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朗道:退变
DAU. Degeneratsia,DAU. 堕落(港),DAU. Degeneration,ДАУ. Дегенерация,ДАУ. Вырождение
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伊利亚·佩尔米亚科夫
主演:德米特里·卡利丁,奥尔加·什卡巴尼亚,维多利亚·斯基茨卡娅,阿丽娜·阿列克谢娃,阿列克谢·特里福诺夫,拉德米拉·谢戈列瓦,罗密欧·卡斯特路,玛丽娜·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乌克兰,英国,俄罗斯语言:俄语,英语年份:2020
简介:一家秘密的苏联研究所结合了科学和神秘实验,旨在创造理想的人。 该研究涉及所有员工:特权量子物理学家,克格勃官员,厨房员工边缘人员和政治上激进的测试对象。 研究所的居民发现自己身处深处的生存危机中,被逼向悲惨和暴力的结局。详细 >
是像追劇慢慢看完的,壓迫感或許沒那麼重,但還是要說6小時的片長真的讓《娜塔莎》的優點都變成缺點了。想先對於屠豬的影像爭議提出一些想法,首先,故事角色的反應都是害怕、震驚的,完全看不出作者有鼓勵「惡」的念頭(娜塔莎或許還更為強烈),再者,也不是少了這部電影就能少一隻豬被宰殺。不過實際還是挺反胃,總覺得導演是馮提爾式的以折磨觀眾為樂、甚至這些爭論撻伐都像是他拍電影的目的似的。dau的構想或許也能被視為dogma95的概念延伸。是能肯定其對電影擴張力的貢獻,但就和《帝國大廈》、《火車進站》一樣,存在即是擴張本身。「觀看」的意義性恐怕依舊會逐日喪失
如美国客人安德鲁所言,“精细的失控”,漫长的六小时呈现了索多玛的诞生,DAU系列“真实”的幻觉在结尾的清洗中被打破。模仿猴子,老鼠的比喻,本能实验,以及最后饱受争议的杀猪都在标记着从文明人到动物的“退变”过程。研究所是一座巨大的思想改造装置,这种暗含了双重思想的,无差别的暴力就是最终目的。类似于养蛊:马克西姆是这个装置出产的优秀产品,而他也最终负责将失败的产品清理掉。
感觉现在这个片子在中国比在西方火,昨天首映中国人非常多。第一部分比较一般,但第二部分不亚于娜塔莎,结尾非常震撼,即使感觉同样残忍创作形式在拉斯·冯·里尔那边也见过,而且可能会引起一样抗议和争议。非常期待这个系列接下来作品。
9/10.1968年苏联的一家科学研究院里,西方自由化之风渐长,当腐败好色的院主任被替换成一个克格勃少将后,事情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暴力整风。影片表现的是人物角色们的工作日常和生活日常,讲课,实验,吃饭,喝酒,聊天,场景在实验室,课堂,食堂,客厅之间转换,大家好像都很快乐,但当教授们在暴徒面前沉默,女助理们在哭泣,生杀活猪的血腥场面震撼出现,那意味着一切快乐都将消失,走向毁灭。本片时长6小时9分钟,分成9个部分,好多人物,好多即兴的表演和台词,影片缓慢展示生活的流动,详细表现暴力催生恐惧,侵蚀自由。主创出资搭建所有的拍摄场景,所有的演员在一起拍摄三年,这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
六个小时的电影看了一个礼拜。对苏联的控诉比第一部更加庞大真实残忍深刻。不由得想到这几天热议话题:后浪们以为自己是眼里有光的少年 但其实只是在客厅杀猪的魔鬼罢了!
一言难尽,六个小时的压抑。
密集的对话
这发酵速度,烤俄罗斯大列巴么
这个年代可能只有这个剧组敢拍得如此直接,血淋淋。6小时分成两部分,你会看到文明如何一步步被毁灭。第一部分结束时想了不少要写的点,然而极权和野蛮不断升级,一切都在影片结束的那刻崩塌,简单的文字描述已经没有意义,我也实在无法概括结尾部分带来的震撼与恐惧。
原本担心《娜塔莎》强势上阵送来的权力高潮之后,新鲜感过去,一切观感和刺激,都将随着370分钟的巨大篇幅“退变”。我确实把它切成4到6部电视剧开看了,可从大概2小时阿奇波掌权,KGB纪律重新压制科学城自由生活后,竟也投入的享受完接下来4个多小时(不用打“/”增添自虐),这个巨大的剥削电影般系统,注定带给不同观众不同反应,你能愤怒着PTSD,我也能在片尾巨大的献祭仪式过后,感受到沉重的巨石,接连又是舒缓的到来,如同一次从压抑到释放的瑜伽。科学强人没能出炉,科学强国半途中断,剩下猪鼠在退变的系统中追逐。
仍然是一个超五星,一部共产主义启示录,六个小时不间断的目不转睛几乎打破生理极限。如果说Natasha钻探到了人性的最深处,Degeneratsia则完成了坏制度的影像教学。我真的从来没有看到过任何影像,可以如此有力而完整展现人是如何一点一点从社达主义进化成种族主义恐怖分子的,更可怕的是环顾周围发现这种事情并非虚构,完全是真实存在的。全片最有力也最荒诞的一个段落,大概就是扛着斧头唱起我们爱科学。两段式结构,两种堕落,一种比一种恐怖。结尾其实很有铺垫的:其一,科学家被Azhippo引蛇出洞,一个KGB头子怎么可能让科学家干掉KGB,肯定是被先下手为强;其二,Azhippo被外国科学家光靠看面相就识得体无完肤,最后这一击显然是故意不动声色蓄谋已久;其三,众人的恐惧和沉默,恐怕也只能带来这样的结果。
上千小时的素材池子,6小时太短了,建议剪个6000小时的成片,麻的
立个靶子自己打已经不够。他们在立靶子的同时,自己成为那个靶子。所以打中的到底是谁?
从头到尾的震惊,这大概是DAU 第一阶段的收官之作。退变是多层次的,不只是道德,行为,伦理,科学,甚至于物种的取代都如此血腥野蛮。最终在毁灭的研究院里,只有猪肆意于迷宫中狂奔。DAU 试图绘制一副过于复杂的油画,结果却产出了一个弑父的畸形儿。所有铺垫是如此步步紧迫,最后的爆发悄无声息,一辆KGB卡车拉走文明最后的遗产。
这部六小时的群戏强化了《娜塔莎》的“极简”感。原本还想抱怨一句片尾的大血洗决定铺垫太少,但整部作品的逐层推进还是再次震撼到我(虽然更喜欢上一部的局部放大处理)。另外,片中关于现代艺术的那一刻钟精彩段落真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学术案例了。近期决定整理一下该片诞生背景以及被最终撤销的柏林展览等丰富细节的德语报导。
不同于《娜塔莎》窥一斑见全豹的手法,《degeneration》有意将格局拉大,更加直白地加入历史脚注和充满哲学意味的画外音以丰富文本的厚度。影片第一部分略显混乱,但第二部分渐入佳境,将一个逐渐走向疯狂的微型社会浇筑在六小时的宏篇巨制中。至此,柏林电影节上先后放的这两部《DAU》虽创作思路不尽相同,却殊途同归,既有宏大历史,也有小人物,犹如早已陨殁的苏联帝国的一次借尸还魂。
一般吧
这真不是一般人都能接受的。
毫无意义的漫长。这种拍摄对所有的演员都是一种剥削和摧残,感觉这个人造的小城镇真的会发生一些可怕的事情
比娜塔莎更好,这种类型的素材的确需要更长的篇幅才能表达完整。DAU给出的信息和精神比它总结的文字和画面更加赤裸和“意识不良”,从这方面看,它的表达已经非常节制了。结尾突然冲破了前面搭建起来的(相对的)“真实”,有种象征主义的味道了。P.S. 据说旁白是萨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