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
Presence,鬼魂,存在
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
主演:刘玉玲,克里斯·沙利文,卡莉娜·梁,艾迪·马代, 韦斯特·穆赫兰,茱莉娅·福克斯,本尼·埃利奇,丹尼尔·丹尼尔森,贾莱德·怀斯曼,罗伯特·M·吉米内兹,卢卡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4
简介:露丝(刘玉玲 饰)和丈夫克里斯(克里斯·苏利文 饰)带着儿子泰勒(艾迪·马代 饰)和女儿克洛伊(卡莉娜·梁 饰),一家四口一起搬进郊区一处新家。克洛伊因为失去挚友而陷入悲伤,同时又常因为和哥哥不合引发争执,加上妈妈对哥哥的偏爱,让她感到无依无靠。来到新家之后,她默默感受到这个家中, 似乎有股诡异的灵异力量存在,而..详细 >
鬼魂视角不算新鲜,无非是摄影机运动罢了。但片中的人物关系挺耐人寻味,可惜干巴巴的台词和表演,让影片变的假模假样~
8分,这部其实仍然是以主观视点贯穿全片的设定,与《五分钱男孩》类似(《五分钱男孩》更加大胆点,改变了一下是不是可以不用一个人的主观视点,而是多个视点展现会不会好点,但拍完有点拉,视点拍的有点混乱了),而《感应》也稍微创新了下,但没有《五分钱男孩》玩的胆大,只是抹去了主角手臂的画面,创新点在于以第一视角是幽灵而不是人,且镜头运动轨迹非常像幽灵,而这种创新确实是保守且有效的。
大银幕Dolby Vision版。远超期待,一部技术服务于艺术的好电影,单方面宣布索德伯格重回创作巅峰。作为一种新空间电影(导向型的空间观),摄影机的实在替代了游戈的灵体,以幽冥影像为原点生成的空间知觉,不可思议的是全片仅用一场一镜的鬼视点调度(无面孔/非面孔的情愫,事物-在感的情愫)却突破了技术认同的巨大隔膜,也让情感屏障得以消融。从省略叙事的技巧到剧作伏线的落弧,激活、唤醒一颗沉睡的心,归返至最具力量与温度的情动之中。摄影主宰空间,剪辑覆盖时间,VR化的在场是唯有数字摄影才能兑现的超现代拍法,索德伯格也依然是在数字领域走得最远的当代导演之一。这个剧作、调度和摄影全是五星水平。个人年度十佳候选。
作为一部恐怖片,他的问题在于不恐怖
現在換成你來做守護鬼
如果是抱着看恐怖片的心态来看本片,那必然会十分失望,因为它并没什么恐怖元素,而是想要探讨“家庭”和“爱”。故事的视角挺特别的,就是以一个亡灵的视角,看着一家人的来到,看到母亲重男轻女的偏心,父亲生活事业的不容易,哥哥有时过于霸道上头的情绪,妹妹因闺蜜吸毒过量去世和遭到灵异事件家人却不信的痛苦,以及她与哥哥好友产生恋情的过程,而亡灵似乎对这个妹妹特别关注,也展现了一定灵异互动,还通过通灵师之口,诠释了他还不清楚自己为何会遗留在此,以及要做什么,直到最后恶人漏出獠牙,亡灵也终于揭晓真身,打破了时间线,让一切都变成了对家庭的守护,用一种宿命感,解开了所有的结,而这也是亡灵自己的选择,虽然沉重痛苦,但也充满了无私的爱,整体给人一种很新奇的体验,虽然个人猜到了结局,但依然感觉不错。
大概是唯一喜欢的索德伯格电影。一個在时间、空间和身份的三重迷失中的鬼魂的(时、空、主体性的)临在。自由意志跟决定论的美妙思辯:“命中注定”与“自由意志”或可以得两全,条件是你將改变的,是“过去”而非“未来”。失落了身份的ghost,逡巡不去的坐标,其在我们现实中的presence,不仅可以是“空间”,也可以是某个(某段)“时间”。索德伯格对ghost概念的这一补充,善莫大焉。平庸的音乐,贫弱的哲学和科学旨趣,并不会令作品自身简凈严整的逻辑部署、在cliches重围中别开生面的决心以及简单却颇为贴切的图像风格黯然失色。
4/5 呜呜,除了剧情略微单薄以外几乎没有缺点!(分段太严重可能也算一个?)我打赌恐影影迷们只需要看一分钟,就会被开头那段优雅的蓝调长镜头迷住……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久违的很有恐怖电影的“范儿”,虽然体量不大,却也是很好的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典范,简单的故事被摄影、剪辑和叙事手法切碎后重新拼贴,结尾收束得也非常快速有力。scray的部分倒是一点儿也没有,既精巧又美,像一台小小的黄铜门锁,轻轻地打开,记忆:一张怀旧的清单。
片子本质仍是家庭伦理剧的老调重弹。索德伯格虽以幽灵视角作为叙事切口,让观众化作漂浮在房里的透明意识体,但当我们通过镜头窥见角色秘密时,扑面而来的还是东亚式亲情困局与孤独的老配方,所谓沉浸式幽灵体验带来的却是平淡如水的剧情发展。明明是亡灵却还遵循物理法则执着于走楼梯...明明有隔空移物的灵力却还要通过唤醒昏睡者去拯救女主...当刘玉玲最后在镜中瞥见逝去之子时,倒成了全片最惊艳的桥段。
8.4 令人难忘的眩晕;数字媒介,一个无实体的存在,在广角畸变的中阴身中拼凑忘却的记忆,重现家庭的秘密与梦魇,每次黑屏转场都像是超越了时间的眨眼。
不恐怖,但这第一人称视角、广角畸变、跟随镜头看得是真爽。更偏实验一点,故事结构有点简单以至于觉得结束得太快
摄影机模拟的全主观视角跟猫猫狗狗头上带个摄像头有啥区别?可能还不如猫猫狗狗呢
因为刘玉玲片酬太贵了所以这个本子里没多少妈的戏份,结果这个妈又是经典东亚男宝妈眼里容不下女儿,救命啊这可比有鬼吓人多了!不过本片除男宝妈以外还有高手,鬼魂像个go pro摄像头一样看得人稍微有点晕而且好多画面怎么很像开了广角,忧心忡忡像个正常人但没啥话语权的爹,标准厌女校霸但被妈宠得没边的哥,以及创伤中病急乱投医搞上小白男的她。小女孩们是真的挺倒霉挺可怜的,罪魁祸首是谁并不意外,鬼魂设定感觉有点逻辑不通但也行吧,最贱的三个角色里两个一起下线是很好的安排,但看到最后真是猝不及防血压又是一高。有点太晦气了,真的遭不住这种精神攻击,原来惊悚就是惊悚在这里…
索德伯格又一次有趣的影像實驗,首次拍攝恐怖片便將攝影機調度與鬼魅的視角做結合,全程依賴鬼魅的窺探充當第三人稱視角的敘事工具,在單一空間以及不斷黑幕轉場的碎片化敘事中,窺探家庭關係以及窺探兒女們的私生活,從家庭關係中深層隱喻的婚姻觸礁,搭配極低成本的單一空間拍攝,莫名想起了出道作《性謊言錄影帶》,第三人稱視角敘事與第一人稱鬼魅視角窺探結合,本以為會很驚悚,殊不知更多是對家庭的觀察,第一人稱鬼魅視角的敘事所增添的懸疑感,一直到片末的伏筆揭曉,整部片的調性瞬間從驚悚轉向溫馨,當然鬼魅的身份我更傾向於相信每個人所看到的鬼魅都不盡相同,畢竟每個人的心裡對已逝之人的念想都不盡相同,大衛柯普的劇本還是挺不錯的,讓索德伯格又進行了一次低成本的影像敘事實驗。
D / 索德伯格式的清澈愚蠢(褒义)。仍然会被那些极度怪异的语气杂糅所触动:带着距离的惊悚、戏谑与动情的时刻。
#TIFF2024# 打乱线性时间的两种途径,超自然作用,或是创伤带来的记忆与感知的重新排列。Steven Soderbergh在有限空间里操纵观众的视听,其展现的一些电影思路/故事技巧并非有什么开创性,然而“幽灵”的秘密却比想象的要沉痛、悲伤的多。媒体放映的一大弊端是缺乏足够的trigger warning,关于性别暴力,药物滥用,青少年自残/自杀倾向,结合个人经历如同溺水般陷入一种消极情绪,却最终也在电影结尾“离开容身之处”释然开来。刘玉玲发挥空间有限也献出了感染力很强的故事总结性演出,Callina Liang表现倒是很让人惊喜。也许会是本年度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悬疑恐怖”电影。
形式大于内容,但剧作内容又恰恰是形式的体现。一次全新的,以幽灵的视角,感受人类情感的“奇妙”与遗憾,切肤契合艺术的“超现代”技术。但回归剧情这份创作略显大材小用,好在影片的收尾绝妙,整体完成如线条一般流畅,伴随两个时空的回望,刘玉玲心撕力竭的哭嚎,如此震撼… 索德伯格再次证明他就是会运用数字设备的导演。
很新颖,看不见的鬼
五分钟的亮点,兑水到了80分钟,腻了。
第一人称鬼视角可能算是特别的点吧,但是越往后这种新奇感越弱,甚至感觉像个贼藏家里,观察一家人行动,也并没有那么特别。加上难以支撑一部电影的故事,总感觉越看越疲软,要不是结尾镜子的那一下,我真的要睡着了。心理创伤,自杀,重男轻女,家庭矛盾,药物滥用,受限于拍摄方式,这些也没有太深入和新的见解。要说是鬼片,可能这是最善良的鬼了,也没什么恐怖的情节。可能还是比较实验性质的电影吧,倒是打破了一贯恐怖片的套路,就是有些无聊,没那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