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励到这种程度,简直让人无法接受。
看到一半,老公就放弃了,我坚持看完了,可是看后郁闷的我想自杀。
如果体验所谓的积极要通过这种方式,我宁愿放弃。
这纯粹是为了拿奖拍的片子,表现的绝对过了。
说实话没太看懂这部片子,感觉完全可以分两部电影拍出来,两个主人公一个中年穷困潦倒,一个年轻不学无术,一个到监狱经历丧父之痛,奶奶又变成半瘫,一个中年穷困潦倒妻子和孩子都没地方住。
从街头卖艺到参加拳击比赛,不知道因为什么,如果是为了钱,到最后也没有胜利。
说实话有点看不懂。
不过打斗的过程感觉很真实!
从《哭泣的拳头》中,我们看到了韩国电影惯有的矫情。
这种矫情同《爱有天意》《太极旗飘扬》中的矫情是一致的,是电影人用力折腾人物的结果,是对催情段落无节制的放大。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哭泣的拳头》中,患脑瘤瘫痪在床的奶奶偶然看到孙子打决赛的报道,奇迹般地好转并去到比赛现场。
煽情明显煽大了。
就是这种不顾一切的情感铺张,使得影片最终停留在媚俗的通俗剧档次。
而偶然闪过的精彩之笔,就如同崔岷植胸前挂着的那块亚运会银牌,辉煌不足,光彩有余。
比较喜欢料理店老板这个角色的设计,是他在崔岷植意志消沉的时候激励起崔的斗志,但作为次关键人物,影片对他着墨不多,仅以一句“并不仅你有过去”从侧面丰润角色形象,在想象的空间里,他的故事肯定也很精彩。
双主线分别叙事,结局处汇合的结构编排并不多见,导演为此颇费心思,我们静看两涓细流终汇成波澜,两主角之间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一种无可逆转的宿命意味,一种打破结构才能改变结局的无力回天之感。
从影片中过多的看到了港片的影子,关于找回尊严挽回家庭的平民英雄事迹,我们曾被杜琪峰的《阿郎的故事》感动了一个年代。
两片的主旨如出一辙,一样的父亲,一样的做人原则。
类似的影片还有李仁港的《阿虎》,用拼搏给亲情一个告慰。
两个不同人生轨迹的人在拳台上相遇,人生的苦难和低落在他们身上集中。
姜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不过早已是昨日黄花,债台高垒,妻子的离去的种种,让他的自尊一扫而光,站在街头以做人肉沙袋糊口,此中的无奈和痛楚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
而尹则是个愤世青年,对于所有的一切都是充满了仇视,直至父亲的离去才击碎了他心里的铁墙,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他毅然的选择了拳台。
两人都抱着死一般的决心去打擂,放到这段时,我用了快进,不忍心看他们彼此拳拳相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到底结局是什么,清楚的知道终会有胜有败。
韩国人是煽情的,老套的故事被安排到最后出现了最大的情节冲突,让我忍了半天的眼泪哗哗的流了下来。
当落泊到极限,当自尊一扫而光,当无路可退时,当懊悔无处改正,当痛苦撕心裂肺……要么死去,要么重新来过,两种都是无法阻止的力量。
文艺有很多时候,是只能会意的。
冲着老男孩崔民植去看这个片子的,而此片的艺术性和叙事结构也并无超出我的想象。
就可看性来说,不算强,分线叙事的结构也很小众,其实还是满喜欢的。
其实就是一场男人与男人的相遇,一种苦难与另一种苦难的相遇,没有什么结论,不是每部片子都像蜘蛛侠一样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结论和中心思想。
哭泣的拳头,只有你自己能感受,或许是对生活的无奈吧。
因为喜欢崔岷植,所以去买了《哭泣的拳头》。
可能是之前对它的期望太高了吧,看完后有些失望。。。
还是喜欢崔岷植在《老男孩》中那么有张力的表演,相形之下,《哭泣的拳头》仅仅是一部较成功的商业片。
我知道那种沉沦的情绪……它就像一个沉重的铁球,无可挽回,沉入心灵的海沟,激起几乎被遗忘的黯淡尘土,于是一方面是垂死的姿态,一方面是无休止的生之骚动。
是的,我经历过。
那样的时间,你会渴望突然天降大雨,把发生过的冲洗而去,幻想地球回转一切重来,会有嚎啕大哭的冲动,不知为什么就想着把脑袋往墙上砸,会一心找个事当救命稻草,扎进去了忽略所有。
然而,什么都不会做,不能做,情况着了魔一样越来越糟,你全身冰凉,看自己的心一点一点坠下,没有尽头地坠下……然后,是很长很长的时间,用于痛苦的浮出。
在焦虑的海洋里,你不停地吐着思考的气泡,绕着一个两个三个问题,没完没了打转。
想要有所行动,却如梦魇中看着自己失去感觉的躯干,有命令的到达,无回应的神经。
是的,我体验过。
因此,当那两个男人,把坎坷的一生投入在自己的拳头,在台上格斗的时候,我会希望他们谁都不要倒下。
可是,他们能够重新站立起来和自己的命运来一场公平决斗,已经是莫大的奇迹了,我实在不能奢望奇迹又一次发生。
终于必须有一个结果,终于有人胜利有人失败。
拳击台上,他们的汗水、血渍和灵魂蒸腾而起,挟裹了那无休止的沉沦与抱怨之尘土,汇进生命的河流。
没有胜利者,没有失败者,他们的人格,又都站立起来。
这是涅磐的喜悦,是沉沦之后的自我救赎。
我望见这样的喜悦,这样的救赎,愈加觉出自己的踌躇,自己的不安。
然而也知道,这踌躇不安总会消失,只要我们的人生不服输,也终究会有那样站起来的一天。
“哭泣的拳头”这个片名很有意思,基本能概括最近看掉的一堆韩片的特征。
韩国导演普遍的对渲染暴力场面有着极大的热情,尤其是黑帮罪案类的影片中,比比皆是拳脚或冷兵器的惨烈肉搏,热血暴力滥用到有条件就飙血,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飙血的地步。
与此同时,韩国导演们在“哭泣”的呈现上,丝毫不逊于“拳头”,片中人每每遭遇苦难,都悲恸到撕心裂肺,熟悉韩片的朋友不妨回想一番“痛彻心扉”的场面,定会忆起若干位泪流满面的女主角在各种惨事后哀嚎。
平行蒙太奇下的崔岷植和柳承范是个谁比谁更惨的事情,体育励志片常会这样一个男主角,曾经辉煌,遭遇挫折一蹶不振,浑浑噩噩的生活因为一个人或一件事得以扭转,一溜儿找回当年的集锦式剪辑后,重出江湖拼死一搏最终赢得尊严,捎带手也会找到个姑娘什么的。
《哭泣的拳头》的格局无非也就这样,但故事漂亮的地方在于,它提出了一种假设,如果原本那个终极大战中被击败的背景男也是男主角之一呢?
你大概能想象到身为观众的纠结了,看着男主角一步步沉沦、转变、成长直至成功是一件自然的事,但是当两个走这样路线的男主角放在面前,那就成了个两难的困境了。
和那些优秀的商业韩片一样,《哭泣的拳头》也是一板一眼的在类型故事上再拓展,一方面老套到让人接受全无困难,另一方面又会花心思向前迈一步搞到够有新意。
这种务实不装蛋的作风,诚意十足,实在是韩国商业类型片的典范。
《哭泣的拳头》剧作分析结构《哭泣的拳头》在结构上不同于”西斯菲尔德”书中所说的好莱坞经典剧作结构,它采用的是两条线线索平行进行,两条线索不相互较碰撞,而把他们的交汇放在了影片的结尾。
但是如果我们认真的分析《哭泣的拳头》每条线索中的结构,就会发现。
两条线索中都有好莱坞式的经典格式设置,但是它又不同与好莱坞的三段式的结构处理,它采用的是段落式的递进结构,让人物的动作、事件、行动目标在影片行进中逐渐的形成。
但是段落式也具备了突发事件、发展、转折、高潮。
平行设置的线索中,两个主人公所遇到的境遇是交替进行,看似没有呼应其实是非常对应的,他们对应的建置、突发事件、转折、发展等.全片共分六个段落。
第一段落 建置1、 崔岷植--饰姜泰植影片《哭啼的拳头》在一开场建置崔岷植--饰姜泰植用了四个情节展示一个被逼到绝境的男人的境遇。
1、店铺被烧表现事业失败2、家里夫妻吵架表示家庭不和3、朋友又欠钱不还。
用这三个事件把崔岷植的窘境写到极致。
4、无家可归的他只好居住到高楼大厦的楼顶。
至此,崔岷植的开场建置已经完成,我们看到一个无家可归的失败拳手如何对待今后的生活。
2、柳承范--饰柳尚焕 柳承焕的段落分五情节。
偷车与警察周旋最后逃脱,表现他优秀的身体素质,可以从警察手中逃脱。
抢钱,三个青年任意被他殴打,而没有反抗。
看来柳承焕已经是街头的小霸王。
而影片刻意的弱化他为了朋友打架的事件,只是让他接了个电话后,直接切到警察局内。
我觉得这样处理是为了淡化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仗义行为,而他进警察局也是早晚的事情的。
这样处理也是因为这个事件只是为了柳承焕今后的突发事件做铺垫,如果过早的展现为朋友打架的场面,就会在后面淡化柳承焕抢劫的事件。
我非常喜欢柳承焕父亲的出场,当警察局内一片混乱的时候,好像对任何人都没办法制服的柳承焕,被一个面貌和善的小老头打了一个嘴巴。
人物的行动展示了人物的一切。
下一场戏的已经被爸爸领出警察局的柳承焕在大吃特吃,而旁边爸爸在关注儿子,生怕他烫着。
爸爸先打了儿子,对他行为的不满,请他吃饭又表现了他对儿子爱。
其实在柳承焕心里对父亲的爱还是非常了解的,当后面父亲拿出自己积攒的存折给柳承焕,让他去赔偿的时候,柳承焕拒绝了。
他决定自己找钱来赔偿那些被他暴打的人。
而街头混混的找钱方法还是抢劫。
抢劫这个段落,也是这个柳承焕段落的突发事件。
影片刻意的描写了抢劫的过程,这样处理1、为了强化这个事件对柳承焕今后的影响2、也让观众看到有了一个愚蠢的柳承焕,今后他将为自己的愚蠢行为付出代价。
第二段落 发展1、崔岷植--饰姜泰植第一段落的建置让我们知道,被生活逼到绝境的崔岷植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来赚生活费。
看着他孤独的站在繁华的街头,抱着牌子准备让打的人肉沙包。
所有人都为这个失败的男人感到难过。
在街头的崔岷植认识了好心的面馆老板,在他的鼓励下崔岷植的生意终于有了好转,奇异的街头拳击开始了,生活中的不同的人开始把自己对生活的不满发泄到崔岷植的身上。
奇怪的是发泄的人越多,崔岷植的生意就越好,打他的人越多,他赚的钱越多。
看来我们的崔岷植的街头事业已经开始起步了。
这个段落结束2、柳承范--饰柳尚焕进入监狱的柳承焕还是不老实,第一天在监狱吃饭就把欺负他的拳队老大的耳朵咬掉。
被关禁闭,面对这样一个混蛋,监狱的领导决定因材施教,让他加入拳击队。
我其实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编剧和导演非要让崔岷植咬掉老大的耳朵。
如果是我处理可能就是一场械斗就成了,为什么非要咬掉耳朵呢?
这样处理可能的作用1、强化他和老大之间的矛盾。
2、再次刻画他混蛋二百五的个性。
3、为今后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反差做铺垫。
第三段落 转折1、崔岷植--饰姜泰植生意逐渐的崔岷植慢慢的走上了正轨,可一个外来的事物却改变了他刚刚起步的事业。
哥们被追债结果被破跑到崔岷植所住的楼顶避难,好心的崔岷植接纳了这个和他一样失败的哥们。
结果这个哥们给崔岷植带来了一个以外,电台采访。
在哥们的怂恿下,崔岷植接受了采访,结果带电视上看到崔岷植的债主找到了他,并且抢了他最最引以为豪的亚运会银牌。
哥们在他洗澡的时候还偷了他辛苦赞下的钱,这样崔岷植苦不堪言。
我认为第二段落的处理是一种人物情绪和人物事件的一种递进,一点点的把主人公闭上绝境,商业片惯用的手段。
当主人公刚刚走如正轨的时候,一个外来或者偶然的事件又改变了他的生活。
一点点的展示倒霉的崔岷植的生活状态。
突发事件:电视招来债主,银牌被抢2、柳承范--饰柳尚焕加入拳队的柳承焕终于老实了,编剧让着这个二百五性格的柳承焕老实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揍他”。
揍的他心服口服,没招,被揍了的柳承焕终于老实了,慢慢开始了转变,慢慢的开始忏悔。
这个段落中体现父子情意的小细节十分有趣,曾经当过兵的父亲在看柳承焕的时候给他带了好吃的,并且附带了一粒助消化的药丸。
在厕所狼吞虎咽的偷吃东西的柳承焕对这个药丸并不在意,镜头切入在食堂吃饭的柳承焕由于吃的过于混乱,造成胃里不舒服,这才想起父亲给的药丸的作用。
编剧用这个小药丸做桥段,来表现父子之间那微妙的感情。
突发事件: 父亲突然去世。
为了表现父亲死亡的突然性,这个段落及其简练,就用两个镜头就完成了。
第四个段落 发展1、崔岷植--饰姜泰植编剧总是要把主人公逼上绝境才肯罢休,非要让崔岷植众叛亲离不成。
在上一个段落崔岷植的事业再次受到了打击,而在这个段落中他亲情受到了更严重的打击。
如果说和老婆的矛盾都已经习惯了,那他和儿子的矛盾则真正的将它推上绝境。
编剧的原则,高潮之前一定是低潮。
崔岷植穿上好衣服,堂堂正正的去儿子的学校座谈。
本来是个露脸的机会,却被他自己葬送了。
儿子对他彻底失望,崔岷植有一种被世界抛弃的感觉。
2柳承范--饰柳尚焕父亲去世的柳承焕决定加紧训练,为了早日出狱,赢得全国大赛的胜利。
可是他还是无法克服自己那二百五性格,虽然已经忏悔并且努力训练,还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无法战胜拳队老大。
我觉得这时的拳队老大已经成为了柳承焕的自己缺点的替身,能否战胜他就代表了他能否跨过以前的自己。
第五个段落 转折2、崔岷植--饰姜泰植这个段落的突发事件是儿子的离去。
看到儿子来看自己的崔岷植,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恶毒的语言攻击自己的儿子,来维护自己父亲的尊严。
可当儿子向他道歉并且和母亲一起离去的时候,崔岷植彻底的绝望了。
我认为真正摧毁崔岷植的事件是儿子关系的决裂。
所谓,物极必反,在事业、朋友、亲情、身体受到严重打击的他,决定挑战自我,参加全国比赛,用拳头来再次证明自己。
在失败哥们的帮助下,他积极训练。
商业片的规则是,自己的问题要自己解决。
在比赛前他还要处理完一些事情,就是龙老大抢走的奖牌。
他用自己的拳头教训了龙老大,也在观众面前展示了自己训练的成果。
在这个段落中其实崔岷植已经完成了对自己的事业的基本救赎,他还差一样,亲情。
2柳承范--饰柳尚焕突发事件 奶奶的意外病倒,则把柳承焕也逼到了绝境。
医院看望奶奶的柳承焕,听到奶奶喃喃自语对他无比期望的奶奶,柳承焕终于认识到自己以前的失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柳承焕决定彻底的改变自己,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愿意,为了早日出狱,为了补偿他以前所范的罪,他要参加全国大赛。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真正对崔岷植和柳承焕的起到决定性的突发事件,都是亲情。
对自己最爱的人的伤害和忏悔是真正改变人物行动的重要桥段。
积极备战的柳承焕还要用行动来战胜以前的自己,拳队老大。
结果是肯定的,他终于战胜了拳队老大,终于和自己的过去道别了。
在这一时刻,观众的心也开始担心这个样两个已经改过自心的坏男人的命运,他们终究会站在一起比赛。
第六个段落 高潮 他们终于比赛了,在上一个段落中他们自己对自己进行了救赎。
在这个段落,被他们所伤害的亲人也终于原谅了他们。
一且是多完美,儿子独自跑来看父亲的决赛,而在病床上的奶奶也来到了赛场为孙子加油。
我喜欢本片的地方就在于他的是建立在体育比赛上的设置,比赛就会有输赢,总有一方会失败,这就是比赛精神。
崔岷植和柳承焕努力了、拼搏了,这就足够了,他的愿望能不能实现,并不重要,而且往往越是不能实现,越能揭示人物内心更多的东西,比那些好莱坞的大团圆结局让人更有回味。
在这一刻,崔岷植和柳承焕已经摆脱了一切束缚,尽情的用拳头来挑战自我,达到人性的升华。
总结:结构的特点 建置- 发展- 转折 –发展 –转折 –高潮 。
情节相互对应,步步为营,将人物推向高潮。
今天B.Bang给大家介绍的拳击电影是第58届戛纳电影节费比西奖导演双周单元(柳昇完)【哭泣的拳头】。
豆瓣评分7.6。
IMBb评分7.4。
影片采用两条独立线索平行讲述了曾经叱咤风云的拳击手姜泰锡和街头混混柳相焕两人的人生起落,最终两人各自的故事在在影片结尾交汇——姜泰锡和柳相焕在一场拳击比赛中同台竞技。
姜泰锡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拳击项目银牌得主。
家道中落的姜泰锡与妻儿生活艰难,为避债独自生活并开始走上街头充当路人的愤怒沙包靠被打换取生活费用。
穷困潦倒使得妻子决心与其离婚,儿子也一度与其关系紧张。
姜泰锡跌入低谷,但年过40的他内心仍无法放下钟爱的拳击事业,他找回背叛过自己的友人开始备战一场重大的拳击比赛。
柳相焕曾是一名小混混,不务正业。
选择用抢劫的方式为朋友出头导致他锒铛入狱。
狱中他在一场争斗时咬掉了狱友的一只耳朵(泰森附体ing),其好斗的个性引起了看守的兴趣,征召他加入拳击队。
其父亲意外离世让柳相焕备受打击,而奶奶身体渐衰也令其担忧不已。
拳击变成了他向家人赎罪的唯一出路。
他选择参加一场重大的拳击比赛希望通过胜利使自己得到慰藉。
虽为两条线各自发展,但情节相互对应,对自己最爱的人的伤害及忏悔改过是两位主人公改变的重要推动力。
影片对两条故事线的处理十分谨慎,两位主人公在各自故事情节发展大半之后才以一屏双画的手法同时出现。
之后运用大量的平行蒙太奇和交叉剪辑突出强调主题,最终以一段长达两分钟的慢放长镜头突显全片高潮。
有趣的是每次拳赛的背景音都避免了直截了当的拳拳到肉,而是采用突出情感的表达方式。
当然,该片稍显冗长的铺垫拉慢了故事节奏,使得最终高潮的感染力被削弱。
值得一提的是,演员崔岷植(饰姜泰锡)、柳承泛(饰柳相焕)为拍摄该影片接受了长达八个月的正规拳击训练。
片中最后一场拳击比赛的拍摄刨去抒情成分后显得尤为真实,某种程度上胜过绝大多数好莱坞热门拳击影片。
特别是演员崔岷植的前手刺拳非常出彩,包括他在街头让路人撒气时的一些闪躲动作都极为专业,甚至让人误以为他有拳手背景。
面对两位同样背负着精神和物质双重压力、刻苦训练、决心拼死一搏的主人公,你会更倾向于支持谁呢?
该片将再次提示,或许作为观众的我们其实并不需要立场。
谢谢观影!
姜泰锡与柳相焕的比赛情况如何?
谁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呢?
关注下一期B.Bang影视,为您揭晓!
-在上一期B.Bang影视——【铁拳男人】中,布洛克妻子看到教堂所有民众因受到布洛克激励而为其祈祷比赛胜利时意识到丈夫正在为所有困难时期的劳苦大众而战,前往拳手休息室为布洛克鼓劲。
1935年6月13日,布洛克在挑战麦克斯·贝尔的纽约州运动委员会世界重量级冠军、国家拳击协会世界重量级冠军头衔的拳王争霸赛上打满15回合,裁判一致判定其点数击败对手,成为新一届拳王。
如需转载请与【拳击B.Bang】联系谢谢合作
长按二维码关注【拳击B.Bang】精彩继续
这是一部典型的商业励志片。
崔叔
太拖沓,好不容易攒点热血给等没了
典型韩式励志片
最后煽情 谁都想赢 谁都赌上了一切 结果基本算是win win 各回各家各自拥抱 牙齿痛死我了……😂
1、前拳击冠军和入狱小混混的双线叙事;2、结构:平行时空直到最后一场比赛交集,家人、对手、时空在此汇集;3、真实事件改编;4、两人备赛时的蒙太奇混剪;
落魄的尊严,堕落的悔过!
只是太拖沓,韩国人很多片子可以不这么拖沓的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负乃兵家常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原来看过 就是忘了点评了 还不错 好结局 也挺感人
情节拖沓!拳击场面不专业!可以剪辑半个小时!
韩国电影就是有催泪的本事。
哭泣的XX,多流行的形容词,比如哭泣的奶水……
+
三刷,依然很好看!
3.5
一部人物塑造极其失败的电影。
还不错。。。
煽情有余 热血不足 表演音乐都不错 感觉剪辑不对劲儿该用力的时候不用力 有点拖沓
太拢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