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一个叫谢尔盖的孩子出生在苏联卡卢加州。
二战期间,他所在的村庄成为抗击德军的游击队基地之一。
1942年夏天,德军来到这片区域,为了惩罚村民对游击队的支持,他们屠戮了大批村民。
谢尔盖的母亲和哥哥都不幸丧生,而他的父亲则更早离世。
谢尔盖侥幸从窗户逃出,在森林里流浪了几个月。
苏军侦察兵发现了这个身心俱疲的孩子,将他救回了部队。
小谢尔盖从此开始了他在部队的人生,开启了一个儿童的二战历险记——而这就是影片里着重描述的故事。
看到《士兵》海报的第一眼,我的第一反应是抵触。
看着海报上那个穿着军服的可爱男孩,我在想:无论多么精彩卓绝的剧本创作,也不该宣扬把儿童变作士兵。
然而了解影片背景之后,我的抵触又变成了悲伤,这并非剧本创作——事实上,电影中的绝大多数情节都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20世纪30年代,一个叫谢尔盖的孩子出生在苏联卡卢加州。
二战期间,他所在的村庄成为抗击德军的游击队基地之一。
1942年夏天,德军来到这片区域,为了惩罚村民对游击队的支持,他们屠戮了大批村民。
谢尔盖的母亲和哥哥都不幸丧生,而他的父亲则更早离世。
谢尔盖侥幸从窗户逃出,在森林里流浪了几个月。
苏军侦察兵发现了这个身心俱疲的孩子,将他救回了部队。
小谢尔盖从此开始了他在部队的人生,开启了一个儿童的二战历险记——而这就是影片里着重描述的故事。
平心而论,电影本身的剧本算不上出彩,基本没有脱离常见战争片的套路。
剧情缺乏抓人眼球的高潮,叙事上也有流水账的嫌疑。
不过,影片的主角给了我们足够多的惊喜和慰藉。
扮演谢尔盖的小演员非常出色,他的表演生动、淳朴,毫无做作的感觉,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为影片提供了大量的看点和萌点。
作为观众的我们,看着这个圆脸的可爱男孩在战士们身边长大,一步步长成个小战士,实在是心都要萌化了,同时又被扎得隐隐发痛。
我想,这或许也就是《士兵》这部影片最大的意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记住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这样一段被战争更改和重创的童年,那么或许,将来我们就能都尽一点力,让世界上再也不要有这样的故事。
愿世界和平,愿每个孩子都能平安快乐地长大。
谢尔盖原型
谢尔盖和养父养母一家PS:咨询了懂俄语的师妹,小朋友叫做谢尔盖,昵称为谢廖沙。
附:故事原型简介苏联儿童谢尔盖-阿列什科夫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年轻的参与者,也是二战中最年轻的士兵之一。
据估计,谢尔盖的出生年份在1934-1936年间。
1942年夏天,德军来到他的家乡,屠杀与苏联游击队有勾连的村民。
谢尔盖10岁的哥哥被吊死了,他的母亲也因为保护儿子而被枪杀。
在邻居的帮助下,谢尔盖从窗户逃了出来,跑进了森林。
他在森林里流浪到1942年8月,直到路过的苏军侦察兵发现了他。
当时谢尔盖浑身已经被虫子叮咬得不成样子,身心俱疲。
侦察员把他带回部队,战士们都被惊呆了。
谢尔盖后来的养父、沃罗比耶夫少校回忆说:“在休息室里,每个人似乎都木在那里。
我真想冲出去,冲到战壕线上,掐住我能抓到的第一个纳粹分子的喉咙。
”谢尔盖在部队里得到了医疗照护,有人为他缝制了一套合适的军装。
沃罗比耶夫少校没有成家,他很在乎这个男孩,决定正式收养他。
少校不愿意把谢尔盖送到孤儿院,他觉得男孩跟在他身边反而会更加安全。
小谢尔盖特别喜欢一位护士阿姨,在一次跟父亲谈话时,他说希望这位阿姨能成为他的母亲。
而少校则从善如流,很快娶了这位护士。
小谢尔盖把自己看作是爸爸的助手。
他不直接参与战斗,但每天早上都会去总部报到,领取自己的任务。
他主要负责向各处传递消息、送报纸和信件。
在战斗中,他还为士兵们送水和弹药。
谢尔盖在一次送报途中发现附近的草垛里有可疑的人,便向指挥官报告。
后来发现草垛里竟藏着德军炮兵火力侦察员,谢尔盖因此得到了表扬。
在一次德军炮击中,少校的防空洞被炸毁。
谢尔盖尝试营救被压在废墟下的沃罗比耶夫少校,没有成功。
他飞快地跑去求救,而少校因此得以幸存。
后来,少校的部队参加了斯大林格勒的战斗。
1942年11月18日,谢尔盖在迫击炮火下受伤,被送往医院,痊愈后,他又回到了部队。
1945年,谢尔盖被授予战斗奖章,后来被送进军事学校学习。
1954年,他从军事学校毕业后,又转去学习法律。
成年的谢尔盖曾担任过地区的检察官,也曾担任企业法律顾问。
他结了婚,育有一子一女。
1985年,为了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40周年,他被授予了 “一级卫国战争勋章”。
1990年,谢尔盖去世。
据说,在战场上度过的童年给谢尔盖的健康造成了伤害。
据估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夺走了1 300万儿童的生命。
来源:https://www.warhistoryonline.com/world-war-ii/youngest-soldier-of-wwii.html
小孩子可爱在对很多事情懵懵懂懂, 不懂就是不懂, 并且东西说的很直白, 而没有什么心思,不会陷害别人等原来士兵收到信这么开心小孩纸对待事情也是很认真的, 他们也是喜欢模仿善于模仿的人 他感觉很开心就会笑, 不会在意场合 小孩好可爱, 有什么重新挑逗小孩的 小说俄罗斯的片子, 里有几句话也挺像英文的小孩子可以做士兵吗? 可以吧, 只要他们内心认为这是一个严肃的事情,不是过家家, 知道自己的职责并严肃对待,就可以成为士兵吧
战争是残酷的,但残酷的战争没有剥夺掉孩子应有的纯洁天真,冰冷的枪炮也没有破灭孩子坚信的真理。
用纯洁的孩童和残酷的战争做最鲜明的对比,讽刺至极,看完之后难免不发人深省。
是谁让这些刚刚开始获得生命的孩子们失去亲人,失去朋友,失去生活的家园,这些人性最丑陋的一面应该永远被历史铭记。
近期乌合麒麟的漫画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和平年代依旧有这么多可爱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备受战争摧残,他们不能选择出身,还没有力气奋起反抗,就被所谓的正义之师迫害,可笑至极。
“报纸上的照片 不清晰 战士们还是孩子 世界大战的英雄 他们在战斗前拍的 四个孩子互相拥抱 天空是蓝色的 有绿色的草 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没有歌颂 没有记录 这是某人的儿子 这是某人的学生 他们躺在战场上 刚开始人生的人儿啊 天空是蓝色的 有绿色的草”。
也许电影的情节和手法并没有可圈可点,但是小士兵谢尔盖一定是点睛之笔,残酷的战争没有剥夺他孩子应有的纯洁天真,冰冷的枪炮没有破灭他坚信的真理,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用纯洁的孩童和残酷的战争做最鲜明的对比,讽刺至极,看完之后难免不发人深省。
是谁让这些刚刚开始获得生命的孩子们失去亲人,失去朋友,失去生活的家园,这些人性最丑陋的一面应该永远被历史铭记。
近期乌合麒麟的漫画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和平年代依旧有这么多可爱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备受战争摧残,他们不能选择出身,还没有力气奋起反抗,就被所谓的正义之师抹了脖子,可笑至极。
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
影片中所展示的战斗故事,基本符合史实。
谢尔盖·阿列什科夫,1936年2月出生于苏联的卡卢加。
父亲很早病逝,他和3个哥哥是由母亲一人照顾长大。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谢尔盖2位年龄大点的哥哥前线作战,从此没了音信。
同年秋天,纳粹德军占领卡卢加。
接着,谢尔盖的母亲和10岁的哥哥佩蒂亚加入游击队抗击德军,被德军杀害。
自此,谢尔盖成了孤儿,由邻居照料。
1942年8月,谢尔盖跟着邻居逃跑时不幸走散,在森林中躲藏迷路了很多天,最终被苏军第47步兵师142步枪团的侦察队找到并带回部队。
谢尔盖一个亲人都没有了,142步枪团年轻未婚的团长米哈伊尔·丹尼洛维奇·沃罗比约夫见此便收养谢尔盖,成了他的养父。
由于战事繁忙,沃罗比约夫将谢尔盖带在自己身边,还给他弄了一套小军服,替他办理身份手续。
于是,谢尔盖成了142步枪团的一名小战士,开始随部队在前线抗敌, 参加了残酷绝伦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而这时,谢尔盖才6岁。
一个6岁的儿童,在战场上能干嘛呢?
主要是给士兵们送信件和弹药,战后他也会用歌声给战友们带来欢乐。
此外,谢尔盖还立下不少战功。
比如1942年11月,他就在干草堆里发现1个德国炮兵观察员跟1个通信兵,然后叫来战友将这些间谍抓获。
又比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谢尔盖的养父和几个参谋军官被泥土和木头掩埋,是谢尔盖发现了他们,并叫人将养父一行人救出。
也正因如此,1943年4月26日的第013号命令,崔可夫将军授予了谢尔盖一枚战功奖章,还得到了一把瓦尔特手枪作为奖品。
而年幼的谢尔盖也在战场赴汤蹈火多次负伤,还有一次被迫击炮击伤。
尽管如此,他仍选择继续留在战场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直到1944年,因战局大大好转,所以苏联退役了所有少年兵和儿童兵,而谢尔盖也在此列,之后,他被送往后方的图拉市苏沃洛夫军事学校学习,成了那里最小的学生。
不过因为战伤的影响,未能完成更高级课程。
战后,谢尔盖在哈尔科夫法学院攻读法律学位,成了一名律师。
之后,他与养父定居车里雅宾斯克,担任检察官办公室调查员的职务,最终晋升检察官。
此外,他还担任车里雅宾斯克有机玻璃厂的法律顾问。
1985年,在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他被授予了一枚“一级卫国战争勋章”。
1990年,53岁的谢尔盖因心脏病去世。
童年的逃生和战斗经历,对他所造成的精神伤害始终与他如影随形。
而在整个二战期间,参战各国阵亡的儿童数量达到了至少1300万。
孩子们不属于战争,没有任何人属于战争。
从儿童的视角,直观的看到了法西斯是多罪恶。
反法西斯的队伍里,老人,孩子,青年人……为了保卫家园都在出着自己能出的那一份力。
他们面对装备世界一流的法西斯也没有丝毫畏惧,为了后方的家人朋友们奉献自己的所有。
结尾的那首歌,士兵们仍在前进,为了家园继续与法西斯战斗,而歌曲又给人以生和胜利的希望,是对战后回归美好生活的期盼。
我想到了那时多少我们的先辈都是这么死在了法西斯的枪林弹雨中,真的无法原谅,也永远无法忘却国殇。
也想到了现在仍处在战乱中的那些人,又何其无辜,他们是资本主义战争中牺牲最大的,而那些罪恶的资本主义却在享受着自己的美好生活,多么的讽刺啊。
“报纸上的照片 不清晰 战士们还是孩子 世界大战的英雄 他们在战斗前拍的 四个孩子互相拥抱 天空是蓝色的 有绿色的草 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没有歌颂 没有记录 这是某人的儿子 这是某人的学生 他们躺在战场上 刚开始人生的人儿啊 天空是蓝色的 有绿色的草”也许电影的情节和手法并没有可圈可点,但是小士兵谢尔盖一定是点睛之笔,残酷的战争没有剥夺他孩子应有的纯洁天真,冰冷的枪炮没有破灭他坚信的真理,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用纯洁的孩童和残酷的战争做最鲜明的对比,讽刺至极,看完之后难免不发人深省。
是谁让这些刚刚开始获得生命的孩子们失去亲人,失去朋友,失去生活的家园,这些人性最丑陋的一面应该永远被历史铭记。
近期乌合麒麟的漫画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和平年代依旧有这么多可爱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备受战争摧残,他们不能选择出身,还没有力气奋起反抗,就被所谓的正义之师抹了脖子,可笑至极。
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
卫国战争期间的一个6岁儿童在家人被德军枪杀后逃出了村子,荒野中饿了就吃点野果,困了就找一个树洞,遇到野兽时就爬到树上,风餐露宿奄奄一息时被苏联红军侦察兵安德烈偶然发现并带回团部成为一名最年轻的士兵,凭借对救命恩人的满腔热情,用一个孩子纯洁而炽热的爱报答这支部队和这支部队中的人,孩子就是孩子,他很调皮、天真和可爱,但是这个小士兵在血腥残酷的战争中为这些士兵带来了勇气和毅力和情感慰藉,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柔软的地方,他受到了战士们的热烈欢迎,最后孩子正式成为了一名红军列兵 。
影片虽是战争片,但和沉重压抑基调不同,通篇色彩干净明亮,用光明去反衬战争残酷,用单纯去对抗情感荒凉,加上俄国人那种特有的冷幽默,温暖人心的力量。
影片开始,因战争侵略失去了家人的一名普通小孩,在隔壁阿姨的帮助下逃了出去,在荒野中奄奄一息,被外出侦查的苏联红军侦察兵安德烈发现并带回了部队,受到精心的照顾,但战争时期这名孩子没有安稳的去处,为了保护这名孩子,指挥官库兹涅佐夫认作他为儿子使他留在了部队,影片至此士兵和孩子的表现真的使人很感动,刚好去触动你心里那块柔软的地方,部队的士兵都非常喜爱这个孩子,为他想尽办法置办了一套可爱的小军装,而这个孩子把把部队当成了自己家,把自己当作一名真正的士兵。
指挥官也就是男主偷偷的爱着卫生员卡佳也就是女主,女主也暗恋指挥官库兹涅佐夫,但战争期间两人都把这份感情深深埋藏在心底,战争残酷而激烈,缺少物资和弹药,在这种环境下爱情之花却悄悄绽放,期间小男孩为了撮合男主和女主,闹了不少笑话,可以看出以一个6岁儿童的心智,是多么的纯真。
部队中的耳闻目染使男孩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真正的战士,利用孩子特有的视角竟然发现并抓获了德国人的侦察兵,同时为战士们分发家信、为伤员端茶递水并读家信、虽然不识字但杜撰一些充满爱意的话读给战士们听,成为了战士们最喜爱的人。
在小男孩的极力撮合下,男主和女主最终捅破了那层窗户纸走到了一起,但战争还在继续,小男孩还在战争废墟中救出了自己的父亲。
在谈到“卫国战争”时,该片是完全不同的剧情,影片的高画质和语调让观众想到了战争电影的最佳典范,在片中让观众在眼泪中欢笑,没有错乱拧入的情节,也没有在军事阴谋方面的侧写 ,反而使影片有种战争是多么可怕,多么荒唐的感觉,这也是该片想表达的东西,从而体现真正的艺术追求 。
二战中最年轻的士兵,苏联六龄童士兵谢尔盖·阿列什科夫的真实经历改编。
他的父母和哥哥被德军杀害,在森林中逃难被苏联侦察兵救回,参加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战后被送进军校,成年后担任过地区检察官,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可惜一生受战争造成的精神创伤所累,53岁溘然长逝。
复刻还原度相当高的一部儿童电影,但有保留地讲述战争残酷的刻意失焦无疑有损于电影的真实感,以为剧中大量情节都只为将就现代人刻奇的情绪价值,却原来都是1:1的真人真事:如谢尔盖的养父是名上校,因其“奉子”成婚;小谢尔盖在战壕里为战士们分发信件和运送弹药;像儿童团一样在干草堆里发现德军间谍;还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从炮火下救回养父……狠批私字一闪念,惯以“我不相信”对抗群氓的人,难免会踩进原始人怀疑一切的本能大坑,选择相信也是进化之一吧。
说到进化,二战令1300万儿童夭折。
而截止2024年3月,至少有12300 名儿童在加沙丧生。
在不杀幼崽这件事上,人类进化了个毛线(157)。
看到《士兵》海报的第一眼,我的第一反应是抵触。看着海报上那个穿着军服的可爱男孩,我在想:无论多么精彩卓绝的剧本创作,也不该宣扬把儿童变作士兵。然而了解影片背景之后,我的抵触又变成了悲伤,这并非剧本创作——事实上,电影中的绝大多数情节都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3.5
央6观看,据说是真事改编,从儿童视角展现战争中人性纯真美好互相温暖的一面。叙事有点流水账,也没有什么特别抓人眼球的精彩情节,也许这也是小士兵生活的写照,最喜欢不识字的小士兵给伤员读信的那一段。小士兵太可爱了,国语配音奶萌奶萌的
小朋友很可爱,但讲述的方式老套生硬,7分吧
宝贝太可爱了
把孩子融入战争,成为战争的强者或者说是投机者,以为情怀,若是故事发生在另一边、战败国抑或基地训练营,还有多少观众会觉得军装中的孩童是可爱活泼,拿枪是帅气英雄?
改得挺好。
天呐,这是儿童剧嘛!
战争中的小天使!希望再也不要有战争
真是一个可爱的幼崽。战争让这个孩子以一种飞速的方式成长着,完成从将死到重生的过程。战争摧毁生命,却也能带来勇敢与生机。没有人天生就属于战场,只因战争以多种残酷的方式迫近着他们的生命,让他们有了这样一个名称,叫士兵。
国配中文字幕,如果不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很多人可能会反感这部电影,在剧情中让这么小的儿童谢尔盖就参与这么残酷的战争是很不人道的,但是现实就是,它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在历史洪流之中,并且在这部电影中也没有刻意去渲染战争的残酷,而是用了一种革命式的乐观和幽默保佑这个孩子拥有一个开心的童年,希望这样的世界远离儿童。
用不属于战争的孩子来反衬战争的残酷和荒谬是反战片的常见套路,但像这样把童年放到一个轻飘飘的其造成的苦难的刻画极为抽象的名为战争的背景里刻画它的显然是被过度藻饰了的天真和美好(我对这么大的小男孩有没有这么刻板印象地可爱持严重怀疑态度)最后甚至拍出了一个战争片少见的大团圆结局,这种片子的基调显然对战争的感情并不是那么否定的,甚至比不过那些所谓“反战败”的日本电影。
愿世界和平🙏
CCTV6看的
没意思,这种用小孩强行煽情的电影,无聊至极
聪明伶俐的宝宝
为还处于战争中国家的孩子惋惜。
孩子不属于战争,可又有谁属于战争呢?
揪心
改編過多, 團長養父和護士那段沒那麼戲劇化, 是謝廖沙自己指定尼娜當新媽媽, 尼娜還在之後的戰鬥中懷孕生產, 產後馬上回去投入戰鬥. 謝廖沙的腿在叢林流浪時受了不可逆的傷害, 導致戰後他試圖回去從軍的企圖受阻轉行從事法律專業. 謝廖沙54歲就過世並離婚兩回, 只能說二戰對他的身體和精神帶來的創傷從未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