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1.26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打开这部电影,或许每次打开都是因为被前面的bgm吸引。
以前每次看都是注意爱情,再看又有新的感悟。
编剧懂男女之间的暧昧,也好懂年轻人的梦想与现实。
-“努力不是一种才华。
”李宁:如入梦如入迷宫,我与你困兽斗。
“你屋企人供你去读啊?
”“我唔系你,唔系想做咩就做咩,唔想做咩就做咩,我仲要养家啊。
”“我不停转工,转到自己都唔知自己想要d咩。
”“我储够钱去读书了。
”“我今年26了,我d朋友都结婚、生仔、开铺。
”以前觉得时间还好多,梦想再大都有可能实现。
迷茫出现于一无所有的现状,拿捏不定的选择,有时候又何尝怕努力,怕的是努力也不会成为梦想的自己。
林逸民:我以我歌于世界飞翔“你想要d kai野早讲,我一开始就比d kai野你。
”“原来creativity和service真的可以企你身上实现。
”原来哪怕是才华拥有者,也会有无奈的时刻。
对创作者来说,再出名被改得千疮百孔也有违本心。
一直想成为摄影师的何葉,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你不是一直说想写自己的故事吗?
”我们想出好的作品,无论是歌曲还是照片,我们想把故事说给世界听,以我们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都听到,如果有更多人认可就好。
这是我们创作者存在方式。
《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依然很麥曦茵,尤其是對細節的注重,使得片中的“曖昧”通過一些小動作去透露,相比起直白的展現更加能讓觀眾容易接受。
由於片中主角算起來有七人之多,在短短的126分鐘之內很難慢慢把人物性格展現出來,所以導演使用了tag的手法,將每個人的性格快速展現(包括扮演的角色和演員名字),不得不說這實在是一種很新的手法,也很符合現在互聯網的發展和傳播,使得觀眾很有親切感。
麥曦茵導演的劇本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貼近生活,有小幽默。
這從其編劇的《志明與春嬌》和最近的《做地產》可見一斑。
有些小細節令人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
《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也一樣,在林二汶和梁曉豐的對手戲中更有不少笑點。
另外,麥曦茵導演喜歡製造一些男女之間的試探。
在導演的鏡頭下,男女之間很少直來直去地表達情感,而是相互試探,當然這與本片的主題也是相關,在《幸福的旁邊》中,楊美玲和“表弟”在廚房裡面轉身雙視,表弟正要慢慢親下去,但到了最後一刻卻被楊美玲以“水滾了”避開。
而到了《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中也有類似的場景。
梁曉豐和王敏奕也有如此場景,只不過這次的藉口是“你有無風筒呀?
”其實原本導演可以把這個故事拍成另外一個《烈日當空》。
尤其在林耀聲獨白說出那段仿似極其sad的對白時,還以為故事就這樣在憂傷中結束。
結果風格一轉,導演給出了一個“光明的結局”:翻唔到過去,但無人話唔可以重新開始噶嘛!
立馬滿滿的正能量。
麥曦茵導演還是會說愛,夢想。
實質上,導演還是較為偏向寫實主義。
但是相比《烈日當空》,本片仍然是很溫柔的。
偶然看到一头白发眼带张狂的表弟才几番搜索找到这部电影而入坑,到最后,为了爱的人,他终于变回那个呆萌又不失清晰的小暖男。
爱人能因为爱你而改变,是幸运,不能强求。
你爱的人愿意等你去改变且接受你,多难得,需要珍惜。
记得看过他人的评论,问自己情路为什么这么坎坷,从小香港电影看多了要负很大责任。
对啊,那些小情愫、小温馨、小玩笑、小道理,都太吸引人了。
在感情中的时候,想要复刻却每每无法。
不在感情中的时候,引人怀念然而当然根本摸不着。
麦曦茵*卢振业*曹震豪,喜欢这样的组合。
情节、画面、音乐、表情、眼神,难得的,看完不让人觉得尴尬,里面的每个人都觉得好喜欢的小电影。
1. (电影里)喜欢上错的人,就好似偷紧隔离屋个wifi咁,密码试了N次都错晒,但还是会一直尝试log in,而你却毫不知情,或者假装不知道。?
2. (忘了出处)爱上一个人,就好比连上了她的wifi,无论分开多久,经历过多少事,只要她密码没改,你手机没换,你还是会自动连上她的wifi。
3. (脑补)在你身边的wifi,不一定是你最想要的(信号最强);你最想要的,不一定在你身边。
4. (脑补)有些人会给wifi改个名,让你知道她在那里了,却没有给你连接的密码;有些人根本不改名,你也不会愚蠢到逐个去试。
5. (脑补)影响wifi信号的四大因素:距离过远(异地恋),墙体过厚(单恋),发射功率低(自恋),其它信号干扰(恋无可恋)。
6. (脑补)你不能一边连着一个人的wifi,一边发热点给另一个人!
7. (脑补)如果你的流量(兴趣爱好)能够满足你的需要,你就不再期望别人的wifi了。
况且,你连接的那个wifi,说不准只是做了人家的一只兵?
能够假装兄妹,那么一定有一方是喜欢对方的,这种关系的好处是可以和喜欢的人拥抱甚至接吻,同时也并不妨碍自己谈恋爱,这种关系大多发生于贪心者,很多人表示看不上甚至讨厌这种关系,但却还是会去做。
恋爱一定比单身要来的束缚,但这种束缚是会被热恋的甜蜜感所覆盖的,但这是需要足够的喜欢或者是爱才可以达成的,不想谈恋爱的人会说是因为崇尚自由,但其实只是还没有找到那个会让你忽略束缚感的人。
李宁和李彩华的关系相比较江嘉敏和林逸民的关系就不会让人觉得讨厌,整个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应该就是李彩华,他对喜欢的人可以默默守护,但情场中却又是花花公子,可以是何业的好兄弟,但又跟他玩暧昧,李彩华是一个有很多面的人。
李宁和林逸民的关系是友情以上,恋人未满。
两个互相喜欢而又不表露心迹的人,这样的相处浪费时间,也很容易错过,大概是百害而无一利,作为男人来说,林逸民是怂的,以至于到最后都没有真诚的说过一句我喜欢你,只是这样等待的耐心除了李宁有,其他人也都不会有了吧,这样说来,他们却又是最般配的。
李宁是知道李彩华喜欢她的,她也有一点点喜欢李彩华,但李彩华是爱李宁的,深情的守护者都会让人觉得暖心,但其实对李彩华来讲这并不公平,特别是懂却装不懂的李宁,这很自私,对于无法给出回应的喜欢,应该保持到朋友的距离。
无法在一起的人VS无法分开的人影片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但无非也就是这两种关系,只是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幸福。
说到无法在一起的人,何业应该是最难过的,中学时期就开始喜欢李彩华,跟他以兄弟的名义生活在一起,对于李彩华给出的暧昧他也照单全收,甚至会露出羞涩的笑脸,只是何业也知道,李彩华并不喜欢他,大概只是因为寂寞罢了。
其实李彩华对何业的喜欢究竟是不是一种错觉呢,局外人看来,也许并不全是。
何花:爱情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梁玮安;不明白,还有 错觉你喜欢她,就会觉得她也一定喜欢你你觉得一定不会喜欢某个人,但突然间你喜欢上他,就连自己也不知道你很喜欢一个人,你觉得他怎样也不会喜欢上你,就算他有那么一丁点儿喜欢上你也好,你也会说服自己,你不会喜欢他的,可能是怕被伤害,但有时候你可能不知道,可能是你在伤害了别人也不一定何业:如果那个人不喜欢你,你没什么可以伤害到他的吧梁玮安:喜欢有很多种,感觉也有很多种,如果你硬把所有感觉都归为错觉的话,那你伤害了别人你也未必知道何花:如果,真的喜欢一个人,那怎么会舍得伤害她呢梁玮安:愚蠢,自私,害怕,害怕她不够爱你,你就会去做一些事,让她多爱你一点,但过程中你可能讲了一些很错的话,很伤害人的话,做了些很错的事,我觉得做了那些事,可以让她觉得不能失去我,但原来,是我不能失去她这个世界上不是谁没了谁就不行,只是我想分手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法,除非她有更加好的选择梁玮安:如果你发现你爱的人,她的心里有一个她更爱的人,你怎么做到,不嫉妒不张狂何花:你可以爱她多点喽梁玮安:你觉得我不够爱她何花:爱不是这样的梁玮安:那应该是怎样的何花:我不知道应该是怎样,但我觉得不是用伤害来证明你够不够爱她梁玮安:我知道,在学习中…收不回的是伤害,我们也回不到过去,但我们可以重新开始,尽管我们只是朋友。
打标签简直是时下最热衷却又最失效的东西。
代表了片面,单一,暴力般地自我展示与他人认识。
然后爱情呢,可以提取出定律吗,显然不能;可以区别本质差异吗,还是不能。
所以所有的研究学会都是妄然论断或痴人说梦,这根本无需剧透,但凡打上‘爱情’标签的影片,都在无限次循环又套用的我爱你你爱她她爱他的情节架构。
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地说:爱情就是,小狗追尾巴。
那么永恒,那么无能。
依旧是麦曦茵出品,比起过去专注的单人故事,这一次将所有御用脸谱全都用上了,倒落得有点稀松又跳脱。
幸好麦氏的小清新轮廓与鞭辟入里的论断仍在,支撑起整个叙事。
其实这种类型片,看起来小成本小制作,谈谈情说说爱,可是拍慢拍散就会成MV,拍多拍重就是洒狗血,这中间的度,是麦氏标签出品的信誉保证,不讲大道理,但始终被铭记。
故事当然不是从的士开始,但确是从的士画面开始,善用小空间定格剧情貌似是导演一大偏好。
无论是《幸福在旁边》的的士,《偏偏》的巴士或是PC的广告里的电梯,一男一女共处一‘室’的老旧情怀,依旧是我们关于暧昧的最原始发生地。
而其实,世上的所有故事,都不外乎在时间,空间上打转。
就像烂好人契哥说,‘如果我现在不在香港,你怎么办?
’现在,过去,以及,不是未来,而是后来。
女生到底会不会为在你冷时批一件衣服,在你喝醉时抱你回家,撩起你头发等等小动作上喜欢你,影片让‘人’来做了决定点,喜欢的那位做什么都被放大难忘,而无情的那个即使为你赴汤蹈火也不曾记得。
而‘时间点’(timing)则做了致命因素,无非就是彼时你有梦,此时她移情,人生经历都只是为兜兜转转找理由,一来不折磨就不是合格爱情片了,二来现实有时比虚构更离奇 。
所以几个故事历尽心酸,然后我在最后却居然忘记了真正的结局。
也不觉得在此讨论剧情有何意义,来来去去都是人不对时,时不待人的感觉而已。
兄妹,观音兵,同志,欲望,几乎涵盖了爱情里需要讨论的命题。
然后最后‘表弟’还是发话,爱情啊,都是错觉。
这当然是很有道理且极具意义的,但就像片中的其他金句一样,‘我努力想换你一个微笑,你却毫不吝啬为他落泪。
’或是‘我们真正的关系,就是假装没关系。
’这种结构文字的方式会让人醍醐灌顶,每个人都有感同身受的参照物,但每个人其实都是特殊案例,这些‘大道理’都是总结陈词,却不具有参考价值。
因为真实发生的每段爱恨情仇里,是否冷暖自知其实都是无能为力,无独无偶,都有理由。
影片也没有逃开关于‘喜欢’和‘爱’的纠结,这简直像世界十大未解之谜一样从未被定义,一直在解释。
不管是韩寒《后会无期》里的‘喜欢就是放肆,爱就是克制’,还是蔡康永爱情短信里的‘喜欢就是淡淡的爱,爱就是深深的喜欢。
’影片用了‘好朋友’这一套路来解释,当然这一段感情在里面也是最心酸的,所有人都看到他的努力,所有人都看到她的无情,最心酸的是,我们都知道,喜欢到爱的程度,从来不是递进式,也根本无法靠努力而取得的。
倒十分喜欢最近朋友的一句,‘我喜欢他是有条件的,但我爱他是没目的的。
’选角上也无须多说,由麦导签下的Playtime四子出演各路男主,他们都曾在她曾经的影片中大放异彩过,这几名清新自然的面孔,胜在青春年轻,即使有仓皇,即使有做作,但却刚好迎合片中的角色,哪个少年不忐忑。
说到最后,似乎没有提过暧昧一个字,那兴许你就会知道,‘暧昧是,什么都没发生,你却什么都记得’
昨天无聊,翻了好久的豆瓣电影,看到这个名字和简介好像有点意思,评价也不错,就看了。
看完有些感动,也感觉有点混乱(原来是几集短剧的合集,每集开始前又有些剧透的画面,加上跳跃的时间线),然后马上又刷了一遍(╯﹏╰)。
林逸民对两个女主都有感情,第一喜欢李宁,第二是江嘉敏。
对于江嘉敏,从中学到现在,这么多年她还是无法取代李宁的位置,最后又一次妥协,选择和爱自己的人你在一起。
李宁对林一片真心,多年未变,中学时候的几段(李宁的画册、林教李宁弹钢琴以及教室里林说自己要离开去英国)尤为令人感动(差点眼花),而林却是无情的把她拒在暧昧的尺度内。
问题都源自于林,他一直惦记暧昧多年的李宁,同时又舍不得放手爱他的江嘉敏,徘徊不决,一直不敢给李宁承诺,因此对两位女生都是伤人误人不浅。
对于李彩华,他一直默默爱着女神李宁,而李宁却是一直把他当做好兄弟、最坚固的备胎。。。
至于基情线,觉得结局感觉太过理想主义,不太现实合理。
第二遍看的时候,越看越觉得林处事恶心,犹豫不决,不舍得放弃,又没勇气追求自己喜欢的,最后还是装出一副可怜相,这也是他性格的弱点吧。
“人一生会遇到约2920万人,两个人相爱的概率是0000049。
所以你不爱我,我不怪你。
” ——《秒速五厘米》4天前我刚刚失恋。
然后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出自一部ex很喜欢的动画《秒速五厘米》。
突然就有些矫情的想去看了它啊,结果鬼使神差的先去看了这部暧昧不明关系研究学会。
从《前度》开始,就一直很喜欢麦曦茵的作品,她很善于将现在这一代年轻人一些忽明忽暗,忽冷忽热的小情愫,小纠结呈现出来。
作为一个几乎是从小暧昧着成长起来起来的九零后来说,她的作品很现实,很骨感,不矫情,不做作,可惜作品并不多,所以当我发现她的这部《暧昧不明关系研究学会》后,就迫不及待的熬夜看了起来。
电影讲述了几个无限拧巴着的年轻人的爱情故事。
其中最拧巴的两个人,莫过于林逸民和李宁。
从小学就认识,一直拧巴着,拧巴到了26岁,始终没能跨过那条暧昧不明的线。
故事的高潮,李彩桦的那句“你知道喜欢和爱的区别吗,就是你对我和我对你的区别。
”。
但是,反过来,李宁也好,李彩桦也好,那些甘心做着备胎的人,又真的是非他不可吗?
电影中,李宁也有过高富帅男友,李彩桦也是天天带着姑娘们回家滚床单,寂寞的时候去调戏暗恋着自己的荷叶。
可能现在的人,对于痴情的概念,真的不同了。
界限已经放宽到,我爱你,但这不影响我去喜欢其他人,不影响我给自己留着条后路。
兜兜转转,他们不过是都没有找到更好的人,那么就这么不冷不热的暧昧下去吧。
就像整部片子中,梁伟安在结尾说的一样“这个社会病了,那谁来医治它?
”。
喜欢也好,爱也好,再也没有了那么绝对的专一。
感情中的底线一步一步的被放宽。
分手的情侣们还可以一起吃饭约会,被发现和别人的偷偷暧昧可以被原谅。
我们可以做些情侣做的事却不承认对方的身份。
当我们遇到更好的下一个,我可能就会离开你。
我还喜欢你,所以你寂寞的时候找我我不介意。
但有时候我也有我的骄傲,就像李彩桦最后拒绝给李宁一个拥抱一样。
其实说到底,不过都是没那么喜欢。
现在的男男女女太多,分分合合太多。
我再也不是非你不可,我给你留了一大块位置,已经是一种恩赐了。
所有的患得患失,纠结,不安,难过,不甘心,最后也不过只能潇洒的汇成一句“你不爱我,我不怪你。
”
#兄妹是•••为了享受守护着又不占有的距离而预防真正爱上对方的称谓---林逸民#自由只是一个说法你在期待更好的选择---林逸民#义气不是跟女孩子讲的---李彩华#也许分开得太久我们连思想也有时差---李宁#就算当不上女主角但我会努力让你看见我即使你说努力不是一种才华---江嘉敏#我们真正的关系就是假装没有关系---李宁#我用尽力气讨你一个微笑你毫不吝啬为他掉下眼泪---李彩华#你没有伤害我你只是用尽一切方法说明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李彩华#然后我可以假装过得很好好得像你从没有在我生命中出现过一样---李彩华#想念不过是借口寂寞才是你找我的借口---何叶#感觉有很多种我会尽量 把我对你的感觉归类为错觉---何叶#我一直以为你以为我 心里有另一个人但原来 是你心里 有更重要的人江嘉敏#我不害怕跟你说我喜欢你我也不喜欢你知道后会躲着我我最害怕的是我觉得我好像在盗用邻居的无线网络无论用什么方法 登入多少遍就算我知道这一辈子都猜不中密码但我还是要登入但是没信号 就是没信号 或是装作没信号李彩华#你知道喜欢与爱的分别吗就是你对我跟我对你的分别李彩华#暧昧原来是•••一厢情愿的强人所难李宁#努力原来不是一种才华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成为梦想中的自己我们可能都没有办法回到过去但没有人说过我们不能重新开始就算我们只是最好的朋友何叶如果我是一个导演,我想把镜头对准身边这些普普通通匆匆而过努力生活的人,没有狗血没有传奇,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包含着对像你我这样的小人物的心理剖析,在这些镜头下,你总能看到熟悉的身影,不由自主地理解、感同身受、融入其中,在故事里可以回顾反思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电影。
而麦曦茵这次的电影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暧昧,没有人告诉我们暧昧,我们却不谋而合地走上了暧昧的这条道路,并且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泥足深陷,从情窦初开到人到中年,又或者白发苍苍。
暧昧是甜蜜的,还是苦涩的?
有人说谈恋爱最甜蜜幸福的时候就是双方一拖一拉眉来眼去的暧昧,这种充满好奇与激情的心跳最让人享受;也有人说“暧昧让人受尽委屈,找不到相爱的证据,无奈我和你,找不到结局”……或多或少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暧昧的认知,因为我们自己的青春里总会有那么几个与暧昧有关的故事,有关兄妹,有关暗恋,有关基友,这部《暧昧关系关系研究会所》就是研究我们这些在暧昧不明关系里踌躇徘徊的人,我们既是被研究对象,在观看的同时,我们也是剖析的研究者。
六个青年,错综复杂的暧昧关系,我爱你,你爱他,他爱她,普通的角色设定就像普通的你和我。
暧昧像林逸民和李宁,明明彼此心存好感,却一直暧昧地保持着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的关系;或者暧昧像江嘉敏和林逸民一样,以兄妹的名义享受着暧昧的守护与照顾,也避免了爱上对方的可能,或者以兄妹的名义爱着对方;更多的像李彩华和李宁一样,说好的兄弟,你是我的男闺蜜,实际上是一方的一厢情愿,另一方的隐忍守护,就这么讲义气的暧昧下去;甚至像李彩桦和何叶,明明是最好的兄弟,一方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对方,另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装糊涂,一直不主动不拒绝,还偶尔流露出吃醋的状态,说说想你的肉麻话,做些像剪头发一样亲密的举动,同志的暧昧真让人心疼。
我们总是这样,暧昧着,找寻着幸福,无奈╮(╯_╰)╭有些暧昧有了开始,结局却遥遥无期,两个人就这么僵持着,贪念着暧昧时的些许暖意,恐惧说破后的拒绝冷淡。
这或许是一种病态,就像江嘉敏有些病态的男朋友说的,这个城市都生病了。
借着暧昧的感情生活,导演通过这几个从同一所中学走出来的年轻人刻画表现了现在都市青年的生活状态。
影片里,林逸民被客户的无理要求搞得焦头烂额,李宁在广告公司打着杂,李彩桦做着小发型师,江嘉敏拿着微薄的薪水卖笑,何叶被吝啬的老板极端地克扣着拍摄成本,每个人曾经都是学校里有理想的大好青年,现在却在社会无情的生活中挣扎,最后何叶愤怒辞职,借何叶的话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活成自己梦想的样子。
这或许是导演作为青年创作者的所想所感吧。
很喜欢电影里导演许多用心的小细节,温暖港风的色调,课桌上的琴键,弹奏的手指,画本里的素描。
特别是那些说到人心坎里的独白,残忍犀利又温柔,每一句都直中要害,相信每个人看完都能找到最刺痛自己要害的独白吧。
我最喜欢的还是李彩桦的独白,“义气不是跟女孩子讲的”“我用尽力气讨你一个微笑,你毫不吝惜为他掉下眼泪”“你没有伤害我,你只是用尽一切办法,说明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你知道喜欢与爱的分别吗?
就是你对我跟我对你的分别”……特别是那个蹭Wifi的比喻,哎没办法像这种痴情暖心的男人,真心招架不住,容我花痴一下……呜呜呜😭……每个演员的表演都让我觉得没有那种刻意的雕琢,自然的就像他们就是这么生活的,林逸凡的烂好人,李宁受宠爱的女神形象,江嘉敏单纯任性的嫩模形象,何叶沉默纠结的小受形象,特别我最爱的李彩桦,角色把握更是十分的到位,在李宁面前,他是个把自己的爱意藏起来随叫随到的深情备胎,在何叶面前,他又是一个掌控者,时不时放出来的暧昧信息,把小受搞得心神意乱。
这两种巨大的反差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复杂的情绪都被他完美的消化了,而且初看一般,越看到后来越觉得有味道,这个男演员特别有魅力。
回到我们的主题---暧昧,作为暧昧着长大的小青年,以后或许还将继续暧昧着的我们,暧昧不明关系研究会所的研究在我们的身上仍将继续~~~
曖昧是……什麽也沒發生,您却什麽都記得。
慶幸終于還是沒有錯過《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收不到RTHK 31頻道于是看不成電視電影的版本,香港夏日國際電影節的足本導演版的門票又早早被掃光,沒想到麥曦茵居然帶著《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參加了第二届廣東香港電影展映周,有時候人與一部電影之間,就像人與人之間一樣,需要講點曖昧不明的緣分。
從《烈日當空》、《前度》、《DIVA華麗之後》一路看到這部《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這是麥曦茵最好的時刻,講故事的方法更趨圓潤,對人性的軟弱也更體察、更諒解,步出電影院時,甚至能感覺到渾身充盈著理想主義的暖意,這還不算好電影的話,什麽才是好電影?
世上爛片太多,而好電影的拍攝過程,似乎總得經歷九九八十一難。
翻查陳年新聞,才發現《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是2012年度邵氏電影的八部重點製作之一,同期的Laughing哥電影、《我愛HK 2013》都已拍完又上映完,《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還是遲遲未能提上拍攝日程。
按照香港影圈的勵志邏輯,拍不了大電影,轉戰其他領域一樣是work的,許鞍華的《天水圍的日與夜》不也正是在這樣的局限之下所拍成的巨作嗎?
于是,《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在輾轉之間成了香港電臺(RTHK)“獅子山下”系列電視電影的一部分,更被視爲是《青春Y2K》的延續篇。
而正是因爲成了港臺劇集,所以據傳《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的足本導演版電影極有可能無法在院綫正式公映,因爲肯定有人會話:“車!
電視都播過啦,駛唔駛入戲院俾錢睇多次啊?
”(P.S.只要能發行DVD我就心滿意足了)《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既然是出自麥曦茵手筆,你自然聞不到那“浸”港臺製作固有的“港臺除”,當小清新的臺式拍法遭遇上MK仔女的情欲糾纏,便Mix & Match出了更成熟的麥曦茵作品。
當年《青春Y2K》出了余文樂、鄧麗欣、蔡卓妍,《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也承載了造星工廠的責任,除了略有名氣的M Club“朱莉”王敏奕出任女一號,還有早前另一部麥曦茵港臺製作《幸福的旁邊》的男主角盧鎮業,此外男子組合PlayTime的“四條A”(黃溢豪、林耀聲、梁曉豐、岑珈其)、新晋女演員江嘉敏也在戲中出演重要角色。
未入場前我的擔心是,都是如此年輕的演員,能Hold得住嗎?
答案是,麥曦茵的過人調度能力令我的擔心頓變多餘,每一位青年演員在《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中的演繹都恰如其分,甚至令你覺得他/她就是戲裏的那個人。
在夏日國際電影節的場刊上,我找到了這樣的一段劇情梗概:“由中學時期發展成契兄妹、守護者、永遠的最好朋友、到男男情義等幾段糾纏不清的曖昧關係,他們也許害怕踏前一步會前功盡廢,或是曾經錯過了最過電的一瞬間,如今每天徘徊在苦又甜之間。
麥曦茵找來一班合作過的年輕演員,放盡演繹一群看似是欠缺勇氣的失敗者,但誰不想在青春逝去之前,一再留戀那種失魂落魄、若即若離的心動感覺?
麥曦茵又一次以愛恨糾纏交織出青春殘酷物語。
”電影節場刊編輯巧妙地嵌入了王菲的《曖昧》歌詞,也極好地歸納了全片的主旨。
看完整部《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第一感受便是程又青最愛的“怦然”,那些熱烈的深入的潜藏的有苦衷的愛慕,全都那麽令人心動,同時又令人心痛。
可以說,《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是一部令人很有戀愛衝動的電影。
按照網站上的劇情介紹,整個故事大概可以如此概括:三流廣告音樂人林逸民(梁曉豐飾)與廣告助理李寧(王敏奕飾)是一對由中學開始曖昧、從沒真正相愛的戀人;放浪形骸的髮型學徒李彩華(黃溢濠飾)却對李寧死心塌地一直默默守護,却不知身邊的好兄弟攝影師何葉(林耀聲飾)對自己懷著曖昧情感。
另一邊廂,爛好人林逸民不忍心不照顧愛情事業都失敗的嫩模契妹江嘉敏(江嘉敏飾);何葉之妹何花(高凱琳飾)正在做兩性關係研究功課,巧合找上江嘉敏的暴躁愛情狂男友梁暐安(盧鎮業飾),剖白其獨特愛情理論,刺激到永遠在別人的愛情飾演配角的何葉,重新審視自己對李彩華的曖昧情感……《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的人物關係看似幷不複雜,但原本居然是一個長達五小時的拍攝項目!
從五小時壓縮到兩小時的電視電影,麥曦茵索性把時空次序大兜亂,每一段劇情的前後都是完全接不上的兩個時間段,所發生的情節却總是巧合地有著相同的寓意。
生活中也經常有著這樣的時刻吧,突然想起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一樁無關緊要的小事,而這件小事則正好映照了你當下所面對、所發生的狀况。
有人說,男一號林逸民與女一號李寧就像是港版的李大仁程又青,拖拖拉拉十多年,除了沒把“愛”字說出口,什麽該說的不該說的統統都說過了。
會一起爲新居選址、收拾唱片架、逛街吃飯看戲,在別人眼中實與情侶無异。
但林逸民的愛總是沒有李寧來得深,林逸民一個電話,李寧就撲過來錄音室錄唱膠歌;但李寧要去機場遠走高飛的日子,林逸民居然都能記錯。
不要說他是馬大哈,其實只是無心裝載,又不見他會錯過契妹江嘉敏的每次呼救?
到最後,李寧拖著行李箱站在家門樓下聽著電話,表情是絕望的,她知道這個人是自己的劫數,她愛不起,但還是繼續深愛。
林逸民只懂叫她“不要走”,但然後呢?
其實,他們之間沒有然後,就像那兩部把林逸民的座駕團團圍住的車,林逸民與李寧的愛情,充滿了這樣那樣的各種困局,無法破解,也無法開始。
李寧把李彩華送給她的問題“愛與喜歡的分別”轉贈給林逸民,而林逸民當然是假裝不懂的那一個,出來行遲早都要還,你如何傷害別人,別人也就將如何傷害你。
從中學時期一直默默守護李寧的李彩華,應該是全片最討好的一個角色。
二人一起爲中學匯演繪畫大幅布景畫,當中一些曖昧的片刻讓李彩華沉迷,從而自動自覺化身爲“兵”,觀音兵個兵。
想來李寧也真殘忍,接聽完林逸民唔嗲唔吊的海外來電,就找來備胎李彩華攝時間,還要在大馬路上講韓語我愛你繼續大玩曖昧;被林逸民Hurt So Bad,就去李彩華的髮型屋剪頭髮流眼泪,令人家心痛不已;做PA要吹一整層樓的氣球,居然也找來李彩華幫拖;她一時說人家戴眼鏡好看,一時說人家戴帽子不好看,粗眉毛的李彩華照單全收樣樣做齊,只希望爭取多與李寧相處的機會……李寧可能是無心,也或者是有意,自己鍾情的林逸民不太靠譜,身邊有這樣一個李彩華陪著,總是好的。
李彩華知道李寧喜歡林逸民,有一定程度上是因爲林逸民彈鋼琴的手指很漂亮,所以他在潜意識裏也選擇了髮型師這樣一個以手指揾飯食的行業,甚至連在酒吧裏也會下意識地模仿林逸民彈琴的手勢,這份單戀真是看得人心都酸了!
最後,李彩華跟李寧說了一個幾乎讓每個觀衆都留下印象的“Wifi理論”,他就像在偷隔壁屋的Wifi一樣,即使一輩子都試不准那個密碼,他還是甘願去嘗試。
李彩華說:“我對你,你對我,這就是愛與喜歡的分別。
”此刻李寧扮無知的回答最可圈可點:“你講咩啊?
”是啊,女仔是不應該跟男仔講義氣的呀。
所以他倆片末相擁那一段,我是哭得最厲害的,總有些愛像李彩華一樣,是無怨無悔的,轉身後還能留給你一聲“Gia”的笑臉,這種成全才最偉大。
如果說李彩華守護的是李寧,那麽守護著李彩華的一定是他的好兄弟何葉了。
何葉就跟我們身邊的每一個毒舌朋友一樣,嘴巴像沾了鶴頂紅,隨口說幾句就能把你毒死,但其實這種人才是心地最善良的。
中學時期的何葉,聽從李彩華的一切指令,李彩華叫他去銅鑼灣拍SOGO他也去,李彩華叫他去禮堂拍畫他也去,這時的何葉比較像“兵”。
長大後的何葉有了自己的主見,此時住進他家的李彩華,反而就越來越像何葉的“兵”——除了要幫何葉交水電煤氣費,要存錢進何葉的賬戶救濟他,還得三不五時哄回脾氣越來越大的何葉。
李彩華帶女回家碰上何葉,何葉怒氣衝衝地落街吃牛腩河,李彩華馬上連愛也不做趕下樓,點了滿滿一桌何葉最愛的家常菜,把何葉哄得眉開眼笑。
至于何葉爲什麽變得那麽容易沖著李彩華發火?
很簡單,是因爲愛而惱羞成怒,所以發火是轉移這種惱火的最好途徑。
如果用上面兩段感情的“喜歡”和“愛”來衡量李彩華、何葉這一段的話,我會覺得何葉對李彩華是“愛”,而李彩華對何葉只是“喜歡”。
通常,“愛”的那一個都是死先的,就像李彩華帶回家的另一條女,膽生毛挑逗何葉給她拍照,馬上惹得李彩華把她趕出家門,還向何葉甩下一句:“又唔見你幫我影相?
”有些東西,他們變得只能幫對方做,才不會那麽容易惹怒對方,比如幫對方拍照,又比如幫對方理髮。
情人節那天,髮型師李彩華不出門溝女,反而在家裏爲何葉理髮的一段,讓所有腐女都看得春心蕩漾,同日李彩華還向何葉說了前所未有的甜蜜對白:“挂住你”、“想黐住你”,曖昧感覺化不開。
在後巷開拖那一段,何葉終于把心裏話全都說出來,也因而獲得救贖,攙扶著何葉的李彩華雖然遲疑了半秒,但最終也决定接受了這段關係的新開始。
片末字幕升起,大家都不願意離場,爲的就是李彩華、何葉的春光乍泄式曖昧打鬧,至于這對“最好的朋友”番外篇的後續劇情,各位都可自行腦補。
何葉的妹妹何花大概是洞悉這一切的,她什麽也不說,却就像一個智者生活在這群人周圍,以一個“Inconnect”的絕緣體身份,慈悲地觀照著一堆曖昧不清的亂七八糟的關係,一邊剝花生一邊看戲,從而豐富她的性別研究學說。
何花當然想哥哥得到幸福,她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去暗示何葉,什麽才是他該要的。
我有時候會好奇,到底何花是不是故意帶上何葉去采訪躁狂症患者梁暐安的?
因爲有些話,從何花嘴裏說出來未必能點醒何葉,所以何花就選擇了借助梁暐安的嘴巴,拯救何葉于水火之中。
何花這樣的好妹妹,世間少有,何葉你要好好珍惜!
梁暐安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他的愛情理論頭頭是道,像一盆冷水讓何葉清醒了起來,却一直無法在自己身上發生什麽改變。
梁暐安太以自我爲中心,覺得女朋友不够好,但就不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反省,反而跟女友說:“不准分手,我給時間你去改!
”這樣瘋狂的相愛方式,也許只有江嘉敏能頂得順。
梁暐安、江嘉敏都是極品中的極品,這樣互相傷害、愈傷愈愛的關係,在清晨街頭拉扯那一段實在看得驚心動魄,彼此都哭成泪人,梁暐安最終才醒覺,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
最後梁暐安的黑髮白Tee震驚了所有人,只要有勇氣,再破碎的關係也一定能重新開始。
梁暐安這一段,是最勵志的。
江嘉敏太依賴她的契哥林逸民了,每次與梁暐安鬧完分手,都會致電林逸民尋求安慰。
江嘉敏、林逸民都說過一句:“如果我喜歡的那個人是你就好了”,別以爲他們都不喜歡對方,梁暐安雖然躁狂,但却看穿了事情的真相。
其實,江嘉敏的第一最愛是林逸民,第二最愛才是梁暐安;而林逸民呢?
他的第一最愛也是江嘉敏,第二最愛才是李寧。
所以,你明白李寧爲什麽每次提到江嘉敏,都要反白眼了吧(甚至想買下江嘉敏、林逸民婚紗合照旁的廣告位)?
江嘉敏、林逸民在床上跑著調唱完了半首陳奕迅的《兄妹》,不能相愛的一對親愛像兩兄妹,這種感覺就像二人喝完酒皺著眉頭咬著檸檬,很“酸”。
除了愛情,《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也有很多有趣的旁枝末節,林二汶調侃創作人面對商業社會的無奈、柳俊江的角色映射“高富帥”秒殺一衆“哈比人”的殘酷現實、何葉的老闆代表了大家心中那個“Hea到爆”的Boss形象……你一定能從這部戲裏找到令你有共鳴的角色,因爲你也曾經爲了一些什麽而沉迷過、執著過、放弃過,就算最終沒有找到你的夢想,沒有愛到你想愛的那個人,沒有完成你心願清單裏的哪一項,結果都不再重要了。
重要的是,原來年輕時的我們,也曾經這樣無怨無悔地活過一場。
我們不是普遍失敗者,在自己的人生裏,我們都是大贏家。
就像李彩華被告知自己終于從洗頭仔晋升成師傅的那一刻,他笑得又靦腆又開懷,我們都要記住這些閃閃發亮的Moment,記住那些用力愛過的人,讓這些那些陪著我們好好地繼續走下去。
透彻又细腻,推荐!
对于新鲜的肉体和脸孔……(演技还是真的不嫌多余的)是我私心了。
错觉……
像MV多过似电影,试图用多段关系多个线索来贯穿,但是最终杂乱无章
有阵时,我都以为是讲紧我自己,过阵先知道条片在讲佢哋自己。看到女仔在桌上走的时候,恍惚觉得自己也做过相同的事,是真的吗?
暧昧实际上约等同于备胎吧。“我又没有爱情的,我懂什么啦!” 啊…
请不要用那么假的假脸来演戏。。谢谢。。多一颗星给那个帅帅的小受和女主的细腰~
造型
意外的好看以外的发人深思
想向全世界安利❤
挺真的。会通过伤害对方来让ta更爱自己,其实自己才无法失去
努力不是一种才华
节奏拖拖拖,彼此都是彼此的备胎,最后还是找回最初的那个。
暧昧,让人伤透脑筋。
我終於知點解自己甘煩,都係因為細細個港產愛情片睇多咗。
尤其系扮林逸民果个,无演技无样无魅力导致成部片无说服力无感染力
虽然我们不能回到过去,但没人说过我们不能重新开始啊。即使,只是,最好的朋友。
演員和編劇都有點弱,如果唔係港產,我懷疑我睇唔落去,可能我討厭拖拉討厭作吧,但係BGM唔錯。王敏奕好靚啊,曾國祥執到啦真係~~
故事不差,后期太乱…
故事的很短也很易懂,在两个小时中切换了主角,把故事逐渐丰富。对白部分有点跑偏,特别是最后,不明不白地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