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最后重温了电视剧,电影太仓促了,很多东西都没有表达出来。
2000年的时候我五岁,我肯定不是那时候看的,应该晚两三年吧。
小时候的自己并没有看懂里面很多的内容,也不懂里面所说的种种感情。
现在再看,才发现自己在懵懂中错过了许多的珍贵的东西。
我们很多的幸福都可能是建立在那些爱我们的人的牺牲和成全上的,而很多时候我们都像君好一样,理所当然、浑然不觉地享受这份爱的馈赠,不知回报,甚至还会因误解而心生怨念。
这部电视剧给予我很多的感动,也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一些感情,亲情,友情,爱情。
我们表面上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有的付出悄无声息甚至从不要求被发现和理解。
我在想也许我的家人也这样为我付出了许多,尤其我的妈妈和奶奶。
有的人我们可能还有机会去偿还,有的人我们可能永远也没办法偿还,有的人无论怎么偿还也偿还不了了。
只希望自己能够珍惜身边每一个爱自己的人,善待所有的关心和祝福。
最后祝君好,祝,君,好。
已经不记得小时候看遍TVB的我怎么会错过这部片子,只记得看完西关大少之后好喜欢张智霖,知道几年前他们还一起演过一部片,有个很美的名字,叫十月初五的月光,剧里面剪着男仔头的佘佘叫祝君好,有个不会说话但是很疼她的初哥哥。
当时就知道肯定是个悲剧,纠结要不要看,可能那会儿西关让我哭得太多,或者真的没有到怀旧看老剧的年龄,渐渐就忘记了。
一直到十多年后的今天才找来看完。
现在的我已经变成阅片无数没耐心看家庭剧的大人了,却还是会在看完之后心里难受很久。
可能因为故事发生在澳门吧,换了个澳门街的名字,好多视频都被和谐了,找了很久也只找到双语无字幕的版本,想起小时候每次租碟还碟跑得不亦乐乎,简单快乐,或许这片子就跟那时的年月一样,再怎么想找回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十月初五的月光, 以前只知道十月初五马路是君好和文初住的那条路,却一直不知道这个这么好听的名字,背后的含义有多悲伤。
十月初五是一年中月亮最缺的时候,如果八月十五代表团圆,那十月初五的月光就代表着分离。
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注定不能团圆的故事,十月初五的月光照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无论是文初,君好,QE,海景叔,每一个人,都不能有美好的结局。
或许这个世上本就不存在大团圆结局。
第一集就很有TVB那个年代的味道,两代相熟的街坊邻居,老的小的都打打闹闹,有说有笑,文初送君好上学之后会吹着哨子骑单车走遍澳门的大街小巷,路上街坊们送他各种东西,回来有海景叔烤好的猪肉干,和金胜他们到处玩,然后晚上大家在酒楼听QE唱歌,像一家人一样欢聚一堂,日子简单而充满幸福和阳光。
剧里略显青葱有着婴儿肥的佘佘,穿着T恤牛仔裤随便出镜,十足学生妹的样子,那年已年近30的Chilam,看起来还是二十几岁又年轻又活力的靓仔,那时总是演男二的唐文龙,还有鲁振顺刘丹姚乐怡这些现在或走或留的熟悉的黄金配角,都让我觉得好像这些年月都没有过去,我还小到看电视会跟他们一起哭一起笑。
文初一出场就好喜欢他,那样一个又聪明又可爱充满阳光的男生,对任何事都一样认真,对所有人都一样好,就算是抛弃自己弄哑自己的妈妈,也从来没有埋怨过,相反默默存钱希望孝顺妈妈,这样一个初哥哥,君好又怎么能不喜欢。
爱一个人能够爱到什么程度?
从小保护她,送她上下课,帮她熬夜做各种作业。
她累的时候自然而然让她倚靠的肩膀。
她睡不着,再累都好,也会背着她来回走,哄她睡觉。
她生日,为她买心爱的裙子,亲手做她爱吃的咖喱蟹,尽管自己过敏到两手又红又肿,还是不管不顾到处奔波为她买蛋糕。
如果可以,我想初哥哥一定会这样在君好身边守护她一辈子。
但是另一个男人出现了,一个什么都好,有学识有人品,有样貌有见识,就连文初自己也会羡慕欣赏的男人,看着君好说起礼信兴高采烈的样子,文初眼里掩饰不住的失落,却还是选择默默退出,只因为他不能说话,不能给君好更好的生活。
或者是太习惯把最好的都给君好了吧,所以从礼信向君好表白开始,文初就一直把自己放在卑微的位置,或者是哑了二十多年,自卑了二十多年,所以他一直逃避,就算自己再难过都好,也什么都不说,还一直把君好往外推,究竟是他太傻还是太爱君好,最后他甚至伟大到做戏故意让君好死心,好让她安心和礼信一起去美国。
看的时候我真的很生气,明明看流星雨那晚,君好已经鼓足勇气对文初表白了,明明文初心理治疗的时候,医生让他喊出最爱的名字,他低着头含着泪水轻轻叫着君好,君好…最后说出口的,却还是一字一句的祝你们永远幸福。
真的好想抓着文初问他:“为什么你一定要这么为别人着想?
为什么你就认定自己不能让君好幸福?
为什么你不给君好自己选择的权利,还要做戏令她死心?
你就不能再勇敢一点再担当一点么?
”后来觉得,其实不是文初不够勇敢吧,只是现实已经令他做出了选择,就连把文初当成亲儿子的QE,知道他对君好的感情之后的第一反应也是把他送走,他流着泪问QE是不是不要他,然后说自己不可能喜欢君好的样子,看得我好难过。
那个时候他就决定了,他是君好的初哥哥,也永远只能是她的哥哥。
可是文初真的好让人心疼,自己一个人淋雨也好,为了等君好再冷都骑车去兜圈也好,太多太多的时候他都让我觉得好心酸,付出了那么多,最后也只是在远处看着她,像他对金胜说的,只要君好开心,他就开心。
什么是爱?
海景叔为了QE散尽家财,到了人生最后的日子,看到QE有机会和祝展辉和好,却还是拒绝和她注册。
QE爱了等了祝展辉一辈子,好不容易关系好起来,又劝他和太太和好,不要让十岁的儿子经历痛苦。
或者那个年代在善良的人心里,最好的爱,就是放手。
想想整部剧好像除了礼信和君好结婚生子,没有一对是圆满的,海琳失去爱人,伊文堕落风尘,海景叔过世,金胜远走,可能这就是现实的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大团圆结局,就连唯一幸福的君好也总是怅然若失。
中间不小心看到二十集截图,以为礼信会去世什么的,给君好和文初留一个在一起的伏笔,没想到只是千帆过尽的偶遇,响起那首熟悉的分分钟需要你,然后是君好留着泪的两短一长——我好挂住你,而文初,是知道她幸福,平和微笑的你好,祝君好。
“宁愿没拥抱共你可到老,任由你,来去自如在我心底仍爱慕。
”那么多没办法说出来的话,终于在这首祝君好里唱了出来。
一语双关的歌名,为文初而写的歌词。
他唯一的心愿,就是君好能够安好。
很喜欢前半段文初和君好不言而喻的默契,对彼此的了解。
这样登对的两个人,最后终究没有在一起。
如果以前看,一定会好想不通为什么相爱的人偏偏不能成眷属,但是其实世上的事,就是会有这么多的遗憾吧,也正是这些遗憾才让我们更加记住那些事情,让我们学会,应该怎么去走以后的路。
或者多年之后,我也能够学会怎样去说这一句话。
你好,祝君好。
=====================我是八卦的分割线=================1.好久没写过这么长的影评,老了真是力不从心,挥汗。。
2.怎么都忍不住叫嚣一下!!
张生这么多年完全是零生长啊!!
各种吃了防腐剂啊!!
完全没有变老还越来越帅!!!
各种萌各种乖啊!!
叫我怎么能不爱!!!
3.之前把十指紧扣找来听的时候就觉得祝君好很好听,现在看歌词真的完全是写得文初啊,写得好好,听一听都要泪奔!!
4.杨怡在里面跑了两次龙套,马明也跑了一次,露了两次脸,那会儿都好年轻,造型也具有时代特色啊哈哈,还有曾经在红衣手记里面女二那个女生,(默默觉得自己眼睛好尖。。
)黄德斌这个都算是配角了吧,那儿年真是不容易啊,杨怡在刑4了跑完又来这里跑,其实TVB好多人都是这样跑出来的。
嗯,娱乐圈真辛苦。
十月初五的月光是TVB小制作高收视率的代表,当年以平均收视36点,最高收视46点的好成绩当年最高收视率(当年TVB有洗冤录,陀枪师姐2,男亲女爱等很多好剧,这个最高收视率特别有含金量)。
一开始我看的时候虽然初哥哥很可怜,尽管因为不能讲话会有很多挫折,但跟Q姨君好在一起还是很阳光很快乐,前面几集还是让人能不禁笑出声来。
但到后面每集都赚足了我的眼泪,看到初哥哥那种只能停在远处祝君安好的爱实在太令人动容了,以至于只要一听到《祝君好》就会眼睛湿润。
相信看过的朋友一定忘不了初哥哥跟Q姨说“我做错了什么你不要我了”,忘不了初哥哥的亲妈对初哥哥的无情,忘不了初哥哥看到君好和礼信在一起时的眼神,忘不了初哥哥最后的那句“你好,祝君好”。。。
整个剧中诠释着什么是爱,爱有相同,爱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人选择紧紧抓住,有的人却选择手放开。
还有剧中的其他人都刻画的非常很鲜活,Q姨,礼信,金胜,依文,祝展辉,万世光,万朱莎华,汪海琳,大表哥,胡桃姨,每个人都勾画的很有棱角。
总得来说,好剧!
电影版的我第一时间去看了,心里也有准备,毕竟15年的时光重聚就很不容易了,当年那个恰到好处的结尾该如何续写我感觉也不妥。
虽然没有太狗血但实在是没有当年那种水平,其中我觉得最感人的一幕就说得知初哥哥生病后三个人在车里唱分分钟需要你的时候我哭了,我与你永共聚,分分钟需要你,你似是阳光空气。
当年的剧集有多感人肺腑,现今的电影就多n倍的恶心人。
TVB又把电影当电视剧拍了(o_ _)ノ所有狗血剧情满满当当地塞满了一部加长版“电视剧”里。
‘’韩剧三宝‘’都不够用了……我的个天……鬼知道我在电影院里经历了什么……如果不是我为【情怀】花了钱,我大抵也不会如此气愤吧!
(对,我就小市民,可经济就是靠小市民带动的吧……圈钱也要有点诚意和良心吧?
)谁都怀念当年的文初哥哥。
因为文初哥哥那默默陪伴毫不在乎寻求回报的质朴难得的纯粹善良!
幼年的悲惨回忆没有抹杀他的善良正直美好,他不能言语,可不会有人不喜欢这个本该算上可怜的孩子。
他笑起来两个酒窝,仿佛全世界都亮了,温暖身边所有的人。
他不会说话,所有的感情都在他那双灵动的大眼睛里。
他为了每个人着想,这每个里却独独没了自己。
他傻,傻得我们心疼!
可他其实学历不高却长着颗剔透的七窍林珑心!
他聪明,他太懂事,这也是他的好他的‘’坏‘’。
司徒是“梦想完美”的话,文初就是“质朴真实”的。
喜欢谁是君好的自由,也是两难。
最后的结局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给人的感动与感慨。
一曲“祝君好”,千般滋味,不语已将言说~这是积累而来的浓浓情谊,那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暖暖祝福!
我情愿这份人性温暖美…的情怀能永驻心间,遗憾反而美好!
电影的主创们,如果你们不懂我们想要什么请你不要用想当然的happy来糊弄观众……这一回,岁月不再如歌,反有不饶人之感。
君好和文初那朦胧美好的情感不该如此狗血!
如果硬要两人在一起的话,我情愿一辈子擦肩……TVB我希望你知道我在说什么!
2001年首播创香港最高收视记录2001年TVB台庆 张智霖 佘诗曼获最佳戏剧组拍挡2002年获亚洲最佳电视剧奖(搞不搞错不是我说的,百度上搜索到的资料)有一段还是比较喜欢佘诗曼的,她是港姐亚军出身,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她是现今来看,演得最好的周芷若。
可能是因为最符合我的想象,周海媚演的周芷若太媚了,而且不够独立和坚强,是周海媚骨子里的优柔寡断,完全不能想象为什么灭绝会让她挑起一门掌门,狐狸精一样。
但是佘诗曼在戏中太端庄了,果然是正派人士,一点邪气也没有,说话的温柔沉静和美丽,可以想象宋青书为什么会那样喜欢她,就连最后,张无忌的心里也一定不会完全没有她,相比而言,黎姿就差多了,她演的赵敏不大气,任性有余,小聪明小余,但就是不够智慧,痴情有余,但仍然不够感人,不过这也不是她的错,多数的女演员,似乎都没法理解可爱与肉麻的区别,也没法演出智慧和小聪明的区别,黎姿也是如此,水浒无间道里也仍然看不出她凭哪一点得到了无线最佳女演员。
我后来看得第二个佘诗曼演的片子是《西关大少》她和张智林配戏,和周芷若完全不同的一个人,看的时候一直带着些微笑,因为她演得实在是很可爱,我想很象流星花园呀,象杉菜呢,也象性格版灰姑娘,这样的故事,其实女孩子还是都喜欢的,因为有一点点适度的任性,一点点适度的自力自强,一点点适度的正义,一点点适度的傻气。
这片子别的倒也一般。
但因为佘诗曼在里面演了和周芷若完全不懂的角色,所以总觉得敢于尝试不同类型而且演得分别这么大的演员还真的算得上是好演员吧。
看澳门街,其实我还真的是冲着佘诗曼去的,看的时候开始时不知道是2001的新片,还大叹了一声,怎么老了?
妆化得不好,服装也不出彩,性格又和在西关大少里有些象。
这样倒真的是多了好多失望。
但是这失望也只是冲着着佘诗曼去的。
或者也许是冲着君好去的。
她在戏中演一个性格有些象男孩子的女生君好,她善良聪明、活泼可爱,被三个男生喜欢,从小一起长大的张智林演的文初,马俊伟演的记者,还有浪子一样的金胜。
编剧推波助澜,不断地宣扬了文初的痴情和牺牲。
言情剧里其实这样的女主角很多,被几个男主角喜爱,其中一个痴情到底,表现的全地球人都明白,却独独女主角就是不明白,但一般都有正相大白的一天,然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对这样的剧情的不满,来源于深深的妒忌,我从来都妒忌这个万千宠爱在一生的女性。
说到这个,我觉得我又想说说《流星花园》,当然是漫画,杉菜也被这么多男人喜欢,说出口的和没有说过口的,可是我却不讨厌她,因为总觉得她是一个真正懂爱的女孩子,我总是想着她在静面前跪下,希望静能为了类而留下来的那一幕,她曾经那么努力地为爱付出过,为此我无法妒忌她,因为她值得后来给她的一切,我总是想她的胸怀,原谅,和不曾放弃自我的一切努力。
可是君好并没有这样,她从开始的时候就可能在两段感情中摇摆不定,她幸运的得到了这些感情,从来没有男人怨恨她,也许,为爱牺牲的女性已经不流行了,新时代的女性可能只有爱情没有自我的完善已经不是编剧导演想宣扬的主题。
她的好友海玲为她分析感情的时候说,“文初代表她的前半生,代表她快乐的童年和少年,代表着无数的回忆,是无法割舍的亲情,可是司徒给她的却是出国学习,梦想、上流社会,财富和一切不确定的未来。
”其实这两者都很重要,对于现代的女性来说,只有一样都不叫成功,这就是现代人的悲哀和压力。
我没得指责对于她两样都不想放弃,对于一个人总想有自己的成功,可是我却蔑视她不知道自己真爱谁,两个都爱,就等于两个都不爱,她只是享受“被爱”,虽然她没有努力或者不顾一切想挤进那些上流社会,但是她也同时顺水推舟地将自己交给了司徒,谁敢说,她在那个时候,没有松了一口气,没有为终于摆脱三个人僵局而雀跃了一下呢?
我恨她的顺风推舟,恨她的从来不敢说出不敢去想,不敢去挖掘的那一句“我爱你”,也恨她在五年后,得了完美,重新站在张智林面前说的“我想你。
”文初对他的感情,前半段是因为文初没有语言,后半段是文初不忍心断送她的梦想,有些感觉我觉得绝不是别人一定要用语言说出来的,你能体会到的看到的才是最真实的,可是编剧又这样残忍地诉说了一个美好的故事,一个男人为了他心爱的女人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对这个女人太厚爱了,而对这个男人太残忍了。
这大概是我看过张智林演过的最好的戏,或者是因为文初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物,让人还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可以为爱全心全意地付出,不计较得到,只是在他身上也不可避免地还有自卑,司徒和文初是相反的两种,一个自信,一个自卑,文初的放弃在于,他不相信自己可以给对方幸福,这样的自卑也来源于他对幸福的定义,将幸福定义的过于美好,以至于和自己的生活格格不入,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来源于对爱的畏惧。
对于司徒倒没什么可说的,其实他也是一个心胸开阔的男人,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要求君好的心中只有一个他,让我想起林徽因捡走的一片飞机残骸,而梁思成却没有多说一句。
所以他也毕竟是一个好男人,能给人幸福的男人。
其实总觉得已经有两个人男人这样地对君好已经够了,再多了个金胜。
金胜自己说,我一辈子女人太多了,她们从下我的床那一刻起,就对我没有意义,只有你,我从来没有想过占有。
他骑着摩托车,就在校园外打圈,一圈圈地,总是找不到正确的路,就只是为了所载的这个女人和他多呆一会。
还真的是很傻的,可是又很多余,我本来以为他会认识海玲的好,选择帮助海玲,抚养海玲肚子里的孩子,看来也是我太天真了,这个男人,除了君好,对其它的女人真的够无情,除了他还算善良和正直,其实也是一个花花公子。
他总觉得是怡文不够尊重他,或者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想得象怡文这样女子的尊重。
所以觉得怡文真的很可怜,我想没有哪个女人真的那么爱慕虚荣,走到那一步的人也是因为没有爱,就只能死死地抓住钱,看到她一直背着那个银色的背包,就想,也许她心里也有念旧的那一部分。
只是最后却说了认命,给她钱的男人很多,可是都不长久。
其实我还很喜欢这故事,看的时候,掉了些眼泪,因为确实很温情,二代人的故事,邻里的悲欢离合。
港剧里,总是很注重描写下层的小人物间的欢乐与满足,和大环境中的向善朴实与个人奋斗,再加上坏人的恶有恶报。
也难怪得到了好的收视。
追溯着童年回忆,鬼使神差地重温了这部戏,感受却和童年的印象完全不同。
整部戏就是香港普通人的家长里短,没有烂俗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没有我们期待的大团圆。
君好的结局是幸福的,至少她自己会这样想的,为了她的幸福,为了让她感觉幸福,文初和娇姨都牺牲了自己最在乎的感情,在痛苦也要忍耐,为了让他们最爱的君好从物质到精神都幸福他们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还有海琳独自抚养沛坚的孩子,伊文的沦落风尘,都为君好的幸福做陪衬,突出她的人生有多么的好运。
君好20岁正是面临爱情与物质的诱惑的年龄,也是女孩子最迷茫的年龄,不知如何选择,于是文初哥哥替她做出了选择,看到这里,我却忍住了眼泪,是我可耻滴成熟了吗
这部电视剧里面每个人都是悲剧的主角,没有一个人可以说是真正拥有幸福的。
先从娇姨开始说起吧,娇姨本来可以和祝展辉一起,但她放弃了,原因是为了心爱的人可以去读书,然后默默为他养育一女。
这一别就是二十多年,而娇姨都是心甘情愿,宁愿自己受尽无限的思念之苦,也不想为祝展辉增添一丝烦恼。
面对海景叔的苦苦等待,娇姨心知肚明,但她的心从来就没有放下过,也不曾接受别人对她的爱。
最后为了君好可以无后顾之忧去美国生活,狠心和她决裂,宁愿一辈子都不见君好,只希望牺牲自己而给她幸福。
可以说娇姨是伟大的,同时也是自私的,她情愿孤独终老,也要让她心爱的男人和女儿过上好日子,她一辈子都为别人着想,却从来不知道为自己着想。
第二个要讲的,就是让人心疼的初哥哥。
小时候被妈妈害得不能说话,他为人聪明,勤奋,努力,谦虚,礼让,无私,但这些都不能让他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即使长大和母亲相认,母亲却还是狠心地留了个假地址给他。
也许初哥哥从心底就有股配不上君好的自卑感,因为他不会说话,文化程度不高,认为自己给不了君好高品质的生活,而礼信拥有一切他不曾拥有的,除了爱,初哥哥不知道还能为君好做些什么,所以他很坚决地让爱了,就像他所说的,生离比死别好,起码还有机会再见面。
在看流星雨的时候,君好已经暗示自己喜欢他,但初哥哥还是选择放弃。
他希望君好可以去美国读书,过上幸福的生活,他宁愿牺牲自己,也成全别人。
这一点和娇姨十分相似,或许在成长过程中,初哥哥受娇姨的影响太大了,君好都是他们最珍贵的人,他们都只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她,于是初哥哥放弃自己的幸福,放弃自己心爱的人,宁愿君好误会自己,也不想耽误君好的前程。
接下来说说君好吧。
君好无疑是这里面最幸福的一个,因为所有人都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她了,她一直活在大家的宠爱中,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都是收获最多的那个。
但唯一悲剧的是,君好她从来没有选择过自己的人生,只是走别人帮她铺设好的道路。
她喜欢初哥哥,但看到初哥哥和海淋一起后,就立刻躲到礼信身边。
明明是喜欢,君好却没有去争取,她的内心不确定自己喜欢谁,但看到初哥哥喜欢别人,就认定自己更适合礼信。
也许她是不敢去面对这一切,也许她输不起这个赌。
对于娇姨,君好不知道她的苦衷,也不去追问,心里虽然想念娇姨,但最后还是飞往美国过新生活。
君好不是真的恨娇姨和初哥哥,而是她不知道怎么去争取他们,因为她习惯了别人的安排,习惯别人对她所做的所有,一旦失去的时候,君好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开。
海淋和沛坚是一个大悲剧,他们真心相爱,至死不渝,可是命运捉弄,一个是富甲一方的大少爷,一个只是普通人家的小女孩,他们在一起,注定要冲破重重障碍。
即使沛坚一心只想迎娶海淋,但在母亲沙华的设局下,沛坚还是娶了其他女人。
沛坚虽然出生富贵,让人羡慕,但他只是家族的赚钱工具,甚至连婚姻也是一个赚钱的手段。
他从来没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一切都要听取父母的命令,不能反抗。
最后沛坚终于鼓起勇气和曼玲离婚,再和海淋到瑞士结婚时,他却死于车祸。
正如海淋所说,他们两个人缘分太浅薄了。
海淋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她值得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但她还是选择生下沛坚的孩子,守着沛坚唯一留在世上的东西。
海淋和沛坚的爱情无疑是这部戏最勇敢的了,他们坚信爱能创造奇迹,物质不是最重要的,能和真心相爱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
金胜和依文从小出身不好,周围的人都瞧不起他们,他们也接受一切,过着不求上进的生活。
金胜的母亲惨死,父亲也不认他,他除了打架,不知道还能如何保护自己。
金胜虽然看起来很坏,其实心地善良,为兄弟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即使自己也喜欢君好,知道文初的心意时,他还是不断鼓励文初勇敢地去争取君好,他希望自己的兄弟和自己的爱人得到幸福。
最后被古东砍了一刀,废了一只手,但金胜却没有责怪古东,还希望他出来之后好好做人,在沛坚安排下去了上海,开始新的生活,金胜算是苦尽甘来吧,虽然有很多不堪回首的过去,但起码下半辈子能过上安安稳稳的日子。
而依文却没有金胜那么好运了,因为她太注重物质,而导致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她是爱过金胜的,但她更爱金钱,于是依文慢慢沉沦,走上一条不归路,注定孤独一辈子。
礼信也是里面比较幸福的一个,他从小学习好,能力强,在众多光环下长大,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男人,但他也有一段难以忘却的过去,他的哥哥在救他的时候死了,这个阴影伴随他一生,所以他要做一个不让父母担心,出色优秀的男人,珍惜他拥有的一切。
遇到君好,礼信就认定了她,希望给她最大的幸福,但礼信也知道初哥哥对君好的感情,所以一度陷入自责,他不希望自己的原因而拆散了君好和初哥哥。
但最后君好还是选择了他,所以他比初哥哥幸福得多,无论君好心中最爱的是谁,起码礼信可以和君好相守一辈子。
海淋和沛坚是一个大悲剧,他们真心相爱,至死不渝,可是命运捉弄,一个是富甲一方的大少爷,一个只是普通人家的小女孩,他们在一起,注定要冲破重重障碍。
即使沛坚一心只想迎娶海淋,但在母亲沙华的设局下,沛坚还是娶了其他女人。
沛坚虽然出生富贵,让人羡慕,但他只是家族的赚钱工具,甚至连婚姻也是一个赚钱的手段。
他从来没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一切都要听取父母的命令,不能反抗。
最后沛坚终于鼓起勇气和曼玲离婚,再和海淋到瑞士结婚时,他却死于车祸。
正如海淋所说,他们两个人缘分太浅薄了。
海淋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她值得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但她还是选择生下沛坚的孩子,守着沛坚唯一留在世上的东西。
海淋和沛坚的爱情无疑是这部戏最勇敢的了,他们坚信爱能创造奇迹,物质不是最重要的,能和真心相爱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
海景叔很早就知道自己肺癌末期,但他决定隐瞒下去。
他这辈子除了娇姨还是娇姨,他的心是属于娇姨的,从来没有变过。
海景叔无疑是最伟大的,他没有逼娇姨和他在一起,为了娇姨倾家荡产,只想默默守护在娇姨身边,自己也不隐瞒对娇姨的感情,只希望娇姨幸福。
临死之前,还担心娇姨的生活,把财产分一半给她,虽然娇姨没有嫁给海景叔,但在海景叔心底,早就视她为妻子,并全心全意地保护着她。
海景叔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他走的时候很安详,因为他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唯一遗憾就是不能继续陪伴娇姨了,但他的灵魂一定还会继续陪伴着娇姨,守护她一生一世。
祝展辉因为二十多年前的一个错误,导致自己一直活在内疚当中,他很爱她的妻子,但却欺骗了她。
命运还是让所有的事情公诸于世,于是展辉和冰心的感情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冰心不断猜疑展辉和娇姨的关系,并作出一些伤害夫妻感情的事,冰心本来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但自从知道娇姨存在后,却经常失去理性,还差点和展辉走到离婚的地步,最后在展辉的挽回下,大家冰释前嫌,展辉和冰心也终于都知道娇姨一直为了他们而牺牲自己。
海景叔很早就知道自己肺癌末期,但他决定隐瞒下去。
他这辈子除了娇姨还是娇姨,他的心是属于娇姨的,从来没有变过。
海景叔无疑是最伟大的,他没有逼娇姨和他在一起,为了娇姨倾家荡产,只想默默守护在娇姨身边,自己也不隐瞒对娇姨的感情,只希望娇姨幸福。
临死之前,还担心娇姨的生活,把财产分一半给她,虽然娇姨没有嫁给海景叔,但在海景叔心底,早就视她为妻子,并全心全意地保护着她。
海景叔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他走的时候很安详,因为他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唯一遗憾就是不能继续陪伴娇姨了,但他的灵魂一定还会继续陪伴着娇姨,守护她一生一世。
祝展辉因为二十多年前的一个错误,导致自己一直活在内疚当中,他很爱她的妻子,但却欺骗了她。
命运还是让所有的事情公诸于世,于是展辉和冰心的感情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冰心不断猜疑展辉和娇姨的关系,并作出一些伤害夫妻感情的事,冰心本来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但自从知道娇姨存在后,却经常失去理性,还差点和展辉走到离婚的地步,最后在展辉的挽回下,大家冰释前嫌,展辉和冰心也终于都知道娇姨一直为了他们而牺牲自己。
沙华和万世光这一生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但他们不懂珍惜,也不懂什么叫做恶有恶报。
沙华做事喜欢颠倒是非黑白,视金胜为眼中钉,害死金胜的母亲,还污蔑他们母子俩。
老天夺走她的两个儿子,她疯了,她以为所有事情她都可以只手遮天,但她没有想到,人都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
万世光不认金胜,即使金胜是他的亲儿子,当万世光失去两个儿子后,他才想起金胜,可是凡事都是有报应的,他们两夫妻有着花不完的钱,但没有儿子送终,这就是他们的害人的下场。
剩下的人物就一笔带过吧,胡桃姨一生与依文母女情薄,古东为了海景叔赚钱医病,而伤了金胜去了坐牢,文贵芳被人抛弃,毒哑儿子,远走他方,来顺一生无伴,到了电视台只能做送水的工作,万沛淇坏事做尽,到后来车祸而死,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或许幸福都是要用无数的眼泪来换取,人生总是有那么多的无可奈何吧。
以前我们总说,想爱就爱,想要就争取,但现在明白,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很多事情都是很无奈的,很多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很多人都只能被逼走不想走的路。
虽然内心很想初哥哥和君好在一起,每个人都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幸福,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得到。
转载百度贴吧 @mandy10111
澳门街是卡其色和灰色的混合是家的底色祝君安好我把这四个字写在最前是为了怀念那些冷色调的家庭,无声的爱和每一个曾生活在澳门街里的人小人物的命运是不需要悲天悯人,生离死别的也不需要兵荒马乱,血雨腥风相反那些平淡真切而又熟悉的情感最最难以招架君好是众人捧在手心的小太阳小而强大动如脱兔,静若处子她的童年就似四岁孩子笔下的水彩在礼信出现以前她是完全属于澳门街的那里的人更加敢爱敢恨,更加大情大性纵然贫富观很浓,人们本质都是善良的只是大多反面角色为金钱面子所害,为情所迫,为爱而决绝整个赌场酒楼的背景里她清澈坚强不富裕的单亲之家长大仍快乐自足,健康积极小小的任性顽皮甚至几分强势却是一棵骄傲而充满希望的种子收获了三个人的爱她想爱一个人,却多爱一个人三个人的舞会终会成为一部分人心里的悲情戏码诚然看到剧集后半段君好的挚爱是文初可惜戏如人生现实是残酷而纯粹的文初给不了的幸福,惟有让爱我觉得导演是精明的直到落幕文初仍是天使般的人——大爱无言在澳门街,她的回忆太拥挤半阕忧伤半阕甜蜜但机灵俏皮,率真执着如君好最终是理智的天使般的爱撒上成家立业后的酸甜苦辣会是怎样一种味道文初的爱是戏里所有人都给不了的爱而他的“让爱”正是这段感情最深最痛最天使的升华礼信的爱对君好来说是高雅的也是快乐的你很快乐但不幸福标准的好男人,美好的未来是所有爱的原点和归宿经过再多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或许这种不完满的结局是生活里最真实的写照好在她不是不爱礼信好在文初的爱因离别更为隽永和很多人都能共创未来却不是和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份过去君好,将来的生活若仍旧笼罩着澳门街的气息不要悲伤那是分别的人给你的礼物是甜蜜的负担
在家无聊的几天,随机打开了二十四年前的电视剧可能是带入了最近的心境,看的时候很心疼文初,很多家庭的场景都会莫名想哭看到第八集最后,实在好生气又好无奈呀!
看到张智霖回头两眼含泪“你不要我了嘛”真的忍不住想一起哭,年纪大了看到家庭剧好容易就想到自己,被抛弃的感觉,连自己的感情都无法好好表露。
娇姨对文初的养育之恩,却又如此残忍剥夺一个很懂事的孩子表达爱的权利,好难啊!
本来我只是循例翻一部电影来消磨周五的晚上,闯入眼帘的是《十月初五的月光》,今日大陆上映,好巧。
话匣子和思绪当然双双把持不住了。
TVB的日渐式微终于到这步田地,间或寻出一两部创收视纪录群众基础广泛的电视剧拍个电影续集挑逗一下观众早割断的神经(如果这也算电影的话),活活的二世祖。
真别说什么艺术什么怀旧什么致敬,不过是见着韭菜多,都想来割一茬。
港剧在我眼中大概就是小成本和快消品的代名词,无论经典或者烂头烂尾烂全身的,它也胜在这一点,观众不用攒够力气才去观赏,拖着地洗着衣服就把此地市民的家长里短观摩了一番,顺带着还能接受点儿公民意识或者专业教育,管他靠谱不靠谱呢,怎么说也够本儿了。
事已至此,如果编剧再不上心,真就是黄鹤一去不复返咯。
然而当年我们痴迷追剧时,它还叫做《澳门街》,至少国语版是这个名字,编剧非要说澳门才有这么单纯的情感。
一众年轻演员胶原蛋白饱满到哪里需要什么高级的服化道和打光特效,又怕什么逼仄的场景和俗气的情节,隔十多年去回看,照样青葱抢眼质朴暖心,真是,岁月静好。
结局是一如既往的老套,时光飞逝后,该事业婚姻如意的就双丰收,反叛鲁莽的就洗心革面,促狭蛮横的就自食苦果,温吞平和的就细水长流,每个人都有和谐的归宿,只余一人得遗憾。
偏爱这老套。
你看,一身套裙的君好在听到男声的《分分钟需要你》,怕是就确定了她的初哥哥,即便这是她第一次听到他的歌声。
而,一个缓慢的转身,不过是这两句似答非答的对白。
“——你好,祝君好。
——我好挂著你。
”“你好,祝君好”,这是最妙的道白,重复十遍,尚噙在主演眼中的泪水在我这里早消耗无数纸巾,我大概是心理扭曲了才不愿见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戏码,这样分离又牵绊,挺好。
被评为对爱的感知力极弱的我,一直不知道爱情里的爱,究竟是什么感觉,很久之后,才明白,爱是,想到一个人,心里堵得慌。
初哥哥永遠在我心裡。
在那个无线编剧还有追求的时代,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没有在一起的遗憾。
重要转折都遵循“无巧不成书”,但编剧把控优等,人物不歪有分寸,描摹氛围恰当(有几场戏真的精彩),不少台词也颇为摩登,属于不烦人的老套……16集文初恢复说话能力,却只说“祝你们永远幸福”的时候,意识到这故事也是初五的月亮,窄窄一弯,只有一点美满。PS.女主在弹幕果不其然被骂,吐槽一句:现在观众对角色纯情的要求实在是反人性的变态。要我说文初礼信都太好,值得众位理解万岁。PPS.很难不被这部的张智霖甜到。
都OK
看完《新闻女王》来考古,阿佘居然演过这么不讨喜的角色。整部剧下来君好几乎就没有成长过,这个角色设定真的太低龄
澳门街。。。接受唔倒呢个名。。。
用着一半一半的心情想着会不会BE了,结果真的是。。气晕了,里面的所有情侣,不是分手了就是丧偶😅说回剧情,我还挺同意她们形容男人的金句,每一句都好真实👍还有传统的恶有恶报👍里面我觉得最不公平的就是祝君好对待司徒礼信的感情吧,虽然不站这一对💔在祝君好的心里的顺位第一早就是文初了,明明还在和司徒礼信在一起,心里还在想着文初能开口说话的第一句会不会是跟她告白😅非要等到文初和最好的朋友在一起了(假装),才死心和司徒礼信在一起。要是真的文初和她告白了,他们中途在一起了,文初才是明面上的三吧!!我真的不懂编剧怎么想的😅最后确实是和司徒礼信结婚生子了,不知道该说正常好还是不正常好。这部剧最爱说的就是【门当户对】。就算娇姨发现文初很痛苦,也没有劝他追君好,反而还想劝他远离澳门重新生活。反正真的😭
很温馨的片片~
温馨
当年的大爆剧,但这剧情真是拧巴。为何要主宰别人的命运,顺其自然不好吗?什么配得上配不上的,两个人能互相来电,本质上就是同频的一类人,至少在当前的时间段,不是吗?做什么都不要去想天长地久,这是个伪命题,有些事,有些人,曾经拥有过便已足够。
当年觉得张智霖很帅……
祝君好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
1999
妈妈滴!初哥哥很好,稍圣父;马俊伟的角色好斯文又和气;金胜型男;关键都喜欢女主啊……无法接受!群戏反而太棒,鲜活生动。
都他妈神经病 要么就是变态到不正常 要么就是舔狗圣母到死 我老公打酱油饰演疯了的破产老板
原来最惨的是司徒礼信
演员是ok的 后面几集的编剧你失心疯了么?好受不了这种剧情 “我是为你好”难道是香港编剧特色?如果我是祝君好 如果一辈子不知道妈妈和哥哥是为了我的“前途”才骗我 就算有一千亿也不会开心 心里永远都有阴影 更不用说剧情与主题曲里的“咸鱼白菜也好好味”是明显矛盾的 难道真的让对方更有钱就能让你成为一个圣人么?什么鬼……
好难看啊老天鹅。自我感动的感情观真的太讨厌了。浪费时间。8.7的评分怕是有一米厚的时代滤镜。(但我喜欢主题曲,都不跳
太远了,不记得了。
《祝君好》君好与文初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