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片灵感来源自丹麦木雕家托马斯•丹创造出的玩具“丑娃”,讲述了流行部落女王波比和她的朋友布兰,踏上旅程联合其他部落对付摇滚女王的故事。
这部影片不只是在剧情上跌宕起伏,在配音上依旧令人觉得有趣动听,看完这部影片后还对音乐提起了兴趣,也让我们看到了流行部落女王波比的担当,拯救部落的决心,更多的是看到了波比一与伙伴们的齐心合作,这种团队合作在我们这个社会更是十分适用,“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做好一件事。
影片讲述了波比公主与摇滚公主之间的音乐对决,以及波比公主在旅途中遇到的各种音乐部落。
波比公主在旅途中不仅展示了她的成长,还通过与其他音乐部落的互动,传达了“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尊重并包容彼此的差异”的重要信息12。
音乐类型和创意《魔发精灵2》将音乐世界划分为六大部落:流行、摇滚、古典、电音、乡村和放克,并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示了不同音乐流派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影片中还包含了许多经典歌曲的串烧,如《Wannabe (Spice Girls)》和《江南style (鸟叔)》等13。
这种创意不仅吸引了儿童观众,也让成年观众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思考音乐的多样性和包容性13。
视觉效果和评分影片的视觉效果非常出色,色彩鲜艳,给人一种糖果色的视觉盛宴。
豆瓣评分为6.3分,网友评价褒贬不一。
部分网友认为影片创意独特,视觉效果和音乐享受都非常棒,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情节较为简单,缺乏深度1。
总体来说,《魔发精灵2》是一部适合全家观看的动画片,能够在欢笑中传递深刻的价值观12。
展开大家还在搜
孩子是最不缺乏快乐的,真正失去快乐的是已经长大的成人,从这一点来说《魔发精灵》的出发实则也是一部献给大人的童话寓言,我们在面对生活种种问题压力的同时,其实很多时候早已遗忘了快乐这项最为基本的能力,还自以为这是一种心智的成熟,实则电影所塑造的博啃族并不是什么丑陋的怪物,而就是我们自己,必须食用精灵才能快乐的错位认知,包括不断压抑自我的布兰,又何尝不是很多人现实中自身的写照。
讲述Poppy和Branch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其他的魔发精灵世界,各部落的明显差异导致了巨大的冲突。
当一种神秘的邪恶力量让所有的精灵世界都面临危险时,Poppy和Branch以及朋友们将踏上一段史诗般的探寻旅程,在长期不和的各精灵族群中创造和谐氛围,让大家团结起来对抗某种厄运。
这部片的音乐风格将更加多样化,流行音乐、乡村音乐、嘻哈音乐、硬摇滚、骤停打击乐、电子舞曲等都有。
《魔发精灵2》也许是我看过野心最大的动画片了。
原本以为它是一部常规的续集,继续唱歌、跳舞加抱抱,继续卖玩具。
没想到它居然包藏着那么大的野心,让人侧目。
野心一:宇宙的拓展《魔发精灵2》并没有像《蓝精灵》一样禁锢在和类格格巫的博啃族相爱相杀之中,而是完全抛开了第一集里的大反派。
为这种果断与决绝,点个赞。
原来,魔发精灵是一个庞大的种群,除了波比他们这一族以外还有其他五大部落。
这就像我们看到《哈利·波特与火焰杯》时才发现霍格沃茨并不是唯一的魔法学校一样,意不意外?
惊不惊喜?
这也正像我们看到《雷神2》时才意识到九大国度暗含着洛基单飞的无数可能性。
这十年来漫威宇宙、DC宇宙、怪兽宇宙已经让我们见怪不怪了,然而连《魔发精灵》都开始拓展宇宙了,着实让我们吃了一惊。
野心二:音乐的思辨把《魔发精灵2》称作为儿童音乐知识启蒙教育片并不为过。
它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告诉小观众们,音乐世界浩瀚而宽广,并不只有波比一族的流行音乐,当然也不止小朋友们终日萦绕耳边的儿歌。
在片中,魔发精灵(音乐世界)分为六大部落:流行、摇滚、古典、电音、乡村、放克。
而其中又有无数的小众分支,比如爵士、雷鬼、韩流、约德尔唱法等。
这一将音乐划分派别并卡通形象化的创意与皮克斯《头脑特工队》里将快乐、忧伤、愤怒、讨厌、害怕五种情绪形象化为五个小人如出一辙,极具开创先河的新意。
影片里有一段流行音乐大串烧,几乎把多年来的抖腿神曲一次唱了个遍,包括《Wannabe(Spice Girls)》《Who Let The Dogs Out(Baha Men)》《江南style(鸟叔)》等。
【电影】《魔发精灵2》歌曲串烧片段——世上最重要的歌曲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但在其他流派音乐眼中,这些神曲极其单调与乏味。
他们痛斥流行音乐的千篇一律与无脑泛滥严重削弱了音乐的多样性发展,并将其上纲上线为整个音乐界的千古罪人。
这一话题非常犀利,也颇有争议,甚至上升到音乐哲学的领域。
能在一部儿童观众为主的动画片里看到这么尖锐的讨论,可谓前无古人。
非常难得,也极具野心。
野心三:时局的隐喻影片中摇滚女王妄想一统音乐江湖,将其他流派全部消灭,全世界惟摇滚是从。
这一霸道的行为是不是很眼熟?
没错,这不就是特朗普“美国至上”的翻版么。
把音乐世界从百花齐放的多边主义打压为“摇滚至上”的单边主义,借“建立秩序”之名,行“消除异己”之实。
音乐世界与现实世界一样,六根弦各有特色,求同存异,意识形态之争早已被多元化发展的潮流所淘汰。
而此刻出现目空无人企图逆时代而行的摇滚女王,她的原型是谁,已昭然若揭。
这一层隐喻并不是拍给小观众看的,它的受众无疑更为广泛,影片的“政治正确”再次昭示了主创们的野心。
影片的结尾是积极的、团结的、和谐的。
然而现实世界仍然趋于分裂与对抗,冷战思维阴魂不散。
用音乐来感化敌人、消解纷争?
这只存在于动画世界的幻想里。
拿起手中的乐器(武器),与恶势力飙歌尬舞,用实力争取一席之地,用包容之心争取更多朋友……也许才是当下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
这也是《魔发精灵2》众多野心的归途。
我要夸了配乐太棒了其实剧情中规中矩一般般,合家欢结局意料之中,和1相比还有那么一点点的退步,但是还是不妨碍我喜欢它,因为配乐真的太棒了好吗!每一段音乐都配的刚刚好tiny demond太可爱了!
这段jazz真的绝了
好了好了,回归正题,来说说剧情其实剧情很简单,音乐的六个主要类别,六个种族:techno电子,funk朋克,classic古典,country乡村,rock摇滚,pop流行rock女王想要让rock成为唯一音乐,我们的女主pop queen,组织她balabala,最后发现音乐可以共存,pa!合家欢大结局。
当然也提到了一些小众音乐,如雷鬼啊,爵士啊,还有现今大热的kpop啊等。
剧情真的挺一般的但是再次抛开剧情来说点别的音乐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他可以表达我们的情感,可以连接我们,也像电影中表达的一样,音乐节就是音乐,所有类别都是可以共存的。
再说一个我身边的现象,我也相信不只我身边。
音乐是没有鄙视链的,但是听音乐的人有。
我个人是很喜欢pop,rock和rnb,当然所有种类都会听。
别人问我最喜欢哪一类是我经常会简单的就答一个pop,这很常见,pop就是很洗脑啊之类的,听着就是很舒服,但是也会有人在我说完我喜欢pop之后发出不屑一顾,说着pop不能属于音乐,pop很俗。
说实话第一次听会很伤心,但是后来听多了,也就无感了。
我就是喜欢pop,这没什么。
况且,那些说着pop不属于音乐的,又有几个是真正了解音乐的,只是可悲的虚荣心罢了。
最后点题,音乐不应该有鄙视链,听音乐的人也不应该有。
peace&love.
在梦工厂打造的绚烂动画宇宙里,《魔发精灵2》以其独特魅力脱颖而出,以音乐为画笔,勾勒出一个充满奇思妙想又饱含深意的精灵世界。
影片的剧情围绕着魔发精灵们展开,这一次,故事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小天地,而是将视野拓展到整个精灵世界。
原来,精灵们依据不同音乐风格,分属流行、摇滚、乡村、古典、放克、电子六大部落 。
乐天派的流行精灵公主波比和忧心忡忡的布兰,为守护音乐世界的和谐,与妄图用摇滚乐一统天下的摇滚女王芭布展开较量。
在这个过程中,波比经历了从盲目自信到学会倾听的成长,布兰奇则始终深情陪伴,两人的感情也在冒险中愈发深厚。
剧情虽不复杂,但起承转合间,充满了欢乐与温情,还有对友谊、爱情的动人刻画。
音乐无疑是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
从流行金曲到激昂摇滚,从悠扬乡村到高雅古典,再到动感放克与迷幻电子,各种音乐类型轮番登场,相互碰撞、交融 。
每一段旋律都与剧情紧密贴合,推动着故事发展。
比如摇滚女王芭布的登场,搭配的是极具冲击力的摇滚节奏,瞬间将其强势、叛逆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流行精灵们的日常,则是欢快活泼的流行旋律,洋溢着快乐与活力。
影片还巧妙融入了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让观众在熟悉的旋律中产生强烈共鸣,仿佛置身于一场盛大的音乐狂欢派对。
在画面呈现上,《魔发精灵2》堪称视觉盛宴。
每个部落的精灵都有着独特的造型和配色,流行精灵色彩明艳、造型可爱;摇滚精灵则以暗黑系为主,搭配夸张的发型和配饰,彰显摇滚的不羁;古典精灵身着华丽金色服饰,优雅高贵 。
场景设计同样别出心裁,从流行精灵的梦幻森林,到摇滚精灵的重金属城堡,再到古典精灵的云端音乐厅,每一处场景都美轮美奂,将音乐风格通过画面具象化,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视觉享受。
从主题深度来看,影片借精灵世界里不同音乐部落的纷争与和解,探讨了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深刻话题。
摇滚女王芭布企图消灭其他音乐类型,代表着现实中对不同文化的排斥与打压;而波比则努力倡导尊重和包容,让各种音乐和谐共存,这正是对当下多元社会的一种映射 。
它提醒着观众,无论文化、兴趣、观念有多大差异,都应学会倾听、尊重与接纳,唯有如此,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魔发精灵2》是一部集欢乐、音乐、情感与哲理于一身的动画佳作。
它用魔性的音乐、绚丽的画面和温暖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与心灵的双重盛宴,让我们在欢笑与感动中,领悟到包容与多元的力量 。
音乐世界存在大类小类,人类社会存在同族异族,本片讨论的主题是音乐乃至全人类应该如何共处,是求同存异还是党同伐异?
流行音乐精灵女王是求同存异的捍卫者,而摇滚音乐精灵女王是党同伐异的践行者,鉴于二人大相径庭的施政方针,一场正面交锋的对决在所难免。
本片最成功之处在于立意,把音乐世界和人类社会进行类比,借用音乐的多种类来喻人类的多样化。
而音乐对于视觉来说,是抽象的概念,本片通过将各种音乐拟人化,具象为一个又一个外形、性格各异的魔发精灵——这也是本片的最大亮点。
概念化的立意和具象化的形象都有了,接下来就是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观。
在魔发精灵的世界里,存在6大类音乐部落,分别为——流行、古典、放克、乡村、电子、摇滚。
流行乐魔发精灵在6大类中,他们是最快乐的精灵,日常就是唱歌、跳舞、拥抱,总是无忧无虑、快活自在。
波比女王是他们的领导者,也是本片的主人公,她总是精力旺盛、乐观向上、欢乐不歇。
他们的外形特点也很符合其性格特征,颜色鲜明、五彩斑斓,身体同人形,头发能克服地心引力,持续向上且可以无限延伸。
电子乐魔发精灵他们的领导者是一位国王,所有的民众更像由无数的色块组成,日常就是整夜整宿的电音派对,国王打碟的水平一流,灯光效果也是“6大”之最。
不同生活在森林中的流行精灵,他们生活在深海中,还有代替双脚的大型鱼尾。
古典乐魔发精灵他们的主题色是富丽堂皇的金色,也是“六大”中长得最可爱、最好看的精灵。
齐奏交响乐时,每人携着自己的乐器,在空中列队飞舞,听着指挥演奏出阵阵仙乐。
不过这种音乐在芭布女王看来就是一种无聊至极的罪名,古典乐精灵很快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琴弦。
乡村乐魔发精灵他们长得与别的精灵都不一样,他们更像一种神话中常见的形象——人头马。
总是悲天悯人,哼唱着最惆怅的歌谣。
放克乐魔发精灵他们的样子可能是最滑稽的,不过他们肯定是六大里面最高的,毕竟长得像长颈鹿。
比我想象中好看!
故事的主题我很喜欢,通过展示不同种类音乐之间的差异,强调彼此聆听包容、保持自我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影片对音乐类型之间因为差异而互相看不起、互相排斥这方面展示得很生动,这种“鄙视链”在生活中无所不在。
喜欢古典音乐常常看不起喜欢流行音乐的,摇滚、乡村与R&B爱好者之间也常常水火不容,电影类型之间的鄙视链就更常见了,去年老马diss超级英雄电影不是电影就是典型。
这正是影片中说的:“差异制造歧视”。
如果你不去了解其他类型特色在哪里,为何受欢迎,就永远没办法真正看得起、尊重对方。
但其实艺术的精彩往往就在于其多元性,并没有所谓通俗或高雅之分,重要是意识到彼此之间的不同,并能包容彼此的存在,生活才会因多元化而更为精彩。
上一集魔发精灵就是强调音乐让人快乐,但这次女主角粉色小精灵Poppy意识到,她所在的村庄只代表了Pop音乐,而还有很多类型的音乐存在于世界上。
一直以来这些不同类型的音乐精灵都认为无法和谐共存而彼此隔离、鄙视、对立。
但正如Poppy说的:“仇视对方一定是很花力气又很费心的事吧,为何不能和谐共存呢?
”故事并未只是强调消除歧视,更进一步地挖掘了不同类型音乐之间彼此独特之处,并强调,正是这些不同让它们精彩,所以不能试图去改变或融合,而是应该保持自己的特色。
这点很重要。
而消除彼此之间偏见最好的办法,就是聆听,放下偏见去聆听彼此之间的不同,才可以有机会去欣赏这种不同。
片中出现了Pop, Classical, Country, Rock&Roll, K-Pop, Funk, Jazz, Latin 甚至Yodeling等诸多类型的音乐,而且展示方式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很多耳熟能详的歌曲,可以让观众立刻感受到这些音乐类型的不同。
角色也像上集一样很五彩缤纷,James Corden配音的Biggie和他的宠物小虫子最可爱。
而且有趣的是,本集也展示了Trolls是可以无性生殖的,男女都可以生孩子,孩子直接就从头发上蹦出来我家小孩四岁,看完表示没太看懂,因为他显然还不知道不同音乐的区别,但也可以感受到整个电影的欢愉和多彩。
总体来说是一部寓意深刻,又非常热闹的电影。
还是值得一看。
我注意到最近网上发的这个电影预告后面有特别强调:“Watch the premiere at home!”这样的宣传真的前所未有,很期待以后更多电影可以有这样的选择。
讲述Poppy和Branch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其他的魔发精灵世界,各部落的明显差异导致了巨大的冲突。
当一种神秘的邪恶力量让所有的精灵世界都面临危险时,Poppy和Branch以及朋友们将踏上一段史诗般的探寻旅程,在长期不和的各精灵族群中创造和谐氛围,让大家团结起来对抗某种厄运。
这部片的音乐风格将更加多样化,流行音乐、乡村音乐、嘻哈音乐、硬摇滚、骤停打击乐、电子舞曲等都在影片中呈现。
君子和而不同,你唱你的,我唱我的,大家都开心了。
丑家伙们又回来了!视觉盛宴,颜色太鲜艳了,音乐在心中也太感人热血了点!follow your heart
拍得很好,以后不准拍了,说真的,不要再拍了。
更加丑,故事也随意,🙄哦,还不如第一部有意思,很串烧很无聊哎
想象力十足啊!
没听说过这个,电视上偶尔看到的。美术是相当的潮啊!可惜剧情太烂了。
这部歌曲多到记不住。还是第一部比较好看。
公路音乐之旅,音乐之间的鄙视链和互相渗透,挺有意思的。不太过瘾,每种风格都是走马观花一下,貌似想团结音乐,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各大派系互不服气。眼球被彩虹🌈糊了一脸,可以去申请使用最多颜色的电影吉尼斯纪录。
第二部定律:让主角拯救更大的世界
歌好听!
Tonight is about family,love and music!all about singing, dancing and hugging!好爱小精灵们!
主线人物太次,但音乐类别大比拼的概念还挺不错,音乐选的好,但是最后竟然用流行音乐唤醒所有音乐,是不是跟主题相悖?
这个系列一直是丑萌丑萌的。低幼但是有的地方还挺好笑。
恶搞
跟第一部比,还是差了挺远的,也没有洗脑神曲了。
1.引入pop以外更多的音乐类型,剧情太无聊,角色没有魅力,女主降智的过分,男主工具人。2.Troll算是丑萌吗,就是不太欣赏得了这种可爱。3.Troll的繁殖方式很好,爸爸直接分裂出一个儿子(蛋)?4.K-POP成为独立音乐类型,听到了红毛很高兴,预告里是金炸了饼,正片里是俄罗斯转盘
音乐来自故事,来自文化,来自历史。从不同风格的起源到相遇到融合,如同人类历史的交汇一样记录着这个世界的发展和变化。但相遇不等于消灭,求同存异,永远是这个星球最神秘的珍贵宝藏,也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奥秘。
设定挺好的,摇滚、电音、放克、乡村、古典、流行,六大音乐类型争相斗艳,最后点出主题: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但其他的就…情节低幼蠢,剧情走向乱七八糟,任何的小亮点都只能当段子看,一切都会回到低幼的根基上去,欢乐并无聊着。
毛毡演唱会好好听~梦工厂25周年了啊,respect!
音乐无国界的原因就是因为它能包罗万象,允许每个乐种奏响自己的篇章。Ps:红贝贝的歌出现是个惊喜!