,但也有被观众放大的误区,从始至终,它就不是一部悬疑推理类影片,它主打的是影片中复杂的情感内核,因此如果把它当作一部推理电影来看,那么出发点就错了。
永恒点映 对美国原版的改编还算不错,结局有所不同也属合理。不过跟上部相比煽情成分多了些,略显刻意。心疼姜皓文又丢官了…
一个热知识:手机铃声响时,按一下音量键可以关闭来电铃声且不挂断电话,不用一直响着等到对方顺着铃声找到你。
这个故事发生在泰国吗 为什么像个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