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季节
Межсезонье,休赛期,Mezhsezone,In Limbo
导演:亚历山大·坎特
主演:伊戈尔·伊万诺夫,耶尼亚·维诺格拉多娃,奥尔加·萨哈诺娃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21
简介:15岁的萨莎和丹尼,第一次偷尝了禁果。萨莎的父母得知事实,当即决定棒打鸳鸯,然而这对小情侣自然不会轻易放手,他们可以与一切为敌,无论是父母还是整个社会。不巧的是,萨莎的继父是一名警察,他坚持要将丹尼逮捕入狱,就这样,心血来潮的青春期私奔冒险升级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逮捕行动。详细 >
妈的是他妈的爱情片
原型案件要残酷得多…… https://music.163.com/#/playlist?id=8702577385
你要自由吗 我要的是只有我自己才能夺取我的自由的权利 看完依然站在成年人“教育家”的立场 那么结尾他们怒视的对象就是你
首先,如果没有《韦恩》和《去他妈的世界》珠玉在前,这绝对是近五年看过最好的青春爱情,而且英美这种缺乏托翁和陀翁的国度注定是拍不出这样带有历史厚度和隐语的作品。其次,原来我一度将爱情和革命并列,归列出其种种相似和雷同,今天又发现了其“死亡”的交集和绚烂。最后,梗概一下戴锦华老师对当今爱情的观察:人们拒绝变革和全球化的今天,新技术之下,我们整体走向了个人主义。“我们越来越难于接受为了任何亲密关系而付出代价和妥协。”我们沉迷于互联网上截取的片刻的幻觉和欢愉。我,可能大概率还在青春期,任凭冷眼和热讽,依然敢于站在屋顶发出最本能的呐喊:CNM
实在是没太多意思,有几处画面倒是挺美的
看看人家俄罗斯年青人的最后一代,够绝望,相比那个看不清手机干什么都没用的老太太麻木的那一代,而中年人呢是愤怒愚蠢肮脏,一年后这个充满破地烂人的国家还发动了战争。他俩在浅滩奔跑有致敬到《伊万的童年》,都是如此的美丽又被牺牲掉的迷茫生命。金鸡国际影展。
向着绚烂与癫狂进发,或是相爱,或是死亡。我们去纽约,去巴黎,去索科特拉岛,逃离我们的俄罗斯。我们狂奔,饮酒,做爱。我想象我们的相遇,在一场隆重的死亡背面(玫瑰的矛盾贯穿了他硕大的心);在一九二七年春夜,我们在国境线相遇,因此错过了,这个呼啸着奔向终点的世界。 而今夜,你是舞曲,世界是错误。 今夜,我的嗓音是一列被截停的火车,你的名字是俄罗斯漫长的国境线。 (23.11.07南京阿格里奇音乐会后在酒店二刷)(24.12.07北京于佩尔话剧后在酒店三刷)
这个电影很微妙。它好像不是在讲故事。它作为故事老套矫情又牵强。它更像是一个稀里糊涂却又光怪陆离的梦。梦里有自己不被理解的童年,有蛮不讲理发号施令的父母,有讨厌的大人们。可是梦里没有束缚,没有规定,梦里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可是梦里的每个人好像都不理解对方。你也不理解我我也不理解你,两个紧紧相拥的人好像也不是很理解彼此。梦里有用笔画的钱,有雪白的小木屋。后来,梦醒了。但那又好像不仅仅是梦,而是很多很多人的梦。
#电影资料馆 俄罗斯电影展家庭社会教育缺失之下忘牢之交的一场悲剧。冲破一切去发疯,真的很过瘾。喜欢对喊对骂然后表白。结局太悲怆。映后采访有点搞笑,观众问的问题,经中俄翻译传达之后,前两个回答都是答非所问,都不知道去哪个环节出错了(翻译还是导演)。第三个观众直接俄语提问,终于是回答上了,哈哈哈,有趣的经历。
极左风格,电影版《the end of the fxxking world》(虽远不及这部)。影像上真的做的很出色了,可惜剧作短板很严重,虽然类型仍是我最爱的那类,意识形态也符合我自己,但黑色与忧伤也并不是俗气的革命,人性才是更有待挖掘的部分,不过最终还是看的很舒畅的。
视听很喜欢,好久没看这么有风格的电影了
3.5 发疯的青春片 结尾无声处看的想哭 父母儿女彼此间总存在很多不理解 “青春期过了就好了”或许吧 音乐视听很震撼(btw资料馆熟悉的玩手机骂人事件又出现了
上半场是典型的青春与自由,几乎是从所有叛逆的青少年电影中拼凑起来的,多少有点混乱和平庸。但下半场局面扭转,男女主人公逃离父母,从彼此身上找到了实现成人愿望的机会,与他们周遭喋喋不休的世界抗衡,成了现代版的“邦妮和克莱德”,你甚至可以忽略开头的问题。既有年轻潮的呈现,又有老苏联电影的诗性美,是俄罗斯年轻一代的赞美诗。
反叛什么?痛恨什么?打砸抢却又未曾酣畅淋漓的快乐,两个没爹的孩子在这个爹味的世界,只能拿一条命来抵抗,大概死也比做个普通人好。
要在警察杀掉自己之前自杀
画面挺美,不能理解
他们还只是少年。任何青春期的叛逆都是家庭教育失败的措辞。
这部电影里的这男生好吓人啊 感觉大家是在需要爱时需要表达时确定了一个可以表达和爱的人 喜欢在片尾树林里的吊唁
拍摄在这个国家发动战争的前一年,如此联想这个故事就显得很寓言性、很讽刺,两个青少年的“反抗”很疯狂也很绝望。但如果不是基于此,这个故事其实有点无聊,很难让人有共鸣。ps这个男生拿到枪就显出残暴,有权力就疯狂,非常真实。
нет…在纠结是青少年问题是权力问题还是文化问题时,一群人从雾里走出来,看上去他们是为了哭泣而哭泣,很美很糟糕。差点要打两分,可惜了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