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江湖片,讲述的是江湖人物的故事。
饰演过《黑金》《黑社会》中经典大佬形象的梁家辉出演片中老大,最嚣张的古惑仔张耀扬饰演他的小弟,还有出演过洪兴十三妹的吴君如饰演老大的女人,这样的配置在江湖片中算是顶配了。
但导演并没有按正常套路的江湖电影来拍。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林超贤,可能他的知名度还不够高,但他的作品你一定看过。
《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证人》《线人》《激战》都是出自他手。
而这部2000年上映的《江湖告急》,豆瓣评分7.6分,有着荒诞情节的黑色幽默。
片中梁家辉饰演的大佬浮夸放荡,最信任的保镖竟是暗恋着自己的同性恋,危难时刻关公显灵乱入剧情,甚至还有关公看黄片的片段。
但片子在荒诞中却展现着现实,看似凌乱的江湖中流露着爱与信任。
最后的男主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却还是难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悲剧。
任因久(梁家辉),江湖人,白羊座,社团洪宝的老大。
性格喜怒不定,嚣张跋扈。
影片开头便是任因久带着一众小弟与大口连谈判,弹烟一挥间,火花对撞。
酒瓶飞溅后,大口连跪在了任因久脚下。
这一段戏的精彩之处在于,谈判本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但两位大佬一红一白有些浮夸的衣着,就营造了有些滑稽的气氛。
大口连前期嚣张之余,却在一招间被任因久干倒,充满了满满的戏谑。
现实生活中不也是这样么,那些常常自吹自擂的人,不过是虚荣心驱使下的空壳。
真正的有实力,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
之后任因久来了一段怪异的舞蹈,同时阐述了一个道理。
“我知道,我打大口连的事。
不出一个晚上,就会传遍整个江湖。
其实做大哥的,有时候就是要出来摆摆场面,目的就是让跟你的小弟知道你很罩得住。
”其实当老大,说到底也是一场作秀。
秀的好了,名声就出去了。
当然,像大口连这种失败的,自然导致的结果就是小弟流失。
任因久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在江湖混的很好。
事件起源于一次暗杀。
警察叶伟信(陈奕迅)意外得知有人要暗杀任因久,于是半路拦下任因久告知。
之后任因久决定展开名为“江湖告急”的会议,整顿江湖。
一方面找出杀暗杀自己的人,另一方面铲除江湖异己。
苏花(吴君如)是任因久的妻子,两人的相识也是一场意外。
任因久因为逃难到了英国,正好遇到了打劫的苏花。
苏花风流,任因久落魄,两个人很快搭档在一起。
之后任因久中了彩票,于是带着苏花回到香港重整旗鼓。
不得不说,靠中彩票发家的黑老大这样的剧情设定也是蛮诙谐的。
片中有一段神来之笔,是苏花被任因久的对手牛屎强绑架,然后脱光衣服拍了照片。
但拍的照片竟是一堆衣服,满满的无厘头感觉。
苏花在任因久面前很骚,但在外人面前却是一副大姐大形象,处理事务很有一套。
身边你认为很熟悉的人,你真正的了解他们吗?
任因久有几个得力手下。
在任因久看来,师爷阿伟,精明能干,自己是古惑仔却喜爱看古惑仔的漫画。
但其实,阿伟是一个喜欢抽雪茄,喜欢小丑,还买过毕加索画的人。
在他的内心世界中,给任因久办事不过是个职业。
若是利益相关,他会毫不犹豫背叛任因久。
阿愉(张耀扬)是任因久的保镖,曾是足球运动员。
对任因久忠心耿耿,甚至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
在一次危机关头,阿愉终于向任因久表白。
没想到最信任的手下竟是暗恋自己的同性恋,后来任因久说出了那句“以后打死我也不会一起跟你去桑拿” 真是让人捧腹不禁。
阿卓(曾志伟)为了任因久办事而住了牢,但他一直坚信老大不会放弃自己。
之后任因久在阿愉的劝说下去牢房见了阿卓,这简直让阿卓激动坏了。
任因久才明白,自己之前一直忽视了这个对自己最忠心的人。
了解一个人真的很难,平时跟你称兄道弟的人很可能在暗中插你一刀,而那些真正关心你的人则可能被你疏远忽视了。
不经历事情,你永远察觉不了人性。
任因久还有个情妇JOJO,片中两人有几段少儿不宜的戏份。
JOJO的弟弟跟着任因久的小弟做事,最后却被砍死了。
那是个出场不到一分钟的人物,自信被砍死这种事绝不会轮到自己头上。
但马上就暴尸街头。
在概率下,人总是存在侥幸。
就像在资本炒作的各种金融投资下,大家都认为自己不是韭菜,但偏偏你就成为了最后被割的韭菜。
JOJO因为弟弟的死看到了任因久的冷漠,他不过只是用买几个包来哄自己。
于是JOJO选择了离开。
任因久是混江湖的,拜关公是他常做的事。
在被杀手用枪对着头时,关公显灵救下了他。
这一段关公乱入很无厘头,却把影片的立意拔高了。
就如叶公好龙一般,当真身出现时,得到的是各种不信任。
任因久想要趁机铲除异己大开杀戒时,关公劝说要化干戈为玉帛。
之后任因久怒斥关公为关老二,说他又笨又老实,只能一辈子当老二。
关公对于这次显灵很失望,于是离开了。
其实信仰这个东西,常常是上层阶级管理下层的工具。
就说黑社会吧,关公不过是被推出来的教化工具。
老大不过是希望小弟听自己的话好好办事,但老大是否忠义呢?
若他要是忠义的话,可能就不会成为老大了。
片中关公的戏也很有趣,看小黄片,与苏花聊天说出了“千里送嫂,你可知我为何月下读《春秋》?
我也是个男子”
阿虎是大口连的小弟,在大口连被任因久揍国后投奔任因久,但被拒绝了。
任因久这一招很聪明,多一个小弟无所谓。
但他收下阿虎就说明他支持了阿虎的背叛老大的行为,这不利于他教化小弟。
阿虎性格直,对手下也很包容,给小弟开销很大方,自己却常常身为分文。
只是这样的人自尊心太强,所以在奶茶店付不起账时,任因久帮忙付了账对他来说反而是一种羞辱。
之后在基老大老婆的挑拨下,他决定去杀任因久。
经历了这么多事,任因久也厌倦了江湖的打打杀杀,开始思考,变得宽恕起来。
苏花一直对JOJO的事耿耿于怀,他开始认错希望得到原谅。
在与对手谈判时,对方心脏病突发,他想尽办法医治。
阿虎对他追杀差点要了他的命,但他最后却放过了阿虎。
在一场厮杀过后,任因久和苏花携手离开了。
任因久想要脱离江湖,与苏花来到了英国曾经住过的地方。
只是在不远处,还有一支枪在瞄准的他。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是你想退出就能退出的。
杀手到底是谁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影片要传达的就是,身在江湖,你永远不知道有多人暗中想要害你。
最好的方式,就是永远不要入江湖。
其实,我没有看懂本片。
直到写这篇评论,我依旧有些糊涂。
看本片前面时,感觉这就是一部香港典型黑帮片,可看着看着又觉得像是一部喜剧片,可后来又觉得像哲理片、爱情片,太多的元素、太杂的内容、太枝蔓的情节、不时地插叙与倒叙,有时真给人一种目眩与凌乱的感觉。
不过即使如此,我还是被这部影片吸引着看完了全片,不得不说导演和演员的确不简单。
影片的叙事手法给人一种不安与动荡的感觉,有些像片中那个梁家辉扮演的遭到威胁的黑社会老大的内心感受。
其实,边看电影我也边猜究竟是谁想杀梁家辉演的老大。
最初我是怀疑陈奕迅演的警察,因为最开始的那个狙击手埋伏的地点怎么那么巧,就是陈奕迅叫梁家辉下车的地方,这要不是事前安排好,那就实在是太巧合了。
可是虽然后来陈奕迅经常阴阳怪气地出场,可我就是再也找不出一点可疑之处了。
我也曾经觉得要杀梁家辉的可能是那个得肺癌的老大,还有就是他的遗孀,可也很难找到确切的证据。
一切都处在晦涩不明之中,让人看不清楚。
有的时候这个谜底藏得太深了,迷雾太浓了,深到浓到有时你都看不到有什么阴谋,甚至看着电影到忘记了这个暗杀的阴谋。
这也是我看不懂这部电影的地方。
这种隐秘至深的暗杀又让我想起看过的另一部电影,就是刘德华、张学友主演的《江湖》,想金盆洗手的老大身边危机四伏,各人都在打算着自己的出路。
也像本片一样,刺杀老大的传闻暗中流传,刘德华扮演的老大也不得不如本片的梁家辉一般努力地寻找着要对自己不利的势力,而结局也和本片是那么相似,危险似乎可以排除,但宿命仍是无法摆脱。
这也许就是导演编剧想要传达的一种东西,有些路走上去就无法回头了。
略显凌乱和混沌的剧情,因为有了一批很不错的演员,使得本片还是可以值得一看的,梁家辉、吴君如、张耀扬均是很不错的选择,而片中那段荒诞地关公显灵,也因为黄秋生的演绎有了些不一样的、令人回味的味道。
前不久看黄秋生上《鲁豫有约》,才知道他出演本片时,是正在发烧重病,据说脸上烧的演关公都不用化妆了,看来戏骨的炼成着实不易,真应了那句话:“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
”
3.5/5。
形式很新的古惑仔(or黑帮大佬片),内容大差不差,但更改了形式。
很多无厘头的表达,奇怪的笑点,还蛮有趣的。
梁家辉确实强,那么多部电影,却没有一部角色会串让人出戏。
即便是《江湖告急》和《黑金》中都是同样的黑帮大佬,前者就是透着股可爱搞笑,后者则气场全开望而生畏。
张耀扬的角色和表现则更加无厘头:临死前的表白着实笑喷爆粗;更别提人没死成,在医院中尴尬相处的那幕“我想我死了,也不应该向你表白,多尴尬”。
关羽的出现也相当搞(但演员我不太喜欢)。
二爷的一句话,其实倒是影片的点睛之笔“当年千里送嫂,你估我为乜月下看春秋”。
虽然说形势变了,但依旧是讲江湖的黑帮片,而再进一步是讲江湖中人的影片。
讲人躲不开恩怨情仇,而有意思的点在于,能够看到人不常见和反差的一面。
这样看结尾便圆上而且令人回味,渡尽波劫的两夫妻互相搀扶离开,任因久慢慢给苏花捡起鞋子穿上——虽然剧情差很远,但却让我同感到《岁月神偷》中夫妻搀扶的一幕,颇为动容。
英国的结尾,狙击枪把故事拉回黑帮片,既是江湖中人快意恩仇,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很难相信,这部充满想象力和黑色幽默的另类黑帮片仅仅拍了17天!
而且,该片一直没有定稿剧本,片子出来后,跟剧本的吻合度只有一半左右。
这再一次证明香港电影人在即兴创作方面的活力无限! 梁家辉演黑帮老大,似乎与其文艺小生的身份不太相称,但他却做得非常出色,这一点他在1998年的《黑金》已经证明了,后来,他在《黑社会》系列中表现得更为出彩。
当然,《江湖告急》中的任因久和《黑金》中的周朝先是有很大区别的。
任因久是小混混出身,不过凭着中了彩票而登高位,是一个脾气暴戾、好勇斗狠、胸无大志的大佬。
周朝先却不同,此人阴险毒辣、奸诈邪恶、心思缜密、野心勃勃,妄图漂白身份,晋身政坛。
这是两个黑帮形象是截然不同的,一放一收,梁家辉却能于收放之间轻易转身,并且游刃有余。
吴君如演任因久的老婆,是个很强势的女人,经常以其惊人的魄力帮助任因久料理帮中事务。
这个女人是太妹出身,在英国的时候曾经跟任因久共患难。
也正因此,任因久虽然到处拈花惹草,但对糟糠之妻还是既敬且爱的。
吴君如通常以傻大姐形象示人,特别可爱的代表便是《金鸡》中的阿金。
这一次她以干练、悍烈的形象示人,虽然不能说有什么突破,但足以让人眼前一亮,不亚于“洪兴十三妹”的出场。
关于剧情,我很想透露多一些,但考虑到该片是一部意外之作——典型的“次剧本”创作,我还是闭嘴比较好,让大家多一点感受观看过程中的种种意外。
“次剧本”,我胡掐的一个词。
既然我把它胡掐出来了,就不得不对其作一番解释。
所谓“次剧本”,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剧本是一剧之本”的经典说法而言。
简单地说,“次剧本创作”是指并不依赖于剧本的电影创作。
“次剧本创作”在电影的草创时期曾经是很流行的,那时候的电影剧本往往就是一分架构式的故事提纲。
这是因为那时候的电影还处在探索时期,电影编剧这一分工还没有正式确立。
后来,电影创作细分以后,这种“次剧本创作”就被认为是不够专业的体现,慢慢地消失了。
不过,香港电影人一直有着不过度依赖电影剧本的创作习惯,比如他们往往不写分镜头剧本,纵容演员即兴发挥。
在香港动作片领域,一边写剧本一边拍的现象也不少见。
不过,故事高度偏离剧本的作品并不多,王家卫的一些梦呓之作外,《江湖告急》也属此列。
杜琪峰2003年的《PTU》也可以说是“次剧本创作”。
今天的“次剧本创作”和电影草创时期的“次剧本创作”是相去甚远的,前者是建立在电影人炉火纯青的经验之上的,而后者是缺乏经验的体现。
两者的区别,也可在剪辑上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来——前者虽有不少即兴创作,但创作者是可以凭经验“连戏”的,而后者则可能在剪辑时出现镜头衔接的跳跃感。
林超贤独立导演前,主要跟着陈嘉上,开始是副导演,到1998年的《野兽刑警》,已经上升到联合导演。
再接着,我们看到了《江湖告急》这部神来之作!
林超贤说,这部电影刚推出时,并不受重视,票房成绩也很平庸,幸而该片是小成本制作,收回成本并不困难。
后来该片在电视上放,许多人看了,都会发出类似的疑问:“我当年怎么会错过这部片子?
”《江湖告急》在今天已经成为香港黑帮电影的经典之作,尤其是它以荒诞喜剧的形式来表现黑帮世界,是香港黑帮电影中极为少见的。
它的出现,是香港电影人“头脑风暴”发挥到极致所结出的硕果,是可遇不可求之作。
林超贤,是香港导演中一个特殊的存在。
从影以来,他有一半作品是“警匪片”。
至于为什么喜欢拍“警匪片”,他的答案充满了雄性荷尔蒙气息:“我喜欢枪、殴斗和男人间的故事。
”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部电影,就是这样一部透着满满雄性荷尔蒙的电影。
它是一部警匪片,也是一部黑帮片,同时又是一部确立林超贤港片江湖地位的电影。
当年上映时媒体曾这样评价它——这是港片最大胆的一次尝试,阳刚又黑色幽默的画风,十分有趣!
《江湖告急》
这部电影上映于2000年,拥有经典港片中标准的“大牌串门式”演员阵容:梁家辉、吴君如、陈奕迅、黄秋生……甚至许鞍华、曾志伟和吴耀华也短暂地客串过。
这种独特的现象,随着近年来港片的没落,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毕竟今天那些年轻的“明星大牌”们片酬如此之高,制片方哪有这么多钱拿出钱来请这么老些人,网络热搜也没有这么多位置摆。
1997年香港回归到2001年,这段时间是林超贤警匪片创作的一个探索期。
他在这个时期有《G4特工》、《野兽刑警》、《江湖告急》、《走投有路》、《重装警察》五部警匪电影。
《江湖告急》以一种独特的、游戏化的黑色幽默形式,独树一帜。
这片从名字上看就已经足够有意思了。
江湖?
什么是江湖?
江湖是《庄子》一书中的“三江五湖”:“泉涸,鱼相处于陆,相吁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与“庙堂”相对之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也是侠客小说武侠电影中的文人墨客驰骋其侠客美梦的虚幻空间。
李安的《卧虎藏龙》里说:“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何尝不是?
刀剑里藏凶,人情何尝不是?
”“走江湖,靠的是人熟,讲信、讲义,应下来的,就要做到,不讲信义,可就玩不长了。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义,这是一种富于人性又不失浪漫的法则,这是江湖世界里的最高法律。
与武侠片中由青山绿水,茶楼酒肆、快意恩仇所组成的“山水江湖”不同,林超贤电影中的“都市江湖”是由这些空间组成的:地下停车场、夜总会、码头、漆黑的小巷……在以“法律”为至高原则的现代都市之旁,以“义”为行为准则的江湖暗中蔓延生长。
关于那些又酷又帅、枪林弹雨、一呼百应的警匪片、黑帮片里的套路,大多数观众已经非常熟悉了。
《江湖告急》的独特在于,它反套路反类型。
在《江湖告急》中,“江湖”和“忠义”,似乎都成了一种古老的传说。
这种忠义的没落,是与文明的进程携手相伴的。
片头,梁家辉的人还没有出现,他混不吝的声音就伴随着城市的车水马龙倾泻而出:“你们听说过江湖这个地方吗?
不要想在地图里面找,你是找不到的。
江湖是一个不讲法律的地方,这里只有规律、道义以及恩怨。
其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江湖,如果你曾来过我的江湖的话,你就一定听说过任英久。
”
接着,梁家辉就正襟危坐,翘着二郎腿,手里夹着根烟开始自我介绍:“我叫任英久,江湖人,白羊座……”不得不说,这种逼格满满的开场白,很有墨镜王王家卫的feel。
接着,就是一场异常怪异,充满着黑色幽默的谈判。
这种游戏化的黑色幽默风格,蔓延了整部电影。
一个留着时髦地毛色小平头的“干饭人”恶狠狠地对任英久说:“任老九,这个社会已经变了,你那套已经耍不动了,老土的不能再老土了。
”
哪一套?
就是忠义和哥们情谊那一套。
随后,电影在任英久一场漂亮的舞蹈中正式开场了。
影片出现了一段慢镜头特写:互弹烟花、混乱的酒渍、坠落杂碎的酒杯。
任英久站在饭桌上细数那个老干饭人借他钱的时间地点,顺便吐槽对方蹭了自己一瓶82年的拉菲、开了两个三头鲍的恶行。
这像极了一个算旧账的怨妇,而不是黑帮大佬。
片中类似的情节还有很多。
比如某黑帮绑架任英久他老婆时,原本要拍裸照威胁他,结果拍了一堆他老婆衣服的照片……
比如任英久口误,把”江湖追杀令“说成”江湖奸杀令“,导致一位无辜大佬死状极其凄惨……
比如几个大佬开会时,一位平时口若悬河的大佬在烟雾缭绕中双嘴紧闭,任英久问他怎么了,结果是因为得了肺癌。
接着,正事就谈不下去了,一伙人开始讨论怎么治病。
大佬不再狂霸酷炫,反而有点可爱,英雄也不再是正义的化身。
在港片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大量“英雄”的形象,如张彻电影中充满阳刚之气的英雄,如成龙的电影《A 计划》、《警察故事》等电影中的平民英雄。
但这种英雄形象在林超贤的电影中缺失了,只有“边缘化”与“反英雄”的警匪形象。
其实在后九七时代,警匪片就不再是黑白对立,而是布满了“灰色地带”,警匪之间的界限开始日渐模糊。
就像林超贤的成名作《野兽刑警》中一句台词所说的那样:“黑与白之间有一个灰色地带,只不过有的人面积大些,有的人面积小些。
”
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一个“不务正业”的警察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去找情妇JOJO的路上,陈奕迅饰演的警察就“善意”地告诉任英久,说二十四小时之内就会有人来杀他。
话音刚落,一场枪战就发生了。
差点死掉的任英久显得极其冷静,或许不是冷静,是麻木,在这个仁义不再的江湖中,只要迈进来,就要做好随时翘辫子的准备。
不过,既然人家都打上门来了,那就整个复仇计划吧,名头就叫——江湖告急。
他要找到枪战背后的指使者。
但在他寻找的过程中,影片意外地由打打杀杀转入情感戏份。
这种情感戏也很反套路,甚至有点超前。
除了任英久和老婆的夫妻情,还有他和情人的婚外情,甚至还有一段同性之情。
任英久的妻子苏花由吴君如饰演。
苏花并不是一个哭哭啼啼的小女子,她会在失意之后,沉默着走过一条街,脸上带着不屑,或许还会点一支烟,好像悲伤会在烟抽完的那一刻消散掉。
任英久想起过去那些和苏花初相识的日子,那时两个人在英国伦敦靠着抢劫过日子,用大把大把的时间来做爱。
饿着肚子的任英久大口吞咽着食物,饥渴异常的苏花吞咽着他。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两个人就会这么过一辈子,从小混混和小太妹,到老混混和老太妹。
但到底还是出意外了,任英久中六合彩了。
他买了一个花里胡哨的箱子,带着苏花回到了香港,一路混成了大哥。
在夸张的讲述下,我们看见的是夫妻俩那些共患难、艰难地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日子。
当后来任英久东窗事发,婚外情被苏花发现后,影片突然从一开始的无厘头和黑色幽默变得正经起来。
这一刻,悲伤再也无法被荒诞掩饰。
在这场名为“江湖告急”的诡异复仇中,黄秋生饰演的关公曾短暂地出现在了任英久的身边,试图为他出谋划策。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置。
关公听说任英久婚姻出轨后,展露了真情实感:“当年千里送嫂,你当我为何看《春秋》,我也是一个男子。
”
关公的显灵,充满了一股超现实主义的意味,作为千百年忠义的代表,他却拷问了那些所谓的忠义,劝任英久以和为贵。
任英久不听,还吐槽关公正因为他这样优柔寡断才当不了老大,一辈子当“关老二”的。
看透了任英久的苏花说得很真实:“忠义,说出来就难听了。
”“拜归拜,天天拜,但信不信就是两回事了。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忠义已经成了一种失传已久的精神。
任英久的一个贴身保镖,在一场厮杀里,为了保护他进了医院。
原本任英久是去探望他,没想到这个小弟对他表起了白:“我喜欢你很久了。
”听到这话,任英久叼着根烟,愣了很久,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最后只留下一句斩钉截铁的话:“我以后再也不跟你去做三温暖了!
”
或许正是从这一刻起,“忠义”便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回到了任英久的身上。
他和情人断了关系,和苏花回到了英国,想退出江湖,却不想有一把枪早已对准了他。
电影就在这里结束了,我们甚至没能听到那声枪响。
不过响不响的已经不重要了。
就像一开始片中的老四说的那样,任英久根本没有必要去弄清楚到底是谁想杀他。
因为今天可能是他,明天可能是另外一个人,每天的答案都不一样。
今天不死,不代表后天还能活着。
江湖,不是你想走,就能走得掉的地方。
当林超贤在片中用熟练的“暴力美学”去描绘一个黑暗残酷的世界时,他的主角又是如此地富有人性光芒。
那些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和鲜肉横飞,不过是人性的一种衬托。
林超贤如此迷恋让他的主角陷入一种复杂的纠葛当中,抹去了黑与白,善与恶,正与反,一切都听从心。
片中那些发生在街道小巷、封闭空间的激烈打斗,并不是无由来的炫技,而是人物心理状态的外化,拥有扎实的叙事目的。
或许,正是因为林超贤的这种对于人性人心的不舍探索,才让他一步一步走向更大的成功。
而他的都市江湖梦,也在鲜血中凝固成一个传说。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童云溪©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乱七八糟几次观看碎碎念合集///电影另一名字叫《舞尽人生》,形象表达了任因久开篇那段舞蹈舞出了自己人生,而任因久也不过是亿万舞者中一个罢了。
那段舞蹈颇有点joker味道。
以寓言形式解构黑帮类型片,将经典黑帮警匪电影里桥段和人物全数消解。
讽刺了以往那些浩浩荡荡热热闹闹一群人营造出人多势众酷炫狂拽的黑社会,原来那种所谓团结江湖义气场面是如此浮躁做作,人心哪能那般单纯何况古惑仔呢?!
《江湖告急》是有些颠覆性的,是江湖片中的“江湖片”。
任因久差点被“对家”所杀,他定要找出幕后黑手,平静的江湖又开始暗流涌动了。
身边的保镖阿愉,手下军师,老婆苏花,情人姗姗还有从天而降的神仙关公甚至自以为的对家们原来自己从未真正了解过他们,他的自我救赎之路也开始了。
电影到底表达什么好像也没看懂多少,伴随着《When the world let you know love》整个人都沉浸在那种氛围里,任因久被谁杀了好像也不是那么想探究,瞄准镜对准的其实不是任因久是所有身在江湖的人。
特别喜欢任因久和苏花被另一对年轻男女追杀部分,袁思慧的《经过》一响起顿时没有传统被追杀的恐惧黑暗而是浪漫感更多些。
会让人惊呼“靠!
怎么是爱情片!
”无疑这是一部将许多元素杂糅到一起又不散乱的电影。
好了乱七八糟说完了,很想和任因久买可乐👀
其实任因久在被追杀的那晚就死了 关公出现以后的都是他临死那一瞬的幻想:如果我可以活下来,以后我将怎样做这个老大 ——这是dvd收录的花絮里面某法国佬说滴,原话不记得,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个人感觉比较靠谱,仅供参考 没记错的话,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又回到那一晚,杀手的枪顶着任因久的头现在的结局(去伦敦)是光电和谐的结果。
意象很多,老大的无奈、死撑,黑帮的死撑、面子,帮派的吞并,扯皮呵呵,看着有意思,似乎在解构或者致礼香港80、90年代以来的黑帮电影万花筒一般,看着妙趣横生,笑料会心整蛊kuso到红脸的黄秋生以关公的经典扮相出现,咬文嚼字要和平有意思的影片,梁式喜剧的代表作品明显的寓言性质,把黑帮桌面上摆,指出没那么黑和乱,老大部分也是不得已的尴尬角色,撑撑门面经典场景:奸杀令再现江湖,谈判中对方心脏病发作,吴君如扮大嫂的出彩,关公泳池旁边舞大刀(还是大佬的尴尬和死撑),张耀扬演的贴身保镖一旦开口,恩,还有结尾漫画式的黑帮诙谐片,元素缤纷,有黑帮野史意味--如果说无间2是正史的话
如果说偶像剧是女人的童话,那么黑帮片就是男人的寓言。
女人用尽一生来幻想一个多金又有型,最好还痴情的王子;男人竭尽全力来等待一个可以两肋插刀,肝胆相照的兄弟。
皆痴痴不倦,青丝熬成白霜。
我没有看很多偶像剧,我每天看很多黑帮片。
但我仍然搞不明白什么叫“兄弟情谊”,这东西对我而言,可操作性太低了。
在女生邀我去血拼,邀我一起去上厕所,邀我彻夜倾听其爱情故事的时候,这个让男人把胸脯拍的砰砰响,豪情万丈说出来的词,突然就显得傻啦吧唧。
貌似男人看偶像剧也有同感。
尽管我搞不明白,不过这并不妨碍我怀着极为温厚的包容性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有一个社团提出了异议。
他们认为,一个男人跳到另一个男人床上,狂捏对方胸部;或者一个男人身手不凡,却甘愿让另一个男人揍得一声不吭;又或者一个男人抛弃女友像扔掉一块破布,只为另一个男人不要命地出生入死;这些都不是“兄弟情”,而是“奸情”。
这个社团,崛起于90年代末,壮大于2000年初,近几年更枝繁叶茂花开满地,旗下每个堂口名都以“腐”字开头,精神领袖不是关公,而是“耽美大神”。
社团烂仔江湖人称“同人女”,在经历了无数腥风血雨的厮杀之后,这群女人真正做到了以笔为刀,兵不血刃,就可以让无数呼风唤雨的八尺男儿只敢低调做人,以避其兵锋。
我有幸见证了这个字头的诞生。
从一开始偷偷摸摸用堪比谍战用语的隐秘暗号寻找组织,到现在要是没听过“腐”字头你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期间几多辛酸,几许沉浮,不表也罢。
作为这个社团曾经的烂仔,我深知随意评论社团是非是江湖大忌,但我实在不敢苟同社团的做法。
一日是烂仔,终生是烂仔。
我曾经吃一天社团的饭,哪怕现在金盆洗手,也是万万不该吃里扒外的。
我今天写下这些话,就做好了招祸的准备。
在我决定退出社团的时候,有个人说我很狡猾,从来都不涉足社团内部权力纷争,对外也是能打则打,不能则避的态度。
我跟他说,是笨才对啊,正因为这样,才老是没有上位的机会,退休了都还是烂仔一枚。
他盯着我看了很久,只说了一句:我也希望全身而退。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他的消息,或者说没有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
也从来没想过再次提起他的时候,会用这种疑似“深情”的愚蠢语调。
我总说搞不明白兄弟情谊,其实,谁说得清呢。
我只是不知道他如果听说了我这次跟社团作对的事会怎么想。
骂我老年痴呆?
年轻的时候想得明白的事老了反而放不开?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这次社团触到了我的底线:“你大爷的!
表搞我的吴镇宇啊!!!!
”吴镇宇和黄秋生有个屁的奸情啊!
两个特立独行的大男人,明明是把对方当作亦敌亦友的存在,嬉笑怒骂,皆是英雄惜英雄的豪迈。
有个屁的奸情啊!
你们是不是觉得,男人就是一台台行走的雄激素发射机,互相点个烟,互相咬耳朵,互相挥个拳,互相问候下老母,都是无繁殖交配的准备动作啊??
我———————————————————————————电脑前。
键盘上一个女人疾飞的手指很突兀地停了下来。
一个男人用冰冷的枪口抵在她的太阳穴。
“社团现在真是赏罚分明啊,”女人先开口,“这么快就派杀手来了。
开枪吧。
出来混,早就预着这一天了。
”“跟社团没关系。
是私怨。
”男人叫张耀扬,据说有着全香港最像黑社会的脸。
“哦?
”女人慢慢转过脸,想看清这男子的样貌。
“啊!!
”女人像被开水烫了一样惊叫,“是你!!
你是跟来哥的阿麦,还是跟泰哥的阿猫?
唉唉,反正来哥泰哥都是吴镇宇啦,你帮我问候他,就说我好中意他”“你搞错了,我是跟久哥的阿愉。
”“你还真是万年烂仔啊,一辈子都混不成大佬。
”“烂仔也好大佬也好,都无所谓。
只要可以一直呆在久哥身边保护他,看着他,就好了。
”子弹上膛的声音,“你写这种文章,就是怀疑我对久哥的爱咯?
”“我说,《江湖告急》是公认的反类型黑帮片,那混蛋导演设计这种BL桥段摆明了就是玩儿你的嘛。
”女人替他喊冤。
“别说了,都晚了。
”张耀扬的手指按上扳机。
电光火石一瞬间,另一个男人的手挡开了枪。
他叫梁家辉,不过这个时候他的名字是任因久。
“阿愉,你干什么?
别那么冲动。
她小女孩嘛,写文章玩玩也没什么的。
快把枪收起来,吓着人家小姑娘了。
”“是,知道。
久哥。
”“我说过多少次啦,‘是’就是‘知道’的意思嘛,而且这儿除了你就我一个男的,也没必要加上‘久哥’。
”“是,知道。
久哥。
”“小妹妹,你没事吧?
这个叔叔看起来好凶,其实人很好的。
别怕啊。
”“我认得你!
”女人如梦初醒,“你是段王爷!
你穿女装勾引张国荣那段我好喜欢啊!
”“…………阿愉,搞定她。
”“是,知道。
久哥。
”【完】
后来,换种方式讲江湖的电影不少,最著名的该属《东邪西毒》。
只是那些片子好看归好看,立意却往往只围着儿女情长和世态炎凉转,看久了,难免“英雄气短”。
江湖事,总该到江湖上去“了”。
因此,片子一开始就是谈判和打架,之后又是暗杀,可谈判没有规则,只说“社会变了”,打架没有章法,只有玄幻般的慢镜头,暗杀也没有因果,到片子最后也没表示出究竟是谁想杀主角。
也许,这只是故事开始和结束的一个幌子,拍这部戏的本意根本不是想说这个。
那么,这片子到底演了些什么呢?
对了,还就是“英雄气短”!
一个人近中年的黑帮老大,做什么久了都觉得累,手边有两个忠肝义胆的兄弟,但一个为他背黑锅进了监狱,另一个帮他出生入死,原因是“爱”;其余的,不是觉得“这份工性价比较高”,就是“跟着其他人混不出名堂”——说白四个字:权衡利弊。
就算关公在世,看到这场面也只能郁闷地感慨:越看越心寒。
可他心寒的结果,也只是不再帮“久老大”,任他愈发孤单下去。
江湖依旧,纷争依旧,神躲开了,留下的只有人和人之间没完没了地互争互斗:明的,是不顾自身条件,硬要坐下来谈判,最后落得个心脏病突发;暗的,是示弱哭诉,找愣头青小子出来“主持公道”。
看上去故事好有深意,可总有些不对头的地方:那个前面还懂得权衡双方能力的小子,为什么到了后面就肯为孤儿寡母出头?
莫不是他从哪句话里听出了“打赢就能上位”的信号——图样图森破。
演到这里,故事已经完全将自己的心思摆到了我们面前:所谓“英雄出少年”,不过是没想清楚就拔刀出鞘的匹夫之勇,而江湖,无外乎有心人利用这一腔热血,起个势,带个头,再各行己便,至于匹夫是死是活,被砍得七零八落,还是戴着江诗丹顿荣耀而归,那谁在乎?
反正等待他的,总是一个下场,不在今日,便待明朝。
所以,为什么忠义不再,英雄气短,“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道理已透,不讲也罢,它们已写在片中的每个人眼里、脸上。
这里面到处都是老戏骨,一颦一笑拿捏得不能再到位,那些晶莹的小细节一闪而过,却总能让人念念不忘:但不知为啥,看完之后,又还是觉得缺了点儿什么。
可能我还惦记“久哥”最初说的那句“唯一一件后悔事”,还惦记他老婆“一辈子不要提我是如何回来的”,还惦记“我一定要找出想杀我的人”……不过,这只是观众的想法,想要故事完整的执念。
从最初仇人被杀、中彩票回香港的意气风发,到久经沙场的麻木放肆,再到老婆一句“他可能真是关二爷”后的内省悔悟,之后谈判桌上及病床前的大彻大悟——任因久在同老婆单独吃饭的一瞬,决心离开JOJO和香港的时候便已完成了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过程,是时候该走了。
正如陈奕迅演的小警察,重逢了他心目中曾经“垫脚也够不到”的名牌女神,江湖里的事,遇见的总会再遇见,经历的总会再经历,故事就此结束,也算恰到好处吧。
知道梁家辉是影帝,他的电影也看了不少,直到这部,才算是心服。
总感觉剪辑有些混乱 导致许多情节衔接上有些问题 让人摸不着头脑 然后这些笑料 说实话很不喜欢。。。黄秋生的关公还是很惊艳的呢~
有很好的想法,就是没法跨过动作片导演到大导演的坎。
很多表情包的出处,经典黑色段落层出不穷,关公下凡更是点睛之笔,整部电影在香港黑社会电影里算是与众不同的存在,很有高级感。不过我偏偏不是特别喜欢,我也不知道为啥,也许是太过于荒诞,以及后半段有点无聊。
前面的很精彩,最后一点就一般了,当看到张耀扬对梁家辉说我爱你,黄秋生关公显灵的时候我震精了。
1.豆瓣簡介和真實劇情有出入!吐槽點夠多,最猛的還是張耀揚向梁家輝表白,真是狗血!2.陳奕迅怎麼老在電影里打醬油啊?黃秋生的臺詞也夠猛的,穿越了;3.最後一個鏡頭沒看懂,到底是誰想殺任老久,莫非就是他老婆?4.老是吃东西,挺恶心的;5.最后神神叨叨的,烂尾了。2018.5.2重看
一帮戏骨飚戏;彭敬慈的光头卖相不错;梁家辉先生能不能不要再演床戏了……
关二爷显灵啦~~基情、又是基情
真有点科恩的味道,可惜港产幽默向来是夸张外扬的代名词。做大佬,唔系话咁威水乜都可以顶硬上,要时刻留意身边嘅基友和中二。
还是挺搞笑的
黑帮也是要谈恋爱的!忠义或者是爱,回归之后的香港黑帮片核心。没想到是喜剧来的,简直是制片人向华强大哥给自己老婆写的情书吧!人物魅力很大,小弟和大佬的对杀竟然如此狗血。黄秋生演穿越而来的关公,好身手,真有点粤剧底子。梁家辉也算是演什么像什么了。
看了40分钟,很散,没看出哪里好
如果太超过我就不喜欢你了!
前半段三颗星,后半段太混乱。
反类型黑帮片,所有人演技都在水准以上,即使有些意识流也还是很好看的。梁家辉不用说,黄秋生和曾志伟忠的客串真是绝了。
不走寻常路的黑帮片,处处黑色幽默,值得看看。
梁家辉组另类情义黑帮。江湖是不讲法律的地方,只有规矩、道义、恩怨。每一个得罪过我的人都要付出代价。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我从来不后悔跟你。出来混就得有心理准备。
我还当正片 原来那么搞笑 不过结尾已经忘了 虽然看了没多久 特别是张耀扬对梁家辉准备告别那段 哈哈哈哈 很颠覆阿
谁想杀他?最后死了没有?有这两个悬念就够了,答案是什么其实也不重要。告急的不止是江湖道义,还有夫妻之情。
数码修复版。戏虐的黑社会元素,不错的观影体验,缺点是刻意地抖包袱使影片整体连贯感不足。2000年香港电影低谷,所以客串演员不少,拍摄只用了17天,成本不超过500万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