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John Choi,罗布·西克史密斯
主演:
类型:电视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1
简介:Follows a serial killer who came to light as a psychopath to the Korean public in 2004.详细 >
事实就是事实
好无聊
所以《追击者》是根据这个案子改编的?真的基本是原样改编,嫌疑人从警察局跑了也是非常离谱了。。。
采集了161次指纹的女刑警印象深刻,干练,专业又不失女性温暖的力量。时任的各位男刑警和长官一脸自以为是。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无论是寻找目标还是杀人手法,连环杀手都是相似的。公务员这种工作矛盾就在于,太稳定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交工就行,警察才会这样不作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太少了,抓到的这么重要的犯人都能放走,对受害者的家属毫无愧疚感可言。那个女警察的正义与人性关怀令人感动,只是这样的警察又有几个
第一集拍得非常好,但是後面兩集的節奏有點問題,可以再緊湊點。裡面依然能看出一些警察的傲慢,同時也能看出一些警察對生命的敬畏
刚听完李淼谈奇案讲这个案件 就发现有纪录片了,看完可以说对韩国警方更无语了,这种逃跑方式 给我看笑了,以及除了借助柳永哲自我夸耀式的坦白以外,警方基本上没有查到啥证据,警察们的自我夸耀、甚至以照顾他儿子为由骗让他承认另一宗连环杀人案,这破案方式真绝了
如果能分析柳永哲的成長經歷會更好
拖沓,比起警察们喋喋不休地自述心理和傲慢坦诚失责,更希望看到从凶手的角度阐述案情,分析他人生轨迹的改变缘由。男警的态度很有问题,凶手逃走又被抓回,居然还有脸自夸。21条生命没了,还是从凶手口中找到关键证据,确实很无能。
美式纪录片技法和文化进入东亚引发的一大未见得之前遇见到的冲击是,一部分受访者没有足够的表演自觉,以致过早过于浓烈的暴露出他们对观众看到的受害者并没有太多同情,而自己在系统的上进心才是真正的驱动力:探案快餐意外透露的社会真实
看了解读恶之心找来看,确实根据原型创作的很好,但纪录片单独看本身不够精彩
看完这个纪录片我发现韩国犯罪电影真不是胡编。韩国警察是真的甩,面对镜头直言不讳用皮条客当线人、让犯人从警察厅光明正大逃跑、一脚踢飞受害者家属。。。看的人想哭又想笑,但这种真实令人感动,他们勇于维护正义,也勇于担当过错,是真正的法治社会。我国是不敢拍这种的
罗泓轸的《追击者》根据04年“柳永哲案件”改编,口碑挺不错。这纪录片也是讲的柳永哲案件,比较一般。
一群废物警察
此案过后留给我们了更多的经验和教训:犯罪心理侧写师、搜查能力、受害者家属援助等等,片中人物大佬依旧贡献了自己果敢、判断力、专业知识和能力。
警察没起到太多作用,甚至还差点放跑了凶手,但是片子里的每个警察似乎都有一种“我是英雄”的潜台词。
抓到凶手,居然是靠一个皮条客。找到犯罪证据,居然全靠自白。韩国警察输的不冤,采访镜头还在沾沾自喜的说到,柳永哲出现的好处是推动了警察调查体制的改革,真牛逼啊。还有那所谓的心里侧写师提到,自己不眠不休的付出了多大努力,差点就抓到了犯人,真扯淡。所有的心里侧写都是建立在一个足够数据的资料库之上,预谋的连环杀人案跟普通的刑事案件的区别在于一种情绪的极端不稳定和愤怒的外化,但是之前资料库的建立都只有欧美国家有,亚洲人种基本上都不存在,能找到凶手才见鬼呢。还有那个负责人局长更有意思,从他的语气中听出,自己挺遗憾的,恐怕遗憾的就是没能升职,只是因为一个傻逼警员迎面踢飞了那个想要报复凶手的受害人家属罢了,因此努力被报销了,自己还被降职了。韩国警察被黑的不冤。
警察们到现在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无能,没有柳永哲的自白,很难想象会有多少受害者,还好意思自夸往脸上贴金。满脑子除了升职,根本不在意受害者家属的感受,以至于脚踹家属的场面出现。至于凶手被判死刑,但得不到执行,更是荒唐。
如果不是凶手自己承认,不会这么快破案。当时犯罪率高企和经济衰退有关。警察最后踢向平民的那一脚与hb无异。这个案子带来的改革大于本身的意义。永远不知道人性有多黑暗
因为是知道的故事,所以看起来很故作玄虚。推荐《环环相扣的老故事》。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事实就是事实
好无聊
所以《追击者》是根据这个案子改编的?真的基本是原样改编,嫌疑人从警察局跑了也是非常离谱了。。。
采集了161次指纹的女刑警印象深刻,干练,专业又不失女性温暖的力量。时任的各位男刑警和长官一脸自以为是。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无论是寻找目标还是杀人手法,连环杀手都是相似的。公务员这种工作矛盾就在于,太稳定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交工就行,警察才会这样不作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太少了,抓到的这么重要的犯人都能放走,对受害者的家属毫无愧疚感可言。那个女警察的正义与人性关怀令人感动,只是这样的警察又有几个
第一集拍得非常好,但是後面兩集的節奏有點問題,可以再緊湊點。裡面依然能看出一些警察的傲慢,同時也能看出一些警察對生命的敬畏
刚听完李淼谈奇案讲这个案件 就发现有纪录片了,看完可以说对韩国警方更无语了,这种逃跑方式 给我看笑了,以及除了借助柳永哲自我夸耀式的坦白以外,警方基本上没有查到啥证据,警察们的自我夸耀、甚至以照顾他儿子为由骗让他承认另一宗连环杀人案,这破案方式真绝了
如果能分析柳永哲的成長經歷會更好
拖沓,比起警察们喋喋不休地自述心理和傲慢坦诚失责,更希望看到从凶手的角度阐述案情,分析他人生轨迹的改变缘由。男警的态度很有问题,凶手逃走又被抓回,居然还有脸自夸。21条生命没了,还是从凶手口中找到关键证据,确实很无能。
美式纪录片技法和文化进入东亚引发的一大未见得之前遇见到的冲击是,一部分受访者没有足够的表演自觉,以致过早过于浓烈的暴露出他们对观众看到的受害者并没有太多同情,而自己在系统的上进心才是真正的驱动力:探案快餐意外透露的社会真实
看了解读恶之心找来看,确实根据原型创作的很好,但纪录片单独看本身不够精彩
看完这个纪录片我发现韩国犯罪电影真不是胡编。韩国警察是真的甩,面对镜头直言不讳用皮条客当线人、让犯人从警察厅光明正大逃跑、一脚踢飞受害者家属。。。看的人想哭又想笑,但这种真实令人感动,他们勇于维护正义,也勇于担当过错,是真正的法治社会。我国是不敢拍这种的
罗泓轸的《追击者》根据04年“柳永哲案件”改编,口碑挺不错。这纪录片也是讲的柳永哲案件,比较一般。
一群废物警察
此案过后留给我们了更多的经验和教训:犯罪心理侧写师、搜查能力、受害者家属援助等等,片中人物大佬依旧贡献了自己果敢、判断力、专业知识和能力。
警察没起到太多作用,甚至还差点放跑了凶手,但是片子里的每个警察似乎都有一种“我是英雄”的潜台词。
抓到凶手,居然是靠一个皮条客。找到犯罪证据,居然全靠自白。韩国警察输的不冤,采访镜头还在沾沾自喜的说到,柳永哲出现的好处是推动了警察调查体制的改革,真牛逼啊。还有那所谓的心里侧写师提到,自己不眠不休的付出了多大努力,差点就抓到了犯人,真扯淡。所有的心里侧写都是建立在一个足够数据的资料库之上,预谋的连环杀人案跟普通的刑事案件的区别在于一种情绪的极端不稳定和愤怒的外化,但是之前资料库的建立都只有欧美国家有,亚洲人种基本上都不存在,能找到凶手才见鬼呢。还有那个负责人局长更有意思,从他的语气中听出,自己挺遗憾的,恐怕遗憾的就是没能升职,只是因为一个傻逼警员迎面踢飞了那个想要报复凶手的受害人家属罢了,因此努力被报销了,自己还被降职了。韩国警察被黑的不冤。
警察们到现在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无能,没有柳永哲的自白,很难想象会有多少受害者,还好意思自夸往脸上贴金。满脑子除了升职,根本不在意受害者家属的感受,以至于脚踹家属的场面出现。至于凶手被判死刑,但得不到执行,更是荒唐。
如果不是凶手自己承认,不会这么快破案。当时犯罪率高企和经济衰退有关。警察最后踢向平民的那一脚与hb无异。这个案子带来的改革大于本身的意义。永远不知道人性有多黑暗
因为是知道的故事,所以看起来很故作玄虚。推荐《环环相扣的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