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子最大的缺点是:太长了!
是过于长了。
对于片子的主题我还是有很多质疑的,比如大学恋爱的问题。
很多大学,尤其是优秀的大学,课业是相当重的,这是很多民办的所谓大学里的学生所不能体会的。
我们从小学到高中基本什么专业知识也没学,而在大学的四到六年时间里,要把一个专业从基础学到专深,知识面之广、点之多是夜以继日都忙不完的,而如果想成为人中精英,没有这些知识的积淀根本就是瞎说说。
在这样的前提下,心里装着爱情,每日朝思暮想怎么可能把这些课业弄好?
所以,以前的大学里禁止恋爱也是有道理的。
不过,话说回来,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
比如片子里的这个大学,如果真是个精英摇蓝,没必要把学生逼上死路呀,如果不能遵守校规,完全应该可以选择层次差一级的学校深造,为什么就一棒子打死了?
这个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好象,可能印度电影的逻辑就是这样的吧。
再者,这所学校校风一贯如此,那么可以认为有志在此进修的学生都应该在进学校之前就接受了它的校风,如果把它变成“欢乐园”,不知这学校还是不是会被它以前的支持者所接受,可能印度电影的逻辑就是这样的吧。
最近,接连看了几部印度片子,连演员都脸熟了,不能否认,印度电影里的歌舞、色彩、演员都非常之美,但在剧情设计上,很少有能让人欣赏的,不是太老套就是不合情理,而且还非常之长。
希望年轻人看了这片子,开心开心就好了,千万别学着也要抛开学业去大谈恋爱,人生美好的事物很多,但一定会有取舍,电影是娱乐的,生活才是自己的。
PS:这片子的开头觉得有抄袭《死亡诗社》之嫌。
“即使爱人已经死去,即使爱人已经腐朽,他们的爱,将会永远存在……”每一次,当晨曦将光明与温暖送来人间的时候,总会不由得想要学着一个男子的样子,张开双臂,去拥抱这份美好。
每一次,当身边情侣分分合合的闹剧剥蚀着爱情之醇美的时候,总会不由得闭上眼睛去回味一段悠悠诉说于流年光影里的情路往事……那场爱,盛开在春季到来之前。
一个微寒的情人节,一片叶,开启了一生的温暖。
那场爱,挣扎在两种坚持之间。
一场风雨,太过迅急地便凋落了爱人的容颜。
从此,爱情于他们是一场天人永隔的遥望。
死神之手借时空在爱人之间划下了永世的鸿沟!
然而,只需一刹之间的想念,他凝视着她于天堂之上回望的双眼,幸福的宣告:“其实,爱人从未走远!
”曾经以为,爱的最高境界就是人间天上生死相随!
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人快慰地拥抱死亡!
那种挚爱不在了便拒绝全世界的爱情,在年少无知的我看来有一种决绝的魅力与快意的英勇。
将生命献祭所爱,曾几何时,是我心中,爱情最完美也最深挚的表达方式!
后来自然也渐渐领悟,自杀殉情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血气之勇。
生命是上天最美好、最善意的恩赐——它不光赋予你享受万丈红尘的权利,同时,它也用各种各样的情感与责任温柔的牵绊着你、不许你轻言放弃!
爱情固然是这所有牵绊中最缠绵、醉人的一股,然而为了情之一字轻生,到底伤了太多人和事,虽有浪漫的外壳,却终究违背了爱情至善至美的初衷!
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呢?
超越“生死相许”,它还能引领我们的灵魂到达一个怎样的高度?
“情”字路上,芸芸众生留下各自不同的脚印,然而到底是哪一串痕迹指引了爱情最终的真相?
当一个叫做Raj的男子在胡里节欢庆的人群中阖上双眼,张开双臂,拥抱着虚空中的爱人,流露出那发自内心的幸福微笑时,我依稀有所领悟!
“永失吾爱”的悲惨,我没有经历过。
虽然我们都知道那很痛,但究竟痛到什么程度,到底是无法食髓知味。
我只知道自己很喜欢的一位词人纳兰性德,在他为亡妻写下了无数锥心泣血的感伤词句后,终于也英年早逝,追随芳魂而去……我只知道太多影视、文学作品里,那些伤到疯狂的泪眼给了我一个又一个无眠之夜……我只知道,梦醒之后,虽有“山中高士”相伴,宝哥哥到底还是悬崖撒手、带着对一个人的思念遁入了空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啊!
那份铭心刻骨里,凝结的是怎样的血泪!
如此浓重的愁云惨雾,怕是无论怎样猜想,都还嫌太过轻描淡写……对于失去的美好,正因其太过完美、太过珍贵,当其不可复得时,它便极易成为心上无法触碰的伤口——即使是回忆曾经的幸福甜蜜都是一种煎熬。
所以我们才会不顾一切地想要逃避——不是死亡,就是忘记!
有些“情痴”选择了前者,而平庸的大多数则选择了屈服于时间……看似不同的道路,其实指向的是相同的懦弱。
爱情是什么?
曾经我说:“爱情使人的心灵变得柔软、使男人也能灵动优美。
”但现在我说,爱情——真正的爱,会给你力量,叫你坚强,支持着你面对所有悲伤、克服所有困境——即使这悲伤和困境是爱人的死别!
每每回味《情字路上》,心情总是很复杂。
就像电影的主题旋律一样,这段爱情故事优美而惆怅。
它就像是破茧重生的蝶,七彩的粼翅虽叫人赞叹,然那无边黑暗似永恒般的压迫束缚,却叫人不敢对最终的美好心生向往。
同样的,对于Raj,心底是浓浓的酸楚、深深的尊敬与淡淡的欣慰……总是不禁自问:到底是一个怎样积极、善良而坚强的男子,才能像这样爱着呢?
记得影片里,他对三个少年说过这样一句话:“在那时如果我没有爱上她,那么她可以活得比我长!
但是爱情里面没有如果,所以,这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尽管彼时他是含笑说出的这句话,然而这样的领悟却需要挨过多么漫长的痛苦才能得出?
你深爱的人,因为你的爱而不得不在父亲与你之间做出抉择,并且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多么巨大的打击啊?
一定也曾痛不欲生吧?
我甚至能想象曾经那无数个凄凉的深夜,你是怎样念着“megha”的名字,任凭旭日东升偷换月斜星黯;当冰冷的阳光刺痛哭红的双眼,才惊觉又开始了浑浑噩噩、了无生趣的一天……——多少人就是在这样的绝望里辜负了爱情的美好!
然而你究竟是最懂得爱的!
所以你挺过来了,是不是?
对于爱情的坚信与依恋到底打败了你的懦弱与畏惧!
所以即使再痛,你也要选择面对而非逃避,是不是?
你看到了Megha的怜惜与不舍,你读懂了她的矛盾与无可奈何——所以你意识到自己身体里从此肩负着两个灵魂的梦想与希望,你只有活得加倍的幸福、加倍的精采才不辜负Megha的深情,是不是?
于是,我们看到了后来的你!
已逝的爱人在你的理解与思念里获得重生!
从此,她的灵魂与你的深情合二为一!
把她藏在你心灵深处,她的生命在你的生命里获得延续!
世上再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将你们分开,生死造成的距离在你的爱里获得了平复!
所以,无论别人怎么看,你都是快乐的,对吗?
当你终于将朱砂抹在她的发间,让她成为你的新娘,你是由衷的欣喜的,对吗?
当她终于带着结婚项链一手挽着你、一手挽着父亲漫步在晨光之中,你是由衷的满足的,对吗?
即使在旁人眼中你一生孑然一身,但在他们看不见的内心深处,你其实从不孤单,对吗?
只是,到底忍不住为你心疼!
这样的人生、这样的爱到底还是太过辛酸了!
看着你浅浅的微笑,含泪的双眸,终究还是不禁希望你拥有的,不过是最平凡、最实在的红尘伴侣。
为你煮饭持家、同你结婚生子!
然而……那个最熟悉不过的温暖笑容里,你,牵着Megha的手,向我,轻轻摇摇头……
很有特色的一部电影。
首先,数个节日的歌舞场景很有民族风味。
呵呵,现在国产片已经不多见了;其次,一波三折的叙事方式引人入胜,老师的身份和过去呼之欲出,迥异于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局,甚至于能猜到情节的,亦或是只注重特技而剧情乏味的片子;其三,波折的剧情催人泪下,强烈的对比引人深思。
学生的三段感情和老师的参差交错。
四段感情的曲折,三段感情齐头并进,过去与现在交错呈现。
这种叙述上、时空上的交错与故事结尾的最终汇合形成一种强烈的震撼效果。
四段感情共同反映的是印度的现实生活,而唤起的却是我们能够感受到的跨越国界的柔情甜蜜和萦绕不去的酸楚。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挑战,看到了真爱,也看到了一种理解。
细想一下,其实,所有的冲突都源于一种追寻。
亦即在于,你究竟想要什么?
因为不了解,所以才会错,才会在事后后悔;因为了解,所以才有那份执着和坚持。
而这种执着和坚持往往不是单向的。
影片最感人的,除了琴盒打开那片镌刻着爱的誓言的树叶犹在,学生庄重敬礼那一幕,就是结尾两个男人流着泪的拥抱。
可以说,这是老师带领学生努力争取,加之校长已故女儿之前的努力而共同获得的一种双向的理解。
爱没有如果,所以不该有任何遗憾。
学着理解,才能学会体谅。
喜欢印度,喜欢梵文,喜欢瑜伽,总之与那个国度有关的许多都喜欢,我是那种比较习惯和稀泥的人,第一次如此清晰明确的知道有所喜欢,这种感觉新颖,恩,还不赖啦。
对影片,是那样的唯美然我差异,男士的潇洒让我心仪,女孩的真挚善良美丽让我惊艳,舞曲的动感温馨让我流泪……在这里每个人都骨血分明,故事简单,不由地又让我惊叹于其表达的形式内涵
这是一部比较老的片子了,大学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部电影,当时就很喜欢里面的爱情故事,断断续续看了很多遍, 感觉每次看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东西触动到自己,我之前认为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传统与开放,冲破固有壁垒鼓足勇气追求爱情的故事,但随着不断地深度学习,尤其是最近因为《爱是一种选择》这本心理学书,让我对电影里的人物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可能有很多不足,表达不够深入(因为不是专业心理学专家),今天终于动笔,想写一些自己的感想: 1. 校长是不是拖累症?
最近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籍,讲了一种心理疾病,叫做拖累症(对人、行为、事物的沉溺),意思就是希望通过控制外在的人、事、物来控制内在的情感。
我觉得电影里的校长很大可能是拖累症患者,因为校长沉溺于工作,对女儿其实并没有很关心,但在生活上很依赖(沉溺)于女儿的照顾,只活在固有的生活状态里面,不愿改变,当被告知女儿谈恋爱了,立马将男生退学,这是一种很病态得依赖态度。
按照我浅显的心理学知识,我认为这个校长是拖累症患者,常规拖累症患者治疗是需要通过重面过往痛苦的经历,撕开伤口再通过引导治愈,看剧情我觉得后来校长的病是有被治愈的。
2.女儿是被谁害死的? 同时因为父亲的不同意,自杀身亡,让我也是一脑门的问号?
不得不受最近心理学书的影响,我不得不梳理下女儿的经历: 女儿母亲去世很早,父亲其实对女儿的关爱其实并不是很多(从连生日都不记得可以看出来),这说明女儿从小“储爱槽”并没有被爱灌溉,同时女儿在家里承担了很多“母亲”的职责,即照顾家里的父亲,做家务活等,而这个过程也是她输出爱给父亲的过程。
这让原本少的可怜的储爱槽,变得更加枯竭,当遇到一个爱她的男生出现,不断地输送着从小就缺少的“爱”时,让这份"爱情“变得不可或缺,就像一根救民稻草一样,而父亲的阻挠,让女孩萌生了自杀的想法。
女生的缺爱其实从另一面来让我觉得,她本身的人格可能是不健全的,女生是在依赖男生给与她一直缺少的“爱”,这让我觉得这种爱情也是有问题的,是不健全的,如果按照理性思维,男生的空间将被女生占的慢慢的,没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3.爱情的思考 我反倒觉得三对学生的爱情更加真实一些,大家都有自己的喜欢的人,从喜欢到爱上,其实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当初因为漂亮的喜欢,到因为挨打的拒绝,到后面的道歉,到因为跳舞俩人的相互了解接触,最后约会在一起),在这期间是需要接触,通过不断地接触了解对方,才会爱上对方吧?
爱情一定是要一帆风顺吗?
一定要波澜频起吗?
我认为都不见得,如果让我描述爱情是什么,可能我也答不上来,但是看到三对电影里的爱情,让我更加向往自己的爱情了。
一直都认为说起民族舞蹈,印度在世界上都能排上很靠前的名次。
而提起印度电影,没有一部不是有歌舞做魂,故事为骨架,建构起来的,最喜欢印度歌舞中的因素糅合,简直是天衣无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慢慢的深入进去,才会获得成功,虽然这部影片吸引我的不单单是舞蹈和歌曲,还有那个激动人心的情节和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看过影片的歌舞之后,满脑子里面已经不再有完整的情节存在啦啊哈哈哈看了又看,看了又看啊,非常值得欣赏,让歌舞带你走进已段感人的爱情和友情吧!!!
虽然我实在受不了校长大人额前那一抹惹眼的朱砂红,这个故事还是真真切切感动了我。
故事中一共五段爱情,主线是沙鲁克汗和校长女儿,延伸开来三个学生的,小店老板是来打酱油的吧,不过也挺搞笑的。
影片中后段才发现,校长女儿么噶哈也是《宝莱坞机器人之恋》的女主,难怪那么眼熟,这部里更本色自然一点,《机器人》里眼妆过浓,再被柔光那么一打,眼球都是白色的稍稍恐怖,当然还是大美女一枚。
音乐超级动人,现在犹在耳边回响,那种冲破一切顾忌与束缚勇敢去爱的悲壮与热烈啊。。。
里面的四个女孩,觉得最漂亮的还是校长女儿,五官很精致,再就是温婉娴静的拉恩卡(军长的媳妇),其次是可爱美丽的爸爸是个小胖子的那个,跳健美舞的身材好,但绝对是最丑的了,和她搭的男主也是最不入眼的,哎和小寡妇好的那个男主,最高,也最帅,是不是混血儿呢?
长得很欧美范啊,很handsome。
看后才知道,原来音乐老师是沙鲁克汗演的,《宝莱坞生死恋》还没看呢,这部先来热热身,呵呵,演技很好,相貌也很绅士英俊。
原来是印度的电影巨星,不亚于阿米尔汗,早有耳闻啦。
3个半小时,这不能称之为电影了啊,纪录片的长度了吧。
比《未知死亡》都还要长,可是怎么办,很好看,除了大段冗长的歌舞让我不得不快进跳过。
影片最感人的除了琴盒打开那片镌刻着爱的誓言的树叶犹在,学生庄重敬礼那一幕,就是结尾两个男人流着泪的拥抱。
让人会心一笑,或是眼眶湿润,好的电影就是有这样一种魅力。
爱没有如果,所以不该有任何遗憾。
这个电影有可能是我看的次数最多的一个电影了,电影里面的人物性格,我都非常喜欢,几对情人都是不同的性格,但是各有特色,而且颜值高,非常有cp感!
最喜欢可安和克拉恩,一个是酷帅男孩,一个是温柔的小女人,而且可安也太仙了吧!
她是我见过穿旁遮比最仙女的女孩子。
影片洋溢这浪漫的气氛,再加上歌舞,就更有童话故事的感觉了,喜欢这种类型的一定不要错过。
老板卡克吉和裁缝店女老板的爱情是那种打情骂俏的喜感爱情,老板娘伪装得像个母老虎只是为了隐藏一颗喜欢卡克吉的心,这就是傲娇吧,他们两个简直是本片最大笑点!
萨米和撒恩居之间的爱情最甜了,从小到大的青梅竹马,猜不透也不敢戳穿的暗恋,这就是青春!
怪不得卡克吉看到他们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时候感叹他知道了什么样的人才该在一起,因为他们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一个热诚内敛一个娇俏活泼,在一起简直太暖了!
这个电影最出色的就是展示了不同爱情的模样,但是都是最值得让人回味的,一遍遍看着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恨情仇,感情真实才是最动人的,除了怦然心动之外还没有一部电影可以让我看这么多遍的,有可能这个电影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美”本身吧,人美,情更美,给人带来是美好的,如沐春风的感觉。
每当看时候内心是喜悦的,看着美好的时候心也是充实而快乐的。
对于有点艺术感追求唯美的同学,里面不同形式的舞蹈也各有特色,与人物性格融为一体,这个也十分的出彩,反倒感觉老师和师母的爱情存在感比较低,虽然是电影的主线,我主要喜欢的就是三对新人的爱情了😂可惜百度过这些演员也没有后续电影了,尤其是演寡妇的普瑞蒂何佳妮小姐姐,有可能电影没有在中国上架吧,温柔大方美好而不自知的少女,还有娇俏可爱调皮又有一些小脾气,都是女孩子最美好的样子啊
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仇恨,即便如此,心灵还是充满爱的,勇往直前,去告诉全世界吧,没有人可以阻止故事的发生电影一开始就是三个主人公来到非常有名的古鲁酷院校,而这所学校的校训也是极尽苛刻,其中一条就是不准学生们谈恋爱,因为这会使学生们分心,无法专心学习,一旦触犯校规就会被开除并且再也不会被别的学校所接受。
三位主人公却偏偏在这时都有了心仪的对象,却也被迫于校规而只能远远观望。
不久之后学校来了一位音乐老师,在他的影响下三位男孩也是与他们心爱的女孩有了频繁的交往。
校长有所察觉时也是极力阻挠,而音乐老师也正是揭开身份,原来他就是当年被开除的学生,由于他和校长的女儿恋爱而被学校除名,校长的女儿也因此自杀,自此之后校长就变得非常冷酷。
而这位神秘的教师回来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校长这些年的做法是错误的,要去感化他,让他不再这么固执下去。
电影的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的,三位男孩也是和他们想要守护一生的爱人在一起了,而古鲁酷的校长也终于解开多年的心结,释然了,也知道自己不适合再管理这所学校,将管理权交给了音乐老师。
爱是可以改变很多事情的,爱带给我们的是快乐,是希望,就像电影里有这么一句话“爱就像生活,不是常常都这么容易,不是常常都可以带来欢乐,但既然我们还继续生活下去,为什么不继续爱下去呢?
”
什么样的人生可以称得上精彩呢?象蝴蝶一样舞着奢华的舞步算得上吧.最开始认识这部电影是源于一支mv《为何新郎不是我》 ,那时候刚过完春假回来,朋友热情的推荐,便找机会下载了看,然后才知道郭富城号称亚洲舞王,这牛皮不是那个懦夫有勇气去吹的,而平时电视文艺节目上看到的集体舞蹈更加是小巫见大巫,以后怕是再也看不进去。
宏大的场面,整洁的动作,简单的表达,飞扬的伴奏,而且,而且印度电影里的女主角都漂亮得让人把眼睛都看直了,而这部电影里,有三个女主角,ashley扮演的校长的女儿,虽是配角,其光彩对于任何一个主角都是不遑多让的电影的情节并不复杂,可是我说,我们为什么非要自找苦吃,简单点不是很好,中国人似乎有这样的恶癖喜欢把复杂当作高水平,所以一句话可以讲清楚的,我们要先拐几个弯,这叫含蓄我不清楚为何这样一部各方面都很出彩,剪辑,舞蹈,音乐,摄影,结构,在豆瓣里面竟是会如此的默默无闻,很是奇怪,好像这里面更多的朋友对欧美的东西更加的感兴趣,这未免是一种遗憾,印度的电影还是很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尤其是其歌舞片,在这个美国大片大行其道,各国纷纷仿效的时代,能坚持着自己民族的本色,能把世界的观点放在国人的观念之后是不简单的,也是值得我们国家的导演们去思考的,借着文艺的名义用中国的电影资源拍外国人看的电影合适吗?
在这里抛砖引玉,《宝莱坞生死恋》,《大篷车》,《海誓山盟》,《奴里》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留着在合适的心情那出来享受
八百标兵奔北坡~
不是一般的长啊,不过确实不错
“阿凯苦力猴亚猴奔 抵达鲁公bia猴打黑 给谁给轰bia欧亚那诶 bia里给谁猴打黑”
因为《女友嫁人新郎不是我》这首歌去看了电影。。。我想说。。。虽然很感人。。。但是最后响起主题曲时。。。我还是脑补了ACFUN的空耳字幕然后恶俗地笑了。。。。。
三个半小时的电影,跳舞占了2个小时。很经典,特别是那段在大陆传唱很多年的《女友嫁人了新郎不是我》的mv
三个小时的歌舞,三十分钟的电影,真的太长了......但是中间那段开舞会的歌舞确实是精彩,歌曲太有代表性了。不得不佩服印度人的能歌善舞。
印度神曲《新娘嫁人了新郎不是我》(Aankhen Khuli)就是出自这部电影,沙鲁克·汗(35岁),艾西瓦娅·雷(27岁),此片故事类似于《三傻大闹宝莱坞》
从一首歌找到了这部电影。极其墨守成规的学校,为爱牺牲的人。
看过的最扯电影没有之一。太长了…我觉得学生那三对实在是太作了…特别是喜欢上那个已经结婚的那个,最后的那个自由来的也太容易了吧…歌舞部分太多了,而且已经过世的那个姑娘的歌声…我实在是受不了,实在是太难听了…还有音乐老师,也就是男主,编剧编的太作了,演技也太浮夸了…
全程唱唱跳跳,好玩
把片子弄得这么长而不会闷,确实是印度人的本事
唱了那么久的《新娘嫁了人新郎不是我》,终于找见出处了。因为有那首歌,我总以为三对至少有一对是BE或者走了相关剧情吧,谁知道那首歌跟剧情根本没关系……校长很莫名其妙地就不让人谈恋爱,按说学生都至少20了也不是早恋了啊……三个半小时你起码带一句他的亡妻走了之后他心如死灰吧,没有,就是不准大家谈恋爱,女儿都因为这个死了,她男朋友还回来温暖老头子的心,印度人的愚孝我是真的不懂。两小无猜那一对儿,人家本来的男朋友也没做错啥啊,泳池派对把人扔水里就委屈了我的天,强行被下线。一所整天锁着门的男校居然没几对儿小基佬,谁信。
艺术将纯观念诠释得这么淋漓尽致,真是佩服!
居然看完了三个半小时的电影,还是宝莱坞style,幸好有倍速这样东西,神剧。btw,豆瓣现在的分有点看不懂
啊K酷里呼呀呼奔!
我就是为了中间那段歌舞看的 🌝
原来就是个阿三山寨版的死亡诗社,男主小提琴拉得太假了吧……真的是太拖沓了,三个小时左右足够,剧情并不复杂,起承转合表现地很唐突草率,
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原型吗?太长了,歌舞美,看不下去。主题说明:我们才不相信什么绿鹅呢~!
我觉得和三傻很像 可能三傻模仿了这部片子,和三傻相比,三傻更细腻更宏大一些。
几段爱情真发展起来反而生硬,落俗又过时,没有之前暧昧的时候好,特别讨厌vicky,长得丑又油,全片的精华都在啊开库里猴亚猴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