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龙过江》中,“甄子丹”饰演香港警察“朱福龙”,是个特能打的角色。
他因工作疏忽得罪了上司被降级到证物房做文职,女友亦离他而去,加之脚部的忽然受伤致使其短期丧失了运动能力,所以在短短六个月中,他就吃成了一个大胖子。
朱警官平时除了吃以外就是爱看“李小龙”的电影……同事为了帮他官复原职,给他派了一个遣送犯人回日本的工作。
不巧的是,这名犯人刚到日本就在他眼皮底下逃跑了…… 本片有两条感情线,一条是“甄子丹+做演员职业的女友”(这里也安插了对电影演员这个职业的吐槽,这种“自黑”桥段我喜欢)、一条是“王晶+毛舜筠”。
单论感情线,两条都不咋地,倒是许久没在大银幕上见到“毛舜筠”了(虽然这次也不算是大银幕)……本片的先期剧情发生在香港,后面剧情发生在日本,日本的外景地多数在新宿的“歌舞伎町”,也就是电子游戏《如龙》中的“神室町”,我虽然没去过日本,但玩过《如龙》正传的所有游戏,所以对这些场景并不陌生,最后的决战地点“东京塔”好像也在《如龙》的某代游戏中出现过。
看过“预告片”的小伙伴们也知道了,通过加肥化妆后的甄子丹最后会用李小龙的招牌武器“双截棍”和坏蛋对决…… 虽然“王晶”仅挂了本片的监制,但片中仍有他爱好的“恶搞+无厘头”桥段,做为老港片影迷,我对这些设计欣然接受。
如本片把甄子丹饰演的“朱福龙”和《导火线》及《杀破狼》联系在了一起,这当然是恶搞,因为这两部电影中甄子丹所饰的角色名字是“马军”,而且马警官在《杀破狼》的片尾被洪金宝推到楼下摔死了,怎么可能和“朱福龙”是同一人呢?
所以大家别当真,这只是个“小玩笑”。
这种“小玩笑”在老港片中经常有,比如“元奎”导演的《方世玉》中,李连杰就给官府留了个假名“黄晶”,他在说名字的时候就做了一个黄飞鸿的标志性动作、背景音乐也同时燃起《男儿当自强》……可惜这种设计在近年的港片中已经很少见了,印象中上次见到也是王晶电影的《澳门风云3》…… 本片最值得推崇的方面是——打戏。
动作风格偏写实、又不失技巧,所以不仅速度、力量感十足,看起来也很华丽、颇具难度。
让我这已看了二十多年武侠、功夫、动作片的影迷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对于本人而言,动作片的情节可以烂、无要紧,演员表演也不强求,只要“打戏”够精彩,我就推荐。
在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绝大多数港片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打戏,无论喜剧、枪战、赌片、鬼片都得打,“打+其它元素”的融合就形成了港片的特有风格,而《肥龙过江》令我嗅到了老港片的味道。
一句话影评:娱乐性蛮强的香港商品电影。
做为动作片打戏一流,速度、力量、技巧俱佳;当年港片中惯用的“无厘头”桥段回归,仿佛带领大家重回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这部《肥龙过江》其实翻拍自1978年洪金宝主演的同名作品。
而在当时,洪金宝拍的《肥龙过江》也是为了致敬李小龙的《猛龙过江》,所以在这部电影之中也随处可见致敬李小龙的画面。
影片虽说剧情方面是那种一看到底的简单剧情,而且单纯是在‘胖’字上面做了一些文章,特地让甄子丹特效化妆加CG增肥,但是其实平常的甄子丹也能带入剧情。
而作为一部简单直接的动作电影,其实只要动作场面激烈,观众看得爽就行了。
所以经过导演谷垣健治这位一流的动作指导和加上甄家班的操刀,影片里的几场打戏打得属实是过瘾。
成龙式的打斗,致敬甄子丹早期经典动作片《导火线》和调侃《杀破狼》桥段与吴京的那一场经典巷战,还有穿插的一些致敬李小龙的片段,再到最后大决战东京铁塔上的双截棍表演秀都是在致敬早期港式动作片。
在这个全家都在家宅着的特殊时期,这一部打发时间的动作喜剧还是很不错的。
坐在家里好好看部电影真的挺舒服的。
昨天刚看完叶问 居然感觉这里的甄子丹在动作方面居然比叶问看的要精彩。
影片有一些搞笑,有一些情感,传递着一种观念,是不是全世界都要围绕着你转且你是个英雄。
更多的人因为你的操心而受牵连,开始自我怀疑。
不可否认甄子丹的牺牲,毕竟讲的是肥龙 胖了之后的甄子丹还挺可爱不过看到后来就想快进了,也许港片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故事大概情节和其他打斗喜剧片相差无几,可以用一句话很简单的概括:一个香港警察尽力尽力抓捕犯罪分子十多年,却升不了职反而降职调离岗位,然后上司分配一个任务,经历各种事情,在打斗中粉碎犯罪集团。
通常还会在这些清洁中加入感情线,相恋多年的两人最终分开又一起经历磨难后复合。
基本上这就是这个影片的剧情。
我也算是电影迷了吧,以前看电影的话总是关注剧情内容,很少或者说从来不关注电影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信息,或者说我在看这部电影之后能够思考什么问题,获得怎样的答案,所以,如今我不想要讨论剧情,只讲我们应该从影片中获得的那一些珍贵的东西。
我们曾经都有一个超人梦,但有的人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地遗忘或者说丢弃了,但有的人呢却始终如一地为着这个梦想努力着,这些人是很痛苦地,看到影片中地阿龙了吗,他就是例子,从警十多年,破这么多大案,功劳没有,职位升不了,依旧为了保护人们,尽职尽责,我觉得用尽职尽责还是无法形容他的这种行为平值,他可以说是以保护人们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体现的是他这种无私的奉献,这种正能量的价值观。
你是否想起哪一个镜头,阿龙和他的老搭档骑车的那一段,他们两个人的交流也体现出来我刚说的价值观念,世界需要有人去建设,如果人人都想着去享受,最后无人建设,又有什么东西可以享受呢?
大多数人都是懒惰的,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觉悟,所以有这种觉悟的人在社会上生产的很坎坷,爱人的不理解、下属的愤懑、上司的打压、工作调岗等等,然而又如何?
即使他身处文书工作,还是想着回到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工作岗位上,所以才会在上司派遣押解罪犯时候迫切提出请求,而这时候也最容易被人所利用,那又如何呢,因为那是我们的理想啊,即使遍体鳞伤又如何,我能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啊,是否想起那一幕,里面有一段情节是地震发生之后的,阿龙的表现如何?
立即去关心别的百姓是否受伤,这说明什么,虽然他作为警察,但是在工作时间之外他本也可以像大多数人一样,不关心一些与自己无关的事,因为那不是本职工作了嘛,可他不是,他是将这个当做是自己的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必须去做的事情,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好比如吃喝拉撒一样,都早已分割不开。
另外就是情感问题,很多时候虽然说电影不是现实,现实没有那么多狗血的剧情,但是电影却有着很多浪漫的时刻,很多让我们眼前一亮,让我们心弦突然被触动的时刻,多从电影中学习浪漫的手段是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应该要留意的一件事。
当然,除了浪漫就是双方存在的问题,要去思考,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去做?
如何解决?
或许影片中有指出一些解决方法,又或许没有,有的话你可以借鉴学习,没有你更要思考措施,毕竟如果有一天你遇上相同的事情,那时候不至于脑子一片空白,至少有一些想法,所以多思考这方面吧,扯了这么多,回到这影片吧。
两个人为什么出现矛盾?
为什么他们之间的矛盾升级了?
为何他们又分开了?
他们是如何处理矛盾的?
可儿作为一个演员,虽然颜值超高,演技却一般,通常演戏都会受到冷嘲热讽,但她很坚强啊,默默地忍受着这些,与男朋友约定一起去拍婚纱照,这是他给她的一个承诺,让她做一次主角,这本该是很浪漫的事情,也是所有女孩心中最期待的时刻,最终男朋友却因其他原因没有出现,这个原因已经不再重要了,她关注的是他明明答应了,却没兑现承诺,而且这可以算是婚姻的开始了,现在你都不理会我的感受了,以后呢?
结婚之后呢?
是什么在导致这一导火线越燃越快的呢?
阿龙一直以来都是迁就可儿,爱情真的是迁就就能长久的吗,从影片来看显然不是,不然也不会发生这么一出,迁就很多时候就是回避问题,在一般问题爆发的时候我们经常性的回避了,但一旦迁就的那个人不再迁就,或者明确强调自己迁就的时候,我觉得那是大爆发的时候,迁就所爱来委屈自己,这样不仅对自己不公平,也是对对方不公平,长久的迁就会让你自认为自己为爱情付出很多,甚至会沉浸在自我感动中,一旦问题爆发的时候,以此来彰显自己的伟大,这样的话会让裂痕更大。
可儿说了,她是想要得到尊重,而不是一味的迁就,这种迁就会让她觉得自己只是一味的索取,这里就挺矛盾了,你不迁就时我怪你不理会我的感受,你迁就时我觉得你不尊重我,所以你是否会有疑问,到底算是谁的问题?
阿龙有错吗,对自己心爱的人,去迁就她,真的有错吗,我觉得没错,我迁就那是因为我宠爱,那是我想让你少受一点委屈,享受着被捧在手心里的感觉。
那可儿呢,错了吗?
她的矛盾也正是大多数女性存在的令人捉摸不定的行为的体现,我觉得她这种是缺乏安全感的正常女性心理,那听起来,似乎她的行为也无可厚非,那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
是否记得我刚提到的迁就,迁就的一方自以为自己高尚,付出很多,以此挑明的时候,无疑对另一方产生了攻击,并且阿龙对可儿的演技的评价无疑让矛盾雪上加霜,在外面冷嘲热讽都可以挺过去,此时听到自己的恋人说出同样的话,这不深深刺痛她的心吗?
深爱着的人,也不是什么话都可以说的,特别是争执的时候,用她平时最在意最讨厌的攻击她,不是明摆给她的心窝插上一刀吗?
他们是怎样复合的?
主要是两人都知道彼此都深爱对方,当然不仅仅是知道,还要试图去挽留对方,不然结果也是相忘于江湖,最主要还是可儿的妥协,因为她缺乏安全感在遇到危险时有人始终保护着她,而且接受阿龙喜爱这份事业对她来说是一种迁就,内心也得到的满足,所以结局皆大欢喜。
总的来说,不要在争执的时候说出彼此伤害的话语;不要用自己的迁就来绑架对方;爱情是平等的,你习惯迁就,但你也应该提出一些对方可以迁就的事情;要清楚对方想要什么,自己应该给对方什么;分开了要挽留,别成了遗憾。
其实在这部影片中,还有很多片段映射现实的,这里就不再说了,其实我这肯定算不上影评,我只是想这样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也迫使自己从中思考。
我们都有一个超人梦,我希望我现在能够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超人梦。
2020的春节让人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除了上班就宅在家煲剧 难得有一部港产喜剧线上免费播放 还是很开心的 整部剧笑点不是很多 但还是熟悉的港产无厘头配方再加上大部分甄子丹的武打动作戏 剧里的肥龙很憨厚 也很钢铁直男 被好朋友多次占便宜稳笨也看不出 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剧情发展还是有点拖 到结尾也很急 我是吃着零食看完滴 港真这部剧还是有点闷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izard(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49950617/
剛看完《肥龍過江》只能說導演是動作指導專業的谷垣健治果然動作場面就有品質保證開場就先送你一個精采的飛車追逐及飛車上武打讓人看的目不轉睛。
而不久後就算掛了幾十斤肥肉還是身輕如燕(這不是用cg做的而是用特殊化妝弄上去,反而後製毀了好裝容讓臉過於平滑,片花看時比較自然)110公斤的葉師父照樣能打能跑能跳能摔,有人說這樣幹嘛不看洪金寶,我就喜歡看瘦子變胖子跑的氣喘吁吁,讓胖子過過乾癮不行嗎?
每一場打戲都給你塞好塞滿從香港路上打到日本街區,再到日本魚市,最後打到東京鐵塔借用場景還有各種場景物件與交通工具的動作場面,可謂紮紮實實的讓觀眾看到過癮可以說這部片從預告就讓我提起比看《葉問四》更多興趣因為葉師父實在太正兒八經了反而他演了朱福龍這種事業情場兩失意而爆肥的角色,除了保持甄子丹一貫的那種儒俠氣息與新好男人氣息,加了更多類似洪金寶或成龍調皮的成分讓他比較親近常人。
同時也以他這種路見不平就要拔刀相助的不合時宜的正氣,順便奚落了一下香港警察到日本警察通通天下烏鴉一般黑,奉行小事化無的公務員心態既然中國功夫在這部片裡又再度成功的與品格掛勾,且聲明了一個重要的訊息:「無論你人在哪,無論你肥你瘦,你都騙不了你自己是誰」比如朱福龍這種無可救藥的利他主義精神,而非一些打假賽靠作假為生的假武術大師(這種假甚至比電影的假還可惡,而在本片裡「真打」再度成為最大賣點)這樣逆著社會性(在本片裡,社會性意味著忍耐官僚文化以及忍耐地頭蛇還有各種社會習以為常的剝削)而行的才叫英雄,英雄不是斤斤計較效益然後出手的人,朱福龍讓人看到的是一種由動作的真誠帶來的一種道德的真誠,因而令我受到些許感動。
說真的一大堆正能量電影我看不慣就是因為裡頭真誠性太低而總是虛情假意,但是當你很用心的去造假造到很像真的,或者紮紮實實的去打去跳去翻滾,我也覺得這夠有誠意了,我的意思是當作為一個拍電影的人,你連拍好電影認真拍電影的職業道德都沒有了,你跟人家談什麼普遍道德呢?
)所以為什麼我喜歡艾莉塔?
因為人家是用真誠的心去造假造到比真人還動人。
而一些蛇精臉網紅則是真的弄的跟假的一樣,真是可恥。
也讓我看到些許往昔那種中國武術象徵的關於人性光輝的可能性。
所以我想就別太檢討劇本上貪生怕死的上司如何搖身一變成為富有義氣敢弄直升機來替兄弟收尾的人了又或者轉折太少這類過於細節的問題了。
反正看點就是甄子丹跟王晶兩條肥龍如何大顯身手一邊打擊日本黑幫一邊挽救感情事業,一邊移焦香港警察過於懶散的問題(在本片的一個曖昧點就是是主角太勤奮弄了太多工作,還是警察太過懶散做太少工作只想趕快下班,無論如何中國公安在本片是缺席的,大概是反正出現也不能批判不如不出現)至於最後一戰我認為如果不是硬要配合直升機弄那麼多那麼多cg可能會好很多。
因為拙劣的背景cg實在太出戲了,加上糟糕的後製,簡直浪費了我們葉師父耍雙節棍的風采,這必須扣分總而言之就是打打鬧鬧的挺好的爆米花動作喜劇,這個任務算是達成了。
开了先河的《囧妈》过年前在影院看了,所以这部才是我第一次在线看“变网大的院线片”,写几句纪念一下。
看到编剧栏的王晶和类型栏的喜剧,大概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不少朋友因此被劝退。
我对王氏喜剧,即便最恶俗的那一类也比较宽容,这其中有个关键,就是如果你能接受一个世界里每个角色智商都在50以下,它还可以像样地运转,那你对这电影多半不会太反感。
这次的剧本是30年前的起承转合,所有表演像是从漫画转制速成三次元的大喜大怒,要说不无聊那是不可能的,但看在甄子丹又打起MMA,而且货量很足的份上,无数的蠢萌也成了红花绿叶不够绿,笑笑算了。
有两段文戏留下印象,甄子丹点一支蜡烛给自己唱生日歌,以及那段“其实你俩很相爱”的劝导。
胖子要打击罪恶,但面对甄功夫罪恶溃不成军,所以胖子头痛的还是身边的小烦恼,比如要不要去挽留爱情,比如要不要在一起。
地球是自转的,不管肥瘦你都阻止不到,所以去做想做的事又何必瞻前顾后。
这种港式的乐天,还是有那么一点残阳的温暖。
这个电影最大的败笔是,型男变胖仔的设定对情节帮助为零。
但放在十几亿人被迫宅家体重告急的春假里,意外的应景和安慰:变胖不会让身手迟钝,也不怕颜值下降,还是可以除暴安良,可以旧爱重逢。
我们当然知道那是鬼扯,但春节出不去门已经很惨了,至少可以自我麻醉,尽情吃吧,放肆胖吧,快乐地让负罪感滚蛋吧。
开场的大战银行劫匪很惊艳,行云流水的综合格斗技术教训杂兵,仿佛是当年《杀破狼》里教训陈国忠手下一般轻描淡写。
这样的场面,确实是好久未见那个“宇宙最强”的甄子丹了。
《叶问》 系列咏春动作过于温文尔雅,让我们已经忘记那个把“实战风格”引入中国动作片的甄子丹真实的模样。
而之后的大战,影片不厌其烦地各种秀甄子丹的腿功。
这样的特地秀腿功的丹哥,上次还是在《洗黑钱》那个年代。
同时,导演谷垣健治也功不可没,一方面是整个电影动作场面流畅性做得很好,而丹哥前几年的《特殊身份》在流畅性上就做得偏差,会把很多时间耗在并无意义的对峙上面,影响了观感。
《肥龙过江》尤其是在群戏上面,显然继承了在《浪客剑心》的群戏优势,在调度上非常紧张目不暇接。
同时,另一方面电影也特地设计了很多以前甄子丹电影看不到的天马行空花哨动作,确实也给丹哥的腿法锦上添花。
其实剧情简单也有简单的好处,而且剪辑得节奏很快,不拖沓。
从各个环节都看得出来主创们都是很认真拍片,诚意满满,并没有糊弄观众。
而熟悉香港动作片以及王晶喜剧片的观众,可能能够看到很多非常熟悉的情节,但看完电影之后,你对《肥龙过江》这部电影本身可能没什么印象,只感觉甄子丹在模仿成龙。
诸如像致敬、模仿都是可以的,用得好、为电影本身的情节服务、结合时代加以创新,就能够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使经典焕发出新的魅力。
但《肥龙过江》最精彩的地方仅仅是经典情节和王晶式喜剧梗的堆砌,在自身骨架畸形的基础上,无法形成自己的特点,使观众觉得甄子丹在模仿成龙的动作喜剧,却没有自己的特点。
不过,从影片质量上来看,都不太尽如人意,或许网络首映将成为这些电影的靠港口。
有评论者认为,其实像甄子丹在里边“投机取巧”的动作风格让人想起成龙电影那些经典的打戏。
继徐峥的《囧妈》网络首映之后,另一部原定档情人节上映的电影今日网络首播。
这部电影是王晶监制甄子丹主演的《肥龙过江》,一部喜剧动作片,其实光看他们两人就大概可以知道会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肥龙过江》剧照不同于《囧妈》,《肥龙过江》需要最低付费6元才能观看。
从《肥龙过江》选择网络播放这事,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一段时间,或许还会有其他的电影做出类似的选择。
不过,从影片质量上来看,都不太尽如人意,或许网络首映将成为这些电影的靠港口。
《肥龙过江》非常地一般,我仿佛看了一部90年代的王晶喜剧动作港片。
这电影特别地狗血,讲的是一个饱受事业和爱情双重打击的警官为了复职,押送一个犯人回日本,却意外卷入一起日本黑帮毒品案,在整个打斗和逃亡过程中,重新找回旧爱和自我认可。
90年代的港片风格从电影名字《肥龙过江》来看,是因为李小龙70年代的电影《猛龙过江》,只是把“猛”改成“肥”罢了。
▲《猛龙过江》剧照在影片中,甄子丹便是一个人生不得志的肥胖警察。
这是一种致敬,也是一种戏谑。
而这正是小弟王晶最擅长的事情,就是以戏谑的态度致敬经典。
纵观他早期所拍的香港电影,大抵如此。
他不仅戏谑别人的经典,也经常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像他现在就不断在颠覆自己在90年代拍的经典电影,最近听说他想拍《新倚天屠龙记》。
▲《肥龙过江》王晶当然,说电影给人一种90年代港片的味道,我想说的更多还是在剧情内容的相似度上。
《肥龙过江》剧情几乎没有什么新鲜感,里面都是90年代港片的老套桥段的拼凑,不仅非常地粗糙,甚至有些过时。
像憨匪抢银行,这种桥段真的太老了,香港的银行真是太惨了啊,能不能别老抢银行啊;
▲《肥龙过江》憨匪像甄子丹在里边“投机取巧”的动作风格让人想起成龙电影那些经典的打戏,当然,这里面也有李小龙和甄子丹的风格,但整体给人感觉就是甄子丹版本的“成龙电影”;
▲《肥龙过江》甄子丹像未婚妻对高危职业的态度转换,《警察故事》成龙和张曼玉之间的故事也是这样,一个拼命的警官和一个不理解自己的未婚妻这样的组合,角色太刻板印象了,还有憨匪,沙雕同事等;
▲《警察故事》成龙和张曼玉争吵像影片中的“无厘头搞笑梗”都挺老套的,所有的笑料包袱都在预料当中,到现在还是这种“外貌梗”,显得有些“过时“,之前看《吐槽大会》徐峥那一期,我特别关注王晶的笑点,发现他似乎没有跟上所谓的搞笑段子,这里的没跟上是有些点他可能没能感受到,当然他有自己的一套,只是有些老套了,以前看王晶的电影你会发现挺搞笑的,现在看他的喜剧电影则显得很尴尬,有种上古时代的感觉;
▲《肥龙过江》甄子丹还有影片结尾会有一句总结性的哲理台词来告诉你电影想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甚至连想说的人生感悟,也十分地“过时”和敷衍,没有多少新意,都是在炒冷饭。
▲《肥龙过江》男女主角很难想象,这样一部没有新鲜感的电影还会上映,摆明是来圈钱的吧,幸好没有上院线。
某种角度来说,他们也知道电影的卖相,所以才跟了《囧妈》的风,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是支持徐峥,毕竟他们还一起上过节目。
过时的王晶喜剧片王晶喜剧片的巅峰时代恰好是香港电影黄金时期,而最为经典的喜剧片,是他跟周星驰合作的那些。
在王晶看来,喜剧导演最需要的是一个跟自己合拍的喜剧演员,才能够有好的喜剧作品。
周星驰起初跟他还是很合拍的,后来周星驰不想演了,想做导演,于是王晶的喜剧片也大抵宣布结束了。
▲《九品芝麻官》王晶和周星驰现在,王晶也不怎么拍喜剧片了,一来是没有特别好的喜剧演员,二来是他对内地观众情绪和笑点把握不够到位,这并非经验所能弥补的。
况且,按照他自己对喜剧的理解,在内地拍喜剧片,还是有些难度的。
▲《圆桌派》王晶谈喜剧王晶曾在《圆桌派》里说喜剧就是推翻规范,无非就是三个方面,政治、宗教和性。
回顾他之前的电影,确实是那样的,如今我们依然还会觉得好笑,跟这三者不无关系。
不过,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向继续去拍,在内地的话还是特别地难,王晶自然也非常清楚,所以也自然拍得少了。
当然,作为商人的他,也有自己的独到理解,他认为以前麦当雄的电影都是反面形象的视角为主线,现在换成正面形象的视角也会有许多可能性。
▲《无名之辈》憨匪这让我不禁想起近年来国内一些喜剧片,比如《无名之辈》里的就是一对憨匪抢手机店,再加上方言自带的搞笑,整部电影看起来就挺有趣的。
当然,不只是喜剧片,许多类型片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拥趸。
《肥龙过江》事实上也有这三方面的元素,但是没扎到位。
虽然影片特意把主场放在日本,暴揍日本黑帮,算是对《猛龙过江》的一种致敬,还有那个裸奔的导演等,都让人回到90年代王晶拍的那些喜剧片感觉,但确实太老套了。
▲《肥龙过江》竹中直人其实,不仅仅是王晶的喜剧片,周星驰的喜剧片也日渐式微,近年来周星驰电影亦如此,譬如去年春节档《新喜剧之王》票房的惨败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随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香港喜剧片已经很难跟内地导演所拍摄的喜剧片相提并论了。
▲周星驰电影《新喜剧之王》王宝强那为何王晶还会选择参与《肥龙过江》这样的电影,个人觉得是过渡期而已,王晶现在重心在《追龙》系列,这类低端喜剧片只是他的一个过渡罢了,趁着有得捞就多捞一些吧。
甄子丹的自我调侃自从今年《叶问4》系列结束后,甄子丹也宣布不再拍功夫片,功夫片也曾是香港电影的经典类型,如今观众口味变了,还继续拍下去也没有太多的意义。
▲《叶问》甄子丹这意味着甄子丹的演艺生涯需要转型,需要塑造出新的角色,至少是像《追龙》里的跛豪。
前面我也说了,《肥龙过江》是王晶的过渡期,也是甄子丹的过渡期,非常随意的一部电影,他都不顾自己的宗师形象了。
▲《肥龙过江》甄子丹从影片里的角色来看,我们不难看出这个角色实际上是甄子丹从影的一个总结,也是他对自己的调侃,别忘了,甄子丹是影片的监制,他肯定有对这个角色的话语权。
▲《导火线》甄子丹影片中提到了甄子丹07年主演的《导火线》南生围一战,以及05年《杀破狼》和吴京的巷战,这两段近身打斗都特别得精彩,也经常被许多网友拿出来细品,而且都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很值得一看。
▲《精武门》甄子丹甄子丹早期电影也饰演过许多的警官,也饰演《精武门》的陈真,在《叶问》系列等电影里他又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对象,这些角色标签似乎都贴在这个肥龙身上,包括网友对他演技表情对一些吐槽也都是加在这个角色上,当然,这里边还有成龙的影子。
影片中肥龙这个警官所遇到的困境恰好也是甄子丹目前所遇到的,一个立志要做一些事的警官却因为周遭人的不理解而郁郁寡欢,变成一个胖子。
甄子丹他大概也很想要像李小龙那样有自己经典的荧幕形象,他本来也可以靠叶问等形象吃饭,但现实告诉他,叶问已经不太受欢迎了。
▲《肥龙过江》甄子丹谈演技所以他把这些无奈也加注在影片中的肥龙里,以此进行自我调侃。
动作明星上了年纪之后,就不得不开始进行这样的调侃,像成龙总是说不打了不打了,到现在还是在打,而李连杰也早已淡出大家的视线,常常莫名其妙被死亡。
▲成龙和李连杰至于吴京,他虽然也还在打,但已经不是纯粹的动作片了,大家关注的更多的是他的战狼以及爱国心。
▲《杀破狼》吴京所以,甄子丹的困境和自我调侃也是可想而知的,他自然也知道自己未来的戏路和选择,是沿着他人的路继续走,还是能走出自己的一段路来,这确实值得思考,也值得尝试。
写在最后《肥龙过江》可以毫无客气的说,非常地无聊,不过哪怕看起来很过时的剧情内容,哪怕看起来很刻板的角色形象,哪怕看起来很老套的动作设计,哪怕看起来很无聊的搞笑段子,但它是一部求生欲很强的电影。
这不仅仅是说影片中伴侣之间的求生欲,也是王晶和甄子丹各自在事业上的求生欲。
我仿佛看了一部90年代的喜剧动作港片,也仿佛看到了时代巨变下的一些挣扎,肥龙过江之后,他们又将面临着什么呢?
■往期回顾:徐峥《囧妈》越来越囧,但让我对“子女劝说父母无效”有新的认识《美丽人生》为什么要以喜剧的形式去讲战争的故事?
这不是我想看的电影,但它确实满足不少年轻人的跨年观影需求《叶问4》光靠打戏不能满足观众上价值也没啥,但别强行上呀《只有芸知道》:为什么很多人看哭了却不太喜欢冯小刚这部电影?
关注「电影观后感」,一个记录个人观影的地方,可能如实,也许主观,但一定不是影评。
不错的港片制作!
竹中直人演這種爛片!!!!!!!!!
经典港片一爽到底居然是日本人拍的?!
徐峥:《肥龙过江》上了,然而 我还是院线转流媒体质量第一名,你看我牛逼吗?毕志飞:不看
香港版的贺岁喜剧。开头打斗过于冗长,失去了喜剧效果。周丽淇长得有点像李彩桦,但是缺了些星味。总之剧情敷衍,演员演得也敷衍。
甄子丹也开始走动作喜剧的路子了。
很传统很老派的港式功夫片,毛舜筠很像一个日本妇人。
甄子丹成功地拍了一部成龙式的动作喜剧
有笑料啊,还不错啊。
真有你的啊肥螳螂
日本徒弟导演。甄子丹终于也走到成龙式杂耍的地步了,打戏在所有他的作品中是最缺少对抗性的一部,最后打丞威基本就是个人秀,而这已经是最能看的一场了。还有好几个高难动作用的是替身。大谈“当年我在南生围和后巷”有多威,“直线之外还有曲线”,全程《猛龙过江》,让人分外怀念当年那个“警察就是要捉贼”的火爆刑警。最高兴就是看见毛舜筠和陈友了。
有情有义,有笑有泪。以成龙式的功夫喜剧,来探讨“美德的磨难”这一伦理学问题。当然,在一部拍来贺岁的类型片里,这样的探讨必然不会细致而深入;但话说回来,也不应细致而深入。戏仿《美人鱼》的片段有巧思。
几句台词还是非常深入人心的,欢乐的一部电影。
前面还行,后面快进。看了潇洒以后不想看了。
打死日本鬼子,全打死!
太难看了我去
除了动作真的一无是处了,动作还是成龙风格的
大块头有好身手,两个胖子闯天涯。很有早期成龙动作喜剧的feel,一众老港拍的很有诚意,动作戏密集,笑料不断,蛮有意思的。
其谁之过与? 其温情的态度,若一老年人的感情,王晶于今六十六年纪,遂有此种情感,也是很搭的。其笑料,已然改变了头先几十年的手法,为合于陆上群众的口味,暨其中的条框,只能将拿手把戏缩之再缩,至于无有,哎,曲于世,则其中的质感,归于绵软。先前是蒲松龄的天马行空的讲故事,而今归于纪晓岚的说理,噫,谁之过也
三个编剧也没写好这个剧本,也就打戏勉强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