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时期上映的贺岁电影相比,《财神到》明显要高出一个档次。
与其归功于香港电影产业机器的标准化生产,倒不如说是某些电影人职业道德的缺失。
且不说服装道具摄像等硬件因素,即使在香港电影走入最低潮的今天,它也没有沦落到生搬硬套网络上的火星段子来取乐观众。
回顾2010年初的贺岁电影市场,我觉得把诚意十足四个字用在这部电影上丝毫不为过。
在这个大小导演都在拼命粗制滥造拼命捞钱透支观众热情的时候,突然有一部电影以香港电影惯有的温情方式微笑着向我们打招呼的时候,怎么能不让人有些侧目。
没有古天乐的喜剧电影就是好电影,这几乎成了香港贺岁片的一个定律,但是令众多影评家大跌眼镜的是他的众多烂片票房却出奇的好。
不知道是观众们对于人类能拍出的最烂电影充满了好奇,还是当代中国少男少女们的审美观真的出了问题。
香港导演们搞不清楚内地观众到底在想什么,他们极力地想讨好观众,但是却总是不得要领。
譬如这部《财神到》,谭校长估计到现在还在纳闷一部精心准备的电影在内地市场怎么只落得区区300万的票房。
在内地这样一个还把看电影当成一种高雅艺术,把看电影当成一种有品位的事情的地方,取这样一个相对俗气的电影名会令许多白领小资们不屑于去看这部电影,甚至连去了解一下的欲望都没有了。
每年春节挤在杭州灵隐寺门口抢着给财神烧第一柱香的数十万人里,应该有很多人会对这部电影感兴趣吧,他们信仰财神,信仰金钱,不过他们貌似都不怎么看电影。
想象一下,即是电影名称改成《像个男人一样去战斗吧,命运的车轮已经开始转动,这是宿命啊,少年!
》估计票房也会好上很多。
影片名为电影贴上了俗气的标签,可这部电影却的确不是一部恶俗的电影,而是处处洋溢着让人会心一笑的温情。
“无言纯洁的天真,往往比说话更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如是说。
此剧没有凶杀,没有悬疑,没有三角恋。
但剧中的人或多或少都怀有一丝未泯的童真。
影片由三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构成 第一部分——白衣天使的行动纲领 身为护士的杨素娟温柔善良,收养无家可归的儿童,给生活有困难的公公婆婆送盒饭,关键时候见义勇为,可以说集中国妇女五千年优点于一身。
她拿着财神送的1亿元彩票巨奖过上了幸福生活也算个圆满结局了。
虽然在现实社会中见义勇为被会判刑,扶倒地的老太太会被赔款,而且我们也中不了1亿元的大奖。
好人有好报吧,我们共同祈祷。
再说说陶虹 、张雨绮、 巩新亮三位内地女演员的加入丝毫没有让这部彻头彻尾的港式贺岁剧感到别扭,在戏里收放自如,功力十足,几乎盖过了几位大牌男主角。
回头再看看这几年的香港女演员确是青黄不接,鲜见新人。
第二部分——宅男之野望 富家女爱上穷书生,这个题材永远是世界各地导演与文学家乐此不疲的。
书生一般都比较穷而且比较孤独,有首歌叫《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当单身宅男遇到张雨绮级别的美女的时候,孤独就显得尤为可耻了。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的概率就像是世纪佳缘上一个月薪一千元以下的46岁的学历为中专的中年独身怪叔叔收到了一封贴了邮票的如花似玉月薪过万的24岁女硕士的求爱信一样小。
偏偏张震扮演的是又一位才华横溢的盲人钢琴家,他无法感知到张雨绮的貌美如花。
在他的脑海中,每个人的外表都是平等的。
人们常说不要以貌取人,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人们的思想都或多或少会受到视觉的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说,美女们先天拥有了引以为傲的资本,但是他们越对自己的外表自信,却同时越对自己的感情不自信。
她们大多数潜意识里怀疑自己的爱人究竟是不是只贪图自己的美貌,却不敢去探寻一个结果。
而这部电影却极力避免了此事的发生,它构造了一个比童话故事里还要理想的柏拉图式爱情,纯粹精神上的爱情,却也成全了大家心里美女配才男的美好愿望。
之后我在想,如果把此电影的主要观众定位为苦守在电脑旁边人畜无害的3000万宅男,或许票房不会只是区区300万而是3000万。
第三部分——理想版杜拉拉升职记 杨千嬅扮演的白领表面上不温柔不时尚不浪漫,但是她具有一颗被生活压力包裹着的悸动的心。
影片的第三节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一部向默默在各种写字楼消耗自己青春的精英女白领们致敬的纪录片。
影片告诉我们,即使你有可能遇上一个废柴又龌龊的领导,遇到一个为了升迁不择手段的女同事,你同样有可能交上好运。
因为你同样有机会遇上一个帅气阳光对你一见倾心面对3亿现金面不改色的顶头上司。
而你,只需要老老实实的埋头工作。
后记:《财神到》在内地票房彻彻底底的失败了,作为一部商业片,却得到了一部小众文艺片般的票房。
80年代初期香港电影刚刚进入内地市场的时候,总是有文化人批评香港娱乐片太庸俗,太商业化,香港电影也总难以倍内地主流文化圈接受。
但是二十一世纪进入到了第10个年头,内地市场的需求足以对电影票房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时候,香港电影人却未能及时发现,内地人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初出茅庐、懵懵懂懂的群体了,他们在充满着各种不公保障体制又不完善的环境下,理想主义已经荡然无存。
在这个社会以,一切天真幻想都会被耻笑被蔑视,被残酷的竞争碾的一点渣都不剩。
他们说张震很有气质,看了七匹狼的广告,不信。
翻出《卧虎藏龙》,还是不信,直到《财神到》。
说句良心话,我觉得当下贺岁喜剧完全是冲着演员阵容才的,因为我看到校长才去下这部片,但是很失望,校长表现太一般,这不能怪他本人,编剧太滥。
我却意外的发现张震。
第二个故事完全可以独立拍成100分钟,我敢保证绝对是一部好片。
当下的我们很少被感动,不是因为我们无情,而是能感动人的艺术品太少,到现在我仍愤懑该片第二个故事被毫无关联地发在影片中,当时我是用MP5和老婆起观看本片,第二个故事完结我泪流满面,杨千华出场我是伴着瞌睡看完的,反而张震忧郁的眼神的眼神让我久久不能入睡,他绝对勾起我心深处的某些东西。
1、现实中不可能真得有可能有人爱上这样人,除非她是神仙,一切物质举手之间。
我是农村人,可我再也见不到采茶、采菱、采荷的”阿妹“,现在她们在城里,回来是一口的外地腔,时尚的你不敢认,端的是外焦里嫩。
2、张震的眼神让人真到位,虽然他演得是瞎子,但瞎子的眼神最难演,除了要表现瞎的特征,还要反应这个人的个性,太难。
相校梁朝伟,后者多了一些狡侩,设想让黄晓明演这个角色……靠,我不敢想。
3、“有个人画了这幅画,我买了它。
我想这个人应该是你吧,我花了两块钱买了它,你应该出一块钱”,香港电影历来是商业的,但是我始终认为商业的才是艺术的,这样的结局,内地与之差距岂止毫厘。
看到这里,我想到《旺角监狱》中一句台词“现在哪有港片,都是合拍片……”不禁让人唏嘘。
不能轻易相信豆瓣上打的分,至少这部凭我的感觉,能打7分以上。
虽然情节有点儿简陋,对待情感戏的处理也不是那么细致,甚至有点儿粗糙。
当然,让人舒服的片儿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只要有一个点成功,那么它也是不错的了。
原本也在同情盲人钢琴手,看不到这个世界,已经那么不幸了,还要安排那样一个女人走进他的生命,然后再形同陌路。
所以,当她决定让他看到她,作为观众,我在心里头是很不屑的,有意义么?
人世间可以残留记忆的曾经拥有,也是徒留伤心。
并且随着时光的流逝也要念腾那么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
连记忆都不会留下的曾经,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可是,后来当他们再次相约,他向她讨那一块钱的时候,我的眼泪还是忍不住啊。
这部片儿除了乐一乐的闹腾,还是能让人有所感动的。
这才是一部适合这个大年初一情人节看的片儿么。
汇源果汁这个广告做得可真够辣手的,开眼界了。
《财神到》是一部很应景的电影,春节的火热气氛加上情人节的浪漫温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新的一年中蒸蒸日上财运的渴求,就汇聚成了这部春节纯贺岁电影。
本片也好像一锅热气腾腾的火锅,除了,有了美味的羊肉,外加各种时蔬、海鲜和豆制品,于是一锅很普通的火锅就变成了五味俱全的杂烩年夜饭。
电影分为了3个小部分,而每一个小故事都是针对于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受众人群,电影依据不同的观众分别打造了不同的故事,可谓面面俱到。
而照顾到了各界观众,后者是否买账就不是拍电影的说了算,还得看被誉为上帝的观众能否接受那属于自己的那个小故事,或者说能否吃惯那不同种类的火锅。
一、清汤火锅第一个故事是一场亲情戏,讲的是运财童子变化成小女孩和一个中年教师的亲情故事,有点像神话版的《长江七号》。
这个部分说实话有点做作,亲情戏少不了的就是那骨肉之情,而电影在这方面情感部分刻画有限,小女孩诺民与小陶红的对手戏火花有限,反倒是一些小配角的戏份比较出彩。
一个传统的母女故事,借助了“好人有好报”的理念,从一个孩子的角度上,把这个俗套的亲情故事演绎的中规中矩。
这个部分味道不浓,像是一锅清汤,淡淡的一丝味道,入口即化。
这个部分适合于那些还在上学的花朵们,从一个小孩子的视角来看一个亲情的故事,也许会津津有味。
那些口味重的观众会觉得这个部分食之无味,而弃之可惜。
二、海鲜火锅张震和张雨绮的第二个故事,起码在笔者这个年龄段和类似群体来看,算是最合口味的了。
这一个盲人钢琴演奏者和一个仙女的爱情故事,温柔的节奏,极具港式味道的叙事风格,套用了一个经典的爱情仙女与凡人的爱情传说。
虽说还是套路作业,但清新亮丽的男女主人公,怀旧浪漫的情怀,以及这不正是纯港式爱情电影里那种令人意犹未尽的丝丝情意吗?
还有郑佩佩与曾江的客串,谷德昭的滑稽调味,使得这个爱情故事在缠绵的情人节中,为恋爱中人准备了一道可口的海鲜火锅。
海鲜火锅不仅能包容山珍海味,而且香嫩可口,对那些沐浴在甜蜜爱情中的男男女具有神秘诱惑力。
三、麻辣火锅第三个故事让人想起了96年的《运财智多星》,同样是一个财神堕落凡间的故事,但这里没有前者中令财神神魂颠倒的九天玄女,只有“大嘴笑破”杨千嬅和故作姿态的巩新亮。
这个故事应该是为那些一年到头忙不休的蚁族准备的,主题是劝人正直做人,努力工作。
同时电影气氛夸张,各种人物也是尽显无厘头色彩,本片也是三个小故事里搞笑成分最多的。
“年年二十五”的校长人老心不老,已经60岁的谭校长染了红毛,一身鲜亮的时装玩起了时髦,少不了的还有杨千嬅继续傻里傻气的神经质表演。
本来这个故事是最容易发挥的段落,只要搞笑即可,观众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要求,可以偏偏电影里加入了不合时宜的广告,让这到大餐变了味道,坏了大家的心情。
麻辣火锅热气腾腾,火爆异常,辣中带麻,而这个故事也是始终在一种高调快速的运行着,再加上陈友、吴嘉龙、田启文的加盟,让这道麻辣火锅味道更浓,如果没有那些赤裸裸的广告的话。
《财神到》这部电影算是借上了春节与情人节撞车的东风,其实纵观全片,无论是谭咏麟的财神主线,还是一个个不同类型的故事,都始终充满了红火春节年与浪漫情人节的双重味道。
电影很俗套,而且其笑点很低,笑料也是插科打诨,大量软广告穿插其中,让人觉得难道拍电影的真的那么穷吗?
说实话,这部电影除了张震和张雨绮的第二故事令人眼前一亮之外,其他部分乏善可陈,完全达不到一个喜剧片应有的标准。
但是片子的优点在于整体的风格正好符合了过年的喜洋洋气氛,所以观众们也就不需要再以严格的要求对这个电影挑三拣四,春节档的贺岁电影,少不了的就是五花八门的年夜饭,还有乐意融融的合家欢基调。
顺祝大家春节快乐!
先说一句,你再无聊,也不要看这个电影,刺陵至少还有志玲姐姐呢,这个呢?
弱弱的OS:这个有张震```诸位请忽略我的OS....---在飞机上无事,把这部片子看完。
看完我自己都很佩服我自己。
整个讲了三个莫名其妙的,没有开始,没有结束的故事,故事情节经不起推敲;演技,,我是没看到这个东西。。
谭咏麟就是个跑龙套的财神。
完全没笑,不知道它到底哪里搞笑了。。
我看过的所有电影里,它是最烂的。
实在是因为迷张震迷了很久了,给他一颗星。
也许是因为比较迷他吧,感觉他是里面演的最好的。
看到杨千嬅演的人喝醉了,抱怨什么好人没好报啊的时候,真想冲上去抽丫一顿的:你这么想就活该没好报。
做好人又不是为了有好报的。
额,我承认,我的怒点比较与众不同。。。
贺岁片,还是香港的贺岁片,完全不需要期待什么。
主题永远跑不出:恭喜发财,花好月圆人团聚之类的话题。
那么,我们就不必在乎剧情,只用看着各路神仙鬼马登场,使劲浑身解数发挥搞笑功力。
但,这影片没有做到。
我一点都不觉好笑。
但是,张某某的身材让我了着迷,心想王家卫同学的眼光还是独到啊,不愧为文艺小生,一出场就带给这个低俗的片子一点艺术气,最后还不忘卖肉,敬业啊敬业。
话说我是千桦姐的死忠,无论千桦姐如何出演,我绝对的力挺的。
这片子毫不例外,千桦姐继续发扬先丑后美的原则,最后实现了事业成功和家庭美满双丰收。
不过,千桦姐,总这样下去,这戏路可没办法扩宽了,对演艺道路可不是啥好事呀。
还有那个胖胖,憨憨的眼神,怎么看怎么感觉啥,我说您老能讲点演技么!
亮点在于张雨绮,以前吧,没觉得她好看,可是在这片子里,我觉得她还真是养眼,特别跟张某某搭戏,那叫一个配啊,总算郎才女貌了一把。
看来我是个低俗的人,总喜欢以貌取人,这点不好不好,以后还需要加强学习,争取来个天天向上。
最后,我恳请广告商们放过电影吧!
竟然电视已经被你们这些财大气粗的主霸占了,您老总的留下电影院这篇净土给我吧,虽说我还能容忍您老在电影开头放那么三分钟广告,可是我实在无法容忍一会诺基亚,一会奥迪,最可气的最后还冒出汇源果汁。
我说汇源啊汇源,您老可真有钱啊,春晚不放过,贺岁档您老也绝不错过啊!
还好我不太喝果汁,不然真的要上您老的当了!
看到财神到上映3天就要下档的消息,心里是有点难过,不仅仅因为千Fa。
说这部电影很烂,又没有笑点,又不实际。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千Fa的演出,我根本不会花钱去电影院看这种“烂”片;同样,换了是从前,我一定觉得这种风格的电影很幼稚,很不现实。
可是,就是在这么一个人人为“钱”疯狂的年代,看到还有这样一群始终坚持相信“好人有好报”、相信“没有不劳而获”、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相信“没钱也能满足地过”、相信“人要安守本分”的时候,我还是坚信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
谁不想皆大欢喜呢?
谁不想有钱发达呢?
可是在你想拿到好处之前是否想过自己做的什么一直是被老天看着呢?
电影无非是艺术,在这个主题面前我已经不在意那些“傻傻”的表现手法。
今年是初四,多少家年年晚上都放鞭炮接财神。
但并不是真能人人如愿。
好喜庆的结尾,真该过年的时候看看……这部片子压在硬盘里已经蛮久了,今天突然把他翻出来看、本来我我以为这是一部无厘头的搞笑片…………还是有点惊喜吧。
三个温情小故事贯穿在整个片子中。
虽然故事的情节有点不符合现实。
但还是体现了爱和喜这个主题。
尤为喜欢陶虹那一小节。
PS杨千嬅怎么那么胖了??
主题很好,财神下凡散发金钱,但是三个故事表现的并不好。
首先第一个故事,爱喝酒的财神下到人间,自己在很刻意的克制自己不喝带酒精的东西,最后还是意外三次丧失了法力,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增加故事的欣赏性吗?
其次第二个故事,财神为什么会轻易爱上凡人呢?
只因为是盲人坚强的生存吗??
那样的人应该多的很,神仙也太不矜持了吧!
况且,下凡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一元钱”,难道财神知道她要故意出错还让她下凡吗??!!
第三个故事,财神自己不小心丧失了法力,像个傻瓜一样被别人胡乱使用法力,还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最后又意外的恢复法力,弥补了自己的错误,就没有什么惩罚吗??
真是一场闹剧!!
而且大量的广告出现在电影当中,尤其是汇源果汁,当财神丧失法力的时候,商场里上万的汇源都堆在那里,还有很大的条幅,喝一口果汁就能维持一段时间的变钱能力,就不怕货币膨胀,引发金融危机吗??
过节了,看它当然讨个彩头,当场闹剧吧,还有很多的明星参与,有个好结局,总结一句话:好人还是有好报,见到财神的几率大大的高!
1)2010年2月2日,左岸国际电影城5厅19:00场3排8座2)联和院线网活动,免费,映后主创见面(谭咏麟、张震、杨千嬅、张雨绮等)3)60%4)观影气氛一般,我左边的女士貌似有很多短信要回,右边的兄弟则疑似用汉堡“勾引”我。
在陶虹那个故事结束前,有一个观众提前退场,不知道是有事,还是觉得闷。
曾江跟杨佩佩的上海话,让现场先后三次爆笑。
待小宝遗像出现,全场爆笑。
影院共6个厅,5号厅的屏幕很大,分单双号,扶手不能抬起。
椅子上的座位号颜色有些淡,害我坐错了位子,囧。
5)无预告片/广告6)三个故事,穿插群星。
陶虹的那段,较短,不痛不痒。
有点国内蹩脚文艺片的调调,胡编乱造。
惟一印象深刻的就是,爱挖鼻孔的绑匪,只是差如花姐差了好几条马路。
张震跟张雨绮的那段,个人蛮喜欢的。
虽然谈不上新意,至少有笑有泪有感动(话有点过了,小样),反正意思就是故事能教人看得下去。
结局喜欢,还有雨绮童鞋的小辣裤跟小背心,真是让人血脉喷张!
杨千嬅跟校长的那段,除了俗套,还是俗套。
而且根本就是一长广告,连软广都算不上。
太赤裸裸了,你直接找校长代言好了。
广告词,我也帮你们想好了:“天界指定饮品,财神爷五星力戒。
”好了,这片子不用担心票房了,反正有广告商来买单了。
照我说,这片子应该这样营销,买一张2张电影票,送一箱汇源果汁……p.s.:那位童鞋,难道你以后就准备靠胸吃饭了吗?
10.02.03凌写于外公家
哎哟蛮好看的
恭喜发财!~
好看
真不敢相信阮世生会拍出这样的垃圾......
讨个吉利
很有过节的味道,看到早期港片的些许味道 喜欢张雨绮!
如果不把这个当喜剧看,应该还能好点
喜欢第二个爱情故事~
就那样
震帅为什么要接这样的片...不过他那一段还算好看...
【烂片评比大赛】坚持时长:全篇。
喜欢张震 张雨绮那一对!
OST很喜庆啊
力顶千嬅!
如果财神多派钱就可以化解金融危机的话..
反正大家就这样哈哈笑过了…五星里两星是因为我看到活生生的FA啦!!!
骗钱也要骗得含蓄点啊。
喜欢那一块钱的故事
潭校长看看也不像财神爷啊,见鬼了
我知道这是个蠢故事。可是这是我今年最爱的蠢故事。尽力去美好一个小时,管它有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