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影坛现在才人辈出,但我依然最爱崔叔,每次看到崔叔就特别喜欢,尽管他很多时候都是大坏蛋。
其实挺不明白这片票房会不好的,各方面完成度都不错,口碑也不错,比同档期的喜马拉雅要好。
崔叔的演技也无可挑剔,cg在亚洲也算顶尖水准了,故事也很有新意,就是影片主旨不明确,不知道导演最终想表达的是什么,看完还是很唏嘘的。
比什么密探和暗杀之流,有内涵和深度一些。
爱国情操也有了,可偏偏岛国人民就是不买账,让我觉得他们的观影水准也没比大陆高多少,只是他们整体影片质量比较高而已。
算了,不纠结了。
这片商业属性不强,不是爆米花电影,没有现在韩国流行的堆卡司风潮。
很适合一个人慢慢观赏,会给人很多惊喜。
很多人说是抗日神剧,明白人都能看出来影片想表达的不是这个。
崔叔的片好像对我有种特别的吸引力,会让我不自觉的把他的片多看几遍,这是宋叔和河叔所没有的。
挺喜欢这片的,跟外面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也许是我对崔叔偏爱了吧,不过崔叔的片质量都很高。
还想吐槽一点,海报做的太差了,好歹是大投资的片子,海报这么小气,宣传也不到位,难怪票房不好了,真是可惜了影片质量了。
崔大叔那么辛苦爬山涉水,还伤了腰,心疼!!!
豆瓣分有点低了,我觉得8分才是正常分数。
豆瓣装逼的人真多,好好的片各种吐槽,各种恶心。
严重鄙视!
大虎,一直被日本兵围剿,但后者始终未能如愿,反而被爪刃了不少。
大虎,如果是个男人,绝对是勇猛而刚毅,深情而悲壮,充满魅力的男人。
并且大虎,终究是日本鬼子得不到的男人!
大虎的魅力远不止此,还有他和千满德之间深深的羁绊。
千满德杀了大虎的母亲,又喂养了大虎,并且守护它,千满德的儿子石儿去杀大虎,大虎为了自保把石儿拍成重伤,大虎从狼口救下石儿,可石儿重伤不治,大虎送还石儿给了千满德,千满德默契地和大虎相约做了了断。
那么,大虎和千满德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掺杂了复杂情感的关系呢?
我觉得他们既是仇人,但又是父子,是惺惺相惜,但又不得不对立。
大虎是感恩的吗?
我觉得是的,虽然其母被杀,但它牢记千满德的养育之恩,狭路相逢时先放了石儿一马,回头打算去扑的原本是那个拿起了枪的日本兵,谁料石儿也拿起了枪,这时你不能要求一只老虎在紧急关头还注意下手轻点儿,所以石儿躺在雪地里对着九景呻吟说:叔叔,我觉得胸口好像撕开了。
如果九景及时救下石儿,石儿伤不至死。
可九景被私欲蒙眼,至其不顾,石儿才会被狼群拖走,耽误了救治时间。
大虎仁至义尽,赶走狼群的时候,石儿甚至还有一口气。
那时,大虎自己也受了伤,它本不必如此,可不仅救了,还送回了家。
石儿并不算大虎害死的。
那千满德怪大虎吗?
我觉得不。
裹好石儿的遗体,千满德走进山林里看见趴在地上的大虎,他说的那番话就像老父轻声安慰小儿,语气里还有怜爱,他说它:伤得不轻呢。
失去家人了吧。
你这是在向我抱怨呢吧。
但也如他所说,他们之间终须有个了断。
是复仇吗?
我觉得不全是,那更像是两个各自舔犊情深,伤痕累累的男人之间的相互成全,用一种悲壮决绝的方式。
他们掉下山崖那一刻,在风雪中,在黑暗里仿佛融为一体,大虎是千满德,千满德也是大虎。
从此,大虎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依然有大虎的传说!
下辈子,或许真正做一回父子吧。
大虎这部电影属于另类的抗日题材,并不是朝鲜人民组织起来抗日,而是通过超自然的老虎来抗日(无语)。
尤其是老虎手撕鬼子的片段真是让绝大多数观众喜看。
然而这部讲的还真不是所谓抗日。
大家如果仔细看电影,最终的结局是老虎,捕手,日本鬼子都落得很惨的下场。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他们三个有共同之处。
老虎是猛兽,靠猎杀动物为生;捕手又是靠捕杀虎狼为生;日本鬼子呢,日本当初资源匮乏,也要靠掠夺攻占他国领土和资源来维持自己国家。
这就是共同之处。
也是电影的内涵,要表达出来的意思。
就是说掠夺者的结果就是悲惨结局!
(好吧,这是片中的观点,不代表本人观点)
2015年韩国电影不乏良作,无论是冲奥的《思悼》,还是引进国内,广受好评的《暗杀》,就是在这样面对本土优秀商业电影和海外好莱坞大片的夹击下,《大虎》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得益于一方面影片CG的制作精良,影片中大虎完全由特效打造,在观影过程中完全难以区分真假,韩国特效做到这水平,这不知道又要甩国产电影几条街了。
对比前几天看的号称国内最强特效的《三打白骨精》,感官上好像属于两个概念,3d观影体验上竟然还不如3d的开山鼻祖《阿凡达》来得真实。
此外再加上忠武路一大山脉崔岷植领衔的一众卡司阵容造势,《大虎》有此成绩也就不奇怪了。
影片故事并不复杂,在日占领朝鲜期间,大肆捕杀猛禽。
终于使得朝鲜境内只剩下最后的大虎,大虎在朝鲜境内被奉为“山君”,天生独眼,体型巨大可达千贯,于是日军启用猎手悬赏捕杀。
故事里,早已洗手退出猎手行业的丰满德和大虎之间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早年丰满德曾经杀死大虎的母亲,但是却对尚且幼小的山君,多加照顾。
多年后,一次围捕活动,丰满德误杀自己的妻子,事后认出自己围捕的猎物正是多年前放生的山君,因此感念万事轮回,洗手不干,带着自己幼年的儿子安稳度日。
谁知日军围剿山君,年幼的儿子背着自己加入围捕的队伍,却不幸被山君所伤,最终死于狼口,尸体被山君驼回。
山君也在一次围剿中身受重伤,丰满德拿出自己以前的猎枪,寻找山君,了解这场恩怨。
影帝崔岷植依然奉献了教科书般的表演,特效前面也说了,五分满分的话,绝对可以给四分以上,只是由于前面铺垫的部分太多,导致这部戏前面进展缓慢,最后高潮部分时间不多。
此外,在剧情设定方面可能是赋予山君太多的意义,导致山君几乎真的像神一样的存在,让人有时候太过容易出戏,不过这也算是韩国电影的一大特色。
如果说日本人在事物上对细节的打磨上世人难出其右,那么韩国人对于一件事物的角度上的延展和深思,却值得学习。
好比韩剧在对待爱情上的为了满足亚洲女性对待伴侣想象上的多角度,多方面尝试。
就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最红的《来自星星的你》,有人打趣说,这部剧在韩剧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因为这部剧诞生了一种新的男朋友——外星人男朋友。
在痴情男,霸道总裁,阳光暖男,腹黑男,长腿欧巴这些物种已经渐渐满足不了女性对于伴侣的要求后,韩剧能够想到外星人这个点,在我们抨击韩剧脑残的时候,真的应该仔细地去想想为什么韩剧能够牢牢抓住广大女性的目光,对比国产电视剧上对于女性的塑造和男性伴侣的设定,是不是我们太缺少从女性角度出发去思考怎样去编写剧本和设定人物了。
《大虎》这部影片从某一方面也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曾经远远落后于香港电影的韩国电影,在这些年来突飞猛进,无论是在类型还是思想深度上,港产以及国产现在都相距甚远。
很多文章也都分析了这个问题,但是在看完《大虎》后,深深地觉得可能很多东西可能是从骨子里,从意识形态里就不一样了。
《大虎》里很明显带着那种大韩民族的民族自豪感。
可以说韩国民众对于民族的认同感以及对于国家的荣誉感是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那种对于自身的认同完全融入到他们的文化以及血液里面,一方面我们能看到民众对于文化,国家发自内心的热爱,而另一方面也使得他们更容易狭隘和自大。
同时韩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又使得他们对于现实和未来充满担忧。
体现在电影里面,我们能够看出大虎山君身上寄托着不屈于强权的顽强精神,但同时又在真实的人上体现着民族在风雨飘摇中的弱小。
电影并不没有刻意去粉饰民族的强大,虽然寄托于大虎身上的精神昭显着民族于危难之时的精神寄托,但也清醒地去认识了这个民族所面临的危机和人性的泯灭。
也正是这种找到属于自身文化和精神根源的清醒认识,使得韩国人在拍摄时候,能够更好地从不同角度去审视自己,去看待事物,找到属于自己民族所认同的文化逻辑和精神寄托。
或许国产电影并不是落后在技术上,也不是落后在人才上,更不可能是落后在文化上,我们或许是因为我们的聪敏,我们的快速而落后。
我们没有停下来仔细去审视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
我们一直把目光放在别人身上,学美国,学日本,学韩国,这些仅仅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或许是我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逻辑,精神寄托。
或许有一天我们不在把不作为推卸给那个什么局,才是真正开始电影的寻根之旅。
看完简单看了点他人的评论,别人思考的更深。
把大虎比喻为朝鲜不畏强权,面对日寇斗争的精神。
想想是这样的,影片中日军占领朝鲜,捕获大虎,投入了大量兵力。
损失不少士兵。
这是很好的角度,更深刻呢。
看电影时为大虎感到悲哀,人们为什么要对他们赶尽杀绝呢?
从生态环境中来讲是在破坏平衡,没了大虎,山中的狼群没了天敌,平衡遭到了破坏。
影片最后用了两个镜头:一是展示了大虎一家的生活场景。
二是展示了千满德的一家其乐融融。
不分物种,这都是各自多么美好的家庭。
最后都是妻离子散。
最后大虎和千满德在千丈山顶决一胜负,两者的情绪应该都很复杂吧,捕手打死了大虎的妈妈,放了幼年的大虎生命,还给在山洞的小虎们猎物吃。
大虎长大后被人追击,误伤了捕手儿子。
狼群拖走了捕手孩子,大虎赶走了狼群。
捕手儿子还是死了。
最后把完整的孩子尸体还给了捕手。
也许他们之间经历的种种属于相爱相杀,不得而终吧……
我没见过真正的野生老虎(见过估计就没了)。
感觉《大虎》的电影其它方面都挺好的,就是感觉独眼老虎山君太过人性化了。
老虎身受重伤的情况下会深入狼穴把崔岷植的死了儿子拖回来,都快要死了,居然不是回去陪自己两只死了都小老虎?
只能说电影就是电影,不能讲究太多,但这个片子也不是搞笑片吧,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小时候亲眼看到一只饿了的母猪直接咬死一只公鸡,然后生吃了。
在生存本能前面,人也会吃人,哪有那么多感情好讲?
的确老虎可以为自己的后代而继续扑上枪口,但不可能为了崔岷植(对山君来说,他既有杀父/杀母之仇也有养育之恩),而不顾重伤深入狼穴拖崔岷植的儿子的,何况自己就是被他儿子射伤。
影片讲述的是朝鲜🇰🇵日据时期,朝鲜🎎最后一只老虎🐯和最出色的名捕手千满德的故事。
日本高官,想带着朝鲜的最后一只老虎衣锦还乡回日本,所以下达了捕虎任务。
❶ “大虎”代表着朝鲜一族在日本法制下的桀骜不驯与危而不惧的战斗精神,所以里面的大虎显得非常壮观而神秘。
❷ 不遵循自然法则的后果是血淋淋的教训、也就是说因果循环的教训。
❸ “有仇必报”与“有恩必报”的双重性格证明了这只太极虎不单单是智异山🏔山君的守护者,更是妻儿子女的守护者,所以它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代表者。
❹ 本片镜头🎥下的老虎与千满德的演技相当的牛🐂,所以值得观看。
本人给个四颗星!
⭐️⭐️⭐️⭐️❺有时人与动物的命数是一样的!
人与动物没什么与众不同的!
都是大地的儿女,就像13年的非典、今年的新冠肺炎。
🦇所以记得“爱护动物,保护自我。
”哦!
———— 盗马贼
◎ 木木勺◢ 天命 ————————————猎人与猛兽,永远只能互相伤害。
因为不干掉对方,自己就要被干掉。
这简单纯粹的关系里似乎只有生死。
但你我本来无冤无仇,却不得不以命相搏,又似乎包含了颇多活在这世上的艰难与无奈。
一心杀掉大虎为妻报仇的队长九英,最终还是被虎所杀。
同伴哭他的凄惨可怜,他却似早有觉悟——猎人死在山林里有什么可怜,这是我们的天命啊。
说得顺理应当。
芸芸庸碌众生,各有天命。
尽管老猎人百般阻拦,他唯一的儿子还是拿起了猎枪。
尽管老猎人十几年决心不再捕猎,最终还是要与大虎有个了断。
大虎就像是天命,神秘,强大,凶残。
◢ 抗争 ————————————天命安排,我辈只好逆来顺受。
但总有些勇敢的家伙,不甘,不愿。
在举国百姓都在侵略者铁蹄下俯首低眉之时,难以征服的大虎是山林里的英雄。
被奴役的人们当然会羡慕那份自由。
百姓敬之为山君,传说会变成神仙。
◢ 偏执 ————————————大虎生来独眼,凶横可畏之外,多了一分惯于片面的偏执。
大家都有自己的牛角尖。
困在里面,钻也钻不出来。
老猎人满德困在误伤妻子的悔恨里,看不见了儿子已经长大。
队长九英困在为妻报仇里,一心杀虎,看不见了危险。
石儿困在青梅竹马的爱情里,一门心思的想着赚钱成亲,听不见了劝告。
大虎困在他自己的山林里,见人放火烧山,一定就会撕咬杀人。
◢ 末路 ————————————当整个国家老虎所剩无几之际,当大军围堵追杀之时,大虎走到了末路。
虎无伤人意,人却都有害虎之心。
母为所害,妻为所害,两只幼崽也为所害。
步步紧逼,简直走投无路。
全是因为猎人。
当生命中唯一的支撑和希望石儿死后,老猎人走到了末路。
他又想起被自己误杀的妻子,他本来就没办法忘记,愤懑自责,生无可恋。
先后失掉最爱的人,全是因为大虎。
月夜竹林里,山君何曾来——————两个凄惨的家伙,被伤害得体无完肤,心碎满地,真是同病相怜,深知彼此呀。
月夜竹林里,老猎人满德说:被伤得不轻啊,是在抱怨吗。
像是说大虎,又像是说自己。
虎像是来过,又像是没来过。
最终,末路的大虎和老猎人相互了断,埋进大雪里。
那姿势,像是相互搏斗抗争着,又像是彼此依偎陪伴着。
网上曾经有篇帖子说过,最恨日本人的不是中国人,而是韩国人。
从1910年到1945年,日本在朝鲜整整肆虐殖民了35年,如此深仇大恨至今也没被韩国人遗忘。
所以韩国拍了不少殖民期题材的电影,早期如张东健主演的《2009迷失的记忆》和《登陆之日》,近期如去年好评如潮的《暗杀》,更远历史时期的《鸣梁海战》,我今天要讲的这部《大虎》,跟以往的类似电影有所不同。
不得不先说一句,崔岷植真是韩国的国宝,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韩国演员没有之一,《老男孩》中的复仇者、《看见恶魔》中的变态杀人魔、《白兰》中的小混混、《鸣梁海战》中的民族英雄,戏路几乎没有重复,国内的演员里根本找不出类似的,难出其右。
崔叔在这部《大虎》里的表演,同样没有让人失望。
这部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日军军官在卸任前想把智异山最后一只猛虎杀掉带走,也是朝鲜最后一只老虎,于是找来当地猎户和日军组成捕虎队围猎老虎。
崔叔饰演的千满德是已封枪的老猎户,本着对大山的敬畏,住在深山中守护大山和老虎,但千满德的儿子不甘于就此一辈子呆在山里,于是父子矛盾,人虎冲突就此展开。
电影做的比较巧妙的在于——把老虎拟人化。
我说的这种拟人是情感上的,把老虎即将失去山林的反抗比作朝鲜人失去家园的反抗,老虎失去幼子比作朝鲜被侵略失去亲人的悲痛,整部影片充斥着对当时日本军队的仇恨感。
从拟人角度来说,崔叔饰演的角色就是老虎,老虎就是崔叔。
这在我之前看过的电影里是极少有过的。
但这也使影片有了一个弊端,就是这只老虎太聪明了,聪明的不太符合常理,尽管电影这种艺术情感表达方式不可同现实而论,作为观者也只能当成超现实主义手法了。
电影的另一个主题是环保,讲究生态平衡.当崔叔放生了小老虎,并不再捕猎的时候,就是在维护这种生态平衡.就好比影片中的台词说:"老虎杀光了,山里的狼啊狗啊不得造反了。
”于是这个破坏生态平衡的事儿,就用日军炸山来体现,搭配动情的音乐,使观者对日本人恨之入骨,情感上再次升级。
当然主线还是人与虎的矛盾纠葛,凡是电影都脱离不了的情感主线。
在这部电影中,崔叔和老虎有着相同的命运,同时又相互间矛盾重重,其中有一段崔叔跟老虎的蒙太奇非常棒(涉及主要剧情就不贴图了)。
在特效方面,满分5分的话,《大虎》是能给到4分的。
虽然影片中的老虎是CG制作而成,但做的非常逼真,老虎撕咬日军的大场面给到满分都不为过。
整部电影的明显缺点,就是高潮等太久。
前半部铺垫和悬念过长稍显拖沓,直到后半部突然明朗,逐渐入戏交代悬念,崔叔的教科书级表演也在后半部中体现。
尽管有槽点,但这部电影去年12月在韩国票房第三,仅次于《喜马拉雅》和《星球大战7》,豆瓣的评分也有7.5的高分,所以还是值得一看。
虽然韩国电影发展快速,但早期只是借鉴好莱坞和港片糅合本土文化加以创作,所以有许多韩国电影中有明显的这种悬念留的过多高潮点太靠后的弊端,但从技术和叙事能力上来说,韩国电影已经把国产电影甩出N条街了。
最少人家不是天天在看喜剧毁思想,而是不断在反思民族的历史、加固自己并不渊源的文化。
这一点,的确值得国人去学习,就如张翰在首尔电视节上的那句“师夷长技以制夷”一样。
我们的确需要反思。
微信公众号:大湿兄拉片室
不得不佩服棒子导演,硬是把一部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拍成了抗日电影。
该说不说崔岷植的演技和片中老虎的特技都相当不错,虎胆忠心,身负重伤也不忘报当年的救命之恩,男主与老虎之间的情谊远远超出了本片要表达的历史内容,最后一战,人虎相拥坠崖拍的很悲壮,猎虎场面较多且十分血腥,晕血者慎观!
前半段比较墨迹,后半段比较写意,冷兵器时代还说得通,与这个伟岸的主题配合得不太好。
老虎形象不就是太极虎么
三星半,无言胜有言的抗日片。如果这世上没有侵略,那么,他们仨,它们仨都将会在自己的领地上幸福地生活着……
山君和千满德的恩与怨,应该是影射了朝鲜抗战士兵与当地人的关系吧。像我对朝鲜近代史相当文盲的也能看出这种认知,在剧情与人物关系处理上是成功的。虎也做得逼真。以矛盾来说,日本那方显弱了。崔岷植大叔如果不主番就必须演坏蛋。像这种戏份加设定,他太压制配角,导到了极大的不平衡。
这个特效。。我给一分钱
不过尔尔
大虎
喜欢意淫这方面原来棒子跟我们很像
我就搞不懂这部电影哪里不好,其实表达了很多情感,并不是单单老虎手撕日本人那么简单吧,日军的残忍和不择手段确实很恶心,但是我更看到的是这只老虎的心,知恩图报的心,爱恨分明。
竟然是一部韩国片
编剧太烂,情节太假,不合逻辑,一颗星给动物特效
无聊而墨迹。养虎遗患。
狗血人兽情,白瞎了崔岷植的演技
韩国片怎么差到了这个程度?国被占了,人只好屈服,让老虎来抗日?故事低级,演员越泼命越滑稽。
日军拥有人性中的贪婪和冷漠,不惜派遣众多人手,只为了在收藏室里拥有一件荣耀的虎皮,在战功上添加一笔。儿子代表了日据时代人民的两难,是像父亲一样固守穷困,还是冒着屈辱和被利用的风险,为日军做事?面对其父母要将她嫁到别处的青梅竹马,儿子选择了后者。人类(猎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中似乎存在一个中道,每一方应当遵守的界限。动物们能够各守自己的山头,人类的占有却没有止境(事实上人类确实把动物赶尽杀绝了)。这个中道具体应该在哪里,似乎没有人知道,而电影中的老猎人和山君用他们的方式做出了了断,像是这个寒冷世界的一缕微光。
.
1.崔岷植和独眼老虎演技一样好,命数也一样,丧子、丧妻,归隐山林,惺惺相惜,你救我一命,我报你一恩,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还是同归于尽,感人程度跟少年派里那只老虎近似;2.万物有灵且美,人不犯虎,虎不犯人,人若善虎,虎必善人;3.举头三尺有神明,朝鲜虎王猛,朝鲜汉子猛如虎。
一块钱特效,比中国的五毛特效好一些,跟日本的一块钱特效差不多。其它的东西就那样,稳定品质流水线产品。
有点长 结尾无力
好看,嘿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