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差的白夜

Белые ночи почтальона Алексея Тряпицына,邮差的白色夜晚(台),Belye nochi pochtalona Alekseya Tryapitsyna,The Postman's White Nights

主演:阿列克谢·特列比斯特恩,Timur Bondarenko,Irina Ermolova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14

《邮差的白夜》剧照

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1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2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3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4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5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6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13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14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15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16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17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18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19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20

《邮差的白夜》剧情介绍

邮差的白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起用大量素人演员,故事剧情建构在片中演出者的真实人生上,但写实之外,导演更点入了许多神奇超现实的荒诞色彩,夜晚现身的俄罗斯蓝眼猫,缓缓升空的火箭,包含诸多暗示和寓意,搭配壮丽湖泊及美如人间天堂的村景,使得电影中处处充满诗意和平静,被喻为该年度威尼斯影展最大惊喜。 俄罗斯北部一座与世隔绝的岛上,一名驾驶着快艇穿梭于湖中的邮差,便是村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办法。尽管湖的对岸就是文明世界,村子裡的人们仍维持这最简单纯朴的自给自足生活,村里没有政府机构,也没有社会救助和就业需求,邮差成了他们和外面世界沟通的唯一桥梁。每天邮差送信到每一户人家,和不同村民聊这不同的闲话,他关心独居的酒鬼老人,更暗恋着这里的寡妇艾瑞娜,经常照顾她的儿子。然而,艾瑞娜却选择带着儿子到城市工作,而快艇的马达也被人偷了,无法正常工作,他生活的存在和意义被打乱… 影片导演荣获第71届威尼...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常在你左右量产型璃子-最后的模型女子的人生组装记-战时冬天她的气味三十极夜相见恨晚神秘世界历险记3飞鸟诊所今天也下雨21克拉飞虎队谍战沙堡咖啡间疯云第二季使女的故事第一季银之匙龙之心4:心火之战聊斋新编之辛女子武士时代:为统一日本而战我爸爸是反派摔角手继父回家杰克医生低潮功能失常的猫波尔达克第二季一纸婚约老少拍档内裤队长读心术无间归途爱情三部曲特种保镖

《邮差的白夜》长篇影评

 1 ) 吾心安处是吾乡

列奥伽是一名光棍邮差,他驾驶着快艇沟通着科诺泽尔湖畔一座与世隔绝的岛上村庄和外界繁华的联系。

除了信件、养老金之外,他还为居民们捎带一点面包、灯泡、药膏等生活必需品。

居民们过着威士忌红茶、打渔农耕这样纯朴而又艰苦的闭塞群体生活。

除了收音机和电视里播放的节目声,以及居民们简短的对话声,这里的一切仿佛都凝固在科诺泽尔湖的宁静之中。

科诺泽尔湖,碧蓝的,静谧的,不动声色。

当面对它,让人体会到,寂静拥有覆灭任何繁杂的力量,它剥掉生活披给你的外衣,地位、角色;它释放生活下给你的圈套,欲望、攀比;它弱化外界所有的声音和策动力,而你却发现自己灵魂依然无法随之静止。

如《邮差的白夜》中退伍老兵所说,“我的灵魂总能感受到阵痛,一直如此,那是我心中永远的痛”,生而为人,总在品尝着淡淡的彷徨、焦虑和忧伤。

退伍老兵:“我不懂我的人生为什么永远需要忍耐。

在军队里时想,退伍后就能体验真正的人生了,然后就是现在这个见鬼的样子。

谁知道呢,总会有什么东西在地平线另一边的某个地方,那里生活是紫色、红色的,美好的,但一旦你靠近一些都是一样的晦暗,就像有时候你躺着,突然悲从中来。

是的,无论是身处科诺泽尔湖畔,还是武陵桃源、魏晋竹林,相信在某个夜晚,依然会有人仰望星空追问“我是谁”,思索人生存在的意义。

这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身份认同的困惑,这种困惑是在自我文化属性确认中因找不到归属感而产生的身份焦虑。

而这种焦虑对于因20世纪90年代,承载着太多理想和梦想的国家瓦解而备受伤痛的俄罗斯人民而言更加深刻。

影片借对村民安娜凯帕斯汀思的去世,追悼了被摧毁的民族信仰和时代记忆。

“整个科诺泽尔湖畔地区都处于巨大悲痛,安娜凯帕斯汀思的离去不仅是她个人的离去,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这个时代被称为社会浪漫主义时代,这个时代随着它尊贵的代表人物安娜的离去而结束。

这个时代的人民有着勤劳和诚实的品质,他们经历了集体主义时代、机械时代和战争时代,对他们来说对世界观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取得胜利。

面对历史伤痕,人们需要对新的胜利和对新生活的盼望,克里姆林宫当然也清楚这个道理。

自1991年以来,克里姆林宫将发展核武器、航空航天事业作为彰显国家实力、提升人民幸福感的方式,并沉迷于这种皇帝的新衣中。

但俄罗斯人民始终抱怨“俄罗斯的形象总是优先于现实”,“国家发养老金,商店也有东西卖,可还是焦虑”。

影片中酒鬼大叔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你得到过什么吗?

那些声称什么都懂的人其实最无知了,真相都是不为人知的,一切不过是幻像而已。

”当一个国家没弄明白它产生的理由、成为谁的家园和庇护所,以及它未来的目标是什么的时候,它所自谓的先进、强大,不过是影片中那一幕看似滑稽却耐人寻味的画面——“陷入迷茫惆怅的邮差和退伍老兵背后,火箭升空”。

火箭发射成功对于科诺泽尔湖畔居民而言甚至不如电视里孤儿回到养育过自己的孤儿院任教的新闻感人。

过往时光,美好也罢、伤痛也罢,都是现在的故乡。

不回望故乡的现在只能如孤儿一样漂泊流浪。

人看似生活在当下,却生活在历史延续之中,过去经历的每一刻、甚至是祖辈记忆构成了现在的自己,社会可以转向、政体可以变革,但是个人、国家的历史记忆不该前面否定、更不该抹去。

影片中邮差大叔总是不经意地追忆过去的鲜活瞬间,比如回到早已破败废弃的学校,回想起曾经高唱的爱国歌曲和课间嬉笑打闹的场景。

比如带着小男孩提姆卡去丛林探寻儿时神话传说中的妖怪。

邮差大叔也在一次次与记忆中的生活擦肩之后,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留在科诺泽尔湖继续做邮差,与依赖他的人共存才是他归属感的来源,这正是快被时代进步法则所遗忘的“成员共同”的俄罗斯传统精神。

一次快艇的发电机被偷,邮差面对无法为村民们邮递而焦急,即便邮局主管、亲戚、军队长官都不以为然,但他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邮差要比多少自以为高级却找不到自身意义或者做着无意义工作的人拥有坚定的内心呢。

影片通过邮差大叔的选择,对这种个人存在与集体存在相互依赖的价值观表达了赞许。

也许正视、重拾传统价值观才是疗愈人们内心、唤醒前途希望的魔法吧。

———————————邮差:“提姆卡等你长大毕业了当邮差吧。

”提姆卡:“很快人们就不需要邮差了。

”邮差:“不可能,人们永远需要邮差。

”提姆卡:“谁需要?

你说过没有人现在还会写信,都上网了。

”邮差:“那又怎么了,邮差又不是只会送信,你不能上网发面包吧?

没有邮差谁会来这里?

村庄也将不复存在了。

”酒鬼:“等我们都死了的时候就没有人需要了。

”邮差:“我们不会全都同时死的。

 2 ) 邮差的白夜

开头苍蝇的嗡嗡吵闹,结束火箭发射的悄悄无声,不太整洁的屋子,印花的床单被套,绿色的门框墙面,想想也是热爱生活的人;被偷的发动机,戒酒两年也没为失了谋生工具的苦闷而破戒,转而为无依老人带土豆,为暗恋对象买贵的药,总有好心熠熠发光,秋天的湖上,与村里人的和解,老人小孩和邮差,都是邮差的白夜写照。

 3 ) 今日俄罗斯一种错乱的美学体验

Where this music should be? 群像电影 几乎没有演技可言 it is the air or the earth, it sounds no more? The Tempest, Shakespear 然后 地下的火车 嘈杂的音乐 天上飞的火箭 驶向远方的小船原来都在无法确知的静谧之中了 邮差作为一个outsider 却被这种静谧吞噬了 人就是人民 境遇是我们的生活被包裹在层层的关注中 层层的视觉 电影是一种暴力的屠杀行为导演带着观众 最终杀害了所有人包括邮差 声音在落幕时响起 原来这是电影完美的疏离和对观众的拯救嘿 这不过是电影呢 他们不过是表演呢 嘿嘿 ---本来是一场真人秀 配合着落幕后嘈杂的娱乐节目和电视声道- - - - -但是最后一幕 所有人坐在船上 心照不宣的 数落着自己的焦虑时也许导演 隐晦着说 今日俄罗斯的混乱 迷茫 和焦虑 在后苏联时代蔓延依旧亦或是Emily Dickison的那种隐士情怀 与宇宙的空旷接近中所产生的焦虑

 4 ) 个人的命运与历史的进程

可以说是相当小众的电影了。

镜头绝美,几乎每一帧都堪比特列季亚科夫画廊里的油画。

看得出,导演对这片土地、这些“小人物”的命运,倾注了足够的关怀与热爱。

小岛村的凋零,何尝不是俄国自己的缩影?

苏联解体后的惨状,虽然无论是爱沙尼亚的《极乐迪斯科》还是我国的历史纪录片都已经讲得足够详细,然而也许因为不是俄国人自己的作品,所以似乎还是给我一种隔靴搔痒之感。

直到看了《邮差的白夜》,我突然感觉到,那些俄国大爷大妈跟我说的那些对苏联的赞美,以及因为他们当下生活产生的抱怨甚至痛苦,还有我很多俄国同学那些实质上与西方青年无异的思想与做派,一下子就这么和电影里的那些点点滴滴重叠在了一起。

苏联时代的学校,以及学校里那段回响在会议中的悠扬歌声,是包括邮差在内的成长于苏联时期的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而破败的村庄、因为被背叛、被出卖而不得不陷入尔虞我诈的原本淳朴的村民,又何尝不是俄联邦贫富差距悬殊的缩影?

没错,一个的奋斗,既是个人的命运,也是历史进程的一部分。

苏联解体这个历史的进程,说得中性一点就是给包括前苏联国家在内的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给他们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而这个伤害,今天仍在继续。

想起自己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正是新冠疫情最为严重、不得不宅家隔离的时候。

是啊,历史的进程何时又曾远去?

我们将走向何处?

世界又将走向何处?

我们愿走向何处?

我们又希望世界走向何处?

而我这样一个渺小的人,在历史的洪流中又能做些什么呢?

希望我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

 5 ) 从普利什文开始

1907年5月,普里什文用了三个月时间在俄罗斯北部和挪威极北地区的“漂泊”,写了札记《有阳光的夜晚》,即白夜。

有阳光的夜晚7.6[俄]普里什文 / 2017 /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个俄罗斯北部的村落,人烟稀少。

太阳几乎是不落山的,可以一直看到亮光。

夜里十一点,太阳一点点昏沉下去。

越往北,太阳停在地平线上空也越高,半夜里也照得越明亮。

“有时候你醒来,好久都弄不明白,现在是白天还是夜里。

尤哈带小男孩去森林小溪,讲水妖奇奇莫拉的故事,把小男孩吓哭了。

这段太精彩了!

1907年,当地人告诉普里什文,至今北部有些地方信的不是宗教,而是“妖怪”。

可怕而有趣的故事有:“冬天天上闪烁着火光,地上地穴洞开,从棺材里走出妖怪……”

飞来神笔

应该是一条鲑鱼俄罗斯北部有很多珍贵的鱼类。

因此捕鱼是当地人谋生的手段之一。

电影中,由于政府禁止捕鱼,引发了争执、困苦甚至绝望,是生态遭遇破坏的反映。

普里什文来到北极圈的高山湖。

当地的姑娘用刚捕的鲑鱼煮汤。

“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生活,篝火上烧鲑鱼汤的生活。

这就是我们孩童时寻找的那妙不可言的自由生活!

在湖畔等着喝鲑鱼汤真好!

”普利什文的这段话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男孩抽烟的这个片段。

童年的美好与大人的忧愁,集中体验在一个孩子身上,宁静的湖面每天见证着怎样的矛盾与不安。

这只灰猫是真实的吗?

村子里没有猫。

斑驳的记忆,渐渐逝去。

普利什文遇到了远离现代文明的拉普兰人,他们捕鱼为生,淳朴善良,与世无争。

“当地人普遍认为,这个民族在退化,会绝种。

根据他们孩童般的笑声,我觉得,他们一定会退化,绝种。

因为成人不是这样笑的,而孩子难道能抗争?

”这个结论透着无尽心酸,而电影中已经听不到这纯真笑声,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退伍军人的抱怨、嗜酒成性的老人……而火箭在不远处发射升空……这北方大自然依旧令人心动,它“之所以令人激动,之所以令人思念,是因为它深藏着远古的豪迈,死亡紧靠着绿意的青春,窃窃私语,不舍分离。

”影片最后,邮差又回到村落,一切像没发生一样。

毕竟,无论好天气还是坏天气,无论谁离开,会不会回来,白天依旧来临。

 6 ) 年迈老人们靠着养老金苟延残喘

发动机被偷,原本稳定的生活就增添了诸多不便。

跟姐姐借的钱还没还,喜欢的女人去了镇上,一个人在小岛当邮差也并没有多受人尊敬。

火箭升空,社会进步,但是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好转,衰败的学校建筑,昔日热闹辉煌不再,孤寂笼罩,尘埃遍布。

信件和报纸不再被人需要,邮差正在被时代抛弃,村子里的老人也会越来越少,年轻人都去镇上了。

面包酗酒大叔抱着潮湿木头回去烧,他的时间大部分是不清醒的沉溺。

个人的得失只有自己关心,时代的进步有更多人津津乐道。

它让我想起外公的村子,过年参加外公老友的葬礼吃席,他的朋友邻居越来越少,以前经常串门聊会天,现在都没有什么熟人在附近了。

村子和村子里的人都老了,学校也长满杂草不再被需要,只有老人还在这过着不变的生活。

他们被遗忘,在角落里自生自灭。

社会的进步并没有让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他们按照以往的习惯孤独终老,在广播和电视的陪伴下度过一个个孤寂寒冷的夜晚。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照顾着自己,安排所有事,自给自足,没有物欲,和树一样固定在这里慢慢衰老。

 7 ) 邮差的白夜

春夏,绝美的俄罗斯外景拍摄,仿佛列维坦笔下的纯净幽蓝的大湖泛起层层涟漪,村民们的日常拙劲十足却死水无澜。

生活不在别处,对生之梦的幻灭感却无孔不入。

寡妇,醉鬼,退伍老兵,调皮男孩,所有这些人有年金,有生活保障,但他们不快乐。

邮差是一条线索,将故事串联起来,但在火箭悄然升空的现代社会,古老职业(象征性的脐带)也变得若有若无。

谁偷了发动机?

只能在梦中回顾童年记忆,神秘的蓝猫在黎明的光影里起身离去,每天,一双历经风霜的脚踩在同样花纹的地毯上,重复的诉说。

他人视角的生活在画里,内心体验被习以为常解构成活在平面里。

 8 ) 邮差的白夜

开阔壮美的俄罗斯北部小岛自然风光,营造了隔绝的村庄生活,生活节奏的缓慢,村人与外界的联系基本是靠邮差男主的送报和信,而当船的马达被偷、暗恋的寡妇携儿搬迁,他的生活也随之出现了巨大的落差与变化,如幻觉中黑猫及拖鞋的消失,都令其不安而决定离开。

片尾村旁的火箭升空带来的无动于衷,结尾引用莎士比亚《暴风雨》 ——“这音乐是从什么地方来?

天上,还是地上?

”,也许村庄以后的改变会更加现代化与先进,但是从人物内心的安宁及相互关系的稳定却是无助的。

我们选择离开,但又往何处归去。

 9 ) 我们前进了与我们后退了

《邮差的白夜》(台湾译名《邮差的白色夜晚》)为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赢得了第七十一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本片更为誉为该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意外惊喜,顶着如此耀眼光芒的电影于4月17日在台北上映,在联系起北京电影节的参展观影票动辄秒光的状况,根本冇不去看的理由!

但事实上本片相较前日《金橘》更为质朴收敛的气质给予我的观影体验可谓“昏昏欲睡”,导演不厌其烦的展示身为邮差的男主角在给岛上居民送物品时的琐碎对话和生活碎片,几乎构不成戏剧冲突的联系,但随着日复一日的展示,邮差及岛上居民们的性格、单调乏味生活、某种与世隔绝的被放逐被抛弃的荒凉气氛逐渐浮现眼前,他们毫无作为,只想自给自足,即便要求如此之低,却也慢慢遭受到政策的欺压和外来者的入侵,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更击碎了彼此的心,孤岛代表着人们出世的渴望,但在这个世界,即使已毫无用处,只要你想活下去,就必然逃不开互相伤害,出世的愿望便永不可能达成。

本片大量启用素人演员,却在导演的调教下个个交出影帝级的表演,导演的控制与启发能力令人佩服,虽稍显沉闷,但几处情节的设计,仍引人发笑,在临近片尾处,火箭升空的激动荣耀与岛上居民死水一滩的睡前镜头组接,传达出浓浓的无所适从感。

在心上人离去、与居民朋友发生冲突、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等问题之下,邮差面无表情的与岛上居民坐在船上,不知道前往什么地方茫然的看着远方,回忆已然荒凉的校园传来昔日的嬉笑声,戛然而止。

城市化进程加快、科技文明发达、交通工具的便利究竟给人的心灵上带来更体贴的关怀,还是越发冷漠的疏离呢?

 10 ) 《邮差的白夜》:不逝的白夜,多么苍凉

不逝的白夜,多么苍凉 看见“邮差”两个字,我们已大致明白剧情了。

俄罗斯的极地风光,一个邮差的日常,他与几个老邻里的琐碎、与一对母子暗生的情愫,有一天,为了孩子能够上学,女人离开了。

有些事物终将离去,有些事物却从未来临。

一部让人由漫不经心开始,渐入佳境,不得不从头再看的电影。

它让我想到木心的《从前慢》,想到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的另一部电影《邮差》The Postman (1997),你几乎不能相信,“邮差”的诞生——一个伟大“美国梦”的诞生,源于一个流浪汉的灵光一闪,而在《邮差的白夜》中,“邮差”式微了,除了时间,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一个特定的群落,一座孤岛,必然有着特定的属性。

电影为那些终将没落和消亡的事物唱响挽歌,美而哀伤——既然无力挽留,让风景停驻心间吧,像那不逝的白夜,无奈、苍凉…… 生活充满色彩,你却不能深入,它的本质是灰暗,就像一只蓝眼灰猫。

你的灵魂会为那些一闪而逝的类似灵感的东西疼痛,也许,只有麻木能带来内心的平静。

女人的情欲属于女人,你窥视,却不能分享;孩子是新生的时光,如此鲜活,飞驰而去是它的使命。

忍耐中,时间会隐藏、淡化、湮灭生命的热情。

美好的不可企及,是时代遗弃下的宿命。

美好自有它的去处——那些别处,那些够不到的距离。

当所有的人都不再写信,你可以在网上投递面包吗?

火箭升空之际,恰是背道而驰的一切陨落之时。

“这音乐源自何方?

是空气还是大地?

让乐声不再。

” ——威廉·莎士比亚《暴风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7fa25b010305h6.html

《邮差的白夜》短评

7.2单调重复的奔波送信,湖水倒映着死气沉沉的生活印记,远方火箭升空时代的进程不可逆,爱和被爱的都已远去,每日睁眼面对干裂的地板和脚掌何以维系?纯镜头记录真实可信,叙事的缓慢难以入戏。

3分钟前
  • 之晨
  • 还行

自然纯美的村庄,在静谧广袤的湖面滑行,丝绸般的涟漪,走走停停,与寡居的母子交往,神秘的猫咪,每日清早看着自己的双脚,日子就这样过了,未尝不可。结尾的火箭升空也是精妙的一笔。

8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从开头便突出一种往昔不可回的孤独感,尤其与世隔绝的岸边在一望无际的湖水衬托下,邮递员依靠信件维系孤岛与外界、人与人的关系,当他失去这个身份,或对这份职责产生怀疑,是否真的有存在必要,那份巨大的孤独是要掩盖很多事物的,摄影真美,素人演员也很自然

11分钟前
  • 理易封
  • 推荐

影博

15分钟前
  • 小牛魔王
  • 还行

他需要再三确认自己生活的世界是他所熟悉的世界,可突如其来的事那么多,多到他终于明白恐怕突如其来才是生活真正的常态。从描摹到叙述,举重若轻,不留痕迹。

18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真·屯子不咋大呀有山有水有树林儿 800

22分钟前
  • 于小狮
  • 力荐

这样的电影可以被一万个人吹毛求疵,可以挑出一千个“毛病”,可以被一部分人唾弃一百年,但是,它必须存在,就如在现代社会夹缝中艰难求生的邮差一样,即使终究会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过,但它所承载的那层看似浅薄实则厚重的意义却又万万不可替代。

25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SIFF@影城;永恒孤寂如漫漫白夜,瞠视拖鞋一幕反复出现,形成时间间隔和心理上的转化;灰猫乃意识产物,神秘灵动中见虚无荒诞;火箭升空,与地上似乎凝固的时空呈有趣且隐秘的对比;户外自然景绝佳,春夏的俄罗斯静美至极;离开又回归的个体心态折射整个民族。

3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补mark

34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还行

氛围片。对于摄影太讨巧的电影有点儿提不上心了。逝去的时代,隔离的生活,原生态的淡漠。

38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还行

镜头的活太多了,又是伪纪实视角又是主观视点的。切来切去磕磕绊绊毫无美感,而且色调真的非常的恶心..

42分钟前
  • 徐青杳
  • 较差

无与伦比的绝美自然风光,无比单调乏味的往复轮常。湖面上那一叶扁舟是行走着的孤独,地面上的塑料拖鞋才是他每一天的归宿。

46分钟前
  • 王兆屯坂本龙一
  • 还行

逝去的终将逝去,纵有再多的缅怀,平静终将被打破。

47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看俄罗斯电影的确是稀有的体验。风景很美,演员本真。然而故事所要表达的固然也部分捕捉到,但终归不会太触动心灵。乡村的没落,似乎都是一种通病。

52分钟前
  • 真昼の月
  • 还行

超現實色彩惱人。湖上至美,倒嫌不夠。監控器視角好。

55分钟前
  • 介意
  • 推荐

人配不上景色糟蹋了景色,一半弃

58分钟前
  • 水泥脑袋
  • 很差

形散而神聚。看似讲邮差的孤独,实则是把这种心态平移到国家和历史当中。破败的学校里回荡的仍旧是苏联的爱国歌曲,幽灵一样可观不可即的黑猫,完全脱离乡村背景而存在的火箭,还有不知道从哪儿出现的背景音效,所有这些带来人与人、人与人群、社会与国家、现状与历史的隔离。少见的使命感。

60分钟前
  • 圆首的秘书
  • 推荐

一个丢了交通工具的邮差,就像是这个与世隔绝的村落,彻底丢失了唯一能够周而复始的快乐,甚至是自己,乃至整个世界。他的紧张他的慌乱他的落寞从天而降,不着痕迹。#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1小时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时间侵蚀的村庄,春天的绿色与步步紧逼的荒草之对峙。不能得偿的情欲,灰猫指引的机械化时代幻梦,逗弄孩子的水妖传说,快艇于水面划开的长长波痕,以及注定眷恋垂死村庄的邮递员之宿命 ,全部随着升空火箭化为新旧世界交替的挽歌。“如果村子没了,还需要邮递员吗”“村子不会一瞬间消失的。”

1小时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一地鸡毛。好睡。(第1000部)

1小时前
  • 德鲁什卡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