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过4月1号,哥哥的忌日。
中国人对死者都抱有无限制的尊敬,这是中国传统,如果这部片子稍微的正常一点,情理稍微理顺一点我相信我们都会看在午马老师遗作的份上给予包容,我至少是抱着午马老师最后一部作品的份上花了40大洋进电影院看的。
回想小的时候看倩女幽魂,那个疯癫的世外高人,到今年来午马老师已经查出晚期的时候还依旧坚持在银幕上面,我想这个老人是真的爱电影,爱演戏,前段时间看极品前任(于莎莎)主演的片子,看到午马老师,我知道那个时候他已经得知自己命不久矣,他依旧乐观向前,依旧笑着,虽然我觉得午马老师的笑带着苦涩,但是他以对演戏的热爱,强行遮掩住自己内心对死亡的恐惧,而看的我却只能会心一笑,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这个老人离我们永去之后,我再看倩女幽魂,心中就有一股无法言表的酸涩,哥哥去了,午马老师也去了……这部片子为什么讲述的前言不搭后语呢?
各位有曾想过没?
午马老师再也没有经历去演出完一部完整的故事,就如同一个战士再也无法拿起手中的长剑挥舞的冲向战场,他能做的就是在奔向战场的路上被敌人用弓箭射死,片场就是午马老师的战场,他最后英勇的战斗着,难道我们不该去包容午马老师。
除去午马老师以外,电影其他地方没有一点可以包容的,我早觉得中国不该去拍摄鬼片,我从头到尾一直再找那个精神病(幻想狂)中国鬼片的烂已经不需我们多费唇舌了。
永远记住午马老师……一个奔向战场,死在战场的勇士!
《化妆师》算是一部“惊喜片”,惊悚加喜剧的效果,既不会因为太过重口味而让人如坐针毡,也不会失声大笑而破坏了惊悚片的氛围。
想必以往的惊悚片,《化妆师》显得比较平静,很少一惊一乍,再加上午马先生那张慈祥的脸,倒多了一份怀念的情绪。
巩新亮饰演的媚媚是位入殓师,通俗的话讲就是尸体化妆师。
他之所以从事这样一份特殊的工作,是因为她曾经目睹了马爷(午马饰)通过神奇的化妆技术还原了她被大火烧的面目全非的家人本来面目。
常年在太平间工作,一直以来都挥之不去的姐姐临死之前的场景,让媚媚总是疑神疑鬼,跟她一起同住的两位好姐妹车莉跟雯雯似乎也同样各怀鬼胎,看上去高帅富的高俊在车莉跟雯雯之间来回穿梭。
随着车莉的意外身亡,所有的事情都向着更加诡异的方向发展,是谁害死了车莉?
这背后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故事从太平间开始,也在太平间结束,恶人终得报应,死者大仇得报,可是生者的心理真的能风平浪静么?
《化妆师》是午马先生的导演遗作。
他在片中曾说,只有死者才是最真实的,跟亡者在一起才最踏实,如今想到他的这些话真是唏嘘不已。
电影中的场景大多发生在太平间,午马先生饰演的马老是巩新亮的师傅也算是救命恩人,一位慈祥的老入殓师,在这样一部充斥着美女美胸美腿和闺蜜之间勾心斗角的惊悚片中,午马的平静反倒让人印象深刻。
摒弃了以往单靠血腥跟恐怖音效吓人的故有套路,《化妆师》的故事巧妙的利用梦境跟现实交叉推动。
人吓人吓死人,更恐怖的是当你身边总有人处心积虑要害你的时候,无论怎么防备都难防暗箭。
每个人都会做梦,可是当一个人总是分不清楚梦境跟现实时,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媚媚因为姐姐的死而始终不能释怀,雯雯因为车莉的死也总是在半夜惊醒之后举止异常,莫名被调换的拖鞋,床下爬过的壁虎......回想细节,实在毛骨悚然。
午马饰演的马爷颇有现代燕赤霞的风范,画笔在手如同手握宝剑,洞悉世事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部遗作也算是完成了午马先生的心愿。
巩新亮、大左、 王希维、尚华等等一种帅哥美女也在片中完成了出色表演,特别是巩新亮,并不只是花瓶般只靠着傲人身材博人眼球,而是作为故事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和剧情的灵魂人物存在。
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幕后真凶,都跟媚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的幻觉让人揪心,她平静的说出自己常常能看到死去的姐姐,同时也希望还能继续看到车莉时,一种无形的恐惧笼罩着所有人,不寒而栗。
最近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某某地发生持械砍人事件”的新闻,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也给人施加了很多无形的压力,扭曲的心理导致过激的行为。
惨案发生无能为力,我们所能做的只能善待自己善待家人朋友。
14年看的入殓师 这个题材的影视作品确实挺少见的。
·记得女主是个专门给死尸化妆的化妆师,一日 有一场婚礼即将开始却找不到化妆师,情急之下 让女主给新人化妆。
然后女主给新人画了个宛如墙壁颜色的妆面 令宾客们十分惊讶……女主的化妆盒中有锤子凿子……这部片子有深情的高伟光出演……‘’人世间每个人都会带上一层面具,要是把这层面具揭开之后 背后的他是什么样子 谁都不会知道’’
这是午马的遗作,听着这部影片的名字还以为会很好看,我极少看恐怖片的,重口味的可以接受,但是鬼片就有点不能接受。
豆辩的评分好低,我的评价也好低,剧情不够紧凑,整部片跟化妆师真的有关联吗?
不如叫夜明珠案好了,不过夜明珠的来龙去脉都没有交代,究竟它是何方物体竟然让坏人起杀心?
更离谱的是车莉怎样死的?
虽然是悬疑片但也起码让人知道高俊怎样杀她吧,究竟是高俊亲手杀还是怎样啊?
貌似是买凶杀人,这是鬼片吗?
怎么这么像爱情破案片?
究竟鬼真的在里面存在吗?
雯雯她也太大题小做了吧,车莉死了后怎么就这么紧张了,搞得好像人是她杀的一样,原来她只是抢了她男朋友而已,晕啊,开头车莉讲她有个不能公开的男朋友,我就好奇了,究竟是何方神圣,到最后才知道原来只是一个奸商而已,更晕了,你把我的好奇心都一一给击碎了,开头看它的时候还带着紧张的心情去看的,看着看着怎么就越来越轻松了?
哎,好多吐槽的地方,不一一讲了,幸好整部片不长,总的来说就是不恐怖不好看。
内地恐怖片历来是夹缝求生,由于尺度问题不能有鬼,也不能过度血腥暴力,因此总是幻觉或精神病题材,但是我们的电影院是面向全年龄阶段的观众,所以恐怖片又是必需的。
所以《化妆师》就在这种情况诞生的,巩新亮、大左两位帅哥美女,负责拉拢青年观众,午马导演遗作又成为卖座噱头,影片却属于另类惊悚喜剧。
《化妆师》邀请来《夺命心跳》导演张琦负责监制,此君近来编剧的《我的儿子是奇葩》火爆荧屏,所以他对于恐怖片氛围和节奏的把握非常精准,也具有独特敏锐的商业眼光。
但是中国电影没有那么大尺度,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让观众在影院里担惊受怕?
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虽然国产电影不能直面妖魔鬼怪,但是通过音响和灯光的营造,还有曲折的故事以及到位的悬疑元素,《化妆师》的这部国产恐怖片依然能让人在影院里惊声尖叫。
例如诈尸场面,太平间看似一群尸体躺在那里,瞬间睁眼、手指抽动、起身,都是直接刺激观众视觉神经;还有昏昏沉沉的雯雯,突然发现床下鞋子少一只,镜子里是死去的车莉鬼影,都让她不寒而栗;女主角媚媚由于给死人化妆,习惯性给婚礼上新人画了冥妆,更将整个气氛弄得异常诡异。
影片用大篇幅写车莉神秘死因,幕后黑手的邪恶阴谋,再加轰鸣作响的音乐,时刻强行揪住你眼球。
《化妆师》中人物众多,除了汇集了巩新亮、大左、王希维等帅哥美女,午马扮演入殓师则是功夫高手,冯淬帆客串坏人老爸,则追忆着沧桑往事,让人惊喜。
讲述了围绕女主角身边发生的一系列怪事,当身边某位好友意外身亡之时,到底是鬼作祟,还是凶手另有他人?
悬疑+恐怖元素撑起了整部电影,当真凶浮出水面之时,观众或许以为这是结束的时候,但导演很大胆地将黑色幽默引入这部影片当中,留给观众的是无限的猜想。
近年恐怖片在内地大有市场,但真正能算用心制作的没有几部,而且很多恐怖片都是故弄玄虚、粗制滥造、哗众取宠,甚至连最起码让观众感觉到惊吓的都没有。
其实恐怖片,同样可以制作精良,例如《女蛹》《诡爱》就是很好典范。
即使有很多创作上的限制,但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到精彩,并挖掘了人性。
而《化妆师》肯定是能吓人的, 吸引了年轻观众和女观众。
如今很多女性观众都喜欢在影院内看恐怖片,这其实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消费现象,通常的看法是觉得女生胆小,不会看恐怖,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笔者进影院时,听着轰鸣作响的诡异音乐,看着诈尸、鬼影、死人纷飞,心灵不免受了一定惊吓,影片有句经典台词“人吓人吓死人”“人生三大乐趣:吃饭、睡觉、吓媚媚”,看来《化妆师》不把美眉观众吓尿了,绝不善罢甘休啊!
本片看完,我真心觉得有本片在,武侠大师徐克导演《深海寻人》,不过如此!
死亡,面对往生者而言,是一种生命的终结,也是另一个起点。
而对于生者而言,往生者可能会是对其一生的羁绊,魂牵梦萦,无能自已。
影片《化妆师》便是讲述了这样一个主题,不同于《入殓师》那种充满人文和哲学高度,它有着自己的风格和对死者的定义,正如村上春树所说,影片传递出一种“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的概念,大概可以称之为《入殓师》的喜剧惊悚版了。
关于“死亡”,这个词却绝非影片真正的主题,“死亡”在这里单纯的只是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所能看到的,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每个人阴暗或者善良的一面。
这就像一个镜头,照出了每个人最真实的一面。
同时,影片将喜剧与惊悚相结合,很有新意。
其实喜剧和惊悚看似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因为喜剧是让人笑,惊悚是让人怕,很少有人会怕的同时还会笑出来。
但这部影片便做到了,而且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挖掘人性最阴暗的一面,将惊悚和喜剧做到完美结合。
当巩新亮饰演媚媚亲眼目睹姐姐和家人为救自己,而葬身火海,这让她沉溺于对死者的悲痛中不能自拔。
后来,看到午马为家人化妆,受到触动,使她开始从事为死亡化妆的工作。
长期与往生者接触,这让媚媚有无意识间的总是看到死去的姐姐,这种精神状态也让她和两位闺蜜间的关系开始复杂起来……随着一位闺蜜的离奇死亡,引起了一幕幕不为人知的阴谋与算计,让剧情愈加的扑朔迷离。
“女神” 巩新亮此次并没有以性感示人,而是通过自己的眼神、内心世界来诠释这个角色,通过自己对死亡甚至鬼魂的理解,去观察和探寻这个世界。
可能当我们有亲人离世时,也会有和巩新亮所饰演的媚媚这个角色一样的心理,经常恍惚的可以看到死者出现在自己面前,出面在自己的梦境,可以说巩新亮令观者重新回到了那种感觉,能感觉到自己当初有亲人去世时的状态,极有代入感及共鸣性。
这个角色的成功,见证了她的成长与蜕变。
当然,影片中的几个配角表现也是中规中矩,特别是高俊这个角色,阴郁的眼神中总有数不尽的阴谋,看着就容易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部影片作为午马的遗作,令人在观影的同时不由得不开始缅怀起老爷子。
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倩女幽魂》塑造的燕赤霞这一经典角色,记得当初他还凭借这个角色荣获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而在这部影片时,他虽也有出演,但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就是影片导演。
这让人看到了一个更加全能的午马老爷子,影片中,无论是他对镜头的选择、光影与色彩的处理,还是对音效配合、观者心理的把控,对悬疑而紧凑的叙事结构的掌握,都让人看到了作为导演午马出色的一面。
可以说,他为影迷交上了最后一份满意的答卷。
如果恐怖片只讲恐怖不讲其他有的没的会是什么样子。
想到这个问题我回忆了下看过的国产恐怖片,然后摇摇头。
早期国产《聊斋》系列、《山村老尸》系列电影都曾被人津津乐道,近些年恐怖片成为国产电影最为薄利多销的一种电影类型,被广泛而大量粗制滥造的生产。
加之不能出现鬼也不能过分血腥的审查限制,使得嗑药幻想精神分裂成为主流,整体作品状况乏善可陈,鲜有惊艳之作。
以鬼马大师午马先生为首的《化妆师》团队为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显然研究了大量各国恐怖片,借鉴了很多经典恐怖电影的优点,吸取了《沉默的羔羊》、《闪灵》、《寂静岭》等影片的黑色惊悚风格,并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元素在影片中加以运用。
《化妆师》以太平间的阴冷为基本色调,加入美女的诡异,形成视觉上的鲜明冲击。
配合太平间的鬼影、冷藏室诈尸的尸体、迎面而来的怪异面孔等万变不离其宗的传统视觉冲击,以及金属风格忽缓忽急的恐怖音效,给观众一种压迫不安的焦虑感。
《化妆师》有够吓人,但在客观条件下,影片质量却没能摆脱国产恐怖片固有的习俗,比其他恐怖片走得更远。
中国恐怖片最大习俗是——玩虚的。
既然在中国,恐怖片不能直接将恐怖,那么制作者只能跟观众玩“虚”的。
中国恐怖片可能是心理片、阴谋片、悬疑片、魔术片,唯独不是恐怖片。
所以观众看到最后会发现,主角要么有心理阴影,要么为了掩饰某个阴谋,要么只是一宗扑朔迷离的刑事案件。
以鬼“映”人,本身是一件非常好的表达人性的方式。
但也因为中国恐怖片只能以鬼“映”人,不得不以鬼“映”人,显得落于俗套。
在重重阻碍之中想要杀出新意,绝非易事。
不过《化妆师》导演找到不能忘“本”的主旨,将戏份的重点不是放在惊悚可怕的设计上,而是更加突出处于“大灾大难”面前,身处其中的人物心理与情感上的变化。
这种变化同样是微妙而诡异的。
中国恐怖片另一大习俗是性感美女玩惊悚。
性感美女一方面可以有效吸引男性观众,一方面便于营造恐怖气氛。
而且中国地大物博大波妹那么多,不大的成本选个还算优秀的来积极配合演出与宣传,是好事儿。
在通常的恐怖片宣传中,大波妹如何被角色吓到不能自拨,现场遭遇闹鬼,也都是惯用手法。
虽然未必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聊胜于无。
尽管《化妆师》也未能免俗,但在整体选择方面,观众可看到创作者的用心。
影片不仅女主角选择了因大波而出名的巩新亮,更看似走极端的将其设定成为一名工作便在太平间的尸体化妆师。
与其配戏的同样是两位漂亮姑娘。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化妆师》这出戏就看这三位好闺蜜,如何在午马先生的引导下,暴露本性,自相残害。
文|苏筱兀
《化妆师》的海报,大概能把整部电影的内蕴概括个明白,血淋淋黑凄凄的风格,老戏骨午马的导演遗作,“化妆师”三个字把海报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边是一具躺着的尸体,却双眼圆瞪,露出凶光,右边是曾经性感妖娆,如今却压抑内敛的大美女巩新亮,一个死人化妆师,勾连起阴阳两界,穿梭于生死轮回。
《化妆师》的故事可称为中国版的《入殓师》,同样是聚焦太平间的故事,与之前包贝尔的《临终囧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版的入殓师,虽不如日版的温情与神圣,但在各种有关亡魂、诈尸的阴翳传说下,纷纷显露出颇有荒诞内蕴的光怪陆离。
仿佛冥冥之中有注定,午马执导并参演了这部影片,片中的他作为女主角巩新亮的老师,非常负责人的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师”之大任,不仅手把手教她为逝者化妆的技巧,而且引导她去多多面对真实的世界,而且在巩新亮恍惚于阴阳之间无法自拔的时候,随时伸出援手,这不仅是长者对后辈的关爱,如今看来也似资深老演员对年轻一代的提携。
说《化妆师》是惊悚片,毫不为过,这个惊悚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有关电影主题的惊悚,我们可见的是发生于太平间的各种光怪陆离,忽然坐起的尸体,四处乱跑的灵异小女孩,面露凶光的僵尸女护士,典型的香港风格的惊悚鬼招数,令人应接不暇,那种欲看还拒的纠结感,确实在反复激荡着观众的肾上腺素的分泌流量。
但本片并未流俗于来自表面的一惊一乍,也没有像既往的恐怖惊悚片一样,为了给审查一个交代,最后硬性的把故事的各种匪夷所思,一刀砍的归结为人的神经质或者事的有人为,而是透过表层的惊吓,引领观众走到另一个深不见底的阴谋之中,这是一起离奇的有蓄谋杀人案件,确实印证了片中开场那句话:“人吓人,吓死人”,人才是最大的恶魔。
当然,影片在惊悚之下,还是隐藏着恶搞的无厘头笑料,比如说午马能把三具烧成黑炭的尸体通过修整,直接还原到生前的容貌,这种夸张的本事,也只有港产喜剧片才会有的鬼斧神工,比如巩新亮应急为一对新人花婚礼妆,却让二人躺倒在沙发上,装扮成犹如《夜走鬼城》的僵尸般的惨白效果,直接把热闹的阳间婚礼变成了众人皆惊的“阴婚”,强烈的对比效果,令人爆笑。
MIUMIU巩新亮当年以一对大波在《非诚勿扰》中因童颜巨乳而爆红,之后的多部作品,也都很难摆脱傲人身材的展示,但是在《化妆师》中,她的表演潜质得到深度的挖掘,特别是屡次穿上工作服穿梭于太平间的身影,有种藏而不露的性感,不苟言笑的冷峻,无疑比以前笑颜如花更具有神秘的吸引力。
当然,看过《化妆师》后,战台烽对片中午马老爷子的一句台词深表认可,那就是,死人比活人更值得信任,死人不会说谎。
这样看来,其实另一个世界,才是最真实的天堂,而我们所处的人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疯狂追逐功名利禄,反倒是真正的地狱,生死之间的事情,看似深奥,实则简单,放下一切,才能成佛。
并以本文向往生极乐世界的午马老爷子致敬!
(文/小义大道)前几天网上有个爆料说中国影视剧的潜规则,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能有鬼”。
所以,在内地上映的众多电影,尤其是惊悚片,那是绝对不允许有鬼出现的,甚至连“鬼”字都不能用,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诡爱”、“诡谈”这样的中国式片名。
而且,因为不能有鬼,所以国产惊悚片就只能走幻觉和心理疾病的路子,把主角都设置成了心里有鬼的“深井冰”。
这样的惊悚电影,每次看了都会令人很蛋疼。
惊喜的是,现如今终于有了一个能让人蛋定的惊悚片,这就是昨日刚刚上映的午马先生遗作——《化妆师》。
说到化妆师,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些给演员化妆的化妆师。
但此化妆师非彼化妆师,剧中的主角媚媚(巩新亮)实际上是负责给遗体告别的死人化妆的化妆师。
而影片选择了这样的片名,其实还有一层含义是每个人都是一个化妆师——各自在不同的位置扮演着不同的自己。
其实,作为午马的遗作,这部电影本身已经有了一丝哀怨的气息。
而故事又设置在了太平间里,就更加天然的多了一层阴森恐怖的气氛。
毕竟,太平间肯定不是个让人高兴的地方。
但是,太平间却又真是一个“太平”的地方,因为那里只有死人,而只有死人是不会说谎的。
没有隐瞒,更没有欺骗,就那样赤条条的躺在那里。
相比之下,太平间外的活人,却难免各自心怀鬼胎,充满了诡计和欺骗。
在电影中,巩新亮饰演的角色显得有些阴郁,沉浸在自己的心魔中出不来,在午马的怂恿下想要走出去,却遇到了更大的杀局。
伴随着种种离奇的情况发生,却有让观众不觉得是故弄玄虚,因为在太平间和化妆师这一身份的映衬下,再离奇的情节也不会显得夸张了。
尤其是故事还做到了前后呼应。
故事从太平间开始,也在太平间结束,恶人终得报应,死者大仇得报,并且也有了中国式惊悚片必须要有的开放式结尾。
虽然,这仍是一部中国式惊悚片,但是《化妆师》和以往靠音效和血腥吓唬小孩的电影还是有着巨大的区别的。
这其中就包括了对人生的思考。
所以,虽然影片走俊男波霸路线,但是却设置了午马这个忠厚长者的角色来作为故事的隐性核心。
和死人在一起久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让他看什么都很透彻,每一句话都是饱含哲理,令人唏嘘。
和其他角色结合在一起,整个故事可谓动静相宜,节奏非常符合观看的习惯,时而紧张,时而平和。
而这样不犯深井冰的中国式惊悚片,肯定能遂了午马先生的遗愿吧!
文/满囤儿看到午马的这部导演遗作,让我们想到了前几年还很热的话题香港导演北上的问题。
虽然王晶等香港导演已经顺利进入了合拍流水线,但是午马这样带着浓重香港创作经验的电影人,在与内地合作的时候,显然还没那么圆滑,甚至可以说是调皮的。
午马的银幕形象是既威严又调皮的,在《化妆师》中他作为导演&演员,终于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调皮。
首先我们得明确的是,《化妆师》是一部内地惊悚片。
太平间诈尸、诡异录像、恐怖短信、幻觉飘忽、阴风大作等场面在片中的出现频率相当之高。
而且与传统的一群人来到某个地方后依次死去这种万年模式不同,本片的故事完全发生在都市内,不仅不局限于封闭环境,而且持续时间还很长。
巩新亮饰演的媚媚和王希维饰演的雯雯,相继成为尚华饰演的车莉死后鬼魂的追逐者。
这种第一主角的迁移也令人感到意外。
前半段巩新亮无法摆脱姐姐死在眼前的心结,后半段王希维深陷于对闺蜜意外的自责。
飘忽不定、随时都会突然出现的车莉的脸,就像一个人工打造的面具一样,满满的虚假与恐惧,把定力不够的两个美女追得走投无路,也把定力不够的观众吓得魂飞魄散。
由于环境相对比较开放,所以《化妆师》的悬疑线索相对比较复杂。
一般的封闭空间惊悚片,观众都会不自觉地猜测幕后黑手就在几个人之中,或者是他们在封闭空间内所遇到的神秘人。
而《化妆师》则不需要这样的框框。
因为他并没有一个封闭的环境,所以随时都可以引进新角色。
比起一般的惊悚片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小年轻不一样,《化妆师》一开始只是三个闺蜜的小生活,后来不断地增加新的角色,慢慢才勾勒出一个庞大的、涉案人员超多的阴谋。
女友、前女友、前前女友,基友、基友女友、基友前女友,如此错综复杂的角色关系,够不够你花上一段时间去理解的?
等你理顺了关系就会发现,有幕后黑手嫌疑的人好多啊、作案动机也好多啊、作案手法也存在变数,不仅猜不到结局了,甚至连案件的本来面目也渐渐模糊了。
与我们内地惊悚片纯做视觉唬人不同,午马对电影的主题有着比较深入的塑造渴望。
“与死者为伴,只有逝者才是最真实的。
”是午马给《化妆师》定的一个主题基调。
影片之所以大费周章地调动了那么多角色,运用了插叙闪回等各种打乱时间线的手段,都是为了表现“人心有时候比鬼还恐怖,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复杂。
”(冯淬帆语)影片用梦境+幻觉+录像等多种手段,令影片中频繁出现“鬼”的形象,与现实中扑朔迷离的案件相呼应,讽刺了人不如鬼的残酷。
由于受到审查制度的严格限制,我们内地的惊悚片经常因为左右为难而出现尴尬段落,导致出现笑场。
午马可就调皮多了,因为《化妆师》并没有由于拍得不够好而沦为笑场的段落。
午马在拍这部戏之初,就巧妙地在其中加入了一些幽默的元素。
毕竟,在香港本土时的午马,就经常参与到那些把动作、恐怖、魔幻、喜剧共冶一炉的作品。
如今在惊悚片里加点儿小幽默,可不就是调皮一下而已嘛。
一般般
太烂了,
为刚刚逝去的燕赤霞打个5分
唔……逝者最大,午马一路走好!这么欢脱的剧情,真心服了。
没意思。抄袭国外的。
很像粗制滥造的微电影
难看cry〒_〒,好心痛我的三十块血汗钱…一分给午马吧…
算是午马的遗作么。其实是挺怪异的气氛。但是真的不恐怖啊
为午马赞一个。
不好看,只是声音怪异点罢了
毕竟是午马前辈的遗作,勉强给上个三星吧,如果按正常的上分一定会是两星的,因为影片全程恐怖氛围确实太不明显,人物关系倒是很明确,可惜剧本的剧情实在是太烂了。
额……
国产恐怖片?看都不用看!光腚肿菊是不可能让真正的鬼上荧幕的,反正不是坑爹就是坑爹。
在腾讯视频的好莱坞影院看的,就是想瞧一下巩星亮的整容脸动态效果如何。快进15分钟看完此片,一星给午马老师,您安息吧;影片烂无可烂,建议豆瓣增加负分选项;看了一下长篇评论,都是水军践踏良心的赞美,没看多的千万别被蒙蔽了。想整容的姑娘可以看一下,整容失败的效果太可怕了。
国产恐怖片十个九烂,我只知道这一点。
不是为了燕赤侠,我一分都不想打
什么烂电影!
为何没有负5星!作为一部电影,真的太失败了。人物关系全都是乱的,自己没弄清,更没打算让观众弄清。叙事全是颠三倒四的,把一件事分成N条线结果每一条线都是无疾而终而这件事也不了了之了。午马仍是一个出色演员,可却不是一个优秀导演。巩新亮比非诚勿扰时好多了,不过越看越像十二生肖那个整容女啊
妹妹中奖了,来看的~还行,对得起免费电影票(=^-ω-^=)
我记得有一幕是给新娘画了个死人妆吧,特别诡异。爱美的新娘都不照镜子的嘛,而且现在给死人化的妆都很自然的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