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七个月的弟弟在2023年1月11日下午走了,在picu呆了十天的他,已经被治疗的不成人形,手脚已经长尸斑了(医生说的,后来最后一天才看见了脚上的照片,弟弟的父亲一直知道,只不过怕家人们接受不了,所以一直没给看过),那一天看到的时候,真的很难想象光净的腿上竟然会变成那样,医生说救活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几乎没有。
之后的一段时间,小孩的妈妈,姐姐们都很恍惚,好像他来过,又好像没有来过,仿佛是一场梦,一切都那么不真实,明明前几天还在开心地吃草莓,站在沙发上喊着:“做核酸啦!
”然后熟练地张开嘴做核酸。
也许时间会淡化一切。
但是想到他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病房里,没有亲人的呼唤,只有仪器的声音,他们说病房里很吵,不是昏迷的人还真的睡不着!
我真的相信天堂的存在,他会在那里长到18岁,会在那里找到女朋友,然后等我们汇合。
如果你对基督教等以圣经为核心的宗教完全不了解或者科学论者,这绝对是最无聊,最变态,最荒唐的电影。
因为这部电影的观众定位在于信上帝的人,导演也完全没有去试图与任何“不信主的人”有争辩和游说。
虽然电影的名字是天堂真的存在,但着眼点却不在天堂是不是真的存在,谁应该上天堂,谁不应该上天堂,天堂是不是真的美好。
电影更加着眼于一个虔诚的信徒在与生活,与神的关系的挣扎和纠结。
—— 如果一个只是声称信上帝的人,也未必能领悟电影的用意。
最喜欢电影将主线定位在爱身边的人,让地球多一些天堂的样子。
去年圣诞节那天我问朋友:“你是如何成为有神论者的?
”好像从那一刻开始直到今日,一切都得到了完美的解答,我不再动摇了。
而又因为疑问的联结,使我们在这段时间彼此的困境中互相帮助,也得到了生活中的答案。
我一直在想,如果真的有一些见证过天堂和耶稣的人,他们把所见画下来也应该有相同的部分。
前阵子我把阿琪雅娜的「和平之子」递给长老看,她说:“很像,只是发型不同。
”(注.阿琪雅娜祷告找到一位木匠做的模特)而近日朋友的经历使我对濒死体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就在查询中我偶然得知了这部为还原真实事件而拍摄的电影。
就在电影的末尾,我看到阿琪雅娜的画出现在屏幕中,正是那副「和平之子」,顿时激动万分。
“就是他”,随着电影中的小男孩坚定不移的眼神,我豁然开朗。
在这个缺乏神迹的时代,还能有什么比知道天堂存在的确据更加鼓舞人心呢?
如果你是缺乏信心的信徒,我推荐你看一看这部电影,或是阿琪雅娜的画作。
如果你尚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我祈祷你能够被神拣选。
阿门!
哈利路亚!
非常好看的电影,非常喜欢Tod在纸上写的那句话强调了信心的重要性。
电影没有很大的波澜剧情,但是非常吸引人,让人看的很感动。
电影里也刻画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纠结,即使牧师都怀疑上帝。
很多时候我们不明白上帝的旨意,我们没法判断which situation is good or not. 最大的感触是我们要的是信心,我们要有爱。
但是最重要的是信心和爱不是感觉而是行动!!
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我们信上帝要活出上帝的话来,抓住上帝的应许。
我们说自己爱父母,不是说是行动,比如给父母打个电话。
最重要的是行动!!!!
整体感觉其实还不错,没有太大的起伏,就这样静静地,将一切进行着。
其实本片让我最感动的是大家真诚地为濒临死亡的小男孩虔诚的祈祷,那一刻最让我有眼睛烫烫的感觉,之后是小男孩关于天堂的讲述,当得知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都能在天堂继续幸福着,那么,相不相信又有什么关系呢。
爱一直都在,信仰,天堂也都不曾离弃。
想起室友,她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在学校每个星期天也都会去教堂,觉得她看这部片子更合适,而且她平时也都是一种温温的感觉,脾气也很好,待人很不错。
有时会听到他放的一些教堂的歌,在这部电影中也时有听到,他们给我的感觉是,真诚,温暖。
我想,这就应该是天堂应该有的模样。
为了传扬上帝的名而拍摄的电影,真的感谢神。
剧情还是比较轻松的,两个宝宝超级可爱的!
就是最后教堂的演讲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关系,觉得有点苍白和不对应主题。
最最感动的部分是那个胖乎乎的大婶和陶德在墓地的对话,我们都是上帝的儿女,主赐给我们的爱是无私而平等的,不要怀疑,真的感谢神,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介绍本片给姐姐和父母看了,有耶稣真好!
首先文章开头,我要说出我的结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但其现实价值更甚。
接下来我就要大跌眼镜的说说我的一家之言。
影片一开始就说了――这是一个真实故事改编,而且开场没几分钟我们就看到男主身兼数职,打好几份工补贴家用;而女主基本上算个全职太太,负责照顾家人,偶尔帮丈夫打理下教会活动事宜;养两孩子日子其实过得挺紧凑,各种催费通知书报税文书令人头大,但好在男主勤快且一家在当地口碑不错(情商高再加上是牧师地位),所以一切都很井然有序。
直到男主腿断了――医药费支出――劳动效率受影响――收入减少,家庭收支开始拆东墙补西墙倒也勉强度日。
紧接着男主儿子一场手术直接让这个家雪上加霜,而男主整日疲于奔命所以教会工作也不如以前,金主考虑换牧师,此时此刻生死存亡之际,男主夫妻两开始秀智商――将计就计编造儿子的神迹,先通过男主在教会布道时提上一嘴,然后一传十十传百,紧接着整个地区都传开了,什么报纸广播电视媒体蜂拥而至,有好事者出版社再怂恿出本书,男主夫妻俩可以在家坐着数钱了,简直就是财富密码,什么铁轨住宅区完全成过去式。
当然,小男孩是致富经的关键,一个4岁男孩本来从小到大就耳濡目染父母布道的工作,父母写好剧本教给他如何演就行了,知道男主为什么去大学找专家,为什么上网查资料,作为编剧得下功夫啊;再者小男孩天性好玩好动,遇到较真的记者也从他身上挖不出多少“真相”。
至于那些天堂说辞,除了男主夫妻俩的亲戚故人(已故之人)做“证人”,什么天使耶稣形象,什么神马彩虹风景,都可以随便开脑洞……最后的最后,男主原型一家肯定发了,因为改编的电影上映了。
综上所述,不得不说,虽然男主一家目的不纯,但他编织出了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一个关于爱的信仰(弘扬正能量),看似神话其实是童话,这不是什么宗教传教片,也不是什么家庭剧情片,这就是一个称职且鬼才的牧师摆脱家庭债务危机的典型教科书式案例片。
一个男孩讲述了故事从他去天堂恢复紧急手术后,他暂时死亡。
这部片基于一个真实故事,一个牧师的儿子的真实经历。
我也相信导演不会在真实故事上做过多的改动来增加故事的精彩程度,因为一个基督徒绝对不可以作假见证,绝对不可以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而说出假的故事。
所以对我来说,这部电影里单一的叙事方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部片由真实故事而改编,而不是编造的好莱坞大片。
一个未满四岁的孩子---寇顿•伯尔普,天真活泼。
神处在一个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空间里,我们对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感到不可理解,甚至感到不可思议,所以我们经常会用“奇迹”来形容一件在我们看来基本不可能发生但确实发生的事情。
男孩是纯真的,但是大人的世界是复杂的。
作为神职人员的父亲,他半信半疑,苦苦挣扎,试图寻找答案。
最后那场布道,非常精彩。
是的,他相信天堂,他也认为天堂就存在初生婴儿的喜悦里,朋友的鼓励里,然而我们在更多的时候把目光投向了害怕与苦难。
就我个人而言,这世上有太多无法解释的事情,不能因为无法解释就否定它的存在。
如果它的存在能够鼓励人们勇敢的生活下去,那这种存在就是好事。
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小霸王游戏机里的“超级马里奥”(或超级玛丽)super mario,一位传道说,就像2D游戏里的主角超级马里奥不会理解3D世界的立体一样,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也无法理解生活在另外一个空间的上帝的作为。
所以很多事情上,当我们看不到,当我们理解不了,当我们看不到基本的逻辑,当我们看不到事实依据,我们就不去相信,我们就就大胆的质疑、我们说他不存在,我们甚至诋毁。
寇尔顿的父亲陶德牧师在结尾说到:“我相信上帝要我做牧师,他是否坚持要我的看法与别人的看法相同?
当然不是。
”正是因为造物主创造了不同的你我,也正是因为他对我们每一个人有不同的计划,所以我们才会有不同的想法,也正因为有不同的想法才会做出不同的事情,本片并非为了传道,更多关注的是人的内心,让人了解神的作为远非人类可以控制和了解的。
“我相信,这个电影能给基督徒们真正的鼓励和为他们对上帝的渴望代言。
它也会给那些没有信仰和心存疑窦的人感受爱和希望的机会。
”“神的作为远非人类可以控制和了解的”。
但是我想说的其实也并不多:有人感动,有人嗤之以鼻,有人说这部片“洗脑”,有人受到激励。
这世界上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想法。
上帝他是否坚持要你我的看法相同?
当然不是。
看完这部片,感动的同时很受鼓舞,也更坚信了我平时在教会所学的道理: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计划,而只有他才彻彻底底的知道我们每一个人经历过什么。
既然我不了解别人所经历过的事,那我也不要去论断别人,也更要以包容的心来对待别人。
正如陶德牧师所说的:我们不都已经瞥见天堂,往往却选择了憎恨与恐惧的地狱?
Haven't we already had a glimpse of Heaven and so often chosen the Hell of hate and fear?" --- Todd Purbo
有人觉得这部片挺无聊的,有人觉得这部片就是在传教。
可以这么说吧,喜欢刺激的就不要看这部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是温情的。
我认为这部电影的主旨不在于传教,这是一部现实生活而改编的电影,在我看来是关于信仰的问题。
所以这是现实,也是电影。
它把现实更具体化的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能够了解到有这样一个男孩,他在做手术时,来到了天堂,看见了天使,看见了上帝,遇见了他从未出生的姐姐,还有他爸爸的Pop祖父。
我唯一觉得可笑的的是,现实里的人他们相信上帝,但亲口听到,亲身体会时,就开始害怕,就开始抗拒去理解。
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区别?
这是你的信仰!
可是你却开始害怕。
觉得电影里的小男孩很纯洁,很虔诚,很天真,会说一些让人发笑的话,是不是就是因为这样。
所以他才看得见上帝?
因为孩子是最善良,最纯真,还为受到这个世界的污染,所以他看见了上帝。
即使他的父亲是个牧师,他的信仰就是上帝,但大人会怀疑,所以他感觉沮丧,感到悲伤。
但是在最后,真的很触动我,上帝是爱,于天地之间。
电影很好,值得一看,非常戳泪点!
有天堂这个地方吗?
我不知道,我又没去过,或许大家都不相信有,死后不过是化为尘与土,而灵魂也随肉体消失,但每个人心中又都有一个天堂,在心存绝念时成为一种美好的力量。
如果知道,失去的亲人其实保持着年轻的模样,生活在天堂,遥望天空,心也没那么疼痛伤感了,甚至会露出一丝微笑,你好啊,外婆。
天堂很好,我只是有点想你,但有天堂这么一片乐土,我也就放心了。
显然,这是一部大肆洗脑的关于信仰的电影,很浓的宗教气息。
或许我没有信仰,我感受不到很深刻的激励。
但我感受到爱,这是无关信仰无关语言和民族的东西。
一个3岁小男孩,因病痛濒危之际,灵魂出窍上天堂,看到了耶稣,见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亲人,而一开始只有父亲坚定地相信儿子的那些听起来不可思议的话。
是否真正有信仰区别于此,他们更容易相信天堂真的存在。
我不曾幸运地见过天堂,但我有过无数的梦境,每一天,都在上演。
其实梦就是现实的反应,不会有一个凭空捏造的梦。
剧中的天堂,和人间美好的事物看起来也别无两样,所以,天堂其实在心间。
It's about trust, faith and truth.
作为电影还很稚嫩。。
有神不代表有宗教,有天堂不代表耶稣在里面,
看完之后觉得女主角身材不错
我相信小孩看到的是真的,有没有天堂不重要了,活好当下
其实对于不相信的人来说依然是没有信服力,但是孩子在盲肠炎那一段,我也感觉到了那一种将要失去孩子的痛苦。
小男孩唱歌的那段太可爱了。
So 无感
很温情的影片,但是可不可以不加上真实事件改编为卖点呀。告诉你是怎么回事:牧师因为财产危机而编造了一个故事,全家合作把故事讲的活灵活现,然后解决经济危机,出书、演讲、赚大钱。
孩子的一场手术推动了整个故事 牧师家庭的生活开始变化 人们所相信的 去爱的 便是天堂
宗教色彩很浓的电影...一个濒临死亡的孩子在病愈后讲述他去过天堂的经历...去看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因为电影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而且故事也已经写成了书出版...但是看完之后还是不经问一句..."真的有天堂吗?"
很不错的一个电影,想起主人公一句话,当你遇到一件超出你经验的事的时候,你会怎么理解它?看这部电影是在国航的飞机上,看的时候飞机很颠簸,不过内心还是很平静,这不是心灵鸡汤,这是一件真实发生的事。
根据同名书籍改编,真实发生的事件。天堂真的存在吗?这个问题信徒们都会给予肯定答复。但当牧师的儿子叙述亲历天堂之后,牧师及众多信徒都犹疑了。影片讲述了一些神迹,很有趣,也让人无法反驳。也许上帝总是在不经意间显示自己的存在吧。
俺是!豆瓣第一个评价这个电影的!想想还有点小激动!无聊的传教片 风景不错 小男孩儿好Q
信耶稣的人真的相信有天堂么?抛开原著 这片子要想拍成一部非传教性质的电影真的不容易 我们是要信仰 还是要有信念
上帝存在与否都与我无关。但是我很讨厌美国人把很多事情归功于上帝。既然这样还去医院干什么。
“如果你因为我而挣扎、而困惑、被冒犯,但你却不因此而跌倒,你就有福了。”
。应该每个人都能在这电影里看到不同的东西吧。对于我这种生活在缺乏信仰的环境里的人看起来有点吃力。最后那个老妈妈弹钢琴看到自己孩子的那一幕真的是一下泪点。
评分给小男孩,还有景色,噢,还有他姐姐的那两拳
平庸,没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