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北寻路

Tout en haut du monde,勇闯极地(台),Long Way North,Al sostre del món

主演:克丽丝塔·特瑞特,费奥多尔·阿特金,安东尼·希克林,卢瓦克·乌德雷,克洛伊·唐,托马斯·萨果斯,安德丽·萨宾,雷米·卡里比特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丹麦语言:法语,英语年份:2015

《漫漫北寻路》剧照

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2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3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4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5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6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3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4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5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6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7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8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9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20

《漫漫北寻路》长篇影评

 1 ) 漫漫北寻路,暖暖内含光

19世纪末,一位俄罗斯姑娘为了寻找失踪的探险家祖父而踏上极地的冒险旅程。

养尊处优的小公主沦落为被呼来喝去的跑堂和水手,又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画面由没有勾边的色块构成,寥寥数笔即描绘出性格各异的人物,通过明度和色调的改变表现出雾气蒙蒙和阳光普照等等各种天气和光线,背景刻画细腻真实,带肌理的笔触又增添了些许手绘的亲切感。

这类画风,镜头如果给到人物的大面积特写就会显得比较简陋,只见平涂的大色块,容易露怯,而带场景的中远景整体画面感极佳,随便截图都能做绘本插画。

在一望无际的冰天雪地中,采用原研哉设计的无印良品式地平线极简构图,非常壮观。

配色舒服养眼,眼睛好像一直在吃冰激凌。

而情节设置又让你在彻骨的寒冷中感到阵阵暖意。

配乐悠扬轻快,非常舒服享受的一部片子,只有80分钟,不知不觉就结束了。

美中不足是法国人拍的俄罗斯故事,片中的俄罗斯人也都讲法语,这点和始终垂在女孩前额的那一缕发丝一样令人感到别扭。

 2 ) 给自己存点图

让人看着、听着、感受着都很舒服的一部动画~Ps:希望全球变暖的势头能遏制一下,现在看到凶凶的北极熊都害怕不起来,反而担心数目越来越少…(第一次写“影评”,为什么凑不够字数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3 ) 漫漫北寻路

《漫漫北寻路》是一部由法国动画大师雷米。

沙耶指导的动画长片。

雷米的疯影工作室从其成立以来已经创作了一百多部以不同形式呈现,风格严谨的动画作品。

他们常自我标签为诗意写实主义,美术上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是其一贯的特点。

这部《漫漫北寻路》同样完美的表现了这种特质,同时又给观影者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风格。

 4 ) 撇开故事,我们谈谈它的美术风格和摄制背景。

撇开薄弱的故事层面,动画风格成为讨巧的地方。

Rémi Chayé曾在《凯尔经的秘密》中担任Tomm Moore的助理导演和故事板画师。

同样也是在Jean-François Laguionie的电影《画之国》中担任助理导演、美术设计师和第二图层布局师,画之国是另一部因其独特的色彩配色和不同寻常的绘画风格闻名的动画。

Jean-François Laguionie,Le tab作为现实主义画家,在他自己的长片中选择了类似的插画风格,最为大胆的是取消了轮廓线,这的确更加接近人眼所看到的世界,但是不符合动画传统。

一般动画采用单线平涂的方式,即使用阴影色块表示立体感,也还是给人二维平面感。

而本片的风格化设计,只有人物的鼻子用线条勾出,其余皆是平涂,因而强调了颜色的区块和二维平面性。

形成一系列抽象的,更容易唤起回忆的影像。

起初看起来很简单,越到后来越是一种分层的美:光、阴影与柔和的颜色。

早晨的场景抓住了光线落到脸上以及建筑上的特殊方式,再现了破晓时分美丽的粉色和黄色。

夜晚的场景突出了灯光和阴影落在房间内物件上,我们眼睛只能捕捉到暗色色块。

还有惊心动魄的场景,风景和人物被灰色的雾或暴风雪笼罩。

以及最美的冰雪王国,强调了白雪茫茫与一片空无。

此处要说的是影片中对留白的运用。

留白做的最好的是中国水墨动画,像《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等,以留白化为水的意象。

而在本部影片中,可以看到白色留为雾气、留为雪、留为冰川云朵,白色的层次在影片中显像出来。

Chayé的画面让人想起了透纳或Ilya Repin的作品。

受到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画家Ilya Repin的影响,Chayé借鉴了了Repin充满戏剧性的结构和光感。

绘画爱好者们能认出是《伏尔加河的纤夫》。

Ilya Repin,伏尔加河的纤夫本片的动画师Patrice Suau带来了一种特殊的颜色感,重新定义了由1940年代美国旅游海报发展而来的高饱和度色彩绘画风格。

这些海报扁平的色块风格又来自于20、30年代的加拿大艺术家Austin Cooper、法国艺术家Roger Broders,再往前追溯,他们受到Lautrec的海报风格以及江户时代日本版画海报风格的影响。

Roger Broders旅游海报设计另外,故事与欧内斯特·沙克尔顿南极探险很相似,沙克尔顿和他的船员被困在冰中,最终不得不遗弃他们的船,给船员拍照的摄影师弗兰克·赫尔利将这一幕拍下来,并被神奇地保留了下来。

电影和照片相呼应:冰天雪地中,那有着黑色轮廓的被搁浅的船只。

Frank Hurley摄

 5 ) 地圖控的小发现

明明是北極圈的探險故事,但是會想起南極探險, 想起沙克尔顿 (Ernest Henry Shackleton 1874-1922) 的堅忍號被冰凍在海上,帶領探險隊員艱難求生,最後全員生還的故事 (1914-1916),想起斯科特 (Robert Falcon Scott 1868-1912) 到達南極點時看到阿蒙森 (Roald Amundsen 1872-1928) 插在那裡的國旗的失落,之後在返程中逐漸體力不支,寫下最後一篇日記後,冰封在營帳中。

南極是一塊大陸,北極是一坨冰洋。

不過周圍的島嶼和大陸還是挺熱鬧的。

下面這張地圖是荷蘭航海家製圖家探險家威廉·巴伦支 (Willem Barentsz 1550-1597) 繪製的,那時人類才剛剛學會怎麼把球形表面畫到一張方形的紙上,難免有些興奮,山海經里的怪獸全跑出來了。

Portion of 1599 map of Arctic exploration by Willem Barentsz在北緯80度上的那個島,巴倫支給它取名 "Het Nieuwe Land",荷蘭語意思是"the New Land",新島,人類就是這樣,他沒看見過的全是新的,其實挪威人早就去過了,並且給它取名 "Svalbard",意思是冷鬍子,冷邊地。

現在這個島屬於挪威,地圖上的名字是 Svalbard. 說屬於挪威也不全對,島上還有一小圈圈前蘇聯的地盤,一個廢棄的礦業公司,還有個列寧的胸像。

真神奇。

北極地圖但是電影里的地圖上也不是Svalbard這個名字,而是Spitzberg,這個還要怪巴倫支,他當時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群島,看到西邊的主島有冒尖的山,就叫它 spitse bergen, "pointed mountains", 在1925年之前這個島就叫做 Spitsbergen. 不過在它和歐洲大陸之間以巴倫支命名的 Barents Sea 估計是不會改名了。

最早到達北極點 (1909) 的是美國人罗伯特·佩瑞 (Robert Peary 1856-1920),不過貌似存疑。

最早水陸完成西北航道 (Northwest Passage) 全程 (1906) 的是阿蒙森。

最早開始探索這條航線的,除了早期的維京人,應該是丹麥人维图斯·白令 (Vitus Jonassen Bering 1681-1741),白令海峽以他命名。

他還有個俄國名字 Ivanovich Bering,並且服役於沙皇俄國海軍。

那時的俄羅斯,在大北方戰爭 The Great Northern War (1700–1721) 中擊敗瑞典 (話說瑞典被這一班大大小小的鄰居圍攻估計沒少總結教訓),從此得到北部海上霸權。

不過插在那裡的小旗總是會被吹到無影無蹤,流傳下來的只有人類的經驗。

比如 Bowline结,右下角那個就是。

繪畫的經驗也一樣。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和電影截圖

 6 ) 人类踏足北极之路上的脚印

虽然细节bug不少,但作为少女主角的动画片,还是不错了。

此外,似乎有真实历史事件与之呼应:【1893年,南森和13名队员从奥斯陆向北极点进发,“前进”号在距北极1100km处被冻结在厚厚的冰上,并且在冰上停留长达35个月之久!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通过冰洞对北极的水深进行了测量,发现北冰洋是一个深海盆地,而非之前设想的浅海。

队员们还对水温、气温、海水化学性质以及大量浮游植物进行了观测和分析。

由于浮冰漂流速度缓慢,南森开始失去耐心,在距离北极点500km的地方,他和助手约翰森离开了“前进”号。

两人乘坐狗拉雪棍向极地前进,四个半星期过去了,他们仍然距离北极300km。

此时供给缺乏,拉雪棍的狗也疲惫不堪,他们的处境十分糟糕。

两人不得不向南折回,在海冰上度过了1895-1896年的冬天,靠着猎食海豹和海象幸而生存。

1896年6月,他们幸运地被英国极地探险队发现,于8月返回挪威。

而“前进”号及其他探险队员随着海冰漂流,也于1896年回到挪威。

南森的探险为后来探索北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真人的经历比动画片里还猛的感觉。

 7 ) 喜欢这样的小女孩,勇敢,顽强,聪明。

欧美动画对人物的举止反应刻画很生动。

这一直是我们动画不具备的,我们的老动画不错,但老动画有老动画的好,这个有点也一直没有。

现在有个罗小黑战记这方面不错。

这也是相对于黏土漫画的优势,黏土动画表情肯定比不上收工画。

包括真人电影,演技对于画画也没啥优势。

很少有演员能把情绪确确切切的反应给我们吧。

这是很长一段时间看的最好一部电影了,可能和风格也有关。

画很美,配乐美,可惜电脑服役太久,声音很沙,已经重新买了一个扬声器,到时装上。

喜欢这样的小女孩,动画里才会有的小女孩,勇敢,聪明,顽强。

 8 ) 这个世界的壮美

如果我能超过你,亲吻你的脸颊银白的胡茬儿摸起来会像白霜而你老派的、海象式的髭须沉甸甸挂满了冰凌。

吱嘎,吱嘎……冰冻的皮鞭和开裂的雪。

我想,这些漂流物无边无际;远至北极不负载任何影子,除了它们自己和我们的。

祖父,请停下!

多年来,我从没感到这么冷。

——伊丽莎白·毕肖普  推开一扇门,发现一片海。

像列车转弯,小兔子警官第一眼看到大都会;像潮水回流,海豚少女第一眼看到人世间,动画电影顺理成章地建造着前所未有的世界。

  2015年,昂西电影节,由法国、丹麦合拍的动画电影《漫漫北寻路》,也给观众带来这样的愉悦。

Long Way North,发生在19世纪俄罗斯,女孩萨莎为追寻祖父探险的脚步,踏上寻找北极的征程。

  虽然它的故事是相对现实的,但简约的二维线条、色块、阴影,有着高度统一的风格,来源却区分于现实世界。

抽象化的动画片去除了真人电影里的冻疮或鼻涕,提炼情绪层面的符号,既有生活的质感,同时保持了一定距离。

  在寒冷的北极圈,温暖的阳光洒下时,冷色调的画面换为暖色调,画面仿佛寄存和散发着温度。

  它是一个像绘本的电影,不仅仅因为画风极简而清新,更由于故事中的角色,在用行动发现着、改变着自己。

  主角萨莎面临被安排好的婚姻,她要嫁的人不屑于自己的家室和理想。

父母能做的只是接受,远航未归的祖父被人们相传失踪。

未知航线的终点,是另一种生活的可能,也是回忆里萨莎和祖父亲密的时光。

  刚开始踏上旅途的萨莎一无所知,什么准备也没有,轻信他人,被骗去钱财,十分可怜。

但好心的码头酒馆女老板,在听了她的故事以后,帮助了她——“我可以给你提供吃住,但你必须要干活,在酒馆里打扫、做饭。

看你的手,我猜你从来没干过这些活儿。

”  于是,萨莎开始打工寄宿,并等待启航。

  这是这个故事的有趣之处,它讲述北寻的冒险,却花了近一半篇幅,描绘登船前的准备。

  养尊处优的萨莎,从一开始起不来床忙不过来上菜,开始体验底层市井日常琐事,最终,她起得比胖老板还早,黎明前微亮的天空,她提着煤油灯,精精神神地开始了新一天。

  影片用一组蒙太奇段落,配上慷慨激昂的音乐,简短地呈现了这一改变的过程。

从心理层面上去理解,只有这样的萨莎,才具备了出征远航的资格,做好了经历风雨的成长准备。

  除了慈眉善目的酒馆胖老板,船长兄弟,少年水手,每一位配角都有着相当鲜明的形象。

尤其弟弟一开始是个骗子,但后来被萨莎所动,又和她和解。

它表现着生活中虽有冷酷的一面,但也会出现温暖的好心人,而好心人的出现,需要你先以一颗好心展示给生活。

  海鸥盘旋,厨师的菜很香。

船上部件展示周到,船员生活氛围浓厚。

而此时影片的画面,一直在微微晃动,足以见到创作者对于细节的用心。

白昼,黑夜,驶入冰山区的船遇到了阻碍,北寻的路,成为冰雪中结实的脚步,需要一步步踏出。

  “九月十六日,暴风雨持续了三天,我已精疲力竭。

”  “十月二十二日,我的旅途画上了句号,我已经没有力气重回达瓦伊号。

这太美了。

我亲爱的小萨莎,我希望你也能看到。

”  究竟为什么要探险?

《漫漫北寻路》说的显然不是科学进步的大义,因此用合理性去质疑此片的逻辑是不合适的。

它首先是个故事,区别于现实的内心成长故事,“这太美了”或许可以成为题注——  并非征服自然,甚至可能被自然吞噬,但在此前发现了自然的美,这个世界的壮美,不正是渺小的人类个体,从内心接受自己活过的证据吗。

  以皮克斯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精于3D,以吉普力为代表的日本动画忠于2D,这是世界产业及中国观众相对认同和评价较高的两支。

2016年的大陆院线,既有如前者的《摇滚藏獒》也有似后者的《大鱼海棠》,《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航海王》剧场版都已经或者将登陆银幕,更不用说已经备受欢迎的《疯狂动物城》,动画分明似乎已经积累迎来了观众。

  而还存在《漫漫北寻路》这样比较独特和独立的作品,像大IP之外小巧而精致的存在,像畅销书排行榜架子旁边的角落不起眼绘本。

它最接近的,可能是今年另一部好评作品,也是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片选手《海洋之歌》。

  比起3D和2D,它们则以风格化的材质取胜。

贴画一般,剪纸一般,继承的是传统美术的遗留,并在影视艺术中融合、应用和创新。

中国也曾有水墨动画,但好汉不提当年勇。

和《海洋之歌》同台的日本作品《辉夜姬物语》就在去年,又一次将那种情绪渲染升华到了相当的高度。

合理地讲,电影史会记住它们比《超能陆战队》重要。

 9 ) 《漫漫北寻路》

构图严谨帧帧入画。

感触很深的是,比起普世价值我们似乎更喜欢用“善恶”把人标签化。

这个故事里,贵族小姐萨莎坚毅却也鲁莽,穷小子善良但绝望之际也选择叛离,痞子二副坑蒙拐骗但最终也是他扛起重任带着团队走出困境。

这部作品用色块来填充画面,配色很明快舒服!

手绘描本既视感,画面美到窒息,色块勾勒和明暗呈现相得益彰,很好的推波故事进程,衬托人物情绪,用一次任性的离家,漫无归期的冒险征程,克服种种困难,突破艰难险阻,来侧面叙述成长的寓言。

 10 ) 漫漫北寻路

影片用一组蒙太奇段落,配上萎靡不振的音乐,冗长地出现了这一改动的进程。

从心思层面上去了解,只要这么的萨莎,才具有了出征远航的资历,做好了阅历风雨的生长预备。

除去慈眉善目的酒馆胖老板,船主兄弟,少年海员,每一名主角都有着相称明显的抽象。

特别弟弟一开端是个骗子,但厥后被萨莎所动,又和她息争。

它表示着生存中虽有冷漠的一面,但也会出现暖和的好意人,而好意人的出现,需求你先以一颗好意展现给生存。

海鸥回旋,厨师的菜很香。

船上部件展现殷勤,海员生存气氛浓重。

而此时影片的画面,不断在轻轻晃悠,足以见到创作者关于细节的存心。

《漫漫北寻路》短评

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故事一塌糊涂。

6分钟前
  • BlackBird
  • 还行

这画风爱了

10分钟前
  • 二猫儿
  • 推荐

浪漫的梦

11分钟前
  • 冷酷母蟑螂
  • 还行

色彩搭配蜡笔,有春冬的味道,这才是真正动画片存在的价值,独立的画风突变以及情感流露,感动世间万物!人类高质量作品。

16分钟前
  • Anderson.
  • 力荐

看看这样的好动画才是正经事

21分钟前
  • EEEEEEvan
  • 力荐

美腻

23分钟前
  • 路迦Loka
  • 还行

好暖

26分钟前
  • 木上立
  • 还行

哪怕只是看着画面都是一种纯粹的享受。没有过渡与柔和的二维色块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勾画出明亮又和谐的色彩和光影,在任何一刻暂停都能获得一张色彩光影构图恰到好处的截图。bug不少,但如同所有冒险小说一般,这种类型故事的灵魂所在也从来不是如何考究与现实嘛。简单浪漫又美好的少女冒险故事,且充满男性主角故事中不会出现的现实隐喻,在我这里永远都会有加分项。

28分钟前
  • 愚乐
  • 推荐

担心,女主角会不会被这里面一群水手给强暴(不过……这样一部浪漫唯美的动画片,还能有这样的想法,真的要为自己内心的龌龊点赞啊……)

33分钟前
  • Alizi
  • 力荐

画风流畅跟故事非常搭。配色很法国漫画。想到叽哩咕,还有刚学法语时外教送我的一册将爱斯基摩小朋友和狼的漫画。今天就是很想听法语所以看了这部。情节特别老套,中间一段我都没看进去。但是总体还挺好的,细节到位。

35分钟前
  • 🪐丧甜治多心
  • 还行

很中规中矩的故事,但是仍然值得力荐。因为很罕见一个这样的故事会是毫不煽情地完成的,过程中还做到了完全不让女主去卖那种“少女萌”,反而刻画了她作为探险家外孙女所具备的严肃倔强、科学理性,果决的行动力,这些都是在以少女为主角的影视作品里极罕见的。也是因为如此,现实中必然不切实际的故事到后面才做到了有说服力,浪漫超现实的部分即使有,作为动画片也用得相当克制了。看完后再仔细想想现实里这样的女性会在她探索的路上遇到多少阻碍,就可以明白历史上为何缺失了这样的人——不是因为她们不能,而是因为不被允许。当年一个女性登上那艘船的难度,要比抵达北极大得多。所以她们的故事总是在途中就消失了,也许未能抵达,也可能抵达了却无力返回。而这部动画是在试把她们被掩埋掉的笔记找回来,在这个意义上,它比迪士尼的动画更动人。

36分钟前
  • 子文东🤪👻
  • 推荐

画风挺高级的 故事略显薄弱

40分钟前
  • 还行

简约细腻的剧情细节却是配上了简单粗暴的线条画风 有今敏迪斯尼的珠玉之后 原谅我对这实在接受不来。

45分钟前
  • 黄悦_
  • 较差

一般

49分钟前
  • 豆友153135619
  • 较差

灵魂之作!

54分钟前
  • 贺兰迈克
  • 力荐

剧情bug多,但胜在画面和配乐。关于成长的故事,画面简洁明快漂亮,配乐相得益彰。

58分钟前
  • 千寻|Scorpio
  • 推荐

一位俄罗斯姑娘为了追寻作为极地科学和探险家的祖父的足迹,而毅然

1小时前
  • 涵涵
  • 较差

画风很棒,故事有一点常见

1小时前
  • 慢吞吞的小君仔
  • 推荐

总觉得本来可以写好的故事被公举病毁得不行,就算是给小朋友看也很莫名其妙

1小时前
  • 较差

成长的故事吧,千篇一律

1小时前
  • ifish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