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婚·风雨情

金婚·风雨情,金婚2,Golden Wedding

主演:胡军,周韵,李立群,王思懿,涂凌,杜宁林,李心敏,秦海璐,祖峰,吴军,张延,何琳,胡可,王艳,午马,姜文,刘昌伟,孙茜,朱刚日尧,白玉玺,王璇,唐唐,郑奇,马静,王锐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0

《金婚·风雨情》剧照

《金婚·风雨情》剧情介绍

金婚·风雨情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金婚2》故事仍开始于新中国火红灿烂上世纪50年代 。1958年,28岁的志愿军英雄营长耿直(胡军 饰)邂逅22岁的美丽女医生舒曼(周韵 饰),英雄美女一见钟情,耿直为与资本家女儿舒曼结婚,不得不忍痛脱掉军装,放弃大好前程;文革期间,缺少政治经验的舒曼时常使自己和家庭陷入危机,丈夫耿直为了妻子家庭,毅然舍弃政治前途;与舒曼结合使耿直人生从此改变,但耿直一生无怨无悔。舒曼对耿直的情感则经历着崇拜淡漠尊重到最后的幸福相守。他们从年轻到年老,从相知到相爱,从热恋到婚姻中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以及为人父母直至祖父母,从浪漫激情到温馨柔情到相濡与沫,携手走过浪漫传奇也充满坎坷五十年婚姻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哆啦A梦:新·大雄与铁人兵团强制执行五个太多家产大无畏屠夫十字镇香槟之力灵契镰仓物语Rematch驱魔人第二季沸点狗咬狗泰勒瓦千年之爱婉婉如梦霄珈百璃的堕落OVA1美少女的谎言第一季小镇春色ALDNOAH.ZERO第二季两居室当流星划过天际忘川茶舍之铸剑祭魂炊事班的故事3法医秦明之亡命救赎排球少年:列夫参上宝贝老板:返宝还童第一季大叔与少年兔子快跑摩天大楼

《金婚·风雨情》长篇影评

 1 ) 很疑问很疑问

被拉着看着这么些集,产生了不少疑问。

一个片子,打上一个金婚的标签,找来一男一女两个演员,演着一些家长里短的剧情,再夹杂着看一两次还行看多了都膈应的幽默对白,一拍就50集,是不是就以为一定会吸引爱看家庭剧的观众?

耿直这个角色是比较吸引女性的,但是他的可信度在胡军的演绎下显得不是那么高;至于周韵,实在是害怕听她念对白,光看人的确是个可人儿,但是,可不可以真的不要以演员的姿态出现?

至于广告的问题,这部剧绝对是一个跨时代的作品,见过植入广告的,没见过这么红果果地植入的。

演到后来,只要他们一有什么情节的变化,就在猜测是不是又要引出什么品牌了,能不能先不要夹杂剧情、直接一次把广告说完?

 2 ) 能不能别再糟蹋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

一部还算不错的电视剧,看到第六第七集就无法往下看了。

我不明白编剧是出于什么目的,不知道是不是思维惯式,还是迎合观众,要将南方来的知识分子(女主的姐姐和姐夫)描绘成这样的形象,却无限放大男主角没知识却高大全的形象。

说了这么多年的重视科学重视知识,可是为什么我们的电视里还是要放着这样轻蔑得表达对知识分子感想的电视剧,大家往往还乐此不比,觉得知识分子的形象就该是那样的。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影片中男主第三次换家(一位局级干部,换了这么多次房子,房间这么大,这个我们暂且不去说它。

)时说,“人家老季也分了大房子?

”“是啊,好歹别人也是个局级干部。

”看来,这位极为不想当官的老季医生要不是托得自己是位局级干部,估计作为知识分子的他也赶不上那趟福利分房。

看来编剧希望将有知识的人就和磨叽划上等号,希望将没知识但“大气”的干部就划为应该和崇尚的目标。

其实这样刻画的国内电视剧作品不算少数了,就不一一举例了。

类似题材的电视剧往往将知识分子尤其是南方知识分子刻画成“小气磨叽的小资产阶级”成了惯例。

但是问题就是都这么多年了,我们的编剧们能不能有所改变呢?

有所突破呢?

电视媒体的传播不是应该传送主旋律吗?

为什么我们尊重知识分子的主旋律的电视剧却很少在我们的荧屏中看见呢?

是因为我们的知识分子们的故事们不够精彩吗?

我想不是的,比如医届的裘法祖先生的德国生活(夫人是德国人,相濡以沫一生),国学届的季老先生德国生活也尤其精彩。

为什么我们的荧屏上没有见不到苏步青先生的故事,李国豪先生的故事,童第周先生的故事。。。

这么多知识界文化界名人的故事,这么多的资源,却没有编剧愿意去改编呢?

反复得使用着老题材,反复得改拍已经拍过的作品,反复使用着已经用得烂得让人乏味的桥段和理念,为什么却没有编剧愿意有些突破呢?

 3 ) 总算演完了!

电视剧金婚风雨情在济南新闻台热播,有幸我参与到了。

不过可以这么说,剧情,中规中矩很不中国人,浪漫有余,煽情多余,也许有些人的人生就是如此。

两个人很恩爱,耿直也确实耿直的吓人,但是却很浪漫,准确的说有些不像军人,也不像一个人民英雄。

倒是像个毛头小伙子,一个半吊子大学生,刚刚出场就放弃了继续从军升迁的机会,而选择与舒曼结婚并且转业到地方,某种程度确实很爷们,但也确实很小男人,像足了南方的小男人,目光短浅的看上去就是那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爷们儿,一点都不像一个出身北方的大男人。

但是懂得取舍也确实做得很好。

不过在那个时代,这是致命的弱点,大多数因为选择了女人,而且是那个时代出身很不好的女人,而可以幸福一辈子的应该不多见。

80年后谈恋爱才会如此决绝的,居然会在我们的祖父母辈那个年代所表达出来,我想这在当年一定很稀奇,为了爱放弃一切,这不是查泰来夫人,也不是浪漫的英国贵族。

一个出身草莽的大字没有一箩筐的志愿军战士,可以放弃戎装,但是为了女人而放弃“革命前途”有些让电视剧过度穿越时代与国境,有些不可理喻。

季诚可以是如此浪漫的,因为只有受教育的才知道如何表达浪漫,也才懂得这就是小资情调。

导演或是编剧几乎是把浪漫这样的气质强加给了耿直。

一个当年的革命战士到不至于像画册中渲染的铁骨铮铮和舍生忘死,但至少应该是刚强的有骨气的,是很硬的很倔强的,同时也是很不好说话,很不通融的,这几乎是那个时代的特色产物,例如离休所里面的老人,就是如此不具备柔软性。

而胡军演绎的那种男人,似乎没有经历生死,因为死过一次的人会很在乎一些自己珍惜的,例如军衔和记忆,石光荣有这样的激情,所以常常“自焚”但是胡军饰演的耿直没有,倒像是从英国或是那个欧洲贵族学校归国的绅士,例如英国病人当中的那个,或是走出非洲的那个丹尼斯。

定位不准确是硬伤!

过度美化当年的革命军人也是不准确的。

不懂芭蕾舞是对的,因为那就不是中国的,不懂留学受高等教育也是对的,因为这些在那个时代看来是离经叛道更是通敌卖国的。

很喜欢耿直与老战友之间的那种感情,没有过度渲染,有的是生死的交情。

老战友的楚建一口山西话很有喜剧效果,很幽默很给力!

胡军饰演的耿直,前半段很不错,后来逐渐老年,胡军似乎把喜剧给彻底颠覆了,不断的惊声尖叫,不断地怪笑。

我认为老年男子一般很沉稳,作为局长更加应该是一种官僚的嘴脸。

当然不排除我的先入为主,但是当年张国立的佟志就好很多,晚年那种脆弱,那种需要人常在身边的样子,的确看出来张国立做了功课,有生活,而胡军除了同性恋以外,再也没有获得突出的演技肯定。

需要补做功课。

祖峰很不错,演绎的一个神经质的医生,很脆弱,很小男人也很斤斤计较,计较为什么自己就和舒曼不能走到一起,悔恨终身的感觉。

不过个人认为,资本家大小姐出身的舒曼确实应该和季诚走到一起,因为同为南方人除了口味一样,更多的就是可以做到彼此协调,没有南北差异。

也就是说要不是那个时代,也许一个大小姐的确适合医生结婚的。

这也说得上来是一种门第的观念。

因为舒曼本身和身为军人出身的耿直无论各种地方都没有相同点。

有些人会说正因为没有相同点,两个人才会走到一起的。

可是事实中的婚姻很现实也很残酷,没有共同语言的男女怎么会走到一起呢?

也怎么会走的长远呢,祖峰的角色很不讨好,但是祖峰却演很出色的完成了,并且很生动的让人物丰满起来。

舒曼的饰演是姜文的妻子,说实话演技一般。

非常一般,更多的我认为如果可以的话,为什么不让秦海璐出演呢?

或者李冰冰,至少要一个会演戏的啊!

前面的金婚一当中,蒋文丽的文丽很出彩,本来到了第二部也认为会很生动的去注视另外一对夫妇的金婚生活,结果只听到了相当做作的南方普通话在无力的全是主人公。

我认为除了选美和结婚让周韵很吃香,我想更多的也就是在这个圈子当中有了姜文这样一颗老树做大雨伞,在姜文的圈子当中也许会很吃香,例如姜文会会找到郑晓龙,然后力荐自己的妻子。

因为找工作没有关系没有熟人确实不行,尤其是演艺圈,不然嫁给你图的神马?

周韵的演技怎么说呢,不是完全不获得肯定,而是从年轻到年老,从医学院的大学生到医院儿科主任都没有一个起承转合。

或者说完全都是一个样子,表情也还,有时候还走神,生气的样子和高兴地样子似乎都很木讷,或者这么说吧,演员或者是好的演员需要的是灵气,就是很有天赋,这是上天给的再加上后天锻造。

可是周韵真的没有,不大气不说,作为一个医生的哪种职业上的敏感也不专业。

儿科大夫的特有气质不足,虽说一种米养百样人,但是周韵的最大特色就是没特色。

相比较,秦海璐的护士和护士长之间的过渡,文革前和文革以及文革后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变化很巨大,演绎的相当成功,感觉人就是这么老去了,这么功利了,出卖丈夫获得文革期间的一切成功,牺牲别人保全自己的那种自私自利,以及到后来买基金牵连别人被骗时候的那副嘴脸再到做了外婆的苦口婆心,我想这真是影后啊!

至少会演戏,秦海璐饰演的角色很出彩,很要强,很功利也很婆妈,倒是这条副线不断的打断我欣赏舒曼耿直的婚姻,也不断的抢戏。

这会不会演戏不需要特别表现,一看胡军就需要再回炉,而周韵需要从中戏开始,也需要更好的导演调教。

显然,姜文面对心爱的妻子做到的只有护犊子,我看前半段的时候第一集出现姜文,我很欣慰的想起才看完的{春桃},那种赋予我的感动,然后看到他一出场,尽管明显老了,我都奔三了,何况他呢?

显然还是很会演戏,很引人入戏,结果不久就现实了,这个军长不再有了,这部电视剧就开始在平庸中走下坡路,尤其是后半段就开始荒腔走板了。

除了广告词比较多,就是为了广告而做出的一些刻意桥段。

金婚1里面也有类似的广告,但是毕竟好一些,也自然,但是这一部里面就多了很多,把原来的那种两个人和一个家庭的亲情给打断了。

故事吗,还是那么老一套,就是两个人相互厮守到老,而感情逐渐枯萎互相支撑变成亲情。

但是这样的质变需要的是量化的过程,也就是漫长的半个世纪。

但是总觉得珠玉在前,这部欠缺的就是孩子们的成长,舒曼似乎根本不在乎孩子,因为看到蒋文丽那种为了大宝忙前忙后的感觉,真是一个妈妈,相信每个父母都会为之动容,我也会言不由衷的说出来---可怜天下父母心,因为我没有做父母,所以不知道父母的苦,但是周韵已经有了孩子,却苍白的表现了一个母亲的角色,似乎只会谈恋爱,只会听音乐,就连对于医术不精的那种无奈表现的也相当的不专业。

我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角色,主线过于弱势,被强势的副线抢戏了。

就连小桃花等若干喜欢耿直的女子出现都居然那么璀璨和耀眼,当时看到的时候就像如果舒曼真如周韵所演绎的,那么耿直势必出轨,当然剧本不允许,把耿直对心爱的女人的忠贞表现的想一个女人,因为男人不会如此,精神出轨难道就不是出轨吗?

这比一夜情还可怕。

但是胡军表现的却像个大女人,不如耿直母亲这个角色精彩,还有就是玲子的出现,作为耿直的妹妹所塑造的那种铁姑娘也是相当的不错。

总结,整部电视剧就是为了周韵混个脸熟而使用一般精英去陪衬一个不会演戏的。

这里面内情不得而知,作为观众,我只好可以忽略周韵,并会抵制电视剧中所做广告的任何商品,例如某水饺,非常难吃。

 4 ) 人生好时光

五一之后,天气转得像秋天了,然后看了《金婚风雨情》,或许是因为这名字才对得起这飘摇的季节。

不知怎的,时光一去五十年,英姿飒爽的耿直同志就忽然老成这个样子了,我想这老的也未免太快了些罢。

说实话,对于编辑塑造的这个高大全的人物形象,我打心底里是接收不了他就这么“忽而老去”的。

人都害怕看到别人老,因为这也就在见证着自己慢慢老去。

这当间儿,突然想起刘心武写的一篇短文《人生好时光》,其中有这么一句:他一生当中的好时光,也就是写作爱好与才能得以施展喷溢并占据中心位置放射光芒的时间段,加起来不到十年而已。

我又不自觉地想到今天和66岁的朱老师谈天,回头想想他们那一代人,又有些潸然了。

他们这一代人的人生好时光,多半是从78年之后开始的,粉碎四人帮,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算算年纪,朱老师那时候也都是31岁的人了。

人说“三十而立”,指的就是这从“而立”到“不惑”的人生中最宝贵的十年吧。

再来说说这耿直的“人生好时光”。

若从他17岁入伍到28岁结婚算起,他这十年是在部队里过来的。

从列兵到营长,经历了淮海战役与抗美援朝,从一个没啥文化的大老粗摇身一变成为了知识女性眼中“最可爱的人”,无论如何,这在那个时代的人眼里这些年是可以算作“好时光”了。

也是,没有这些历练的经历,就没有后来的耿局长,甚至他包容、豁达、忍耐的性格也应该是那个非常时期所形成的。

28岁回到北京的耿直,因为这种性格被老军长亲自拔擢,也是因为这种气质让舒曼一见倾心,他的这“人生好时光”倒成了后半生的基石,可又是“不足为外人道也”的。

电视剧里呈现出来的,已经是是耿直28岁之后的故事了。

从28岁到40左右,这又是一段“人生好时光”,恐怕也是“人生最后的好时光”了。

对于经历过整个六十年代的的人来说,可能早就懂得什么叫做牺牲、奉献和死亡了吧,而与这些相比,那些貌似严重的“肉体出轨”或者“精神出轨”反倒像是调剂苦涩的作料了。

我总想,若是没有些强大的精神意志与顽强品质,很多人是走不出那个年代的。

同时,这也是舒曼的“人生好时光”,这十年,让她用后半生验证着这一辈子她只爱过这样一个人,一个这样“完全”的人。

那么对耿直来说,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呢?

很对人会忿忿他连佟志那样的“精神出轨”都没有过,真是枉活了这一辈子了。

这个问题也困惑了我一段时间,直到看了胡军一家在鲁豫有约的访谈后才算解开了一些。

胡军的父母也走过了“金婚”,奇葩之处在于这一对老人一辈子从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架,比耿直与舒曼的爱情看起来还要不可思议。

老胡同志说他在单位都没有和同事们吵过嘴,为什么到了家里还要和最爱的人生气呢,这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听他们讲了很多的细节,直到我觉得这种“天上的爱情”是可信的,只是很难复制罢了。

其实“金婚”五十年,爱情若要能够发酵并且保鲜,终究是少不了一生当中十年左右的一段好时光。

这十年里,能让该发生的的都发生了,若不经历误解、彷徨、绝望和悲伤,我们的人生往下走去,反而会是无比崎岖的。

这就像是从一扇窄门误入,却往往赏鉴到了大风光。

而且,这十年的光景,也必定由各种如期而至的偶然所构成的,若是没有唐山地震,没有未启程的留苏、留美,没有资本家二小姐的标签,耿直与舒曼的爱情会更美好么?

恐怕答案也一定是否定的。

掐指一算,我周围的男女女,几乎都在这个“人生好时光”的时光闸道里,后面有人等着鱼贯而入,其中的人多半却是苦涩的,只想着逃离。

21世纪的80后,显然不比文革时候的年轻人轻松,也肯定不如那时候的人辛苦恣睢。

要说是什么让我们在这“好时光”里仍不觉幸福,我现在想到的就是“爱情”了。

我相信一见钟情的爱情,我也相信没有爱情的长久婚姻,我同意没有婚姻的爱情并不是耍流氓,我也同意婚姻同样可以葬送爱情。

可是看了《金婚风雨情》,我忍不住地去想:耿直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光,甚至于一生,都付给了爱情,这究竟是时势造就,还是命运使然呢?

想了很久,我终于觉得,若是我换成了耿直,大抵也能做出这样的事来,这既是时势造就,又是命运使然吧。

 5 ) 比父母爱情更残酷

看了父母爱情,很喜欢。

但也不得不承认安杰的一生真的很童话,江德福简直是男人中的好男人了,然后就看了这部类似题材的金婚风雨情,到文革那段真的很压抑,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描写的太残酷了,而父母爱情则是轻描淡写的带过,让人没有那么难受。

当然,这里的胡军也很伟大,为了爱情早早退役,地方专业后给自己曾经部队的下属当下属,也是牺牲了很多。

总之,想看童话故事的幸福就看父母爱情,更想感受那个时期的真实情况,就看金婚风雨情。

 6 ) 简直是植入式广告大串烧

90年代前还可以,过了90年代简直就是广告大串烧!

光植入商品还嫌不够突出主题,非要在里面说几句广告词才够本!

什么湾仔码头的饺子就是好吃,新飞冰箱就是质量好,还有什么果汁、奶粉……受不了,越看越没劲,看到他们在里面演广告就换台!

 7 ) 开广告植入先河的电视剧

打着金婚2的旗号,因为喜欢金婚,所以当年也是坚持看完了,也还可以,比金婚整体感觉差了很多,有东拼西凑的嫌疑,最过分的就是植入广告了,简直不能更露骨了,广告涵盖了花生油,酱油,酒等等,这么多年我还记得有一集亲家上门居然送了几代某某某某牌速冻水饺,然后两家人对着这盒速冻水饺进行了好几分钟的肉麻讨论,导致我现在在超市看见这个牌子的速冻水饺仍然绕着走。

 8 ) 植入广告大集合

编剧编的烂到让人忍不住吐槽。

对“那个时期”的美化尤其让人厌恶。

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完全不对,剧中所有人完全没有处理生活中事物的能力,而且极不会说话,要真在那个时期都是要被打死的货。

这让我觉得编剧根本就不会说话,所以才把人都写成这样。

编剧对2000年以前的生活完全没有印象,这让我不禁怀疑编剧现在有没有20岁。

剧里虽然跨越了50年,但是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人物都是在用2000年以后的观点在看待问题。

对老年人的描写也停留在道听途说的层面,完全没有真实感。

整部电视剧的后半段,成了植入广告的大集合。

这居然让我在忍受这部电视剧的过程中找到了些许乐趣。

每集都要用将近5分钟的时间介绍某几个品牌,最近的这一集提到了某名牌电器,某名牌乳制品,某名牌速冻饺子,某名牌食用油。

这些都是在台词里有大段描述的。

其他没进台词的还有很多,当我们在九十年代见到比亚迪F0从主角身边徐徐开过的时候,真是让人情何以堪啊。

所以说,现在能认认真真拍电视剧的剧组真是少的可怜,可惜了这一票好演员啊。

 9 ) 《金婚风雨情》何谓“风雨情”?

《金婚风雨情》拍摄时已颇受争议,已经有了《金婚》为什么还要拍再拍一个?

从宣传的时候,制片方就反复强调上一部是“吵吵闹闹五十年”,这一部是“风风雨雨五十年”,得承认,这个说法还是挺忽悠人的。

因为上一部《金婚》虽然好看,但是毕竟有这个缺憾。

《金婚》故事背景的五十年,也是中国的社会剧变的五十年,这剧变对每个家庭都有影响巨大,因此当年观众看《金婚》时不免总是提心吊胆地等着这影响袭来,结果没啥影响就过去了。

有了这点缺憾,当宣传说,这部金婚是“风风雨雨五十年”的时候,确实提起了观众的胃口。

既然是“风雨情”时代感就是第一位的,但是全剧看下来,除了文革十年有点时代感,其它的阶段很难看到时代的影响,尤其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除了人老了,都看不出时代有什么变化。

五十年代的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饥荒,留给大家多么深的印象?

那样一个铁锅都买不到的年代,舒曼和耿直碰到的问题却仅仅是一个想解决两地分居的女人的纠缠。

至于60年,很多不同年龄的男女老幼去看水肿病,年轻女孩子闭经,这些都是作为医生的舒曼、作为卫生局干部的耿直能直接碰到的问题,但是剧中完全看不到。

八十年代的主旋律是改革开放,是一个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微笑的年代。

从排着大队,才能买到芝麻酱,到有自由市场,可以买菜、买肉、甚至卖鱼,各家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置东西”:买自行车、买电扇、买黑白电视、买冰箱、买彩色电视机、买双开门冰箱……这些都是家长里短,但是这就是八十年代,谁家买了冰箱电视都会引来围观和热议的时代。

还有女主角的头发,舒曼在八十年代竟然盘个发髻,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时候,大家开始烫头,开始有流行时装,流行歌曲,流行电视剧……时尚的萌芽和批评时尚的声音成为每个家庭吵架的话题。

时代感的素材遍地都是,观众一定会记得《活着》里面征集钢铁时,要拆被富贵依靠为性命的皮影上的铜钉时富贵的紧张,而当高炉里终于炼出一个大铁坨子,人们敲锣打鼓庆祝的时候,富贵夫妻眼中的迷茫。

也会记得《庐山恋》中张瑜的那些花衣服,而一个国民党军官的女儿和一个中共干部子弟的感情也同时折射出一个解冻的充满活力的时代。

产生时代感并不困难,我们的父辈、祖父辈都是风风雨雨五十年、六十年的过来的!

人的一生有多少风雨是和所处时代有关的?

谁能从时代中逃跑?

谁也不能!

这是观众对“风雨情”充满期待的原因,也是对《风雨情》失望的原因。

 10 ) 金婚还是二婚?

《金婚风雨情》原名叫《金婚2》,这个原名的确有些不太合适,既然描写的是原配夫妻的金婚岁月,怎么又加了个“2”,这岂不是成了“二婚”?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制片方赶紧把名字改了过来,可这名字虽然改了,通篇却还是给人以“二婚”的感觉。

其实也难怪,这原本就是在前作的剧情架构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作”,前作《金婚》的矛盾冲突由几种显著差别的要素构成,而这些要素全部延续到了《金婚风雨情》当中。

其一是地域的差别。

《金婚》里面的蒋雯丽是北方人,张国立是四川人,到了《金婚风雨情》,这个“南北差异”的婚姻关系掉了个,周韵成了杭州人,胡军成了唐山人。

其二是“城乡差别”。

《金婚》里面,张国立出身农民,胡军也是农民出身,蒋雯丽家里是城市小知识分子,周韵则是资本家的女儿。

其三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差别,是男性女性身份地位学历背景的差别,分别是小学教师VS车间主任、军人大老粗VS医院儿科大夫。

很显然,制片方试图延续一种成功的模式,可这也正是问题所在。

因为影视作品不是千篇一律的工业产品。

对于创作者而言,简单地、机械的重复还会有多少激情可言呢?

没了激情就如同是“二婚”中的男女,如果双方都拼命在对方身上去找自己前妻或者前夫的影子,这日子想过好恐怕也太难了。

具体到《金婚风雨情》还存在一个更为致命的问题,就是这部剧的结构方式。

《金婚》当中是以一对夫妇的金婚岁月去映照共和国从建立到成长的整个成程,每一年既是一集。

这是一个很巧妙的结构,人们看得不仅仅只是一对夫妇的风雨人生,更重要的还是能够从这一对夫妇身上体味这个国家的风雨历程,如果说个人的生活就如同树叶一般“每一片叶子都是不同的”,那么作为一个更大的集体——一个国家却不存在类似的状况,历史是已经写就的历史,黑纸白字摆在那里,第一次读跟第二次读,如果不懂得转换角度,也没有更进一步的体会和理解,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并且也是很无聊的。

而我们这个国家六十多年的历史,能够放在台面上的那一部分原本就是极少可以用来转换角度和重新审视的可能性,那么把说过的话重说一遍又有多少价值可言呢?

约稿勿转有句俗话说的好,“冷饭难温,温热烫心”,说的是冷透的稀饭很难再加热,因为稀饭做熟之后会成为粘稠的胶状物,一旦冷却再加热的时候就会受热不均产生“糊锅底”的现象。

婚姻也是如此,第一次婚姻无论幸福与否,都会相伴以灼热的激情,可随着年龄增长,第一次婚姻结束之后若想再度加热就必须慎重小心,必须要时刻注意,分为小心才不至于糊掉锅底。

可这样的热法,一旦成功就是“温热烫心”,有可能比新饭还要好吃。

创作也是如此,续集之作貌似有成功经验和前车之鉴,但如果仅仅如此就以为可以坐收渔利,简单复制,而不像“热冷饭”应该做的那样“倍加小心,努力经营”,就一定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搞不好还会把锅底搞糊。

《金婚·风雨情》短评

植入广告这个多呀

2分钟前
  • suzewang
  • 较差

很可爱的剧...

5分钟前
  • 小曹小
  • 还行

如果后半段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广告。。。也许我还会给四星·····

10分钟前
  • 朵拉
  • 还行

1.女主的确不如金婚1里的蒋雯丽,男主也有不足2.导演心目中对于美好女人的形象有所浅薄,善良、温柔不是女主白莲花的理由,思想有误,总停留在旧时年代中女人老实本分善良大度中,建议可以多看些女人戏做参考3.现实中的生活元素采取太强化,都是明显突出的表现

13分钟前
  • 斋藤飞鸟
  • 还行

我居然看了一上午这个= = 丫的,为什么每次看这个的时候看到耿直跟季城斗嘴我都觉得他俩很有爱咧?啧啧....腐烂了!(¯﹃¯)

14分钟前
  • 沉默支撐我
  • 推荐

冲姜文断断续续在电视上看了点 胡军的桃花阵容真强大 王艳 张延 胡可 一个比一个讨人喜欢。。。

17分钟前
  • celestebook
  • 推荐

如果制片人没有钱,请缩减电视剧集数。而不是最后十多集呈现在广告中间插剧情,真够几把恶心。两颗星因为周韵胡军真配。

20分钟前
  • 咕咚
  • 较差

又臭又长

22分钟前
  • Breeze Lee
  • 较差

男同志道德品行教育指定材料= =

25分钟前
  • vivi
  • 还行

好男人完全指导手册

28分钟前
  • 朱聊聊
  • 推荐

还不错,就是最后几集那广告植入的太猖狂了把

32分钟前
  • starsea
  • 还行

植入广告太多,越到后面越不靠谱。周韵演得很出彩。

37分钟前
  • javableue
  • 还行

为了爱人牺牲事业的男人能有几个?

38分钟前
  • 豪森布劳斯
  • 还行

还是金婚好看

42分钟前
  • 屎上雕花科学家
  • 还行

爸妈。。嗯

46分钟前
  • lin
  • 还行

某些情节 还不错

50分钟前
  • 菲西~Fish
  • 还行

很欢乐的片子。强推!

52分钟前
  • candice
  • 力荐

陪着看的,但不错

53分钟前
  • 逸沧
  • 还行

舒曼最矫情。

56分钟前
  • Uncle Wang
  • 推荐

你们喷我吧..可我真的很喜欢看这个掩面><

1小时前
  • PANzai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